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移民在香港内地可以到香港贷款吗贷款吗

【香港企业贷款,海外贷款,香港企业低息税务规划融资,香港移民】-香港华文投资移民咨询公司
香港企业贷款,海外贷款,香港企业低息税务规划融资,香港移民
发布时间:日
已经有809个人看过
&开香港公司,公司融资,香港公司税务规划优势:
1、为移民香港做准备。
2、低息贷款,香港银行公司个人贷的利息为大陆银行的一半。
3、合理避税,香港企业只打利得税,而大陆是营业税。
4、进行大额融资,申请手续简单。
我们的服务:
1、开香港公司、开公司账户,注资、做流水、商业范围、连接国内企业与香港公司。
2、1年到18个月,续期、审计、交纳个人薪俸税、公司利得税、股东董事派红。
3、逐步向香港银行申请公司贷款、个人信用卡、私人贷款。
具体事宜请联系我们公司的顾问。
咨询电话: ,微信:,qq: 郑先生
联系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横虼蟮溃ㄎ鏖堵罚┰蟮禄ㄔ48栋104
====华文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香港华文投资移民咨询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横虼蟮溃ㄎ鏖堵罚┰蟮禄ㄔ48栋104铺电话:手机:联系人:郑先生 其他新闻动态
相关链接:
& 广州其他文章
香港华文投资移民咨询公司版权所有,网址: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横虼蟮溃ㄎ鏖堵罚┰蟮禄ㄔ48栋104铺我公司主要经营产品:便宜快速移民,小国移民,第三国绿卡,冈比亚绿卡,多米尼加移民,格林纳达护照,瓦努阿图移民,最快的移民办理贷款投资移民香港如何保障安全性?_投资移民香港HK_天涯博客
投资移民香港,投资移民香港方案,香港投资移民,香港投资移民方案,移民香港各种方式。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70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899934
(5)(2)(1)(3)(3)(1)(1)(4)
办理贷款投资移民的投资方案有很多,而办理贷款投资移民香港,申请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保障资金安全性?和如何能获得最大收益。
投资1000万港币购买债劵有哪些保障?
&&&&1、香港债劵是入境处认可以公示的
&&&&2、香港上市公司发行债劵是按香港资产比较才能发行约占1/10
&&&&3、选择香港上市证劵托管交易的债劵
&&&&4、选择资产市值较高和稳定的上市公司发行债劵
&&&&5、选择第一债权人,可以优先回收资产
&&&&6、香港上市公司壳最少价值4亿+资产20-30亿,有足够偿还能力
&&&&7、每年有固定的现金分红5-6%
选择我们的优势
&&&&1、投资额范围500-1000万港币(解决您资产问题)
&&&&2、首先核算上市公司的资产最少要达到20亿以上(安全性高)
&&&&3、我们会帮您选择香港上市证劵公司委托交易(多一层保障)
&&&&4、只会帮您选择第一债权人(优先回取资金)
&&&&5、贷款可以在您名下银行账户,现金汇入(资金有保障)
&&&&6、我们经验丰富,成功案例非常多。
贷款投资移民香港的投资方案介绍:
& & 方案一:申请人只需要投资650万港币,剩下的350万贷款,以现金的方式汇入申请人账户,共计1000万港币,购买香港上市公司的债券或股票,而8年后,申请人还可以收回1000万港币。
&&&&方案二:申请人只需要投资500万港币,剩下的500万贷款,以现金的方式汇入申请人账户,共计1000万港币。购买香港上市公司的债券或股票。
&&&&方案三:申请人一次性投资1000万港币购买上市公司的债券,2周后,就可立即领取7年收益350万港币,8年后,申请人仍可以收回1000万港币。
更多贷款投资移民香港投资方案致电胡先生分类: |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网上查,香港人均收入29825.55美元,我算你三万美元好了,不如美国加拿大等全国平均水平。香港房价。。。每平米十万人民币!也就是说一百平米的房价是一千万人民币啊也就是150万美元!!比湾区房子还贵!他们是怎么买房的?不吃不喝三十年?
