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票账户忘记了怎么办里有多次买入的同一股票,再发批卖出的话,卖出顺序是怎样的。

<font color="#FF-06-23
<font color="#FF-06-23
<font color="#FF-06-23
<font color="#FF-06-23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
自动麻将机控制器_合肥一对一隐型眼镜牌九_扑克牌打点教学
版权所有QQ:<font color="#FF-06-23
<font color="#FF-06-23
<font color="#FF-06-23
<font color="#FF-06-23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
看穿别人的药水扑克_西安推筒子视频_西安最新牌具销售
版权所有QQ:你现在的位置:& > &
那一年股票买卖可以一天内买卖多次?
那一年股票买卖可以一天内买卖多次?
从设立证券交易所到日都是T+0交易,买卖当天可以多次交易。自日起,为了保证股票市场的稳定,防止过度投机,股市改为实行“T+1”交易制度,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同时,对资金仍然实行“T+0”,即当日回笼的资金马上可以使用。
现在除了权证和期货可以当天买卖N次。股票市场现在实行T+1制度。当天买的只能第二天卖掉。但是可以有条件的T+0,就是你昨天买了100股,今天看见下跌又买了100股,今天买入后涨了2%,你可以把昨天买入的100股卖掉,到收盘为止你还是100股,但成本降低了2%(不考虑交易费的情况下)。你也可以把昨天买的100股看见涨了2%姬筏灌禾弑鼓鬼态邯卡后卖掉,当天等待回落后再买回100股,到收盘还是100股,但成本是降低了。这种前提是手里有股票和资金的情况下。
股票当日买了之后,第二个交易日之后才可以卖出,卖出的资金当日就可以在进行买入股票,但是卖出股票的资金第二个交易日才可以转出。
股票买了后,当天是不能卖出的,要第二个交易日或者以后才能卖出。股票卖出后,当天可以立即再买股票
……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白色表示与昨天收盘价一样。紫色表示大单。
……不可以,股票现在实行T+1制,就是说今天买的明天才可以卖.但是权证可以当天买卖 挂单就是在股市买卖股票时候的委托单子一般时候你可以把...
……我就在用红三兵炒股软件,体验版现在很给力,马上就申请VIP,你也可以先下载看看,对你有帮助,,,
……同一天中,买入的股票不能卖出。但是若前一天你持有股票,今天卖出后今天还可以买回来,买了后今天就不能卖了。 股票收市后交易所,清算公司...
……买1、2、3:股票以买入价排序,从高到低为买1、2、3 卖1、2、3则是以卖出价从低到高排序。 委比:所有委托买入与委托卖出的数量之...
……你的条件不够,圆柱形茶壶没有高度,设壶高度为10CM,因为:V=∏×R×R×H,则有: 1.Vs=∏×(Φ/2)h?×Hh-∏×(Φ/2...
……在股票交易中买一价是指当前挂在最高的买入该股票的价位,买二价是指仅次于买一价的买入价位,如此类推...,同样卖一价是指当前挂在最高的...
……这是主力机构的1种操盘手法,用于控制盘面。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股票像农民种庄稼,冬小麦不能夏天播种,玉米黄豆不能冬天播种。买股票也是这样。什么样的股票该在什么时候买卖要根据各...
……次数不限制。 在交易时间内,任意做多少次买卖都可以!
1986年22年前的今天,见证新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日 今天,炒股票是不少人的一项投资理财手段,甚至有...
你的目的是想在最短的持有时间内获利,而且最大的规避风险,甚至用T+0来对冲风险。 10年前我也这么想...
看过一篇文章。 里面讲到,据作者统计一般上午开盘半小时后容易创出一天的最高点,下午收市半小时前容易探...
当前不少的证券公司都支持隔夜委托了!一般情况下在下午5点以后就可以委托下一交易日的委托!有效时间一次...
凌晨开始就可以下单委托了,比如说今天4月11号,今天闭市后,大概今天晚上九点左右后,结算公司就会完成...
你好,当天收盘后,券商交易系统清算完成,即可委托挂单。这个时间视各券商不同而有所差异,部分券商晚间2...
