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拨款收入一定是在编人员吗,请赐教。

事业单位工资方案筹备 在编人员直接受益
公务员涨工资的风声还没有平息,事业单位人员的薪酬改革就又成为热门话题。7月初,人社部的一位官员对外表示,社会上有关从今日起,事业单位人员开始上调工资和上缴的说法,都纯属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误读、误传,事业单位在工资制度和养老制度方面的改革,还需要另行研究确定。人社部一位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下一步,在工资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将实施联动改革,整体的改革方向也基本一致。具体到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条例》中所说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与公务员工资改革中提出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全一致。未来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增长,一方面要与国家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涨跌等因素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参考企业管理人员的同期工资水平,两方面综合起来,作为提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后,直接受益的将是全部在编的事业单位人员,此外,许多事业单位的一些编外人员,也有希望逐步缩小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距。上述人社部专家表示,下一步,国家可能会公布一个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在绩效工资方面,对于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国家会控制的比较严格;而对非全额拨款,需要创收的事业单位,则会保留比较大的弹性,比如奖惩机制不会全国一致。涨工资机制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启动是在2011年,标志性的政策性文件是国务院颁布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2015年要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到2020年,则要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中,建立工资正常机制是整个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人社部等方面在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同时,已经开始着手推进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改革。预计在明后两年,人社部将制定并出台专门针对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对于《条例》中提出的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人社部方面对外的解释是,《条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就已经开始给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是外界对《条例》的误读、误传,但前述人社部专家给出的分析是,现在事业单位涨工资已经有了法规保障,只是涨工资的时间要等到更具体的政策出台之后。事实上,去年年底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部署2014年主要任务时,就提出要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优化工资结构。这也表明,人社部开始酝酿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此外,人社部今年在评价人才方面,全面实施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际上也是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前奏。未来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将主要针对分类改革中留下来的事业单位人员。目前,中编办已经对外公开,现在全国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为3153万。在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后,所有在编的事业单位人员将都有望享受涨工资的好处,其外,人社部、中编办等方面,也会妥善处理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前述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许多事业单位存在着不少编外人员,未来事业单位改革中,将逐步缩小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解决编外人员面临的多种问题。绩效考核难在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结构中,绩效工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条例》明确指出,在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中,要重点考核工作绩效。据悉,人社部在2006年7月首次提出在事业单位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当时设计这一制度的初衷,是要通过绩效考核激励事业单位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逐步改变事业单位日趋严重的人浮于事的作风。由于事业单位队伍庞大,种类繁多,情况较为复杂,绩效工资改革在最初两三年的进展都并不顺利。为此,2009年国务院决定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实施“三步走”策略:第一步,从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解决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第二步,从日起,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再将绩效工资推行至其他的事业单位。现在距离提出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已有多年,人社部对外的说法是,该项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但业内人士的看法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绩效工资制度的整体实施效果还很差,即便是在较早实施绩效考核的中小学教师、医院工作人员当中,也有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事业单位绩效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涉及事业单位较多,工资变革情况较为繁杂,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量化。另一方面是地方财政压力较大,难以负担改革成本。上述人社部专家分析表示,目前国家仅仅规定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些基本原则,地方在制定具体绩效标准的时候自由度很大,往往容易走样。比如对中小学教师的绩效考核,目前大都是以课时为主,而对于医院大夫、护士的绩效考核,则要考虑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等因素,因此很难划定合理的考核标准。据悉,在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高层次人才和普通专业技术人员,人社部正在制定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绩效考核新政措施。尤其是对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将逐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由主管部门依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以及风险等因素,确定分配办法和收入水平。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baggioguo]
腾讯理财超市
累计收益&113.67%
一周赚&30.08%
一周收益&11.32%
7日年化收益&3.56%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什么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什么由叫编外人员?什么叫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_百度知道
什么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什么由叫编外人员?什么叫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提问者采纳
在编就是有编制计划内的,国家认可的。人事部门给定编十人,单位有十一人,其中一人是编外的。财政发工资的就是全额拨款。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事业单位在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问事业单位中的全额拨款和自筹自支什么区别呀_百度知道
求问事业单位中的全额拨款和自筹自支什么区别呀
事业单位招考里有全额拨款。自筹自支、还有一种是一半的一半,请问这几种有什么区别呢?
就是相对财政预算拨款而言的。全额拨款,即对正式在编人员的工资(人头费)是财政预算全额拨款;自筹自支,即虽然是事业单位,参照事业单位管理,但是正式在编人员的工资(人头费)是由单位自收自支;一半的一半,即对正式在编人员的工资(人头费)是财政承担部分,叫财政差额拨款,其余差额由单位通过自创收入解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自筹自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教师给属于各级财政供养单位的在职在编人员_百度知道
教师给属于各级财政供养单位的在职在编人员
提问者采纳
教师应该是属于全额事业单位编制工资应该有所在单位所属的地方财政拨款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在编人员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那的看是什么教师,不是每个教师都有编制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拨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