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来了 p2p是春天还是寒冬里是谁把春天期盼

当前位置: &
温商贷:P2P网贷即迎春天还是冬天?
14:52:25 & & &
前言:2014年7月23日,国
务 院总理召开国 务
院常务会议。提出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业内专业分析指出,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崛起已成大趋势,这一局面将有助于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和促进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
&&&&事实上,发展普惠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信贷技术创新等创新工具将金融资源进行跨主体、跨市场、跨行业转移和重置,从而使得资金配置效率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提升,让金融服务输送到社会&毛细血管&末端。
&&&&互联网崛起称大趋势 P2P将迎史上最快增长爆发年
&&&&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大趋势。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那2014年绝对可称作是互联网金融爆发的一年,对于P2P行业更是如此。据某第三方数据显示,P2P行业去年交易额已超过600亿元。而在今年6月份这个数字就被打破,上半年完成交易800亿元。温州本地P2P网贷平台温商贷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以来温商贷成交额连续六个月破亿,较去年上半年增长300%以上,且数值还在不断上升阶段!&
&&&&据统计2013年P2P平台全国约800家,截止到2014年7月,目前已接近1200家,预计还在不断增加!
&&&&监管将近,P2P网贷是迎来的是春天还是冬天?
&&&&据了解,7月中旬,央行召集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开会,就《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沟通交流,预计今年年底有望出台。温商贷创始人胡奇峰表示,&随着监管的到位,市场洗牌加剧,行业将会朝更加理智、明朗的方向发展!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还不可估量。&
&&&&当政策明朗,市场会萎缩吗?调查发现,在这约1200家平台中类似温商贷、人人贷等排名前50名的平台就已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换言之,就算90%相对弱小的P2P平台受政策的约束和冲击被迫&关门打烊&,它们所占据的30%市场份额也会迅速分流到更优秀的平台上去。这个很好理解,当经营不善或信用不良的平台被驱逐,市场环境就会日趋规范理性,而经过洗牌后留下来的,都是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优质平台,投资者对行业的信心也能更好地得到修复。行业发展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市场份额不缩反增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责任编辑:CN02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
专讯焦点图影视你好,欢迎光临98指南针网!
我的收藏夹有0个房源
记住登入状态
当前位置: &
& 政策来了 P2P是春天还是寒冬?
文章来源:和讯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98指南针网无关。本网站转载和原创均注明出处,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良信息举报:400-]
东城区建安大道健发御园两室出售 2 房 2
m? 42.00万元/套
魏都区万丰路菁华名家三室出售 3 房 2
m? 50.00万元/套
魏都区许继大道锦绣苑大型商铺出售 6 房
m? 2200.00万元/套
魏都区丞相府建安名家三室出售 3 房 2
m? 85.00万元/套
魏都区魏文路瑞贝卡家天下两室出售 2 房 2
m? 42.60万元/套
魏都区天宝路学府名苑三室出售 3 房 1
m? 47.00万元/套
东城区祥和小区(公务员二期)四室出售 4 房 2
m? 69.00万元/套
东城区天宝路学府名苑两室出售
m? 41.00万元/套你的位置: >
> 互金企业抱团取暖抵御寒冬
资本寒冬被热炒,虽然并未有真正的冰冻寒冬降临,但资本观望已有常态化趋势。不过,资本观望、风口变换,似乎预示着新一轮洗牌将至。
想要在风口变换的当口避风取暖,互联网行业成了“排头兵”。先是美团、大众点评合并,开启互联网餐饮行业又一新的格局,再是戴尔以670亿美元收购EMC,创下科技界历年来的最高纪录。紧接着,阿里巴巴集团突然宣布,将以每ADS(美国存托凭证)26.60美元计算,预计总金额将超45亿美元的“聘礼”向优酷土豆董事会发出要约,全面收购优酷土豆集团。10月26日,携程旅行网和去哪儿网,在激烈互搏之后,也选择了“在一起”。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5年三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事件规模为60.63亿美元,环比增长了64.28%;融资案例数量308起,基本与上季度持平。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电信旗下翼支付发布了《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不超过30%股权项目(预公告)》公告中可循迹风口变换下的另外一种取暖方式,即通过混改抢占互联网金融先机、积极布局,引入更多资本快速发展的思路。
在互联网金融转型之路上,传统企业尤其是国企步履维艰,而引入混改无疑成为推动国企改革、加速互联网金融往更广袤领域飞去的重要作用力。如果不能以混改的方式深入,国企转型互联网金融将如履薄冰。
互联网金融并购潮起
与此相应的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亦走到了十字路口。新监管细则出台、获客成本高企、资产端压力巨大、盈利困局、融资寒流等等,都似乎酝酿着一场大变局。“三分之一跑路?三分之一被并掉?剩下的三分之一差异化经营、瓜分市场。”近日,一位互联网理财平台负责人交流时这样总结P2P行业可能面临的发展格局。
“现有P2P平台转让,交易额**、注册人**、有意者详谈,非诚勿扰。”当这样的提示语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一丝寒意油然而生。谁是下一个?谁将离场?
