关于09年前二建挂靠新政策公交车的收购政策

遵义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07版:专题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经济
历时两年,从濒临崩溃到涅槃重生
遵义公交打了一场漂亮突围战
那些年的遵义公交
&&&&■本报记者&潘衡恒&&&&2012年初,当遵义的公交司机集体停工罢运时,公交公司新的领导班子进驻,当一些人认为这又是一场国营企业破产前的政治秀时,他们却擂响了战鼓。一张张“危中寻机、险中求胜”的牌接连打出,数千公交人从冷漠观望到投身其中。遵义市民从不知道,天天要乘坐的遵义公交,背后竟然激流暗涌,经历了如此跌宕起伏的故事、惊心动魄的“战争”。&&&&无论这场“战争”在以后还将以何种方式继续,遵义公交人再也无法忘记:“我们无法用一己之力去改天换地,唯有紧紧相拥,让理想和目标重新放飞。”&&&&1、&&&&老一辈的人还记得,在遵义还只是两条破旧老街的1958年,遵义市公共汽车站成立,两台老爷车、10多个人、几间房、一个场地,这便是遵义公交的初始。1973年,遵义公共汽车站变身为国有企业——市公共汽车公司。&&&&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附带“危机”“战争”这样的关键词,遵义公交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来。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鼓励个体经济成分进入公交市场,很多个体经营者瞄准这一机遇,投身公交行业,个体中巴车杀入公交市场。公汽公司的大公交遭遇这个致命危机,惨淡经营,苦苦支撑几年后,90年代初,公汽公司已如薄纸,一阵风就能让其灰飞烟灭。&&&&此时的公汽公司已无可奈何,忍痛放弃大公交经营模式,全部转换为中巴车投入了这场战斗,在市场重新撕杀出一条血路,才得以继续生存。然而,中巴车必定不是公交的最佳模式,不规范、不标准,市民乘车不舒适,市场一片混乱。&&&&2003年,遵义公交迎来第一次重大改革,市委市政府挥刀将中巴车全部清退,将公汽公司从纯国有企业改为国有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更名为遵义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当时,城区还成立了集顺达公交公司,同时,还有几十辆个体公交车以挂靠两家公交公司的方式继续经营。&&&&遵义城区公交市场,从中巴时代回归大巴时代。此时的城区,有500余辆新购进的大巴车,遵义市民的乘车环境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2、&&&&公交公司的老职工回忆起回归大巴时代后的日子,感慨颇多。“从2003年到2007年那几年,公司运转比较正常,我们的收入和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基本吻合,虽然累点苦点,也值得,可后来就这么跌落到低谷,迟迟挣扎不出。”&&&&2008年是所有遵义公交人都记得的时间节点,因为这时的公交公司开始出问题了。2003年购进的大巴车经过近6年风吹雨打,进入老化期,公司的维修成本、燃料、人力资源、社会公益等成本急剧上升,运行效率、收入却在下降。这一升一降导致整个公司效益严重下滑,此时的公交公司采用的是“单车核算”薪酬分配制度,上升的生产成本基本上由职工承担,从而导致了“公司小有盈利、股东年年分红、职工收入逐渐下降”的畸形现象。&&&&这种现象引发了职工们的强烈反感,他们诉求的方法很简单,当多次向公司反映没效果,便开始消极怠工,公交服务质量急剧下降。晚出车、早收班的现象越来越多,而带着情绪工作的公交司机还经常与乘客发生摩擦……这些状况愈演愈烈,最后发展到停车罢运。在这种情况下,公交公司为了维稳,只敢劝说不加处罚,放弃了公司之前的一切规章制度,导致职工怠工现象更加严重。&&&&如此一来,公交公司开始陷入恶性循环的局面,公司效益越来越糟糕,职工收入越来越下降。在那个时期,公交公司的工资册上出现了几十元、几元、几毛这种低得离谱&&&&的工资,一些职工甚至在辛勤工作一个月后,不仅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资,还要倒贴。这样的收入让所有职工的心情陷入最低谷,反感情绪达到最高点。&&&&2009年开始,个别职工开始停车罢运,之后这种现象在公交公司不断蔓延。2011年9月,最大规模的停车罢运上演,公交公司二车场的100多台公交车停工两天,导致城区公交网络几乎瘫痪,而各种规模的罢运,在2011年就发生了30多次。&&&&3、&&&&2012年初,公交公司坠入历史最低谷,人心涣散、管理完全崩溃,又发生了多起停工事件。&&&&当年,春节前夕,公交19路全线罢运;3月15日,17路、5路全线罢运……一些公交职工开始做下岗准备。肖忠贵是公司唯一一个汽车制造专业的科班大学生,当时担任机务科长,他也已经收拾行装,准备去私营维修企业打工了。