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宁妻子自杀的深圳残友集团是如何壮大起来的?

深圳残友控股联手微软·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A09版:时政
A01版 要闻
A02版 盛世博览
A03版 盛世博览
弱势群体依托高科技强势就业,重症血友病患者郑卫宁创奇迹
深圳残友控股联手微软
  在广东省劳模表彰会上,汪洋书记与郑卫宁握手。吴伟洪摄
  编者按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五年一度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包括146名广东代表在内的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欢聚一堂,接受党和人民授予的崇高荣誉。  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立了卓越功勋。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人民群众,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劳模的骨干和带头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  本报从今天起连续推出“南粤劳模风采”,是为弘扬劳模精神,更为学习和传承。  4月28日,在广东省庆祝“五一”暨劳模表彰大会上,出现了一位“新面孔”———深圳市残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卫宁,他曾先后获“中华慈善楷模”、“全国自强模范”而两次被胡锦涛总书记接见并表彰。今年,郑卫宁本来有机会第三次见到胡锦涛总书记,但却因身体原因无法到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  郑卫宁身患先天性重症血友病,轮椅代步,靠定期输血维生。对于随时而来的生命危险,对于没有第三次见到总书记的遗憾,他淡然一笑,“生命和死亡是人生的一对翅膀,都思索领悟了,才能飞翔。”  虽有死亡跟随,前行却从未停止。身残志坚的郑卫宁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艰难创业,一路奉献裸捐所有,并将“残友”发展成拥有千余名残疾人的高科技就业平台。今年,他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9年攻下3个文凭,1台电脑创业    郑卫宁是武汉市一位先天遗传的重症血友病患者,家族中凡得这种病的没有一个活过50岁,而他今年已经54岁。  身患绝症的郑卫宁,从降生之日起,死神就如影随形,他从小没上过一天学校。既然随时都有生命之虞,郑卫宁渐渐养成了一个生活态度:今天能做好的,绝不留到明天。靠定期输血维持生命的郑卫宁,从不停息地工作,又患上晚期糖尿病、晚期丙肝、三期高血压等重大疾病。  残疾与无能之间能画上等号吗?为了推翻这个不公平的命题,郑卫宁促使自己不断学习。随着电视大学的创立,郑卫宁花了9年时间,获得了中文、法律、企业管理3个大学文凭。  1997年7月中旬,郑卫宁聚集了刘勇等一班残疾朋友,在深圳福田区景田社区一间小房中,依托一台电脑与一个撑起电脑的纸箱办公桌,耗时两个月,建成“中华残疾人服务网”,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上规模、专业化,并由残疾人自己设计制作并管理的残疾人服务网站。为了建好网站,他把父母留给自己的30万元输血保命钱全部投入网站。该网站不仅服务残疾人,更重要的是解决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网站推荐出去的残疾学员在众多企业都很抢手,因为他们有熟练的电脑、互联网技术,而且“性价比”更高。    软件技术实力雄厚,公益网站世界知名    十几年来,郑卫宁将“残友”发展成包括1家基金会、4家社会组织、15家高科技福利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而且有一家公司很快就要在创业板上市。其残疾人高科技、公益性网站是世界点击率最高的福利网站、华语圈残障类最大门户网站,已有海内外注册会员3万多人,其技术能力排在深圳1700多家软件企业前十名。  为保证残友和谐科技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郑卫宁将残友集团90%个人股份控股和各分公司51%的个人股份控股,以及“残友”和“郑卫宁”的驰名商标品牌价值等,通过公证全部裸捐给社会。    残疾人伊甸园里,阳光生活福利优厚    郑卫宁考虑到残疾人生活成本居高,处理生活事务较耗费精力的特点,为员工的办公和生活实现一体化保障:公司安排食宿,按照正常工作时间上下班,下班后时间自行安排,有专人搞卫生、洗衣服、做饭,中餐、晚餐标准都是六菜一汤,早餐也很丰富。