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解除淘宝小号限购解除

热门搜索:
热门专题:
央行降息,是要全面取消限购的前兆吗?
提问者:| 浏览次数:194次 |问题来自:上海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您还可以输入
验证码错误
TA回答得不错,我决定赏
注:每次只能打赏1积分哦~
北上广暂时还不会吧!想多了!
凯德新视界
400-890-0000 转 285744
已被 <span id="Reward人打赏
其他回答 共1条
TA回答得不错,我决定赏
注:每次只能打赏1积分哦~
限购目前来看不可能取消的。
已被 <span id="Reward人打赏
您可能对以下关键字也有兴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二手房源
170万元/套
235万元/套
190万元/套
210万元/套
最新提问问题
最新已解决的问题
热点关键词
登录并提交回答
登录回答可获积分奖励
还没有账号?
如果您发现不正当的内容或行为,请及时联系我们!
举报内容:
举报原因:
(可多选)
含有反动的内容
含有人身攻击的内容
含有广告性质的内容
涉及违法犯罪的内容
含有违背伦理道德的内容
含色情、暴力、恐怖的内容
含有恶意无聊灌水的内容
Copyright &
Soufun Holding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10月1日起南宁全面解除限购央行放松房贷政策
时间: 00:00 文章来源: 点击:267次
进入10月,楼市瞬息万变。10月1日起,南宁全面解除限购,央行放松房贷政策。&金九银十&第7周,也是&双限&放松后第3周,经过20多天的&发酵&,南宁楼市却仅有3盘开盘,从各大楼市板块反馈来看,人气和成交也未见有明显上涨。
&&&&多个楼盘看房,&看了几个楼盘,感觉各方面都挺不错,听置业顾问和银行的朋友介绍,现在银行的利率优惠政策还没有落实,虽然7折优惠是不可能了,我们还是想再等一段时间,希望能有一些优惠,反正现在房价不会马上上涨了。&
&&&&从楼市各大板块来看,不少楼盘表示,黄金周期间,人气和成交都比较喜人,但假期一过,又被&打回原形&,&成交和人气较黄金周有所下降,回到9月的状态,比较平淡。
&&&&以高端盘集中的青秀区为例,记者踩盘发现,整体人气相较国庆期间有所下降。&国庆期间人气和成交都不错,但是假期一过,无论到访和成交量就下降了,刚刚过去的两个周末,我们的到访量也就是一天二十多组。对于这个数据,说实话我们并不满意。&凤岭北一高端楼盘负责人透露,项目产品主要是面向改需,尽管楼盘近期降价幅度过千元,但刺激作用不明显。
&&&&&没有&双限&放松,可能我们卖得会更好。&江南一楼盘负责人对记者坦言,黄金周期间卖得不错,但感觉还是冲着价格和优惠过来,有些客户本来打算出手的,但听说&双限&放松后,有些人甚至等待利率折扣,虽然我们跟他们解释,7折利率是不可能的,但还是有客户选择了观望。
&&&&整体来看,整体人气平稳,但市场上不乏一些持续保持热度,高关注的的楼盘,主要集中于热点区域的品牌大盘。如首开在即的万达茂,10月18日举行产品说明会现场,吸引2000人到场;恒大绿洲尽管已开盘,但记者上周末踩盘发现,仍有三四十组购房者在现场看房,人气保持不错。
&&&&优惠层出不穷
&&&&房价大涨不现实
&&&&&双限&放松消息一出,楼市一番躁动。尤其是消息刚出台的一周,不少观点纷纷抛出,有人认为,楼市可能由此转暖,房价也将随之上涨,但也有观点指出,受制于目前库存压力,以及年底急于回笼资金冲量目标,开发商不敢贸然涨价。
&&&&从目前南宁市场来看,继9月底掀起&最猛价格战&后,多盘打出&4&、&5&字头,甚至出现了&3&字头的房源后,南宁的价格战、优惠大战仍然持续发酵。上周,又有万达茂一线江景住宅打出&5088元/平方米起&劲爆价,在市场引起轩然大波;而推出&幸福嘉园&计划3万元得五房的嘉和城,项目负责人也透露,活动推出3个星期以来,目前就有上千人报名。目前,市场上还有森林假日打出打出元/平方米的价格;招商&雍景湾打出7200元/平方米起的价格,尽管这仅仅是起步价,但比此前不少人猜测的八九千甚至上万的价格,差距甚远。
&&&&&集团给我们定的目标是均价必须到6500元/平方米左右,但现在周边楼盘不断打出&4&、&5&字头出来,感觉压力很大,最终价格还在激烈讨论。&五象新区一外来房企企负责人对记者坦言。
&&&&整体来看,目前南宁房价仍旧保持平稳,未见有房企因楼市新政而贸然涨价的举动,反而是优惠层出不穷,但总体来看,房价未见有明显下滑。
&&&&宝资杰房地产项目咨询有点公司营销副总经理漆四林分析,&双限&放松,最重要的是限贷放松,本地利率的落地。主要是看之后利率政策的落地具体能有多大优惠。银行利率降低对前期一直观望的购房者有推动作用,以后不会有更好的救市政策,也不太可能再降价,所以到了入市的时机。但这仅是对量的促进,对价格并没有帮助。目前南宁楼市库存量较高,而且接近年底,回款是大多数开发商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接下来大部分楼盘还是以走量为主,不会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况。
&&&&开盘量大幅缩减
&&&&10月目前仅3盘开盘
&&&&两大政策利好释放,开发商在得知消息之初着实兴奋了一把,但市场似乎没有跟着一起兴奋起来。
&&&&回顾9月,总共有近20盘开盘,仅9月27日一天,就有11盘齐开的密集供应。相比之下,拥有政策利好的10月,开盘量却显得&弱爆了&。记者统计,10月前3周,仅有恒大绿洲、南宁华南城、凤岭天空3盘开盘,其中,第一周,10月1日,南宁华南城推出60多套新品,而恒大绿洲则在10月7日首开,推出上千套房源,宣称销售8个亿。连续10余天无楼盘开盘,至10月18日,仅有仙葫板块的凤岭天空首期开盘,推出总数约400套30~90平方米一至三房现房,均价5600元/平方米,还推出了30套4680元/平方米的特价房。
