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董事长花多少钱也买不来最先进的发动机发动机

您(@)目前可用积分:173595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转帖]林左鸣:航空发动机花再大代价也买不来
24197 次点击
161 个回复
15:10:54 发布在
&&&&人民日报8月3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将航空装备列为未来10年的重要突破目标。&&&&航空装备中,最受关注的当属航空发动机。航空工业被比作现代工业的“皇冠”,航空发动机更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飞机的心脏。长期以来,一直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造得出神舟飞船、造得出歼-10战机,偏偏造不出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究竟难在哪儿?中国该如何通过自主创新进行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img SRC="/news//27477.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林左鸣&&&&研制究竟难在哪儿&&&&要承受1700℃以上温度,以及相当于3倍的蓄满水后的三峡大坝底部压力&&&&“航空发动机是经典力学在工程应用上逼近极限的一门技术,本身具有超常的难度。具体说来,航空发动机是为飞行器提供动力的热力机械,需要在高温、高压、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工作,对研制的要求很高。”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庞为介绍说。&&&&温度有多高?目前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工作温度在1700摄氏度以上,大大超过发动机涡轮叶片镍基合金的熔点。&&&&压力有多大?发动机压气机增压后的压力高达50多个大气压,相当于3倍的蓄满水后的三峡大坝底部压力。&&&&旋转有多快?转子每分钟旋转几万转,叶尖承受的离心力相当于40吨重卡车的拉力。&&&&有的人认为,高温、高压、高转速固然对研制提出了高要求,但是宇宙飞船不也会面临高温问题吗?海洋装备不也要处理高压问题吗?为什么航空发动机研制就被难住了?&&&&庞为解释说,高温、高压和高速,单独看的确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解决。比如:宇宙飞船、火箭,可以在高温处覆盖隔热瓦,解决高温问题;地面和水面动力,可以把发动机做得大一点,解决压力、强度问题;一次性产品,如导弹动力、火箭动力,不需要考虑长寿命,一些难题也就迎刃而解,最后烧掉或者不再使用就行了。&&&&但是,航空发动机不一样,其研制还有“体积要小、重量要轻、寿命要长、可以重复使用”的要求,这意味着难度成倍增加。“设计航空发动机就是要让它在这些苛刻的约束条件下使性能得到最大发挥。了解这些特点,也就能够理解研制航空发动机为什么这么难。”庞为说。&&&&航空发动机之所以被比作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一定程度上因为其研制集中了现代工业最尖端的技术、最先进的工业成果。因此,航空发动机发展水平也是一国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如果一个国家在部分技术环节、部分工业门类上存在短板,就会制约航空发动机发展。庞为举例说,如果材料工业拿不出最好的高温材料,发动机的性能就上不去。航空发动机使用的精密电子元器件需要其他配套工业部门研制,如果这方面无法突破,就会影响到航空发动机性能的发挥。&&&&“目前国际上能搞火箭、导弹、核弹的国家有很多,能搞飞机的也有十几个国家。但真正能搞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等几个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科技水平,任何一方面跟不上,都搞不出先进的发动机。”庞为说。&&&&为何需要那么多钱&&&&航空发动机不单是设计、制造出来的,更是试验出来的。反复试验,近似于“烧钱”&&&&不久前,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表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航空发动机取得突破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说法立刻引起争议。有的人认为,干不出来就说是钱的事儿,难道钱少一些就真不行吗?&&&&记者了解到,能够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在这一项目上投入的资金的确不少,且历时较长。根据统计,过去50年,美国投入航空发动机预研经费就超过1000亿美元。装备美国第四代飞机F―22的F119发动机,从最初的部件研究到具备完全作战能力历经32年,其中仅验证机研制和原型机研制共投入31亿美元。在这些国家,研制主体是企业,但大量投资来自政府。政府往往直接向企业投资研制军用发动机,获得的技术再间接向民用发动机领域转移。政府也向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资。&&&&这么多钱用在哪儿?&&&&林左鸣说,航空发动机不单是设计出来的,也不单是制造出来,更是试验出来的。反复的试验,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烧钱”。&&&&航空发动机研制,必须借助大量的经验数据。由于航空装备的特殊性,这些数据只能靠自己试验获得。做试验要购买原材料、加工试验件,研制试验设备,研究试验技术,试验过程本身也要消耗大量物资和能源。&&&&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出来后,还要做大量的试验进行验证,以充分暴露问题。&&&&很多试验是研制程序和规范要求必须做的,包括零件试验、部件试验、系统试验、核心机试验、整机试验等等,一级一级往上做,一项不能少。其中,整机试验就要做几千小时,甚至上万小时,是真的在“烧”发动机。一台大推力发动机一小时要烧掉十几吨煤油。有人会问,难道不能少“烧”一阵子吗?据了解,按照规范,一些性能指标,比如疲劳寿命,试验累积不到一定时数,就无法知道达不达标。试验暴露出的问题,改进后还要继续试验。