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餐厅养老保险有没有必要交真正在实施

居家养老缺设施更缺服务 老年餐厅社区人气最高
来源:北京晚报
<input type="hidden" id="artID" name="newsid" value="6418578" />关于印发昔阳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信息中心-50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城区社区管委会:
&&&&现将《昔阳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昔阳县人民政府&
&&&&&&&&&&&&&&&&&&&&&&&&&&&&&&&&&&日
昔阳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为扎实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推进全县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根据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中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发[2015]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13]35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晋政发[2014]16号)和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中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发[2015]8号)文件精神,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为目标,以大力发展机构养老、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为重点,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具有昔阳特色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为促进全县养老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二、基本原则
(一)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全面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13〕29号),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产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从保障供地、政策优惠等层面全力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力争建设1&2所示范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业方面的主力军作用,通过科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实现养老社会化,以满足各类老年群体社会养老多样化需求。
(二)政府托底,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作用和政府在养老服务业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重点保障&三无&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发挥好政府在基本养老服务方面的兜底作用。
(三)规划引领,突出重点。围绕市政府确定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八个方面的试点任务,要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将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立足本县实际,按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养老服务需求相匹配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养老服务业发展项目。要突出重点,体现自己的特色和成效,为试点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实践支撑和成果依据。
(四)整体推进,持续发展。要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部门协调力度,明确部门任务分工,统筹部门相关力量,强化部门履责意识。坚持试点工作统一部署,养老资金统筹使用,部门任务通盘落实,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合力,以确保全县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先行先试,注重实效。各乡镇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用足用活国家试点政策,在确保养老服务业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积极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县直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可持续、可复制的改革措施,总结体制机制创新成果,为全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三、目标任务
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大胆实践,通过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带动和促进全县到2020年初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具有地方特色的的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全县养老床位数每千名老人达到40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30%以上的城市社区和行政村;养老服务业政策创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业布局更趋合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支持、参与养老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得以进一步弘扬。
