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胶水下跌的厉害,有部分的胶农我的世界砍树插件,然后把地租给种香蕉的人(收地租),这种做法是明智的选择吗?

割胶工人流失胶农弃割 沪胶后市胶价重心将抬
14:56:09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2014年以来,沪胶价格重心大幅下移至1元/吨的历史低位区间。然而低价导致胶农积极性受挫明显,国内外减产预期较为强烈。西双版纳天胶种植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笔者在云南西双版纳天胶主产区调研时了解到,目前由于收入较低,割胶工人流失严重,天胶弃割现象较多,产量预期将下滑。
  西双版纳产量预估下滑
  目前西双版纳天胶种植面积约600万亩,2014年其天胶总产量达35万吨,占云南天胶总产量的80%以上。从胶林产权结构来看,早期农垦系统种植面积有110万亩,后期民营新增天胶种植面积约500万亩,但其中100万亩为海拔900米以上的无效产能。由于2010年云南农垦改制,胶林养护、割胶管理权直接下放至胶农,所以当前西双版纳产区的胶林主要集中在胶农和民营胶园主手中。
  据笔者估算,西双版纳产区约有30%的天胶需要聘请工人割胶,而由于目前胶价对应的割胶收入过低,割胶工人流失,最终导致天胶弃割现象较多。目前弃割比例约占20%,产量预估将下滑10%左右。
  我们以一个胶农自有或全岗分到胶林20亩即600棵胶树,每亩产120公斤天胶来计算相关收益。参考目前11.5元/公斤的胶水价格,其年收入为27600元,而所交养老保险、税费等将近万元,剩余部分若用于养活一家五六口人,生活会比较困难。
  另外,胶工收入更显微薄。同样以一个工人割胶600棵胶树(20亩),每亩产天胶120公斤来计算,分成比例按照6∶4的标准,其割胶年收入仅为16560元,平均月收入仅约1380元,远低于目前3000元/月的平均打工收入。
  天胶成本和中间费用高
  据了解,天胶实际生产成本和费用较高。以交割标的全乳胶生产为例,胶水收购点一般预加400—500元/吨费用送往加工厂,工厂加工费用约1000元/吨,至昆明的运费约265元/吨,加上产区贴水480元/吨(昆明至上海、青岛的运费为500—600元/吨),合计约2300元/吨。外加交割品部分溢价,期货标准仓单价格与胶水原料价差最高可达3000元/吨。
  总成本方面,以雇工2000元/月的成本、600棵胶树(20亩)、亩产120公斤、6∶4的分成、8.5个月劳工计算,倒算胶水成本价为11800元/吨,加上2300元/吨的中间费用,云南国产全乳胶成本高达14100元/吨。笔者调研了解到,大部分胶农对胶水价格的心理预期在15元/公斤,即价格在此之上愿意正常开割。而以15元/公斤胶水价格、2300元/吨中间费用计算,全乳胶盘面价格需达17300元/吨。
  改种香蕉短期收益可观
  天胶种植收益降低,导致主产区出现胶农砍树弃种现象。据了解,目前西双版纳产区确实有天胶砍树弃种现象,但砍树整体占比较低,并且多为农垦老树翻新。其中,胶林改种主要集中在大渡岗、橄榄坝地区,改种面积估计在10万亩以内,相对西双版纳600万亩的天胶总面积来说占比不足2%.由于近两年香蕉收益较好,西双版纳一般出租土地改种香蕉,每年可获地租3000元/亩,以20亩计算每年地租总收益为6万元,收益较为可观。但是受限于土地肥沃程度、供水便利性等问题,改种香蕉范围较为有限。同时,由于香蕉价格波动剧烈,种植收益前景未卜,大多数胶农也不敢贸然砍树改种。
  总之,在割胶工人流失严重使得主产区出现胶农弃割现象的背景下,沪胶在13000元/吨以下难有下跌空间,后市胶价重心将抬。
文章关键字:
分析评论/石油树脂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54 技术支持:(002095)热门搜索:
割胶工人流失胶农弃割 沪胶后市胶价重心将抬
来源:化工原料网编辑:
2014年以来,沪胶价格重心大幅下移至元/吨的历史低位区间。然而低价导致胶农积极性受挫明显,国内外减产预期较为强烈。西双版纳天胶种植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笔者在云南西双版纳天胶主产区调研时了解到,目前由于收入较低,割胶工人流失严重,天胶弃割现象较多,产量预期将下滑。&&&&西双版纳产量预估下滑&&&&目前西双版纳天胶种植面积约600万亩,2014年其天胶总产量达35万吨,占云南天胶总产量的80%以上。从胶林产权结构来看,早期农垦系统种植面积有110万亩,后期民营新增天胶种植面积约500万亩,但其中100万亩为海拔900米以上的无效产能。由于2010年云南农垦改制,胶林养护、割胶管理权直接下放至胶农,所以当前西双版纳产区的胶林主要集中在胶农和民营胶园主手中。&&&&据笔者估算,西双版纳产区约有30%的天胶需要聘请工人割胶,而由于目前胶价对应的割胶收入过低,割胶工人流失,最终导致天胶弃割现象较多。目前弃割比例约占20%,产量预估将下滑10%左右。