按投票排序
據2011年數據,香港目前約260萬套房子,為全城逾700萬人口提供棲身之所,其中約有48%的人以不同形式受惠於政府的資助補貼。大致來講,香港人住在以下四類房子裏:  一是公屋。公屋是“公共屋邨”的簡稱,基本相當於內地的廉租房。它主要由政府出資興建並擁有產權,然後以便宜的價格租給低收入人群。目前香港的公屋單位超過70萬套,其中絕大部分由房屋委員會管轄,為209萬市民提供住房。  公屋突出的亮點是租金低廉。以新界區為例,該區公屋月租金平均為每平方米40港元,而私人樓盤的月租金則達到平均每平方米165港元,是前者的四倍多。申請公屋的條件也很嚴格。按規定,申請者需為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居民,不擁有任何物業,家庭收入和資產淨值也有上限規定。  公屋的居住條件比較艱苦,人均居住面積約為12.8平方米。  二是居屋。居屋指政府通過“居者有其屋計畫”提供的房屋,類似內地的經濟適用房。居屋計畫自1976年開始推行,由政府提供資金,興建樓宇,以低於市價30%-40%的價格,賣給公屋租戶和其他符合標準的中下收入家庭。居屋的條件要好於公屋,建築面積基本在40-80平方米之間,售價在兩三百萬港元左右。申請居屋同樣有收入和資產限制。  三是夾屋。夾屋指“夾心階層住屋計畫”提供的房屋。所謂“夾心階層”,主要指中低收入家庭。政府在上世紀最後幾年實行該計畫,興建樓宇,以低於市價賣給市民,同時也提供貸款。夾屋面積為54-80平方米,售價為市價的七折。房屋在住滿五年前禁止轉讓。夾屋數量僅9000套左右。前三種房屋都是政府提供的,滿足市民置業需求和幫助市民置業的項目。但是,並非所有香港永久居民都可以享受上述的房屋,前三種房屋都有個人或者家庭收入上限的要求,超過了上限,就無法入住公屋,或者購買居屋和夾屋(居屋和夾屋如果想出售,需要按照出售時候的價格補回政府提供的優惠才行)四是私人商品房。為約51%的市民提供住房。前三種都不用買,或者價格適宜,我說一說私人樓的情況。04-13年樓價年份 平均成交呎價($)
9183 1.平均尺價:現在平均樓價9000港幣一尺,差不多10萬港幣一平米。但是注意,這個平均尺價是近兩年樓市一直瘋長的結果,並非一直是此價格,一年前的尺價較現在低了1000元左右。同時,這個平均數是天價高價盤和新盤一起平均的結果。市場上5-6萬一平米的房子還是非常多的!遠一些的新界區村屋甚至還有3-4萬港幣一平米的房子。2.面積:香港房子面積和內地概念不一樣,內地最小5,60平米起,一般一個家庭住個100多平米很正常。在香港,100平米的是豪宅!平常的兩個人小家庭上車盤有300-400尺起跳的(相當於建築面積30-40平米),所以,香港很多樓盤尺價高但是總價低。3.借款:香港貸款比內地寬鬆,銀行可借出7成,如果仍然不夠首付,還可以找財務公司接2.5成,也就是說,極端情況下,買樓可以借到9成-9.5成房款,自己只需要1成首付+稅和律師費即可。同時現在因為聯繫匯率制度,貸款利息極低,年息在2%左右。總結:香港樓價現在處於歷史高位,但是和內地不同的是,在買樓這個問題上,香港的中低收入階層並沒有那麼痛苦(有49%的政府自住房屋,有最低工資保障)。反而是入息剛好過了政府資助房屋上限的年輕人和小中產比較痛苦。一方面沒辦法申請房屋補貼和公營房屋,另一方面房價和收入脫節,籌錢10年可能才可以付一個400尺小單位的首付。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結婚了還需要跟父母住在一起。也因為樓價的問題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