风向的转移,政策、市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或将带来一波行业兼并整合高潮。7月下旬,“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出台后,关于P2P的监管细则也将落地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可能的规定包括,平台须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业务,实缴资本必须达到5000万元以上等等。
复杂因素的叠加,让整个行业步入风向转换期。小平台无以为继,可选择的是引入新资金、扩大注册资本金规模以满足监管要求,并做大用户量规模以达到投资人的要求,不然,转让给大平台及时离场亦值得考虑。
诸多平台都开始寻求合作方,抱团取暖,资本手段可能是第一选择,而如能拓展资源、渠道,带来资产端业务或者流量,也都是合作所需。当然,P2P只是互联网诸多生态中的一种,但足可管中窥豹。
实际上,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是一个市场趋于成熟的标志。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对于一些背景实力强的平台来说,也成为快速扩大规模的新机会,尤其是一些强大的国资系、金融系、上市公司系平台,有可能成为本轮行业整合的最大受益者。
更有行业人士分析,如果有银行、担保公司、其他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传统行业巨头等,通过快速并购、资本合作切入互联网金融业务,与自身现有业务进行融合,或许能为中国的金融创新打开新的突破口。
互联网金融“混改”谋出路
如果说,草根平台有诸多烦恼,那么,巨头们就可以安枕无忧吗?并不尽然。对于大平台而言,发展成熟的有挖掘业务潜力的困惑,发展不成熟的则面临需要尽快加速发展的压力。
国资系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不差钱”,但引进战略投资者、整合渠道资源的计划也均在巨头们的考虑之内。以中国电信翼支付为例,旗下的甜橙金融平台目前已具有全平台业务优势。作为甜橙金融旗下的支付品牌翼支付与同为甜橙金融旗下的交费易、甜橙理财、甜橙信用、橙分期、甜橙云贷、甜橙技术等业务品牌一起,对应支付、财富管理、征信、供应链融资、消费金融、信息技术等六大业务板块。在甜橙金融的业务闭环中,以技术应用为基础,资产类和负债类可形成完整的业务闭环。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甜橙金融也在积极洽谈战略投资者。“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甜橙金融发展的重要一步。股权层面的开放,是为了要建立更适应互联网的生产关系。”天翼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高宏亮如是表示。
混改所能带来的发展意义无可比拟,以银行为例,除此之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银行业下一步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目的是探索适应市场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让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市场主体。而资本的支持、资源的整合将是混改所带来的发展动力。
在抱团取暖这轮变革中,谁抢占了风口下最温暖的角落,谁就夺得了先机,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上,武功秘籍是无快不破、无质不破。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有三支积极力量,第一支力量是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腾讯、万达金融、甜橙金融等产融结合类企业;第二支力量是如北京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的金融转型类企业;第三支力量则是如易宝支付、汇付天下、人人贷的资本驱动类企业。市场积极的力量需要合力而为,抱团取暖最重要的是如何以最温暖的方式抱成团,形成合力抗击寒冬。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2015年P2P网贷的形势和任务