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公交公司有300多名司机转投沿海城市工作……人员大量流失,车辆接近报废年限,车况严重老化,乘车环境极度糟糕,晚上7点后,城区几乎只能见到集顺达公交和个体公交的影子。&&&&在这个时期,无法正常出行的遵义市民怨声载道,对公交一片责难之声,网上充斥着无数控诉甚至辱骂遵义公交的帖子。&&&&公交公司命悬一线,市民出行极度不便。面对这种情况,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对公交公司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第一次安排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采取兼职不兼薪的方式管理公交公司。&&&&1、&&&&2012年4月,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冯正友、市道路运输局(原市客管局)副局长张蕾走进公交公司,他们分别兼任公交公司党委书记和董事长。面对这两位具有官方身份的新领导,公司职工私底下纷纷议论,“这是一场作秀吗?”&&&&当时,公交公司有两种传言:一是政府先派人稳定维护公交公司过渡一段时间,然后会宣布破产重组;还有种说法是公交公司会被其他运输企业收购。公司的职工不管相信哪种说法,都只能在焦虑中等待宣判。而当时的他们绝不会想到,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两种传言都将败于现实,公交公司竟然会华丽逆袭,涅槃重生。&&&&要解决问题,就先要找准问题,公司党委书记冯正友将公司领导班子分成几个小组,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去路队、到一线、到维修部门调研,和职工们聊天,并为这个调研行动取了个看上去有些俗气的名字“公司兴旺我光荣、我为公司献良策”。&&&&反复聊反复聊反复聊,一线聊、办公室聊、路上碰到了聊、打电话聊&&&&……&&&&他们的执着打动了持冷漠态度的职工们,有很多职工开始说出心里话,那一个月,公司收到300多条意见:“不给职工涨工资,说得再好听也没有用;车辆必须赶紧更新,否则公司拖不过今年……”条条意见有血有肉。&&&&“职工收入太低、车辆状况太差、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大漏洞,这就是目前公交公司的症结所在。”调研行动结束后,在公交公司那间简陋的会议室里,冯正友轻言细语的几句话却掷地有声,“不要责怪以前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不要责怪社会的不理解和抱怨,我们自己的问题的确很多,我们要先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随后,公司制定了“企业稳定、职工增收、形象改善、服务提升”的目标,领导班子成员经过无数次的&&&&碰撞交流协商,制定出一串组合拳,这组拳为遵义公交翻开了新的一页。&&&&2、&&&&2012年5月,公交公司职工大会上,“给大家涨工资”这几个字从冯正友嘴里说出来时,会场上竟是嘘声一片,职工们对“涨工资”一词已疲惫和麻木。一位名叫张明的职工不屑地说:“哟,涨工资?涨了我请你吃饭。”随后,他指向董事长张蕾道:“如果不涨,你请我们吃饭。”&&&&是的,涨工资就是组合拳中的第一必杀技,冯正友和领导班子都深知,职工最大的症结就在于此。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冯正友无法相信大部分公交职工每月收入如此低,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极度不匹配,有人为此而离婚,有人为此找不到对象,无法参加正常社交活动。增加职工收入、稳定职工的心是实现所有目标的基础,不改善,所有一切都将成为空话。&&&&于是,经过几天不眠不休的反复核算后,公交公司彻底推翻公司已沿用了20年的单车工资核算制度,改为“岗位工资制度”。这样的工资制度核算下来,一线司机、维修人员的收入至少翻番,最高可达3000元以上,其他各个岗位员工的收入也根据工作强度有大幅度提升。&&&&“不要以为工资会平白无故地涨,有条件和标准的。”随后,公司向所有职工公布了新工资制度的核算方式和每个工种的岗位量化考核制度,“你们必须认真工作,完成相应的指标才能拿到这些工资。”&&&&当年6月,带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职工们按照考核指标认真工作了一个月。7月13日是发工资的日子,不少人前夜都没睡着,惴惴不安地等待结果,当工资拿到手里,公司上下炸开了锅,一片欢腾。&&&&“真涨了,真的涨了!哇,我从来没拿过3000多的工资……”&&&&3、&&&&“那时的公交公司都要垮了,经济压力肯定特别大,涨工资是怎么&&&&做到的?这样破釜沉舟的方法不是很冒险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冯正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脸上的表情有欢喜有苦涩。