1.简单来说答案就是:以前买的。03年SARS爆發房价触底后,开始一路攀升,并于去年年末超越97年金融风暴前的最高位。题主说的已是近年最高价了,而且单位也应是港币。近年香港楼价指数变化而且均价嘛,没人逼你一定要买位置好、条件好的,来看看日香港各区几大屋苑的成交价,新界还是有四五万一平的「上车盘」(上车:俚语,指首次购房的刚需)。其实,香港人经历过房市的起起落落,对买房、投资房非常理性和精明,现阶段房价高企的情况下,有购房需求的也是观望为主。近几年美国、日本等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致使热钱流入,以及中国投资客加入炒卖战团,把香港楼价节节拔高,这也是为什么梁政府本着「港人优先」、「自住优先」的方针,于去年10月26日推出强化版额外印花税及针对外地客的买家印花税重拳打击投机行为。这些措施被坊间称为「双辣招」,此后房市成交量果然大跌。譬如,据香港土地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月,香港住宅的销售量从去年的8349套下降到4276套,同比下滑近50%,而销售额减少了610亿港元,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表现。来看看11年至13年二手房成交量走势:再举个实例,我有个同事05年在马鞍山买的房,当时价格为HKD 5000一尺左右,现在已几近翻倍。从下图可以看出,基本上马鞍山的楼价走势和全港18区的走势是贴合的,也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而成交量方面,从09年开始升温,直到去年年末被政府重拳打蒙了几个月,今年又慢慢回温,所以说房价依然很硬。2.不过,声音大不代表人多。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香港百姓怕房价上涨,其实不然,要我说,怕房价跌的人要多得多。没上车的年轻人,看着突突涨的房价自然心急如焚大吵大闹,然而一旦他们成功置业,成为百万业主一份子后,心态必然不同。来看看这些幸福的业主、香港私人住宅物业的拥有者总量有多少。下面是我根据《香港201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自制的普查统计表(可以定制数据,很好用,大家可以试试:),可以看到,2011年拥有私人永久性房屋的有近86万户,加上拥有其他房屋(居屋、村屋等)产权的,拥有私人住宅的有123万户,占全港住户的52%。也就是说,香港有超过一半家庭居住在自有的私人物业里,拥有物业的业主数占比比起其他国家也属世界前列。在业主比例较大的环境下,这些业主对无力买房的人的同情带有一定的伪善。举个例子,97年金融风暴前,董建华宣布「每年兴建85000个房屋单位」(后称「八万五建屋计划」)的目标和计划、意欲让更多的人上车,多少人初时拍手叫好,转头金融风暴降临,该政策催化房价暴跌,大批业主成了负资产,跳楼的跳楼骂娘的骂娘,最终促成50万人走上七一大游行的队伍,也让董建华成了香港人眼中的千古罪人。然而,这种伪善并不是他们的错,房子早已成为香港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香港市民被地产商挟持绑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些地产巨头,绑架的何止是住房,各行各业的脉络都被他们掌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商户小店铺退让倒闭,已经将许多市民逼向了“地产霸权”的对立面。3当然买不起私人楼宇的,更多只能选择政府资助的房屋,即公屋(类似内地廉租房),或11年宣布复建的居屋(类似内地经济适用房)。