&&&&我们以一个胶农自有或全岗分到胶林20亩即600棵胶树,每亩产120公斤天胶来计算相关收益。参考目前11.5元/公斤的胶水价格,其年收入为27600元,而所交养老保险、税费等将近万元,剩余部分若用于养活一家五六口人,生活会比较困难。&&&&另外,胶工收入更显微薄。同样以一个工人割胶600棵胶树(20亩),每亩产天胶120公斤来计算,分成比例按照6∶4的标准,其割胶年收入仅为16560元,平均月收入仅约1380元,远低于目前3000元/月的平均打工收入。&&&&天胶成本和中间费用高&&&&据了解,天胶实际生产成本和费用较高。以交割标的全乳胶生产为例,胶水收购点一般预加400&500元/吨费用送往加工厂,工厂加工费用约1000元/吨,至昆明的运费约265元/吨,加上产区贴水480元/吨(昆明至上海、青岛的运费为500&600元/吨),合计约2300元/吨。外加交割品部分溢价,期货标准仓单价格与胶水原料价差最高可达3000元/吨。&&&&总成本方面,以雇工2000元/月的成本、600棵胶树(20亩)、亩产120公斤、6∶4的分成、8.5个月劳工计算,倒算胶水成本价为11800元/吨,加上2300元/吨的中间费用,云南国产全乳胶成本高达14100元/吨。笔者调研了解到,大部分胶农对胶水价格的心理预期在15元/公斤,即价格在此之上愿意正常开割。而以15元/公斤胶水价格、2300元/吨中间费用计算,全乳胶盘面价格需达17300元/吨。&&&&改种香蕉短期收益可观&&&&天胶种植收益降低,导致主产区出现胶农砍树弃种现象。据了解,目前西双版纳产区确实有天胶砍树弃种现象,但砍树整体占比较低,并且多为农垦老树翻新。其中,胶林改种主要集中在大渡岗、橄榄坝地区,改种面积估计在10万亩以内,相对西双版纳600万亩的天胶总面积来说占比不足2%.由于近两年香蕉收益较好,西双版纳一般出租土地改种香蕉,每年可获地租3000元/亩,以20亩计算每年地租总收益为6万元,收益较为可观。但是受限于土地肥沃程度、供水便利性等问题,改种香蕉范围较为有限。同时,由于香蕉价格波动剧烈,种植收益前景未卜,大多数胶农也不敢贸然砍树改种。&&&&总之,在割胶工人流失严重使得主产区出现胶农弃割现象的背景下,沪胶在13000元/吨以下难有下跌空间,后市胶价重心将抬。
交易网&&责编:来源网络
约稿、发稿、频道合作、软文推广&&&&联系人:刘女士&&&&电话:0&&&&QQ:
如果您认为此信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将相关资质证明和您的权利要求发送至邮箱,中国制造交易网工作人员会尽快回复处理。
你的总积分:
你好,欢迎登陆
(登录发表评论才能获得积分)
个性化推荐
相关产品信息:
相关企业信息: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制造交易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展示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广告经营许可证 | 豫B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2-一方面,海南乃至全国橡胶产品质量上不去,长期沦于低端市场,当前胶价跌破成本价,部分胶农放弃割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海南橡胶产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但瓶颈也越来越多:技术跟不上,质量上不去,与国际市场差距越拉越大,长期低价卖原材料,制品多用于低端市场。在胶价持续低迷的境况下,因无利可图,不少胶农放弃或准备放弃割胶。
原标题:一方面,海南乃至全国橡胶产品质量上不去,长期沦于低端市场,当前胶价跌破成本价,部分胶农放弃割胶
另一方面,我国高端橡胶制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军用航空用胶一直受制于人空军航空橡胶科研生产中心在海口成立,试叩军用航空轮胎市场,将倒逼海南乃至全国橡胶产业提质升级■ 本报记者 梁振君 通讯员 徐薇 高莹 实习生 颜礼嘉海南橡胶产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但瓶颈也越来越多:技术跟不上,质量上不去,与国际市场差距越拉越大,长期低价卖原材料,制品多用于低端市场。在胶价持续低迷的境况下,因无利可图,不少胶农放弃或准备放弃割胶。而实际上,橡胶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是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资源,但我国的高端橡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特别是军用航空用胶供应一直受制于他国。眼下,橡胶价格已跌破合理区间,云南等主要产胶区大批胶农放弃割胶,海南乃至全国的天然橡胶产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转机来了!