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那种网络怎样存款收益最大高

让存款收益最大化!理财师教你更牛存款法
  【导语】“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存款办法才会达到收益最大化。”民生银行武汉分行理财经理雷娟表示。昨日,记者请招行、农行、民生、光大4家银行的理财师,分别给出了自己认为的“更牛存款法”。
  理财师教你更牛存款法
  招数一:以千的倍数零存至5万后买理财
  招行武汉分行理财师徐石建议:每月在留存足够流动资金的情况下,将剩余资金按千的倍数,存一年及以下的定期。当资金积累到5万以后,就可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了。因为银行理财在收益性普遍高于银行存款。同时每个月可以进行一份定投计划,比如每月300元,强制储蓄,复利效应明显,但贵在坚持。
  招数二:资金按大额、零散分类处置
  农行武汉分行理财师席春妹的策略是:将大额资金一次性存入期限最长的定期存款以及国债,大多都比存款利率高出10%以上。平时零散的资金则购买基金定投、黄金定投等。
  招数三:定存高收益投资品
  每月定存高收益的投资品,既以小博大,又分散风险。市民可以根据自己对风险的偏好程度,自己的资金按月“定投”到基金、黄金、中去,收益会更高。
  招数四:每月定存一次
  推荐“12存单法”。即每个月选择一定比例的闲钱存为一年期定存,一共可存12个张定期存单。当第一张存单到期了,如果没什么需要,可以继续滚动存款,收益会远远高过活期利率。一旦急需用钱,便可将当月到期的存单兑现,即使此张存单不够,还可将未到期的存单作为质押物办理质押贷款,既减少了利息损失,又解决燃眉之急。 记者 王丹妮 通讯员 潘丽莉 杜越 王敏 熊芳
  武汉晚报
  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 各种存款法哪个更靠谱
  南京28家银行存款利率全刷新
  各银行一年期以内定存利率都上调,其中5家银行各档利率“一浮到顶”
  在招商银行、杭州银行近两天上调存款利率之后,南京28家银行存款利率昨天已全部刷新。记者调查发现,央行原本的“降息”已被各家银行演绎成了“加息”:除个别银行的活期利率没上涨外,各家银行一年期以内定存利率均较降息前“不降反增”,其中还有5家银行各档利率上调至基准的1.1倍。
  对于南京各家银行来说,上周是不同寻常的一周,央行首次将存款利率上限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拨动了各家银行敏感的神经,原本铁板一块的存款利率开始分化,尤其是城商行,争先恐后地上调存款利率,以求能从大银行口中抢一杯羹,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面对城商行咄咄逼人的态势,股份制银行也不甘受制于人,纷纷再次上调存款利率。只有几家国有大行和少数股份制银行比较淡定,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上调利率。
  记者昨天梳理了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发现目前除南京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没有上浮外,南京其他银行的活期利率均上浮至基准的1.1倍,为0.44%;各家银行一年期及以下定期存款利率均在央行基准利率之上,其中有18家均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南京银行1万元以下存款及兴业银行保证金存款不含在内);两年、三年及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中,也有7家银行在央行基准利率之上,其中南京银行1万元以上储户以及另外5家银行均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而各档存款利率均上浮至基准利率1.1倍则有5家。
  打打小算盘
  五年定存:10万元利息能差2550元
  目前,银行间差异最大的要数长期定存利率了。国有银行和大多数股份制银行,对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执行的是降息后的基准利率,即分别为4.65%和5.1%。部分城商行三年期和五年期都上浮10%,分别达到5.115%和5.61%。以10万元5年定存为例:
  若执行基准利率:5.1%
  5年利息为:10万元×5.1%×5=2.55万元
  若执行利率上浮:5.61%
  5年利息为:10万元×5.61%×5=2.805万元
  高低差额为:2.805万元-2.55万元=2550元
  各种网传“存款法”哪个更靠谱
  “极品存款法”
  近来一种被“极品存款法”正在网络风传。这个“极品存款法”建议客户养成每天存款的习惯:先到5年期定存利率上浮10%的银行开户,每天将50元的闲钱通过网银存5年期定存,并且连续存5年,将获得的到期利息可达25595元。而同样的钱,如果按照活期存款年利率0.4%计算,连续存5年,获得的利息只有912元。
  不过细心的网友发现,这种算法并不现实,可操作性不强。而绝大多数市民工资都是月结形式,月存1500元相比日存利息只少几元钱,考虑到时间成本,完全没有必要拆成每天存50元。
  “十二张存单法”
  其实比较靠谱的存款方式还是有的,比如有名的就是每个月固定存入一笔钱,如按月定存1500元,存期为定期一年,持续12个月。那么到第2年的时候,手上就会有12张存期为一年的定期存单,而且此时第1个月存的存单已经到期,可以把它连本带息取出来,然后再加上这个月的固定存款1500元再存进去。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定期存款到期,可备不时之需,而不用再动长期存款。从利息来看,这种存钱法比定存1.8万元一年(年利率3.575%)的利息643.5元要多出100多元。
  “五张存单法”
  这种存款法子是:把家里已经有的存款分成五份,一份存定期一年的,两份定期两年的,一份存定期三年的,一份存定期五年的。
  在把所有存单都搞定之后,第二年定期一年的存单到期,取出来连本带息存成存款期为五年定期存款;第三年那两份定期两年的存款到期,取出来一份续存定期两年,一份存成五年;到了第四年,第一年存的三年期定存到期,同样也是取出来存成定期五年;到了第五年,第三年时转存的那份两年期存款也到期了,也取出来存成五年。