&&&&事实上在当时,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都捏着一把汗。“涨工资,我们有底气,这份底气来自于对当时城区公交客流量和公司正常生产能力的测算,所以不是盲目的,只是没有十足把握,而这个把握全掌握在职工自己手里,取决于他们做还是不做。”冯正友说,因为认真测算后,他们发现只要公司运营恢复正常,职工做到新的考核标准,实现这个工资水平就没有问题。&&&&庆幸的是,虽然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涨工资”三个字还是刺激着职工们的神经,那个月大家按照考核标准认真工作,当月生产收入提高了50多万,支撑住了工资的发放。&&&&“涨工资”这个承诺的兑现就像一剂良药,职工们对公司重拾信心,从当年7月开始,公交运营恢复正常,市民的公交出行逐渐方便,公司的营运收入一月一月明显提升。&&&&4、&&&&第一拳成功稳定了公司,增加了职工收入,到了出第二招——更新公交车辆,在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让老百姓舒适出行的时候。公司的目标是将300多辆老旧公交车全部淘汰更新。那时的购车政策是签合同付30%的订金,交车付50%,余款一年内付清,这意味着公司至少要储备万的资金才能启动。&&&&然而当时的公交公司才刚刚安稳,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只能勉强支撑公司运营,大家抠破脑袋想法子,最后还是只有三个字:没有钱!&&&&“没钱我们就厚着脸皮去赊!”日晚上,还是公交公司那间简陋的会议室,冯正友拍板下了这个决定。一帮人立即赶到火车站,连夜乘火车赶往成都,因为那里有与公交公司合作了近20年的成都蜀都客车厂,他们希望蜀都客车厂这个老朋友能顾念旧情,赊车来用。&&&&“说实话,那天晚上在火车上,所有人都没睡着,心里半点把握也没有,那可不是去赊几万、几十万而是要赊几千万呀。”公司董事长张蕾说,清晨到了成都,大伙顶着熊猫眼找到蜀都客车厂的领导,叙交情、讲道理、做测算,软磨硬泡了一天时间,蜀都客车厂经不住这般“折磨”,最终答应了“零首付、车款一年内付清”的售车方式。那个场景那份感觉,就如同天宫一号顺利升天一样,所有人都握紧拳头,内心大喊了一声“yes!”&&&&当“零首付”这个口子在蜀都客车厂打开后,一帮人当天马不停蹄地赶往重庆,找到也与公司有着&&&&长久合作关系的重庆恒通客车厂,有了蜀都客车打底,恒通客车厂爽快地答应了“零首付”的购车方式。&&&&回来后,经过市人民政府、市纪委批准,公交公司开始按照相关规定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公开招标。参加投标的条件之一就是“零首付售车”。事实上,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个招标可能只有已经答应“零首付”的蜀都客车和恒通客车会来竞标,可结果却出乎意料。&&&&虽然有“零首付”这个苛刻的条件,却引来了厦门金龙、苏州金龙等国内知名的大型厂家前来投标。大伙都愣住了,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商务谈判,谈判结果更让&&&&人惊喜万分,他们竟然在谈判中得到了更优惠的付款方式,“零首付,半年付款、三年付清。”资金压力彻底缓解了。&&&&公司一口气采购了价值7396万的239台公交车,全部是LNG新能源环保公交车,车型从以前的7—9米升级到8—12米,还第一次引进了高级空调公交车。&&&&日,公交公司在汇川区政府广场大张旗鼓地举行了新车发车仪式。此时,一开始的两个传言慢慢销声匿迹。有人说,公交公司这一段经历就是华丽的逆袭,在“危中求机、险中求胜”的突围之战中,遵义公交完胜!&&&&1、&&&&虽已不再卑微求存,虽达到了稳定目标,虽提升了形象,但遵义公交和大城市的公交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老百姓心中还有微词。在涨工资、换新车的同一时期,根据市政府优化公交网络方便市民出行的要求,在市交通局及其下属的市道路运输局的具体领导下,公交公司对遵义城区的公交线网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整。&&&&对一部分线路进行了更合理的合并重组,例如中华路,以前中华路上重合的公交线路太多,在这次的调整中,尽量减少了重合部分,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对一部分公交终点站和起点站进行了延伸变化,还根据市民出行需求设定了特殊公交线路,包括6条学生公交专线和4条夜间公交专线。这些非常规公交线路的设置,受到市民欢迎,公交公司第一次收到了市民投递来的表扬信。&&&&得到市民赞扬的公交公司激情满溢,继续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取消了公交车检票员岗位,成立了车辆保洁中心,并首创出整个西南片区绝无仅有的“导乘”岗位,将500名原来的检票员分配到这两个岗位上。