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人口老龄化 英文对酒店产业的威胁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上传于||文档简介
&&人​工​老​龄​化​ ​影​响​ ​中​国​社​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吉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于1999年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不仅如此,中国在“婴儿潮”时代(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口将在2025年左右进入老龄阶段,届时将出现我国第一个重度老龄化的高潮。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对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影响最为深刻,意味着我国将无法继续利用充足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从就业结构、分配领域和消费结构等方面冲击着我国的产业结构。因此我国的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不仅要在三次产业间实现升级,还要通过技术研究、人力资本积累等方式实现各产业内部的优化。
本文采用文献索引、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分析,总结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章主要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背景。
首先介绍了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我国产业结构现状,进一步地对老龄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括。其次对老龄化相关的概念和常用指标进行了界定,同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介绍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本部分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了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和现状,其次重点介绍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呈现的新特征。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两个角度比较与发达国家的不同之处。此外,文中进一步地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在目前的研究中,有文献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年龄结构对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通常会引起储蓄率、消费结构、劳动力供给和抚养系数的变动,相应地将影响投资市场、产业结构、劳动力的供给能力和社会的生产效率。
文中进一步对经典理论中涉及到人口与产业结构的重要理论进行了总结。“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早期揭示产业结构与人口之间关系的经济理论之一。从配第—克拉克理论中,可以得出结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过程受到各产业人均收入的影响。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刘易斯认为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当经济从二元走向一体化的一元时,劳动力供给也将进入一体化的时代,此时就出现了“刘易斯拐点”。人口老龄化时代,劳动力的供给就出现了不足的情形,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银发人口”加快了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此外,其他关于人口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经济理论文中也做了简要梳理。
第四部分是具体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生育率明显下降,因而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前到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冲击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各个领域。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对就业结构造成影响。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由老龄化所引起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曾向发展中的中国提供了两个方面的福利,一是在此期间人口抚养比呈现下降的趋势。二是充足的、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为长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持久的“人口红利”。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除了在上述的社会抚养比和人口红利两个方面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的城乡就业结构。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分配领域产生影响。通过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形与发达国家相比,得出我国“未富先老”的结论。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着社会总储蓄率和人口总负担系数等指标。在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社会财富必定要通过加重税收、增加公共福利支出的方式,将资源配置向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等领域倾斜。
此外,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人口结构的转变通过“储蓄率”这一中间变量对消费产生影响,二是老龄人口将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进而引导相关产业的出现。
第五部分提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我国产业升级的节奏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显得过于缓慢。人口老龄化对于产业结构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三次产业的升级而且体现在各产业内部的优化,即完成由“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向“高产出、高效率、低消耗”的转变。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推动“银发产业”的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重视人力资本。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F121.3;D669.6【目录】:
中文摘要4-7
Abstract7-11
第1章 绪论11-15
1.1 选题背景11-12
1.2 人口老龄化相关概念的界定12-13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3-15
第2章 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5-26
2.1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15-19
2.2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9-26
第3章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26-33
3.1 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综述26-27
3.2 结构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27-33
第4章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冲击33-40
4.1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33-36
4.2 人口年龄结构对分配领域的影响36-37
4.3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冲击37-40
第5章 人口老龄化条件下我国产业选择的建议40-42
5.1 发展老龄产业40-41
5.2 加速第三产业的转型41
5.3 重视人力资本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41-42
第6章 结论42-43
参考文献43-46
作者简介46-4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志刚,宋铮;[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王立勋;;[J];人口与经济;2010年S1期
穆光宗;[J];人口研究;2002年01期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
