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昌保利地产董事长换董事长,新董事长叫什么

商都房产网欢迎您!
商都房产看房团购总群:
和昌地产(集团)董事长韩恺先生在河南财大房地产专业成立20年庆典上发言
14:18:22&&&&&来源:
特别的紧张,建树老哥在发言的时候我还在做功课,来到这个学术殿堂会去掉很多浮躁,我希望你发言的长一点我才能把工作做的足一点,结果你就那么长。首先我想说,在现在的社会中,难得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做学问就是做学问的样子,像今天这么多企业家做企业就是企业的样子,这是一股新风,希望他能成为我们未来的一种新常态,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字体:&&]
和昌地产(集团)董事长韩恺先生在河南财大专业成立20年庆典上发言
特别的紧张,建树老哥在发言的时候我还在做功课,来到这个学术殿堂会去掉很多浮躁,我希望你发言的长一点我才能把工作做的足一点,结果你就那么长。首先我想说,在现在的社会中,难得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做学问就是做学问的样子,像今天这么多企业家做企业就是企业的样子,这是一股新风,希望他能成为我们未来的一种新常态,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韩恺先生发表精彩言论
非常感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河南乃至于全国的房地产输入了这么多人才,我毕业刚刚20年,我没机会上,但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像李教授在99年刚入这行的时候他手把手教我每门课,当时还是我们公司特聘教授,包括刘社教授带很多老师、学生到我企业去,我做的企业比较多,只是07、08年和合伙人做了和昌。每次去我那儿都让我热血沸腾,必须要教出一些什么。
在我印象中我至少有七八年没出过台,都在企业里面认认真真工作。我觉得如果你企业做的不成功,没什么好说的,你出台不就是一个四不象?为什么今天我来?第一我是财经学院的特聘。第二如果未来给我机会,能够让我专职来财院做讲师或者助教,因为我现在正在攻读博士,有可能会跟大家一起。这是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感谢。今天是记者节,我轻易不出台,出台了你们帮忙多弄点照片,也祝你们节日快乐!
第三个特别感谢胡总精采发言,他从物理角度给我们细分了市场,也给我们上了非常精采的一堂课,胡总坚守了河南足球这么多年,结果还好,还挺开心的。非常感谢陈俊陈总,一般情况下作为演讲嘉宾互相捧场吧,但是我觉得你的演讲给我带入了你的思维方式里面,你非常清晰的互联网思维看待这个产业,非常清醒的提出了30+30,60小时的体验经济,我觉得非常开心。
我作为河南企业全国化代表特别汗颜,大家都这么年轻,碧桂园兰州在4天时间销售50亿,你们去过兰州都知道,自己还通天架桥做城市配套。像以前我没手机掂着相机一个一个照片的拍,挂出了一个鑫苑名家,这个行业做了这么长时间,一年400多号人整了60亿销售额还在这样一个课堂上讲我是楷模的话,有点不好意思。
我说这话意思是什么?我们走出这个屋子的时候外面很大,河南这么辽阔为什么在这么长时间里我在百亿边缘已经徘徊三年,真正百亿的有几家?这就需要我们地产从业者思考,但是从个人来讲我觉得已经够吃够喝了,我算一个成功的,但是对于整个行业贡献来说,站在整个河南地产格局甚至放眼全国来说,应该引起反思。
第五点既然把我当楷模,我介绍一下和昌,和昌在全国做的项目是25个在售,总额还不到70亿,你说我可怜不可怜?我们来这儿就是听一种思维,我一个是和昌资本、一个是和昌地产,互联网金融这块我今年众筹了2.5亿,特别刚才陈俊老总在谈信用的对等,也是刚刚起步。
如果非要说谈点什么的话,我的观点很简单,也算给大家一个参考。我觉得黄金和白银十年会到来。我特别感触陈俊说的那句话,新都汇开盘的时候我赚了70万,二期拖了5年,你说我赚了多少钱?尤其我看到周边不上进的开发商赚钱比我多的时候我非常郁闷,所以我觉得未来20年真正是我们财经大学的20年,财经学院政法大学房地产管理系的20年。过去20年你要说黄埔军校培养学生起多大作用我觉得是自己看自己,未来看是好的。
房地产市场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行业胡总说5万多家、6万多家,不管怎么样1万多家就算多了,今年数据还没出来,我估计9万亿到10万亿应该有,如果1万多就会斩断很多,这样你说哪个行业会接受?我非常同意用制造业思维看房地产,但是做房地产的如果做制造业是早死,所以我们还必须坚守我们房地产业。对于这一次房地产业大调整我有一些思维,就是你谈宏观没用,你在这个市场中你的市场份额小到那么一种小的程度,你谈宏观,你怎么能够进行自我改造呢?当然我谈的并不是说宏观不重要,刚才胡总说到项目公司,我说充其量是买卖,连项目公司都不是。河南省有1000家房地产足够,这是我的观点少关注宏观多关注微观。