2015年P2P网贷的形势和任务 2014年P2P金融如井喷般暴发,各路诸侯鱼龙混杂,早已不能用热浪汹涌来形容。 时至今日,P2P金融已严重异化,原本小资的互联网金融宴席硬生生被数千黄袍马褂冲散,大家面面相觑,更有甚者
2015年P2P网贷的形势和任务
& & & & &2014年P2P金融如井喷般暴发,各路诸侯鱼龙混杂,早已不能用热浪汹涌来形容。
& & & & &时至今日,P2P金融已严重异化,原本小资的互联网金融宴席硬生生被数千黄袍马褂冲散,大家面面相觑,更有甚者干脆也脱去西装光起膀子打起了乱仗。现在再论P2P与银行谁优谁劣已毫无意义,当下的P2P江湖已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民间金融新的战场,几乎所有的线上、线下的民间投融资平台及民间借贷从业者均自称为P2P,似乎一沾上P2P就摇身幻化为高大上的互联网精英、披上了普惠金融道德的外衣。
& & & & &与此同时,所谓正宗的P2P也不停地土著化走向线下,以高科技、互联网思维打造新金融的构想短期内难以实现,大部分平台资产端的操作手法越来越接近传统的民间投融资公司及银行。除了介入刚性担保外,众多机构甚至自建了线下连锁店面。
& & & & &我们现在讨论的P2P未来,实际上已变成了民间金融互联网化(The folk financial online)的未来,仅剩不多的几家&纯正P2P&已然变成了小众市场。与西方的P2P金融相比,当下公众关注的国内P2P金融从本质到形式均已完全两样,因此有必要重新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
当前的形势
一、当前P2P的繁荣,其实是一种假象,真正的P2P正在步入寒冬。
& & & & &&由于P2P金融看上去几乎没有门槛,对民间投融资公司来说,在网上架构一个可以吸纳公众资金的平台,其开办成本远远低于线下公司,无论是基于吸金效率的考虑,还是玩砸后需要承担的社会成本(含犯罪成本),P2P均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 & & & &相当一部分将P2P视同集资通道的企业和个人也纷纷加入其中,至于骗子更不用多说。因此,现在P2P行业的突飞猛进,压根不是所谓行业的繁荣,而是传统的民间借贷市场的搬家,而且这种搬家的规模将大大超过常人的想象。大家相对认可的中国民间金融的规模大约为3万亿左右,仅温州一地曾超过千亿,因此再统计所谓的P2P的发展速度与平台数据真的是毫无意义了,只能说又有多少投融资机构开设了网络募集资金的通道。
&& & & & &对于正规的P2P来说,一方面面临着市场收益率下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大量的杂牌军涌入推动的资金成本上升,P2P金融的利差空间进一步收窄,社会地位与品牌价值也被严重冲淡。民间投融资机构的大量涌入已改变了原先的业态,未来的P2P市场已无法依靠行业自律与所谓的金融监管来规范,更多的只能依靠法律。对于正规的P2P来说,将来的对手不仅仅是行业的小清新,还要直面各种流氓的搅局,P2P的生存状态已然恶化。
二、经济的持续下行使得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危机进一步漫延, 老牌P2P平台正经历不良贷款率的急剧上升及严重的兑付压力。
& & & & &小微金融从来不是商业化金融的蓝海,这个道理放之全世界皆准。尽管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来鼓励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但风险与收益一向是信贷的风向标,银行实际上是反向而行的。实体经济走向势微,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是银行进一步的去杠杆化与压缩信用的过程,这种形势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甚至有进一步扩大到大型民营企业的趋势。 因此,P2P从业者一定不能把当下的大量融资需求当成一种机会,成为无畏的接盘人。信贷需求与有效信贷需求一词之差,大相径庭。从本质上讲,信贷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如果将信贷简化为一种资金的流动,一味地脱媒与去中介化,在没有健全的信用评估与风险控制手段支撑的情况下,将资金的所有需求统统视为合理的信贷市场是极不理性的、更是无知的,最终只能伤害自己、伤害社会。
