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霞浦北京养老院护工招聘照顾半自里的多少钱

> 正文
养老院每月三千多招不齐护工 流动性强(图)
  春节过后,外地务工人员陆续返青,但记者探访多家养老院得知,月工资已经涨到3200元仍难以解决“护工荒”。前天,记者来到市北区百姓人家老年护理院了解到,由于目前仅仅招到20名护工,不得不将开张时间从2月推迟到3月。
  招聘俩月仍缺40名护工
  早在1月份,位于人民路上的百姓人家老年护理院就已经装修完毕,总投资600多万元共设置了160个床位,是集养老、医疗、护理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规模相当于一家二级医院。原本计划在春节过后正式开张,开始接受老人预订,但记者发现,这家护理院已经将开张时间推迟了,并在门口张贴了护工招聘启事。
  “8名医生和6名护士已经全部到位了,现在前来预约的老人也有50多位了,但是护工招了两个月才招到20人。”百姓人家老年护理院经理陈萍告诉记者,需要招聘60名护工,可是节后招聘效果很不理想,应聘者大多来自平度、莱西等地,虽然五险一金齐全,工资也已经出到3200元每月,但仍然吸引不来务工者,只好推迟开张。
  流动性强好护工难求
  “护工难找,想找一位好护工更难。”陈萍告诉记者,由于是老年护理院,目前预约的老人年龄都在80岁以上,全部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护工需要负责老人的日常吃喝拉撒,这里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病房,活又脏又累,青岛市区人没人肯干。据陈萍介绍,目前的护工年龄都在45岁至55岁之间,主要来自于青岛周边的乡镇。“和一般的保姆、陪护不同,护工除了肯吃苦,还要有爱心和耐心。 ”节后参加了多场招聘会,但陈萍还是没有找到中意的护工。让陈萍犯愁的是,护工这一行流动性非常大,因为全市养老院都存在护工缺口,很多护工在一家养老院因为偷东西被辞退后,立即又能找到另一家养老院,招到的护工很难干满一年。
  有望建首个护工培训基地
  和百姓人家老年护理院一样,福彩老年公寓、福寿星老年公寓等也存在护工短缺的情况。据市北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养老院都存在护工缺口,按照要求一位护工最多照顾3位不能自理的老人,可是由于人手不够,很多养老院不得不让能干的护工照顾4至6位老人。记者了解到,即便现在每家都给出了3000元至4000元的高工资,但照顾老人的活又脏又累,再加上这项职业得不到社会尊重,所以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护工很难找,从业者大多来自农村,年龄在40岁以上。
  “我准备和平度一个乡镇签订用工协议,把村里农闲的中年人都召集到青岛进行集中培训,让养老院可以随时挑选合格的护工,这样的护工招聘来也很放心。”记者了解到,陈萍正在忙着筹备的护工培训基地是全市首个专业护工基地,也是唯一一座和乡镇签订护工用人协议的培训基地,预计在年内就能正式招收护工学员。(记者 于波)
03-11·
02-27·
02-27·
01-10·
11-20·
11-18·
10-31·
09-20·
02-24·
06-24·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月嫂工资高地位高 养老院护工待遇低没人干
  同样干的是护理的活,同样市场需求大,工资高地位也高,养老院待遇低还没人愿意干——
  都是护理行业,差别怎么这么大!
