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怎么样在商中间有0的除法评课补0,在什么情况下

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教师简介:
肖满杰,37岁,小学高级教师,黑龙江省县域优秀人才,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级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市级青年科研人才;2010年、2012年连续两届获全省网络教研先进个人,年连续四年参加全省小学数学说课大赛均获一等奖,市级数学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2013年市级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教学风格展示一等奖,市教育研究院“十二五”三项课题中期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做课一等奖。
“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执教:肖满杰
七台河市新风小学
指导:毛淑芹
七台河市新风小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8页例5、29页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30页练习七。
【课标要求】
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材分析】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例6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情况。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28页、29页的“做一做”及30页练习七配合这两个例题的教学。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2.学生学习本内容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讲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
3.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浓,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自主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
笔算方法,再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体会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明确“0不能做除数”。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的简便写法,知道0的占位作用。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4.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关键是0占位及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利用分西瓜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做除数没有意义,得到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采用这一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结论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等学习活动,理解算理,学会“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0的占位作用。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例5。
1.活动一:分西瓜
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例5了,下面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大家注意听故事,这里面还蕴含着数学问题呢,看谁能发现并列式解决!
{ 学生讲故事:一天,唐僧师徒四人走到一个山坡,烈日高照,他们又累又渴。于是,唐僧让悟空去化缘。不一会儿悟空就化回了四个大西瓜,他们四人应该怎样分呢?八戒看见西瓜早就馋了,所以他想来分。等其他三人去休息时,八戒想:我还是先尝一尝吧,他尝着尝着就把西瓜全吃没了。唐僧他们回来一看八戒已经睡着了,这三个人还能分到西瓜吗? }
师:我们不能象八戒这样,只想着自己,我们要多多的去关心他人。
(1)故事听完了,谁能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一开始每人能分到几个西瓜?怎样列式?
(2)西瓜都被八戒吃光后,其余三人每人能分几个?怎样列式?
师:“0÷3”为什么等于0?谁能借助情境说说理由。
(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先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师:如果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5个人的话,怎样列式解答?
谁还能写出一些这样的算式?
也就是说把0个东西无论怎样平均分,每份只能得到几个?(0个)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0÷3等于多少,设计了分西瓜的这一小环节,通过分西瓜的这一情境展示,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活动二:总结规律
(1)观察(副板书)这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你有什么疑问吗?
(2)质疑讨论:0÷0=?(副板书:0÷0=)
a.讨论:学生说出0之后问:还有不同想法吗?有了想法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要 说清自己的理由。
b.交流:分别写出不同的结果(副板书)验算的方法出现后,让学生再说一遍,追问引 出其他结果,感知商的不唯一性。
c.明确:通过验算我们知道了,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答案不确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副板书:划去0)
那么,这里的“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中的任何数不包括谁?(板书:不是0)
这句话中那部分比较重要?
学生读后齐读: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验算的方法分别验证不同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从而来感知“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认识到0÷0商的不唯一性,所以0不能做除数,突破教学难点。】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探究例6。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接下来我们就运用这个结论来学习“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板书课题)
1.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
(1)出示例6。
a.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b.求李思(万青)家的平均每月用电数应该怎样列式?(板书:309 ÷ 3 =
420 ÷ 3 =) c.判断并估算:这两道算式的商各是几位数,大约是多少?(板书:三位数)
(2)计算第一道算式。
我们先一同来完成第一道算式,请看学习要求:
a.先用竖式独立计算(1)题,想一想:这道题与之前做过的题有什么不同?