三、信贷市场是一直存在&安全边际利率&的,也是充分竞争的市场,长期看根本不存在高利率低风险的信贷产品。
& & & & &当前P2P平台的募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源于资产端的透明性、安全性不足以及与线下金融机构的比价,这种情况将长期存在,这就构成了P2P平台的阿喀琉斯之踵。信贷机构的两个主要价值,募资的效率与成本、信贷客户的组织与风险鉴别,当下的P2P均未显示出其与传统金融机构竞争的优势,高利率的风险远不是当下的P2P行业可以解决的问题。
& & & & &有两个观点需要进行说明
& & & & &第一个观点是大家普遍将当前民间平均融资利率水平当作合理、安全、可持续的利率。从宏观层面看,存在即合理,民间融资作为一种常态,一直在经济生活中存在,这没有错,但大家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说,民间借贷的投资人生生死死,几乎没有几家能够做大做强,金融风险周期的轮回一次次将高息出借人及获利者赶尽杀绝,社会用各种方式完成了道德的天谴与民间金融生态的平衡。因此,这种大众看到的民间平均借贷利率肯定不是安全的利率
& & & & &第二种观点是认为可以通过行业细分,用充分的平台资源及行业背景来破解高收益低风险的难题。
& & & & &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控的成本,提高安全性。但是,这种优势是相对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过高利率带来的风险控制难题。任何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都是有限的,远远超过投资回报率的利率一般不为行业内相对优质的客户所认可,P2P平台被迫选择资质较差的客户发放贷款,这也必然导致不良率的提高,平台对行业再熟悉也作用不大。当然,资金的灵活性与高超的信贷技巧也可以控制一部分风险,产生一些边缘客户,但特殊能力与行业资源也正好成为限制P2P平台发展的障碍,平台希望以此方法达到相当的规模也是非常困难的,随着规模的上升,个性化精细操作及资源优势会慢慢丧失效能,信贷平均风险概率必会发生作用,高收益伴随而来的高风险一样逃避不掉。银行业多年的信贷经验,积累了大量的行业信息与数据,信贷人员对行业的了解也是比较全面的,毕竟信贷风险审查并不需要知晓太多的行业细节。另外,利率与风险也不是同比均匀上升的,比如12%的平均利率出现4%的不良,那么24%的平均利率出现的不良肯定不会是12%,更不会是8%,不良率随着利率的上升会显现一定程度的倍增效应,历史已多次证明,高收益覆盖高风险实际上很难做到.
& & & & &四、银行系与国资系P2P的加入使行业更生变数。 银行业金融机构直接做P2P在金融体制上讲是不合理的,因为银行系P2P的信贷产品、操作模式与其传统信贷业务几乎没有本质区别,却要承担极高的资金的成本,等于变相抬高了,冲破了监管部门的政策底限,至于资产出表由于其规模太小基本不应在其考虑范围。 如果从积极的角度讲,银行系的加入是市场化的推手,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一种创新的尝试,也未尝不可,但监管部门必不会让其成为一种风潮,银监会叫停村镇银行与P2P的对接,已经明确表明了态度。至于银行变相绕道介入P2P,却依照老的信贷模式新瓶装旧酒,自然不会形成多大的积极作用,更何况从经济角度上讲,银行几乎是以牺牲既得利益为代价的。我们希望银行系P2P能够避免利用母体机构进行背书,并商业化使用母体资源,以给民间背景的P2P保留公平竞争的机会,否则其负作用可能大于其积极的一面。 至于很多非金融系的国资企业加入,当属无聊之举或一时性起。让官方资本去操作灵活性、专业性要求如此之强且存在政策变数的行业,本身就缺乏考虑。同时国资系P2P平台有限出资负有限责任,其背书的作用有能有多少?国资企业倒闭的少了吗?如果其东家不背书或有限背书,国资在非垄断行业拿什么与民企比拼?有小微信贷经验及线下资源的国资企业又有几家.