  这样形成了为期五年的定期存款循环链,既可以最大可能地赚到银行的利息,又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因为银行利率的调整而带来的利息上的损失。
  扬子晚报
  银行拉开利率大战 投资者纠结买理财还是存定期
  理财产品进入密集发行期,业内人士建议盯紧端午“节日特供”
  6月8日央行宣布了三年半以来的首次降息,市场资金面进一步宽松,继续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带来负面作用,市场预期进入下行通道。另一方面,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各银行间拉开了“利率大战”,以吸收存款保持市场份额。此长彼消,是买理财产品还是选择存款?这让一些理性的投资者开始观望。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年中考核的临近,近期理财产品迎来一个发行小高峰,而且收益相比之前调整不大。有业内人士甚至预测在端午节期间一些银行还将推出收益上浮的“节日特供”产品吸引客户,对于投资者来说或许是购买的好时点。
  理财收益下滑定存利率上浮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6月14日,今年各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11575款,较去年同比增长24.60%,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掉头向下:一季度人民币产品的收益维持在5%以上;5月份,6个月以下期限的产品平均收益率已降至4.80%以下;而进入6月份,6个月以下期产品平均收益率降至4.55%以下。特别是6月8日央行宣布了三年半以来的首次降息,市场预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继续进入下行通道。
  另一方面,央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拉开了利率市场化的序幕。为吸收存款,各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纷纷对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调,部分银行“一浮到顶”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至1.1倍。
  理财产品的收益下滑和定期存款的利率上浮,这让一些投资者陷入了买理财产品还是存定期的纠结之中,不少人开始持观望态度。
  临近年中理财产品开始密集发行
  就在投资者犹豫不决之时,时间临近6月底,也就是银行面临年中考核之时。“理财业务是吸收存款的一大利器,每家银行都盯着这块蛋糕。”据一位银行业人士透露,近期将进入理财产品的发行密集期。
  19日上午,记者连续走访4家银行的营业网点,大厅、柜台、电子屏上都见到了理财产品的发行目录表。“除了这些产品,我们还有部分限量版、定制型产品,收益率更高。”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总共有8款,相比前几天增加了3款。
  采访中,银行工作人员还向记者透露,6月底面临年中考核,和往年一样,各银行还在酝酿一些新产品投向市场,预期收益率都会有不同幅度的调整,以此吸引存款抢占市场份额。“大家都想抢先一步,这几天各银行都会推新产品。”这位工作人员分析。
  近期产品预期收益与月初相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其预期收益并没有出现之前市场预期的下滑现象,多数与6月初产品的收益率相仿。
  记者从一家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目录中看到,其33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25%,44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0%,而61天期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4.60%。对比月初该行发行的产品收益率,基本持平。
  近期可盯紧端午“特供”
  “按照市场规律,在央行调整存贷款利率之后,理财产品收益率将有下调,但因临近年中考核各银行暂时放弃调整。”据业内人士分析,本周周末又是端午节,一些银行还将和往年一样推出“节日特供”产品,甚至会上浮收益率以吸引客户。另外,按照以往规律,在6月底的最后几天,一些银行甚至还会推出部分“冲时点”产品,同样也会提高收益率,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或许是一个购买理财产品的好时点。
  不过,这位业内人士也提醒一些新入门的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比如一些中长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但银行不接受客户提前支取本金和收益的做法,只能在约定的到账日领取,限制了资金的自由使用;同时,要留意理财产品的募集清算期,举例来说,某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募集期是14天,投资者如果在募集第一天就购买产品,那么资金将在账户上闲置14天,不产生任何收益,在产品募集期接近尾声的时候购买就可提高其利用率。
  记者黄培红文
  大江网-信息日报
  一年定存超8天不宜转存
  新快报综合报道6月8日,央行时隔3年半首次降息,并同时调整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下限。消息一出,各大行纷纷在浮动区间内调整利率。五大行上调1.08倍,与调整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3.5%持平;中小银行上浮最高1.1倍,达到3.575%。
  经过上一周的观望,半数银行在压力之下将存款利率继续上浮,加入到了利率“上浮到顶”大军。目前16家上市银行中已经有8家上浮到顶。
  在目前可以“货比三家”的情况下,你的存款会否选择“搬家”?“搬”到利率高的银行收益一定赚吗?
