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65597177lbs是什么单位位

单位膜_百度百科
单位膜(unit membrane)膜结构的一种假设模型,是根据电镜观察的结果提出来的。它是包围在整个细胞最外层的薄膜,又称。
单位膜结构组成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可分为三层结构,即内、外两层的亲水极与的疏水极。一般把这3层结构称之为“单位膜”。
厚度一般为5nm-10nm,主要由蛋白质与脂类构成。相当于蛋白质成份,中间的一层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蛋白质排列不规则,在的内外表面,并以不同的深度伸入到脂类双分子层中,有些从膜内伸到膜外。
单位膜的种类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周围的细胞膜的切面,能分辨出浓、淡、浓三层结构,各层的厚度约为2—3纳米。J.D.Robertson(1958)认为这种三层结构是构成一层膜的单位,并把这种膜称之为单位膜。其实不单是细胞膜如此,细胞内所能见到的各种膜也都是单位膜结构。或的切面能看到有很多层膜重叠,但每一个膜都是具有三层结构的单位膜。或包裹着的膜是二重膜,而其和外膜都具单位膜的结构。作为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的单位膜结构,在上符合了J.F.Danielli(1934)提出的生物膜具有蛋白质--的说法。但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单位膜的光学定义
单位膜包括细胞膜及细胞内各种的膜,在电镜下膜的横断面呈现“暗——明——暗”三条平行的带,内外两层暗的带,中间有一层明亮的带(由脂类分子组成)即为内、中、外三层结构,是一切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性,称为单位膜。dN是什么力学单位_百度作业帮
dN是什么力学单位
dN是什么力学单位
1dN=1/10N1cN=1/100N事业单位法人证书_百度百科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证书》,是机关依法给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事业单位颁发的、确认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法定凭证;上面载有事业单位法人的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经费来源、开办资金等登记事项。
《证书》是由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并向核准设立登记的单位颁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唯一合法凭证。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正本为悬挂式,应当悬挂在事业单位的主要办事场所醒目处,正本只核发一份。副本为折叠式,主要用于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中对外出示,以证明其合法身份,或用于向有关部门办理各种手续。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核发若干份证书副本[1]
经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或者备案,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事业单位,取得事业单位法资格,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未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单位不得以事业单位法人名义开展活动[2]
一、《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限期有效证书。超过有效期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自动废止[3]
。  二、对废止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予以公告[3]
。  三、事业单位的法人证书废止但未经注销登记的,其法人的责任和义务存续[3]
。  四、《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废止的事业单位,申请领取新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按照申请设立登记的程序办理[3]
。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和故意损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3]
。  六、除登记管理机关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缴、扣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3]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 5 2 号),全国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已开始对事业单位进 行登记,并对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事业单位法人颁发《事 业单位法人证书》。现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使用问题通知如下[2]
一、《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合法凭证[2]
二、自日起,事业单位法人申办以下事宜和开展其他相关活动时,有关部门应要求其提交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
(一)刻制印章、办理机动车船牌照;
(二)申办有共杜会保险事宜;
(三)开立银行帐户、贷款;
(四)申办税务登记、减免税收及其他优惠;
(五)从事经营活动或兴办企业,申办有关执照;
(六)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和统计登记;
(七)土地、房产登记管理事宜;
(八)申办收费项目及标准、收费许可证,购领收据、发票;
(九)法律诉讼、公证事宜;
(十)人事调动和工资基金管理事宜;
(十一)申办海关事宜;
(十二)其他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事业单位提交《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其他事宜。
三、经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事业单位,应于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经审查年度报告合格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在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做出合格标志;超过年度报告期限,没有年度报告审查合格标志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失去效力。[2]
事业单位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执行条例和本细则情况的年度报告。  第六十六条 事业单位报送的年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3]