&&&&(一)加快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创新思路,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促进全县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养老服务水平整体提升。要坚定不移走市场化的路子,探索培育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主体的途径和办法。县里要扶持建设1所示范性民办养老机构。在发挥好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作用的同时,要建管并重,探索开展公建民营,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公办福利中心和敬老院开展公建民营试点,探索机构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经验。县级民政部门应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规划、筹备、建设、管理、运行等各个环节加强政策、业务指导,加强监管,统筹规划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各乡镇也要积极拓宽筹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服务机构。要善做善成,善始善终,确保筹备兴建一所,投入使用一所,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加大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要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建设县级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完成县级晋祥养老院第二期工程建设,把晋祥养老院真正建设成为集养老服务、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园区。
(三)加大养老服务政策创制落实力度。立足本地实际,探索研究公办养老机构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等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的具体政策规定和管理办法,确保政府保障民生的兜底保障功能落实到位。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13]29号)中所提出的用地保障、税收优惠、费用减免、资金补助、医保定点、培训用工、金融信贷七个方面的内容,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好部门承担的具体任务,围绕养老服务业发展内容,细化具体的扶持政策,制定出台针对性强、操作实用的办法和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养老服务。民政部门要重点通过试点,制定出台养老机构服务规范;公办养老机构入院评估标准及管理办法;养老护理员队伍的管理培训办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估办法;养老护理员队伍的管理培训办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估办法;参考工商登记改革&先照后证&,制定出台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注册登记办法;民办养老机构年度工作报告办法,信息公示办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
&&&&(四)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整合现有资源,实行分类指导,统筹合理规划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立足农村乡镇敬老院和卫生院,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把大力发展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行沾尚镇新口上村集体搭台、国家补助、老人互助的山区农村养老形式,使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走出一条村级主办、自主参与、方法多样、管理灵活的发展之路。
(五)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依托城区社区管委会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具体政策和办法,以多种方式和途径发挥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要求,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要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要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做到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未达标准的社区要分期分批按规定标准于2020年前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确保达到规定标准要求。
二是根据民政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要求,全面推进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其建设资金由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助。
三是积极探索建设全龄化社区,发展社区养老的新途径和新模式,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行业。加大扶持力度,探索&社区+物业+家庭&养老服务连锁化经营模式。组建昔阳县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并依托协会扶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开展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用老年人的服务项目,使城市居家老人能够依托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服务平台享受到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六)积极培育养老服务产业。依托各类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和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企业、机构,开展适应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扶持引导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延伸养老服务产业链条,根据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娱等实际需求,积极开办老年用品商店、餐厅、医疗门诊、浴室等多种老年人服务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定制服务。