  盲目转存不赚反亏
  对于各家银行利率的差别,有市民正在盘算是否需要转存。不过,对于要不要储蓄搬家,理财专家表示,应该从现有定期存款的期限来看。
  如果消费者的定期存款未到期,不要提前支取并转存,除个别情况外,这样做损失的利息会比得到的利息多。以一年期存款为例,经过理财师测算发现,如果存入银行的期限在8天之内,那么提前取出后,再存入到一年期利率为3.575%的银行,才会多拿利息。
  百万级客户存款“搬家”
  对于普通市民或许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有一定资产的百万级或以上的大客户而言,略微的利差也是一笔较可观的收益。在央行降息的基调下,确实有部分银行客户,尤其是大资金量客户已经在存款“搬家”上蠢蠢欲动。
  “这几天在我们接触到的客户中,确实有50万-100万的资金量较大的客户与我们接洽,已经从外行转入存款。”南京某家上浮至3.575%年利率的银行个贷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原因自然不言而喻,最高上浮的年利率吸引了这些大资金客户。
  南京银行扬州支行理财经理表示,在该行利率上浮后,上周就有位客户一次性存入280万做5年定期。记者了解到,南京银行五年期存款,如果存款金额在一万元以内执行基准利率5.1%,如果超过1万元,则按照上浮后利率5.61%计算。照此计算,多了“转存”这一小步,该客户280万本金五年增加了28000元利息。
  日存50元5年可享5.61%高利率
  “极品存款法”可操作性差
  在上个月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名为“榨干银行利息”的热帖,称如果每月存入2000元一年定期,获得的利息是攒满12000元再存的7倍。而在这次央行降息后,由于允许银行存款利率上浮10%,部分银行的各期限存款利率不降反升。因此上面这个“榨干银行利息”便立即出了升级版。
  新版的“极品存款法”建议客户到5年期定存利率上浮10%的银行开户,如果每天有50元闲钱,按照活期存款年利率0.4%和每年365天计算,连续存5年累计金额为91250元,获得的利息只有约912元。而如果客户每天将50元的闲钱通过网银存5年期定存,并且连续存5年,则获得的到期利息就有25595元,而且在存了5年后每天都有一笔50元的小额资金到账。
  那么按照上述方法,是否真的每天存50元,就能享受5.61%的高利率呢?
  据了解,目前2年期、3年期、5年期基准利率分别为4.1%、4.65%、5.1%,大多数银行还是执行基准利率,仅南京银行对2年期以上存款执行1.1倍上浮利率,即分别为4.51%、5.115%、5.61%,但前提却是单笔要存够1万元以上。
  不少市民认为,“极品存款法”并不现实,“理财不仅要考虑收益,也要考虑时间成本,现在的上班族很难有时间到银行排队领号。每天下班的时候银行也快关门了,遇到加班、出差的情况,就很容易断存。”市民杨女士表示,法定节假日银行网点通常会轮休,市民寻找开门营业的银行网点都要颇费一番周折。即使通过网银进行转存,可以不去银行排队,要客户每天使用网银将活期资金转为定期存款,也很难做到。
  一位银行人士表示,首先每天存50元钱达不到享受上浮利率的条件。另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每月领一次工资,如果每月都可以结余2000元,那么完全没有必要拆成50元每天存。
  温馨提示
  1、办理约定自动转存。若活期存款预计在几个月内不用,选择定期三个月或六个月比较划算,但需弄清楚存款的银行是否有自动转存业务。
  2、开通网银,自助查账或转账。有多家银行账户的还可通过超级网银相互转账,资金的划转不仅费用更低,也便于管理账户余额,省去跑银行的麻烦。
  巧存款可选“12存单法”
  那么如何存钱最合理,既能兼顾收益又不影响资金的正常使用?有理财师建议,试试“12存单法”或者“36存单法”,在达到存款利率最大化同时,也能保持手中存款有一定流动性。
  “12存单法”就是每个月选择一定比例的闲钱存为一年期定存,如每个月存入1000元,连续存一年,这样手上就有12张存单,一共存了1.2万元。当第一张存单到期了,如果没什么需要,可以继续滚动存款,把本金和利息加上当月到期的1000元再次存一年定期。因为每个月都有存款到期,一旦遇到了什么急事,就能够支取到期的存单上的钱。
  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很流行的月月储蓄法,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此类推,尝试“24存单法”、“36存单法”,原理与“12存单法”完全相同。“12存单法”确实好处多多,一方面定存利率远远高于活期存款,还可以适当考虑延长定存期限,获益更高;另一方面存单年年、月月循环往复,一旦急需用钱,便可将当月到期的存单兑现,即使此张存单不够,还可将未到期的存单作为质押物办理质押贷款,既减少了利息损失,又解决燃眉之急。
  新快报
  16家银行钱存谁家更实惠
  央行决定自日起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同时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