截至日为止,约210万人(占香港人口的30%)居住于租住公屋单位;加上居住在政府资助出售单位的市民,全港约46.2%人口居住在政府资助房屋。据长远房屋策略委员会(长策会)的数据统计,截至去年,在公屋轮候册的非长者单身申请人,超过10万人;其中30岁以下年轻申请者按年增三成达至超过6万人,占非长者单身申请总数达54%,无论人数以及比例创历年新高。其中3%以学生身份登记,而拥有大专或以上教育程度者亦占去17%。这些数据表明,越来越多更年轻、拥有更高学历的人看不到购买私人住宅的希望。面对这样的情况,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政纲中提出,香港并不缺乏土地,缺的是全局观和长远的规划。为此,房委会制定了持续推展的公屋建设计划,计划在2012年至2016年建造约7.5万个公屋单位,即平均每年建造约1 .5万个单位、把公屋平均轮候时间维持在三年左右;而私营房屋政策方面,政府目标是在未来十年供应足够土地,以供每年兴建约两万个私人住宅单位。所以说,调控楼市的行政政策只是香港政府短期的权宜之计,长期来说还将以增加供应为主,只要供应增加,调控需求的力度就可以减轻了。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时代,已经上车的香港市民也见不得有多幸福,他们肩上背负的房贷压力和大陆人一样大。目前,香港市民平均供款占收入水平已经恶化到50%,而且楼市泡沬风险正在上升,万一按息回升至3厘,这个比率将会急升至65%,属相当高的水平。另据2012年下半年的数据显示,香港家庭负债占生产总值比率去年升至59%,接近2002年60%历史高位。说多了都是泪啊。參:【1】【2】【3】
A:你是香港人吗?B:是啊A:你在香港有供房吗?B:有啊A:那你不是香港人取自黄子华《栋笃笑》
1,香港房子面积小。40平米的房子隔两室一厅甚至三室一厅这种事情,在内地我都是当笑话讲的,在香港则是事实。这样一算,如果是屯门一带的房子,一套房也就RMB两百多万,这价格放北京上海也不觉得很恐怖吧?即使港岛区,往往也在300万出头的范围。2,香港买房,首付和房贷利率都很低。首付一成+不到2%的利息,30年,摊到每个月,压力相对香港收入并不算恐怖。3,香港收入在中位数以下的人群,往往能享受公屋或居屋的福利,虽然不如新加坡,不过聊胜于无。
人均收入到哪里都不准。朋友是港人,他的朋友有做顾问律师的、有出版社的、有电视台的、有做公务员的、有做保险的、有银行的、有酒店做厨师的。他们中80%都是租房住的、有房的一些是家里长辈那一代有的房子、一些是家里做生意的、一些是两夫妻都上班辛苦攒钱快四十岁才买房的。港人何不想有房子啊,但素太贵了。你想想一个50多平米的两房还是低层朝马路还是沙田这样不是香港中心区的地方租金却要一万二了。在那边,3万工资算还不错却不能存多少钱的基础了。朋友每年要交几千左右的税,不知道啥税,反正到年底就得交。我觉得在香港普通人生活好憋屈(在房子这面来说,实在在小了)对于只读高中水平家庭环境不好的,1万3算不错了;对于一般读了大学的女孩出来工作有1万8就不错了。不要把香港想得那么美好,其实挺辛苦压力真的比我们大陆普通人大多了