今年3月,空军航空橡胶科研生产中心在海口揭牌成立;此前,海南橡胶集团尝试生产符合航空橡胶性能的产品,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实现军用航空用胶国产化奠定了基础。这意味着,海南橡胶有望“飞天”用于军工航空,甚至广泛用于民航,这将倒逼橡胶产业走转型升级之路,与进口橡胶形成媲美之势。1?胶农期待几许“质量要求高了,价格可能会涨”危机:天然橡胶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价格已偏离合理区间,如果再不提质提价,天然橡胶产业会继续“沦陷”,胶农生活将大受影响。集中分布于海南岛西部和中部的莽莽胶林,将于4月10日开割。今年的气氛与往年有些不同,农垦和广大胶农,有忐忑,更有期待。今年对胶的要求高了“现在,集团对橡胶的质量要求很高,对我们胶工的工作要求也高了,估计价格也会上涨!”海南橡胶集团(农垦集团主要子公司)老胶工苏伟汉若有所思地对记者说。3月23日上午,距胶树开割还有半个月时间,苏伟汉早早把胶刀刀口磨得平整锋利。作为海南橡胶集团金江分公司金江工作站二区十三队的割胶辅导员,他6年前在自营地上种了300株橡胶,今年大概有200株首次开割。但老苏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希望价钱比去年高,再不提高质量和价格,海南橡胶都不知道会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今后该干嘛。”他还说,今年集团对收缴的干胶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格,不仅要求抓好产量,更要管好质量。胶工郑建军感同身受:“集团明确要求,一定要把胶杯擦干净,胶水里面不能有杂质,有杂质就要压低价格。”部分胶农收入不够缴社保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压力,始于海南橡胶一年前启动的军用航空用胶项目,也源于海南橡胶面临的困境。海南橡胶集团总裁办相关负责人最近一直心事重重。“目前的天然橡胶价格,已经严重偏离合理区间,太低了,如果情况短期内没有改观,将会对天然橡胶产业带来严重打击。可以说,天然橡胶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据透露,早在去年年底停割前,胶价每吨约1.6万元时,就有胶农弃割现象。而那些靠雇人割胶的大户,干脆在亏损的情况下停割养树。“今年3月,胶价进一步下跌至1.4万元/吨关口,在新的割季开始时,如果胶价不回升到合理区间,也就是每吨2万元以上,橡胶产业不知会怎样。”该负责人称:“海南橡胶集团的胶园由胶工承包,受价格长期低位徘徊的影响,许多胶工宁肯失去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也不愿意割胶。因为按现在的价格,承包株树少的胶工,其收入连缴纳社保费都不够。”在我国天然橡胶另一重要生产基地———云南,许多胶农收起胶刀,不准备再割了,或者已经开始砍树改种其它作物。仅在的橄榄坝一个镇,就有一万多亩橡胶树被砍,土地或用来改种香蕉,或以出租方式获取收入。危机时迎来“飞天”机遇“在当前胶价长时间跌破成本价、橡胶产业面临前所未有危机的境况下,倘若军用航空用胶项目取得成功,不仅可以助推海南岛橡胶产业真正实现升级,使海南成为我国航空用胶重要生产供应基地,一举扭转既往单纯卖低附加值的原材料的形象。”海南橡胶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大卫认为:“同时,此举还将打破我国军用航空用胶一直依赖进口现状,战略意义尤为深远。”2?再不提质会怎样军用胶受制 橡胶业沦陷尴尬: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和天然橡胶进口国,胶制品高端市场包括军用橡胶,却一直被进口胶占据;海南岛橡胶产量占全国近半,60多年来也生产不出军用航空用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橡胶在军事国防上应用更是十分广泛,几乎所有军事装备、空军设施、国防工程都能找到橡胶的足迹。”海南橡胶科技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军用橡胶项目总负责人黄向前说:“眼下的军用航空用胶项目,让海南橡胶‘飞天’有了可能。”海南岛橡胶产量占全国近半据刘大卫介绍,我国橡胶事业从1950年代发展至今,经过了几代农垦人的艰苦创业,建成了海南、云南两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我国也成为世界第四大天然橡胶生产国,一举改变了解放前天然橡胶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数据显示,1950年代初期我国植胶面积仅4万亩左右,年产天然橡胶199吨,到2012年,全国胶园面积达1690多万亩,天然橡胶产量超过80万吨,2013年,全国天然橡胶产量约83万吨。