  这也是近三年半以来央行首次降息,而且给了金融机构利率资助浮动空间。18日,记者采访东营16家银行存款利率发现,各家银行出现相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不同的差异。同样数量的钱,存相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银行储存获得的利息将不一样。以50万元定存五年为例,一年的利息差能达到2550元。到底钱存到几家银行更实惠呢?16日,记者采访了东营16家银行,了解各家存款利率的执行情况。
  9家银行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息更多了
  按照央行决定,6月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此前执行的1年期整存整取(以下简称1年期存款)年利率为3.50%,调整后基准利率为3.25%,下调了0.25个百分点。记者采访东营16家银行发现,东营的银行1年期存款全部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了上浮,有9家银行执行年利率3.575%,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1倍,比降息前增长了0.075个百分点。
  东营银行开发区支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1年期存款现在执行3.575%的年利率。东营莱商村镇银行则将存款利率印成宣传册摆放在营业厅里,供市民查看和带走。在宣传册上,“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一年我行执行利率3.575%”与旁边一栏先行基准利率3.25%形成鲜明对比。
  在记者采访的东营16家银行机构当中,东营莱商村镇银行、东营银行、恒丰银行、胜利合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青岛银行和民生银行9家银行的1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575%,高于降息前3.50的年利率,出现降息后存款利息反而上涨的情况。也就是说,储户将1年定期存款存在这9家银行,将获得比降息前更多的利息。
  7家银行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息没变
  与9家银行选择1年期存款利率一浮到顶,上浮10%不同,另外7家银行也选择了上浮利率,但上浮的幅度略小,执行3.50%的年利率,刚好与降息前存款利率相同。
  16日,交通银行东营分行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降息后,该行1年期存款利率没有变化,跟降息前一样,仍执行3.5%的年利率。另外,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邮储银行和工商银行的1年期存款年利率与交通银行一样,仍执行3.5%的年利率。
  业内人士介绍,降息后利率没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银行有了利率上浮1.1倍的自助上浮空间,而各家银行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上浮利率,有的银行选择了上浮到降息前的标准,有的则选择一浮到顶,高于降息前的年利率标准。
  5年期定存遇冷11家银行选择降息
  在各家银行争相为1年期存款上浮利率的时候,5年期整存整取(以下简称5年期存款)受银行重视程度明显不如1年期存款。在记者调查的16家银行中,只有5家银行选择利率上浮1.1倍,执行5.61%的年利率。
  这5家银行分别是,东营银行、东营莱商村镇银行、恒丰银行、胜利合行和青岛银行。
  而另外的11家银行则选择了降息,执行5.10%的基准利率。一银行工作人员介绍,5年期的定存储蓄时间长,不如短期定存受市民欢迎,选择5年期定存的客户比较少。所以,银行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到长期定存上来。
  5.10%与5.61%的年利率差别有多大呢?以10万元存5年定期整存整取为例,基准利率5.10%一年的利息为5100元,而上浮1.1倍利率后,利息为5610元。一年多涨利息510元。
  利率上浮成银行吸储手段
  央行决定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后,给了各家银行在利率上一定的自主空间。各家银行随即纷纷上调存款利率,争夺市场空间,利率上浮也成为各家银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行一年期及以下个档次储蓄存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至最高上限!”16日,在中信银行东营分行大楼上,银行上浮储蓄存款利率的信息像标语一样始终占据着整个电子显示屏。东营莱商村镇银行面向沂州路的电子显示屏则循环播放“我行存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最高浮动上限,即相应档次基准存款利率的1.1倍”的信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银行都将上浮存款利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向储户和市民宣传介绍。东营莱商银行、东营银行、恒丰银行、胜利合行更是把各项存款上浮1.1倍作为一项大优惠政策进行宣传。
