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原油入金会不会被骗复苏

为什么煤炭价格与原油价格有高度正相关性?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自2008年7月以来,出现发电量持续下降态势,电力生产出现产能过剩,电力设备利用小时也持续下降。
  从现在经济增长与用电量看,种种数据说明,情况在好转。但是,对于今后能源电力需求走势,还是众说纷纭。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过程,国际经验说明,这一发展阶段的能源电力需求具有典型的刚性特征。短期的经济波动不能改变基本的阶段性经济发展规律和能源电力需求特征。一旦经济稳定下来,GDP与能源电力需求之间的关系也将很快调整,回到阶段性的基本关系上。
  2009年1月国际石油价格开始回升,最高至71美元/桶,大约是最低点的一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方面的影响可以很直观,按目前进口量,每上升1美元,每年多付13亿美元。但是,更重要的是间接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煤炭价格、通货膨胀的影响。石油价格与煤炭价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于中国来说,煤炭价格的影响远大于石油价格的影响,这与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相吻合。2007年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70%,而石油消费仅占20%。因此,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的主要威胁是:中国的煤炭价格会不会大幅度上涨?
  国际原油价格在经历了17年的低迷后,从2003年中起一路攀升,年累计上涨了157.9%。2007年原油价格上涨速度加快,涨幅超过50%。2008年国际油价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山车”历程。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加速上涨。然而,从2008年8月开始,受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主导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基本维持走低之势。2009年,石油价格前3个月大体在40美元/桶左右波动。之后,在经济回暖的预期支持下,加上美元持续低迷,国际投行开始唱高油价。4月下旬,国际油价加速上涨至50美元,5月份升至65美元,6月突破每桶70美元。
  与石油价格走势相近,2007年后的煤炭价格也处于高速上升的通道中,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煤炭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澳大利亚BJ现货价格2006年1月约是每吨40美元;2007年9月为69美元;2008年1月为90美元,3月升至132美元,于7月初到达191美元的历史高点。之后,与国际油价一样,2008年8月出现大幅下跌。澳大利亚BJ煤炭现货价格在2008年11月跌至每吨78美元,2009年2月底跌至60美元,与高点相比,下跌幅度高达68.6%。2009年5月份开始反弹,上涨到每吨67美元,6月达到73美元。
  至此,我们已经比较清楚地描绘了煤炭价格与原油价格的高度正相关性,而且调整的幅度也大致相近。
  如果对比2007年至2009年6月的澳大利亚BJ动力煤现货价格、秦皇岛动力煤价和WTI原油价格走势,可以看出,澳大利亚BJ动力煤现货价格和WTI原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秦皇岛动力煤价走势相对平缓一些,但走势也基本相同。但是,煤炭价格变动滞后于原油价格。原油价格在2008年7月达到历史最大值后,7月中开始跳水,煤炭价格也是7月达到历史最大值,7月底急速下降,也就是说,石油价格与煤炭价格下降基本同步。
  但是,原油价格2009年1月开始复苏,而煤炭价格在2009年初仍延续2008年的下降趋势,直到5月份才开始反弹,煤炭价格的上升滞后于原油价格,滞后期大致是5个月。对比澳大利亚BJ动力煤现货价格和WTI原油价格周数据走势,对近期的煤价与油价走势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些:煤炭价格已经抬头上行。
  为什么煤炭价格与原油价格有高度正相关性?虽然煤炭的供需结构、产能等问题与石油不同,但数据说明有高度正相关性。理论的解析是,各类能源之间有可替代性,随着能源日益稀缺和能源价格走高,各能源之间的替代性会越来越强。在能源价格比较低的时候,能源之间也会有替代。但是,替代成本也比较大,替代动力不强,替代需要的投资大,因而替代可能是不经济的。随着能源价格上涨,替代动力和替代条件日益充分。例如,在2008年,煤炭和天然气高涨时,电价因政府管制而不涨,老百姓就买电磁炉,以电替代其他生活燃料。能源价格越高,替代投资就会相对小,替代可能性就越大,一旦能源价格走到一定高度,很多能源替代都将成为可能。能源的可替代性,使各种能源产品的价格具有联动性。对于不可再生能源,能源可替代性使一种能源价格的走高带动其他能源价格上涨。
  当石油价格上行,煤炭也一定会跟着上涨,尽管可能会有一段滞后期。这种价格联动关系既与能源替代相关,也受心理、预期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与产能的关系可能反而小一些,也就是说,即使中国产能充足,煤炭价格也可以上涨。此外,我们面临的气候问题也可能对煤价产生压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去年油价曾拦腰暴跌,至于到底是不是沙特为扼杀美国页岩油生产而有意而为之,还是另有他因,这些目前尚无定论。汇丰控股高级经济学家简世勋周三表示,无论如何,要让油价上涨却绝非易事。