预计到2015年,全国植胶面积将稳定在1700万亩左右,产胶量超85万吨。到2020年,国内产胶量或达120万吨左右。海南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生产基地,截至2012年5月,全岛橡胶种植面积达750多万亩,干胶年产量37万吨,橡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比重44%,干胶产量约占全国的46%。其中,海南橡胶集团在海南岛拥有橡胶种植面积353万亩,年加工能力达43万吨,橡胶面积占全国的21%左右。生产不出军用航空用胶自豪与荣光的背后,是我国军用航空用胶一直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无论是海南,抑或是云南,其生产出来的天然胶均不能充当军用航空用胶,长期以来我国只能依赖进口。“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进口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天然橡胶产量得到稳步增长,但是国产橡胶性能一直不尽如人意,橡胶制品高端市场一直被进口胶所占据,包括军用橡胶在内的高端橡胶产品一直依赖进口。”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胡剑锋说。刘大卫也深感遗憾:“海南橡胶在整个行业中举足轻重,但却不能生产出高质量、适合军工航空用胶,不能不说是海南农垦人、海南橡胶人心中的痛。”“农垦主要依靠卖原材料生存,加工一直是农垦的短板,这使农垦在橡胶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十分被动。”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处处长方鹏说:“倘若将深加工这块短板补长,将增强农垦在市场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橡胶“飞天”项目展露真容在刘大卫看来,空军航空橡胶科研生产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历史终于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割了近20年橡胶,没想到我们胶农也能为祖国国防事业作贡献。”苏伟汉自豪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希望农垦抓住机会,扬眉吐气!”黄向前透露,按照军用橡胶项目合作计划,空军航空橡胶科研生产中心将依托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依靠海南橡胶集团的百万亩优质胶园和指定的橡胶加工厂,建立空军航空橡胶科研生产和加工基地。为顺利推进空军航空橡胶科研生产中心的建设,海南橡胶集团将在邦溪、龙江、金江3家基地分公司,建设8-10个大型标准化橡胶园,建立航空橡胶的专供生产原料基地;在金隆、金水2个加工分公司,设立军用天然橡胶专用加工车间,作为军用高标准特种橡胶的专供加工基地;在澄迈老城开发区的海南橡胶深加工园区,设立空军航空橡胶天然胶研发基地。“唯有瞄准橡胶制品高端领域,抢占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不断提升海南橡胶的影响力,海南橡胶产业才能度过危机。”方鹏认为。3?“飞天”障碍何在很多性能以前从没碰过跨越:与军方开展合作后,才对一些新技术指标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开展对标赶超。如过去生产全乳胶,只检测耐热老化性能,从来没有对耐臭氧老化性能检测过,这样的胶质量怎么会高?“遗憾,太遗憾了!量与质的落差,必须填平,不能让这样的遗憾一直延续下去,我们一定要生产出高端橡胶制品!”刘大卫说。2002年功败垂成其实,农垦人让“海南橡胶飞向蓝天”的梦想曾一度萌芽……籍贯广东、现年78岁的林垂荣是海南农垦橡胶加工领域一位重量级专家,也是全国橡胶加工领域的技术权威。忆起从前,他颇为感慨:“我们不服气!为了进军航空橡胶,缩小国产橡胶和进口橡胶差距,省农垦总局与空军有关单位联手,历时两年时间,终于在2002年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出航空轮胎胶,其产品的技术指标通过了空军装备部科研部的技术鉴定,部分指标还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林垂荣很是自豪。