  还有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将1年和一年以下存款利率一浮到顶。
  不管是全部一浮到顶还是部分一浮到顶,银行实行1.1倍利率对于自身的吸收存款、扩大客户群和抢占市场资源都是一把实实在在的利器。
  某国有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各个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都比较大。特别是近几年众多股份制银行纷纷进入东营,各家吸收存款、抢占市场资源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以前理财产品是各银行吸收存款的主要手段,现在上浮利率成为比理财更直接也更明显的一种吸收存款的利器。
  现在,银行告别了以前无论钱存谁家利息都一样的时代,迎来了利率在一定空间内自足浮动的时代。这对银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百姓存钱比利息50万定存一年差2550元
  与各家银行的吸储大战相比,百姓成为银行上浮利率的最直接受益者,也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以一年期整存整取为例,50万元钱,如果存在执行基准利率利率的银行,一年利息为16250元;如果存在执行3.5%利率的银行,利息为17500元;而如果存在上浮1.1倍利率银行后,一年的利息为17875元。50万一年利息差为1625元。
  而5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差更加明显。还以50万元为例,基准利率的一年利息为25500元,而执行上浮1.1倍利率的银行利息为28050元,利息差为2550元。
  银行执行浮动存款利息后,也改变着人们存款选择银行的观念,从原来的单纯考虑银行网点遍布情况、服务水平等因素开始向考虑存款收益率转化。
  齐鲁晚报 郝文杰
  五年期定存与八折房贷利率或将出现倒挂 想从中套利不可能
  虽然目前南京银行首套房折扣最低仍保持在八五折,但外地已有八折先例,南京如果一旦出现八折利率,存贷款利率倒挂,是否存在着从中“套利”的机会呢?
  记者亲身验算并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储户不可能赚到最高0.29%的利息差。
  记者验算:
  仍有10万资金缺口
  假设100万元做5年按揭,按照首套房贷利率八折5.32%,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每月还款19018.19元,一年就是22.82万元。
  要存贷款比较成立,假设手头上有100万元现金,将这100万元拆成多份,分别存不同期限的定存,以确保它们到期后恰好可以应付未来的按揭压力。
  首先为了应付首年22.82万元的按揭还款需求,先预留等额的现金。
  按照目前存款利率上浮最高的商业银行为例,一年期定存利率3.575%,二年期定存利率4.51%,三年期定存利率5.115%,五年期定存利率5.61%。
  为了应付第二年的22.82万元按揭,我们可以将22.03万元存1年期定存,22.82×(1+3.575%)=22.82,到期连本带息正好可支付第二年的按揭。
  为了第三年的22.82万元,我们可以将21.93万元存2年期定存,21.83×(1+4.51%)=22.82,到期连本带息正好可支付第三年按揭。
  再存入两个21.7万元的三年期定存,21.7×(1+5.115%)=22.82,才可满足第四和第五年的按揭需求。
  第一年的现金需要:22.82+22.03+21.93+21.7+21.7=110.18万元,已经超出了手头拥有的100万元现金,这10.18万元的资金缺口意味着我们根本无法利用定存构建一个可以应付5年还款需求的存款组合。
  其实,仔细分析下之前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为了应付按揭的按月还款,我们几乎所有的资金都只能存在利率远低于按揭贷款的5年期以下定存中,根本享受不到5年期定存5.61%的高利率。
  所以即使有利差,也毫无意义。
  理财师:
  利率比较没有意义
  理论上存贷款利率出现倒挂,应该有利差存在。
  记者咨询了中国银行个人金融部理财师。据他解释,定期存款和按揭贷款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业务。
  定期存款是你一次性存入本金,到期后银行连本带息偿付,所以只涉及一进一出两次现金流。
  而按揭贷款则不同,你一次性问银行贷入资金后,一般每月都得偿还,若按5年期按揭计算,就是60次还贷,加上贷得资金的一次,共是1进60出共61次现金流。
  “由于这两者的现金流差异巨大,无法匹配,所以仅仅比较这两者的简单利率是毫无意义的。”
  伴随这次降息存贷款利率双双开始浮动之后,有储户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5年贷款利率6.65%,要是打八折就是5.32%,5年以上贷款利率6.80%,打八折也能达到5.44%。而现在5年定期有的银行上浮后高达5.61%,存款利率反而比贷款利率高0.17-0.29个百分点。”
  有钱存银行并按揭,这样能轻松赚到0.29%的利息差了吗?
