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工作组500亿骗术

理财“骗术”屡屡得手,哪些人容易“中招”?|曾刚|中国银行_凤凰财经
理财“骗术”屡屡得手,哪些人容易“中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与此同时,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催生了大量的理财需求,一大批新型的理财机构和创新的理财产品涌现出来,让投资人眼花缭乱。社科院金融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增武认为:“不少骗子张口闭口‘资本运作’,让投资人觉得‘高深莫测’,没弄明白就稀里糊涂投资了。而一些金融产品说明书也过于复杂,普通投资者难以理解,基本依靠销售人员的介绍和推荐。”
新华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吴雨、李延霞、姜琳)临近年末,“圈钱”“跑路”等事件又处高发期。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为何一些骗钱“老圈套”总有人来“买单”?如何在这个全民投资理财时代,让百姓不伤心、不破财,这要求监管者多操心,金融机构多上心,投资者多留心。老“骗术”为何仍为患社会?互助模式、月息30%?近期,一家名为“MMM”的金融互助社区以简单的操作、高额的回报令不少人趋之若鹜。而这种只靠发展下线维持运转的模式,已在国外行骗多年,“转战”我国后却仍然骗得“风生水起”。其实,不论是金融传销、非法“原始股”,还是“存单变保单”、理财“飞单”,这些理财“骗术”相关部门都屡次提醒、媒体频繁曝光,但为何仍能得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在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的背景下,百姓紧盯高收益、追求财富保值增值无可厚非,但这也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以高于银行几倍的利率吸引投资人上钩。与此同时,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催生了大量的理财需求,一大批新型的理财机构和创新的理财产品涌现出来,让投资人眼花缭乱。社科院金融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增武认为:“不少骗子张口闭口‘资本运作’,让投资人觉得‘高深莫测’,没弄明白就稀里糊涂投资了。而一些金融产品说明书也过于复杂,普通投资者难以理解,基本依靠销售人员的介绍和推荐。”此外,监管和法规不健全。P2P的管理细则迟迟没有出台,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存在监管空白,“0元注册”的投资公司骗到钱就“跑路”……诸多因素都让这些骗子有机可乘。哪些人容易“中招”?骗子也是有“眼光”的。记者梳理一些投资理财案件,有几类人“中招”比较集中。缺乏金融知识的老年人。广州市越秀区法院6月连续审理了两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案值达2亿多元,受害者大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省吃俭用有了些余钱,但绝大多数又缺乏金融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封闭,容易轻信他人。爱贪小便宜的人。一些理财投资公司门面装修得“高大上”,但理财服务却很“接地气”,常在超市门口摆摊设点,根据客户投资金额不同,赠送粮油、水壶、毛毯等“小恩小惠”,利用一些投资者爱贪小便宜的心理,诱其上钩。“见高就追”,对风险认知不足的人。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产品,一些投资者盲目追求高收益,对风险判断不足。“投资者应根据个人理财水平投资,首先要关注投资的安全性,其次才是收益率。”曾刚提醒。抱着侥幸心理的人。像“MMM金融互助社区”这样的骗局早已“臭名昭著”,一些投资人可能明白这是“庞氏骗局”,但仍抱着侥幸心理,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棒”,就可能“一夜暴富”,因此就拼命拉“垫背”的。多方“用心”让“骗术”无处遁形一旦“骗术”得呈,追讨难度就相当大,骗子抓到了钱没了,投资人甚至血本无归。因此,百姓在投资理财时,如何既守住钱袋子又保值增值,还真得多学多看,擦亮双眼。不过,面对当前投资理财市场的乱象,业内人士也很担忧。“互联网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已经有了,但细则却迟迟不配套,不法分子仍有机可乘。”在线理财平台网利宝董事长赵润龙说。“谁批准,谁监管,不能等到风险暴露才开始弥补。”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认为,随着大量金融产品跨界融合,金融机构混业经营逐渐超出分业监管范围,对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形成挑战,监管必须与时俱进、完善协调机制,减少交叉空白领域。“目前我国在金融领域还没有专门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要加快制定。”