我在香港读书,认识不少香港人,说实话,普通人买不起的。应届生起薪也就1万2港币的样子,近十年来几乎没涨过。看以下链接:具体每个区的房价在此,最近的确涨的厉害,九龙挺破的地方也要接近1w一尺了,更别说港岛的了,几乎都是上千万的另外,香港的房子算的也是建筑面积,很坑爹,而且实用率一般都在80%以下,有的甚至才60%多点。好像去年还是今年才要求房地产商必须标出以实用面积计算的尺价。但一般查到的数据,或者默认说的尺价还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公屋也很坑爹,好像一个人的配额才6平米?(不是太确定,一个香港同学跟我说的,求证)也就是说一个三口之家才能分到20平米左右的房子。也就勉强生活吧。更不提分到前要几年的轮候时间了。见报道:说起租房,就更是一把血泪史了,九龙5平米不到的单间,起码港币一个月,所以这边的学生租房很多都是上下铺的,客厅也住人。不过香港房子有个好处就是配套设施都还不错,很多有灯光篮球场。高档一点的都有游泳池和会所,当然,这都是算在坑爹的公摊面积里的。另外,我觉得比较爽的是香港大概得有一半的房子是海景房吧。。。因为这边住人的几乎都是在海边的一点点平地上,其他都是山了。总而言之,我觉得香港最大的毒瘤就是那群地产商,真心没有道德的血液啊。
香港工作,表示5年之內買別墅無壓力。。。。。當然是在成都買
剛好昨天的本地報紙也報導了這問題。我就借花敬佛好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買樓首先︰1. 搵個月入約3萬的老婆。2. 要唔食早餐。3. 午餐要食麵包。4. 你嘅人工要甘上下。【東網專訊】 買樓,並不是儲首期咁簡單,印花稅、經紀佣金、律師費、裝修費等等,你又應唔應付到?阿全和Helen是1對「80後」新婚小夫妻,2人一踏入社會就開始省吃儉用儲首期,2人27歲就成功圓了「上車夢」。究竟他們是如何在爆高樓價中達成置業結婚夢?甫入新居,整間屋裝修以白色為主調,傢俬擺設簡單,給人1種安樂窩的感覺,一點也不焗促。單位的建築面積為620方呎,實用面積逾500方呎,實用率高達8成。阿全表示,他們至2013年中開始物色新居,直至去年6月才看中此單位,更即日以300萬元購入屯門景峰豪庭第1座1個中層單位,作新婚居所。自小在屯門長大的阿全,讀書時已計劃買樓結婚,畢業後就進行儲錢大計。他說︰「2009年剛剛畢業,任職醫管局行政文員,月入不夠1萬元。為儲首期,每月必須儲3,000元。倘若今個月超出預算,便會在下個月使費扣除,嚴守儲蓄原則。」即使認識了任職護士的太太Helen,拍拖的使費並沒有增加了阿全的負擔。Helen表示︰「每次拍拖都會到公園散步和拍照,一去就數小時,所以不用花錢。現在我們已儲了一疊在不同公園拍拖的相片。」雖然阿全拍拖時仍是精打細算,約會用膳的地方是快餐店,惟Helen並沒任何怨言,皆因Helen亦是1位「慳妹」。剛畢業就月薪22,000的Helen每月儲約10,000元,家用約6,000元,另每月繳還讀書借貸逾2,000元,餘下用作日常開支。她指,部分同事愛買名牌,惟自己一點又不羨慕,笑言買過最貴的東西,只是1對約千元的Timberland鞋。工作5年左右,Helen已儲到40萬元。前年因籌備結婚和買樓,2人開始死慳死抵「節流」,並從節衣縮食開始。阿全說︰「我戒食早餐,下午則帶飯在公司吃。上下班要坐小巴抵達醫院,車費動輒十多元,故我決定改為走路。這2項加起來,每月可慳逾千元,但現已養成習慣,一點又不辛苦。」至於Helen,她亦相信慳錢事在人為。由於護士的工作時間不定時,倘若下午2時才上班,Helen會吃2塊面包當午餐,後來又認為1塊面包亦要近10元,故最後只吃1塊面包當午餐。她稱,自己不諳投資,惟有靠加班「開源」。「病房有自願加班計劃,我曾在數月內加班11小時,可額外增加收入逾2,000元。」最後,2人6年內合共儲到70萬,當中30萬為首期。最初,2人計劃於沙田區置業,惟發現沙田區樓價高不可攀,只好轉移陣地,決定買入屯門區私人樓。當時他們支付樓價1成首期,計及印花稅、經紀佣金、律師費、裝修費及添置家具,總共花近48萬元。阿全表示,單位由銀行承造9成按揭,息率為全期H加1.7厘,實際供樓利率1.91厘,供款期30年,每月供款約11,000元。事實上,買樓的開支已佔2人7成積蓄,結婚使費只有「慳得就慳」。