每个员工来时,都会让他们报一个“母亲菜”,也就是他们的母亲做的他们最爱吃的一个菜,记录进公司菜谱,每顿轮换着做给他们吃,让员工有回家的感觉。  残疾人容易得病也最怕得病,“残友”不是像一般公司给外地员工上只能住院才能报销的普通医疗险,而是给员工买上连门诊费都可报销的商业保险,方便他们就医。残疾员工会根据身体情况随时退养,那怕只工作一年半年,郑卫宁都会按他们在岗时某月的最高工资加奖金的待遇,每月发给其退休金,给他们终身保障。  在精神无障碍方面,每当残疾员工到岗时,郑卫宁会教他们如何面对那些异样目光,如何与外人相处,如何发挥自己优势去战胜残疾。这些教育使残疾人学会打开心扉,敢于追求梦想,他们和义工一同发起“亲情网络支持”与“阳光生活运动”。  郑卫宁这种管理模式激励着公司全体残疾员工发扬团队精神,同心协力,积极投入软件与IT外包市场的开发,成为微软等国际顶尖软件企业的合作伙伴。  正如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所说:郑卫平的创业之路,开创了弱势群体依托高科技强势就业的典范。  南方日报记者谢庆裕
document.write('');生命在奉献中升华——记深圳残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一个长期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绝症病人,面对每天升起的太阳,还会有希望么?一个双腿肌肉严重萎缩、在13年的时间里只能靠双手撑地爬行的残疾人,面对坎坷的人生之路,还会留下坚实的足迹么?重症血友病患者郑卫宁用爱心点亮生命,用奉献搭建舞台,抒写了一曲令人动容的生命赞歌。
“我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珍惜着度过,上午能做的事情决不推到下午,无论生命在哪一刻结束,都不想留下遗憾。”
“人生在世,有能力帮助别人并因此而改变他们的命运,这是快乐之事,也是最能体现生命价值的幸福之事。”他平静的话语伴着充满阳光的微笑,带给人一种特别的感动。
这就是那个一边与死神抗争、一边率领一群或是半瘫或是脊柱重残或是侏儒的残疾人将一家小企业发展成拥有15家高科技福利企业的郑卫宁吗?
这就是那个自己每月只拿几千元工资而把数百万的利润都用于残疾员工衣食住行等福利保障的郑卫宁吗?
这就是那个不让亲属家人进入自己的企业却将全部股份捐献给社会的郑卫宁吗?
透过一双双动情的泪眼,我们记住了他——全国自强模范、深圳残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卫宁。&
在绝望中燃起希望
命运对于55岁的郑卫宁来说,似乎特别残酷。他出生不久就被发现患有甲型重症血友病,血液里的凝血因子活性程度不到正常人的10%,血液根本无法正常凝固,不仅轻度的磕碰就会出血,每隔十天半月还会无原因地体内自发出血,生命随时都可能因没能及时止血而终结!
持续频繁的出血使郑卫宁的双腿肌肉严重萎缩、四肢关节严重变形,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有长达13年的时间,他只能靠双手撑地爬行。20岁那年,经过多年艰苦锻炼的郑卫宁终于使他那两条萎缩得不如健康人胳膊粗的腿能重新站立。
对于只能靠输血维持生命的郑卫宁来说,血液的质量至关重要。1994年,爱儿心切的母亲为了避免郑卫宁在输血过程中感染病毒,带着全家从湖北武汉迁来深圳,因为深圳有数量庞大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可以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果然,来到深圳后的郑卫宁由于有了高质量的血源保证,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偶尔可以扔下拐杖缓步慢行。每天,妻子上班、女儿上学后,他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向年迈的母亲尽尽孝道,陪她聊聊天,给她捶捶背。然而,这种平静的日子只维持了不足4年,1999年5月,母亲患病撒手人寰。临终前,她拉着儿子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妈妈省吃俭用给你攒下了30万元的存款,用来给你救命用……”
世界上最疼爱他的那个人走了,他生命的支柱仿佛在瞬间坍塌:“我已经是44岁的人了,只能是妻子女儿的负担,这样的生命还有意义吗?”他累了,倦了,再也不想痛苦地活下去了。那天深夜,他见妻子女儿已经熟睡,便悄悄地来到了阳台,吃力地爬上了窗台。正当他准备翻身跃下的那一刻,妻子的那双手紧紧地抓住了他:“你如果死了,我和女儿怎么办?我们还能活下去么?”妻子一边哭着一边用尽全身的力气拉住他。那一刻,从不轻意落泪的郑卫宁伏在妻子的肩上嚎啕大哭:“像我这样活着没有价值,我不愿意这样活啊!”