(七)强化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坚持依法行政。民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健全养老服务的准入、退出、监管制度,指导养老机构完善管理规范、改善服务质量,及时查处侵害老年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违法行为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要求,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定价机制,依法确定适用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范围。统计部门要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业统计制度。其他各有关部门要依照职责分工对养老服务业实施监督管理。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逐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合作、监管科学、规范、实用的养老服务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八)加强养老服务业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现有养老服务队伍的自身建设,制定养老服务管理、服务人员系统业务培训计划,对所有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开展学习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综合素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支持县职业中学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专门人才,为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供后备力量。认真贯彻《养老服务机构基本规范》和各类服务标准,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改善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断提高养老管理服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积极落实《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将养老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纳入专业社会工作者技术职称评聘之中,实行资质认定、持证上岗,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资金支持。县级财政要建立符合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经费保障机制,统筹整合各种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试点工作任务的推进。根据综改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和所承担的试点工作任务,明确财政扶持的具体措施,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并足额予以保障,为综改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民间资本在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唱主角&提供政策支撑。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13〕29号),制定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确保用地保障、税收优惠、费用减免、资金补助、医保定点、培训用工、金融信贷等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建立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长效机制,使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能够&唱主角&,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构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基本框架。要从全县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坚持公办、民办一起上,全面提升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综合水平。2015年至2020年期间,县级要重点抓好晋祥养老院第二期工程建设,完成1所示范性民办养老机构建设任务,成立昔阳县居家养老服务协会,组建昔阳县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乡村两级要积极推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程项目建设,确保规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其他相关单位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在医养结合、餐饮、老年人用品商店开办等方面积极探索新路,着力构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基本框架。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县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组,具体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全县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由乡镇长担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组,负责本乡镇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组要加大对各项试点工作的具体落实和督促检查力度,将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二)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县直有关单位要根据所明确的部门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切实履行部门职责,抓好具体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分析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各项试点工作。
(三)严格考核奖惩,推动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圆满完成。&要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各项试点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部门职责,制定和完善具体的考核评比办法,推动各项试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中共昔阳县委、昔阳县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昔阳县委县政府信息化中心当前位置:&>&&>&&>&
关于进一步推进余杭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来源:区民政局&点击率:
