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季北方人可做啥有什么生意可做?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与那个地域的人做生意最开心
与北方人做生意,你收敛下你的性格,不跟他们争抢风头,听他们吹大爷,接单相对容易,催款要紧盯。与南方人做生意,他们更看重的是你价值和能力。南方生意人:内敛,低调,朴实,不会无缘无故花冤枉钱,这些人不见利益不下单,如果的确效果不错,下单打账速度超乎你想象。做营销没真才实学
别混华南。
北京互联网公司多,烧的是投资人的钱,你做营销做点坑蒙拐骗的弊,人也是默许的,理科生最爱的是数据,他们在乎数据考核不在乎业绩考核。你做营销水点,无所谓,能够抹平即可。深广是私人企业多,私营老板是花自己的钱做推广,他们每一笔钱都会算的,你想用北方注水猪肉混华南,还是早点回家吧,这人精。
华南人才没时间听你吹效果,听你说水分,他们只信他们自己见到的,不信听到的。如果没效果,他们懒得理你。跟他们做生意,是你天天去催他们,别指望他们找你。南方服务业发达程度甩北方一条街,你想想多少人跟你抢。想从华南老板那里赚钱,比看苍井空脱衣服都难。人都是卖衣服的,人才不会在乎你脱衣服。
华东客户与华南客户差别很大,华东客户热衷做品牌,你看看你穿的衣服鞋子,有多少不是从华东出的,特别是温州,上海,他们对品牌的提炼深入骨髓,他们骨子里想做的不是华南加工厂,想做的是自己的品牌。华南是服装珠宝基地,代工多,自己做品牌舍不得出钱。华东客户讲究的是精致,华南客户讲究的是实在。
江浙人活得是满精致的,他们是热衷活给别人看的,面子工程从里到外,做活动就知道他们是多么热爱精致,冷静,优雅,格调的生活。广深人活得就是舒服,他们没那么多精致时间,他们更热衷低调赚钱,然后吃吃喝喝,活得比较随意。一个走国际大都市,一个走低调繁荣路线,自然不一样的。
跟上海人做生意,一定要忍受他们鸡毛蒜皮的算小账,头头是道的给你拟定法律文本,一板一眼的给你制定规则,你会觉得他们很烦。你跟北京人做生意就简单,哥几个喝起来,资源整合,互惠互利,说不定生意就来了。但是?上海人虽然热衷小账,诚信是很够的。北京哥姐你做完事得盯钱,不然就找不到人。
北京是资源为王,所以人人都热衷聚会,热衷混圈子,偷偷告诉你,出去忽悠混圈子的都需要去拉单的,你名片接受太多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上海是各种装,做事是很严谨务实的,虚名他们是需要,但务实落不到地,你很难存活下去。在那做生意,都是低调务实,自我修炼很重要。指望谁都没用,任何事要落地执行。
跟华南人做生意,都是人精跟人精pk,在人精人地盘,你用北京的吹吹去忽悠这些精明,基本被整死。跟聪明人过招,你不需要表现你更聪明多懂行。你只需要看准他们真实需求,从需求上去找合作的空间和源头,不用告诉他们你有多牛,做过什么,他们才不信。他们只信给你钱,你可以给我带来什么?为何把钱给你?