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爱君说。国务院办公厅在11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研究探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特别立法。李爱君表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应体现在实际操作层面,广泛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培育消费者的基础金融知识和正确的理财观念。“还需要打破投资理财市场上广泛存在的‘刚性兑付’,让投资者增强防范意识,进一步关注理财产品风险的变化,做到合理配置资金。而收益与风险真实挂钩,才是对金融消费者最直观的教育。”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77460
播放数:487662
播放数:194765
播放数:473887
48小时点击排行|||||||||||||||||
&>>&&&&&正文
网络金融骗术:“天天分红”是堂而皇之的行骗
  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曾说,红岭创投有些坏账是因为分公司高管与借款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被借款人拉下水,内外勾结。
  3、P2P平台频现虚假投资标的
  P2P网贷眼下正发展火热,截至今年10月,已进入成交规模万亿元时代。然而,许多P2P平台也借此为目的,圈走了大量钱财。
  很多平台打着“高息”、“保本”、“短期标”等旗号发布大量虚假标的,吸引普通投资者,资金到账后便携款“跑路”,出现平台突然无法登陆、创始人消失或办公地点虚假等情况。
  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诈骗到大量资金,有平台在开业前声称要连续举办数天的优惠活动,等到开业后投资者蜂拥而至,然而平台很快就无法打开,甚至上午开业下午就“跑路”。
  多家专业机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安徽、山东等省份成了P2P平台“跑路”的重灾区。
  腾讯科技获悉,仅在安徽,目前难以兑现的P2P平台就包括金喜财富、什马金融、钱茂财富、上致财富等数十家。
  陕西西安一投资者向腾讯科技爆料,总部位于北京的中融首信在今年9月下旬开始提现困难,10月中旬已经确定跑路,拖欠投资者资金8000余万元。目前警方已经介入。
  早在8月底,就有网友举报中融首信跑路。不过让人哗然的是,中融首信于9月2日在其官方微博发表公开信称这是恶意诽谤、无中生有,并号召广大投资者“不要听信谣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打击造谣声势者,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有投资者称,当得知平台跑路后,大家才发现该平台上大部分投资项目都是虚假标的。而当投资者找到该公司法人,却得知法人宗涛并不是公司的实际持有者,只不过是被实际控制人刘彦生借用了其身份证,二人疑为合谋诈骗投资者。“大家通过各种打探,还发现他们俩原来还都蹲过监狱。”
  腾讯科技深入投资者维权微信群发现,在该平台无法兑现的投资者超过300人,其中甚至包括该平台在西安地区的两位职员,一位职员投资了400多万元,另一位职员投资了30多万元。
  4、虚假借款诈骗
  在各大提供借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还盛行着一种借款诈骗。借款人通过信息贩卖者获取有效身份信息,并以他人的身份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借款或消费。在一些平台,不乏员工与借款者内外勾结,过度包装借款人信息,使得原本无法借款的人也借到款项,变相侵吞公司资产。
  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曾说,红岭创投有些坏账是因为分公司高管与借款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被借款人拉下水,内外勾结。
  翼龙贷三农事业部负责人许迎告诉腾讯科技,翼龙贷今年有两名加盟商主要负责人和一名员工因为侵占或协助借款人侵占公司资产,已经被送进了监狱。
  腾讯科技获悉,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分期乐近日联合警方打掉了一个借款诈骗小团伙。该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法为:伪造假学生证等材料,伪冒他人身份申请分期购物商品,利用到手的商品进行套现。
  5、境外诈骗网站“钓大鱼”
  当前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多发,其手法不断花样翻新。在众多投资理财诈骗网站中,有很多网站均号称是境外大型国际集团投资,利用政策法规漏洞进行诈骗。
  这类网站多由境内的人在港台、东南亚或欧洲等地设立,其网站的IP地址也指向境外,增加警方对其进行追踪的难度。
  境外理财诈骗网站首先在国内各大网络平台投放极具诱惑力的广告,承诺只赚不赔,利息高出银行数倍,且投资周期短。国内很多有影响力的网站均能找到其广告,因此投资者更容易上当。