&&&&而一些原计划10月中旬开盘的楼盘或是直接认购,或是一再延迟开盘时间。&目前市场整体放量大,仅有政策利好出台,但感觉对市场影响不大,售楼部的到访量并没有明显改变,我们想等市场进一步明朗后再开盘。&江南一楼盘持续预约1个多月,原计划10月中旬推新,但现在的开盘时间却变得飘忽不定。初步统计,10月底目前仅有1盘计划开盘,10月26日嘉和城开盘推新。另外,万达茂、云星&钱隆首府、荣和&公园悦府、荣和&千千树、汇东&星世界和人和&莱茵鹭湖等新老盘在蓄势,筹备首开。
&&&&&政策利好出台,确实会刺激一些购房需求,尤其是改善型客户,但政策放松,需要时间来消化,尤其是银行房贷优惠细则尚未确定,一些购房者可能会等待和观望。&南宁润东万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张明分析。
&&&&尽管开盘放量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供应缩水,根据南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数据显示,截止10月20日,南宁市商品住房累计可售面积618万平方米,套数56032套,较半年前约550万平方米的库存量上涨68万平方米。
&&&&人气整体平淡
&&&&观望等待房贷优惠
&&&&周先生一家近期打算买二套房改善居住,并且将置业目标锁定五象新区,听说银行房贷放松后,一家人兴冲冲地前往
Copyright@
2008 , All Rights Reserved
业务咨询QQ:
版权所有 绿城房东网 | 桂ICP备号
本站法律顾问 叶燕术律师
南国雄鹰律师务事所
信息来源网络,只供交流,侵权告知。交易者自辨真伪,如有损失,本站概不负责||||||||||
最新播报:
央行、银监会正式发文调整信贷政策
新华房产快讯:9月30日下午,央行网站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楼市政策进行了五方面的调整: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认房又认贷”变更为“不认房只认贷”;“停发第三套房贷”政策放开;限贷政策对非本地居民放开;“刚改”纳入信贷优先满足范围。 【】
在今日《通知》出台之前,早有风声。9月22日,市场上就传有“四大行将发布政策,只要房贷余额还清都算首套房”的消息。同时,部分地方也已先行松绑了房贷政策。福州市政府办公厅9月22日发布《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意见》,宣布购房人偿清购房贷款后,再次申请贷款购房的,按首贷认定。南京 、杭州等地目前的首套房认定标准也已按照“不认房只认贷”执行。
《通知》提出5项调整
1、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
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
此前,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其中包括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2、“认房又认贷”变更为“不认房只认贷”
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3、“停发第三套房贷”政策放开
限贷令中明文规定: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今日出台的政策中,在已取消或未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因素审慎把握并具体确定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
4、限贷政策对非本地居民放开
此前严格执行的限贷令中规定,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今日央行、银监会发文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当地城镇化发展规划,向符合政策条件的非本地居民发放住房贷款。
5、“刚改”纳入信贷优先满足范围
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住房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对进一步改善住房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五点要求,第一点是“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今日出台的政策中,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信贷需求也纳入优先满足范围。
  记者立即采访工行的个贷经理,对方说还没接到具体文件。同时强调“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执行的话肯定也得看具体情况,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申请到7折利率。
仲量联行武汉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杰:限购限贷全面终止的里程碑