&nbsp&nbsp&nbsp
【责任编辑:小热】
参团线路:
联系方式:
参团人数:
一键分享至:
您可能还关注
关于和昌地产,河南财大,韩恺的资讯
匿名用户:
资讯评论(共有
条评论)点击(次)
资讯排行榜
宏光协和城邦
厌倦了汹涌商海纷扰,在生命旅程里为心找个归属,到三面环水的山水城去,感受如水般流
田亮叶一茜夫妇闪亮登场,和现场的朋友们面对面亲密交流。作为演艺圈中事业蒸蒸日上的
摄影,一种平民化的艺术,透过镜头与照片人人都可以感悟你的生活和世界;
摄影,是通
万达中心主办的“璀璨万达 声冠中原”暨写字楼样板间全城开放活动,11月9日在郑州万达
价格(元/平)
10000元/平方米
8600元/平方米
15000元/平方米
6500元/平方米
7000元/平方米
13500元/平方米
二手房快搜
公寓小户型&&&&&&&&&&&&
站内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正文
区长周楚政会见和昌地产(集团)董事长韩恺
来源:区经贸局
浏览字体:
&&&&&&& 日,区长周楚政在政府301会议室会见和昌地产(集团)董事长韩恺一行。&&&&&&& 和昌地产(集团)董事长韩恺简要畅谈了集团基本情况和未来投资方向。集团总部位于河南郑州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秉承&创造生活,建筑家&的企业理念,致力于中国城市建设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目前主要有住宅产品开发和物业服务、园林绿化、智能化服务等综合性房地产开发服务业务,未来5年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和银色产业地产方面。区长周楚政非常感谢和昌地产(集团)对石鼓区经济发展的关注。石鼓区一直是衡阳市商贸强区,近几年紧抓服务业改革试点城市发展机遇,以&打造雁城商都,建设石鼓新城&为发展目标,重点开发包装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招商项目,吸引战略投资者来石鼓进行投资建设。和昌地产(集团)是一家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我们非常希望有机会与贵公司洽谈合作。&&&&&&& 在观看了石鼓招商宣传片和招商项目推介后,韩恺董事事长对石鼓区的区位优势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非常看好,有意向对接洽谈文化产业项目。&&&&&&& 副区长赵伟,区经贸局局长彭爱民、副局长阳长辉参加了会见。
责任编辑:
编辑时间:
【打印本稿】&& 【推荐】&&【纠错】 &&【关闭】&&和昌地产集团董事长韩恺: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和昌地产集团董事长韩恺:
  和昌地产集团董事长韩恺:
  积极融入大郑州都市区建设
  □晚报记者胡审兵程国平
  实习生 李强/文
  晚报首席记者 贾俊生/图
  和昌地产集团董事长韩恺认为,作为郑州的房地产企业,同样也肩负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任。如何积极融入大郑州都市区建设,推动中原经济区规划实施,切实履行房地产责任,是地产人必须面对的问题。“郑州都市区建设为房地产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抓住新机遇,顺应新形势,谋划新发展”。
  本地开发商围着郑州就行,别跑太远
  “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要性,它应该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实施者,它是中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发展的发动机,应该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实施的榜样。”为此,韩恺建议郑州的房地产从业者,“围着我们郑州就是(好的机会),不要跑得太远”。
  郑州都市区发展给房地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眼中,建设郑州都市区会带来哪些机遇呢?