同一天中,买入的股票不能卖出。但是若前一天你持有股票,今天卖出后今天还可以买回来,买了后今天就不能卖...
股票是T+1,就是当天买,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 权证是T+0,当天买当天可以卖。 当天卖的股票,卖得...
在这阶段是可以买卖股票的,卖的价格如果是涨停板,开出来不是涨停板那肯定卖...买卖股票的相关知识2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文导读===          ===全文阅读===       6月12日,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两融业务的准入门槛以及展期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准入门槛方面,由“此前的开户资产50万”变更为个人客户在开户前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资产不低于50万,且从事证券交易满半年即可,包括在其他券商的交易记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券商基本都在实行新的开户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放宽了投资者的开户时间限制,但在开户资产上的要求上却更加严格。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受限于新规,公司的两融开户数已经开始减少。  事实上,对于该项规定,业内人士见仁见智。有认为宽松者,也有认为更加严格者。“我认为该项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场外资金引导到场内,加大场内可控杠杆资金的。”一位中型券商研究员向记者表示。  两融开户资产门槛更严格  20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新规后,多家券商的两融开户条件均已发生了变更。此前的“在一家券商交易满半年”变更为“从事证券交易满半年,可以包括在其他券商的交易记录”。  “比如其他券商的客户要来我们公司开两融账户,只要首笔交易在我们这满20个交易日就可申请开通。不过前提条件还是要从事证券交易满半年,以及平均证券资产20个交易日50万以上。”上海一位券商营业部人士解释。  开户时间的放松,无疑放宽了两融开户的限制。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并非所有券商均放开了开户时间的限制。上海一家中小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仍然维持在本营业部证券持续交易时间满半年的规定。  “时间太短,对投资者个人信用状况无法确定。时间长点营业部对投资者比较了解。不过,也不排除接下来公司也将放宽开户门槛,毕竟监管层已经要求放开了。”20日,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但在时间门槛放松的同时,对开户客户的资产要求明显严格了。按照新规要求,客户需要在近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类资产不得低于50万元。此前只要满足开户时间点资产账户有50万即可。  “以前是只要开通当天有50万就可以了,次日可转走。现在资产要求更高,开户更严格了。”广发证券一家营业部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多位券商人士均向记者表示资产要求更严格的看法。“要求证券资产20个交易日满50万,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以前只是当时节点资产满足要求就可以,这对小客户会产生比较大的限制。”其中一位券商人士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资产不低于50万”的要求或将迫使此前两融开户的垫资链条消失。“之前是只要在开户当天满足资产50万就可以,所以有一些客户就会选择垫资,开完户可以马上转走。现在是20个交易日。客户垫资的成本大大提高,一个月的时间谁还会选择垫资。”华泰证券上海一家营业部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  在部分券商人士看来,尽管两融新规对开户条件有收有放,总体来说是属于放松监管。但更多的人士认为,两融新规收紧意味更大。  6月两融开户回落  实际上,这种收紧或正影响两融开户数量。中登公司数据显示,6月份,个人新开信用证券账户35.54万户,较5月份减少了4800户。与4月份相比,更是减少了5万户。信用账户正是投资者为参与两融交易向证券公司申请开立的证券账户。  “新规出来后,对两融开户情况还是产生了影响,现在开两融的客户比之前少了。”华泰证券上海一家券商营业部人士告诉记者。