华南这边的生意人都是看香港片出身的,幽默搞笑各位弯弯绕绕随处可见,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需要自己去辨别,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不用不当真,不用太当真,关键你的找他最终目的,中心思想,主要需求,至于其他你可以忽略不计了。既然是生意人,自然是利益为王。哪个生意人不会算,别把客户当傻瓜。
跟四川人做生意,好比打了一场麻将,各种绕绕弯弯磕磕碰碰,大钱别指望,小钱能够捞点。想从四川人口袋里赚钱,比李伯清的:“假打”还难。四川的生意人,看着大方好爽,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还是主动掉拉链,不是他们不注重形象,而是他们生性喜欢绕,肠子是直的,合同是弯的,就热衷给你打麻将。我都不热衷跟我家乡人做生意,这些家伙太精,我都不会打麻将,他们又那么喜欢玩冷幽默,喜欢弯弯拐拐。四川人生性乐观,麻将思维是他们做生意的精髓,他们就喜欢玩同花顺,不喜欢给你玩单条,想赚四川人的钱,麻将里面拔毛,你想想能够拔出几根。四川人模仿能力一流,看看车展那些烂脑壳,连干露露都省。
跟东北人做生意,让我想起当年我拖着行李去报社拿省级代理。当时社长哪个感动啊,恨不得把报社最贵的酒店跟我住,当时哪个营销总监热情啊,恨不得我立马是代理商。结果呢?东北人热衷做承诺,一到履行承诺的时候,哈哈哈就开始给你打哈哈,你必须要盯着东北人给你签单,做生意,打款才行。不然哈哈哈。
跟内蒙古人做生意,他们满注重诚信,我对蒙古人一直抱有好感,蒙古的女人特别能够吃苦。跟山西人做生意,你得比他们更聪明,不然就被算进去了。总之生意人的钱不好赚的。你想靠脸蛋赚钱难的。生意人才不管你好不好看,他们在乎的是你可以帮他们做什么,为他们的生意代来多少价值。生意人不会做亏本生意。
跟河南人做生意?我对河南人没什么坏印象,男的老实本分,女的勤奋刻苦。全国人民不热爱他们,只不过是一小部分骗子坏了河南的名声。河南是个农业大省,我们都靠中原吃饭,总的来说挺好,讲诚信的。山东人也不错,就是太轴,我个人挺喜欢山东人,我爸的恩人在山东,没他们提拔我爸不会有这个位置。
跟陕西人打交道,就像羊肉泡馍,外硬内软,北方总是爷们气息重,挺讲义气的。跟甘肃人打交道,让人感受到敦煌壁画的气息,厚道的。全国各地有好人坏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所以不要纠结哪的生意人,哪里都有好人坏人。
武汉人,有重庆人的爆,武汉天气的火辣,都说湖北人是九头鸟。湖北人很有开拓精神,生意人都很坦率开朗,跟他们打交道不累的。我还喜欢跟湖南人打交道,很简单直接的,没四川人那么绕,不过做事也是一板一眼,非常务实的。个人比较喜欢山东人,湖南人,四川人,广东人,喜欢跟人精较量智商。
四川人,跟重庆人,大家一定不能同等对待。自从重庆人分出去以后,就不再是四川人了。他们从来也没把自己当四川人看待。所以恳请大家以后说重庆人的时候,不要把四川人带进去。这就是北京跟天津,上海跟杭州,广州跟深圳,中国跟香港的区别哈。不能搅合在一起。四川人的脾气,跟重庆人完全不一样。
曾经川渝是一家,在外很多人都把川渝统称:四川人。四川人跟重庆人差别很大,男女差别更大。四川男的弯弯温和讲理尊重女性,四川女的泼辣心直能够吃苦,重庆男的直接弯弯,重庆女的火辣火爆能够打人,四川女讲究公平,什么事情说清楚,死的明白,最恨欺骗。重庆女的事情说不说清楚都要去深挖,火爆十足。
重庆人跟四川人差别太大了,不要有事没事就把我们混淆在一起。真的差别很大。四川人相对温和,重庆人相对火爆。重庆四川各种发展,不要再弄个大四川的帽子。巴山是巴山,蜀国是蜀国。大巴山下没蜀国,大蜀国下只有盆地。所以四川是盆地,人杰地灵。巴山是山坡,爬坡上坎,锻炼人心智,重庆人敢闯的。
安徽人兼具南方北方人的性格特征,是很有韧性的一类人,他们好打交道,但是也很难打交道,兼备南北特性自然是有谋略的,涛哥是代表啊。安徽人跟贵州云南一样,他们兼备四川与自己省份的特性,其实统称是南方人,只不过一个是西南,一个是淮南北,总之跟南方人打交道,务实即可,务虚别来。南方人心思重。
我一直对湖南人,湖北人印象都很好,可能因为认识的姐姐妹妹在这地域的居多。湖南女人很能吃苦,对人处事非常好,不卑不亢,诚实负责。湖南男人很有才气,没什么大男人特质。湖北女人敢闯,敢做敢为。湖北男人看看360的周鸿祎就知道,九头鸟不按标准出牌的生意人。湖南,湖北人是可以交往的人。
我还挺佩服江浙一代的女人,那种大气,那种优雅是我本身不具备的。他们可以把生活作到,让你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活着是一种姿态,他们永远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你看。他们非常识大体,是有大将之风的优雅女子,江南女子,我个人非常推崇。而且江南女子,才华过人,低调十足,这才是真正的优雅。
最想当个宁夏,新疆,青海,西藏人,内蒙人,静静看着宁静的天,什么都不用想,静静的去感受生活,虽然生活很贫瘠,但内心是阳光丰富的。城市呆久了,一个地方呆久了,你会有想换地的冲动。那里是家?那是那的人?心安是家,心安即是人。人生是一场旅行,没到地平线,谁敢轻易降落?我们都是云上的人。
作者:海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目前北方人做什么生意最赚钱?_百度知道
目前北方人做什么生意最赚钱?