& & & & &五、当下以小微企业为主要信贷客户的P2P平台,其安全放大规模的愿望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小而美的平台不容易生存,因为金融行业本身是依靠规模及杠杆来产生资本回报率的,信息中介的利差越小才越安全,另外中国的P2P创业者们显然更不愿意小富即安。虽然说P2P看上去门槛不高,但如果要想架构一个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其投入还是非常巨大的,没有一定的信贷规模根本玩不下去。但是,这种高息信贷市场很难设计出安全的标准化产品,规模越大越难控制、越不安全,这就造成了一个无法绕开的矛盾与死结。通过第三方担保、第三方提供项目来解决规模化、标准化的问题,此路一样不通。传统银行做小微企业信贷,除采用资产抵押、类保理、互保联保等方式外,竞争性信贷产品大都依靠与融资担保公司合作的方式产生。应该说这种做法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起到了迅速放大小微企业信贷规模的作用,它使得银行的中小微企业风控的标准化得以迅速建立,并将小微企业判别标准及五花八门的法律保证措施归于一类。虽然当下融资担保公司的大量死亡,验证了小微企业信贷的巨大风险,但对于及时退出的大部分银行来说战术上还是成功的,融资担保公司做了银行标准化的牺牲品,银行相对严格的担保公司准入机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防火墙作用。对P2P平台来说,优选第三方合作机构也是很难实现的任务,这里面存在一个双向选择的障碍。由于P2P平台的高利率,优质的融资担保公司很难找到足够多的安全客户提供给平台,如果有,他们完全可以将大部分客户推荐到银行。只有同时满足高利率、低风险、不符合银行标准这三个条件的客户,才有可能被优质担保公司推荐到P2P平台上来,这种客户少之又少。P2P如果放松对融资担保公司及其客户的要求,形成的贷款规模最终将成为平台与担保公司的代偿毒药,无论是哪家死亡,均会伤及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 & & & &六、以消费类、个体工商户为主要信贷客户的P2P平台,同样因较高的资金、营运成本及不良率而最终难以形成规模并盈利。以陆金所为例,每个月坏账率在2%,其中能催回来的比例是3/4,最后坏账比例年化约5-6%。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承认,陆金所一开始平台67%的客户来自平安银行,现在来自平安银行的占比大概为15%(不排除是平安保险等其它渠道)。他认为互联网金融跟银行其实是合作和互补的关系,如果没有跟银行比较好的合作,互联网金融也做不大。言下之意,如果没有平安系强大的资源支撑,其客户获得成本、风险识别成本、不良催收成本均是难以承受的,陆金所更无法形成规模。P2P做小额消费与经营类贷款,一样面临着巨大的资金成本压力。同时,由于一般的P2P平台缺乏完善的客户清算系统、资金结算通道与帐户监控能力,脱离银行独立做微贷的基础条件本身就非常贫乏,如果仅仅依靠大量的低成本劳力勉强去做,最后的结果大都会以管理的系统性崩溃而告终。
& & & & &七、是否介入直接或间接的担保,也是P2P平台面临的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如果直接宣传不担保或不提供间接担保,在当前的P2P网络信用环境中很难做大业务。刚性兑付是中国官方金融垄断的一个副产品,在金融大环境未改变的情况下,P2P对此也无能为力。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让投资人接受风险,最终结果只能是平台牺牲自己的客户与市场占有率,看看仅有的几家纯中介P2P的发展速度就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但是,如果P2P承担或间接承担刚兑的责任,从长期看又必然让自已无路可走,因为如此高息的资金成本和贷款利率,本质上基本不存在安全可持续的信贷产品,高收益低风险甚至要求零风险,没有哪路神仙可以做得到。即使P2P平台本身将此风险转嫁给第三方,在法律上解决了自己的代偿责任,但第三方同样也无法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其最终的死亡一样会给P2P平台带来灭顶之灾。中国的融资担保行业及小额贷款公司的困境,已经说明这种一味依靠有限的资本金去解决刚兑的流动性需求是无法实现的梦想。盈利的问题尚可以依靠产品、资源与市场来慢慢解决,但金融行业的流动性只有依靠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或政府救助才能得以保障。