可惜,受成本控制和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年的研究成果没有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工艺老 设备旧 观念僵抑或是机缘巧合,一个轮回过去,历史的机遇再度垂青海南。“倘若能够紧紧抓住空军航空橡胶科研生产中心成立的契机,成功研制并大批量生产出高性能橡胶制品,海南乃至全国橡胶产业将真正甩掉单纯卖初级原料的帽子。”方鹏说。为达到军方要求,从2012年底开始,海南橡胶集团金隆加工分公司总经理黄桂春和团队成员一心扑在实验室。“军用航空用胶的性能要求非常高,我们只有实验室里研制出符合军方要求的高性能橡胶,而后才能提供给军方试制军用航空轮胎,以便进一步检测完善。”黄桂春透露。对于此前包括海南在内的我国天然橡胶主要种植基地,为何迟迟不能生产出高性能橡胶制品的原因,黄向前一语中的:“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陈旧,观念与高端市场脱轨。”“比如过去生产全乳胶,我们只检测耐热老化性能,从来没有对耐臭氧老化性能检测过,与军方开展合作后,我们才对一些新的技术指标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开展对标赶超。”黄桂春说:“为了确保橡胶件使用性能的要求,我们一直按国际进口胶的相关标准反复试验。”在海南农垦从事橡胶加工30多年,黄向前坦言最近一年压力很大,但最终挺过来了。“与军方的产品要求相比,我们的产品部分技术性能指标都还有不小差距。毕竟,军用和民用产品的质量水准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真正替代出口才刚起步功夫不负有心人。难关一个个被攻破,许多指标一步步接近国际水平。“试验结果让人满意。”曙光研究设计院院长王继泽说:“从检验、应用结果看,大部分样品的总体性能与印尼1#烟片胶的水平相当。”黄桂春至今很兴奋,现在我们终于在一步步接近和达到目标,有的指标甚至超过进口胶水平。“尽管如此,离真正替代进口胶,还有不少路要走,中心的成立还只是开始。”黄向前坦言:“真正实现航空轮胎胶国产化还需一年时间摸索,包括与下游企业对接,将样品用于轮胎制作,以及将轮胎成品运用到飞机上,进行一系列指标测试等。”4?“飞天”带来什么国防“挺腰” 海南“数钱”钱景:以2012年海南干胶年产量测算,如果37万吨干胶全部用于军用产品的原料胶,较之用于生产民用产品,海南岛橡胶产业产值每年将增加11.1亿元至18.5亿元。在方鹏看来,对于国防、对于国产橡胶产业、对于海南,空军航空橡胶科研生产中心的成立释放出这样一个强烈信号:长期处于产业链末端、一味扮演纯粹的初级原料供应者,将永远受限于人,唯有真正实现产业升级,使产品朝着高精端的方向发展,才能将海南岛橡胶种植规模优势转化为巨大的发展优势。琼岛橡胶产值年增一二十亿方鹏认为,如果能够充分整合国有胶(指农垦橡胶)和民营胶这两种资源,让尽可能多的原料胶流入军用航空用胶等高端领域,这将大大提振海南岛橡胶产业。海南橡胶集团执行副总裁谢兴怀透露,军用航空胶对产品性能指标要求较高,产品与民用产品差价每吨在3000元—5000元左右。以2012年海南干胶年产量测算,如果37万吨干胶全部用于军用产品的原料胶,较之用于生产民用产品,海南岛橡胶产业产值每年将增加11.1亿元至18.5亿元。这仅仅将海南岛橡胶资源纳入统计范畴。海南橡胶集团将迎大客户除却控制岛内橡胶资源半壁江山,海南橡胶集团还在云南控制天胶资源量近10万吨,约占当地天胶产量的1/4。此外,2013年11月,该集团还与塞拉利昂共和国政府等三方成立合资公司———塞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塞拉利昂建设规模为13.5万公顷的种植项目,其中10万公顷种橡胶。这是海南企业在国外的最大一笔投资项目。“通过与其他单位合作,海南不仅是我国种植规模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同时也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军用航空轮胎制造材料国产化、高端化研发基地。”刘大卫说。据介绍,目前进口胶价格每吨要高于国产胶5000元左右,借助成本优势,海南橡胶集团的国产胶有望吸纳很大一部分国内高端橡胶市场客户。按照国内一年橡胶用量3万-5万吨计算,海南橡胶在高端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军用航空用胶将破进口依赖随着空军航空橡胶科研生产中心的建立,海南橡胶同时也启动了“建设我国军用天然橡胶开发生产供应基地”的重大发展战略,开发生产军用天然橡胶系列产品,实现航空橡胶材料及产品的国产化就有了保障。“一节硬座车厢需装配橡胶制品总重300多公斤,一艘万吨巨轮就需橡胶制品近10吨重,一架喷气式客机需要将近600公斤的橡胶。”黄向前说:“只要成功敲开高标准的军用航空轮胎市场,进军需求庞大的民用航空轮胎市场自然容易多了。”(本报海口3月26日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生意社―权威大宗商品资讯行情通讯社!