  在劳务市场上,护理行业十分热门,其中和养老院又是其中最抢手的。但记者调查发现,同样都是做护理工作,和的境遇可是大不相同。
  现状:市场需求都大,但是待遇、地位“天壤”差别
  市民杨先生的妻子怀孕,预产期在四月份,前几天杨先生一家人终于敲定了一个。“说好了24小时住家,一个月6000元,就这价钱还是友情价。”杨先生说,得提前半年就得开始定,不然就不好找了。
  而民族敬老院的院长张黎利也在发愁:“我们这一直非常缺。现在一个最少要护理七八个老人,多的时候要护理十几个。这几年的待遇一直在提高,目前工资在1700元左右,干得时间长了的老差不多在2000元,还给他们上着养老、医疗保险,在这个行业里算是不错的待遇了,但就是这样,还是招不上人来。”
  据(保定)市妇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政部负责人李援朝介绍,家政市场中,一般白班的收入是每月元,全天班工资更高,“金牌”甚至高达7500元,而且供不应求;而养老的工资平均每月2000元左右,最高也不过3000元。另一方面,的年龄基本集中在35—45岁,而养老多是40岁以上人群,甚至45岁以下的都比较少。不仅如此,一些有专业特长的护士愿意从事工作,但是几乎不愿做养老院或伺候老人的护理工作。
  “恩往下流”和“望子成龙”观念,令养孩子“不差钱”:市场催热等育婴职业
  出现天壤差别的原因与传统观念和社会发展需求有关。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学博士董金秋老师表示,中国传统的“恩往下流”和“望子成龙”观念,使人们在养孩子问题上舍得投入。市场催热了,家长们又推高了待遇。
  刚刚给儿媳妇请了的宋女士说,现在家庭呵护婴儿,只要有点条件都舍得投入,往往生一个孩子,父母双方好几个家庭都争着付出。自己儿子小两口工资加一块还不够半月的工资,这的工资本来自己想掏,结果孩子姥姥家非承担一半,两家都抢着掏钱,没有半点矛盾。她说,现在社会流行请,从众和攀比心理,抬高了地位和待遇。“现在护理婴儿真不像我们过去那么简单,要讲究科学育儿,为了小孙子花点钱也值得。”
  于是,请成了“时尚”,“养孩子不差钱”的现状催热了发展速度,也推动出社会机构对其进行各种“包装”:专门的公司、培训学校,定期技能比赛等,让“含金量”不断提高,还衍生出了很多类似产业,如催奶师、育婴师等。
  养老事业不发达,社会保障不健全,待遇提高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
  董金秋老师认为,养老工资待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养老事业不发达,养老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跟不上,使其衍生出的职业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目前,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老人自己能独自承担养老负担的还占少数,大部分需要儿女补贴,这样就造成了养老事业的经济基础不足。
  张黎利说,社会现实是,老年人不仅自己舍不得花钱,更舍不得让儿女给自己请。现在住养老院的,大多是家庭实在没有办法承担了才选择这里,而且大部分老人是儿女们凑钱。目前养老机构基本是民营为主,我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还必须要核算成本的,所以工资再高了,我们也没有能力承担。
  技术含量不同,劳动强度差异大,不如“硬气”
  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不高,也成为现实问题。
  据调查,养老护理人员中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上,学历偏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饮食营养搭配、医疗保健护理等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知识,制约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
  2012年,市民政局、人社局等部门面向全市的养老护理人员开展过一次免费职业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通过考试后可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因为的流动性比较大,有的干一星期就走,我们只对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员工进行培训,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户工都有证。”张黎利如是说。