  韩恺认为,首先,这样的一个平台,会在人才、资金、项目引进方面,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其次,为房地产业发展大大扩展了空间,其中,土地规模扩大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另外,创造了多元化发展的新契机,尤其是都市区发展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再次,房地产业的带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承担改善民生的作用,提供了就业岗位,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
  限购令继续影响市场交易
  对于仍在实施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韩恺分析称,这一轮调控目的有三个,分别是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反通胀和调整不合理的消费需求。
  “在限贷的影响下,随着有效需求下降、供应量增加,一些开发商的资金链会趋于紧张,对房价形成一定压力,房价上涨过快的形势会得到缓解。”韩恺分析,2011年商品房销售趋势会呈现出小幅度增长的态势,增速会较2010年有所放缓。
  韩恺称,住宅投资市场“冬眠”之态与商铺、写字间等产品的备受青睐对比,印证了一个预言,即21世纪的前10年是住宅投资的黄金时期,第二个10年是投资商业地产的黄金时期。为有雄心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访上海市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中禅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宏祝 - 祖国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祖国网-祖国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网站访问地址:.cn
今天是:日 星期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热线:010-878355&& &▉
国内统一刊号:CN11-5569/c,国际标准刊号:ISSN
您当前所在位置: &&
&& 为有雄心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访上海市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中禅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宏祝
为有雄心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访上海市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中禅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宏祝
14:54:23 来源:祖国杂志 浏览:5102次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人员流动,每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老乡人,都能遇见老乡人,老乡,多么亲切的称呼。
记者 刘应刚 吴子贤
上海市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中禅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宏祝(右)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改革开放,人员流动,每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老乡人,都能遇见老乡人,老乡,多么亲切的称呼。上海市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郑宏祝、中禅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安徽人,是安徽人的骄傲,是全国的名人。他服务上海,贡献家乡,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他。
从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驱车5分钟,就能抵达坐落在虹桥商务区南华街82号的上海徽府。这里黛瓦粉墙,竹影婆裟,马头墙飞檐凌空而起,朱红色大门端庄地迎接着抵沪的四海宾朋。
穿过朱门,一方宽敞的天井,左右游廊潇洒舒展开去,正厅前的照壁上挂着一块牌匾,红底黑字,上书气势磅礴“上海徽府”四个大字。门楣上的墙饰讲述着徽州民间传说,庭院后的小桥流水已初显风韵。雕梁画栋,时空交错,仿佛置身古徽州某大户人家的宅邸。在亚洲最大的立体交通枢纽商务区,竟能拔地而起建造出一片3万平方米的徽派建筑群落,犹如在十里洋场之中寻找到了一位莞尔古典的美人,令人惊讶不已。
这座府邸的主人就是中禅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郑宏祝。他说:“上海徽府,未来不仅是上海的安徽人之家,还是所有热爱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交流的平台,而我想做一个文化产业的英雄。”
今年44岁的郑宏祝在希望中显示了他的梦想,在梦想中也展露了他的雄心。
从打工仔到小老板,再从汽车维修行业跨界到文化产业,郑宏祝转型步伐之大,同样令人惊奇。在转型的背后,他又经过哪些深思熟虑,走过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从打工仔到小老板
