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银在渐超级网银是什么意思思

年报里看不到的秘密:招行私人银行去年利润达23亿元
2012年招行的私人银行税前利润达到“23亿元”。这个数字在私人银行界简直可以称得上石破天惊,以至于招行都“未敢”在年报中公布。“去年年中时我预估今年私人银行的利润比去年翻一倍,15亿元。没想到已经做到23亿元了。”招商银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刘建军无意中透露了这个秘密。从2007年国内出现首家私人银行至今,各家银行几乎都不盈利,除了招行之外,唯一公开的数据是在2010年中国工商银行宣称其私人银行盈利接近1亿元。
招行案例:私人银行渐成摇钱树
2012年,招行私人银行在全国有29家私人银行中心,客户数量接近2万名,客户总资产4300亿元,户均资产超过2000万,相当于招行同期资产总量(3.4万亿元)的13%,盈利23亿元。其私人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作为渠道,销售信托、私募股权基金、理财产品等获得的佣金。不过招行已经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相关人士透露,当成本降至最低时,风险过滤后,利润就自然而然地冶炼出来了。
前景:中国私人银行需求即将进入一个爆发期
中国内地较晚进入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分析认为中国私人银行服务需求即将进入一个爆发期。私人银行对于银行的贡献很大,1个私人银行客户可能抵得上1000个普通客户带来的利润贡献。2007年8月率先在国内开办私人银行服务的招商银行,至2012年末,私人银行客户数已接近2万户,管理总资产近4400亿元,分别约是私人银行成立前类似业务的6倍和7倍。各家银行对这一领域也是虎视眈眈。
现实窘境:私人银行“富矿不富”
目前各家销售普遍简单粗放,而私人银行服务并不是简单的财富管理。纵观国内外私人银行客户需求,私人银行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除了财富的保值和增值外,他们所需的服务涉及的金融领域更广,专业化程度更高,同时对金融服务的个体化需求也更强烈。这些难点也导致私人银行“富矿不富”的现实窘境。各家银行现在对私人银行的盈利情况、资产收益率也是讳莫如深,坊间的说法是“开业亏3年”。
私人银行分化加剧:民生翻番中信跌半
据了解,目前中资银行私人银行尚不具备提供体系化服务的能力,而投资产品同质化严重。中资私人银行在2012年的发展增速略有放缓,而市场竞争却更加激烈,分化明显。其中,民生等私人银行保持了凶猛的发展势头,但中信私人银行却丢失了将近一半的市场。从银行的角度看,“揽客”仅仅是一时的,而如何“留客”则显得更为重要。
解析|中信为何跌民生为何涨
据报道,民生私人银行客户翻番,但中信私人银行却丢失了将近一半的市场。对于中信来讲,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调整组织架构,私人银行部变为事业部制独立运营。导致人员变动或流失。此外目前中资银行私人银行尚不具备提供体系化服务的能力,而投资产品同质化严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相对而言,民生银行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创新。
标准|客户衡量标准:是否高收益
一些客户往往用收益来衡量私人银行的好坏。比如,一家银行能提供6%的理财产品,而你的理财产品没有这么高的收益,那么客户就会觉得银行不行。在资产配置上,他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不是很强。
难题|揽客容易留客难
有钱人对私人银行的忠诚度都非常低,他们一般都会有好几个账户,然后把资金放在不同的银行。然后对不同私人银行的服务有一个对比。往往私人银行提供的服务都很难令他们满意,而银行对客户的辅导也不可能有太多时间。银行人士透露,每年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的变动超过30%,有些客户的资金可能在银行业只能呆一年,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竞争|股份制商行圈地抗礼五大行
随着各家银行纷纷介入私人银行业务,这一市场已不再是昔日的“蓝海”,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泛资产管理行业的崛起,各家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客户定位,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
市场规模:2012年中国金融资产超600万元人群已达270万人
市场巨大:亚洲50%的新增私人银行客户都将来自中国
《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金融资产6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人群已达270万人。根据麦肯锡预测,2010年到2015年间,可投资金融资产超一亿以上人数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0%,届时亚洲(日本除外)50%的新增私人银行客户都将来自中国。
投资方向多样:56%高净值人群拥有另类投资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3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中显示,在高净值人群的投资方向中,另类投资的投资比例达到了56%,排在第三,仅次于房地产(76%)和股票(65%)。另类投资的主要方向包括艺术品、珠宝玉石、酒和钟表。在胡润百富董事长胡润看来,另类投资是英国富人晋升为新贵族的必经阶段,而在中国却才刚刚起步,大多数富豪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才开始另类投资。不过,另类投资也有风险,体现在交易费用较高、流动性较弱、市场不规范、对知识储备要求较高等。
&&&策划制作: 制图:大猫数码娱乐DVD导刊双语学习报
当前位置:
“虚拟银行卡”渐被关注 最大优点能降低风险