  最初一段时间,当投资者投入资金较少时,平台会如期返还收益和本金;待投资者对其产生信任以后,便利用大众贪财的心理,推荐高收益理财产品;投资者纷纷“上钩”、将全部家底拿出进行投资以后,网站很快就无法打开,该公司顺利将账户内的资金全部转出到境外,最后消失。
  这类平台往往同时拥有几个或十多个域名,其服务器也位于韩国、东南亚等地。为了诱骗更多的人上当,其网站的命名也较为讲究,其名字往往与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相同。
  腾讯科技调查发现,境外理财诈骗网站的受骗人数高达数万人,累积被骗资金在百亿元规模。目前这类的投资理财诈骗网站包括香港保利金融投资集团(下称“保利金融”)、红杉金融控股投资集团、软银国际金融投资集团(下称“软银金融”)、香港富国国际金融集团、香港黑石国际金融集团、花旗金融网等。
  其中,保利金融与软银金融两大平台所显示的办公地址相同,两大平台很可能是同一控制人。保利金融号称公司总资产5200亿美元,而据中国保利集团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末,保利集团总资产为4553亿元。香港保利集团为确实存在的公司,但该集团从未成立香港保利金融投资集团。
  显然,诈骗网站盗用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品牌,也加大了网民对诈骗网站的识别难度。
责任编辑:陈勇敢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移动互联时代骗术频出 2015年信用卡诈骗大起底
来源: 京华时报
[ 字号:大 中 小 ]
着年关临近,将迎来一波消费高峰,随之随来的是不法分子瞅准这个特别的时机实施各类信用卡诈骗。
随着年关临近,将迎来一波消费高峰,随之而来的是不法分子瞅准这个特别的时机实施各类信用卡诈骗。对此,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总结了2015年骗子们常用的信用卡诈骗手法,提醒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年末节庆购物高峰中,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号骗术:变身银行官方号码+伪基站,发送钓鱼网址
专家指出,通过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中,利用伪基站群发“假冒银行官方号码+钓鱼网址”的短信依然占据很大比重。例如王女士曾收到由“95XXX”发来的“积分换礼品”信息,短信的内容大致是“登陆XXXXX网站可激活领取礼品”,落款为“某某银行”。但细心的王女士却发现网站要求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与密码等,疑心这是个钓鱼链接,才没有再继续下去。
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提醒,如遇到类似情况难辨真伪,可致电相关银行信用卡官方热线进行核实。
二号骗术:冒充网店客服“退款”发送钓鱼网址
诈骗分子通过利用消费者的真实购物信息,充当网店客服致电客户,声称商品断货,需要客户提供信用卡卡号、有效期、CVV2码等信息进行“退款”,随后引诱消费者进入钓鱼网站填入上述信息。一旦消费者上当泄露信息,信用卡就很可能被盗刷。
据专家介绍,有些不法分子发现常规的诱骗已经不起作用,他们还会冒充老同学、老乡发送假相册,甚至冒充“小三”通过激将法诱骗用户点击链接,其诈骗实质依然是钓鱼网址。
三号骗术:微信互动页面、微信“红包”嵌入钓鱼网址
很多不法分子会在微信互动界面中嵌入钓鱼网址,用户在点开链接的同时,其相关个人信息便被盗取。例如,有位吴女士曾随手转发了微信群里一条祝福页面并填写了个人信息,随后却频频收到信用卡消费短信,幸亏其赶紧联系银行冻结卡片,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此外,微信红包也被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人会潜藏在人数较多的微信群中,通过分发嵌入钓鱼网站的红包,来盗取用户的信息。专家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能贪图小利,或因为是熟人就点击不明来路的链接与“红包”。  (牛颖惠)
编辑: 周涛
台湾警方抓吸毒男女
俄工厂加班生产轰炸机
中国健美小姐身材惊艳
男子500万造兰博基尼
日本公共澡堂渐行渐远
国家地理年度优秀作品必看的十大经典金融骗局
  近年来,金融诈骗的案子屡屡发生,诈骗的花样也层出不穷。
  “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如果知晓了敌人的布阵,在日常理财中破解敌人的骗局也就容易多了。
  编辑 李彩凤
  “是谁制造了钞票,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去卖命呀,有人为你去坐牢……”一首体现金钱诱惑的歌词,道出了古往今来,多少人因它而身陷囹圄,迷失自己。骗子为骗钱设下种种骗局,百姓为获更多利益而踏入骗局,无数事实告诉人们,除了要抵挡金钱的诱惑,如何慧眼识破骗子的诈骗手段也尤为重要。
  骗局: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奇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钱。查尔斯?庞奇1920年开始从事投资欺诈,大约4万人被卷入骗局,被骗金额达15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5亿美元。庞奇最后锒铛入狱。