我有更好的答案
看你处在什么环境当中了。我处于药市,做药材比较赚钱。
干就要下定决心的干,不怕吃苦才行
我感觉做弄产品贸易!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北方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东北人下海南做生意遭地域歧视 当地人称机会被抢_地方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东北人下海南做生意遭地域歧视 当地人称机会被抢
  北纬18度的南北之争
  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正如本山大叔在春晚的一句调侃:我带你去三亚,那里空气老好了。很多东北人看中北纬18度的热带小城三亚“老好了”的空气和环境,纷纷从家乡飞到三亚,买房、置业、安家。
  在东北三省,尤其是黑龙江省,老人到海南养老,年轻人到海南做生意已经成了趋势。
  随着东北人口的增多,海南资源的有限,冲突,由此产生。当地人把物价抬高、治安差全部归咎于东北人的到来,“抢夺资源、文化入侵”,是当地人贴到东北人身上的标签。
  东北人在三亚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对于他们来说,在三亚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日,农历的大年三十,王强背着压缩空气瓶,陪游客在三亚亚龙湾海下10米的深度追寻热带鱼群。
  这个时候,距离三亚4583千米的地方,他的老家齐齐哈尔,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父母和孩子把火炕烧得正热,热气腾腾的酸菜馅饺子端上桌,准备年夜饭。
  上岸后,王强疲惫地望了望市区方向的烟花,吸了支烟休息片刻,准备接待下一个游客。
  东北下岗工人闯海南
  这已经是东北人王强在海边过的第七个年。据不完全统计,常年生活在三亚的东北人有15万之多,春节前后更是高达20万人。
  和很多来三亚的东北人一样,在旅游旺季,他们要带游客,做生意,年味儿,已经被海水冲淡。
  王强的肤色已经和当地人没有差别,黝黑发亮,挽起袖子,胳膊上下黑白分明。王强一笑,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我原来特别的白,来三亚之后,老家人开玩笑说我人种都变了。”
  7年前,王强还是齐齐哈尔市一家工厂的保安,厂子被外地来的老板收购,除了骨干技术工人,其余全部下岗,没有技术的王强出现在第一批下岗工人的名单上。
  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已经上初中,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王强知道得琢磨以后的生计了。他不知道的是,和他有相同情况的很多东北人早就来到海南,开始了他们远在南国的淘金生活。
  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国内许多城市一样,东北三省也面临着国有企业重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适症状,被媒体称为“东北现象”,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下岗人员数量集中、庞大,再就业困难。
  而此时,远在南国的海南省,正在孕育着改革。“有胆子大的,那时候两眼一抹黑的就到了海南找生意做。”王强说。
  2001年12月,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框架建议首次被提出,意味着,如果这个建议被批复,海南省将迎来新一轮发展,也意味着出现更多的就业机会。
  于是,海南以其宽松的就业和宜人的气候,就像是磁铁,吸引着千山万水之外的东北人源源不断流向海南。
  王强介绍,那时候多数东北老乡选择了开出租车――技术门槛低,资金投入少。靠着这样的积累,开创了东北人闯海南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东北人在海南打开局面,他们发现,海南不仅能赚到钱,宜人的气候更是寒冷的东北老家不能比拟的,而这时候,他们经过早期的积累,已经有能力把父母接过来过一个暖冬。
  从打工者到老板
  日,备受关注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建省20年之后,启动国际旅游岛建设,被认为是海南沉寂多年之后的再次发力。
  而这样的发力,对于已经在海南站稳脚跟的东北人来说,也迎来新一轮机遇。
  告别了初期的出租车行业,积累了一定资本的东北人开始在三亚购房置业,从事客运、餐饮、导游等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些领域,东北人的比例已经占到了八成甚至更多。
  以旅游大巴为例,十年前就开始从事旅游大巴行业的牡丹江人刘正川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目前旅游大巴基本上成了东北人垄断的行业,不管是三亚本地人还是其他外地人,很难涉足进来。
  国际旅游岛的获批,更多的国内国际游客涌向三亚,五星级酒店拔地而起,家庭旅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三亚市群众路上一共有11家家庭旅馆,东北人开了9家。这只是三亚家庭旅馆生意的一个缩影。