中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已经证明,即使体量庞大如银行,也不见得能应付周期性的金融风险,民间金融及当下的P2P平台就更不要抱有什么幻想了。目前P2P平台的绝大多数信贷产品从本质上讲大都是不安全或不可持续的,无论是依靠资产抵押、保理、融资租赁、核心供应链来控制风险,还是依靠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的第三方保证,由于极高的资金成本及无法降低的中介费用,使得大多数的风控手段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高收益仅仅是属于投资人的,平台本身是无法享受的,而高风险的刚性代偿则必须由平台及第三方合作机构承担,因此对平台而言,基本不存在用高收益来覆盖高风险的说法。官方金融与民间金融获得资金成本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民间金融摆脱不了信贷风险接棒者的最终命运。
& & & & &八、精细化管理及精英人才的高超信贷技巧可以解决极少一部分优秀平台的生存问题,但很难有机会促进平台更大的发展,更无法解决全行业的共性问题。P2P行业的整体发展必须由国家的顶层设计及打破金融垄断后才能慢慢得以实现。互联网不能代替一切,它可以提高金融的效率、改进金融的业务流程、提供金融创新的手段,但它不能改变金融与信贷本身的属性。由于我国政府平台及国企的大量借贷行为拉高了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成本,国家信用背书导致银行的无风险信贷利率过高,进一步推高了小微企业的直接贷款成本。 带来的延伸效应就是民间融资及P2P平台的平均借贷成本同步增长后,远远超过了信贷市场的安全边际利率,也超过了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的承受能力,形成大面积的不良是必然的结果。民间金融无法获得官方垄断金融的存款成本,与银行相对P2P平台节约下来的成本连这个差额都无法弥补,哪里有什么优势可言。
& & & & &九、希望依靠相关部门出台监管政策来解决P2P行业的发展障碍是不现实的。由于大量民间投融资平台的进入及P2P本身的异化,对P2P的监管已不再属于简单的行业管理范畴,它完全变成了如何对民间金融进行管理的复杂命题。众所周知,对民间金融基本不存在监管的说法,它更大程度上要依靠法律来解决。这就意味着监管部门要么无法出台所谓的监管办法,要么就出台一个类似行业指引类的文件,不太可能用牌照及准入的管理方式。当下再报怨监管部门的懒惰与不作为是无用的,整治P2P已经超出了其管理能力与权限,庞大的管理成本更是任何一个部门所无法承受的。连实行牌照化管理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办法尚且没有出台,希望有关部门来解决P2P江湖的乱战更是不切实际的,规范的P2P平台必须面对更为复杂的市场。
我们的任务
& & & & &金融的多事之秋,对于P2P平台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大家必须冷静下来直面自己的任务。
& & & & &一、当下的这种乱象,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有关部门出台规范性文件,仍将无法阻止行业的无序竞争。
因为民间金融的行为非常宽泛、自由,除了法律,就只有市场能够主宰其命运。没有哪个部门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也没有办法实现归口管理。中国官方金融的垄断存在一天,民间金融作为体制外的存在必然无法纳入合规监管的笼子。优秀的P2P平台既希望自已享有监管的自由,那就不要企图借用监管的手段灭杀不遵守规矩的对手。面对君子与流氓并存的江湖,创业者必须恪守自己的底线,选择自己成长的道路。
& & & & &二、P2P从业者要充分认识到,P2P金融与其它互联网细分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 & & & &信贷风险的滞后性与隐藏性形成了可怕的杀伤力,其杠杆放大灾害的效应更不为一般互联网行业人士所认知。一个几十万元架构的简单平台可以撬动数亿元的资金,个位数的不良率就会导致P2P生态系统的全面崩溃。在这里,用户与流量并不能简单的成为平台价值的评估标准,如果缺乏良好的风险管控机制,用户与流量甚至会成为轻松杀死创业者的终极武器。金融是让人敬畏的工具,决不是任人戏弄的玩具。PE的上亿资金对于一般的互联网创新平台而言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支撑,对金融而言,只需要10%的不良率就能将十亿元余额的P2P平台资本金消耗怠尽。当下P2P的刚性担保弱化了其互联网基因,使其不再秉承轻资产的交易模式,而又有几家风投能看清巨大交易量背后的风险?