如今的遵义街上,随时可见口含哨子,头戴小红帽、手拿小红旗的导乘员,她们坚守在各个公交站台上,疏导管理车辆,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随身携带百宝箱为市民提供清凉油、针线等物件,下雨天为市民撑伞。&&&&如今的导乘已经成为遵义一条亮丽的文明风景线,省内省外的一些公交公司接踵而至,前来学习。&&&&2012年,在公交公司发展历程中注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线驾驶员和维修人员的工资全部实现翻番,其他职工提升30%以上,公司总体收入比2011年增加了2000多万,市民出行越来越方便舒心。&&&&2、&&&&时间来到2013年,公交公司继续发力,对老旧车辆持续更新:引进了遵义公交史上第一批混合动力公交车;引进了贵州公交史上第一批无障碍公交车;为助推我市红色旅游,引进木质车厢的旅游观光公交&&&&车;为缓解城区到南白的出行难问题,引进了首批14米长3开门巨无霸公交车。&&&&无障碍公交车运行第一天,已经与轮椅为伴14年的残疾市民盛朝晖第一次坐上公交车,他乐呵呵的表情,记者至今还记得,他说:“从来没想过此生还能坐公交。”&&&&这一系列动作像是给遵义公交做了一次整容手术,公交漂亮了,低碳环保了,运载能力提升了,市民乘车环境舒适度增加了。而公交公司并未满足,此时的公交公司已经蜕变,从领导到一线职工的干事激情被点燃。2013年9月,公交卫星智能调度中心亮相遵义,从原始人工调度转化为通过卫星信号进行智能调度,公交车的运行更加合理有序。&&&&不满足,还是不满足!公司一定要发展壮大。&&&&公交是一个公益性行业,要增加收入,要发展壮大,靠几百辆公交车运营明显不成。此时公交公司已经站稳,冯正友和领导班子成员有了“闲心”管杂事,他们发现因为公司以前的管理漏洞,公司的一些经营性资源被极度浪费,例如同一条街的门面,市场价格是2500元每月,而公交公司的门面竟然只租500元。于是,公司开始抓企业内部第三产业,成立了一个机构,专门管理公司的经营性资源,一年就增加了300万元收入。&&&&同时,公司开始把经营触角外延,收回了公司在南白的出租车经营权,成立了出租车子公司;参加仁怀出租汽车招标,一举中标,成立了仁怀出租车子公司,这些都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效益。&&&&3、&&&&动作继续,为推动城区经济发展,开通新蒲、国际商贸城、保利未来城市、外高桥工业园区公交线路;为改善一线职工吃饭难、喝水难、上厕所难三大难题,公司组织公交爱心餐、包下沿线公厕、增加饮水机……遵义公交似乎已经登上了一个高峰。然而,此时的冯正友却意识到,虽然公交有了明显进步,却始终没有完成真正的蜕变,管理还是行政单位化管理,没有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机制,这必将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核心问题。&&&&2013年9月,公司专门邀请了一家专业管理咨询公司,按照现代集团化公司的规模,重新设定了从总公司到分、子公司的总体架构,设定了部门岗位,设计了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制度等总体方案。&&&&这些举动让整个企业的活力彻底爆发,2013年,公交公司生产收入又一次大幅度提升,在2012年基础上增加了30%,在2011年基础上增加了70%。&&&&4、&&&&2014年虽然才过了一半,却注定会成为遵义公交史上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年。&&&&2014年2月,公交公司正式启动了公司的机构改革和竞聘上岗工作,一大批年轻、有学历和才能的人走上部门负责人岗位,打破了论资排辈的老方式。&&&&2014年3月,市委市政府根据公交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出组建公交集团,实现国有主导一城一交的要求。&&&&根据这个要求,公交公司在市工能委、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采用经营资源置换的方式,置换收购集顺达、个体公交的公交资源。5月1日,集顺达公司正式将公司的公交车和职工移交给公交公司,大多数个体公交也将车移交给了公交公司。至此,一城一交格局在遵义基本实现,彻底终结了“一个城市、两家公交、多家个体”的多版块经营模式的历史,公交市场的恶性竞争,存在多年的赖站霸站、相互追抢等市民诟病的现象渐渐消失。&&&&5月26日,在市人民政府的政府办公会上,正式通过了组建公交集团的方案;5月27日,部分公交车装上wifi,供市民免费使用;5月28日,公交公司豪掷8400万,购进144辆高级公交车……&&&&至此,仅仅两年多时间,遵义公交从濒临崩溃到站稳脚跟再到改头换面,她漂亮的浴火重生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随着遵义公交集团的组建,一城一交格局的形成,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启动,遵义公交、遵义公交人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抱团出击,放飞理想,正大步向贵州一流、全国一流的目标前进!