  自从石油输出国组织去年11月启动维持产量不变以挤压高成本竞争对手的策略以来,油价已经大跌40%。简世勋称,减产不太可能促成油价持续复苏,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慢。
  他指出,&如果你观察过去15至20年的油价走势、受到的意外冲击,就会发现它们与中国经济的兴衰紧密相关。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可能是打压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最大单一因素,这并非只是供应一方的事情。&
  在全球供应过剩的背景下,中国成了希望捍卫市场份额的供应商的重要战场。在OPEC的12个成员国准备下周开会之际,委内瑞拉警告称,除非采取措施稳定市场,否则原油价格可能会跌到25美元左右。
  然而,在需求放缓之际要推动油价复苏,历史并不站在OPEC一边。简世勋说,全球最大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在1980年代中后期曾经减产,但油价并没有上涨。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关键词:中国经济 石油供应商 原油价格
  去年油价曾拦腰暴跌,至于到底是不是沙特为扼杀美国页岩油生产而有意而为之,还是另有他因,这些目前尚无定论。汇丰控股高级经济学家简世勋周三表示,无论如...
  本轮调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对市场超供的担忧抵消了地缘政治紧张升级的影响。昨日,多家机构预测,下周二国内成品油价格或迎&三连...  整体来看,PP价格暴跌是其基本面与外围经济环境、市场内在结构变化共振的结果。
  PP主力1601合约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后,10月下旬迎来新一轮下跌,从10月...  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可能是打压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最大单一因素。
  去年油价拦腰暴跌,至于到底是不是沙特为扼杀美国页岩油生产而有意而为之,还是另...  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原油开采成本很低,平均每桶低于10美元。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总是会令能源行业遭受磨难。但是国际原油价格的这一次下跌却令一些原油...
  &三桶油&对成品油出口配额的垄断终于打破。昨日,记者获悉,中化集团下属的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共计45万吨。
  在目前国...  *美国库存数据好于预期,扶助油价抹去早盘跌幅
  *假日前空头回补也扶助油价反弹
  *EIA报告,美国原油库存增幅低于路透调查预估及API预估
  *美国...
  在感恩节假日前市场交投清淡,国际油价25日收盘微涨。
  美国能源信息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全国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00万桶至4...  原油价格的下降,或许会将苯乙烯、纯苯、甲苯、二甲苯、苯酚、丙酮、苯胺的市场进一步推向深渊,但对于纺织化学品、涤纶、改性塑料等毛利率提升和改善盈利水...  原油价格的下降,或许会将苯乙烯、纯苯、甲苯、二甲苯、苯酚、丙酮、苯胺的市场进一步推向深渊,但对于纺织化学品、涤纶、改性塑料等毛利率提升和改善盈利水...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8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2002-.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作者:李勤 来源: 发布时间: 22:24:09
选择字号:小 中
低油价下煤制油能复苏吗 “无形的手”定生死
■见习记者 李勤
煤化工可能要在这个夏天&复苏&了。
5月5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年)》,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暂停6年后,中国决定重启煤化工投资项目这一举措引起业内热议。
在已经确定的几条现代煤化工路径中,煤制油争议最大,也受低油价冲击最大。虽然最近国际油价小幅上涨,达到接近每桶70美元,从低迷状态跃升至今年以来最高水平,但距离油价曾经黄金时期时150美元/桶的顶峰还较远。尤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有人认为大规模重启煤制油投资和环境风险太大。但也有专家认为,无论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还是经济可行性来看,发展煤制油都势在必行。
建立能源安全防线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经投产的煤制油产能约为150万吨,2015年还有100万吨投产。而据国家发展改革和委员会(简称发改委)2014年5月的数据,到2017年,中国煤制油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煤制油的产量应该是几百万吨的规模。
&坦率地说,我对发展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在内的煤制燃料路径持保留态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煤制油能源转化率低,大量的能量损耗掉了;同时污染也比较严重,二氧化碳排放很大,绝对不是一个低碳的路径;加之投资大,国内已经投资的煤制油项目达到上千亿元。