欢迎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割胶工人流失胶农弃割 沪胶后市胶价重心将抬
日15:00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生意宝05月19日讯 &  2014年以来,沪胶价格重心大幅下移至1元/吨的历史低位区间。然而低价导致胶农积极性受挫明显,国内外减产预期较为强烈。西双版纳天胶种植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笔者在云南西双版纳天胶主产区调研时了解到,目前由于收入较低,割胶工人流失严重,天胶弃割现象较多,产量预期将下滑。
  西双版纳产量预估下滑
  目前西双版纳天胶种植面积约600万亩,2014年其天胶总产量达35万吨,占云南天胶总产量的80%以上。从胶林产权结构来看,早期农垦系统种植面积有110万亩,后期民营新增天胶种植面积约500万亩,但其中100万亩为海拔900米以上的无效产能。由于2010年云南农垦改制,胶林养护、割胶管理权直接下放至胶农,所以当前西双版纳产区的胶林主要集中在胶农和民营胶园主手中。
  据笔者估算,西双版纳产区约有30%的天胶需要聘请工人割胶,而由于目前胶价对应的割胶收入过低,割胶工人流失,最终导致天胶弃割现象较多。目前弃割比例约占20%,产量预估将下滑10%左右。
  我们以一个胶农自有或全岗分到胶林20亩即600棵胶树,每亩产120公斤天胶来计算相关收益。参考目前11.5元/公斤的胶水价格,其年收入为27600元,而所交养老保险、税费等将近万元,剩余部分若用于养活一家五六口人,生活会比较困难。
  另外,胶工收入更显微薄。同样以一个工人割胶600棵胶树(20亩),每亩产天胶120公斤来计算,分成比例按照6∶4的标准,其割胶年收入仅为16560元,平均月收入仅约1380元,远低于目前3000元/月的平均打工收入。
  天胶成本和中间费用高
  据了解,天胶实际生产成本和费用较高。以交割标的全乳胶生产为例,胶水收购点一般预加400―500元/吨费用送往加工厂,工厂加工费用约1000元/吨,至昆明的运费约265元/吨,加上产区贴水480元/吨(昆明至上海、青岛的运费为500―600元/吨),合计约2300元/吨。外加交割品部分溢价,期货标准仓单价格与胶水原料价差最高可达3000元/吨。
  总成本方面,以雇工2000元/月的成本、600棵胶树(20亩)、亩产120公斤、6∶4的分成、8.5个月劳工计算,倒算胶水成本价为11800元/吨,加上2300元/吨的中间费用,云南国产全乳胶成本高达14100元/吨。笔者调研了解到,大部分胶农对胶水价格的心理预期在15元/公斤,即价格在此之上愿意正常开割。而以15元/公斤胶水价格、2300元/吨中间费用计算,全乳胶盘面价格需达17300元/吨。
  改种香蕉短期收益可观
  天胶种植收益降低,导致主产区出现胶农砍树弃种现象。据了解,目前西双版纳产区确实有天胶砍树弃种现象,但砍树整体占比较低,并且多为农垦老树翻新。其中,胶林改种主要集中在大渡岗、橄榄坝地区,改种面积估计在10万亩以内,相对西双版纳600万亩的天胶总面积来说占比不足2%.由于近两年香蕉收益较好,西双版纳一般出租土地改种香蕉,每年可获地租3000元/亩,以20亩计算每年地租总收益为6万元,收益较为可观。但是受限于土地肥沃程度、供水便利性等问题,改种香蕉范围较为有限。同时,由于香蕉价格波动剧烈,种植收益前景未卜,大多数胶农也不敢贸然砍树改种。
  总之,在割胶工人流失严重使得主产区出现胶农弃割现象的背景下,沪胶在13000元/吨以下难有下跌空间,后市胶价重心将抬。
参考链接:
[ 相关资讯 ]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生意宝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该资讯同时发布在生意圈
圈名圈主选择加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热评文章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订阅生意快讯
请输入您要定制的关键词及相关选项
关 键 词:  
信息类型:  求购
频  率:  一天一次
出现新的结果时
订阅邮箱:  
温馨提示:  
       
生意宝不会出售或与他人共享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7.10砍树mo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