: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二)资产损益情况;  (三)对条例和本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四) 绩效和受奖惩情况;  (五) 涉及诉讼情况;  (六) 社会投诉情况;  (七) 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第六十七条 事业单位在报送年度报告时还应当提交下列文件[3]
:  (一)《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  (二)上一年度年末的资产负债表;  (三)有关资质认可或者执业许可证明文件(业务范围不涉及资质认可事项或者执业许可事项的除外);  (四)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原提交的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未设定任职期限或者未超过任职期限且未出现依法应当申请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情况的除外);  (五)住所证明(原提交的住所证明未设定有效期限或者未超过有效期限且未出现依法应当申请住所变更登记情况的除外);  (六)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  第六十八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通过审查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和其他相关方式对事业单位进行以下方面的监督检查[3]
:  (一)是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是否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  (三)是否继续具备承担与宗旨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民事责任能力;  (四)是否继续具备相关登记事项所要求的资质;  (五)是否自核准登记后无正当理由超过一年未开展业务活动或者自行停止业务活动一年以上;  (六)是否在出现依法应当申请变更登记的情况后按时申请变更登记;  (七)实际使用的名称,包括单位印章、标牌及其他表示该单位名称的标记与核准登记的名称是否一致;  (八)有无抽逃开办资金的行为;  (九)有无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单位印章的行为;  (十)接受和使用捐赠、资助的情况是否符合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  (十一)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  第六十九条 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的年度报告和有关情况审查后,作出年检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决定[3]
。  对年检合格的事业单位,由登记管理机关在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上作出合格标记,其证书有效期延续至下一年度年检的截止日期。  登记管理机关通过审查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发现问题的,依照条例和本细则处理。
第四十五条 事业单位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3]
。  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宗旨和业务范围、经费来源的,应当自出现依法应当申请变更登记的情况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变更住所的,应当在迁入新住所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  开办资金比原登记的开办资金数额增加或者减少超过20%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六条 事业单位申请变更登记,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3]
。  因变更事项的不同,还应当提交其他相应文件:  (一)变更名称的,提交审批机关批准文件;  (二)变更住所的,提交新住所证明文件;  (三)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且内容涉及资质认可或者执业许可的,出示相应的资质认可证明或者执业许可证明,并提交其复印件;  (四)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提交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现任法定代表人免职文件、拟任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五)变更经费来源的,提交经费来源改变的证明文件;  (六)变更开办资金的,提交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第四十七条 事业单位因合并、分立改变登记事项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3]
。  第四十八条 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变更登记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准予变更登记的,向其颁发变更后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收缴变更前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变更名称的还应当收缴变更前的单位印章[3]
。  第四十九条 事业单位变更名称和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将变更后的单位印章的印迹和新任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及印章的印迹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3]
。  第五十条 事业单位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登记事项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3]
事业单位被撤销、解散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或者注销备案[1]
事业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审批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1]
事业单位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事业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应当提交撤销或者解散该事业单位的文件和清算报告;登记管理机关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1]
七、事业单位遗失或者损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补(换)领[3]
。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3]