各镇(街道)劳动保障和民政办(科):  为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积极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着力提升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为主线,以深入实施美丽幸福养老工程为载体,通过大力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文件依据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浙委办发〔2013〕11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号)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市委〔2010〕24号)  《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市委办〔2011〕15号)《中共余杭区委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余民〔号)  三、设施定位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项目,是指由镇街或村社为主投入,有一定建设基础,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辖区内空巢、独居、孤寡、困难、半失能(有一定自理能力)等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应、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的综合性服务场所,是区域性重点养老服务设施,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效应。  四、目标任务  截至2012年末,我区共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家。2013年,新建、改扩建至少15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力争到2015年,四分之一以上城乡社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各镇、街道应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确定建设布局和建设水平,确保按时或超前完成目标任务。  五、建设标准  (一)建筑选址。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的选址要符合养老服务设施布点规划要求,合法合理用地,并尽可能设置在老年人居住相对集中的场所,服务范围辐射尽可能多的老年人;应符合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等有关国家规定,远离高噪声、污染源;应尽量选择在建筑物的低层部分设置,有独立的出入口。  (二)建设设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设备应包括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通信、消防等设备,可根据网络服务和信息化管理需要,敷设线路,预留接口;场地应包括道路、停车、绿化和室外活动等。  (三)功能设置。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使用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设有3张以上托老床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保健康复、休闲娱乐及辅助用房。其中:老年人生活服务用房可包括休息室、沐浴室、理发室和餐厅(含配餐间);老年人保健康复用房可包括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和心理疏导室;老年人休闲娱乐用房可包括阅览室、活动室等;辅助用房可包括办公室、厨房、洗衣房、公共卫生间和库房。  (四)设备配置。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应根据服务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设施设备,满足老年人实际服务需求。  建设项目具体功能设备配置详见附件1、2、3。  六、服务功能及服务要求  (一)服务功能  1、生活照料。对家里无人照料的空巢、独居、孤寡、困难、半失能(有一定自理能力)等老人,提供托老照顾、休息服务。  2、膳食供应。为老年人提供优惠、低偿的就餐、配送餐服务。  3、保健康复。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护理、协助进行康复运动。有1-2名专业医生每周定期为服务对象提供康复保健、健康咨询、专业指导等服务。  4、文化娱乐。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组织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文体教育等活动。  5、其他服务。法律维权、心理慰藉、社会工作等其他符合辖区老年人需求的服务。  (二)服务要求  1、机构人员: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必须有1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2名以上兼职工作人员,志愿者服务人员不少于8名。  2、制度建设:建有本辖区老年人花名册和基本情况数据库;有工作人员花名册、协议书;有被服务老年人档案、服务协议书;有相关工作台帐,并自觉接受民政、卫生等部门的业务检查和指导。  3、日常管理:建立规范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服务对象、服务标准、服务守则和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安全责任制和意外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做到财务公开、收费价格公开、服务对象公开的“三公开”,以及管理制度、收费标准、每周菜食谱等内容“上墙”。  4、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00天,被服务老人或亲属满意率在80%以上。  (三)服务标识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主体建筑显著位置应按杭民发〔号文件规定,设立统一图案、规格、材质、工艺等的居家养老服务标识(门楣标识或墙体标识),设计相对统一的装修风格和外立面颜色,使用统一的标牌,形成居家养老服务品牌效应。  七、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合力推进。各镇街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主体,要统筹安排年度建设项目,周密部署,因地制宜,精心落实。区民政局负责建设项目的业务指导,同时会同区财政局对示范型、标准型、普通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做好补助资金下拨等工作。  (二)加强监管,确保质量。要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作为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的重点工作,按照初期有计划、中期有监管、终期有检查的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及时上报工作进度,按照项目管理方法,进行阶段化管理、量化管理、优化管理,按时高效加以推进。