Helen坦言,「結婚儀式本想舉行1個簡單的cocktail酒會,惟較為體面的cocktail收費已超出預算,最後他們決定旅行結婚,邀請雙方家長證婚。」雖然結婚儀式較為簡約,但Helen及阿全幸慶能及時置業。阿全稱,現時該物業同類單位的售價已升逾1成,加上最近政府勒緊住宅按揭成數及調低二按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屆時才想買樓就難上加難。阿全現時月入17,000元,而Helen月入逾3萬元。雖然月薪有明顯差異,惟他們奉行財政獨立,日常開支共同承擔。Helen指,供樓、水電煤、生活用品及買餸錢都是2人平均支付,故她每月仍可儲近3,000元,惟阿全笑言自己每月所剩無幾。FCI投資策略研究課程總監鍾學良表示,其實置業並不是難過登天,只是八十後對樓市欠缺全面的認知。他說︰「八十後的著眼點很窄,只追求大屋苑內的細單位,即使好貴仍然決定追價,導致屋苑單位不斷破頂。然而,他們卻沒有留意附近單幢樓的單位,價錢可能更合理。」他又指,年輕人對按揭及行程了解貧乏,以為收緊住宅按揭尺度及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就買不到樓,又只是道聽途說,以為部分地區樓價水平必定高,卻沒有實際了解,多看單位。事實上,鍾學良早年曾因炒股而焦頭爛額,欠下20萬債項。故他認為,買樓並不一定要靠買股票來增加收入,倘若經驗不足,年輕人很容易輸錢。他指,想資產增值的話,可嘗試買基金,至少有風險評級作參考。網民回應︰- 所以好多嘢都事在人為~首先唔好一味埋怨某d人累你冇樓住~而係睇下你自己有冇盡力~而唔係日日嘆杯幾十蚊咖啡~追手機款~名牌~旅行~跟住慨嘆自己買唔到樓- 買到樓都可以成為新聞既情況已經夠哂唔正常la(啦),點解仲有人可以覺得,係時下既(嘅)人因為唔夠節衣縮食..所以買唔到樓...- 唉,一生人辛辛苦苦為左(咗)層樓,30年後個孫問你,阿爺,你呢生人有冇做過d(啲)咩精彩既(嘅)事?你只能答佢,你阿爺我當年就係為左(咗)層樓辛辛苦苦供左(咗)三十年喇- 買餸都越黎(嚟)越貴 阿全好快午餐都冇得帶飯食 麵包都加價 helen就黎(嚟)一塊麵包都冇得食 公園就拎晒黎(嚟)起樓俾(畀)新移民住同俾(畀)大陸人炒 拍拖地點都冇埋 同埋希望佢地千奇(祈)唔好生bb 因為佢地完全冇政府津貼 生仔要俾(畀)錢買定床位 日後仲要捱俾(畀)大陸人爭到貴晒既(嘅)奶粉 尿片 學費 等等……╮(╯_╰)╭- 1.91厘都1萬1 加息再大跌市就恭喜晒
首先,在香港一百平米的房子称之为豪宅,并不是很多人能购买的,大部分人都是购买30-50平米的房子。然后再来说说香港福利,当你收入低过9670港币每月,总资产低过22万,就可以申请香港公屋,每个月只需支付几百块的房租。再当你收入低过12000港币每月,总资产低过33万,就可以申请居屋,居屋是大概低过市场价30%。最后,其实香港的房价不同位置价格差别很大,并不是都是十万一平,偏的地方四、五万一平,好的地方上百万一平。如果购买700万以下的房子,第一次购房者首付可以只付一成,比上海北京还要容易买,贷款利息只需要2.5%,更是比国内便宜太多。所以只要在香港努力奋斗,买房并不难,但是面积有多大就见仁见智了
楼主有无听说过东莞樟木头和常平的二奶楼?
在东莞有广深线经过的镇,有很多环境和地段很好的楼盘,是传说中的香港二奶房。这些楼盘,有的接近90%,是香港低层收入者在大陆购买的房产,这些低层阶级包括出租车司机、保安、甚至很多无业人员...,他们在大陆的房子的作用是什么:包二(三、四....)奶!! 所以 ,别咸吃萝卜淡操心啦。------------------------------------------------顶到100我继续爆些狗血的..