此次首套房认定新标准具有如下特点:1. 银行系统积极参与;2. 改善型需求将得到释放;3. 中高端住宅将受市场追捧。此次首套房认定新标准将可能间接地推进“鄂六条”的实施。
大家顾问研究总监徐丹:限购取消有利于改善型需求进入市场
  大家顾问研究总监徐丹接受记者采访表示,限购取消有利于促进改善型客户进入市场,但是限贷仍为后市发展中关键性约束力,未来武汉楼市发展相对平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现在是取消限购限贷好时机
房价应该由市场来解决,而不是管制。现在的房价下跌跟房地产调控没有什么关系,现在房价下跌期间是取消限购、限贷的一个好时机。北京房价不跌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工资大幅上涨,另外是大幅的通货膨胀。未来房地产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比重会有所下降,出口和基础设施仍有增长潜力,但还要加上创新,中国还可以多一些马云。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限贷松动吹响定向稳增长号角
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发文支持住房金融服务。
①我们之前提示的“认房不认贷”如期兑现,购房者首付资金要求下降,改善型需求短期或集中释放,一线城市、核心地段需求将明显回暖。
②重申利率7折下限意义不大,目前银行基本对房贷实行基准利率,自由定价体系下,房贷利率触及下限的可能性不大。
③亮点在于MBS和专向金融债。银行综合负债成本高,做按揭贷款意愿不足。通过发行长期限专向金融债和MBS,可以缓解期限错配、定向降低按揭贷款资金成本,增加银行按揭贷款配置动力,房贷利率或逐步从高点回落。
④当前政策取向是修正此前过紧政策,不宜理解为全面宽松,未来定向稳增长仍是主基调,经济下行风险缓解,四季度债市风险加大。
⑤中央房地产调控思路愈发明确:不能工具化(遏制投机需求),但也不能妖魔化(坚定支持合理需求),由市场决定,分层分城施策。
[责任编辑:如何理解央行在 2014 年 9 月 30 日发布的「首套房首付最低 30%,贷款利率最低 7 折」带来的影响?
【lnbxdjh的回答(531票)】:
说,不得不说螺纹钢。螺纹钢与房地产息息相关。
第一张图是从2013年年初到现在螺纹钢价格的走势。
第二张图是从今年7月份到现在价格的走势。
大家可以看到,这就是崩盘。
今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97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2%,增速比1-7月回落0.5%。
房屋新开工面积114382万平方米,下降10.5%,降幅收窄2.3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649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3%,降幅比1-7月扩大0.7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额41661亿元,下降8.9%,降幅比1-7月扩大0.7个百分点。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160万平方米,比7月末增加930万平方米。
在详细数据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0.0%。住宅销售额在前8个月下滑10.9%,较前7个月10.5%的跌幅有所扩大。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160万平方米,比7月末增加930万平方米。该数据显示,楼市库存压力进一步增加。而在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6月末增加802万平方米。
再插播一条,最新的百城房价:中指院数据显示,9月全国100个城市的楼价跌幅扩大,按月下跌0.92%,为连续5个月下跌,跌幅较上月扩大0.3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为2010年开始该调查以来最大的单月环比跌幅。在100个受调查的城市中,有79个城市房价下跌,多于8月份的74个。
尽管我们的统计局是出了名的“准确”,但8月份的数据已经惨不忍睹。新屋开工面积下降10%,房地产投资增幅加速下降。尽管开发商喊破喉咙要以价换量,但库存增速仍然加快。其实,中国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房地产业衰落,经济也会这样。或者说,由于宏观经济整体下行,房地产的下行才更为突出。
工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速降至6.9%,这实际上就是08年的水平。四万亿的狂欢过后,中国经济回到原点。
尽管有人指出发电量与工业关系不再从前密切,但关系也相当的大。发电量下降,这已经是一个红色警报了。有一个指数叫「克强指数」,其中三项就有发电量。当然有人说今年8月份比去年凉快,但今年8月份只比去年低了0.6℃。况且在总电量上来看,工业用电占八成以上,更能说明经济的下行。
正如大家所见,这轮房价下跌不是由于限购这种措施直接导致的,而是由于经济大形势的萧条。
为了所谓的稳增长,地方政府开始了丧心病狂的救市:
第一轮,取消限购。截止今天如果不算已经确认取消限购的三亚,那么全国只有北上广深仍在坚持限购。但房价依然下跌,结果失败了。
第二轮,央行小规模放水加上地方政府支持。央行搞定向降准和定向降息,地方政府甚至用财政补贴购房者。房价还是下跌。结果还是失败了。