另一位券商人士认为,两融开户数量的减少,一方面与新规限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市场不无相关。  从6月15日开始,大盘从最高点5178点开始下跌。到7月9日股市企稳的3373点,仅仅19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就下跌了34.86%。从6月15日至7月17日,两融余额从22.4万亿急剧降至14.28万亿,降幅达36.25%。连续17个交易日内下降,直至7月14日开始企稳。  一家上市券商两融人士认为,新的开户门槛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实质性影响。“两融新规只是对原有管理办法的优化,在开户要求上我觉得影响并不大。”其向记者表示。  不过一家中型券商研究员表示,开户新规定的最大目的是把场外资金引导到场内,加大场内资金融资力度。“目前该项政策的作用还没体现,前段时间两融余额刚刚企稳。但将来场内融资的规模会扩大。”该研究员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两融新的开户要求只是会将小资产客户排除在外,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以及大户并不会产生影响。尽管目前两融开户数量已有减少,但仍不乏诸多新的开户者。  “现在两融开户的有一些是一人多户政策下投资者开设的多个账户,还有一些是新开户者,其中一部分是之前在犹豫加杠杆的,还有一部分是认为现在是底部了,存在一定买入机会。”一位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PAGE@默认页1]    东莞证券被曝客户无法足额融资,有时甚至无资可融,且只能“追涨”融资买入  券商获得客户和利息,投资者获得资金,一场原本互助互利的合作,结果却演变成几乎对簿公堂。而这一切,皆因融资而起。  投资者周建成(化名)今年4月在东莞证券开通融资融券业务,存入保证金后,不但未能按预期融资,却屡次遭遇不能按1:1的约定比例足额融资,甚至无资可融的尴尬。  在东莞证券,有着类似经历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多名投资者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只有在少数时间可以融资,而且额度很少,每次都是多次小额分散进入,加之不能在下跌时买入,导致被动追高。一些投资者多次同东莞证券交涉,但迄今无果。  “应该是券商融资额度用完了。”多位券商人士就此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券商融资规模不足,已超出其能承受的客户数量上限。而这种情况在业内已是普遍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券商既可提供资金使用效率,又能增加收益。  但投资者却可能因此蒙受损失,不少人都因此产生亏损。周建成称,两个月来,其已亏损400余万元,有投资者已为此送达律师函,要求赔偿损失。法律界人士认为,对于上述情况,券商一般会在合同中设定免责条款,也不能由此认定客户亏损与此有关,但说明其业务规则不尽合理,需要监管介入,完善业务和交易规则。  无法使用的融资  “如果不是东莞证券业务员再三劝说,我不会开信用账户。”周建成称,虽有17年的股市投资经历,但对融资融券并不了解,没想到第一次开通这个业务,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日,周建成在东莞证券工作人员的劝说下签订融资融券合同,并在5月6日开通账户。根据合同约定,账户开通后,东莞证券将按1:1的比例提供融资融券。  周建成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东莞证券开通融资融券账户后,他发现不但不能足额融资,甚至还出现了无法融资的情况。  “我一般都是波段操作,卖出之后再买回来。但第一次卖出后,再融资买入,就发现不能按约定比例融资。”周建成称,自从开通融资业务以来,其账户从来没有足额融资纪录。前次通过融资买入股票一旦卖出,账户就会立即自动还款。  实际上,这并非周建成一个人的遭遇。即便是已经开户两年以上的投资者,同样遭遇了这些烦恼。据另一名投资者王国明(化名)介绍,早在2013年,他就已在东莞证券开通融资融券业务,此前由于行情不佳,他并未使用融资额度。但今年3月以来,也经常碰到无法融资的情况。  “也不是完全不能融,只是能动用的额度非常少,远远达不到合同规定的比例。”王国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按照合同约定,他与东莞证券的融资比例也是1:1。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前次使用了融资,卖出后再次融资,就会出现不能融资或不能足额融资买入的情况。  