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2317的业务范围和生产方向

当前位置: >
> 郭台铭要来A股圈钱有什么企图
鸿海大陆业务将分拆上市,郭台铭为何此时要来A股圈钱
 来源:华夏时报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者按】随着中国A股的火热,融资能力自然也吸引了很多企业的眼光,不仅仅已经在海外上市的很多中概股纷纷准备回归,就连主要业务本身就在大陆的鸿海精密集团也想分一杯羹。前几天,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其在大陆的业务可能分拆出来在A股上市。那么,除了上市融资之外,郭台铭还有什么其他目的?代工巨头鸿海精密(2317.TW,简称鸿海)也看好内地A股市场的圈钱能力。6月25日,鸿海召开股东大会。董事长郭台铭在会上表示,鸿海在大陆的业务有可能在未来3到5年内分拆登陆沪深股市。这意味着,鸿海在大陆的庞大代工厂富士康将有可能上市融资。大陆业务分拆鸿海的分拆上市计划延伸到了大陆A股。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在大陆,集团会将旗下很多好的公司分拆出去,在当地上市。集团用航空母舰带领着战斗舰,3年到5年会有收成。拆分上市的一大直接利好就是提升鸿海的整体市值。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也坦承了这点。鸿海在大陆的主要业务是代工厂富士康。而拥有上百万员工,在各地广泛设厂的富士康,对大陆经济影响举足轻重。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鸿海富士康占中国大陆出口比重约为5%。他同时表示,尽管鸿海有向印度扩张的计划,但并不会缩减在大陆的制造业务。但他并没有透露分拆上市的细节与上市地点。事实上,这并非郭台铭首次流露出分拆旗下业务的意向。2013年6月,郭台铭在当年的股东大会上宣布了分拆计划。鸿海当时计划将集团事业群升级为12个次集团,每个次集团独立扶持3至5家上市公司,并希望以此实现收入的增长。而此前,鸿海已经有多项业务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上市。鸿海旗下最新上市的是从事平板触控业务的英特飞科技。6月12日,英特飞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并一举募资23亿多新台币。《华夏时报》记者查阅资料显示,英特飞的主要生产经营地位于深圳和成都,主要产品为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触控显示模组,而最大客户为苹果公司。苹果的力量郭台铭欲在大陆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处大陆的富士康因为为苹果代工,收获了巨额营收和众多关注。有消息称,来自苹果的收入,已经占到鸿海总营收的60%-70%。但鸿海已经不是苹果唯一的代工厂商,此前iPhone6的订单就被台湾另一家代工厂和硕拿走一部分。面对外界对苹果分散供应链的质疑,郭台铭在股东大会表示,鸿海与主要客户从第一代开始,就合作设计智能型手机,双方关系只会越来越密切。他强调说,“苹果不可能把所有订单都给了鸿海,但是主要份额还是在鸿海这里。”他同时暗示,少量小尺寸产品有某些厂商竞争,这些公司都是用杀价竞争,而且是客户的备胎,“技术差远了”。事实上,电子制造领域一直都是鸿海赖以成长的强项。郭台铭表示,鸿海应该是全球制造手机和平板的最大集团,未来还要继续扩大市占率,希望能达到30%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鸿海的大部分来源是为苹果代工。但利润的微薄,也使富士康更多地转向中小品牌客户。郭台铭表示,鸿海不会再把所有资源集中在大型客户,而会把20%-30%的资源移到中小型创新公司,又称创客。他强调,这些创新公司虽然一年营收贡献度约在10亿-20亿美元,不过若一年能有10-20家的新创公司的订单,营收就是数百亿美元。而据记者了解,鸿海在印度的工厂,即将为大陆企业小米生产手机。转型需要资金支持尽管代工依然是鸿海擅长的老本行,但郭台铭依然在股东大会上表示,鸿海要走制造营销及服务一条龙整合模式。他在股东大会上表示,鸿海除了持续维持硬件制造的能量,也将增加服务新创公司的比重,将从过去的0%缓慢增加到10%-20%。事实上,鸿海正在开发除了平板与手机之外的新领域。郭台铭表示,不论做手机还是下一代互联网汽车、智能、新能源车,都需要大量模具及制造化,鸿海将建立很多基地以应生产。他同时表示,供应链金融也是鸿海将来的方向。庞大的转型无疑需要有资金的支持。易观智库分析师王小星对记者说,“富士康在A股分拆上市,是为了融资来支持自己的转型。富士康以代工为主,利润率很微薄。只有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都拿在手里,才有增长的空间。”但他同时对记者表示,鸿海的转型并不容易。“船大难掉头,这并不是富士康一家的问题。公司转型需要有专业的团队配置、机制等等。传统企业分工很精细,而互联网企业却都是扁平化的小团队。传统企业怎样通过扁平化的机制来运营大工厂也是难题。”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今年营运目标增长一成没变。在手机、平板增长趋缓的情况下,转型或许能够为鸿海的目标提供一些助力。【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后】为人代工真的只是在赚辛苦钱,著名的虽然鸿海精密集团很庞大,业务也很多,营收更是可观,但是比如生产一部苹果售价几百美元的苹果手机,代工费只有区区的几美元,所以算起来整体的利润实在并不多。所以,郭台铭不甘于只为他人做嫁衣,也情有可原。可是,传统企业想向新型企业转型是十分困难的,那么,鸿海精密能否通过不断分拆上市实现这一目标呢?观察以前郭台铭的几次尝试,我看仍然希望不大。【责任编辑/王起】