“那今后咱就换一种活法,让生命变得有价值!”妻子的话是那样的掷地有声。
她给他买回了一台旧电脑,希望互联网能帮助丈夫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聪明的郑卫宁很快就学会了制作网页、组装电脑,并利用网络信息帮助别人。
“如果能办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网站,帮助更多的人,我的生命该多有意义呀!”那一刻,他的人生有了方向。
生命之火被重新点燃
“说干就干!”郑卫宁马上邀请5位在家无所事事的残疾人来他家吃住,一边学习互联网知识,一边筹划组建残疾人服务网。他拿出了母亲留给他的30万元救命钱,干起了比挽救他生命更为重要的一件事。1999年9月18日,中华残疾人服务网正式开通。
带着点燃生命激情的一群残疾人,在郑卫宁的率领下开始了崭新的人生。他们把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全部融入到为残疾人兄弟排忧解难的网络世界中。到网站开通一年时,点击率已经突破了18万次,成为全国点击率最高的福利网站。
郑卫宁的事业在快速壮大,来自全国各地要求加入他这个“家庭作坊”式网站的IT精英也多了起来。但刚刚成立一年多的网站还只是一个非赢利的福利网站,郑卫宁母亲留下的那30万元遗产也所剩无几,20多个残疾员工的吃住都成了问题。焦急的郑卫宁在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后,决定成立软件开发公司,对外承揽业务,在市场上杀出一条生路!
然而,这群身体严重残疾、没有任何经营经验的残疾人,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找到生存的希望吗?他们接到的第一宗生意就遭受了失败。那是公司成立不久,有一个姓冯的商人找上门来,说是要建一个网上商城,想花800元钱做个宣传网页。然而,当脊柱重残的刘勇接单后昼夜兼程地将一个漂亮的宣传网交给他后,这位冯姓商人竟然从此玩起了失踪。这件事使刘勇难过得几天睡不着觉。郑卫宁安慰他说:“我们花800块钱买个教训,也算有收获。如果等我们发展壮大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损失就可能是8万元、80万!”眼里含泪的刘勇听罢笑了。
对于员工都是残疾人的企业来说,去外地谈业务无疑是一件头疼的事。无奈之下的郑卫宁只好拖着病残之躯东奔西走,有时甚至是冒着生命的危险。那一次,他带着一个陪护去北京谈项目。当天晚上,他开始便血、尿血。陪护吓坏了,叫来出租车将他送进了医院。可接连跑了三家医院,却没人敢为他注射自带的输血救命针剂。午夜两点多钟,心急如焚的陪护将电话打给了深圳义工联,请他们火速帮助联系北京的义工护士,希望对方能以私人的名义为他尽快用药。一个小时后,当一位北京义工护士赶到时,郑卫宁已经两手冰凉面无血色,生命处于危急之中……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多赚一些钱,郑卫宁早就在这条困难重重的道上走不下去了。让他坚持下来的惟一理由,是身边这些残疾人带给他的一种使命。
十年汗水伴着泪水,十年辛苦伴着希望。郑卫宁率领他的残疾人团队,将当初那个5人小企业发展成拥有软件外包、动漫文化、电子产品生产组装、电子商务等15家高科技福利企业的集团公司,并成为微软等国际著名企业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郑卫宁说,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就是为了让与他有着同样命运的残疾人能够快乐而有尊严地活着。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想,他的企业聘用员工的标准,也与别的企业大相径庭:只要有真才实学,越是残疾得严重,越容易被聘用。
2008年9月的一天,因车祸只剩半截身体的女大学生李燕被父亲从湖北老家抱到深圳,希望能在郑卫宁的企业谋份工作。看着父亲怀里那个一脸愁苦的女孩,大家禁不住担心起来:这个身高只剩七十多厘米的半截女孩,连轮椅都坐不稳,怎么工作呢?