  有的“跳槽”改做了,除了收入差距,工作中带来的满足感也是他们重新作出职业选择的理由。“照顾老年人需要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还要有爱心和耐心,劳动强度大,收入却较低,这也是养老市场不景气的实际原因之一。不像带孩子,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的进步和笑脸,会使自己有很大的成就感。”刘女士这样对记者说。
  相较之下,的优势十分明显。几乎所有上岗前都要经过培训,同时,在培训中获得很多实际技能,也愿意花时间、花力气去钻研业务。
  再从另一方面看,的工作量等于或者小于养老。付出相同甚至更少的劳动量,却可以赚到翻倍的工资,这导致很多家政人员更乐意做,而不愿问津岗位。
  养老事业期待政策支持 促进养老服务提升
  随着养老业需求的扩大,养老院发展也势在必行。正在筹划中的东篱庄园养生养老服务中心就设计了新型的养老方式。“未来的养老院,应该&养学住用&集一体。居住环境、医疗条件、精神抚慰都应必备,这是我们的计划,也是养老院发展的未来。”东篱庄园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孙倩说,未来的也是以技术性人才为主,待遇也会有所提高。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全国31个省的两会上都把养老事业发展提到了很高的位置,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相信养老事业的春天马上要来了。就我市来讲,从2012年开始,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可以领到每个床位每月10元的床位补贴。去年,省民政部门按实际入住人数,又给民办养老机构下发了每床位每月50元的补贴。但是,面对多,少的现状,待遇较低的现状短时间内依然难以改变,“我们现在正在尽力为民办养老机构争取更多补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如为养老从业人员发放补贴等方式,提升待遇,鼓励增加从业人员,更好的缓解养老需求和难求这一矛盾。”(文/记者 陆征 王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大城小事,第一辰光微信阿拉扫一扫,关注有惊喜!小侬等你来报道!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小侬给你发红包咯!!2月13日,“侬好上海”邀请大家猜谜闹元宵,顺带把红包也抢了吧...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民办养老院欠薪血案:六旬护工砸死8老人
|作者:|来源:南方周末
  案发后,彭细春始终精神恍惚,“活得像傻子”。她不太愿意回想那晚发生的事,“反正老罗再也不会回来了”。 (南方周末记者 张雪彦/图)
  老人杀死老人。因被拖欠半年工资,六旬护工拿起砖头砸向16名无辜老人,已造成8人死亡。
  老人照顾老人。保证“活着”,中国许多乡村养老院里的常态,“这里不是敬老院,而是孤老院”。
  大年初一,爱心养老院。
  凌晨2时,护工罗仁初从梦里醒来,他隐约听到有鞭炮声。此时,养老院四楼走廊一片漆黑,两侧的房间里,18名老人正在熟睡。罗仁初抄起一块红砖,从走廊的一头到另一头,从一间房到另一间房……
  天刚亮,消息在乡间不胫而走:养老院死了好几个老人。悬赏通告很快贴满村头的房前屋后。两天后,罗仁初被抓获。
  截至目前,“2·19杀人事件”已造成8名老人死亡,致命伤都在头部。还有6人仍在住院治疗,死亡人数随时可能增加。
  这所湖南省双峰县当年唯一的民办养老院,曾先后接收一百多名无人照料、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即“失能老人”。
  10名护工负责照顾这些老人的生活,他们平均50岁左右。64岁的罗仁初甚至比一些住院老人还年长。
  开办近4年,爱心养老院几乎完全依赖于老板的个人财力,到了这个年关,护工们已经半年领不到工资。屡次讨薪无望后,罗仁初把愤怒和仇恨,砸向了他们平时看护的老人。
  “反正他们年纪也这么大了,还有养员(指老人)跟我说过,他们想早点死。”罗仁初给了他们最后一击,如同捻灭一盏盏微弱的灯。
  老人照顾老人&
  爱心养老院10名护工多来自乡下,60岁以上的有3人。
  成为一名养老院护工之前,没念过书的罗仁初大半辈子活在田地里。
  在湖南娄底市双峰县沙塘乡,村邻很少见到罗仁初有不干农活的时候。他成天在家门口的六七亩地里,种稻谷,种豆子,种地瓜。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埋头路过别人家的门口,有人喊他,才轻声答话。