&&&&有些试验是破坏性试验,需要破坏零件或整机。如涡轮盘破裂试验,做完就报废,而且一做就是几十个盘,因为要累积数据。再比如民用飞机发动机中的风扇包容试验和鸟撞试验,试验需要损毁整台发动机。这些试验不做又不行,是适航体系、设计体系为了保证飞行安全而规定必须进行的试验。&&&&个别试验是不是可以省略?庞为告诉记者,我国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也曾想走捷径,省去一些试验不做或做的次数少一些,但最后产品技术问题集中暴露,还得补充投资做试验,而且耽误了项目的总体推进。&&&&除了试验外,制造技术、材料技术也需要相当数量的投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并通过反复迭代试验进行验证。&&&&“讲这些不是为了要钱,而是讲清楚航空发动机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离不开大量的投入,更依托于一国的总体科技经济实力。”林左鸣说。&&&&换个角度看,航空发动机研制虽然“费”钱,但研制成果运用的时间也很长,不会花一大笔钱、几年就过时。国际上,一些型号的航空发动机成型后三四十年还在用。&&&&研制正进入最好的时候&&&&到2025年,中国的航空发动机装备有较大把握取得突破,实现与世界航空动力强者同台竞技&&&&有一种说法,称“我国航空发动机在上世纪50年代与国外相当,后来才逐渐拉大差距。”&&&&近年来,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逐渐解密。记者从中航工业了解到,我国真正从预研开始研究发动机,是在上世纪70年代,型号研制则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50、60年代,中国只是做一些航空发动机的修理和跟踪研制。后来中国从苏联引进了几型发动机生产,但苏联只转让生产图纸,而且转让的是其即将淘汰的发动机型。如从苏联引进离心式涡喷―5发动机的时候,苏联的轴流式发动机已经出来了,离心式技术面临淘汰。&&&&“这些告诉我们,花再大的代价也买不来航空发动机先进的设计、试验、制造、材料技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庞为说。&&&&摘取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不容易。不过,在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采访,不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制造人员,许多人都对记者表示,眼下正是研制航空发动机最好的时候。&&&&其一,经过多年持续的自主研制,今天航空发动机研制部门已掌握了一定的研制规律和设计制造技术,取得了一些成绩,有利于加快推动航空发动机技术取得突破。&&&&其二,我国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长,对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支持将越来越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航空发动机列为重大项目,《中国制造2025》也将航空发动机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航空发动机研制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林左鸣表示。&&&&其三,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大数据、大联接、云计算、3D打印、新一代互联网等为特征的“智能智慧化”新业态将提升航空发动机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其四,资金状况日渐改善。在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中,中航工业位居159位,正把更多的财力和人力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制。中航工业旗下目前有2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正积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用于发动机项目。同时,社会资本也在积极进入航空发动机领域,有利于产业发展。&&&&庞为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到2025年,中国的航空发动机装备有较大把握取得突破,实现与世界航空动力强者同台竞技。(原标题为《航空发动机,我们缺什么?》)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19:19 &&
&&&&高举红旗救市,明着买股票,暗里卖股票的红顶商人。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36:32 &&
&&现在领导也开始吹牛皮了?记得1965年航空工业部就说80年代航空发动机赶上世界先进国家?1980年又改口说2000年航空发动机赶上世界先进国家?今天又改口了2025年?那时领导退休了没有人负责,反正是国家拨款。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39:00 &&
&&&&现在的领导脸皮真厚!说出话来也不想想能不能实现?不会脸红?当然需要靠谎言吹牛皮升官?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5:40:16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48:24 &&
骗子的话姑妄听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1:10 &&
问题是人家不卖给你,就像瓦良格,不是靠欺骗手段能买到?东西是买到了,人格也是丢了一地。<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textareaeditor/face/smilies/29.gif"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1:21 &&