第三轮,也就是10月这一轮,以放松房贷为标志。9月30号的央行文件正式立了牌坊。实质上取消限购放松房贷,还鼓励发行MBS。但我认为,还是会失败。
先看看这次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1、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
2、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3、在已取消或未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因素审慎把握并具体确定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当地城镇化发展规划,向符合政策条件的非本地居民发放住房贷款。
4、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发行期限较长的专项金融债券等多种措施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增加首套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投放。
第一条,也许是最引人关注的。利率为基准利率的70%,最低首付30%,听着很诱人。但央行又补了一刀:具体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啥意思?银行也不傻。前一段时间地方政府出台规定要求银行下调利率,你看银行是怎么做的:把贷款利率下浮最低到0.95倍,大多是下浮到1.1倍或是基准利率。你说0.7倍就0.7倍?银行自己也得调控风险,流动性紧张会一直困扰银行。所以,我认为银行没有动力去下调到那么低。
第二条:说白了就是所谓的认贷不认房。请问放开二套房有没有作用?没有作用。第一轮救市实质上就是放开二套房。9月份70城和百城房价狠狠地告诉了我们事实:没用。
第三条:放开三套房,如第二条一样,没用。
第四条:这个可就有意思了。MBS,这东西怎么这么熟悉呢?嗯,次贷危机的时候名气大噪,以至于QE1和QE3美联储都得买MBS来缓解房地产市场。MBS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把贷款拆分发给散户,也就是玩接鼓传地雷的游戏。如果地雷在银行手里引爆,那就是中国式金融危机。如果地雷在散户手里引爆,那就是重演美国金融危机。
至于这份文件的细节部分,
的回答非常详尽,我就点到为止了。
这一次央行银监会救地产救经济是濒死患者的急救针,不过是给家属做做样子,其实心里知道肯定救不活。此刻也该做最后准备了。
原因的第一点我前面已经提及:中国整体经济在下滑,老百姓根本没有动力买房子。
第二点我觉得应该非常重要:美联储彻底退出QE并开始加息。
美联储为了救自己,“在直升机上撒钱”,美国经济终于复苏。但当撒钱的时候,美元都进入到了新兴市场,光香港就流入了一万亿美元。这些热钱趁着我们国内四万亿大放水推高房价,现在美国QE结束了,美元要回家了,中国流动性肯定要紧张很久。仅以2013年两次“QE退出演练”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就可见一斑:5月22日美联储首次提出“ Tapering”,6月新兴市场股债双杀,中国遭遇钱荒,A股下跌20%。12月18日美联储意外宣布逐步退出QE,新兴市场股债应声而跌,Shibor再次飙涨,A股下跌12%。新兴市场为何历来对美联储政策如此敏感,因高度依赖外资及堆积了大量泡沫。故全退QE及加息将对新兴市场带来重大冲击。这次10月份QE3肯定全部退出,再加上美联储未来的加息,美元回流,资金紧张。房地产厂商为了资金回流不得不加大价格下调力度,有些房企资金链断裂,房价下跌预期形成,导致价格不断的下降最终呈现崩盘的局面。
由于美元回家的规模太过庞大,根本不是央行能阻止得了的。我觉得央行现在思考的不应该是怎么救活房地产,而是思考房地产倒掉以后发生地方债、信托、理财产品的大规模违约以后如何收尸。
----------------------------10月1日更新---------------------------------------------------------------------------
大家可能更关注于房地产市场能否止跌回升像08年那样打鸡血,马光远老师给出了更全面专业的回答。
另外看到 的回答,我来回复一下。
1、有人说因果倒置了,我说美联储决策是因,中国经济下滑和房地产下滑是果,这要倒置了我国南海东海问题不早解决了嘛......
调侃归调侃,QE退出,是2013年5月末提出来的,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中国由于央行故意不放水爆发了钱荒,差点酿成金融危机。2013年12月意外减小QE3规模,Shibor又暴冲。到今年年初人民币突然大幅度贬值,现在10月确定QE全退,美元指数都涨到86了,说QE没影响,绝对是不准确的。
因此,从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到,只要普通家庭还能提供30万的首付,只要普通家庭的月收入还在1.6万税前的水平,房价怎么会跌呢?除非房子的供给大大超过了具备上述两点条件的家庭,但目前看不太现实。
很不幸的是,现在的状况就是你讲的除非的状况。进入201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额明显下降。现在房子的供求关系我就不想多说了,希望大家晚上往城郊走一走,感受一下鬼城的魅力吧。
2013年开始,政府就有计划有目的的收紧房企的资金链,各大银行有明确的限度:年内给房地产的资金额度是xxx亿元,不能超过,当中银行可以自己调节。这个事情银行从业者都是非常清楚的。政府要是怕房地产崩盘,为啥要这样搞你告诉我?