  村民黄知祥曾离家打工十年,2014年回到乡里,见罗仁初愈发苍老了,“我还是喊他声‘叔’,他也会很亲切地回我”。
  此时的罗仁初离开田地已有五年,儿子罗建成早就外出打工,两个女儿陆续出嫁。老罗依旧不得闲:当盖房子的小工,冬天给农改的人家修堤、翻土。
  “他话不多说,只做事,连牌都不打。”村民王永廉2013年曾与罗仁初一同做工。天从微亮到抹黑,一天十多个小时不停歇,能挣个120块。
  十年前盖起的三层楼房,只剩下罗仁初和妻子彭细春守着。2013年9月,彭细春也离开家,经朋友介绍,来到19公里外的永丰镇,在爱心养老院做护工。
  爱心养老院2011年起正式营业,很快名满全县:2010年新盖的5层楼房,最多可接纳120名老人,电视、洗衣机、热水一应俱全。最火爆的时候,近40个房间全部住满,甚至出现过“一床难求”局面。
  如此设施水平,全县仅此一家,2012年10月,它还成为县里通过民政局审批的唯一一家民办养老院。
  对于六十多岁的彭细春来说,护工的工作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每照顾一名老人,每月能拿到460元工资,若照顾6至7名老人,每月能挣3000元以上,而且吃住全包。
  但这么好的工作条件,也只能招聘她这样的老人。
  “双峰这个地方,四十多岁的人是不会来干护工这种活的。”爱心养老院院长房鸿春的儿子陈凯说,养老院起步之初,聘请护工是最困难的,外地的请不起,年轻的不愿来。
  护工是份苦差事:与老人24小时同吃同住,瘫痪的老人要在床上解决大小便,腿脚不便的老人每走一步都需要搀扶,身子得天天擦洗,饭菜得一口一口喂。
  “给老人端屎端尿,他们会觉得是个‘丑’事,宁愿去工地上搬砖。”陈凯说,搬砖与当护工,工资相差无几,“谁都知道怎么选”。
  爱心养老院的10名护工里,60岁以上的有3人,大多来自乡下。老人照顾老人,在中国乡村养老院里四处可见。
  “还不是为了让子女少点负担。”彭细春经常会忘记自己也年过六十,也需要被照顾。她的风湿病不时发作,高血压常使她头晕目眩。夜里,她得随时从被窝里爬起来伺候老人,多则七八次,几乎睡不了一个好觉。
  2014年9月,彭细春把老头子罗仁初也叫了来。他们盘算着,二人加起来,照顾15个老人,既能相互有个照应,每月还能挣近7000元,心底油然生出几分喜悦。
  在罗仁初眼里,端屎端尿也没什么苦的,不过是另一份生计罢了。他欣然答应,成了全院唯一的男护工,也是年纪最长的。
责任编辑:黄慧
|||||江苏农业|||福建农业|||湖北农业||||海南农业|重庆农业|||陕西农业|||宁夏农业|||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中国农产品网|||中国牧草网|||中国种植技术网|||云农网|农产品加工网|||灌溉网||
制作单位:农民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养老院护工为啥难招
&&年龄大 工时长 流动快&&待遇低 地位低 保障低&&6个词解答&&本报记者 李奔&&&&近日绿园区纺织佳园温馨养老院为了招护工想了不少办法,网上发帖,门上贴招工启事,到人才市场找,结果越想招人越难招到人。&&在长春,养老院护工难招是普遍现象。17日,记者到养老院体验了护工的一天,走到他们身边,感受他们的苦乐。通过体验,记者了解了养老院护工难招的根源。&&记者体验:&&工时11小时,一天忙不停&&早晨:忙不停&&57岁的沈淑兰来自四平市范家屯镇,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家里还有老伴、儿子、儿媳、孙女,家里以种地为主。为了贴补家用,沈淑兰选择了到养老院做护工,自己舍不得花钱,每个月的工资都要寄回去。&&5:30,沈淑兰起床,简单梳洗。&&5:45,她一天的工作就正式开始了。先和负责夜班的曹丽敏一起巡视她们共同负责的12位老人所在的7个房间,双方开始交接工作。沈淑兰边和曹丽敏挨屋查看,边仔细地记着曹丽敏要她白天特别护理的老人。&&6:00,沈淑兰和曹丽敏一起去打饭,为各房间的老人送去,然后到需要喂饭的老人房间,给老人喂饭。老人吃完后,再把餐盘收拾好。&&6:30,两位护工开始吃早饭,早饭结束后夜班护工曹丽敏就要回到宿舍休息了,她的工作暂时结束。负责白班的沈淑兰则开始打扫各个房间的卫生:拖地、烧开水、擦屎、擦尿。&&6:50,正忙着拖地的沈淑兰手腕上的呼叫器响了,她赶紧放下拖布,来到隔壁的418房间。原来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排便了,沈淑兰熟练地为老人擦屎、换隔尿垫。都换好后,她又回去继续拖地。看着时钟指到7时,沈淑兰到需要吃药的老人房间给老人喂药。药都喂好后,沈淑兰继续她打扫卫生的工作。&&上午:铃不断&&7:30-11:00,沈淑兰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烧水、倒水、擦屎、擦尿,手腕的呼叫器响个不停,在各个房间不停的穿梭。