  骗局:连环信骗局
  戴夫?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连环信的始作俑者。20多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连环信从邮局发出,连环信的标题是“快速赚钱”,信中要求收信人将一定数额的钱寄到信中列出的几个名字名下,然后将这封信复制寄到其他地址。连环信中许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用小投资赚大钱,在60天内就能赚到4万英镑。在中国,常在短信、QQ群、、论坛里见到“转发并能话费增值”、“把此消息传给10位好友,将加上10元话费。我刚试过是真的,试后请查费。”遇见此类信件和帖子,大可不必理会。
  骗局:传销诈骗
  2001年,一个名为“女人授权给女人”的金字塔传销诈骗案成为世界报纸重点报道的对象,这一诈骗案席卷整个,令许多英国妇女遭受巨大损失。这一骗局采取交纳入会费的方式,鼓励女性投资,许诺投资3000英镑,就可以得到2.4万英镑的回报,还竭力从会员那里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3000英镑的入会费。
  骗局:“419诈骗案”
  你是否收到过一封英文电子邮件,写信人自称是尼日利亚政府某高官的家人,因政变或贪污行为暴露,其银行账户被冻结,需要有人帮助,才能将数千万美元转移出来,然后要求你提供资金以及银行账号的细节,帮助他们转移这笔资金,并许诺给你丰厚的回报,但实际上他们会取空你的账户。这就是尼日利亚“419诈骗案”。据调查,尼日利亚骗子每年在网上行骗钱财达4000万美元。
  骗局:征婚骗局
  人们常说,爱情会遮蔽人的眼睛。这或许是越来越多爱情骗子通过互联网交友中心诈骗的原因。去年7月份,6名中老年妇女假扮成建筑商、海归商人或丧偶留巨额遗产之人,在各小报、杂志刊登征婚虚假广告,专门骗取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男子,骗取金额高达数百万元。当然,也不乏“高富帅”骗“多金女”的案例。
  骗局:彩票骗局
  的有组织犯罪团伙给一些英国家庭打电话,告诉他们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奖,而要兑奖,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尽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国人上当,有人甚至被骗走4万英镑。去年就有媒体报道,贵阳多人在路边捡到“刮刮奖”中二等奖26万元,兑奖方式是传真身份证复印件和银行卡账户。这样的骗局,老年人最容易上当。
  骗局:金字塔传销骗局
  上世纪90年代,70%的阿尔巴尼亚家庭在5年时间里,将相当于这个国家一年国民生产总值30%的10亿美元投入到这个无底洞中,这些骗子承诺给投资者支付高达20%―30%的月息。
  阿尔巴尼亚2/3的人口在最具破坏性的金字塔传销骗局中失去了自己的毕生积蓄,引发街头骚乱,导致数千人死亡,在这个贫穷的国家差点掀起了一场内战,最后导致政府垮台。因为从一开始,这一骗术就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骗局:克洛斯骗局
  巴洛?克洛斯骗局是英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骗局之一。上世纪80年代,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万个私人投资者的资金,这些受骗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是没有风险的政府债券。实际上,大笔资金进入了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克洛斯的私人账户。他把这笔钱用来购买私人飞机、豪华汽车、豪宅和豪华游艇,过着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发出来,锒铛入狱。
  骗局:白血病骗局
  一些骗子颇懂得触动人们的心弦。几年前,印第安纳州一对夫妇称自己的孩子患上白血病,希望能在孩子死前满足她的梦想。整个小镇都被调动起来捐款,最后筹集了1.3万美元。结果事实是他们的孩子很健康,而他们带着骗取的钱,飞到佛州的迪士尼乐园大玩了一场。
  骗局:虚拟银行骗局
  风靡全球的在线游戏《第二人生》中出现了一个虚拟银行“Ginko Financial”,它声称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但该虚拟银行很快倒闭,导致许多人无法拿回自己的投资。之后,《第二人生》上又出现了一个银行,它在吸收了众多虚拟货币――林登币之后,关门大吉,而银行的两位开办者把250万林登币兑换成了现实中的货币――5000美元,再也不在《第二人生》上露面。
(责任编辑:HN025)
03/03 10:51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投资1万一年变23万” 四部委:警惕“金融互助”骗局
“投资1万一年变23万” 四部委:警惕“金融互助”骗局