金涌认为,煤制燃料技术更应作为一种战略储备技术。
据国土资源部预测,至2020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邓蜀平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强调:&这种情况十分可怕,油气问题影响到能源安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军事等,要保住能源生命线,就要适当依托自有能源资源条件,依靠煤化工来做这件事情。&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合成油总经理李永旺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煤炭作为中国的最基础能源这一情况仍然没有变化,利用好煤炭是我国能源体系发展的根本。
在邓蜀平看来,环境效益问题目前已经得到充分重视与考量,但要建立能源安全防线则急需突破目前只有几百万吨产量的局面,形成以煤制油为代表的自有能源产业体系。
低油价下能否盈利
目前,国际煤炭价格大跌已逾40%。但油价能否在短时间内上涨还不明确,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难以突破每桶80美元大关。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就发出警告称,油价复苏的持续性趋势仍然不乐观。
&由于供应过剩格局仍没有改善以及原油高库存,国际油价反弹空间不大。&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对《中国科学报》记者预判道。
对于煤制油的盈利问题,金涌认为,应当以史为鉴。例如,曾经的煤化工大国德国就是受低油价影响,导致煤化工全军覆没。
&我国煤化工也可能存在这个问题,前些年国际油价持续飙升,刺激了我国煤化工的发展,但现在油价已经跌破每桶50美元了,跌破了煤制油等多数煤化工项目70美元的盈亏平衡点。&金涌很担心,如果国际油价较长时期维持在每桶70美元以下,现有的煤化工都会破产。
低油价真的就意味着煤化工已无利可图了吗?
对于该问题,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日前对煤制油和煤制气进行了经济可行性分析。据邓蜀平介绍,油价在60美元以上时,煤化工项目可以盈利。16万吨产能的合成油厂前3年每年的利润在1.5亿元以上。2014年下半年受到油价波动的影响,盈利少一些,但也在1亿元左右。
&同时,目前企业技术在不断进步,催化剂和反应器规模在放大,催化剂效果在提升,企业基本可以在目前油价下盈利,不过盈利会比高油价时少一些。&邓蜀平说。
&我们将大规模煤制油项目限定在60~70美元油价以上时进行较好,主要考虑到煤炭转化过程的投资大,必须有高的利润空间才会规避投资风险。&李永旺说。
目前,国际油价正徘徊在每桶70美元以下的盈利平衡点。对此,李永旺持乐观态度。他预计,全球资源的刚性萎缩和需求量的增长是中长期油价的主流因素,加之非常规油气的生产成本也在80~85美元。非常规油气产能下降需要时日,故本次油价会在1~2年回归80~90美元,并将持续5~10年。
&无形的手&定生死
在对煤制油的诸多争议中,一个没有争议的问题是,许多专家认为,政策将决定煤化工的&生死&。
据了解,发改委不断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截至今年1月12日,国内汽油消费税上调幅度达52%,柴油消费税上调幅度为50%,造成煤制油企业成本不断上涨。
&煤制油的产能一年在几百万吨,在油品行业占比较低,在低油价尚能盈利的情况下,税收却把利润吃掉了,整个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就要被高额燃油消费税扼杀在摇篮里。&邓蜀平谈到对煤制油影响最大的因素时,认为矛头不是低油价,而是政策。
因此有业内人士呼吁,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国际油价进入下跌通道的宏观背景下,应实行差别化燃油税政策。
除此之外,碳税对煤化工的影响也相当大。我国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我认为在此之前恐怕就要上碳税了。因此,煤制油即使现在赚钱,也不会超过10年,将来肯定要被征收碳税,一上碳税肯定活不了。&金涌说。
除了税收政策,国家对煤化工产品供需进行了&无形调控&&&对煤化工的投资项目设置了各类门槛。
邓蜀平认为,对煤制油和煤制气设定门槛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应该放开市场行为,扶持相对有竞争力的煤化工产业。
李永旺则强调,有经济需求的、有好的利润空间的、可以适当减少进口、有利于贸易平衡的项目可以鼓励。新型煤化工需要上台阶,特别是煤炭气化过程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将被动转变为主动环保需要在技术上进行不断实践,这些事情只能靠实践才能取得进展。
&中国现代煤化工只是一个开始,应作好规划。国家的作用在于规划产业、制定标准和政策,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具体项目上,项目应该是市场筛选的结果。&李永旺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5/5/12 5:14:19
美国在研究海水制造航空燃料给舰载机加油,利用核能从海水制造氢气,加空气中的CO2,制造航空燃料。煤炭排放的高浓度CO2, 如果有核电和水, 不是也可以制造航空燃料吗?
目前已有1条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油入金会不会被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