郭志刚;[J];人口研究;2004年02期
王德文,蔡昉,张学辉;[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姚从容;李建民;;[J];人口与发展;2008年02期
贺菊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林擎国,王伟;[J];学术研究;2001年02期
乜堪雄;何小洲;;[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顾华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付飞;李异;张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张洪波;徐苏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张杨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崔木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汪少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黄晓霓;;[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王守敬;;[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孟祥健;;[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廉同辉;;[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建一;;[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常慧娟;;[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祝慧;;[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李毅;;[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王娜;邱琦;;[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刘熙宝;张玲玲;;[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黄璜;;[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熙茹;[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祁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胡雪梅;[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赵玉娟;[D];苏州大学;2010年
包玉香;[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汪慧玲;[D];兰州大学;2010年
陈春常;[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董国强;[D];西北大学;2010年
李玉凤;[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刘林;[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晓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闫恒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曙;[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王旭;[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刘鹏;[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席亚军;[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张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谭啸;[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宋学印;[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史玉岩;[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丁·费尔德斯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02期
汪小勤;汪红梅;;[J];经济学家;2007年01期
袁志刚,宋铮;[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张新泽,王毅;[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宋文兵;[J];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蔡昉;王美艳;;[J];开放导报;2006年01期
沈君丽;[J];南方人口;2005年01期
文娟;;[J];瞭望;2008年09期
曹新;[J];攀登;2004年02期
邬沧萍,姚远;[J];求是;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华荣;[J];统计与决策;1991年04期
夏江海;;[J];经济纵横;1991年02期
辛均林;;[J];宏观经济研究;1991年01期
李命志;;[J];经济体制改革;1991年03期
李京文;方汉中;;[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01期
李洪辉;;[J];财政研究;1991年04期
王学勇;;[J];财经论丛;1992年03期
刘洪;杨伟民;;[J];宏观经济研究;1992年04期
马建堂;[J];生产力研究;1993年01期
刘群;[J];经贸世界;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志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孙兴志;;[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王毅;李焰;王山虎;丁丰华;霍勤;;[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王晓光;;[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陈方正;周勤;;[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李青;;[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刘锐;;[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师学瑾;崔宇强;王书宽;;[A];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06年
朱玉林;何冰妮;李佳;;[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郑鸿钧;;[A];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畜牧业持续发展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欧阳昌佩;[N];中国旅游报;2005年
黄立锋;[N];中国证券报;2005年
王晓阳;[N];中国化工报;2006年
记者  易家凡 通讯员  彭青 范曲 秋英;[N];海南农垦报;2006年
曲冬;[N];解放日报;2007年
王玲;[N];经济日报;2007年
晓利;[N];证券时报;2006年
李清香;[N];证券时报;2007年
马春红?通讯员
胡玉娟;[N];威海日报;2008年
张黎;[N];中国环境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祁杭峰;[D];复旦大学;2010年
康彦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罗琼;[D];南开大学;2012年
徐铁骏;[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张庆昌;[D];南开大学;2012年
罗仁会;[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于宝东;[D];武汉大学;2005年
顾为东;[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陈永奇;[D];山西大学;2006年
吴志勇;[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桂菊;[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张修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程秀花;[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杨守鸿;[D];重庆大学;2005年
戴霞;[D];武汉大学;2005年
王璐;[D];西北大学;2008年
万福军;[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徐怀礼;[D];吉林大学;2004年