  市民面对“揽储大战”有想法
  不买理财了,改存3年以上定期
  来源: 金陵晚报
  随着6月16日招商银行开始执行最新存款利率,已经有半数以上国内上市银行上浮到顶,仅剩浦发银行仍然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定在3.5%。记者昨天也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了解他们对“揽储大战”的看法。
  多数普通储户并未转存
  在新街口建设银行网点,市民陈先生这样告诉记者,“客户经理给我算一笔账,10万元存一年定期,按照最高3.575%的利率来计算,利息总额3575元,只比几家国有银行3.5%的利率多得75元利息,不到100块钱的利差几乎可以忽略。”市民陈先生的观点也代表了大多数普通储户的观点。微小利差,并不足以让众多普通储户转存。
  但是在各家银行的利差面前,还是有一些存款上百万元的储户考虑转存。
  长期定存比理财产品划算
  “这10万理财产品到期后,我要把钱转成3年期的定存,你帮我办一下吧。”昨天,市民王女士找到一家股份制银行,要求将理财账户的资金转存。由于利率市场化之后各家银行“价格战”的开打,再加上市面上年化收益率超5.5%的理财产品都已非常罕见,很多市民纷纷办了转存,而且多是转向3至5年期的定期存款。
  记者近日来调查发现,目前实际的存款利息较降息前还有所增加,各家银行都纷纷调整了存款利率水平以吸引客户存款。除工、农、中、建、交和邮储银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至3.50%,招行、民生、光大、南京、宁波、杭州、浙商在内的股份制银行更是纷纷上浮存款利率至1.1倍的最高上限,把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为3.575%。
  南京银行早就将各类存款利率上浮到顶,而紫金农商银行、杭州银行也几乎同时将上浮幅度未达到10%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利率全部上浮至10%,即一年期定存利率上浮至3.575%,三年期定存利率上浮至5.115%,五年期定存利率上浮至5.61%。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些银行存个3年或5年期定存,将比倒腾着购买理财产品更加划算。金菁
  金陵晚报
  各银行存款利率大比拼 看钱存哪家银行更划算
  比一比,钱存台州哪家银行更划算
  不同的银行会给不同的储户提供不同的存款利率
  本报对我市各银行存款利率进行比较,供市民参考
  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此次降息与以往不同的一点就是,央行宣布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对市场来说,利率实行有区间浮动,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一大步。
  对老百姓来说,从今往后,普通储户到哪家银行存款,会变成一件像去菜市场买菜一样可选择的事,因为不同的银行会根据自身情况,给储户提供不同的存款利率。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比较,本报特别制作在台州设点的各家银行利率执行情况,希望能对储户有所帮助。
  各银行个人存款利率均向上调整
  记者调查后发现,在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本月上旬,国有四大银行最先做出反应,并对存款利率做出统一调整,其中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为3.5%,与央行降息之后的基准利率3.25%相比,提高了8%左右。
  随后,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台州银行等一批商业银行也紧跟步伐,相继调整本行的存款利率。
  调整后,各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均为0.44%,与央行公布的0.4%的利率相比上浮了10%。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部分银行对存款利率作出多次调整。
  例如中信银行在6月9日公布了调整后的存款利率,基本上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持平,但是在6月14日,中信银行再次调整存款利率,而此次调整主要集中在一年以内的定期存款利率项目。
  一年期内个人存款不妨“货比三家”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与国有大型银行相比,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台州银行等商业银行为个人存款,特别是一年以内个人存款项目提供更多的优惠。
  例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的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3.3%和3.5%,浦发银行、台州银行的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为3.355%和3.575%,相比提高了1.7%和2.1%左右。
  更直接地说,如果市民打算存1万元到银行,那么半年期的利息差别为35.5元,而一年期的利息差别则为7.5元。
  而在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方面,椒江农村合作银行、台州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则显得更为大方。调整后的2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4.51%和5.65%,与其他一些商业银行相比,分别提高了10%和21%左右。
  银行的日子“难过”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呼声很高,但是存款利率上限从未放开过。
  而今,这一举措的出现,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意味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有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和行动。
  “对于小银行来说,由于资金规模的限制,本身的议价能力就不能和大银行相比,特别是对资金的吸引力,在以往利率管控的时期,根本无法和大行抗衡。”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某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而这次银行有了对存款利率最高上浮1.1倍的定价空间,小银行就可以通过比较诱人的价格来吸收存款。”
  也正是因为有了差异,竞争开始变得激烈,对于各家银行来说,到了日子“难过”的时候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存款利率的降幅要比贷款利率大,但因为有了1.1倍上浮的自主权,实际上会出现“明降暗升”现象。随着贷款利率下调和下浮,银行息差被显著压缩。
  存贷款基准利率同降,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推进了利率市场化,降低了贷款利率刺激了信贷需求。
  理财产品收益将下行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逐月小幅下行趋势,一季度人民币产品收益还维持在5%以上,但进入二季度,收益下行幅度加剧。
  截至6月7日,本月人民币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4.5624%,较1月份的5.2396%已下降0.6772个百分点,且近期市场上收益超过6%的产品难觅踪影,收益维持在5%以上的产品数量也大幅减少。
  业内人士预计,接下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的增长可以持续,收益率将会进一步下行,但较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会继续保持优势。
  台州商报
  降息了!时隔三年半,央行决定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降息了,意味着到银行存钱收益会减少,存钱还划算吗?