直到文章的前半段,都在讲政府的调控限制资金流入房地产。
但很不幸的是,本轮房价下调始于2014年2月杭州,而2013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百城房价上涨11%,十大城市上涨20%,北京上涨28%。不光如此,房地产投资增速1-12月增速高达20%。请问,如果真限制资金,为什么增速会这么高?要知道今年1-8月增速只有13%。
4、顺便一说,这位先生的答案有些地方我还是非常赞同的:中国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但我和他的观点又明显不同:我猜他认为应该为了经济而稳定房价,但,事实上,泡沫是不能长久存在的。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还得是靠不断的改革,让市场成为主导地位,划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激发市场的活力,而不是继续依靠房地产。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搞改革。
但从不刺激到微刺激到现在立牌坊,原来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救地产。
尽管是徒劳的。
【卫新的回答(75票)】:
朋友圈到处都是政府“救市”的说法。理由是“房贷放松,首套房只认贷不认房”。就这个政策本身而言,我觉得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意义,解读几个细节:
1、只有买第2套普通住宅才能认贷不认房。政策原文是“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什么叫“普通住宅”?就是刚需房,普通家庭第一次能买的房。举个例子吧,以上海为例,,普通住宅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五层以上(含五层)的多高层住房,以及不足五层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旧式里弄等;(别墅、联排都别想了)
(2)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平方米以下;
(3)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44倍以下,坐落于内环线以内的低于330万元/套,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低于200万元/套,外环线以外的低于160万元/套。
北京恰好今天调整了普通住宅的标准,普通住宅的标准调整为:
一、本市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原则按照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平方米(含)以下,并参考其实际成交价格确定。实际成交价格原则上应当低于按本通知确定的所在区域住房平均交易单价或套总价的1.2倍。
二、前条所称的所在区域住房平均交易单价或套总价,按照本通知公布的全市住房平均交易单价或者套总价,结合区域调整系数确定。全市住房平均交易 价格按照2013年度的单价每建筑平方米2.2万元、套总价260万元确定。区域调整系数为五环内1.5,五至六环之间1.2,六环以外0.9。
2、第3套房想贷款?京广沪深比较难。政策原文是:“在已取消或未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因素审慎把握并具体确定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在之前的限贷政策下,购买第三套房基本是需要全额付款的。今天出来的这个政策对取消限贷的城市,第三套房可以申请贷款,但具体首付比例和利率还要看银行脸色,预估至少5成以上吧。截止9月30日,全国仍然执行限购的城市,还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所以在这五个城市,第三套房还是不能贷款的。那么除了这几个城市,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你在二三线城市再买第三套房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3、贷款利率七折仅限购买首套普通住宅。不解释了,第一首套,第二普通住宅。
4、允许外地居民贷款购房的政策没有具体变化。政策原文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当地城镇化发展规划,向符合政策条件的非本地居民发放住房贷款。“这个条文很不具体,没有任何放松的说法,按照上海的做法,目前是要缴二年的社保、税才能贷款,应该也不会放松。
综合看下来,还是满足刚需的贷款需要,包括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而产生的贷款。目前对房产投资的贷款,看上去并没有放松,由此促进投资房产的行为增多而促进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自住和刚需要想把房价炒上去,个人觉得还是很难的。所以,大家别紧张,谨慎看待房产商和中介的宣传。
【曾不才的回答(21票)】:
要我说,原先的政策,本身就矫枉过正。有贷款记录就算二套,这将导致很多想换房的人没得换。因此,不少人在购房时就会考虑一步到位。所谓90平米小三房,多少就是这种一步到位心理的产物。无他,换房成本和阻力实在太高了。
也许,有些买首套房都困难的人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认为每个人都只有一套房,天下就太平了。问题是,这种计划经济的思维,本身就是把大家一起往水潭里拖,最后谁都不快活罢了。
这个世界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年龄已经超过40,步入小康却离富裕还有距离。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常伴左右,事业上升,他们的居住空间需求增大。一方面,小孩子需要独立空间,没法和老人住(有两个以上小孩的,这种矛盾会更凸显)。而随着父母逐渐老去,也难以承受每日爬楼梯。另外,他们自己也需要独立的书房。
将就着当然能过,总比没有好。只是,基本的居住需求无法满足,是有可能影响家庭和谐的。而之所以无法换房,不在于他们经济实力欠缺,而在于银行政策硬生生地提高了门槛。
在楼市调控中,夹心层是比较被忽视的。因为政策向刚需倾斜,富人的置业本就不是为了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更何况,他们多是一次性付款,限贷根本限不住他们。
所以,认贷不认房,是楼市夹心层的福音。本身,原先那种一刀切的调控方式,就很不符合经济规律。这导致很多人换不起房,还使得市场结构变得两极分化,格外畸形。而一步到位的心理导致的二手房换手率降低,本身就降低了市场上二手房的供应量,从而使得二手房价高企。减少行政干预,市场真正健康运行。
【卢斌的回答(45票)】:
前面很多人洋洋洒洒图片文字的,其实都是犯了经济学的常见问题,就是只看到结果,而不去关注最基本的形成原因。
2013年下半年至今,看起来好像是房价风雨飘摇,政府不得已要开始救市了。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上面还有人说美国退出QE的,但你知不知道美国要退出QE已经吹风大半年了?市场预期早已形成,不要看到一个时间维度上相近的事件就认为是有因果关系的。
真实的情况是,这种房价看起来风雨飘摇的始作俑者,正是政府自己。
买房的理由有123,不买房的理由也有123,那为什么和2014的房价走势相差如此之大?难道这些基本面的理由在这三年不断剧烈变化?显然不是!
2013年开始,政府就有计划有目的的收紧房企的资金链,各大银行有明确的限度:年内给房地产的资金额度是xxx亿元,不能超过,当中银行可以自己调节。这个事情银行从业者都是非常清楚的。政府要是怕房地产崩盘,为啥要这样搞你告诉我?