李杭;[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李海林;[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产业的需求,分析了面向老龄人群的医疗服务行业现状。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试析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产业的影响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产业的需求,分析了面向老龄人群的医疗服务行业现状。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产业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量增大;用作老龄人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压力;人口老龄化使得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发生变化。因此,政府应提供与老年人口医疗服务相关的政策,从而保障多个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论文网 /1/view-7100429.htm  【关键词】 老龄化;医疗服务;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对医疗服务产业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765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88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7%。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并且,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超过一个亿,独生子女父母将有很高的空巢比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空巢老人的数目也会进一步增多,所以那些需要照料、需要被服务的老人的数目将会非常庞大。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   但是,我国还依旧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整个即将老龄化的社会必须要面对社会整体医疗资源不足的现实。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各种医疗服务产业将在市场强劲的需求下蓬勃生长。 在急速的发展过程中,会暴露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更稳妥地解决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是医疗服务行业从业者需要积极思考的。   二、老龄人群面对的医疗服务产业及现状   1、老年医疗保险业   我国有着非常优秀的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但它的覆盖和保障能力有限,随着整个社会老龄化的增加,面向老年人的商业保险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老年人或者其所在的雇佣企业可以参加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来补充其对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需求。例如有预防老年人常见意外情况的保险――意外伤害住院(老年人防摔)险,意外骨折险等。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晚年生活幸福,特别是在自己年老体弱,经济收入减少时,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各式各类面向各种特定老年群体的险种的良性发展,将对整个社会都颇有益处。   2、社区养老服务业   以社区为中心的养老医疗服务业是建设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老年人和子女的同居率也急剧下降。单纯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社区-家庭为主要场所的社区医疗服务覆盖面广、方便快捷,更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医疗需求。老年人往往能到社区诊所等社区医疗设施处得到诊疗、康复、预防和保健等服务。但这之中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老年社区医疗服务的资源不足。除缺乏政府部门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支持之外,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也缺乏市场化的融资渠道,机构往往存在资金短缺,随之而来又会出现人力资源匮乏和人才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都会制约社区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缺乏专业的老年社区医疗团队。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护理的服务需求是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并没有针对这些特点展开服务。例如,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疾病和卧床的老年人希望得到的是居家养老服务。他们需要社区医疗人员前往老年人家中,进行周期性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3、养老机构和养老产品制造业   养老服务机构通过资金来源可分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两种。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是以民政部门旗下的养老院为主。而民办养老机构主要是有偿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或者老年公寓。目前,我国在机构中养老的老年人仅占老年群体的百分之一左右,大部分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的模式。很多有需求的老人因为条件所限不能入住床位有限的公立机构,而民办养老院高昂的费用又让老人承受不起。这是因为我国的养老机构服务功能结构单一,老年人的复合需求(休养、护理、医疗、交流)得不到满足;也因为养老机构自身盈利困难,难以筹措足够的资金和人员进行更多的服务和管理。   养老产品制造业有着广泛商机。大多数老年人因为身体原因,对老年生活辅助用品具有强烈的需求。在老花镜、助听器、拐杖等常见辅具之外,基于医用功能的养老辅具也越来越多。此外,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文化用品也层出不穷,例如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手机,有按键少、菜单结构明晰,增加实体按键等优点,方便了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养老产品制造业中占据最大份额的是保健品制造。各大保健品通常利用各地生态食品等资源,进行合理提取和精深加工,向老年人提供适销对路、有利健康、安全无害的可食用产品。但是不少产品夸大了使用疗效并使用不法手段售卖,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三、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产业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量增大   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患病几率要远远高于中青年人,而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也会提高。这就导致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2、用作老龄人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龄人口不断增多,由于老年人患病几率较高,导致医疗保障资金迅速增加。社会各界用于老年人医疗服务的费用也在大幅度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支出也是十分可观的。中国目前离退休老年人医疗费用主要是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的,致使国家和社会的承受力已经受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产生的压力将会更为严重,从而,将社会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人口老龄化使得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的医疗服务行业是以治疗或预防传染性疾病和多发病为主,其保障对象主要是婴幼儿和劳动力成年人口。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传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和意外事故的存活率都有了明显提高,人类平均生存的寿命大大提高了,一般人都可以顺利存活到老年阶段。根据一般规律,老年人口的发病率要高于其它年龄组人口,并且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向高龄化的发展,决定了社会医疗服务行业的重心必然向老年人群体方面转移。近年来,慢性病取代了急性病和传染病成为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威胁,老龄人口对长期保健服务和预防医疗的需求增加,必将促使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向这方面转变。   四、结语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人们对生活和健康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老年人口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大,所面临的医疗服务设施资源不足、医护人员供应紧张等问题逐渐显现。