  其实,以定存为主要理财方式的市民没必要过分担心,央行本次在降息的同时,放宽了利率管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目前五大行已在各自官网上公布了最新存款利率表:1年期以下的定存利率与调整前没有变化,3年期、5年期略有下降。同时,理财专家表示,目前可供市民选择的储蓄方式日益丰富,巧选择,放大利息收益并不是难事。
  阶梯存储,大资金兼得流动和收益
  破财行为:大额现金一张单,提前支取只剩活期利率。
  守财方式:阶梯存钱,享受定存利率,用钱不犯难。
  如果突然得到一大笔钱,你会如何打理?对投资知之甚少的鲁先生坚定地给出答案:存钱!去年年末,鲁先生拿到了8万元年终奖,他拿着这笔钱到银行办理了一年期定存,“当时一年期定存的利率是3.5%,转年能得到2800元,虽然没多少,但至少不像投资到股市那样亏得一塌糊涂”。
  鲁先生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一次突发事件让他的定存计划泡了汤。“5月初,我弟弟开办的公司资金周转出了问题,急需5万元的材料预付款,如果违约,公司损失巨大。我把工资卡里的钱都取出来,还差2万元。不得已之下,把去年底存的那笔钱给取了出来,由于定存还未到期,只能按活期利率来计算,存了小半年一共才拿到了100多元的利息,太不划算了。”鲁先生说,自从2008年股市投资失败后,他有了较大金额的积蓄都会到银行去办理定存,但银行定存期限都较长,遇到急需钱的时候只能中断合同,所得收益只是活期利率,白白损失一大笔利息。“这次更是得不偿失,这不央行刚刚宣布降息,等到我弟弟把钱还给我后,还是要到银行去办理定存,里外里至少要损失2000元的利息收入。”鲁先生无奈的说。
  对此,建行理财师刘建表示,储蓄是市民理财的重要方式,既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又能保证手里现金的流动性是最佳选择。鲁先生在定存时没有考虑资金的流动性,一旦急需用钱,定存计划便会失败,在此建议他可以考虑适当拆分,设定多个到期日,即采取阶梯法存钱。拿鲁先生的例子来说,目前整存整取业务分为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这六个档次,他可以将8万元按照资金使用情况选取几个档次来定存,比如拿出2万元存一个6个月期的定存、2万元存1年期、2万元存2年期、2万元存3年期,这样他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一笔钱到期,可以满足应急资金需求,不必提前支取未到期存单,并且都能享受到3%以上的定存利率。
  约定转存,省心省力享受定存收益
  破财行为:每月的工资躺在账户睡大觉,活期利息过少。
  守财方式:办理约定转存业务,强制储蓄还有高收益。
  近期,股市忽冷忽热,练就了不少股民的眼光和心态。老陈就是个喜好择机下手的老股民。他坦言看不准的时候绝不敢擅自进场,即便是买股票的时候,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全部“扑”进去,而是有比例地投资。既然经常有闲钱“趴”在账上,如何巧妙储蓄这些闲散资金就成了老陈的重要课题。经过了一番思考,老陈发现了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约定转存法”。所谓约定转存,就是和银行事先约定好备用金额,超过部分就会自动转存为定期存款。以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约定转存为例,只要活期留存额2000元,超出的金额达到100元,银行将把超出的金额转入定期账户,转入的部分为100元的整数倍。存期分为3个月、6个月、1年期等,由存款人在办理该业务时确定。用好这个功能,可在不知不觉中为存款人带来可观的利息。
  这类投资方式除了适合股民外,也较适合工薪阶层,工资月月发,工资并不是月月都能花完,而让这些闲置下来的钱躺在账户上睡大觉,却只能享受0.4%的活期收益,每年的活期利息可谓微不足道。工薪族用好了约定转存,可以每月把握一次储蓄和投资的选择机会,对家庭资产进行微调。目前不少银行推出了此类业务,只是对于活期留存的金额和转存的金额,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规定,有的银行门槛较高,有的银行基本没有门槛,存款人可根据适合自己的数额选择相应的银行。
  除了约定转存业务外,市民在闲钱打理上还可以采用“连月存储法”。所谓连月存储法,就是每月存入一定的钱款,所有存单都是一年期,但到期日分别相差一个月,也称12张存单法。这类投资方式较适合工薪阶层,工资月月发,实行这种存储方法一年后,月月都有到期的存单,除了具备资金流动性外,还可以享受到一年期定存的利率。与约定转存业务相比,连月存储法的缺点是每月都需要自己去办理定存业务,相对来说较为繁琐。
  货币基金,可做一年期定存替代品
  破财行为:应急资金不打理,错失增加收益时机。