再看证监会,同样是收紧上市房企股权融资和发债融资的能力,看看海通证券的统计:
再看民间的房地产私募,2013年以来基本都做成了明股实债,为啥这样?私募都是投资人自己的钱,里面的人精绝对不比知乎上的人傻,明股实债的意思就是,我愿意投给你,因为我认为基本面是没问题的,但是我要你的股份先,因为大环境资金收紧了,我怕发生意外。试问要是真的崩盘在即,企业都垮了你要他的股份有毛用啊?
看完了银行,二级市场和私募,基本一个情况,就是房地产这个行业的资金来源少了,而且是政府强制干预形成的,并不是市场自发的行为。什么是市场自发的?就是你找银行贷款,银行觉得你风险太大,不带给你,而不是因为上面下达了说银行你今年只有200亿的额度,所以银行想想算了不给你吧,给个老客户。
因此,你吃得少了,不一定是你不饿了,还有可能是你没吃的了。
我以前就有说过,真正最本质上支撑房价的,是普通人的真实购买力,政策也好炒作也好只是短期影响。各位幻想房价崩盘的人,千万不要以为房价崩盘对你有什么好处,房价崩盘也必然伴随经济大萧条,你同样该买不起房子还是买不起。
一线城市太特殊,举一个二线城市为例,1万的房价100米就是100万,首付30%是30万,年轻人买房父母亲戚能凑出30万的全国来看是大概率事件。70万的贷款30年,月供毛算是不到4000,二线城市工作3-5年以上税前工资8000总不过分吧,小两口就是1.6万,算上公积金,每个月的月供毛算是3000,承担起来毫无问题。
因此,从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到,只要普通家庭还能提供30万的首付,只要普通家庭的月收入还在1.6万税前的水平,房价怎么会跌呢?除非房子的供给大大超过了具备上述两点条件的家庭,但目前看不太现实。
补充下:鉴于很多人纠结8k的收入,在此说明下,这个例子主要为了说明1万房价背后的基本支撑点。收入更高就可以选择更高价格的房子,收入更低就选择价格更低的房子或者不买。而1万的房价和8k的收入在二线城市都不是小概率事件,如此而已。
----------------------------------------------------------------------------------------------------------------------------------
鉴于很多人把“8k的收入不是小概率事件”理解为“8k的收入是平均收入”或者“8k的收入是大概率事件”,看来还有必要再科普一下:
1. 什么叫做“不是小概率事件”
统计意义上通常把5%几率以下的事件叫做小概率事件,反之则发生几率超过5%则认为不是小概率事件。因此把不是小概率事件理解为平均数或者大概率事件的同学,请理解。
2. 二线城市8k的收入到底是什么比例?
如果我要说二线城市只有5%的就职人员能达到8k,那恐怕各位自己都不会相信。
但是实际的比例是多少也没有权威的数字,官方不可能公布精确到这种程度的数字,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结合实际情况来估测。
2.1 二线城市的平均收入,假定在4000元/月应该不会有太多反对
2.2 统计局每年都会公布全国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2013年的数据: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4518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6389元。(在此不必纠结高收入组数字是不是你想象中的,毕竟是20%那么庞大的人群)。可以看出高收入组是中等收入组的2.3倍
2.3 结合2.1和2.2,虽然理论上还不够严谨,但是大概齐可以推测二线城市月收入超过8k的人所占比重在20%这个比例并不是不可能,20%这个比例很小吗?
2.4到了这里再提一点,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工作3-5年的平均收入=社会平均收入”,其实是不太一样的,这里虽然我没有明确点出来,但一个隐含的意思是“毕业”后(至少是大专以上吧,这个年头博士都不值钱了)3-5年以后的收入,这个和当前的全社会收入结构是不一样的。还无法理解的同学参看
“一对在上海的夫妇,如果他们的学历都在大学或以上,那么他们刚刚毕业就可以达到上海市前50%的水平,30岁就能接近前20%的水平。”
--------------------------------------------------------------------------------------------------------------------------------------------
房价什么时候真正的跌(不是短期的),必须是普通家庭的月收入水平预期下降,下降到维持3000元的月供(刨除公积金)都捉襟见肘的时候,才是房价真正的下跌。但那个时候是整个国家的经济都不行了,经济的下降导致了各行各业的人们收入及收入预期下降,但期盼房价下跌的人们,你们真的做好准备经历经济大萧条了吗?