王国明称,其账户保证金一直维持在80万元左右,按1:1的比例,东莞证券提供80万元融资额度,但实际上,从来就没能足额使用,即便是可以融入,金额也是有几万元,有时甚至只有几千元。  不同于王国明,周建成在发现上述问题后,先后10多次与东莞证券工作人员交涉,但一直未能解决。此时正是沪指 、创业板指数屡创新高之际,问题得不到解决,眼看着行情一再错过。  为了避免无法再次融资,每次操作前,他都会向东莞证券确认可以继续融资后才卖出。但即便如此,往往在卖出后却无法获得资金。  “经过反复沟通,还签了一个固定额度融资补充协议,当时以为签了补充合同问题就能解决,结果还是不能融资。早知如此不如不做。”周建成称,他来到东莞证券大朗营业部总经理王子强办公室,当面要求对方解决,但迄今也没有结果。  “抢钱”的交易  周建成称,经其再三要求,东莞证券大朗营业部同意为其提供固定额度融资。为此,双方还在6月底签订了一份补充合同。然而,补充协议签订以后,上述情况仍时有发生。  《第一财经日报》多次致电王子强核实此事,但其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而在投资者看来,即便是有融资额度可用时,东莞证券的交易规则也存在不少问题。额度非常有限,而有需求的客户数量众多,其结果就变成了投资者之间相互“抢钱”。  “按照合同规定的比例,我最多可以融80万元,但实际上从来就没有融满。有时候只能融一两万,还不能一次到位,经常只能一次买一两百股,需要反复操作才行,有时甚至只隔一两秒钟就又融不到了。”另一位在东莞证券开设两融账户的投资者称,在这种情况下,等于是让投资者彼此抢有限的资金,能否融到就看“谁的手快”。  周建成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交易记录显示,周建成曾在6月5日以信用融资买入紫江企业约60万股,买入次数高达30次以上,除了3笔买入数量超过18万股以上,其他每次买入数量都在2000股以内,其中多数每次买入数量甚至只有100股。  “就是因为融不到钱,融得到也不能一次到位,不然谁会分这么多次去买?”周建成称,东莞证券曾有工作人员回应,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该公司资金紧张。  在上述投资者看来,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东莞证券融资规模有限,不足以支撑其客户规模,其融资规模甚至可能已经超过监管规定。  而根据证监会现行规定,券商两融规模上限为其净资本的4倍。东莞证券2012年5月启动两融试点。但时至今日,该公司尚未披露过有关其净资本、两融业务规模、客户数量的任何数据 .  这些怀疑亦得到业内人士的印证。“券商缺钱,融资额度用完,肯定就融不到了,我自己就多次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甚至一分钱都融不到。”某券商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在券商两融业务中,这并不是新鲜事,而其根本原因就是券商缺乏足够资金。  该人士还称,在市场行情火爆时,为了增加用户,一些中小券商明知资金不足以支撑用户需求,却仍在不断吸收新客户。只有在其他客户归还融资时,客户才有机会融资,于是就会出现融资客“抢钱”的情况。  被动追高  在投资者融资如同“抢钱”的背后,券商的一些利益计算,以及不为人知的细节,也逐渐浮出水面。  但就是这样的利益计算,却可能为投资者带来巨额潜在损失。从最初的350万元保证金,到最多时账户资产超过千万元,浮盈接近800万元,到最后亏损400余万元,最近两个月的经历,对周建成来说,如同一场梦一般。  “按照东莞证券的规则,就算是有钱,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融,下跌抄底的时候,根本融不到钱,只有在上涨时才能融。”王国明说,尽管这有其自身因素,但东莞证券的交易规则,客观造成了其被动追高。  而由于融资金额小额分批进入,股价处于下跌之中,则无法再融资。周建成认为,这导致了其账户在购买股票时,只能追高,不能买低,无法进行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对其造成重大损失。而由于担心卖出后无法再融资,又不敢在被套后卖出,从而引发了无法止损的问题。  周建成还称,由于下跌时无法买入,其买入紫江企业后,就遇到该股下跌,而当时紫江企业股价在11元以上,很快就出现亏损。由于担心卖出后无法融资,就不敢卖出,导致亏损急剧放大。直到该股跌至9.33元左右才平仓,导致其亏损超过200万元。7月3日,他在王子强办公室演示之后,并要求对方保证其足额融资,并进行一定金额的赔偿。7月5日,东莞证券总部派人与其进行了沟通,但至今没有回复。  “这等于是让我们高买低卖,但是只要我的保证金足够,没有达到强平线,券商没有资格阻止我买入。这样的话,融资融券就失去了意义,最后会亏得什么都没有。”周建成说,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其自身操作因素,但东莞证券的融资融券交易股则也存在问题。  “如果不能继续融资低吸,一旦卖出,浮亏就会变成净亏,不如继续持有,等待反弹,还有挽回损失的可能。”