诸如医疗保险业、社区养老医疗服务业、养老产品制造业等与老年人口相关的医疗服务产业均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政府也应推进关注老年人口医疗服务的相关政策,从而保障多个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 []. http:///test//content_2118413.html.   【作者简介】   颜惠宜(1992-)女,四川宜宾人,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生,口腔专业.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 内容浅析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品牌网 & 对项目感兴趣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创业加盟项目大全》,id号:xiangmu114 对营销感兴趣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营销圈》,id号:marketingcn&&&&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已达13.7亿,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在发展中国家范围内,我国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必将影响我国。因此,本文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发展的影响就更具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总量已达13.7亿,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1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有着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快的特点。200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43亿,占比达11%,而人均收入小于1000美元,相较于国际社会而言,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据统计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口从5%增加到7%,经过了80年的时间,经过了50年时间,经过了40年时间,而我国仅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特点。  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老年人的消费心理较为特别,偏爱老品牌,对自己熟悉并认可的商品和服务情有独钟,喜爱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的商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给新产业、新服务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对老年、老年和保健用品等均有较大需求。这些老龄产业将在“需求拉动”的作用下迅速发展,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这既能满足老年人口的消费需要,又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  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人口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带来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劳动力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劳动人口的高龄化,相较于年轻劳动人口,高年龄段的劳动人口思想保守,进取精神不足,从而导致社会的主导精神趋向保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化社会中变得落后。  (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素质的影响  高年龄劳动力相较于年轻劳动力,生理和心理机能都有所下降,思维开始固化,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导致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减弱,不利于劳动生产。  在条件下,新兴的产业和行业不断产生发展,落后的传统产业和行业逐渐衰退消失,老化的劳动者面对职业变换日益频繁、不断调整的现状,其适应能力较差。  三、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  制定实施科学的人口政策,使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研究全局性、前瞻性的人口发展战略,对中国人口状况进行分析,包括人口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进行系统全面地地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也于日开始实施,这些政策已经为贯通和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打下了基础。积极发展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应共同努力,实现多层次养老保障。  3.鼓励发展老龄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老年人消费需求范围的扩大和消费需求层次的提高,老年饮食、老年衣着和养生保健用品等产品需求巨大,老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会不断上升。老龄产业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由此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把控相结合,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这将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结语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公认的21世纪三大世界性社会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加强关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积极采取合理的人口政策,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加快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1]谢静.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8.  [2]王雪晶.我国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8.  [3]莫广礼.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求和经济影响的分析[D].:中山大学,2009.  [4]程超.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5]帖蕙.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D].:西北大学,2010.  [6]刘金玲.省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劳动力供给及储蓄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  [7]张艳.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经济效应分析[D].:兰州大学,2009.  [8]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13.查看
所有文章相关文章·&·&·&·&·&·&·&·&·&·&·&·&
本站微信号:创业加盟项目大全
关注创业,关注项目,每日精选各领域有趣文章。(微信扫描如上二维码,或者直接添加微信号:xiangmu114)
加入全球品牌网项目库
&|&&|&&|&&|&&|&&|&&|&&|&&|&&|&&|&&|&&|&&|&&|&&|&&|&&|&&|&&|&&|&&|&&|&&|&&|&&|&&|&&|&&|&&|&
&|&&|&&|&&|&&|&&|&&|&&|&&|&&|&&|&&|&&|&&|&&|&&|&&|&&|&&|&&|&&|&&|&&|&&|&&|&&|&&|&&|&&|&&|&&|&&|&&|&&|&
&|&&|&&|&&|&&|&&|&&|&
&|&&|&&|&&|&&|&&|&&|&&|&&|&&|&&|&&|&&|&&|&&|&&|&&|&&|&&|&&|&&|&&|&&|&&|&&|&&|&&|&&|&&|&&|&&|&&|&&|&
&|&&|&&|&&|&&|&&|&&|&&|&&|&&|&&|&
&|&&|&&|&&|&&|&&|&&|&&|&&|&&|&&|&&|&&|&&|&
&|&&|&&|&&|&&|&&|&&|&&|&&|&&|&&|&
&|&&|&&|&&|&&|&&|&&|&
&|&&|&&|&&|&
&|&&|&&|&&|&&|&&|&
&|&&|&&|&&|&&|&&|&&|&&|&&|&&|&&|&&|&&|&&|&&|&&|&&|&&|&&|&
&|&&|&&|&&|&&|&&|&&|&&|&&|&&|&&|&&|&&|&&|&&|&&|&&|&&|&&|&&|&&|&&|&&|&&|&&|&&|&&|&&|&&|&&|&&|&
微信扫描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xiangmu1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老龄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