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许可证过期日期与过期要少一天?

  “满200减100”、“千万进口食品1元秒杀”――近日挂在中粮集团所属的我买网首页上的广告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然而,一些在电脑前奋战拼抢半天的消费者,收到货物后勃然变色:费了半天劲儿,“秒”来的却是一堆快过期的食品。这些消费者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反映,他们抢购的多种食品保质期甚至不足半个月。  早在2012年,国家工商总局就发布《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要求,商家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也就是临期食品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而在此次活动中,查询中粮我买网的广告页面以及促销商品的购物页面,均没有任何相关提示。  消费者质疑,我买网这家由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投资创办、标榜“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安全的食品购物网站”,为何连基本的监管要求都不能满足?
  临期商品竟获100%好评
  7月1日,一位王姓消费者向《经济参考报》反映,从中粮我买网“满减活动”中买到的几箱“Robinson罗宾逊苹果和黑加仑复合水果饮料200ml*4(英国进口)”和“Robinson罗宾逊橙汁饮料200ml*4(英国进口)”,存在严重的临期现象。  根据该商品的中文说明,这两种饮料原产英国,生产日期为日,保质期至日,保质270天。这意味着,消费者买到的饮料离过期还有28天,不到保质期限1/9时间。而根据行业惯例,保质期只剩1/3的食品即可算是临期食品。  《经济参考报》记者联系到多名在此次活动中购买该商品的消费者。他们表示,收到的该货品到期日均为7月31日,并没有在购物及收货过程中看到、得到任何提醒。  对此,记者致电中粮我买网公关部,询问秒杀产品是否有临期问题。得到的答案非常肯定――“此次活动并非临期食品的打折促销”。而当记者提出多名消费者收到临期食品时,相关工作人员称,“可能是仓库发货问题”。  记者发现在中粮我买网上,这两款饮料页面左上角图片介绍里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均被修图抹掉,文字商品信息也仅标明保质期270天,无具体截止期。记者反复查询相关页面,除上述文字描述,找不到任何关于该产品期限、或者临近过期的其他提醒。  然而,上述商品在中粮我买网上居然得到4.9分的高分(满分5分),且商品评论为100%好评。值得一提的是,我买网本次“满减、秒杀”活动,自6月27日开始至7月3日结束的第一轮共7天秒杀,每天10:00和15:00两轮,即14轮秒杀,上述两款饮料销量甚佳,但上架至今累计评论仅30余条,全部为溢美之词。  消费者王先生表示,他多次想发评论质疑临期问题,但均无法成功上传。
  数十种进口商品关键信息残缺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3日下午13点,中粮我买网“进口食品整点秒杀,满200减100”活动,在线销售食品近80个,包括饮料、酒、咖啡、干果、饼干等多个品种。其中,20个产品被修图处理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25个产品日期信息栏为空,5个产品生产日期显示见包装其他位置,19个产品无日期图片,还有10个产品无中文标签。  “从正规渠道进口食品,需经由海关报关,再贴中文标签。贴不贴中文标签,成本相差近30%。”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为了节省成本,许多网店所售的进口食品,都没有中文标签。而部分无良商家,为了将临期产品销售出去,也会选择不贴中文标签。  《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对于日期的模糊处理及中文标签等问题,截至记者发稿时,中粮我买网工作人员均未给出任何回复。“目前电商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很多商家以此打擦边球,而网购又看不到实物。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多留心。”相关专家表示。  而7月4日记者再次登录中粮我买网时发现,相关促销页面已被撤下,无法浏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频道精选: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更改部分过期或即将过期食品生产日期如何定性处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更改部分过期或即将过期食品生产日期如何定性处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第A09版:烟台社会
买了10袋奶5袋将过期
市工商局称,今年要严惩篡改食品生产日期行为
&&&&YMG记者 徐睿  在超市买来的促销牛奶,回家发现明天就过期……许多市民都有在不知情前提下买到“过期食品”或“即将过期食品”的经历。“过期食品”该怎样处理才令人放心?我市部分大中商超专门建立了“临期食品专柜”。市工商局则表示,今年将对“篡改食品生产日期”行为进行规范整治。  部分商超隐瞒食品生产日期  家住莱山区的陈女士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她在一家连锁超市买了两大包促销的袋装牛奶,拿回家拆完一个包装发现,其中有3袋距离保质期只有1天时间了。陈女士又拆开另一个包装,也有两袋马上就要过期。这意味着,总共10袋牛奶,陈女士必须在一天之内喝掉5袋。“这不得撑死我?”陈女士说。  严格来讲,陈女士买到的还不属于“过期食品”,而是“临期食品”,就是马上要过保质期的食品。市工商局的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商家这种借促销来“处理”将要过期食品的方法,在业内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超市、商店。  对于很多商家而言,“借促销之机处理临期食品”,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区别在于,一些比较“地道”的商家会在顾客购买时加以提醒,有的商家则是故意把“临期”食品的生产日期隐藏起来,让顾客难以发觉。  篡改生产日期行为将被严惩  所谓“隐瞒生产日期”,常见的操作手法是“捆绑促销”。赵女士告诉记者,“比方说火腿肠,10根捆在一起促销,把快过保质期的那几根放中间,顾客会当场拆开一根根检查吗?”  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做法就是“篡改生产日期”。市工商局消保科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平时的摸底调查和受理申诉情况来看,市面上确实有小部分超市和厂家存在篡改生产日期现象。而按照规定,如果在期限内无法销售完的食品,超市应该返回厂家的。  南大街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小王告诉记者:“不可能所有卖不完的商品都返给厂家,这样对超市来说会造成损耗的,厂家也不乐意。所以,有的厂家不愿意承担这个损失,就把退回来的食品重新更改一个新的生产日期,然后再发往全国各地的超市销售。不仅是厂家,个别胆大的超市也这么干。尤其是像液态奶这样的食品,重新改个生产日期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库存压力让一些商家冒着被查处的风险“铤而走险”,隐瞒、篡改生产日期。但我市也有一些大中型商场、超市,通过建立“临期食品专柜”的形式,将快要过期的食品集中陈列、销售,并给予购买者一定的折扣,很好地解决了“临期食品”难以处理的问题。  对于厂家、供货商、超市篡改食品生产日期的做法,市工商局表示,今年将进行重点整治,严惩违规者。食品生产日期是,保质期6个月,几号过期?_百度知道
食品生产日期是,保质期6个月,几号过期?
提问者采纳
号,就是过期的第一天。
还能吃吗?
过个三,五天,应该没问题。再多就不要吃啦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保质期的相关知识
其他18条回答
看看什么食品保质期半年的东西到现在最好不吃
在中国任何食品都有---------------
按理 是 保持期边缘的东西,早早弃之……
15年7月8号
自己去算呗
台阁,心随天马辕。夫子王佐才,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辉售过期食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