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敬在2004年上cctv2经济半小时时

CCTV-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
落实科学发展观——制止私挖滥采
  锰是一种黑色的矿石,很多人喜欢叫它乌金,听名字就知道它很值钱。的确,锰是重要的钢铁生产原料,这两年,钢铁价格是扶摇直上,锰的价格也迅速暴涨。我这里有几封重庆市秀山县的观众来信,他们说,当地的锰矿非法开采现象,十分猖獗,甚至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根据这些线索,我们的记者赶赴秀山进行了调查。
  秀山县膏田乡高东村中岭山村民小组村民李碧仙:“其他人都不敢来反映情况,我就是不怕死,我七十五六了,死也就死了”
  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名叫李碧仙,是秀山县高东村中岭山村民小组的村民,3月23号,记者来到高东村采访时,老人拄着拐杖,走了半个小时的山路,找到了记者。老人说,自己家地底下有一个矿井天天放炮作业,现在已无法正常生活。在中岭山村民小组,记者见到,地面裂缝随处可见,房顶上的瓦脱落得到处都是,在采访时记者甚至还能听到隆隆的机器声。
  村民:“到晚上听的更清楚,家里震得很响,我有个小孙子,都不敢让他在屋里住,原先碗放在碗柜里都要跳出来”
  采访时,村民们一直提到一个名字:张老板。并且记者注意到,提到采矿对自己的影响时多数村民都不敢说话,那么这个开矿的张老板是什么人呢?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矿呢?
  秀山县膏田乡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张礼开的矿有没有手续不知道,他是廷昌村的村长。
  能够明确地说出锰矿的矿主和身份,竟然不知道是否合法开采?这后面隐藏着什么呢。而在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了村民和乡干部这样一段对话:“这个矿区最少有二十家批准的,私挖乱采的不算,具体多少清楚。”
  在秀山县,锰矿私挖乱采的情况到底如何呢?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记者进行了调查沿着秀山县茂坡岭的山路望去,右侧这些密密麻麻的都是锰矿洞,有些打了简单的防护架,绝大多数只掏出个半人高的山洞,路边堆满了刚挖出的锰矿石。挖到一半又被放弃的矿洞随处可见,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沿路小矿洞有近百个,整个山体已是千疮百孔。记者在这里采访的当天正赶上当地进行清理,可清理人员前脚刚走,这里的村民就又开始了挖矿。
  一位男子俯身拾起的就是刚采出的锰矿石。据当地村民介绍,茂坡岭锰矿储藏丰富,矿体埋藏浅,当地很多村民一两个人就能开洞采矿,如今整座山基本快被挖空了。在两处非法开挖的锰矿洞口,记者见到了由当地镇政府发出的整治通告,非法锰矿已经被用砖封死,而仅仅两个小时后,记者再回到这里,发现砖已被拆掉,通告被撕毁。
  村民:“派出所来干涉就不挖了,派出所一走就又开始挖,现在都是这个情况。”
  据这位村民说,像这样的小矿洞往外运矿全靠肩挑背扛,大多一天也就能出个几百斤,与那些非法开采的大矿根本无法相比。记者在将信将疑中来到了与茂坡岭一山之隔的道角沟矿区。离矿区很远,就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触目所及范围内这些都是大大小小的矿井。当地村民透露,仅这个矿区就有十多家采矿企业,都是从去年开始动工的,其中非法开采的有三四家。记者以外地投资者的身份来到了一家矿井。
  矿工:“反正他们怎么摆弄我们都知道了,我们来这几个月了,没有人问一次,都是私矿,没手续。”
  这位矿工所在的矿井总共有七八个人,从去年十月份到现在已经开采了将近半年。而在这处非法矿井附近的一处山谷,二十多米的范围内就有三个井口,当地村民反映说,这些都是私挖乱采的黑矿井。
  村民:“你们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手续。他们没有手续的都打在别人的矿区上面,他们不干,他们不同意。谁不同意?有手续的了,有手续的(被黑矿)打在山上面,属于人家的警戒线,自然不同意。然后呢?反正就这么搞了”
  原来,这些黑矿井都是开在一家正规采矿企业井田范围之内。为了解到真实情况,记者随同正规企业的工作人员找到了这处非法矿井的矿主,没想到这家黑矿主竟然提出只和老总谈。
  非法矿井矿主:“还得和你们陈总具体谈,看能不能作为你们的一个井口,具体么,和他说,再得谈?要是谈不拢呢,再说吧。”
  我们的记者想到非法矿主的表情还是很困惑,在别人的矿田内开矿,说白了就是赤裸裸的抢劫,我们看到他的表情没有惶恐,没有不安,有的只是得意。再看看那些满山遍野的盗洞,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非法采矿变得如此疯狂?