李燕告诉郑卫宁,她9岁时遭遇车祸被斩去下半身,父亲抱着她读完了小学、中学和大学,虽然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但却一直找不到工作,26岁了还要靠父母微薄的打工收入生活。“我知道哪个单位收留我,都会很麻烦,都要付出很多,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回报你们……”听着李燕的述说,郑卫宁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好孩子,有志气!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残友集团的员工了,让你的父亲回老家安心打工养家吧。”
李燕伤残14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上厕所都必须由母亲或父亲抱着才行。为了让她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郑卫宁找专人帮助设计李燕的宿舍,从坐厕到淋浴器以及室内的各种扶手一一考虑周全。他还为李燕准备了一台可以在室内外随意移动的特制小轮椅,使她的活动空间第一次变得如此广阔。针对李燕的自卑心理和郁郁寡欢情绪,郑卫宁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她开导她:“你以这样严重的伤残之躯坚持工作本身,就是对别人的一种激励!”
如今的李燕满脸的愁容不见了,整天以一脸灿烂的笑容示人,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我不再是一个废人,而是一个可以对社会有所奉献的人。而这份自信,是郑大哥给我的!”
由于残疾人的身体状况不佳,尤其是一些身体重残的员工,进入残友集团没几年便无法工作。为了使他们的生活有一个彻底的保障,郑卫宁创造性地提出“退养制”,并将退养工资的数额以退养员工正常工作状态下月收入的最高额为标准,每月全额发放。
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就业和生活的保障,郑卫宁付出的不仅是全部的心血和精力,还有他十几年奋斗的全部积蓄。
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律师陈守诚永远也忘不了2009年11月20日与郑卫宁的那次会面。那天,郑卫宁在刚刚经历一场与死神的搏斗后找到他:“我家族中几位患有甲型重症血友病的亲人,没有一个能活到50岁,我今年54岁了,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我想请你给我做个遗嘱见证,以保证我去世后将全部股份捐献给残疾人事业,而不是由我的家人来继承。”
“残友集团正在申请上市,如果上市成功,这些股份可是一笔巨额财富,你居然要全部捐出去?”
“我妻子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女儿也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她们可以不靠我的钱来生活,这些财产可以使很多残疾人活得快乐而有尊严。”郑卫宁平静地说着,拿出所要捐赠的全部股权明细来见证:深圳市残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90%的股份,深圳市残友软件有限公司42%的股份,深圳市残友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2%的股份,深圳市残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6%的股份……这些股份直接进入由市民政局主管的郑卫宁慈善基金会,以保证这笔财产能够依照他的意愿用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当郑卫宁带着欣慰的笑容与陈守诚一起在这份字里行间流淌着赤诚大爱的见证书上签字盖章后,陈守诚流泪了,在场的每个人都流泪了。那一刻,人们永远记住了郑卫宁,永远记住了他彩虹般绚丽的笑脸,永远记住了他大海般宽阔的情怀!
&&&&&看了一期鲁豫有约对郑卫宁的专访,不禁上网找了这篇文章,一位现实中的传奇人物,不想说太多的言语了,感动!不,应该说是被深深震撼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郑卫宁残友集团在哪里?_百度知道
郑卫宁残友集团在哪里?