  王强的远房表哥也是众多家庭旅馆的小老板之一,他早就在三亚站稳了脚跟。“三亚气候好,老乡多,旅游城市赚钱比老家也容易,不管做生意还是打工,都熟门熟路。”表哥的一个电话,让王强下定决心南下海南。
  在三亚商品街,王强租了一间小屋子,“楼里80%住的都是东北老乡,一点陌生的感觉都没有”。
  商品街是三亚市东北人概念中的聚集地,晚上5点之后,商品街人声鼎沸,海风徐徐下,混搭着遥远北国的东北麻辣烫和杀猪菜的香味。
  3000元钱,一周的时间,在亚龙湾附近的潜水俱乐部,王强成了一名潜水教练。在旅游旺季,月收入将近1万元。
  春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几乎不用费什么力气,就会有游客主动找上门来,而过了正月十五,游客明显减少,这时候压力就大了。
  能不能说服游客跟你的团,全看嘴上的功夫。近些年,宰客事件接连发生之后,东北人被妖魔化,一开口说话,有的游客一听是东北口音,立刻掉头找别人。王强和老乡们都觉得很无奈。
  “候鸟族”来袭
  2001年,博鳌论坛开幕,海南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2003年世界小姐选举和“零非典”之后,海南的名片不仅是景色优美,同时,在经济和环境上也吸引着许多人。
  据当地人回忆,2003年之后,大量的北方客人尤其是东北人南下,他们发现三亚有独特的热带海滨景色,冬季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于是一大批老人逐渐形成“候鸟族”,每年10月从东北飞至三亚,次年四五月份再回东北。
  据媒体报道,每年有大约20万北方老人在三亚过冬。在这些“候鸟”中,黑龙江人大约占80%,而较早开始“候鸟”生活的哈尔滨人占黑龙江人的80%。
  在三亚市的丹州、卓达、山屿湖、东岸假日、金凤凰等许多居民小区,“候鸟”老人非常密集,随便搭话,就可能听到韵味十足的东北话。
  许多在三亚的东北老年人都是为休养而来的,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风湿病等老年性疾病,而三亚温度较高、湿度适宜,对老年性疾病和北方病有很大的缓解作用。
  在三亚明珠广场,老家在吉林省白城市的王阿姨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在三亚已住了3个冬天,她花了20万元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楼中楼住房,并将房子装修一新,邀请孩子们共同来此过春节。
  在三亚市河东区的丹州小区,三分之二的住房被东北人买走,其中很大一部分购房是用于度假和养老。随着越来越多的东北人迁居三亚,在河东区自然形成了一条面向东北人的买卖街。
  对如今的三亚,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操东北口音的人比讲海南话的人多,看二人转的人比听海南戏的人多,吃炖菜的人比吃炒菜的人多”。
  在“东北化”的势头下,两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配合这种趋势,各种服务也相应增加。
  2009年2月,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进入三亚,与三亚广播电台合力打造“天涯之声”广播。
  据“天涯之声”节目总监介绍,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对三亚的广播节目进行了技术改造,选择了“候鸟”老人比较喜欢的“时光点唱机”、“轻松下午茶”等节目移植到三亚“天涯之声”,以适应受众的需求。
  “这里是FM104.6龙广天涯之声电台。”主持人一口东北话给听众播报新闻,被东北的听众赞许为“最远的广播,最近的声音”。
  除了娱乐,医疗保障在后继跟进。
  2010年5月,哈尔滨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与海南省正式签订定点服务协议,启动跨省医保;同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南分院在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正式揭牌;2011年2月,黑龙江省社会医疗保险局与农垦三亚医院签订黑龙江省直定点医疗服务协议,黑龙江省直参保人员可以直接在三亚刷卡就医……
  “从娱乐到医疗,全套服务,说明现在在三亚的东北老人越来越多。”王阿姨说。
  而“候鸟经济”的确为海南、三亚的房地产、养老、保健等行业带来了诸多商机。
  仅以房地产业为例,据海南省住建厅统计,近年来岛外人士成为在三亚购房的主要群体。在海南省获批国际旅游岛的第二年上半年,岛外人士购买三亚商品住房6366套、60.52万平方米,分别占销售总套数和总面积的85.5%、85.4%。
  数十年的变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到海南的东北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下岗工人来海南创业;2003年“非典”后“候鸟”老人过冬;2009年海南省获批国际旅游岛后寻求商机。
  作为最早一批闯三亚的东北人,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张国新1996年就来到三亚。