关注更多观点和话题,可参与IT时代网微信互动(微信号搜索"ittime2000",进入“”进行互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6:00:11 
但他同时对记者表示,鸿海的转型并不容易。“船大难掉头,这并不是富士康一家的问题。公司转型需要有专业的团队配置、机制等等。传统企业分工很精细,而互联网企业却都是扁平化的小团队。传统企业怎样通过扁平化的机制来运营大工厂也是难题。”
  15:59:52 
尽管代工依然是鸿海擅长的老本行,但郭台铭依然在股东大会上表示,鸿海要走制造营销及服务一条龙整合模式。
  15:59:29 
为人代工真的只是在赚辛苦钱,著名的虽然鸿海精密集团很庞大,业务也很多,营收更是可观,但是比如生产一部苹果售价几百美元的苹果手机,代工费只有区区的几美元,所以算起来整体的利润实在并不多。
  15:59:21 
所以,郭台铭不甘于只为他人做嫁衣,也情有可原。可是,传统企业想向新型企业转型是十分困难的,
  15:59:11 
那么,鸿海精密能否通过不断分拆上市实现这一目标呢?观察以前郭台铭的几次尝试,我看仍然希望不大。
  15:58:51 
事实上,这并非郭台铭首次流露出分拆旗下业务的意向。2013年6月,郭台铭在当年的股东大会上宣布了分拆计划。
  15:58:42 
鸿海当时计划将集团事业群升级为12个次集团,每个次集团独立扶持3至5家上市公司,并希望以此实现收入的增长。
  15:58:34 
而此前,鸿海已经有多项业务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上市。
  15:58:24 
鸿海旗下最新上市的是从事平板触控业务的英特飞科技。
  15:58:15 
6月12日,英特飞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并一举募资23亿多新台币。
  15:58:05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资料显示,英特飞的主要生产经营地位于深圳和成都,主要产品为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触控显示模组,而最大客户为苹果公司。
  15:57:41 
鸿海在大陆的主要业务是代工厂富士康。而拥有上百万员工,在各地广泛设厂的富士康,对大陆经济影响举足轻重。
  15:57:16 
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鸿海富士康占中国大陆出口比重约为5%。他同时表示,尽管鸿海有向印度扩张的计划,但并不会缩减在大陆的制造业务。
  15:57:02 
但他并没有透露分拆上市的细节与上市地点。肯定是中国。
  15:56:45 
拆分上市的一大直接利好就是提升鸿海的整体市值。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也坦承了这点。
  15:56:36 
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在大陆,集团会将旗下很多好的公司分拆出去,在当地上市。集团用航空母舰带领着战斗舰,3年到5年会有收成。
  15:56:15 
前几天,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其在大陆的业务可能分拆出来在A股上市。
  15:56:09 
随着中国A股的火热,融资能力自然也吸引了很多企业的眼光,不仅仅已经在海外上市的很多中概股纷纷准备回归,就连主要业务本身就在大陆的鸿海精密集团也想分一杯羹。
  17:13:55 
在各地广泛设厂的富士康,对大陆经济影响举足轻重。
  21:35:51 
郭台铭表示,不论做手机还是下一代互联网汽车、智能、新能源车,都需要大量模具及制造化,鸿海将建立很多基地以应生产。他同时表示,供应链金融也是鸿海将来的方向。
  15:36:34 
传统企业怎样通过扁平化的机制来运营大工厂也是难题
如果你想发表观点,请先或,或者通过社交账号快速登陆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
卢晓的最新文章
万达帝国正在崛起,虽然说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但是他所属的行业和情况,决定了,他的帝国的未来。
后青年的拍摄不差钱,和老一代电影人的思想也不一样。
别都回A股了,到时候会让你痛不欲生,现在看看A股的形式,想想市场的泡沫有多大吧。
苹果那些不是系统的一部分么?就跟你win系统里还装了纸牌啊扫雷啊画图啊什么的一样啊!再说了,你激活手机的时候不是自己点了同意么!
