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c advances审稿周期多长时间外审

&& 查看话题
有人投稿green chemistry
有人能告诉我为什么我投green chemistry 的时候一投就是under review,根据论坛里其它人的信息,我发现我的文章的第二页出现了一些投稿说明,是不是我的文章已经外审了?这个杂志不需要编辑先看吗?谢谢。
没有!!!RSC 都是这样。。。。
一般10-15天&&就送审了!!! :hand::hand::hand::hand::hand: 我的文章被RSC巨搞了,主编建议转投rsc advance,你们觉得转过去被录用的概率大吗?还是每篇投到RSC的都会被建议投到RSC advance : Originally posted by wmhsuda at
我的文章被RSC巨搞了,主编建议转投rsc advance,你们觉得转过去被录用的概率大吗?还是每篇投到RSC的都会被建议投到RSC advance 实验室很多投rsc别的期刊,拒稿后都建议投RSC advance : Originally posted by 战神Magic at
实验室很多投rsc别的期刊,拒稿后都建议投RSC advance... 后面接收了没有啊,这个杂志审稿的速度怎么样? : Originally posted by wmhsuda at
后面接收了没有啊,这个杂志审稿的速度怎么样?... 接受了,速度还不错,如果没有其他选择了,可以试一下 : Originally posted by 战神Magic at
接受了,速度还不错,如果没有其他选择了,可以试一下... 转投RSC advance后,签订了版权协议,且第二页出现了该杂志相关投稿介绍,是不是说明我的文章已经被送出去审了,有谁知道吗?这个杂志的速度怎么样?谢谢1 : Originally posted by wmhsuda at
转投RSC advance后,签订了版权协议,且第二页出现了该杂志相关投稿介绍,是不是说明我的文章已经被送出去审了,有谁知道吗?这个杂志的速度怎么样?谢谢1... 送审没送审不好说吧,只能说明已经到编辑那里了。。。我师姐也是投CC之后改投的这个,1个月左右返回来意见吧 这个杂志高啊,好像6以上了吧,楼主加油~~~~·RSC Advance 0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RSC Advance 0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查看话题
RSC和ACS审稿意见或者稿件记录是否真的共享?
10月底投了ACS 一篇文章,共3个审稿人,其中第二个审稿人提的问题太刁钻了。设计实验补做实验达到其要求的难度较大。
其他两个人只是要求文字上修改。
编辑11月14日给的意见是resubmission 而不是major revision。
如前所述,第二个审稿人的要求实在难以达到,所以转投RSC的一个杂志。
小木虫上有人说两个出版社的审稿记录是共享的,而且说的共享时间大约为3周,这么煞有其事,让小虫煞是忐忑啊!
所以,发金币询问真正了解底细的达人。禁混水摸鱼哦!
resubmission 说明主编很喜欢楼主的文章,只要再投回去,基本就收了啊,实在补做不了的实验,可以引用文献,采取换其他实验来佐证等其他方法,审稿人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让他看到你认真对待,他也会让你过的。
转投RSC,这个策略绝对是失误,你应该早点发帖求助。 个人觉着RSC和ACS稿件记录应该不共享!
既然让你重新投递了 最好不要转投吧
有可能编辑再找个新的评审人 还是好好修改修改再重新投啊,改投不妥。 从编辑的回复看还是不错的,改投就前功尽弃了 这个应该不会共享吧,都不是一个出版社的!&& 查看话题
大家来说说RSC advances未来的走势吧
不管怎么样,新的影响因子也算差强人意吧,没出影响因子之前很多人对他期望比较高,第一个影响因子出来让很多人失望了,现在有所上升也很大程度平息了这种失望。影响因子还超过了毁誉参半的plos one,最重要的是还不要钱。未来走势如何,会持续上升稳定在4左右,还是会稳定在3左右,还是甚至突破5?大家来说说吧。
好吧,我刚中了一篇,心里当然希望它涨了,但是稿件量太大了,有的质量不行。我觉得上5很难,大概4点多。就看之后的定位了。与ACS AMI难以比肩啊!!! 我审RSC的论文,CC JMC PCCP 等淘汰下的文章我都推荐到rsc adv 然后最后都接受了,从来没拒绝过一篇,经我手有20+篇了。 该杂志可以与ACS-AMI相当吗? 3.8了,还可以呀,涨的够凶猛了。 不看好 很难达到4 应用RSC其他的期刊在4左右的 拒稿都推荐到了RSC ADV : Originally posted by shuweiUK at
我审RSC的论文,CC JMC PCCP 等淘汰下的文章我都推荐到rsc adv 然后最后都接受了,从来没拒绝过一篇,经我手有20+篇了。 这…难道这些文章都达到出版的水准了吗? : Originally posted by YGHLJ3344 at
不看好 很难达到4 应用RSC其他的期刊在4左右的 拒稿都推荐到了RSC ADV 是的,应该逐渐摆脱回收站的角色才是正道! : Originally posted by JECY2008 at
该杂志可以与ACS-AMI相当吗? 根本不可能,后者潜力很大,前者先天就不足。 : Originally posted by YGHLJ3344 at
不看好 很难达到4 应用RSC其他的期刊在4左右的 拒稿都推荐到了RSC ADV 确实,其他RSC四分的拒稿都推荐到这里自身四分估计很难,除非以后增加审核难度 综合类的新刊,不怎么看好。。。
相比较来说,还是比较喜欢投专业性老期刊,尽管 IF 涨幅相对较小。 : Originally posted by baiyal2000 at
根本不可能,后者潜力很大,前者先天就不足。... 那你觉得scientific reports和ACS-AMI相比呢? : Originally posted by JECY2008 at
那你觉得scientific reports和ACS-AMI相比呢?... 哈哈,虽然不是亲爹,但是干爹来头比较大,也挺能唬人,虽然后者的爹也不是什么善茬。拼爹年代,让我选肯定选前者了。此外,前者综合类后者并不是,所以也不好比什么。 RSC Advance未投过,但审过20篇左右,感觉整体质量一般。个人认为影响因子很难与ACS-AMI比肩 : Originally posted by JECY2008 at