我倒是没上面那么偏激。不过就经历而言,林左鸣是玩金融出身的,技术上的看法有时候真不敢恭维。例如:文中声称离心式发动机60年代就过时了;但是就在80年代末期,美国盖瑞特公司用离心式结构的核心做出了推重比高达7.3主流水准的F125涡扇发动机,安装在台湾自研的IDF战斗机上面。总觉得这种淘汰了,那种落后了,于是见异思迁,结果一种都没能消化了,这才是中国发动机方面最大的问题。做科技,最关键要耐得住寂寞,能够沉迷其中不可自拔。科研人员要这么做,投资方更要给科研人员提供这样的条件。与其说阻碍发动机事业进步主要是投资不够,不如说最主要的问题是,总是想要立竿见影的短期成果,还不愿接受完全自行研发的风险(从而总是对于其它国家的先进型号捕风捉影,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理论总是形不成体系,这表现在型号上面,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其实相比于仿制自F110系列的太行发动机,另一个型号的出现可能才真正代表着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力量 的完善。那就是“岷山”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很可能是中国现阶段唯一的,从0开始设计的发动机,没有国外型号参照,没有亦步亦趋的仿制。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6:31 &&
16:01:10&&的原帖:问题是人家不卖给你,就像瓦良格,不是靠欺骗手段能买到?东西是买到了,人格也是丢了一地。<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textareaeditor/face/smilies/29.gif"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对呀,人家不卖给你,所以必须自己研发,谁让你必须用呢!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6:36 &&
林左鸣是玩金融出身的??嘛的,这种人玩航空发动机??再过100年都搞不出。纯粹的半吊子,根本不懂技术,怪不得整天象个政客一样在吹牛B,那有半点搞高技术的人。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8:15 &&
还有刘铁男,这些瓜娃子,既不是专业出身,也毫无能源行业的经历,坐上能源局的高位。这基国到处都是外行指挥内行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0:14 &&
刘志军,确实是个贪官。但是他在铁路基层打拼了数十年上来,坐上铁道部长的位置,把高铁搞得呼呼响。这就是专业的,与半吊子的区别。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8:11 &&
他的第一层意思是,国家必须给足他们的钱和时间来研制航空发动机,但不保证结果如何。第二层意思是,国家你现在没得选择,别国不卖,非我们不行!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37:53 &&
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6:40:22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39:38 &&
就这种思路,再过一百年也还造不出来。根本不是钱的问题。看看各各单位里,基本都是废物得势,能人靠边。不要说高科技单位,就是普通企业普通工人也一样。默默无闻干活的哪个有好结果?偷奸耍滑不务正业只会拍马屁的都是领导眼中的红人。再加上数不清的贪官,出成绩都是领导的功劳,有了错都是工人的不是。老百姓满肚子气,凭什么给你干?
已经有 1 人打赏,共 10 分
打赏的猫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42:59 &&
16:06:36&&的原帖:林左鸣是玩金融出身的??嘛的,这种人玩航空发动机??再过100年都搞不出。纯粹的半吊子,根本不懂技术,怪不得整天象个政客一样在吹牛B,那有半点搞高技术的人。成于斯败于斯吧。要不是林左鸣,当年黎明公司就倒在资金问题上了。
共 24197 次点击,161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2879852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8320 / 昨日发帖:29163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林左鸣:航空发动机花再大代价也买不来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航空发动机近似“烧钱” 花再大代价也买不来
关键字:&林左鸣发动机中国发动机中航工业发动机工业
人民日报8月3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将航空装备列为未来10年的重要突破目标。
航空装备中,最受关注的当属航空发动机。航空工业被比作现代工业的“皇冠”,航空发动机更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飞机的心脏。长期以来,一直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造得出神舟飞船、造得出歼-10战机,偏偏造不出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究竟难在哪儿?中国该如何通过自主创新进行突破?记者进行了采访。
研制究竟难在哪儿
要承受1700℃以上温度,以及相当于3倍的蓄满水后的三峡大坝底部压力
“航空发动机是经典力学在工程应用上逼近极限的一门技术,本身具有超常的难度。具体说来,航空发动机是为飞行器提供动力的热力机械,需要在高温、高压、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工作,对研制的要求很高。”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庞为介绍说。
温度有多高?目前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工作温度在1700摄氏度以上,大大超过发动机涡轮叶片镍基合金的熔点。
压力有多大?发动机压气机增压后的压力高达50多个大气压,相当于3倍的蓄满水后的三峡大坝底部压力。
旋转有多快?转子每分钟旋转几万转,叶尖承受的离心力相当于40吨重卡车的拉力。
有的人认为,高温、高压、高转速固然对研制提出了高要求,但是宇宙飞船不也会面临高温问题吗?海洋装备不也要处理高压问题吗?为什么航空发动机研制就被难住了?