:  (一)遗失或者损毁严重无法查证证书全部内容的,发布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废的公告,收回未遗失或者损毁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本或者副本,补发使用新的证书号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损毁较轻可以查证证书全部内容的,收回损毁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发使用原证书号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事业单位在线--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网.[引用日期]
.事业单位在线--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引用日期]时间单位_百度百科
是7种基本单位之一,长度、时间、质量、物质的量、光照度、电流 和(热力学)温度 是七种基本单位。 本词条中时间单位以时间从大到小列。
银河年(GY),也称为,是太阳系在轨道上绕着中心公转一周的时间,估计在2.25亿至2.5亿“地球年”之间 。
千年是跨越一千年的时间跨度。在中,如果一个年份可以被1000整除就被称为千年(或者那个年份之后的一年),如2000年或2001年都可被认为是新千年。在2000年全球庆祝新千年到来时,就发生了有关到底2000年还是2001年才是新千年开始的争论。一派观点认为,由于阳历历法从公元1年开始算起,因此公元1年至1000年是第一个千年,而第二个千年开始于1001年,这样推算下去,2001年才是新千年的开始。
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这种奇数的纪年法来自于耶稣纪元后,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year of our lord),因此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不过,有人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而以后的世纪则为100年,如果按照这种定义的话,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
我们把一个世纪分为10个单位,1个单位10年,每10年叫做1个年代。同时年代也常适用于用公元纪年。一个世纪为100年,依次按每10年为一个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为10个年代,依次分别叫做10年代,20年代,30年代......90年代,100年代。
年是与地球在轨道上绕太阳公转有关事件再现之间的时间单位。
一般而言,年的长度取为太阳在天球上沿从某一定标点再回到同一定标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由于所选取的定标点不同,年的定义也不同,通常有:
=365.25964日
年=365.个平太阳日(≈365日6时9分10秒)
(贝塞尔年)=365.日(≈365日5小时48分45.5秒)
交点年=346.62003日(346日14小时52分52.9秒)
1984年起,天文学上采用(不可和历法上的儒略历相混淆)作为统一的年的时间单位,规定为365.2425日,与回归年相比每3000年误差1日。
现代公历里,平年一年为365天(包含52周1天),闰年一年为366天(包含52周2天)。
恒星年是以天球上固定的点(如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运动周期,用于天文而不是历法。
是太阳中心在上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或秋分点、冬至点和夏至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连续两次直射于(或南回归线)的时间间隔。因此,回归年又称“季节年”。回归年稍短于,其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应用于,的推算。
地球绕日运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地球中心连续两次经过轨道上的近日点(或远日点)的时间间隔,是速度的变化周期。这是近点年的定义。由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前移(每年东移11秒)其长度为:T=365.25964日比长0.00328日,近点年也是日地距离变化的周期,又是整个地球接受太阳辐射能数值发生变化的周期,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交点年是太阳沿连续两次经过同一黄白交点所需的时间,其长度为346.6200日。由于黄白交点每年西移20°,因此,交点年相应地比短。约短20日。交点年又称食年,因同,的成因有关,故名。
人们俗称的“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第一季度:1月-3月;第二季度:4月-6月;第三季度:7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2月。
月是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照理说,他的长度应该与月球绕的自然轨道周期相当,但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也就是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是会合月(朔望月),大约是29.53日。对出土文物的研究推断,在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会合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旬 ,本义是十日。旬的概念从夏朝开始已经存在,在中就有旬字。中国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因此专门用一个“旬”字来表示这个时间概念。中国人仍然使用旬来表示十天这个时间。一月可以分为三旬,分别为上旬、中旬和下旬。同时旬也可以作为十岁讲。如:八旬老者等。
星期,又作周或礼拜,是古巴比伦人创造的一个时间单位,一个星期为七天。
星期的起源应该是连系著月亮的周期,因为七天大约是月亮一周的四份之一。
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明朝末年,它也随基督教传入了中国,因而称为礼拜。
一星期的七天是从拉丁语直接转变过来的,拉丁语中星期日为“太阳日”,星期一为“月亮日”,星期二为“火星日”,星期三为“水星日”,星期四为“木星日”,星期五为“金星日”,星期六为“土星日”;法语直接采用拉丁语的名称,只是将星期日改为“主的日”;因为五颗的名称都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神的名字。英语将其中几个换成古日尔曼人神话中的神,如星期二变为日尔曼战神“提尔”的日子,星期五变为日尔曼女神“”的日子,星期三变为日尔曼神“奥丁”的日子、同样地星期四也是日尔曼神“索尔”的名字;俄语和斯拉夫语言中,已变成“第一”、“第二”日……。
在中国,可能是在8世纪时透过明教的传入,使中国有了星期的观念,并以“”来分别命名[1]。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土曜日是星期六。中国在民国成立后改称星期,其中的“星”字便是指这七曜,但在日本、韩国和朝鲜仍沿用此名字。
中文世界教会常以“礼拜一”、“礼拜二”、…称呼星期诸日。受其影响,一般民众也这么用,亦将“礼拜”一词等于“周”。如“下周”等于“下礼拜”。
广东话(广州话)、吴语和闽南话口语也以“礼拜一”、“礼拜二”…方式称呼星期,星期日则称为“礼拜日”,简称“礼拜”。闽南话口语并使用如“拜一”的简称。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
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全年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
日是计量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口语中常俗称天。
一个太阳日约等于24小时
一个日等于23小时56分4.09894秒