我有更好的答案
深圳市福田区新洲路景田北31栋1楼东
可坐车到景鹏大厦或者景新花园就可以到,或者加我 我告诉你怎么走
听说内耗严重,领导搞小团队,喜欢吹牛粉饰,那个总经理不是什么好人,在外头口碑很差,很多人都要搞他的。那个总经理好像洗占炉华,听说还是个佛教徒呢,其实把金玉其外,那只是他的伪装而已,这人心机深,把软件公司搞的乌烟瘴气,整了很多他看着不舒服的人,还在背后捅一些曾经在那里服务过的义工,让大家挺心寒的,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不去那里了。
下午好!我想参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深圳残友集团 -
深圳残友集团是一家解决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商业公司。截止2011年1月,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珠海、海南和港澳台地区开办了25家分公司,拥有残疾人员工&1162名。
因员工都是,所以针对他们的后勤服务模式十分特殊,这一天然属性决定了她显著的社会企业性质。又因为创办人是患者,同时身染糖尿病、丙肝等6种疾病,在“活了今天,不一定有明天”的忧患之下,集团的架构、管理、文化都无法用社会企业、商业公司等概念简单概括,她更像一个“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对于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健全人的商业世界,“残友”像是一个响亮的提醒。
5名残疾人1台电脑起步,10年后,这家拥有1162名残疾员工的高科技集团,更像是一个“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
深圳残友集团 -
&1、“残友*CANYOU”,英文语意“你能、你可以”; 2、整体寓意为点亮世界、引领前行的火炬; 3、图案红色代表“热情与执著”; 4、图案为“残友”汉语拼音首写&“C&Y”; 5、图案寓意自信鼓舞的拇指、腾空展翅的雄鹰、跳动不息的心脏。
深圳残友集团 -
&深圳市残友有限公司的员工,75%以上都是本科生,学的都是专业。这是残友集团下属的一家公司。
除了外地分公司外,残友集团还包括残友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残友网社、残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残友、残友管理咨询、残友就业促进、残友工程技术、残友声谷通讯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分布在深圳市区。 但这还不是残友集团的全貌。她还拥有郑卫宁慈善基金会,以及、、深圳市残友社工服务社、中华残疾人服务网义工队等机构。
深圳残友集团 -
基金会、残友集团和公益机构相互影响:残友集团负责8小时以内的生产,公益机构则负责公司8小时以外的管理和服务,以确保8小时以内的工作产生最大效益。
郑卫宁将个人持有集团公司90%的股份和各地分公司51%的个人,通过董事会全部捐给基金会,因此基金会实际控股残友集团,决定职业经理人的任免和营利&的分配,其资金有两个使用方向,一是发展分公司,二是为员工打造工作生活无障碍环境、维持和发展公益机构。
深圳残友集团 -
&郑有先天遗传重症,年轻时,在武汉一家福利厂工作,1980年辞职,因在体力活上,残疾人没有优势。之后,他先后读电大中文班、法律系、企业管理等,1991年毕业,但就业困难。 因为其父是军人,所以每次发病时都有战士为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能让他安全输血,母亲于1995年带着全家搬到当时唯一实行的深圳。失去了原有的互动的邻里关系,他的残疾也日益严重,无法再骑自行车了,白天,妻女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和学业,他只能在家里看电视、报纸。后来,他患了抑郁症,自杀&过三次。 “残疾人原本没有梦,后来只有一个梦,就是自己能养活自己。”郑卫宁说。但那时,他连这个梦都破了。妻子鼓励他活下去,给他买了一台,一本电脑入门书,他开始自学电脑,他因此发现网络的奇妙,它不仅屏蔽了残疾人行动不便的弱势,更让残疾人强势起来,因为他们不便逛街、娱乐,残疾和寂寞成为学习的最好条件。 之&后,他开始联系其他残疾人在自家成立“深圳残疾人电脑兴趣班”,聘请一位退休教授对他们进行免费培训。母亲于1999年去世,留给他30万元用于输血的存&款,一辆轿车和2套房子。郑将2套房子打通后,做兴趣班。当时联系到的残疾人只有4人,再加上他自己,竟成为现在“残友集团”的元老。他们最初创建了中华&残疾人服务网站,在郑的家里免费吃住,不计。 如今,郑卫宁在解释这个举动时平淡表述为,“就是为了解决寂寞,改变一种活法”。现任深圳市残友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是最初创业的5人之一,他称,郑的妻子非常支持他,还经常给他们做夜宵,他认为“大嫂不想失去大哥(郑卫宁)”。