记者看到,一上午的时间,被打断正在做的事情是常事,因为老人随时会有需要,有需要的老人就会按响床头的呼叫铃,沈淑兰手腕上的呼叫器就会显示需要护理的老人的房间和床号。&&8:45,沈淑兰正扶着半自理的吴老太去洗手间,这时,她的呼叫器又响了。把老人扶到马桶上坐稳后,沈淑兰赶紧到416房间,原来是一位大爷小便了,沈淑兰为老人换了尿不湿,收拾妥当后,赶紧回到吴老太的房间,把老人扶回到床上。记者注意到,沈淑兰腕上的呼叫器在3个半小时内响了45次,平均每5分钟响一次。有时,同时会响两三次——来自不同的房间。&&中午:不停歇&&一上午,沈淑兰忙的汗流浃背,没有停歇的时候。&&11:00,夜班护工曹丽敏也从宿舍回来了,她要和沈淑兰一起为老人打午饭,喂饭。&&11:30,沈淑兰和曹丽敏都收拾完,为老人倒好水晾着,她俩开始吃午饭。吃过午饭后,曹丽敏回宿舍继续休息,沈淑兰吃过午饭后,则开始巡视房间,看老人有什么需要,给需要吃药的老人喂药,开始安顿老人午休。&&12:30,养老院一下变得特别安静,老人都回到各自的房间开始午休。沈淑兰则继续收拾房间和卫生间的卫生,尤其对于头天晚上出现不舒服的老人,沈淑兰白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会多去老人房间几次,观察、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下午:仍然忙&&14:00,老人们午休结束,陆续醒来。沈淑兰手腕的呼叫器又开始响个不停了,身影在各房间穿梭。“坐在那和老人安稳聊天是不可能的,我们就得趁着干活的时候和老人唠嗑,了解老人的想法。”沈淑兰擦着额头的汗说,因照顾的老人多,根本没有歇着的时候,正说着,腕上的呼叫器又响了。&&16:30,沈淑兰和曹丽敏一起开始为老人打晚饭。吃完晚饭时,已经17时30分。&&晚上:睡不安&&17时30分,沈淑兰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她的搭档曹丽敏开始接手夜班的工作。&&18:30,曹丽敏开始到各屋把需要喝水、换尿垫、吃药的老人安顿好,为老人泡脚、刷牙、让老人准备休息。&&19:30,养老院又一次安静了,老人都回到房间看电视或休息了。“晚上也睡不踏实,铃不响也得去看看。”曹丽敏告诉记者,夜班虽然没有白天那么多的事,但是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连按呼叫器都做不了,这时夜班的护工就要定时到老人房间去看看老人是不是尿了,需不需要喝水。半夜老人要上厕所会按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起来,根本睡不安稳。&&护工多来自农村&&春种秋收得回乡&&每年的四月份是护工最难招的时候,温馨养老院院长高洁告诉记者,因为护工都来自农村,家里都会种地,每年到春种秋收的时候很多护工要请假回家农忙,请假时间最少的要一周,多则十几天,而新护工这时候又很难招到,招不到人的时候养老院里的&&其他人只能临时顶替。&&54岁的朱明香是绿园区合隆镇人,老伴去世,儿子在家靠种地和扣大棚维持生活,每到农忙,朱明香都要请假回家帮儿子、儿媳忙几天。在养老院像朱明香一样要回去农忙的人还不少,来自舒兰市白旗镇嘎呀河村58岁的李艳居也一样农忙要请假回家帮儿子干农活。&&“马上要到四月份了,又要到春种的时候了,一些需要回家干农活的护工又要请假了。”因为近日招不到人,考虑到一些护工又要请假,高洁很着急,她说,干护工的95%以上都来自农村,所以农忙的时候是养老院最缺人的时候,这时最难招到人。&&年龄大 工时长 流动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温馨养老院有240多位老人,大部分完全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目前,有护工48人,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42岁,其中50岁以下的护工只有2人,大部分的护工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上,几乎是“能自理的老人”护理“不能自理的老人”的状态。每个护工要照顾6个老人,工作量很大。“来养老院很多都是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所以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负担也就相对较重。”说起护工的辛苦和护工难招,高洁认为,这个群体大都招自农村或深山区,大部分因为年龄大、没技术才到城里做护工,城里很多四五十岁的人都不愿意干。&&护工的工作时间要在十一二个小时,每个月休息3天,一次可以休一天半,而且需要在养老院住,这样很多人就都不愿意干这一行。