该杂志可以与ACS-AMI相当吗? 当然不相当,定位都不同 最新公布的2013年IF 3.708 我估计不会上4的,稳定在3以上,已经不错了 这个杂志去年我审过10个,好像就据搞了2个,呵呵
最近审了一些,编辑还距了几个,看来因子大涨了,要求也会严格点
不过总体来说文章质量还真是一般,基本上定位垃圾回收站了 ACS-AMI都5.9了,还并肩?:sweat: 不是太看好影响因子& &目前2014年实时引用很低& &&&明年不降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但是很少有杂志能做到 一年发文3000+的量& & if还能到3.7的& &所以综合影响力是比较大的
起码RSC adv上面的文章经常能看到& && &相比nano energy,nano research这种一年才发100篇文章的杂志&&个人感觉RSC adv更让人熟悉&& 查看话题
RSC Advance 修改稿求助
1. Fig 3: the inserted figure shows the pore width distribution with the relationship with pore volume. Why don’t they have linear relationship, I mean, as the increase of pore width, the pore volume increases accordingly?
2. In the text, the authors stated that after calcination, the average pore size decreased. Is the pore size the same as the pore width?
3. Table S1: I believe more than one experiment were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results. So please add errors for the data.
4. Figure 4: this figure is placed here without remarks showing the representative peaks of acid sites.
5. Figure 5: all the images should be presented with the same magnification.
6. The faulty flowerlike nanostructures (Fig.S3b-3c) seem equal importance as others in Fig.6. So Fig.S3b-3c are suggested to be combined into Fig.6.
7. For the nanostructure formation mechanism, a cartoon scheme is suggested.
8. The assump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spindlelike and flowerlike nanostructure raised an issue. Why the nanopedals self-assemble into spindlelike or even flowerlike but not parallel assembles?
9. Fig 7: in the caption, the description “The inset in Fig.5A and 5B show…” should be “The insert in Fig. 7A and 7B show…”.
10.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section raises some doubt. Since the γ-AlOOH shows unique hierarchy in nanostructure while has lower adsorption feature, why the authors still concluded that the adsorption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 think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matters because all the other high-adsorption nanostructures are Al2O3.
第一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
第4个问题怎么处理?
第5、7个问题 是否一定要调整?
第八个&&机理的怎么回答?
第一次投稿&&没任何经验&&求大侠指点&&多谢
第一个问题 没看见具体图,不知道是啥情况。
第4个,你解释一下那张图,指出representative peaks of acid sites.
第5、7个问题 一定要调整
机理不难啊,好多文献支撑的,组装以后能量更低,更稳定。 :hand::hand: 没任何经验&&求大侠指点 你这是大修还是小修啊? : Originally posted by flying1213 at
你这是大修还是小修啊? 木有说呢&&我也不知道算小修还是大修 : Originally posted by flying1213 at
你这是大修还是小修啊? 我也不清楚&&小修还是大修 祝福,祈福,愿楼主今后一切顺利,愿自己及女朋友工作顺利,祈福! 不太清楚呢&&一个通过&&一个让修改 : Originally posted by xiaojinchun at
不太清楚呢&&一个通过&&一个让修改 登录投稿系统,上面会显示minor还是major。点对点回答,尽量仔细,机理可以引用文献! 路过顺便顶一下 祝楼主一切顺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驾照多长时间审一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