“上海徽府是皖人在沪第一站,接待四方宾朋,要的就是海纳百川的心胸和性格。建造上海徽府,和我喜欢与人交朋友的性格有很大关系。”郑宏祝说。
多年从事汽车维修服务业,把他磨练成了一个擅长社交的人。
1989年,郑宏祝初到上海发展时,在一家汽车机电维修公司打工。每月拿30元的工资,住在上海郊区农民的房子里,每天倒十几趟车,到一个单位就上门找设备科接洽维修生意。那时候汽车维修的生意不错,一年下来郑宏祝就赚了八千多元。
打工、赚钱、回家、娶媳妇,不少打工者的人生路线图就此止步。而心怀抱负的郑宏祝回乡娶亲完又回到上海继续闯荡。外出第三年,他就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公司。有一次,邻居拿来一本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点》给他看,这本书令原来性格内向的郑宏祝茅塞顿开,“它教你怎么开口与人交谈,怎么说服别人,在谈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礼仪,比如要直视别人的眼睛••••••”。郑宏祝反复咀嚼书中的精华,不断在实践中演练。
当时,郑宏祝手下有三四百个业务员,每天他就像一个消防员一样,随时救火处理对业务员的各类投诉,周旋于消保委、工商、物价、税务部门之间。郑宏祝说,就是这段时间的磨练,使他后来遇到棘手的事情,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甚至有的员工还请他回家裁判家务,简直成了一个老娘舅。长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类事务,练就了郑宏祝善于谈判交往的能力。但是,他已经感觉到,凭借个人魅力和乡土关系去管理员工,难以适应公司的发展,他要学习更为标准化、更先进的管理知识。
在汽车维修服务中,郑宏祝接触到了不少高端客户,他非常注意捕捉这些社会精英谈论的话题,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使他开阔了眼界。有一天,一个客户建议他再去读读书。于是,1999年郑宏祝成为澳门科技大学MBA班的一名学员。他自己掏学费,每周认认真真地去上课,踏踏实实地学了三年,系统地完成了企业管理的基本课程,了解到一家企业从初创到做大、到做强再到上市的全过程,学习随着企业的壮大管理员工的技巧。对于创业时只有初中文凭的郑宏祝来说,知识为他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能量。
几年充电下来,郑宏祝不仅获得文凭,还拥有了一个优质的同学圈子。2000年,郑宏祝已经拥有两三百万资产,从打工者变成了小老板,在当时闯荡上海滩的同乡中算得上小有成就。此时,徽商小富即安的惯性思维开始作祟,他意识到自己有些飘飘然了。
然而郑宏祝发现,同学中不少身价上亿的大老板,企业规模比自己大得多,却丝毫没有自我满足之感,还在不断地寻求发展。他在走访别人的企业,在与这些商界精英的交流中,发现他们谈论最多的是文化话题。这一点触动了郑宏祝。“人的物质生活已经满足时,将越来越多地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当下人们对文化的关注和需求促使我去思考企业本来的转型。”
于是,郑宏祝开始转向文化产业,在朋友圈的熏陶浸染中,他开始走进书法、绘画、收藏等文化领域,结交文化名流,渐渐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化,他说:“这使我身上的土气慢慢少了,文气渐渐多起来了。”
一本家谱,翻开上海徽府之梦
安徽老乡与上海市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中禅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宏祝(中)在上海徽府前合影留念
郑宏祝说,2002年,合肥老家开启了一项隆重的文化事业——修家谱。有浓厚乡土情结的郑宏祝也积极投入到修茸家谱的工程中。当他拿到肥东郑家一米多厚的一叠家谱时,六百多年的家族历史在他眼前一卷卷地展开。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关乎每个人的终极问题。郑宏祝第一次知道,明朝永乐年间,他的祖先定居在了黄山脚下的歙县郑村镇,建造了明代最早的牌坊——贞白里牌坊,还建造了成为今天国家著名旅游景点的郑氏宗祠••••••他一页一页的翻看,直到凌晨三四点。
看完家谱,郑宏祝回了一趟歙县祭祖。回来之后,郑宏祝脑子里反复盘旋着几个问题:一个人赚钱的意义在哪里?是挥霍或者留给子孙,还是在10年、20年、50年甚至100年之后留给世界什么?一个人的价值除了拥有财富之外,还能体现在哪里?
而现实的世界中,4s店竞争越发激烈,汽修行业市场日益饱和,自己的企业到底该如何转型?作为上海市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郑宏祝每次召集会员开会时,总是为找不到合适的场所而烦恼,在异乡十多年也找不到一份身份的归属感,能不能为此做点什么?
这些思考交织在一起,令他突然想起了阅读家谱的那个夜晚••••••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将泯灭,但唯一能长存的是文化。无论安徽人在上海还是在世界任何地方,共同的基因是基于徽文化的乡音、乡俗、乡情,而文化基因可以凝聚人气,汇集力量。
于是,郑宏祝萌生了一个庞大的创意:以文化为纽带,建设一个上海安徽人之家,成为皖籍企业精英、文化名流在沪交往合作的平台,成为安徽各级政府来沪招商引资的驿站,成为安徽向上海、向世界推介徽文化、徽产品的窗口,促进安徽与上海、与世界的经济文化的对话,打造一个集传统与现代,实用功能与文化底蕴相结合的文化创意园区。
这个充满了理想色彩的创意让郑宏祝兴奋起来:“把财富留给下一代那是害了他们,不如把财富留给社会。10年、20年、甚至50年、100年之后,我如果能给世界留下这个安徽人之家,能因为做了这件事而影响到许多人,我想这才是我所要追求的个人价值”。
上海徽府的未来构想
上海徽府的中国梦