  一天,他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你最想去的旅游城市是哪里?投票结果显示,有90%的人都选择了海南三亚。
  张国新一拍脑门,这不就是商机吗。那时的他对海南没有任何了解,只是从《红色娘子军》里知道海南就一个字――热。
  找出夏天的衣服,花700元买了一张卧铺票,张国新踏上了旅途。两天一夜,火车一过琼州海峡,张国新就莫名地兴奋起来,虽然还不知道做什么生意,但他觉得赚钱的大门已经向他敞开。
  当时只有4路车到三亚市内,张国新坐上4路,到终点站大东海,把行李往椰子树下一扔,先去找房子。那时的三亚,东北人并不多,自己“碴子味儿”的东北话在当地显得很不协调。
  三亚给他的感觉也还像一个小渔村,消费水平很低,夏天几乎都是本地人,人们穿着拖鞋、睡衣满街走,只有到了冬天,游客才会多起来。
  这时的三亚人,还远没有意识到身边的旅游资源有多么宝贵。当他们意识到时,早已时过境迁。
  当时三亚只有一两家五星级酒店,成熟的景区只有天涯海角与南山寺,交通、景区以及酒店条件都比较落后,整个三亚市区甚至没有一个红绿灯,连大一点的商场都没有。
  而截至2012年,据海南省旅游委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海南挂星的五星级酒店已经突破20家,预计加上正在评定的五星级酒店,海南的五星级酒店可增加到40家左右。
  张国新说:“很多酒店的老板,都是东北人。”
  对市区的三亚人而言,沿海滨的景观地带酒店、餐饮、商品房被外地人占据,本地人逐渐远离核心区域,而房价却因为旅游业的发展飙升,物价飞涨。
  三亚人很怀念10年前低物价的生活环境。
  2000年,三亚湾的海景房不过每平方米1000元,500元可以租到100平方米的大房子,而现在却连付一天的房租都不够。
  如今3元一碗的米粉是吃不到了,文昌鸡从10元一只涨到了50元半只,而更让三亚人郁闷的是,想吃一顿海南椰子饭要比吃一顿东北饺子难得多。
  在郊区,失去土地或者世代为生的海域被景点划走后,原住民们才想起应该从旅游行业中分一杯羹。却发现,诸如酒店、旅游大巴、餐饮等已经在不经意间成了东北人的天下。
  而这些,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大部分三亚人看来,都是东北人“惹的祸”。
  地域歧视的解决之道
  “东北人都是做大生意的。”路边卖椰子的当地老百姓说。在三亚随处可见的家庭旅馆,几乎都是东北人转租下来向外出租。而各处富丽堂皇的东北饺子城,更是当地人望尘莫及的生意。
  部分三亚当地人认为是东北人抢走了他们的生意,而许多在三亚的东北人都表示很不理解,大部分海南人是男人去茶馆喝茶打麻将,女人下地干活或者到街上挑着扁担卖水果。这就为外地人拓展自己的生意创造了条件。
  张国新现在的邻居黄耀祖前些年把宅基地卖了几万元钱,花了一笔钱买了车、手表、家电,然后就是和亲戚朋友喝酒、打麻将,老祖宗留下的家当,两年就挥霍光了。
  黄耀祖认为这就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是东北人来抢占资源,他们还会悠闲地过以前的日子,现在,这种悠闲被倒逼到几乎要消失。
  东北人也感到委屈。“我们不偷不抢不骗,赚钱的机会摆在那里,是平等的。海南人不会赚钱,还嫌东北人抢了他们的资源。”张国新说。
  除了被埋怨抢了当地人的资源,东北人所谓的“低素质”最为当地人诟病,而这个标签,在很多时候,成了东北人的魔咒。
  “如果在路上和其他车辆发生剐蹭,警察一听你是东北口音,都会让东北人负主要责任;如果处罚力度是有弹性的,你是东北人,对你的处罚力度一定是最重的。”王强说。
  和王强一样,很多在三亚的东北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东北人就一定要和脏乱差这样的标签连在一起。
  2013年的春节,东北人在三亚又一次成为焦点,游客警察打人“罗生门”的主角之一,就是东北人。
  而“罗生门”背后,对东北人的地域歧视问题再一次摆在桌面上。
  近年来,地域歧视这一社会现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专家表示,地域歧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
  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政法院校经济法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福友认为,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一些地区经济上发达,导致这些地区的人产生了一种身份上的优越感,从而对其他地区不断进行“妖魔化”。
  正是这种优越感,使这些地区对南北两地人的日常行为采取了“差别对待法”。
  而从法制化角度来分析,这种观念是非常危险的。王福友认为,这种危险,不仅体现在人和人的相互对待上,甚至会误导政府的施政行为。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除了提高自身素质,还需要政府和法律的力量。
  有法律学者呼吁,制定反歧视法应该尽快纳入国家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受访人为化名)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什么生意可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