& & & & &三、面对低迷的经济、金融形势,从业者更应顺势而为。控制平台风险,保证及时兑付是首要任务。
& & & & &在找到更安全的信贷产品及模式之前,控制规模是必须的工作,庞氏骗局只会让你万劫不复。中国金融业的又一次寒冬刚刚来临,P2P金融的热潮其实是个假象,在战略上大胆、在战术上保守,方为聪明之举。P2P平台在宏观上应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整合市场与金融资源,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微观上加强风控力量及团队建设,耐心寻找市场缝隙与边缘信贷产品,用安全透明的客户和信贷投向来引导投资人、压降资金成本,用更低利率来换取安全空间。如果真的在意流量与排名,做一些通道类安全的项目也是可以选择的。P2P必须通过信贷产品独特设计及运营的低成本来获得生存空间,尤其要充分发挥细分行业及资源优势,将信贷项目获得成本、风控成本降至最低,以此来搏取相对的安全利差。
& & & & &四、平台必须去担保,因为这种担保成本P2P行业是无法消化的。
& & & & &融资担保公司做小微企业贷款的失败模式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过高,这个领域是需要政策性信贷救助才能存续的。但是简单地去担保也是不可行的,没有信用鉴别能力的平台很难产生市场价值,行业导航、搜索类网站最多也只能存在几家而已。P2P平台必须充分展示信贷项目、信贷产品的透明度及内部控制的全过程,特别是产品本身的信贷安全公式及风控核心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Lending Club并不是大家简单理解的纯中介平台,它的产品设计及盈利空间的设计、风控技术及交易的透明度都是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打磨才得以成形。简单地推荐投资人与信贷客户、第三方机构进行对接,最终会产生信贷风险,导致整个链条的断裂,借力第三方机构同样需要具备鉴别机构的能力与智慧。当前绝大部分P2P平台的信贷产品是不安全的,这是由于极高的利率形成的风险,根本不可能依靠风控力量来解决,再高大上的团队及风控模式面对畸高的成本都是无效的。
& & & & &因此,是否刚性兑付、是否介入担保已完全成为一个伪命题。从本质上说,如果无法解决平台融入资金的高成本问题,P2P平台不介入担保是让别人先死后自已再死,P2P平台介入担保是自己先死后投资人再死。因此,当下的P2P更应努力挖掘安全的信贷产品,为投资提供更透明更可控的风险解决方案,积极引导投资人降低对收益率的要求,通过自身创造价值来赢得生存空间,才有可能从是否介入担保的怪圈中解脱出来。
& & & & &五、P2P平台短期之内很难解决盈利的问题,但应该努力自求平衡,等待破茧成蝶的那天。
& & & & &控制成本是必须的,在经济下行期导入的流量与信贷规模越大越不安全,引入PE也仅仅是多一个代位赔偿的帮手,何况这个帮手本身就是一个紧箍咒。对于已引入资金的平台来说,当务之急并不是放大规模,而是修炼内功,打造团队,熊市做多等于自取灭亡。金融市场无比宽泛,不要将目光仅盯在有限的产品上,在宏观金融环境未变、P2P产品同质化的前提下,一定要努力学习、总结银行的经验与教训,不要妄言颠覆。
&& & & & &六、银行系P2P应努力谋求与传统信贷产品的差异化,即使项目、风控等线下部分仍可以借用银行资源完成,但产品本身应有积极的互联网特征。
& & & & &如果整个线上盈利模式仅仅是改变了传统的吸收储蓄的方式与利率,一旦规模放大肯定会触及银监会的底线,对银行本身的发展而言也没有多大的益处。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手段,改造自己的风控模型及营销手段,设计出创新的信贷产品,一味地将线下的东西搬到线上是低效的,也是无意义的。
& & & & &七、全民皆做P2P是有害的。
& & & & &众多的国企与上市公司纷纷下海,把自己的供应链及对行业有限的影响力作为所谓的金融资源,这是极不正常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因为照此理解,银行更应该发挥资金优势变成各行业的投资人甚至直接操盘者,那岂非天下大乱?金融是一个极其专业的领域,本身的利润由于经济景气周期的原因也很有限,并不是随时都在风口上飞的猪。当下P2P高利率的特点,使得其嵌入任何金融产品均会形成相当的风险偏差并降低客户的信贷交易成功率,庞大如阿里的生态圈能产生的有效信贷需求也是有限的。众多的国资、上市公司背景的小额贷款公司及担保公司当下并不优秀的经营业绩已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资源的优势远远弥补不了融资成本的弱势,想与银行分一杯羹还得依靠政策空间与专业,绝不是开设一个P2P平台那么简单。
& & & & &八、少一些普惠与道德的说叫。