2012年的入息數據:300萬,首付3成,25年還款:那麼只要有首期,剛在月收入在中位數以上的家庭勉強可以付擔。當然也有更低價的樓盤可以選擇。另外,香港約有一半人口享受公營房屋政策。
自己曾在香港实习一个月,又从事的是地产方面的工作,在实习时和公司内派员工聊过此事,下面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一下。香港的最低生活保障大概是每个月八千港币(乘0.812换算人民币),香港的房价题主提到每平十万块人民币,其实不然,在港岛铜锣湾,湾仔等好的地段可以达到每平十万港币,在九龙新界也就是每平五万六万左右。而且,香港的房屋是按平方尺(1/11平方米左右)来买卖的。我所实习的公司港聘员工的工资大概每个月3~4万港币,薪水也是比大陆高很多的。下面说下香港的公租房计划,三颗星也就是香港永久居民满足申请条件的都可以在三年内得到公租房。我的室友就是在去年夏天胡总视察的启德1A项目实习,每个公租房面积大约二十多平。在香港六十平都可以隔成三室,住三代人,住房的质量和大陆还是没法比的。但是香港富人的住宅和我们电影里看见的差不多,很豪华。在公司地盘旁边就是林青霞的别墅,也曾去黎明正在修的别墅参观过,等明天给大家贴图。今天先说这些,手机打上的,等有时间再补充。—— —— —— —— —— —— —— ——分割线—— —— —— —— —— —— —— ——黎明在建中别墅,4亿港币黎明在建中别墅,4亿港币黎明别墅外景,在新界马场附近,离口岸不算太远黎明别墅外景,在新界马场附近,离口岸不算太远林青霞别墅,位于九龙安达臣道旁,依山而建。自己实习的地盘就在此。林青霞别墅,位于九龙安达臣道旁,依山而建。自己实习的地盘就在此。
香港房子不是好榜样。大陆的卖地财政,楼花什么都是学的香港。劏房更是香港人的耻辱。厨房和厕所一起简直不是人住的。知乎随便找一下就有:
香港的穷人的确买不起房,但有政府的公屋居屋可住。而对普通白领来说,在香港买房并不太难(港岛市中心地带除外)。首先,香港的房贷最多可做到9成,意味着500万的房子,首付50万就能买到了。(律师费税费等不算)离题一句,香港500万的新房比北京400万人民币的房子从地理位置建筑质量到物业配套都好太多了。其次,香港物价其实并不高,在香港生活最大的支出是租金。一个工作几年的普通白领,月入最少也有2万,本地人跟父母同住不必缴租,很快就能把首付款攒出来。第三,香港贷款利率很低,月供往往比租金还少。很多港人买了物业之后,如果还没结婚,一般会租出去,以租养贷甚至挣点零花钱。所以如果有个大几十万,在香港买房其实比租房划算多了。如果退休之前能挣出两套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晚年基本就能生活得比较滋润了。说到底就是金融市场发达,开放市场利率低,工资水平高。因此虽然房价贵,还是买得起的。(如果碰上98金融危机或者非典这种房价跳水的时候就更容易了。)另外,作为成熟市场,香港的楼市不像国内那么疯长,所以港人都不急着买房,更倾向于量力而为。
香港本地购房者:房价那么贵就住小点呗。香港房产开发商:房子平米太大卖不出去,那就隔成小间呗,单价高还是能赚钱,无非是房子数量变多了,销售员多卖卖就好。
說實話排名靠前的答案列舉的只是所謂的政策吧,符合條件的香港居民還要經歷漫長的排隊或者是抽籤才有機會購買到居屋,的確大部分年輕人現在都只能跟父母住在一起,月薪三四萬在香港的畢業生中算很高的水准了。香港的居住的確是最大的問題了,更不要提及所謂的劏房簡直跟狗籠一樣,現在這個樓市買一些地段偏僻的三十年樓齡的四五百尺的房子也要幾百萬吧
不请自来。作为一个在香港生活过的孩纸回答一下。1. 身边的香港朋友有一部分30多岁还在跟父母同住;2. 很多香港朋友会打多份工;3. 买房并不是身边香港朋友首要考虑的问题;4. 香港朋友薪资涨幅比较大,而且一旦来内地工作,身家暴增……而且,当他们有钱的时候自然会买房。没钱就跟爸妈合住也是常态。以上答案仅适用于部分普通香港民众。另外,插播一个貌似搭边的电影: 这个也提供了一个对于香港人想买楼的心情的剖析参考。
内地房价高企和香港的情况一样,万恶的土地”招拍挂“制度!有几个同学从美帝毕业去香港工作,待了几年都撤离了,生活压力太大。如果连中产阶级都买不起房的话,真的该好好反思下啦
香港的房贷很少超过2%,可以只付一成购房,如果是这个房贷利率和首付,不知道国内的房价是怎么样?
必須勵志,靠自己~又一個勵志靠自己的上車故事。成功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 新移民 求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