互联网电视和手机不是一类产品,靠性价比这回事,没办法打通市场
Copyright& IT时代周刊 版权所有&|&北京时间:
位置导航:
鸿海投资SK C&C的战略意图
日 10:11 来源于 企业观察报&&&&&&|&字号:
  作者 & 高艳秋 (作者为和君集团合伙人)
  企业选择的投资方向表面看各不相同,但成功的投资方向选择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事先制定明晰的战略方向
追寻鸿海近来的投资轨迹,可见其正在电信业务方面展开一系列布局 CFP / 供图
  6月30日,鸿海集团宣布以3800多亿韩元(折合约人民币23亿元)入股韩国SK子公司SK
C&C,持股4.9%作为长期投资。鸿海集团表示,此次入股SK C&C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投资,今后公司可与SK
C&C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寻找新的商机。在此之前,鸿海集团还收购了台湾第四大电信运营商&&亚太电信。由上可见,鸿海在电信业务方面正在展开一系列布局。
  入股SK C&C的三重价值
  作为苹果高端产品的主要供应商,鸿海集团凭借其庞大规模带来的规模经济、经验收益曲线,在EMS电子代工行业的地位目前阶段仍不容质疑,没有受到实质性威胁。然而,作为在高科技行业产业链中生存发展的一个公司,不断地审视现有业务,开拓新业务,才是生存王道。
  2013年鸿海的销售收入约为37870亿新台币,业内预计其2014年收入将为39000亿新台币左右。虽然总收入超万亿元新台币,但由于鸿海置身于一个重资产、轻回报的行业,股东权益回报率较SK
C&C 的电信业务低。而且,鸿海代工业务中的PC 行业也整体处于下降趋势,虽然鸿海代工了苹果电脑(IMAC、 MACBOOK), 但PC
行业整体销售下降的颓势对鸿海必然起到一个警示作用。此外,鸿海的代工业务也面临着中国大陆制造商崛起的挑战。
  对比之下,作为一个IT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SK C&C与电子代工行业相比具有较大优势。近年来,SK
C&C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创新业务和创新商业模式,包括云服务解决方案、移动解决方案等,涵盖了新媒体平台、物流服务、能源化工、金融、电信、二手车平台等行业,这些对于3C电子代工之王鸿海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另外,从财务回报的角度来说,SK C&C无论从利润率、股东权益回报率,都较鸿海集团的整体回报率要高。2012年SK
C&C公司的股东权益回报率(ROE)为16%, 2013年提高到接近18%,预计年可以达到22%左右。而鸿海集团的ROE
近年则在12%-15%之间徘徊。2013年SK C&C公司的营业利润率在10%左右,而鸿海集团整体则在3%-4%之间。从这个角度看鸿海投资SK
C&C公司的好处不言而喻。
  通过以上分析,鸿海投资SK C&C公司可以解决公司面临的难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鸿海通过参股韩国IT
服务企业,可以规避台湾制造业的风险。同时,对于代工方面的压力也有了缓解,也就是通常人们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获得了更多的盈利点。
  第二是行业拓展,从电子产业3C 代工拓展到与SK
C&C在能源、物流、二手车平台、云服务等多个行业的IT服务上进行合作,尤其是可以参与到包括云服务、移动支付等一些新兴产业中来。这些热门的行业有些已经显现了很强的增长势头,有些也具有很大的潜力。鸿海通过投资SK
C&C公司介入这些行业,一方面为未来的公司发展方向起到了试验的作用,获得一些经验;一方面也不至于落后竞争对手,占领发展先机。
  第三,可以通过提升利润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效果。上面已经分析了鸿海目前主营业务的资金回报率比较低,而SK
C&C公司主营业务方面的利润比较高。这对于公司财务方面是最现实的好处,也是最直接的收获点。
  虽然此次收购是属于不具有话语权的参股形式,远未达到能够对企业运营进行控制的程度,但是从各方面看都有积极意义,得到了市场的普遍看好。
  投资方向与现有业务的关系
  企业对外投资可以选择几个方向,一般来说企业的投资同现有业务有一定联系,当然也存在很多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在投资中同现有业务关系不大或无关。在投资方向和现有业务关系方面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其一,投资领域能达到深耕现有主营业务的目的,为扩大现有主营业务市场份额,提高现有业务竞争力,围绕现有业务用现金、股份置换甚至LBO方式(Leveraged
Buyout,即&杠杆收购&,是企业兼并方式的一种)收购同业。比如,万向集团在国内外收购了一系列汽车零部件厂商,就是深耕现有主营业务。
  其二,是沿现有主营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以求增加成本优势和提高效率。比如,制造企业收购原料提供商、制药企业收购原料种植企业,就是沿产业链向上游整合。