要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和资金监管,建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计、监察人员、老年人代表等组成的项目监督组,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工程质量和运行水平,打造阳光廉洁工程。  (三)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要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与社区公共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康复站、避灾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结合,积极合理利用现有“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及闲置的会堂、祠堂、学校等进行功能提升改造,整合各类资源,盘活相关资金,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可结合实际,依托卫生服务站、文化站、法律援助站、社会化运营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和志愿者服务等定期为老年人开展服务,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的互相补充和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附件:1、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功能设备配置表;  &&&&& 2、标准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功能设备配置表;  &&&&& 3、普通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功能设备配置表&&&  杭州市余杭区民政局  日  附件1  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功能设备配置表
老年人用房
生活服务用房
休息室(原则上每2人一间)
护理床(休息床)6张以上、电视机、电扇、电灯、
★电话机、窗帘
★热水器、浴霸
餐厅(含配餐间)
餐桌、餐椅
座椅、工作台、★水池、紫外线消毒柜、热水器、
保健康复用房(可与卫生室共用)
医疗保健室
血压计、★氧气瓶、
★吸痰机、常用药箱
康复训练室
(健身室)
心理疏导室
休闲娱乐用房
图书架、桌子、椅子
★电子阅览室
活动室(棋牌室)
活动设施、设备
工作人员办公室、休息室
电脑、桌子、椅子
★电冰箱、消毒柜、厨具
  注:1、表中所列各项功能用房使用面积为参考值,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总面积范围内适当调整。  &&&&2、"★"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其余为必备场所或必备设施设备。  &&& 3、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须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设备。  &&& 4、室外活动场所等因地制宜安排。  &&& 5、各类功能设备配置应充分考虑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整体使用绩效。  附件2  标准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功能设备配置表
老年人用房
生活服务用房
休息室(原则上每2人一间)
护理床(休息床)4张以上、电视机、电扇、电灯、
★电话机、窗帘
★热水器、浴霸
餐厅(含配餐间)
餐桌、餐椅
★水池、紫外线消毒柜、热水器、座椅、工作台
保健康复用房(可与卫生室共用)
医疗保健室
血压计、★氧气瓶、
★吸痰机、常用药箱
康复训练室
(健身室)
★心理疏导室
休闲娱乐用房
图书架、桌子、椅子
★电子阅览室
活动室(棋牌室)
活动设施、设备
工作人员办公室、★休息室
电脑、桌子、椅子
★电冰箱、消毒柜、厨具
  注:1、表中所列各项功能用房使用面积为参考值,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总面积范围内适当调整。  &&& 2、"★"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其余为必备场所或必备设施设备。  &&& 3、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须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设备。  &&& 4、室外活动场所等因地制宜安排。  &&& 5、各类功能设备配置应充分考虑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整体使用绩效。  附件3  普通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功能设备配置表
老年人用房
生活服务用房
护理床(休息床)3张以上、★电视机、电扇、电灯、★电话机、窗帘
★热水器、浴霸
餐厅(含配餐间)
餐桌、餐椅
★水池、紫外线消毒柜、热水器、座椅、工作台
保健康复用房(可与卫生室共用)
医疗保健室
血压计、★氧气瓶、
★吸痰机、常用药箱
康复训练室
(健身室)
★心理疏导室
休闲娱乐用房
图书架、桌子、椅子
★电子阅览室
活动室(棋牌室)
活动设施、设备
工作人员办公室、★休息室
电脑、桌子、椅子
★电冰箱、消毒柜、厨具
  注:1、表中所列各项功能用房使用面积为参考值,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总面积范围内适当调整。  &&& 2、"★"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其余为必备场所或必备设施设备。  &&& 3、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须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设备。  &&& 4、室外活动场所等因地制宜安排。 &&&  5、各类功能设备配置应充分考虑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整体使用绩效。
相关新闻:
杭州市余杭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主办 杭州市余杭区信息化管理中心 承办 备案编号:浙ICP备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以上分辨率浏览居家养老缺设施更缺服务&老年餐厅社区人气最高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居家养老缺设施更缺服务 老年餐厅社区人气最高  养老建设经费纳入政府预算、擅自变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最高罚款100万元、老人可就近在企事业单位就餐……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经过一周的征求意见后,该草案将于近期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进行审议。作为全国首个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其指导意义不言而喻。京城养老设施还有哪些不足?除了盖房,老人们还需要哪些服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寻访京城老人,调查京城居家养老设施服务现状。   