王国明说,谁都知道不能完全归咎于证券公司,但他们确实有一定责任。但如果每次都因为高买低卖出现亏损,那就说明券商的交易规则存在问题。  谁该担责  屡次交涉无果,部分投资者已经计划向东莞证券要求赔偿损失,个别投资者目前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周建成称,他已委托律师向东莞证券送达律师函,要求东莞证券在友好协商的前提下,确定其损失并予以赔偿,并按照融资融券协议的补充约定,为其实际提供500万元融资。  而多名投资者也认为,东莞证券的上述行为,一方面已经构成违约,另一方面其交易规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投资者被动追高,东莞证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广东华雅律师事务所律师汪顺荣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从上述情况来看,东莞证券融资业务确实存在问题,其结果就是导致客户不断追高,却不能在低位买进,从而增加持股成本,已严重损害客户的利益。  汪顺荣认为,如果可供融资资金量不足,则无必要为了扩大客户规模,与大量的客户签约,签约后又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反而使其利益受损,券商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赔偿责任。  然而,按照周建成与东莞证券签订的合同第十六条约定,投资者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时,如已达到法律法规、业务规则的分风控指标阈值,或受到公司融资融券规模上限限制、实际提供的资金金额和证券数量的限制,投资者将面临融资融券额度不能足额使用后交易受限的情况。  按照上述约定,尽管未能向投资者足额提供融资,东莞证券也无需承担违约责任。正是这样的合同条款,使得即便在券商出现违约的情况下,投资者也无法追究其责任。  “如果合同已有约定,就不存在违约,而是以实际支付金额为准,如果要求券商承担违约责任,在法律上恐怕难以得到支持。”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钟凯文称。  “有了免责条款,券商就不用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虽然不承担法律责任,但并不说明这种做法就合理。”钟凯文称,类似合同通常是格式文本,投资者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存在霸王条款的嫌疑。  规则之辩  无法及时足额融资、高买低卖出现亏损,投资者的烦恼,似乎并不影响券商赚钱。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券商可能还在大幅提高其资金和业务收益。  据上述券商人士介绍,对于券商而言,如果投资者融资卖出后,不立即进行自动还款,而投资者又未进行新的操作,将会降低资金使用效率。而卖出后自动还款,就可以将资金借给其他客户使用,资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券商收益也会增加。  “这就等于同一笔资金,一天借出去了两次,券商可以收取两笔利息,而且融资客接入后肯定要操作,这样还会产生手续费收入。”上述业内人士称,类似情况在行业中已经非常普遍。  这意味着,类似于周建成的情况,可能并非只在东莞证券存在。在市场快速上涨之际,不少券商可能都存在融资资金不敷使用的窘境。  “行情火爆的时候,几乎每家券商都出现过类似情况,只是程度轻重的问题。”上述券商人士称,受净资本约束,每家券商的融资资金都是有限的,但为了抢占市场,都会争取尽可能多的客户,结果就导致部分客户无法融资,甚至被动追高而受损失。  广东某中型券商人士称,受制于资本规模,即便是大券商,也不能保证客户每次都能足额融资,但大型券商资金实力较为雄厚,出现类似情形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中小券商受制于资本规模,融资渠道又相对狭窄,存在的问题就更为突出。  “越是普遍现象,就越要引起监管和市场重视。”钟凯文认为,虽然是行业普遍现象,不但不能说明这种做法合理,反而需要引起监管层和市场高度关注,如果存在违规和损害投资者利益行为,则需要通过监管介入,对类似情况加以整顿规范,并尽快完善交易和业务规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PAGE@默认页2]    随着牛市行情的出现,中国家庭股市参与率逐渐上升。《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了解到,2015年二季度新股民占比近50%,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发生变化,二季度中国家庭股票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平均为36%。  