“院里的护工大部分是临时的,很多人是农闲出来,干一段时间就回去了,没法跟人家签订长期合同。”她说,护工人员流动性太强,刚培养成熟一批就面临着要换一批人从头再来。提到护工的培训,高洁介绍,院里采用的是手把手的师徒式培训,一个老护工带一个新人,从护理常识到经验统统都要教。如果新护工从农村来,可能还要从拖地这种最基本的工作教起。高洁称,一个新护工至少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独立工作,这期间老护工和新护工要像连体婴儿一样,不能分开,老护工要时刻注意新护工的工作,不然随时都有可能出状况。&&待遇低 地位低 保障低&&记者了解到,温馨养老院每个月都有辞职的护工。提到留人难,高洁很感概,她说,这些护工都非常不容易,不仅干的活儿累,擦屎擦尿也不是谁都能做的。但是这个行业的待遇却很差,这也是招来人留不住的原因之一。“来做护工的人大都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他们的工资待遇却不高。”高洁介绍,院里的护工工资在1800元至2400元不等,工资很低,而且医保、社保这些社会保障都没有。“因为从事这行的人年龄偏大,办医保和社保很难。”关于社会保障,高洁说,除了护工年龄问题,院里也有难处,院里收半自理的老人每月1450元,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每月1650元,这其中包括护理费和食宿费,如果为护工办保险,院里也要出一部分,那么院里的收支也是问题。&&来养老院的老人,尤其是长年卧床的老人,很多因为病痛折磨,脾气较坏,甚至有的老人把护工当佣人,受委屈也是在所难免的。&&60岁的季国芳在照顾一位80多岁半自理的老人时,经常受到老人的刁难。“有的老人脾气很怪,怎么都不行,还总挑毛病。”季国芳告诉记者,老人总刁难她,她怎么做老人都觉得错,晚上还会没事也按铃。很多人都认为护工地位很低,给人擦屎擦尿说出去都会觉得很没面子。“擦屎擦尿是我们招到护工让她适应的第一项工作。”高洁告诉记者,很多人因为其他工作做的都不错,但是就因不能给老人擦屎擦尿而离开,招到人,院里会先安排做这项工作。&&社会关爱应常态化&&高洁说,每到节假日都会有商家、学校社团来电话表示要来慰问老人。她告诉记者,临近节日,慰问团、志愿者就会变得很多,有时候一天能来三四拨,而志愿者的形式也局限于打扫卫生和表演节目。“春节前后,在院里的控制下,差不多三天来一拨慰问的人。”高洁说,老人既需要热闹,同时也需要安静,考虑老人的身体等因素,院里拒绝了很多来慰问的团体。&&节日以外很少有人来慰问,偶尔来的学生社团往往很难帮上忙。“孩子们并不太会照顾老人,大多是表演个节目让老人们热闹热闹。”高洁称,是否可以模仿北京等地的一些民间机构,每周组织义工去对应的养老院,教老人制作手工或学唱戏曲,形式多种多样,让前往养老院关爱老人成常态化、定点定期化,这样可使慰问团体与老人形成熟悉对子,更加便于相互融合。&&建议:设公益性岗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护工除了年龄大以外,服务意识、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及执行力都有待提高。作为护工,需要从内心真正理解老人,既有耐心还得细心,要懂得倾听、交流和执行。“如果能岗前培训或到养老院培训就好了,正规系统的培训可以使护工掌握护理技能的同时,也学习到从精神层面与老人沟通。”高洁说,院里如组织护工统一参加培训会影响老人的正常护理工作,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形式只能教会具体的操作,但是对于精神上的沟通交流就表现较弱。&&“能否设立护工公益性岗位,让更多年轻人投入到这一职业中来。”家属孙先生建议,护工年龄大,甚至很多人都不认字,他母亲76岁,照顾她的护工都已经60岁了,如果能设立公益岗位,并大规模、高频率地对养老院护理员进行培训,也许能够使整个护工队伍呈现年轻化和稳定性。他解释道,设立公益性岗位的同时,养老院与卫校签订就业协议,可多层面使护工群体年轻化、专业化,也更受社会关注,提高社会地位、收入,增强这个群体的整体水平。
原标题 [养老院护工 为啥难招]
以上内容来自:长春晚报
[责任编辑:纪博琪]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养老院护工“一工难求”招了47名大学生 一个也没留下来
编者按日前,第九届中国老年产业博览会在我市举行,多家养老院“登台”吆喝,以招揽老人入住,现场很是热闹。可热闹过后,养老院也在犯愁:老年人越来越多,护理员一工难求,对口的养老专业学生又不接招,该怎么办?自今日起,本报陆续刊发记者的调查报道。
“老人”伺候老人 养老院护工短缺
在得知自己要多伺候一名80岁老人后,60岁的石永华感觉有些吃不消——因为,这就意味着她要同时伺候7名老人。