2010年之后,郑宏祝注册了中禅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给上海安徽人之家取了一个大气的名字——“上海徽府”。在虹桥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的商务区,他与华漕镇政府签订了30年的租约,将一片30多亩的旧厂房改建成徽派建筑,一步步实现他“上海徽府”的梦想。
为设计上海徽府,他先后换了数十位设计师,不断修改图纸,终于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了上海徽府的平面图,亲自监督工程的实施。
郑宏祝不懂徽派建筑。为了造上海徽府,他跑回黄山脚下的古徽州地区不下二三十次,一趟趟走访徽州古民居,到实地认识徽派建筑中的各种结构。马头墙、冬瓜梁、文斗、武斗、牛腿、窗栏板、砖雕、石雕、木雕等等,如今这些建筑结构已经了然于胸。
为了让上海徽府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徽派建筑风格,他还从民间搜集来各种材料,像皖南古民居里的柱础、隔扇、石磨、摇篮、水车、床架,产自新安江底的清色状元石,甚至老家房梁上的燕子窝都搬了过来。郑宏祝说:“家里人笑话我回去捡破烂,可我见到什么老东西都觉得是宝。”这些徽派建筑的零部件堆满了一层仓库,为未来徽府的细部装修做准备。最不可思议的是,郑宏祝将皖南一座古民居平移动到了上海徽府内。当地不少民居散落乡野,年久失修,岌岌可危,郑宏祝购买下一座民宅,找人将每个建筑的部件拆卸后,做上标记,装了几大集装箱,运回上海后,挖了一米多深的地基,将各部件修葺好,又安装复原,将这座老房子“种”在了徽府里。
走进这座民宅,仿佛回到了徽州古村落的现场,院落、天井、厅堂、房梁、扶梯,仔细品味每一处徽派建筑的神韵,真是回味无穷。郑宏祝说,“这座原汁原味的民居是上海徽府里最大的亮点,既让人参观,又可以居住,就好像小时候在老家住老房子的感觉。
经过两年多施工,如今上海徽府的基本格局已建成,3万多平方米的空间还在细部装修中。郑宏祝乐此不疲地导游不断前来拜访的友人,穿梭在徽府之内指点着未来的构想。
一层可以将安徽的土特产、民间艺术、地方戏曲、企业产品都引进来,成为展示徽文化的中心。以后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宣笔、歙砚、徽墨、宣纸、灵璧奇石、徽州贡菊、黄山猕猴桃、天柱山药材、符离集烧鸡、巢湖银鱼、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等徽州当地特产。
二层可以以安徽各级政府来沪招商提供会议商务场所,三层有座容纳两三百人的剧场,可以引进家乡最有特色的黄梅戏,以及岳西高腔、庐剧、芜湖梨黄戏等各地戏种,常年在此演出。徽府里还有为艺术家开设的工作室,扶持艺术创作。在徽府的后半部分还有50多间客房,提供住宿服务,让这里将成为集招商、会议、住宿、餐饮、娱乐等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服务产业,成为皖籍文化名流、政商精英聚集之地。
除了实体服务,郑宏祝还想在未来提供虚拟的信息服务,建立招商和投资信息数据库,让全球的徽商能在上海徽府的平台上获取商机,轻松对接。
让新时代徽商抱团发展
中禅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
&然而,这一切更多还只是胸中蓝图,硬件设施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未来完善服务运营的挑战并不小。目前已经有不少沪皖两地的企业家、艺术家找上门与郑宏祝洽谈进驻徽府一事。上海徽府也已投入数千万元建设资金,全部建成需要上亿资本。而投入这么多资金,到底会有多少收益还是个未知数。
家人和朋友都不理解郑宏祝为什么要在上海凭空建一座徽府。3万多平方米的旧厂房如果稍加装修,转手出租就能获得一劳永逸的收益。郑宏祝却有信心,他不想走赚钱的老路,想沿着这条文化产业的新路走下去,看看究竟能够走多远。
在郑宏祝看来,建造上海徽府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凝聚徽商。他说:“老徽商的弱点是心胸窄,易内斗,散沙一盘,缺乏凝聚力。上海徽府可以作为徽商在上海的主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为新时代的徽商提供交流合作的空间,以文化的力量凝聚徽商,实现新时代徽商抱团发展。”
在郑宏祝的规划中,3万平方米的上海徽府只是他事业的起点。如果这个模式成功了,他还可以复制出北京徽府、天津徽府等等,甚至走向世界各地,让徽府成为全球徽商之家。文化输出也不仅仅局限在徽文化,还可以是其他地域文化。郑宏祝的梦想则是成为一个文化产业的英雄。
古香古色的的上海徽府
“事能做多大,在于心量有多大,一个人做事有野心还不够,更要有胸怀。”郑宏祝说,他公司中有一个“禅”字,是九华山高僧取的名字。禅宗说,一切皆空。能领悟到这个“空”之后,就可以用一种宽博的胸怀经营事业,能意识到这徽府建造了不是自己的,更不是后代的,而是属于社会,属于更多人的。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一个星光浪漫的夏夜,上海徽府华灯初上,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筑群落中,传出婉转动人的黄梅戏,引领当代人遁入另一个时空。沪皖政商精英云集,名流高朋满座,同乡把酒叙旧,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在此巧妙融合,成为展现徽文化魅力,寻找皖人文化之根,凝聚新时代徽商力量的精神家园。
10:02:40·
11:41:53·
10:17:49·
14:09:38·
11:01:28·
14:24:56·
15:21:16·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
·····
《祖国》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网络中心:&&
& .cn, 祖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梁地产集团董事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