太阳日有两个概念,其一是民俗学的概念,说的是太阳的生日。为农历六月十九,黄历上有记载。其二是指中国古代“”中的“”,与西方的星期日暗合。在天文学中太阳日的指的是:地球同一经线相临两次面向太阳所用的时间。
连接一个地方正南正北两点所得的直线为子午线,子午线和铅垂线所决定的平面是正南正北方向的子午面。某地天文子午面两次对向同一的时间间隔叫做恒星日,恒星日是以恒星为参考的地球自转周期。
在天文学上,定义恒星日的不是具体的恒星,而是对于天赤道的升交点,即第一点,就是北半球的春分点。但是春分点在不断的西移(岁差),所以天文学上的恒星日与太阳日还是有区别的。
恒星日短于太阳日。
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小时不是时间的(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单位。除外,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在英文或数学中常用“h&表示。
分又称作分钟,是时间的量度单位。分的英语是minute,原意是“微小”的意思,也表示min。刻=15分钟、字=5分钟(广东地区用法)。
秒是中时间的,符号是s。有时也会借用英文缩写标示为sec.。
经常与秒结合以做更细微的划分,例如ms(毫秒,千分之一秒)、us(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和ns(纳秒,十亿分之一秒)。虽然国际单位制词头虽然也可以用于扩增时间,例如ks(千秒)、Ms(百万秒)和Gs(十亿秒),但实际上很少这样子使用,大家都还是习惯用60进制的分、时和24进制的日做为秒的扩充。
毫秒是一种较为微小的时间单位,是一秒的千分之一(0.001秒),简称ms。典型照相机的最短曝光时间为一毫秒。一只家蝇每三毫秒扇一次翅膀;蚊子二十毫秒振翅一次;蜜蜂则每五毫秒扇一次。由于月亮绕地球的轨道逐渐变宽,它绕一圈所需的时间每年长两毫秒。在计算机科学中,10毫秒的间隔称为一个jiffy。
(microsecond)即百万分之一秒(10的负6次秒),简称μs。光在这个时间里可以传播300米,大约是3个足球场的长度,但是海平面上的声波只能传播1/3毫米。高速的商业频闪仪闪烁一次大约持续1微秒。一筒炸药在它的引信烧完之后大约24微秒开始爆炸。
(nanosecond)即一秒的10亿分之一(10的负9次秒),简称ns。常用作内存读写速度的单位。光在真空中一纳秒仅传播30厘米(不足一个步长)。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执行一道指令(如将两数相加)约需2至4纳秒。另一种罕见的亚原子粒子的存在时间为12纳秒。
(picosecond)即纳秒的千分之一(10的负12次秒),简称ps。最快晶体管的运行以皮秒计。一种高能加速器产生的罕见亚原子粒子b夸克在衰变之前可存在1皮秒。室温下水分子间氢键的平均存在时间是3皮秒。
(femtosecond)也叫毫微微秒,即10的负15次秒,简称fs。是标衡时间长短的一种计量单位。1飞秒只有1秒的一千万亿分之一,即1e-15秒或0.001(1皮秒是,1e-12秒)。即使是每秒飞行30万千米的,在一飞秒内,也只能走0.3微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可见光的振荡周期为1.30到2.57飞秒。一个分子里的一个原子完成一次典型振动需要10到100飞秒。完成快速化学反应通常需要数百飞秒。光与视网膜上色素的相互作用(产生视觉的过程)约需200飞秒。
(attosecond),又名阿托秒和渺秒,相当于10的负18次秒,简称as。是可测量的最短时间,中性的寿命。如果宇宙的年龄几百亿年,那么10的负18次相当于其中的1秒。科学家是用阿秒来对瞬时事件进行计时的。 研究人员已经用稳定的高速激光产生了仅持续250阿秒的光脉冲。
千分之一阿秒
千分之一阿秒(zeptosecond),即10的负21次秒,简称zs。
瞬间(jiffy),又称一会儿,未加规定的一段极短的时间,是非正式的术语,如“我一会儿回来”。物理学上约是10的负24次秒的3倍。
YS(yoctosecond),即10的负24次秒。0.3ys是的寿命[1]
,23ys是的。
普朗克常数
大约为10^34分之一秒,被认为是可能持续的最短时间。
外国的古代计时单位
刹那、念、瞬、弹指、罗预、须臾。
二十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为三十须臾。
根据印度《僧只律》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据此可以推算:一天一夜以24小时计的话,有480万个“刹那”,24万个“瞬间”,1.2万个“弹指”,600个“罗预”,30个“须臾”。有1440分=86400秒,一“须臾”等于48分钟=2880秒,一“罗预”等于2.4分钟=144秒,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念”为0.018秒,一”刹那“为0.0009秒。
现时每昼夜为,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仿制的古代–漏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之说,古时城镇多设,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古时计时工具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不用说了,大家应该在里和观象台上见过。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时辰共有二十四分,与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一甲子即60年,三千甲子说明他十八万岁。
即时辰,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古代分为12时辰:子时,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从夜间11点起算,到凌晨1点),古时尚有午夜、、夜半、、、未分、未且、未央等别称;丑时,晨一时至三时(凌晨1点到凌晨3点)别称鸡鸣;寅时,三时至五时(凌晨3点到5点),别称骑旦、平明、;卯时,五时至七时(凌晨5点到7点),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因是时正值朝暝冉冉东升,故又称之日出;辰时,七时至九时(7点到9点),别称食时;巳时,九时至十一时(9点到11点),又称“”;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11点到13点),别称日中,而正午十二时又有、、亭午等别称;,十三时至十五时(13点到15点),此时太阳蹉跌而下,开始偏西,故又称日侧、日映;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15点到17点),别称哺时、;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17点到19点),又叫;戌时,十九时至二十一时(19点到21点),别称黄昏;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21点到23点),此时正是之夕,故又称人定,还称夤夜。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7点开始起更,一更约两小时,三更就是11时至1时。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用鼓作为更的代称。所以三更也叫做三鼓(戌时~寅时(19:00~次日5:00)
古人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24分钟。三更四点,就是半夜12时36分。
古代用漏壶计时,共100刻,一刻合14分24秒(约十五分,所以一个时辰有八刻),因此“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即5分钟,字下有“秒”忽“等,具体计算不详
.lbl.gov[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什么单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