3年前,石永华开始在歌乐山上的怡福老年公寓当护理员,可护理员并不轻松,喂饭、清理大小便、推老人进出、擦身子、翻身,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繁重又琐碎的护理工作,从凌晨4点忙到晚上10点过,之后虽然可以休息,但仍要待在老人房间,一旦有需要随时起来照料。
“没办法,走了一名护理员,又招不到人。”怡福老年公寓负责人陈利说,公寓里有70多名老人,护理员只有10人,只好每人多摊一个。剩下的这10名护理员,也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
“我们也缺护理员。”在规模较大的龙山老年养护中心,人力资源部主任柯灵也很着急,中心已入住200多老人,如果再增加,护理员就忙不过来了。
“我们的招聘信息常年挂在网上,但报名的人寥寥无几,养老院一年四季招聘护工已是常态。”柯灵说,招聘时,大家一看是护工岗位,多是摇摇头就走了。
记者先后走访了怡园、泰辉、怡康、侨发等10家养老院或老年公寓,在这些地方,一个护理员一般要照顾10名左右的老人,“一工难求”现象很普遍。而且护理员年龄通常较大,50岁以上的占七成左右。
“以往护理员还能从下岗工人中招收,可现在愿意干这行的人越来越少,”陈利说,无奈下,他们只好把目光瞄准缺乏技能、需要挣钱的农村老人,但这些老人因文化水平和职业能力较低,往往达不到就职要求。
招了47名大学生 一个也没留下来
养老院护工“一工难求”,而养老专业毕业生却不愿意留在养老院。
“才三天就走了?”听到这个消息时,陈林有些吃惊,但这样的结果却又在意料之中:现在的大学生,甘心留在养老院当护理员的太少了。
陈林所在的松林养老院位于南山上,半个月前,在外地民政院校读大三的小雯(化名)找上门来,希望能在护理员岗位上实习。对此,陈林求之不得,并打算将小雯作为人才来培养。
可现实却很残酷,实习第一天,小雯感觉两只手都要断了;实习第二天,被一个脾气古怪的婆婆骂哭了;第三天,她就选择了离开。
陈林坦言,他曾多次到有养老专业的学校招聘护理员,却一无所获。
陈林反映的情况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得到了证实。作为我市唯一一所有养老专业的公办大专院校,该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立于2010年,学制三年。2010年,该专业招收了104名学生,毕业时,就业率达100%,有当营养师的,有从事健康管理的,仅8人留在养老院这一专业对口机构,没过多久,2人转行,只剩6人。第二届招收了47名学生,也全部实现就业,可没有一个留在养老院。
“我们正在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尽量劝他们留在养老机构工作。”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与老年服务学院副院长张俊说,不过,今年最终有多少能留下来,她心里也没底。
养老院护工“一工难求”这一尴尬全国都存在
“这正是养老机构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是硬伤。”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调研员廖典清说,按国家相关规定,对介护老人,养老院护理员的配备比例应是1:3到1:5,自理老人则是1:10。但不管是公办养老院还是民办养老院,大多没达到这一标准,全市养老院护理员缺口达数千人。
如此大的缺口,养老专业的大学生理所当然成为“香饽饽”,但他们大多不愿意留在养老院。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市200多家养老院中,养老专业的大学生护理员所占比例不足一成。
这样的尴尬不仅出现在重庆。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家养老院,都出现了“一工难求”的局面,护理员缺口都在30%以上。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养老护理员的需求量在1000万人左右,但从业人员却不足30万。
“2013年,我们学校养老服务专业总投档数只有200多人。”山东一职业学院院长说,目前,全国仅有近20个省市的30余所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培养的人才仅有千余人,最终留在养老院的更少,远远不能满足老龄事业的发展需求。记者 李珩 姜雅娟
· · · · ·
更多新闻扫描二维码
下载“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扫二维码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院护工工作职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