& & & & &商业性金融本身是逐利的,在自身还未活好之前,哪有能力普度众生?真正的善举是不需要四处宣扬的。对P2P平台而言,管控好风险,善待每一个信贷客户,就是对广大投资人及社会的普惠。不顾信贷项目的风险,把投资人的资金当作善款投放到本来只能接受社会救济的领域,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普害。资金的价格及性质决定了P2P平台只能在中小微企业等银行关注不到的领域里寻找生存空间,它本是其市场化的唯一选择,是一种极其弱势下的适者生存,与平台创办者本身的道德本无多大关系
九 、多学一些金融、信贷的技术。
& & & & &当下众多P2P创业者对信贷的理解不多,更缺乏具体的实战经验,导致大部分行业论坛只能听到一些空洞的理论,部分言论甚至严重缺乏信贷常识。目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P2P的主要经营模式中传统金融的色彩仍会多过其互联网基因,绝大多数P2P平台从事的基本上是银行做了多年的中小微企业及消费信贷,其核心的风控力量也多数来自于银行及担保公司,并且根本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化支撑。在妄图用互联网手段影响或改造传统金融行业之前,充分了解、精通传统的金融及信贷业务是必经的过程,千万不要嘲笑银行的不为与无能。
& & & & &投放如此高成本的信贷资金,P2P平台面临的风控压力与难度是极其巨大的,对相关人员的从业要求也远高于银行,一夜之间数十家分支机构近千人的信贷团队是很难打造的,更是可怕的。
小微企业的尽职调查及风险辨别无法标准化,这是银行与P2P均要面对的最大难题。大中型企业、小额消费类信贷需求银行都用标准化产品进行了覆盖,而小微型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成为银行小微信贷的梦魇。它迫使机构的信贷审查工作更多要依靠人的经验与个性化操作来完成,其中的人力成本、技术要求及道德风险都是极难攻克的巨大障碍,非短期内可以完成。在大数据风控及完整的社会征信体系建成前,P2P的专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 & & & &金融的开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P2P等民间金融形式将会长期存在,直到金融垄断打破的那天才能登堂入室。
& & & & &从当前的形势看,西方意义上的P2P在中国已经沉入水下沦为小众,因为我们没有西方的金融土壤,更没有相对透明、公允的信用环境,纯西方化的P2P短期内在中国很难发展壮大,也找不到安全的生存公式。事实上,民间金融的网络化生存并不是一件坏事,至于是不是称其为P2P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促进其有序、健康的成长。
& & & & &中国金融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官方金融的非市场化基因导致了行业畸形,大量的银行宁愿将信贷资金投放给政府、国企那些根本不具备市场效益或回报率很差的项目,也不愿意投向实体经济。国家信用背书导致的左手放给右手的无风险套利,吸走了大量本会投向实体经济的血液,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终将会改变。民间金融的春天总会到来,P2P的春天也会到来。
信息首发:
------分隔线----------------------------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评论(为网友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银行信息港同意其观点)Q群交流:
银行利率相关
支付宝借呗的利息怎么算 支付宝钱包在最新的8.1版本中加入了借呗功能,现在通过手机就...
凭身份证就能申请信用贷款吗 个人身份证信用贷款特点: (1)还款方式优化(按季度还息,到...
房屋抵押贷款与汽车抵押贷款有什么不同 在抵押贷款中,房屋抵押与汽车抵押是最为常见...
提前还房贷选着等额本金更好 连续加息对准备贷款购房者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考虑到日...
银行贷款利息是怎么算的?银行贷款利率是如何计算的? 提问: 银行贷款利息是怎么算的...
央行再降息,提前还款还划算吗 央行再降息,一些打算提前还款的房贷客户心里打起了拨...
银行信息港源自互联网,若您对本网站信息有疑,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整改。
本站网址:http://www.yinhang123.net
如有意见和建议,欢迎E-mail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监管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