老年餐厅 社区人气最高   古朴的拱门后,整齐划一的白色平房次第排开。“迷你”长廊四周,蜿蜒的藤蔓爬出一片葱郁的绿荫,小小的院落,正享受着静谧安详的午后时光。这里,是朝阳区麦子店街道的养老中心。   别看院子小,得来却颇为不易。2011年之前,这里还是麦子店街道五个辖区之一――霞光里社区的居委会及警民站所在地。为了给老人们提供更好的照顾,街道与泰宇龙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霞光里30号楼开办老年餐厅。居委会搬到了餐厅2层,警民站也挪到霞光里8号楼后的一间小屋。空出来的平房重新装修,免费提供给泰宇龙华公司使用,建立起一个老年活动室,以及由九个双人间组成的老年日托所。从寸土寸金的东北三环,硬是“抠”出个养老中心来。   日托所所长李艳英扳着手指介绍,目前9间房住了18位麦子店街道下辖社区的老人,年纪在70岁至90岁之间,基本都能自理。院子里停着一辆白色汇众面包车,那是每天早晚接送老人的“专车”。早上7时许,车子会到各个社区接上日托老人到老年餐厅吃早饭。待上一天,用过午餐和晚餐后,下午5时许,车子再依次将老人们送回家中。除了一日三餐,日托所还为老人提供上午一袋牛奶,下午一份果盘,如此待遇,每月仅需1400元。   “一个是街道支持,没有房租。再一个是政府补贴,一张床位每月补贴300元左右。”李艳英表示,既然服务于老年人,赚钱就不要过多考虑了,各方面都投入一些,才能把事情做起来。   而社区里“人气”最高的,要数老年餐厅。窗明几净的大厅,能同时容纳上百人就餐。价目表上十几种主食依次列出,花卷0.5元、粥1元、油饼1元、豆腐脑2元……可谓物美价廉。每餐提供约10种菜肴,宫保鸡丁、烧茄子、粉丝白菜、豆豉鱼头等应有尽有。一荤两素的老年套餐售价8元,可用养老券支付。   李艳英介绍,这里不仅成了老年人的“厨房”,更受远近居民和周围上班族的青睐,非老年人就餐人群大约占到40%:“当然我们也欢迎大家来吃,只是6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享受8元餐,普通人群套餐是12元、14元、16元三种价位,小炒在三四十元左右。只做老人餐是赔钱的,要靠社区和周边居民的利润来维持。”   “小区建成5年了,配套的老年活动站还没信儿呢”   “来这儿住的基本都是老伴不在了,一个人最愁的就是做饭。到这儿来,吃饭问题解决了,有人聊天,也不孤单了。”自从入住日托所,董女士的生活可谓悠闲自在,每个周末,她的三个孩子都会轮流来看望她,带母亲出去吃顿饭、逛一逛,双方都觉得轻松而充实。   “其实我们普通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吃饭的地方,社区食堂,应该多多办。”日托所住户李女士担任着枣营南里的居民常务代表,她与其他居民代表希望在自己的社区也办个“小饭桌”,却苦于找不到场地:“只有一个两层小楼,带个院儿,我们都看中了。但那个房子产权属于旅游局,一直闲置着。对方说这个地方用来给老干部组织学习,其实利用率特别低。街道主任也没办法,产权不是我们的,不好弄啊。类似这种闲置机构,是不是应该想办法把它给整合利用起来?”   事实上,京城各个社区都有“潜力”可挖,例如街道、居委会均会配套设立“活动中心”,由开发商建设的商品房小区,也有不少规划了老年活动站,只不过在现实中,这些“潜力”或被闲置,或被挪作他用。   “我们小区建成5年了,老年活动站还没信儿呢,估计是黄了……”位于北五环外的溪城家园社区一角,坐落着一栋三层小楼,至今仍在内部装修。有居民表示,这里曾被规划为社区的养老设施,只不过社区建成后,该小楼不是被当作工人的宿舍,就是开发商的办公场所,据工作人员透露,在最新的规划中,一楼将装修成超市,二、三层则改成办公室,供出租和开发商办公使用:“总之不是老年活动中心,但我们买房时的合同中,是写明有老年活动设施的。”   “指望老人都去社区的活动中心不现实,我这腿脚不好了,远点的地方我都去不了。我们小区的老人,一般就在楼下聊聊天,晒晒太阳。可现在夏天热了,待久了怕中暑,所以只能早点出门,或者就在楼门口、楼道里待着。”居民张女士表示,老人希望能在社区内设置一间活动室,“能遮风挡雨就行,给我们一个聊天的地方。不需要有多少设施,椅子我们都能自己带。我觉得这种小点儿的,比大的中心更有用,最好每个社区都有一个。”   距离溪城家园不远的瑞旗家园,同样面临原定养老设施被占用的情况,只不过这里是被挪作商用楼,而社区原规划的文体用地,也被建设成酒店。附近居民介绍,在社区业主大力争取之下,酒店才同意提供内部娱乐设施供居民使用:“政府的养老设施被挪用能罚款,那小区的设施被挪用,是不是也应该罚?”   “活动室是有了,可没有资金和专业人士能帮我们”   德胜门向南,什刹海社区服务中心隐藏在刘海胡同一处古色古香的院落内。服务中心的地下一层,上百平方米的活动室在炎炎夏日的对比下显得异常凉爽,上午10点,社区腰鼓队的队员们正在这里排练。   腰鼓队隶属于什刹海威风锣鼓艺术团,是街道中老年人自发组成的文艺团体。发展多年,如今也有了一百多人的规模,下设锣鼓队、鼓乐队、舞蹈队等多个团队。由于参加活动出了名,威风锣鼓艺术团甚至吸引了远在五环外居住的中老年人加入。   “服务中心的场地不是专门针对老人,但主要来活动的都是中老年人,场地利用率很高,几乎每天都有活动。”威风锣鼓艺术团团长陈琨介绍,锣鼓队由社区中老年人自发组建,由于要敲锣打鼓,无法在小区里练习,位于地下室的活动场地,正好符合锣鼓队的需求,何况除了活动室,服务中心中还有图书馆、舞蹈室,能满足许多中老年人的活动需求。   然而硬件齐备,老人们仍有苦衷,陈琨坦言,没有专业人士扶助,是艺术团发展中的最大困难。   “我们这些民间的组织一没有资金,二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帮助我们。”陈琨介绍,参与活动的老人们都很感谢社区提供场地,但在发展过程中,艺术团还是面临许多坎坷:“比如我们希望统一出去玩,但毕竟队员们都是自发的,经费就是问题,有些人家中比较困难,就无法跟上大家。另外老人们希望多有一些表演的机会,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但是没有专门的人协助我们。所以这方面,还希望能够社区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帮忙。”   “光有设施还不够,   希望能够走到家里来”   孙山(62岁,退休职工):现在社区有不少针对老年人的设施,不光是老年活动中心,周边的运动器材也都是老年人在用。要说设施还是挺多的,但不是所有老人都乐意去,你看活动中心基本都是唱歌、跳舞,有些老人比较内向,不敢或者不愿意去跳。有的七八十岁了,确实跳不动了,那活动中心建得多好,对他们也没什么用。   现在老人主要的需求还是两点,一个是物质上的,比较急切的,比如吃饭怎么解决,家里有个东西坏了,儿女一时半会儿还来不了,怎么办?很多老人就是瞎凑合。这种需求,应该谁来帮着解决一下?希望能在居家养老的规章中给个说法。   另外一个就是精神上的,现在儿女都不在身边,很多老人在家都没事干,天天都是大眼瞪小眼,要是其中一方走了,就更苦了。但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去交际,去活动中心聊。现在好多老人就去棋牌室,乌烟瘴气的,对身体也不好。能不能有人来跟老人聊聊天,或者帮老人找一些爱好,介绍一些新鲜事物,都行。   “设条救急热线,   上门帮老人解决难题”   朱骥尘(35岁,企业员工):作为孩子,我最担心的还不是养老设施的问题,而是老人在家的各种困难。我们做子女的,很多时候是鞭长莫及。比如爸妈家里灯泡坏了,我没法立即就赶过去。要是水管子漏了,更麻烦。这时候应该怎么办?靠物业?好多物业都不管用,就知道收钱。   现在不怕老人有病,因为医疗挺完备的,说难听点,真出事都会打120。但是水管坏了,电器坏了,打什么电话?就没有。所以这个是我最担心的,希望政府能出面搞一套协调机制,保证老人居家的生活便利。比如居委会或者街道能有条热线,给协调一下这些事情。有专门一个机构,监督物业到底有没有及时解决老人的问题,可能比设施还受欢迎。主笔 吴楠 魏婧 插图 宋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院餐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