集团做大后,郑卫宁逐步将所有和管理权放手,他甚至把他近年获得的几百万元奖金全部捐给郑卫宁慈善。2009年他以捐款663.73万元,位列当年深圳市&慈善个人榜第三名。& 对此,郑卫宁称,当初他没有想到为残疾人谋利,只想为自己改变一种活法;现在也没有想过为所有残疾人谋利,只想为身边的残疾人多做些,如果有能力,就多解决一些残疾人就业。解决一个残疾人就业,就是解救一家人。& 他甚至自称,他是一个者,为了身边残疾人利益,可以不顾其他团体的利益去抢资源,“因为残疾人能够获得的社会资源很有限”,“千百年来,只有互联网才使残疾人有了崛起的可能”。& “所&以我们挣钱没有里挣钱的快感,而是为换一种活法而挣扎。”郑卫宁说。他曾经自杀,因为觉得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每年输血要花费12万元到&15万元,重症后每年需要20万元,妻女的收入只够输血。他的工资在扣除社保后只有7000元,因还患有、等6种病,所以只够他的日常用药等开&支,但他“从未动用公司的一分钱”。& 只有工作才使他在“高成本的苟延残喘”中获得平衡的快感。&在他的办公室里,到处摆放着各种荣誉证书、奖杯,以及他和领导们的合影,他不避讳他很在乎名誉,作为残疾人,他不能逛街、吃喝玩乐,而这是他最大的快乐。他的家人越为他自豪,他的平衡感就越大。& “残疾人都是在一边负罪、一边创造价值中挣扎着。”郑卫宁说,“因此,在残友,所有高管都是重残人员,因为他们更加努力。”& 2009年,他在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时发表获奖感言说:“别人是在生的欲望驱使下成就自己,我是在死亡的影响下成就自己。今天能做的,不会留到明天”。&
深圳残友集团 -
&2005年,“残友”从家里搬出来,办公场所获得深圳市政府的资助,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也于此时开始系统地建立。 之前,郑同时聘请了2个,2个人员,负责做饭、安排车辆等工作。在郑的家里,最多时,员工达26人。从1999年开始,就有义工、社工经常来帮忙。&郑发现,行政管理人员只把这当作一份工作,其专业素质、爱心都与社工、有天渊之别。社工、义工本来就是帮助弱势群体的,又受过专门的训练,服务比行政&人员要好很多。 残友自2005年始“去行政化管理”,引进义工和为主的专业服务,成立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2005年成立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2009年成&立,2010年成立深圳市残友社工服务社、中华残疾人服务网义工队等。目前,这些社会组织除了接受了和珠海的人员的日常托&养业务外,主要为“残友”内部员工服务。 由此,“残友”不仅仅是一家公司,而更似一个混合型社会组织。 残友集团共有1200名员工,其中服务人员不到100人。自引进社工、义工后,伙食经费减少了三分之一,质量也大幅调高。 以&2008年为界,之前的“残友”,以深圳为中心,在产业链上进行不同行业就业的尝试,因为软件公司只能解决理科残疾大学生就业,为了解决文科残疾大学生就&业,又创建了动漫公司,后为了解决低学历的残疾人就业,创建电子组装公司,组装山寨机、M&P3等。目前,仅组装部分残疾人就有370人。为了解决重症、&卧床的残疾人就业,还开设电子商务,让他们在家就业。“残友”接到业务后,分派给他们。 2008年后,“残友”开始社会企业孵化之路。在20多个城市创办“残友科技”分,结合当地实情,开展各种业务。未来,他们计划在全国重点城市发展69个分公司。
深圳残友集团 -