&&&&遵义公交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殊死拼搏后,终于起死回生、破茧成蝶,遵义公交的变化,给市民带来的出行便利是大家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城郊有公交车,夜间有公交车,早高峰有专门的学生专线,公交司机微笑服务,导乘雨天为你撑起一把伞,公交车越来越宽敞舒适……&&&&商场销售人员李阳:这两年公交变化确实大,老旧破脏的公交车几乎不见了,&&&&一辆辆崭新的公交坐起来相当舒服,特别是夏天,还可以选择乘坐空调公交,不再挤出一身汗。真心希望遵义公&&&&交能保持这种好形象,以后越来越好,我们这种天天坐公交上班的人很受益。&&&&忠庄市民陈晓敏:我在丁字口上班,经常乘坐9路公交上班,但我是晚上9点才下班,以前,不可能坐上公交车,只能打车或坐摩托、黑车。自从开通夜间公交线路后,下班后可乘坐夜间公交3号线回去,真的太方便了。&&&&水果商贩吴强:我住舟水桥,娃儿在七中读书,以前上学是个麻烦事,来回要倒两趟车。自从开通舟水桥至&&&&遵义七中的学生专线后,娃儿可以不紧不慢地去上学,我也可以安心做生意了。公交线路的优化的确带来了立竿见影的社会效益,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继续优化调整公交线路,让所有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事业单位刘丽:遵义公交的确有质的飞跃,但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希望能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改善公交形象,解决早晚高峰公交车拥挤的现状,让公交站点的设置更加合理、便民。
制作单位:遵义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遵义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遵义日报社举报信箱:个体挂靠旅游车明年底前退市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
&&&&□记者&汪洪梅&&&&&本报讯&记者昨日从省道路运输局获悉,为补充我省市县际旅游客运班线运力,满足旅游客运市场的需求,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近期将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补充投放500辆旅游车。目前招投标报名已结束,共有九家企业参加了招投标报名。此次对市县际定线旅游客运班线经营权实行公开招标,今后我省旅游车将全部实现公车公营。&&&&记者昨日从省道路运输局获悉,本次参与报名的企业共有九家。报名结束后,8月15日前将对这些报名投标的公司进行核查,8月28日开标。计划于今年的10月15日将新招标的车辆全部投放到市场上运营。&&&&据有关人士介绍,我省原有旅游客运车1841辆,其中,99.6%的车辆为个体挂靠旅游车。挂靠经营的弊端显而易见:小、散、乱,管理无序,司机欺客、宰客现象屡屡发生。&&&&为改变此种状况,自2009年以来,我省加快旅游车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年7月底止,我省市县际旅游车总数为1765辆,实行公司化经营的旅游车达1528辆。旅游车从“松散型”转向“集约型”。个体挂靠旅游车明年底前将全部退市,旅游车将全部实现公车公营。&&&&□记者&汪洪梅&&&&&&本报讯&为加强对重点营运车辆的监管力度,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运输事故的发生,我省将分期分批在客车、公交车、出租车及载重型货车上安装合格的GPS卫星定位装置,实行GPS卫星定位。&&&&记者昨日从海口市交通局获悉,明年底前,海口所有的出租车和公交车将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装置,监管部门通个这个卫星定位,随时监控到车辆的运行线路和停靠位置,以及车辆是空载还是实载。届时,市民乘坐出租车公交车将更安全。
A20:海南新闻(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已有3人评价)
下载:2次格式:doc页数:4贡献者:A上传时间: 09:23
1人评价3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全文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户口挂靠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