=================================================
再来点货吧:
世联地产(002285)一年内的表现,基本甩了大盘几条街。世联地产(002285)一年内的表现,基本甩了大盘几条街。
来自平安证券,13年7月开始房地产行情和大盘差不多,然后看看最近几个月的走势。来自平安证券,13年7月开始房地产行情和大盘差不多,然后看看最近几个月的走势。
房地产的投资是吧,不能光看比例
===============================================================
再来看看高盛高华9月30新鲜出炉的报告截图
2010年至今,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特点一目了然。2010年至今,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特点一目了然。
=========================================================
思考房价的走势,一定要看最基本的逻辑,政策只是短期的波动,申银万国这个图我非常赞同
【知乎用户的回答(5票)】:
我不觉得是救市,只不过是克强经济学的一个具体体现,即:找一个执行时阻力较小的时间窗口,取消过去一些过分的政策“调控”手段,让市场的归市场。
从百城取消限购,到煤炭资源税改革,到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到梳理贸易相关负面清单,无一不是克强经济思想的具体体现,相对于某些更加激进的举措(自贸区等),解除限购实在是顺水推舟了。
【叶小文的回答(7票)】:
央行是政府的,政府归政府。大银行虽然也是政府的,但想不听话的时候可以说我们是企业,还是上市公司。
所以,这文件,没什么用。刚需依然会买房,无论利率是上浮20还是打七折。买不起依然买不起。
什么要社保一年什么的,对于真要买房的人来说,形同虚设,街上弄个什么证才十块钱,这社保证明什么假货,五块七批发。
银行客户经理一枚。。勿喷!射了
【拾伍的回答(4票)】:
有一个本来挺靠前的答案,答主自己后来改匿名,我不知道你为何那样做,怕引起纠纷可以理解,但是人身攻击可以?下面贴出我的回复和他的回复。我有说的错的不好的,你可以指出,我觉得我说话也挺客气。你后面的人身攻击凭的什么?
这是我的评论:
当时我也是觉得你对排名第一的答主回复太不客气,说了什么现在也看不到了。觉得你到底是不是专业人士,是的话完全可以好好反驳,犯不着那么说该答主,所以才点击你头像看看你是否相关领域工作,才有了上述评论。至于知乎回答是否应该更专业,这个我想不需要争论,不然有个百度贴吧局够了。而我个人更喜欢知乎作为一个够专业的知识交流平台。对你我只是发表意见,涉及侮辱性言论了么?
该作者回复:
你对我说的不满告诉我,我道歉。什么叫我想让你了解我母亲情况?什么叫想介绍给你你不介意?你又为什么开始不匿名呢? 我脾气一向很好,但冒犯我家人除外。
========================更新内容=======================================
关于评论里说让我关闭答案的,我不会关闭,两点原因:1、这个答案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来,2、这个答案涉及的问题是关于知乎的现象。
关于评论里面
我是战5渣,您放过我。
我时常跟人讨论,网络中喷人现象那么严重,是那些人现实中都那样,他们就是那个圈子,还是他们网络现实两个样。我知乎就这一个号,不存在小号问题,很多朋友都知道我这个号,只是我现实和网络都不太爱说话。我和我的圈子中的朋友,大抵都能做到网络中不喷脏话,这点我有信心。谢谢 关心。
然后,介于 当事人不愿意直接回应,他原本的答案改匿名无法评论,他在排名第一的答案里面的评论也匿名无法看到和回复,所以我找了个角落跟他进行了一些交流,下面贴出来。
======================================================================
==================再次分割============================================
今天起了个大早,回归正常的生活,这个答案到今天结束,个别评论可能哪天看到会回应。
关于这个答案的,有几点原因,确实想讨论知乎上的一些现象,另外,我想恶心一下 这位大大。大大放心,我情商还是蛮高的,我们这种人被冒犯了,不但不会回喷,更不会导致干架的地步,顶多有闲工夫来恶心恶心对方,没那工夫就无视掉,我们能保证会而且能做到不放在心上的,
大大么么哒。
这一天放假无聊发生的闹剧,让我挺感慨的,知乎的林子真是大了啊。
【王阳明的回答(2票)】:
我个人觉得:
前十几年中国社会的发展过快, 中国主力国民的压力过大, 人心麻木, 身体疲惫, 即将逼近疯狂, 是时候停下脚步, 关心关心身边的亲人了.
但是, 即使这样, 目前的情况也还不算太糟, 毕竟大多数人都有了栖身之地, 虽然很多人接下来几十年要不停工作去还银行的钱, 幸福感可谓之不高, 但中国社会长期重农轻商为人民养成的勤劳好传统产生了作用, 所以接下来的情况会是: 有惊无险, 平平稳稳地走完接下来的十年.