  其三,是在与主营业务具有较强相关性的新领域发力。在非主营业务领域的发力,原因和出发点很多,可能由于自身主营业务的利润率偏低或者由于产业升级、结构转型,从一个在产业生命周期中处于成熟甚至衰落的领域走向产业生命周期中处于上升阶段的新兴产业、新兴技术、新兴领域。突破原有主营业务,向行业内的相关业务进行拓展,尤其是通过收购获取拥有核心新技术的公司。
  以万向集团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系列收购为例,万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收购了拥有新能源汽车电池核心技术的美国A123公司的资产,以及新能源汽车企业美国菲斯科汽车公司(Fisker
Automotive)的资产。此举既可以说是万向集团沿汽车产业链从汽车零部件向汽车整车行业的延伸,同时也是从传统业务向相关的新兴业务领域的进军。
  实际上,企业投资方向与现有业务之间往往存在战略性的选择,深耕业务、产业链整合、关联领域的开发等投资,都会体现在前瞻性、改善财务状况、降低风险、占领竞争制高点等方面。但无论如何,在企业投资中往往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即便那些投资失败的也存在这种考量。
  鸿海投资SK
C&C公司虽然额度并不大,但其战略性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上面已经分析过。尤其是在试探新兴行业方面,更体现了战略的前瞻性,毕竟鸿海的代工模式已经出现了疲态,不久的将来可能走向穷途末路。在这样的情况下考量新兴行业也是未雨绸缪。
  投资方向与战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企业选择的投资方向表面看各不相同,但成功的投资方向选择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事先制定明晰的战略方向。没有一个正确清楚的战略,资本不论投向何方都是盲目的,即使成功也是出于侥幸。
  明晰的战略和正确的投资方向并不能充分保证投资成功。明晰的战略的制定是选择正确投资方向的一个起点,但并不是说投资方向选择正确就能绝对保障一笔投资的成功落地实施。在选择了一个好的投资方向之后,还有许多因素决定投资的成败,例如投资并购团队的建设、对被投资对象价值的适当评估、对投资风险的全面考量、投资并购后的成功整合等。
相关文章:
十大热门文章排行
未经企业观察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
Copyright (C) 2013 企业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以下联系方式由[中国药品杂志/药商天下网]提供
企&&&&业:
江西鸿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由提供联系方式,将获得更多招商优惠政策!)
网&&&&址:
联系地址:
全国区域划分:最大电子代工商鸿海集团申请台湾4G牌照
[导读]鸿海扩大业务范围,目的就是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
腾讯科技讯(苏格)北京时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鸿海集团和其它六家公司已经向台湾电信部门提交了4G牌照的申请。鸿海集团是富士康的母公司,是iPhone和iPad的主要代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商。最近,这家台湾公司在电脑和手机制造业上的营收增长缓慢,亟需开拓新的业务和客户——申请台湾4G牌照正是为实现业务多样化。 本周一,台湾“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发表声明称,该机构正在对七家申请4G牌照的公司进行资格审查,这七家公司包括鸿海集团旗下的国碁电子(这是一家生产路由器、调制解调器和其它无线产品的公司)。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将于八月底揭晓,并于进行投标。该委员会将根据投标结果发放四至七个牌照。相比3G,被称为4G的第四代无线技术能提供更快的数据速度,可以让用户流畅地收看电视、操作互动游戏、进行高质量视频对话等。台湾的手机普及率超过100%,但是岛上的电信运营商仅提供3G服务。鸿海集团不但申请4G牌照,也在媒体行业和软件产业上进行投资。同时,该集团还计划出售自有品牌的电子配件产品,以提高利润率。此前,鸿海已经显示出对基础网络建设的浓厚兴趣,入股多家本地网络基建企业。今年5月,该集团同意支付2.6亿新台币(约5300万人民币),以换取台湾光纤服务商智慧光网(Taifo)28%的股权。除了组装苹果产品,鸿海集团还组装电脑、索尼PlayStation和手机。但是,这些客户本季度的销售状况差强人意,使鸿海集团的营收产生波动。受苹果公司衰退的影响,鸿海集团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总额为8091亿新台币(约1658亿人民币),下跌了19%;纯利润为163.5亿新台币(约33.5亿人民币),增长了2.9%。
[责任编辑:samxiao]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海股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