其投资方式是,与当地的、民生部门合作,一般由当地提供几年的免费场地,由“残友”出资装修、无障碍工作生活环境的建设、购置设备、派驻10到20人的&管理、技术团队,开展培训等工作等等。“残友”要保持对每家分公司的51%的控股权,分公司总经理由基金会和集团委派,集团决定分公司资金使用方向等等,&并要求所有分公司残疾人就业比例必须达到70%以上。 “残友”要求每个分公司要从一开始就实现盈利。所采取的步骤是,第一步是&前店后厂,由总部到当地签订合同,也由总部生产,总部只收回成本,利润全留在当地分公司。第二步是协同作战,3-6个月后,派驻团队和当地残疾人负责当地&的维护任务等。再半年后,完全本地化,总部人员撤走,本地残疾人自治。 然而,现在“残友”已现资金压力了,因为发展一个分公司就失血一次。 在深圳的各个分公司,盈利部分的三分之一用于基金会,三分之一上缴集团,三分之一用于分公司当年的奖励。而“残友集团”虽控股所有深圳以外的分公司,但却不参与分红,所有盈利都留在分公司,使之真正本地化,实现残疾人当地就业。 郑卫宁认为,抽走就会限制分公司的发展,如果让他们自己发展,多年后,也许某个分公司会比总部还好,“不要以深圳作为残友的最高高度”,另一方面,如果深圳总部的资金太多,总部就没有了压力,就有官僚化的可能。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各地分公司的社会企业的属性,所有分公司8小时以外的管理,均由总部派驻社会服务人员,工资亦由总部发放,以保证分公司员工在生活方面和总部一样。 之所以不将分公司的后勤交给他们自己,是因为郑卫宁不信任别人,他认为,人都会变的,“虽然同为残疾人,但还是担心管理者削减成本,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当然,郑也不相信自己,5年前,他把签字权交给集团总经理刘海军,他自己出差回来,也贴票报销,并有证明人。 他还不相信他的身体,认为自己随时可能死去,所以在2008年一次病重时,他将个人持有的残友集团90%的,和各地分公司51%的股份全部捐赠给郑卫宁&慈善基金会。在捐赠以前,他也从未参与分红。日成立的基金会,只使用于残疾人事业,近期任务是让弱势群体高端就业。 捐赠解决了“残友”的“后郑卫宁时代”的产权问题,使得“残友”变成社会的,而不是个人的,并将“残友”交给一个比较完善的体制,而不是个别精英,并保持“残友”“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原有模式。&
深圳残友集团 -
残友集团员工&“吃饭啦!”中午12点钟,有人在楼道里吼了一声,于是,办公室里稀里哗啦地响起来,有人拄着双拐,有人摇着,有人甩着一只空袖筒走出来,中间夹裹着几个摇摆的侏儒,他们向食堂奔去。这是深圳市福田区金地工业区127栋四楼午饭时的场景。& 深圳市残友软件有限公司现有90多名员工,除了重残的、只能在家卧床工作的员工之外,住在公司的有70多人,他们以肢残为主,有一半人坐轮椅、拄双拐。& 他们的距离办公室仅隔一条走廊,约两三米远。当他们走进食堂时,2名社工和1名义工已经将饭菜摆好在桌上,每张桌子上都有5道菜,他们只需将大盘里的饭&装到自己的碗里即可,行动方便的人帮助那些不便者打汤、打饭。1月6日的午餐还配有橙子,后勤将橙子切成一瓣一瓣地摆放在桌上。吃完了饭,他们就回到办公&室或宿舍,仍由社工和义工收拾餐桌、洗碗、搞卫生。& 这些员工大多数是直接从高校里招聘来的,少数人有商业公司的工作经历,他们更能切身感受到工作生活环境的温暖。2008年大学毕业前后,武汉的李燕投递出200多份求职简历,均无回音,后经当地媒体报道,终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但在这个健全人的世界里,她的生活很不方便。她9岁时遭遇车祸,高位截肢,连上厕所都需要人帮忙。她工作时,母亲中风了,父亲只好专门守在公司照顾&她。& 日,父亲抱着李燕来到“残友”,她幸运地被录用了,这是整个残友集团接收的莽撞前来的两个残疾人之一,其&他的全部被拒绝,他们要么残疾严重,无法自理,要么无法胜任“残友”的工作。“残友”一般直接到大学招聘,或在网上招聘,经历考试、网络面试等程序。对&此,郑卫宁也很无奈、痛苦,“但一定要给每个有成长空间的残疾人留一个机会”。& 7月3日,李燕的父亲就放心地回家了,因在“残&友”的无障碍工作环境中,她可以自理了:深圳市残友软件有限公司位于四楼,但上下有电梯;宿舍距离办公室也仅隔一条走廊,距离两三米远;卫生间就在走廊尽&头,在通往卫生间的走廊里有一级台阶,但建有一个斜坡,轮椅可以自由上下;卫生间的淋浴龙头下放有座椅,可以盘坐其上洗澡。& “‘残友’有家的感觉,同事们像兄弟姐妹一样,有人生病了,同事们都会帮忙,公司备有常用药,还为每名员工购买了综合社保,可以去门诊看病。社工和义工还将我们的衣服和被子洗干净、叠好,双休日也是食堂开放日,义工们带我们出去逛街、购物。”李燕说。&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李燕的工资还有1600元。“残友集团”所有员工,在享受所有免费服务外,还购买了综合保险,他们的工资按照技术等级,从最低的1100元到5000元不等。&
深圳残友集团 -