家庭股市参与率上升,家庭盈亏成了股市暴涨暴跌的缩影,家庭炒股盈亏情况如何、对家庭资产配置有何影响?本报记者获悉,融资融券以及配资炒股的家庭盈利占比79.3%,明显高于一般炒股家庭的61.7%。同样,亏损占比也高于一般炒股家庭,充分说明配资炒股的高风险高收益性。  据一家业务开展非常保守的券商透露,两日内强制平仓6户,平仓金额近千万元。  炒股盈利家庭占比首次下滑  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此前牛市行情的出现,使中国家庭股市参与率逐渐上升,新股民占比节节高升,到2015年二季度,我国有8.8%的家庭参与了股市,持股家庭约为3700万户,其中新股民占比已接近50%。  中国结算最新公布的统计月表中显示,6月沪深两市合计日均新开A股账户数611368户。其中,沪市平均每日新开A股账户数为338955户,环比增加2053户,涨幅为0.61%;深市平均每日新开A股账户数为272412户,环比增加15292户,涨幅为5.95%。  同时关于炒股对家庭资产结构变化的问题上,对比2013年的数据,我们发现2015年二季度,炒股家庭的股票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由2013年的26.7%上升为目前的36.0%;同时股票资产占金融资产50%以上的家庭,由2013年的15.7%上升为目前的41.2%;而股票资产占金融资产80%以上的家庭,则由2013年的4.7%暴涨至目前的22.6%。这充分说明了随着牛市行情的来临以及离去,中国家庭的资产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在采访中指出。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于2010年成立的一个公益性学术调查研究机构,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开展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建立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家庭层面的金融数据库。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Q2家庭股票投资报告》中显示,炒股盈利家庭比例在2015年二季度首次出现下滑。6月19日股市暴跌前有73.8%的炒股家庭盈利,而6月19日到26日股市再次暴跌前,该比例降为56.2%;6月26日后,该比例已降为40.5%。6个交易日内,盈利家庭比例下降33.3%。随着股市的进一步调整,炒股盈利家庭的比例或继续下降。  这与一季度炒股家庭盈利比例高达76.6%的数据相比,不难看出不少家庭之前的收益已出现下滑,甚至亏到本金。  融资融券以及配资家庭盈利占比79.3%  “强制平仓,亏的想跳楼。”某私募资金客户唐飞(化名)说道:“我5月份用30万本金,配资120万元,买入安徽合力(600761),7月2日被强制平仓,亏了80%。这几年的积蓄全搭进去了。”  唐飞告诉记者,他四倍杠杆买入的股票,5月中旬买入均价是16.9元,6月12日收盘价22.77元,股票市值202万元,轻松盈利173%。但随后股价一路下跌,6月30日触发平仓线,7月2日再次触发平仓线,被强制平仓,最终赔了24.7万元,本金的损失率高达82%。而安徽合力的股价从他买入时的16.9元到平仓时的14.88元,才下跌2.4元。杠杆效应可见一斑。  一位券商从业人员称,股市下行,千只股票停牌,抛也抛不出去,虽然仍有大部分客户愿意补仓,但仍然面临随时被平仓的压力,日子很不好过。  “股票配资是一种融资,也是一种金融杠杆,可以使用较少的保证金进行较大的投机,放大了炒股的收益性和风险性。”在问及如何看待配资炒股的问题上,甘犁告诉本报记者:“股票配资分为场内配资和场外配资,场内配资门槛较高,它目前要求开户时间不少于18个月、账户资产总额不低于50万元。场外配资门槛较低,没有统一的标准,最低100元就可以办理,适合散户和新入市的股民。由于场外配资的准入门槛低、收益高,缺乏经验的新股民家庭往往容易忽视它的高风险性,证监会也是在今年5月叫停了证券公司的场外配资端口接入。”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二季度的炒股家庭中,融资融券以及配资炒股的家庭盈利占比79.3%,明显高于一般炒股家庭的61.7%,特别是通过融资融券或配资炒股的家庭,盈利很多的占比高达31.1%,而未进行融资融券或配资的炒股家庭,盈利很多的只有5.8%;同样,融资融券或配资炒股家庭亏损很多的占比为7.7%,其他家庭为6.9%,充分说明了配资炒股的高风险、高收益性。(来源:中国经营报)[PAGE@默认页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账户可以买基金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