【金健的回答(0票)】:
现在很多房企确实难过,根据这篇文章,上市房企的平均负债率近77%,98家房企中净现金流为负。可见如果不救市的话,很多房企会有问题。在地产业内也有降价保命的说法。
从政策上来看,这次政策还是比较谨慎的,众所周知的是,中央和地方在调控房价问题上立场并不一致,我国没有地方破产制度,地方政府更关心的是自己的财政,对金融风险考虑不多,所以调控是必要的。
不清楚这次放开会导致增发多少货币,这要看政府的决心了,毕竟这届政府任期还长。不过我国房地产真是个奇葩的行业,我国增发了那么多货币,有多少进了房地产行业,还在叫钱不够。这不, , 无语。
【JoeChen的回答(0票)】:
真奇怪为啥那个说崩盘的回答为啥会是第一答案。我看什么说螺纹钢的事情来证明房地产崩盘这个事情没有太大的逻辑性。我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这个螺纹钢崩盘的事情只是说明房地产开工不足罢了,而房地产行业疲软是已经持续很长时间的事情了,政策性对房地产进行限购降温是原因,但是不能说明房地产崩盘,只能说明房地产公司普遍开始准备过冬而已。
因为银行现在房贷基本上收缩的非常厉害,所以房地产现在很多人不是不买房子而是买不了房子。因为银行不给放款,贷款利率又高,所以买了不划算。如果房价大幅度上涨的话,房贷利率再高也划算,但是所有的人都不会认为原来的房价是可持续性的上涨,看看东京地产泡沫破灭后的一地狼藉就知道了。现在房价还是在较高的位置运行,这也是政府主动戳破房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政府要打压房价的上涨。我也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个做法很聪明。
如果房贷是7折利率的话,那就非常划算了。肯定是还会有不少不错的房子值得买的。但是房价上涨是不会上涨的,政府要做的事情是以时间换空间。接下来的长期阶段将会是房价维持平稳,政府不会让房价大涨也不会让房价大跌。
我是二线城市市民,至少对于房价有多么的虚高是不认可的。有泡沫不是没有,但是泡沫也无非是20%-30%虚高而已。如果是按城市里平均房价来看,泡沫不过在10%-20%之内,这样的泡沫如果还会说什么房地产崩盘,我是不信的。三线城市反而才会有大量的泡沫,我认为三线城市泡沫估计在30%-50%。一二线城市的泡沫我不认为很大。
我认为政府放款房贷的事情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冷了,从最早的狂热开始降温到过冷,如果是过冷的话,它也是不符合政府的预期的。记得以前海南房地产过热后来碰上邓老大南巡以后变成过冷,到重新又开始恢复中间过了将近15年的时间。中国政府不是没有见识过这种休克疗法带来的问题。所以,政府现在开始放松房贷的事情已经是非常合适的一个时间节点。因为政府不想房地产崩盘,也不想房地产过热。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我认为这个做法是非常合适的。
什么样的房地产市场符合政府预期?就是50%的人认为会涨,50%的人认为会跌。这样才会房地产有时候高有时候低,这样大家慢慢才会回归正常。
银行现在房贷的贷款利率卡的很死,利率也高,所以这个条例对房贷说的话,既鼓励又不鼓励,这也非常微妙。银行房贷既给买房者一些利好的预期,又给银行一定的自主权。这才是高明的做法。不一刀切,才能满足购房者的刚需需求,还是非常有利的。对于这一点,造成的结果是对房价的上涨预期会降低,会让房屋更多的像正常回归。也对房产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好处。
克强经济指数里面的用电量下降的问题其实也是跟中国的经济转型有关系。不能说这个就是房地产崩盘造成的。事实上中国经济转型才是这个中国最大的问题。房地产只是中国政府短期内维持政府运营的一个考虑,但是并不是中国政府的长期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中国经济转型这个才是最难的事情,房地产市场根本就是小问题。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都说政策出来也买不起,你们太逗了,什么时候房市是老百姓左右的,这些政策不过是刺激手上有富裕钱的人去炒房玩的,这些人才带动市场活跃啊
【李斌的回答(0票)】:
从预期的角度试答。
首先对政府而言,调控一直以来依靠压制需求端改变对价格预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段时间需求总量并没什么变化甚至可能还积累了新形成的需求,如今新政策去掉了对需求的压制,时间换空间,“软着陆”可期,经济增长可期。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形成这样良性的预期,而我国一向又对评估经济增速“有一手”,月末的这个政策就是很好的例证。
对银行来说,银行自身应该也不会觉得存在什么风险。宏观上经济增长不是银行担心的问题,这东西是面儿上的问题,要是真死谁都逃不掉;微观上只要居民对收入的预期还是正向就愿意提供购买力,银行也乐见降低货币流动的门槛,只有发挥好自己的职能才能赚到钱。所以七折利率可期。
对需求端而言,我自己就属于刚需人群,就说下我自己感受好了。政策只改变了我对购房时点的选择,对房价走势的预期是需求方决定的,政府希望形成的预期应该是继续探底但是空间有限。目前国人的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今年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变化(这就是预期)。我需要买房的实际需求+收入增长预期+房价触底预期+适时推出的利率优惠预期以及对近几年经济的信心(预期)——
事实上我完全是在按照英明神武的挡中央导演好的路在走(哭群演有盒饭咩。。。)。。。
至于投资需求端,股市回暖牛市论调频现,对比房价短期下跌、房产税推出的预期,估计很多人已经转移投资标的了吧?这时候推出新政就是让刚需一族有机会释放需求,而吹泡泡一族可以不至于因为没有玩具而过来抢。
可以说这个消息改变了需求端对房价周期的判断,也稳定了各方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我想最终会达到稳定增长和刺激房地产市场的作用的。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宝小号怎么解除限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