  新华网杭州11月17日电(记者杜放、魏董华)“投资1万元一年能变23万元”“一年财富增值几十倍”“投资者遍及上百个国家,平稳运作多年”……近期,朋友圈、微博及线下出现不少自称“金融互助投资”的理财平台,在宣称数十倍收益的诱惑下,不少人参与其投资运作。  近日,银监会、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四部委对此发出预警,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打着“金融互助”的名义,承诺高收益、引诱投资的行为。  “金融互助平台”实则“三无”,运作模式似“庞氏骗局”  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线上“金融互助平台”,基本上是未备案、没有经营实体、不具理财产品发售资质的“三无”投资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其运作模式存在“庞氏骗局”之嫌。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金融互助”投资平台目前正通过微信群、微博、网站和线下等多种方式招揽投资者。在一家名为“MMM金融互助社区”的网站,显眼处标注着“月收入30%”“开户即送50美金”等字样。除了高回报,额外还有“拉人头”奖励,即每推荐一个新投资人,就可获得其投资额10%的收益提成。  一位自称“可介绍新人入群”的金融互助投资者表示,新加入者可任选投入60元至6万元不等,投资期限最长30天,月息为30%。“也就是说,投资3000元按复利一年能变6.9万元。玩家相互转账,平台不收任何费用,一年收益23倍!”  如此高的收益从何而来?据参与者介绍,“金融互助”平台及组织者不经营任何产业,不产生任何现金流,只是后来的投资者向之前的投资者提供资金“互助”,通俗地说,如同击鼓传花、拆东墙补西墙。“只要不断有新的投资者加入,前面的人就能拿到钱。”  温州市民李女士说,她是经家人介绍加入了“MMM互助金融社区”在当地某微信群的。“最高投入6万元,但很多人是用多个身份证投入,最多的上百万元。”目前,她所在的微信群就有上百人参与“金融互助”。  “金融互助平台”均未履行备案手续,属于非法网站  在自称MMM金融互助平台中国区主网站上,记者看到的介绍是金融互助模式最早成立于俄罗斯,其创始人为外籍人士。“不光中国有”、“国际上认可”,也成为多个类似投资网站招揽投资者的幌子之一。  记者在有众多投资者的浙江等地的通信管理局了解到,MMM金融互助平台中国主网站的服务器所在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而其众多会员分支网址和注册网址IP设在海外。工信部网站备案数据显示,MMM金融互助平台中国主网站没有在工信部完成备案注册,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属于非法网站。  不仅如此,记者看到,打着“金融互助平台”旗号的还有数十个自称“唯一正规官网”的中文网站。经核实,这些网站均未履行备案手续。  同时,证监会公示的经营者名录显示,MMM金融互助平台也没有互联网基金销售和私募基金发售等资格牌照。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认为,从以上情况分析,金融互助投资平台是典型的线上“拉人头”,投资模式、经营网站都没有任何可以产生收益的经营实体。  据了解,一些金融互助社区还以虚拟货币“马夫罗币”为载体,投资者要将资金换为该虚拟货币才能投入,兑现收益时,还要向平台网站或介绍人换回现金。“实际上,在此前破获的‘GBL交易平台’等类似虚拟货币案件中,已经出现经营者突然消失、兑换交易程序无法进行、公司注册地址造假等现象,投资客损失惨重。”浙江省东阳市警方负责人说。  “超高收益”或不受法律保护,出现“跑路”本金都难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今年6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当事人请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时,“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玉平等法律人士认为,这意味着,“金融互助”宣称的高收益不受法律保护。同时,这种线上模式招揽投资的门槛极低,投入的资金都缺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的第三方监管。“广大群众不应轻信这样的高收益许诺,否则如果到期后兑现不了收益、乃至本金出现损失都很可能无法获得保障。”  此外,浙江省金融法学会常务理事程学林表示,部分网络借款平台、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资金流动没有银行托管,极容易出现借机诈骗、卷款跑路等现象,投资者本金可能遭遇损失。  实施上,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已明确,部分虚拟货币具有较高的洗钱风险和被犯罪分子利用的风险。目前,人民银行“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咨询投诉电话”已正式开通,金融消费者可就金融消费进行咨询或投诉。“投资者参与‘金融互助’蒙受损失,应当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报案。”程学林说。  专家表示,主管部门除了加强预警、提醒外,还要加大监管打击力度,让非法金融行为和骗局无处藏身。
新闻热线0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乘金融是骗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