b.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重点说一说:竖式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c.展示汇报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
(3)学生独立计算、合作学习。
(4)各组展示汇报,重点:
a.把竖式不简便的和简便的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学会简便写法;
b.弄清此题与之前题目的不同:商的中间有0;
c.通过“注意”,明确“0的占位作用”。
小结:刚才同学们利用学过的方法,独立列竖式解决了这道题;而后又通过合作学习找到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了商中间的0一定要写,如果不写的话,商就从三位数变成了两位数,所以这个0一定要写,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2.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
(1)引入:同学们合作学习学得很好,顺利的解决了第一题。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如果商的个位上有0要不要写呢?好,那我们用第二题来验证一下,这道题请大家独立来解决。想一想: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两种不同的竖式过程。
(3)汇报:说清简便写法的过程。
小结:同学们刚才独立列竖式解决了这道题,并且能比较熟练的运用“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写法;明确了商个位上的0也一定要写,如果不写的话,商也会从三位数变成两位数,所以这个0一定要写,它同样也起到占位的作用。
我们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顺利的解决了两道关于“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看书上29页的“做一做”, 女生做1、3题,男生做2、4题。
【设计意图:《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个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思考计算方法,促进学生对算法的初步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基本计算:29页的“做一做”。(女生做1、3题,男生做2、4题)
2.提升练习:30页3题。
对比竖式寻找规律:当前一位没有余数时,用0单独去除以除数,就可以直接商0。
3.解决问题:30页4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0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商0,这就要涉及到被除数是0的除法;二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用0来占位;所以本段内容我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是第二单元的教学难点,学生在计算时极易出错,而且在教师不厌其烦地纠正后学生还会出错。如:408除以4,当被除数百位上的4除以4,商1,十位上的0除以4,学生就忘了商0,个位上的8除以4,商2,于是商就变成了两位数。522除以4,当被除数个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要商0,学生也忘写,直接用22除以4而出错。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于商出现了漏写0的情况常常是浑然不知。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⒈ 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学生试商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一难点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竖式计算前,我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降低错误率;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或问题答案进行估计。如: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这道题学生可以把832看作800,得出平均每批大约有200人,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由学生之间的互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试算4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在十位上的数不够除的情况下商0占位,十位上漏写了0,得出商是28;还有的学生直接把个位上的商写在了十位上,个位上却写上0,得出商是280。多数学生在计算中得出商是208。对这三种结果,我没有急于发表意见,而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
“你认为这三种结果,哪个正确呢?为什么?”大部分学生认为计算结果为“208”, 分辨的理由有三种解释:(1)有的学生通过验算的方法得出208是正确的。(2)有的学生从估计商的位数入手,得出商不可能是两位数,所以208是正确的。(3)还有的学生结合做题前的估算结果,判断208是正确的。这样,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快判断出了孰是孰非。这时我让算对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是怎样算的,使全体同学同时感受到只有在十位上商0占位,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有了自己的探索并且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学生心情很愉快。
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在学习了4=208后,比较 &这两道题的写法有何不同?我是这样提问学生的:“4和这两道题都是商中间有的 除法,为什么除以被除 数十位上的数要落下来,而除以被除 数十位上的数不用落下来呢?学生在仔细观察了两个竖式的写法,并且在小组里讨论后,形成了共识:除以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 落下来和个位的相加还是等于,落下来没有意义,所以不用落下来;除以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落下来除以不够商一个十,和个位的合起来就是个一,除以商个一,所以要落下 来。
商中间或末尾有的除法计算,学生要真正掌握,还必须采取“多多练习”的方法,多让学生做针对性的习题。在练习中及时纠正错误,并通过看、说、估、做、改正等多种途径,使同样的知识点不断在学生的脑海里回旋撞击,从而达到真正的认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商中间有0的除法,商中间有0的除法ppt,商中间有0的除法练习,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式,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商中间有0的除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1)两个有理数相除,在什么情况下商是1?是—1?是0?没有意义? (2)高度每上升1千米,气温大_百度知道
(1)两个有理数相除,在什么情况下商是1?是—1?是0?没有意义? (2)高度每上升1千米,气温大
c&0,那么a除以b×c=()0(用&0?是—1?(2)高度每上升1千米;0,b&lt?(3)如果a&gt,气温大约下降6摄氏度,那么5千米高空的气温是多少度,现在气温是—5摄氏度?没有意义(1)两个有理数相除?是0,在什么情况下商是1;或&lt
相等的情况是1
互相为相反数为-1被除数为0是0
除数0没有意义第2题x6=305-30=-25摄氏度0就是零下25摄氏度第三题
第三题是小于<0因为楼主题写的不太明白 刚才理解错了
因为2个负数乘除都大于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相等且不为零
互为相反数(不为零)
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
分母为零(2)-5℃-(5×6℃)=-35℃(3)&0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中间有0的除法练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