  守财方式:利息堪比一年期定存,流动性与活期储蓄媲美。
  随着理财市场的发展,现今可供市民选择的投资工具日益丰富。如果你具备一定的投资知识,打理闲钱的选择面就更为宽广了。孙女士在理财上奉行“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理念,除了银行定存外,基金投资也是她理财“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留足应急资金不可缺少,但放在银行账户所享受到的活期利率太有限,我的方法就是将家庭应急资金投入到货币基金去。货币基金具有很大的优势,本金安全,收益往往也能超过一年期定存利率,最为关键的是其流动性很好,一到两个工作日钱便能到账,我认为是打理家庭应急资金的不二选择。”
  正如孙女士所说,货币基金以安全性高、收益稳健、流动性好的优势,日益受到市民的青睐。工商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货币基金在国外又被称为“准储蓄”。一般来说有三大特点:一是风险低,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到期期限短,投资风险较小,适合对资金安全性较高的投资者。二是收益稳定,由于主要投资于定期协议存款、短期融资券、浮息债等短期货币市场工具,一般能够取得高于银行活期储蓄及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收益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5只货币市场型基金今年一季度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4.73%,大幅跑赢目前3.25%的一年期银行定存收益。三是流动性好。相比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等理财方式,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非常好,期限灵活自由,随时可以申购赎回,T+1日或T+2日即可到账。
  基金定投,强制储蓄不让小钱闲置
  破财行为:热衷网上购物,过度消费成“月光族”。
  守财方式:用好基金定投,强制储蓄收益不错。
  随着网购族的兴起,很多都市白领下班后不再去逛商场,而是随时随地上网购物。新型的消费习惯也让网购族们感叹,荷包再也守不住了!记者采访的潘小姐就是个拥有多年网购经历的资深买家,在她电脑的收藏夹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四五十个精品小店的IP地址,衣服、鞋子、饰品,她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买上一件,便宜的一两百元,贵的四五百元。不过,正因为网购的便捷,让潘小姐为自己的储蓄大伤脑筋,看着身边的朋友拿着高利息,钱越存越多,她也想有所转变。“我曾经尝试过强制储蓄,一发工资就把大部分钱存入定期账户,但耐不住购物的欲望,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账户里剩下的钱也就只能享受0.4%的活期利率。有没有合适的储蓄方式,既让我能有所积蓄,还不让我现今的消费习惯有过大的改变呢?”
  对此,理财专家分析后认为,潘小姐的消费特点在于每次用钱的具体金额、时间不能确定,而且既想让钱获取“高利”,又不能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导致每一次用钱之后,定存全部自动折为活存。显然,银行定存并不适合潘小姐,银行定存虽然具有零风险、收益稳定的特点,但其也存在着流动性差、收益固定、受制于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等影响。相对于定存而言,基金定投的风险相对较高,收益无保底,但是流动性也较强。长期来看,基金定投摊薄成本、分散风险和复利增值的优势能使投资者在时间的积淀中可能获得远高于银行定存的收益。“基金定投是没有大额启动资金并且避免过度消费的一种最好的投资方式。每月定期定额投资于基金,能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能帮助市民摆脱‘月光’的习惯,逐渐开始积累财富,使其财务情况更稳定。”
  今晚网-今晚经济周报
更多关于让存款收益最大化!理财师教你更牛存款法的资讯
google提供的广告
-----------------
-  [ 京公网安备08号 ]  [ ]  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中国养老金网-北京贝恩克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存款收益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