庞为解释说,高温、高压和高速,单独看的确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解决。比如:宇宙飞船、火箭,可以在高温处覆盖隔热瓦,解决高温问题;地面和水面动力,可以把发动机做得大一点,解决压力、强度问题;一次性产品,如导弹动力、火箭动力,不需要考虑长寿命,一些难题也就迎刃而解,最后烧掉或者不再使用就行了。
但是,航空发动机不一样,其研制还有“体积要小、重量要轻、寿命要长、可以重复使用”的要求,这意味着难度成倍增加。“设计航空发动机就是要让它在这些苛刻的约束条件下使性能得到最大发挥。了解这些特点,也就能够理解研制航空发动机为什么这么难。”庞为说。
航空发动机之所以被比作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一定程度上因为其研制集中了现代工业最尖端的技术、最先进的工业成果。因此,航空发动机发展水平也是一国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如果一个国家在部分技术环节、部分工业门类上存在短板,就会制约航空发动机发展。庞为举例说,如果材料工业拿不出最好的高温材料,发动机的性能就上不去。航空发动机使用的精密电子元器件需要其他配套工业部门研制,如果这方面无法突破,就会影响到航空发动机性能的发挥。
“目前国际上能搞火箭、导弹、核弹的国家有很多,能搞飞机的也有十几个国家。但真正能搞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等几个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科技水平,任何一方面跟不上,都搞不出先进的发动机。”庞为说。
为何需要那么多钱
航空发动机不单是设计、制造出来的,更是试验出来的。反复试验,近似于“烧钱”
不久前,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表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航空发动机取得突破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一说法立刻引起争议。有的人认为,干不出来就说是钱的事儿,难道钱少一些就真不行吗?
记者了解到,能够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在这一项目上投入的资金的确不少,且历时较长。根据统计,过去50年,美国投入航空发动机预研经费就超过1000亿美元。装备美国第四代飞机F—22的F119发动机,从最初的部件研究到具备完全作战能力历经32年,其中仅验证机研制和原型机研制共投入31亿美元。在这些国家,研制主体是企业,但大量投资来自政府。政府往往直接向企业投资研制军用发动机,获得的技术再间接向民用发动机领域转移。政府也向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资。
这么多钱用在哪儿?
林左鸣说,航空发动机不单是设计出来的,也不单是制造出来,更是试验出来的。反复的试验,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烧钱”。
航空发动机研制,必须借助大量的经验数据。由于航空装备的特殊性,这些数据只能靠自己试验获得。做试验要购买原材料、加工试验件,研制试验设备,研究试验技术,试验过程本身也要消耗大量物资和能源。
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出来后,还要做大量的试验进行验证,以充分暴露问题。
很多试验是研制程序和规范要求必须做的,包括零件试验、部件试验、系统试验、核心机试验、整机试验等等,一级一级往上做,一项不能少。其中,整机试验就要做几千小时,甚至上万小时,是真的在“烧”发动机。一台大推力发动机一小时要烧掉十几吨煤油。有人会问,难道不能少“烧”一阵子吗?据了解,按照规范,一些性能指标,比如疲劳寿命,试验累积不到一定时数,就无法知道达不达标。试验暴露出的问题,改进后还要继续试验。
有些试验是破坏性试验,需要破坏零件或整机。如涡轮盘破裂试验,做完就报废,而且一做就是几十个盘,因为要累积数据。再比如民用飞机发动机中的风扇包容试验和鸟撞试验,试验需要损毁整台发动机。这些试验不做又不行,是适航体系、设计体系为了保证飞行安全而规定必须进行的试验。
个别试验是不是可以省略?庞为告诉记者,我国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也曾想走捷径,省去一些试验不做或做的次数少一些,但最后产品技术问题集中暴露,还得补充投资做试验,而且耽误了项目的总体推进。
除了试验外,制造技术、材料技术也需要相当数量的投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并通过反复迭代试验进行验证。
“讲这些不是为了要钱,而是讲清楚航空发动机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离不开大量的投入,更依托于一国的总体科技经济实力。”林左鸣说。
换个角度看,航空发动机研制虽然“费”钱,但研制成果运用的时间也很长,不会花一大笔钱、几年就过时。国际上,一些型号的航空发动机成型后三四十年还在用。
研制正进入最好的时候
到2025年,中国的航空发动机装备有较大把握取得突破,实现与世界航空动力强者同台竞技
有一种说法,称“我国航空发动机在上世纪50年代与国外相当,后来才逐渐拉大差距。”
近年来,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逐渐解密。记者从中航工业了解到,我国真正从预研开始研究发动机,是在上世纪70年代,型号研制则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50、60年代,中国只是做一些航空发动机的修理和跟踪研制。后来中国从苏联引进了几型发动机生产,但苏联只转让生产图纸,而且转让的是其即将淘汰的发动机型。如从苏联引进离心式涡喷—5发动机的时候,苏联的轴流式发动机已经出来了,离心式技术面临淘汰。