  锰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除了钢铁行业,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建材、国防、电子等行业。目前,我国的锰矿总储量是5.66亿吨,位居世界第六,而秀山县的锰矿探明储量又占了全国的六分之一。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谁都知道,这个聚宝盆应该倍加珍惜,但是在秀山县,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私挖滥采的黑矿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暴利。
  秀山县地处重庆、贵州、湖南三省交界处,这里是公认的中国锰业金三角,探明储量占全国六分之一,秀山境内远景储量高达5000万吨,矿石品位高,储藏集中。近年来借钢铁行业升温的机会,当地迅猛发展锰加工产业,现在秀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基地,矿石价格更是扶摇直上。2001年每吨锰矿石只有40多元,2002年就涨到150元,元,元,今年年初达到450元,品位高的甚至接近每吨500元。
  秀山县某锰矿管理人员:“非法它开采一吨下来平均只要七八十块钱,但是卖下来利润是三四百块钱一吨。”
  据这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秀山县每年锰矿开采量已超过一百万吨,是三年前的五倍,即使是这样,仍是供不应求。而从开采投资看,一般正规企业因为要考虑安全、占地补偿等因素,投入都要上百万元。而非法开采根本不用考虑这些因素,只要买台风钻机和通风机,打出矿后就可以坐地点钱,主要的支出就是雇佣矿工,那么现在开采一吨矿石矿工可以拿多少钱呢?
  矿工:“反正我们每吨只要九十块钱,具体卖多少不管我的事。”
  秀山县某锰矿管理人员:“每天最大的一家有几十吨,上百吨。”
  记者计算了一下,即使以每个非法黑矿每天采矿50吨计算,每吨纯利润为300元,那么每天非法收入就可以达到一万五千元,每个月是四十万元,一年就可以达到四五百万,而它的全部设备和开凿矿洞的成本是多少呢?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三十万元。
  在秀山县,我们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2001年这个县的财政收入只有7000万元,2004年就增长到了2亿零770万元,在这其中,锰矿开采及加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58.6%,更是占到了全县税收的86.6%,仅有60万人口的秀山有3万人因此而就业,锰资源产业已成为秀山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听到这些数字,大家都会觉得,开发锰矿是件好事。但如果是滥采滥挖,这笔经济账就要重新算了。我这里还有一组数字,秀山县锰矿探明储量是2500万吨,可供开采25年,但如果像现在这样近乎疯狂的盗采,10年时间,就可以把秀山的锰矿挖光。到了那个时候,且不说滥采导致的资源浪费,就是那些靠锰矿谋生的人,就业也会是个难题。而实际上,根本不用等到十年以后,今天的秀山,私挖乱采所带来的危害,就已经是触目可见了。
  里是秀山县高东村余家沟村民吴和安的家,和所有的当地山区建筑一样,房前的宅基地向前延伸出一块,当地人俗称“保龛”,通常都由水泥和山石砌成,十分坚固。而现在吴和安家的“保龛”已经被非法矿井用炸药采矿时震塌。
  秀山县膏田乡高东村村民吴和安:“他们去年打矿的时候这个裂口逐渐逐渐张开,张开了就是,6月25号他们放了几个炮,三个炮,一震动,这里垮塌的,那都是大晴天垮的。”
  在余家沟,地面上的裂缝随处可见,有的村民家由于地基下陷导致房屋变形,门窗都关不上,不得不把木房四周的立柱全部垫高。有在这家矿井里打过工的村民透露,就在房屋底下有多处采矿点,村民们等于住在一个巨大的地坑上。非法开采造成的破坏还不止这些,秀山水资源极为丰富,绝大多数锰矿都临近河流,对于正规作业区,管理部门可以要求企业修筑拦渣坝,但对于非法黑矿来说,则可以随心所欲。
  村民:“原来还有鱼,现在一点鱼都没有了,现在到河里洗澡身上痒的厉害,水里有毒。”
  秀山县锰业管理办公室主任董维达:“像这些河都是水源地,这些河流是洞庭湖区的上游。”
  董维达担心的是,这些受污染的水可能最终会把危害带给下游的采水区。另一方面,锰矿开采必然要砍伐山林,存放矿石和遗弃矿渣都要占用林地或耕地。记者采访时,就有村民不断来反映土地被侵占。
  村民:“我们花高园160多口人只有60亩地,现在实际厂矿占的大概有40亩地,直接影响的。”