残友集团&残友集团,以及所有分公司都建立了这种无障碍工作生活。宿舍和办公场所一般都选在一楼,或者一定要有电梯,哪怕因为场地不够,两者只能分开,也一定要紧挨着。 “无障碍”不仅仅是硬件上的,还包括情感、沟通方面的。深圳市残友软件有限公司占炉华曾在南昌一家大型企业做到部门经理,他和同事们小心翼翼地相处,同事们担心伤害他,而他又有着残疾人天生的敏感,彼此都很累。他还认为,残疾人在公司上升的空间有限。 所以占虽在南昌结婚生子,生活稳定,仍不顾父母的反对,于2008年12月来到深圳“残友”。至今,他仍觉得这里是“世外桃源”,纯粹,没有商业公司里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更能通过努力证明在无障碍环境里,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
深圳残友集团 -
残友动漫&1999年创办的,到2000年就成为世界点击率最高的非营利性网站。当年,一家网站计划以1000万收购该网站,但遭到一致的反对。 “因为他让我们全部回家。健全人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残疾人什么选择也没有。我们不想再回到家里。”刘勇说,“那时,我们就想打破世人对残疾人的传统看法,实现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生活,一样有家庭的目标。” 但网站并不盈利,所有的设备投入、吃喝费用都是郑卫宁一人支出。李虹于2001年进入中华残疾人服务网,他在沙发上睡了半年。 但他们不觉得苦。李虹要在这里洗刷他以前的耻辱,“以前的公司只看我的工作表现,却不看我在生活上要比健全人付出很多的事实。我一定要打破旧观念,在无障碍&条件下,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李虹是浙江衢州人,北大物理系毕业。之前,他在北京、东莞等地工作过,但因为患有,行动极为不便,对工&作环境要求很高。 就在郑的30万存款快要花光之际,他们挪出5台电脑,于2001年开了一间网吧,这为他们赚取了第一桶金。后来电脑添置到40台,最高时一个月收入6万元。2002年,他们开始发工资了,每人都是500元。几年后,网吧收入逐渐下降到每月1万多元,而网页制作和&设计也开始有了收入,每月1万元。 是继续做服务还是做高科技?选择题再次摆到眼前。最后他们选择了高科技,将交给政府,至今作为股份,每月仍有几千元分红。 李虹的价值开始显现。他们接到的第一个大单是5万元,制作软件,但是当时无人懂软件编程,李虹让人购买了一本软件方面的书籍,一边看书一边制作,后竟完成了&任务。这实现了“残友”的高科技转型,此后才有软件公司、动漫公司的诞生,“残友”老员工将李虹视之为天才、功臣。 2003年,李虹成为深圳市十大技术标兵的软件标兵,2004年获世界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软件编程的第五名。 但&日,刚刚结婚的他发病,,自此病退。郑卫宁回忆说,当年,等李虹住进病房后,他一人开车到莲花山想了很久,一方面,公司还很&弱小,财力单薄,而李虹虽然只在公司工作了4年,实际上奉献了自己一生。按照社保局的建议,如果工作一年补助一个月工资,就很人道了,但郑认为,这无疑是&加速李虹的死亡。 当晚,他发短信给5名高管,建议建立退养制度,1名高管坚决反对,他担心这样会拖垮。而郑卫宁认为,没有&李虹就没有“残友”的转型,所以即使“残友”垮掉,也不能不管李虹。最后7人投票表决时,最终6人支持建立退养制度。这个制度是,凡“残友”员工无法工作&后,公司仍按其工作期间的最高工资标准支付其生活补助,直到他生命终结。 现在,退养在家的李虹每月享受3600元的生活补助,他的妻子是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两人通过网络相识。他的父母退休了,也来到深圳照顾他。一家人租住一套两房一厅的房子,房租2500元。 在李虹的心里,深圳比故乡更有归依感。“在‘残友’大家庭里,没有谁抛弃谁。大家庭不抛弃,个人才不放弃。爱是同受苦难。”他说。 而郑卫宁的想法是:对自己好一点,因为不一定有下辈子,对自己身边的人好一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再见。 2010年,残友集团已有5人享受退养,最高的每月生活补助5000元。5人中,最短的工作年限为4年,最长的8年。 而郑认为退养制度并非负担,反而让公司实现了更多的,因为这是一个激励机制。“他们把一生托付给残友”。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9:23:3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卫宁妻子自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