“这些告诉我们,花再大的代价也买不来航空发动机先进的设计、试验、制造、材料技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庞为说。
摘取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不容易。不过,在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采访,不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制造人员,许多人都对记者表示,眼下正是研制航空发动机最好的时候。
其一,经过多年持续的自主研制,今天航空发动机研制部门已掌握了一定的研制规律和设计制造技术,取得了一些成绩,有利于加快推动航空发动机技术取得突破。
其二,我国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长,对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支持将越来越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航空发动机列为重大项目,《中国制造2025》也将航空发动机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航空发动机研制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林左鸣表示。
其三,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大数据、大联接、云计算、3D打印、新一代互联网等为特征的“智能智慧化”新业态将提升航空发动机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其四,资金状况日渐改善。在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中,中航工业位居159位,正把更多的财力和人力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制。中航工业旗下目前有2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正积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用于发动机项目。同时,社会资本也在积极进入航空发动机领域,有利于产业发展。
庞为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到2025年,中国的航空发动机装备有较大把握取得突破,实现与世界航空动力强者同台竞技。(原标题为《航空发动机,我们缺什么?》)
原标题:航空发动机,我们缺什么?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靖恒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的个人文集――八斗文学
的个人文集
文集访问量:
&您现在的位置是: &
&|&[]&[]&[]&[]&
|||||
八斗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号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00
Copyright & www.8d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psh的民航博客_实战牛牛作弊技巧_民航博客_民航资源网
实战牛牛作弊技巧【★安琪牌具公司★电话:
联系人:杨小姐
QQ: 微信号:sjpaiju
网址:】北京时间8月16日消息。今天下午,女子日巡赛轻井泽女子赛(NEC Karuizawa72 Golf Tournament)在长野县轻井泽72北球场落下战幕。中华台北一姐卢晓晴决赛轮上演逆转好戏,打出67杆(-5),以总成绩202杆(64-71-67,-14),反超两位本土选手渡边彩香和酒井美纪两杆,成功斩获个人本赛季第三座冠军,这也是她在日巡赛上赢得的第7场胜利。
【最先进赌博机】
现代的赌博机设计的真是让人惊叹,全是有后台操作的。 现代的赌博机设计的真是让人惊叹,全是有后台操作的。
1、输钱。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要是都赢钱的话,这贴就不存在了。
2、人际关系。由于输钱,开始借钱,一次一次,借得多了,再好的关系也淡了。
3、身体健康。玩赌博机,在一个近乎封闭的空间里,80%的人都是抽烟的,烟雾弥漫,一根接一根.
4、心理健康。钱输多了,赌久了,也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无所谓,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575号穗景大厦A栋10楼1003室
感应式单人分析仪使用方法:
1、将主机的感应线圈、天线、电池与主机连接,然后将连接好的报牌器藏在身上或者玩牌的桌面里面。PS:其中天线是给接受方(耳机)传输信号的。
2、将耳机戴在耳朵里面
3、机器开启,等待发牌,扑克语音感应报牌器就绪.
免镜头扑克感应器,它能全方位感应辨认,效果显著,令你爱不释##任何设备 只须配戴一颗专用隐性耳塞就可晓得成果; 信号强、感应敏度高、安稳、##制仿冒。 只 需你的身上共放有三样设备,一个手机巨细的语音主机盒,一个感应管,一颗隐性专用耳塞,语音盒是用来剖析成果的,感应管是用来接纳信号,耳塞则是用来听取成果。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575号穗景大厦A栋10楼1003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