  秀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人均耕地仅有0.9亩,山区则更少,事实上由于非法和合法矿井常混杂交错,对农民的补偿很难落实,有些村民因此而陷入更贫困的状态。更重要的是,私挖乱采导致国家税收严重流失,目前当地对每吨锰矿总共收取30元的管理费和税费,以一个每天出产100吨的黑矿计算,每天逃避税费为3000元,每个月就是9万元,一年就高达上百万元。
  我们的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私挖乱采,既不用接受管理,不用缴纳任何税费,不用在环保上花一分钱,不用理会村民的任何补偿要求,甚至不用考虑矿山安全,这种暴利反过来又在诱使着更多的人前仆后继。那么,秀山县能不能走出这种恶性循环呢?
  秀山县对锰矿的私挖滥采,如果长此以往,危害将是毁灭性的。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事实上,当地有关部门一直在严厉打击。但是,要彻底铲平黑矿,他们也有很多苦衷。
  在秀山采访的第三天,记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人再次来到膏田乡高东村,在李碧仙老人居住的中岭山脚下,记者见到了村民们所说的锰矿洞,不过现在已是人去矿空。
  秀山县锰业管理办公室主任董维达:“这是非法开采,完全是不合法的。”
  这位负责人承认,随着锰矿石价格暴涨,秀山非法开采现象也有蔓延之势。在这份2003年底,由县有关部门发出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在对全县所有11个资源点的评估中,都标明有这样的字样:有私挖乱采存在。
  秀山县锰业管理办公室主任董维达:“现在据我们统计去年是48户,今年估计还多一些,但是准确的数字还在统计之中,估计今年在60户左右。”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秀山县批准的锰矿开采企业只有27户,也就是说,非法开采是合法开采的两倍还多。与此同时,秀山也相应加大了对非法采矿的打击力度,每年都开展两次执法大检查,二月底国土、公安等部门刚进行联合整顿,炸毁了一批矿洞和机器,但效果并不理想。
  秀山县锰业管理办公室主任董维达:“往往是炸掉之后措施不好跟上,前脚一走,矿洞塌下来,后面他就给掏开,治理整顿的成果难以巩固,这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然而,在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矿工:“查的时候,老板早知道了,他说只要炸药雷管藏好,其他的只管正常干。”
  对此秀山管理部门承认,非法采矿者多数在地方有一定势力,同时由于暴利诱惑,确实管理难度较大。对此秀山正酝酿成立矿山执法队,同时将管理权限下放。
  秀山县锰业管理办公室主任董维达:“现在惟一的办法就是敢搞,搞得鸡犬不宁,它没办法干下去,所以只有属地管理,交给乡镇去。”
  那么管理权限下放后,是否就能解决好这一难题呢?
  秀山县膏田乡副乡长张宗敬:“目前我想是不能彻底解决,一是乡上人员有限,再是乡上的权力也有限,乡里没有执法权,没有执法权,矿山的执法程序不好调控,乡里政府不可能驾驭县级各部门,也不能调控,只能是一种尝试,只能讲工作一段时间,有了新的情况,再向县政府反映,再找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就在记者离开秀山的时候,一家锰业公司正抓紧进行最后的基础建设,据介绍这家公司将建成目前世界最大的电解锰加工厂,目前秀山县锰矿石的最高售价已超过每吨500元。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它关注的不仅是今天经济的增长,更关注我们的未来。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非法开采泛滥下去,秀山还能保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么?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非法开采造成的危害已是有目共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未来究竟谁会为这一切买单呢?
  记者:袁百欣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次日)00:30
责编:刘琼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半小时主持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