中国宁波网
  慈溪新闻网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网上交易、消费日益普遍,支付安全问题多了起来,银行卡被刷盗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最近,一种叫&虚拟银行卡&的业务被关注起来,市民通过实体银行卡开通虚拟卡,可以设置支付限额,有效地减低网上消费风险。不少年轻人对这新兴的玩意都比较好奇,这种由实体银行卡延伸出来的&虚拟银行卡&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好处呢?记者就此做了一番调查。
  多数银行都有&虚拟银行卡&业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行、工行、建行、浦发等多家银行都有&虚拟银行卡&业务,只是名字不同。这种挂在实体银行卡上的&虚拟银行卡&跟阿里巴巴之前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差不多,是一种在已有银行卡账户下设置的虚拟卡,依附于实体卡片。一张实体卡可以申请多张虚拟卡,如中国银行一张实体卡最多可开通20张&虚拟银行卡&,而浦发银行一张实体卡最多可申请4张&虚拟银行卡&,大多数虚拟银行卡都免费申请,也不收取年费。
  建设银行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虚拟银行卡在建行称作&e账户&,可以缴费、网购,也可以办理柜台业务,买该行提供的基金、理财等线上产品。持卡人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为每张虚拟卡设定单笔和累计交易限额、卡片的有效期等等,从而将网上支付的风险控制在一定时间和一定限额之内。&虚拟卡交易限额可以随时修改,不用的虚拟账户也可以随时注销,非常方便。&
  注册一张&虚拟银行卡&只要几分钟
  那么,&虚拟银行卡&如何申请呢?市民可以登录网上银行、客服电话等多种渠道申请定制自己的虚拟卡服务。记者也尝试申请了一张&虚拟银行卡&,绑定在开通网银的工行卡上。
  记者通过个人网上银行登录了工行网银界面,按提示输入账号和登录密码,登录&我的账户&申请工行虚拟银行卡&e卡&,阅读协议、选择卡面图样、填写可存入的最高限额,最后通过U盾认证开通了&e卡&,获得不同于实体卡的虚拟卡19位账号,前后耗时不到10分钟。申请成功后可以进行资金转入转出、调整限额、调整卡面图片等操作。
  当晚,记者又用刚刚注册的虚拟银行卡在淘宝网上为手机充值,步骤与实体银行卡相同,非常方便。不过,要注意的是,虚拟卡只能和注册的实体卡之间进行转账,不能用于对注册卡以外的其它账户转账,且余额无法超出最大存款限额。
  最大的优点是防范网上交易风险
  &客户使用虚拟卡支付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输入实体卡的卡号与密码,真正的账户资料不容易外泄。&中国银行的王经理告诉记者,&虚拟银行卡&虽然与实体银行卡相关联,却是独立的支付账户,有独立的卡号、密码,持卡人需要在网上支付时,把银行卡中的金额划到虚拟卡中即可,花不完的钱还可划回银行卡中,将网上支付的风险控制在一定时间和一定限额之内,在网络交易时能保护真正的信用卡信息不泄露。&此外,如果不得不公开自己的个人账号,使用&虚拟银行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虚拟银行卡&的推出已经有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很多市民都并不了解,不少市民听到后觉得新奇,但也有市民有不同的想法。市民赵女士就觉得卡太多过于累赘,&弄这么多卡,卡号密码还不一样,不要说年纪大点的,我有时候也记不住呀。&而网购达人金小姐觉得这样的卡有很必要,会去申请一个试试。&网购泄露信用卡密码,结果被骗子透支的事不少,&虚拟银行卡&能降低风险,还能控制我每个月的消费额度。&-记者杨昀
标签:最大 风险 实体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权益,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小小银行卡,渐成收藏新宠
&&●国内最早的卡身价已达5000元 &&●目前整体收藏价格仍处于低位 &&●收藏宜按专题,不要贪多求全 &&●有签名的银行卡更有收藏价值
&&通讯员 张力 城周记者 罗坚梅&&&&如果你有闲置的银行卡,别随便扔掉。近来,银行卡逐渐成为收藏新宠,一些稀有品种更是千元难求,像一张由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的没有卡号的银行卡,最高可以卖到5000元。因为它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银行卡,是专门作为藏品发行的版本,但现在基本上已找不到了。&&有些银行卡的发行量不大,加之近年更新换代频繁,因此很快就成了具有收藏价值的“新文物”。且比起书画、瓷器、玉石而言,银行卡的收藏成本可以说是极低,最适合普通人收藏。所以那些在中国问世不过20余年的银行卡,其市场前景正被广大收藏者看好,并促使银行卡收藏不断升温。有兴趣的话,不妨关注一下。&&卡中珍品已千元难求&&世界上第一张现代信用意义上的信用卡,于1950年在美国纽约诞生,至今世界各国和地区发行的银行卡品种已超过十多万种。银行卡走俏收藏市场其实不足为奇,作为金融业的一个特殊载体和实物佐证,银行卡规格统一、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知识性,同时它体现了现代金融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符合藏品的基本特征。&&中国银行是我国最早的发卡行,其珠海分行于1985年发行的中银卡,堪称银行卡中的“元老”。其身价也自然不菲,目前市价已达5000元。&&中国工商银行从1989年开始发行第1版储蓄卡(俗称ICBC卡),直至1994年统一卡面,这期间发行的ICBC卡就有100多种。工商银行卡的收藏“龙头”,一般指的就是1989年开始发行的第1版储蓄卡,精选各地风景名胜印在上面,比如武汉的黄鹤楼,桂林的漓江等。这一时期的银行卡,最大特点是尚无银联标志。这批卡几年前花几十元就可以觅得一枚,但如今每张的市价多在三四百元,有的甚至要上千元一枚,部分珍稀品种更是有钱也买不到了。&&货币在退出流通领域后,作为历史的见证,进入收藏领域,其价值也将远远高于它作为流通货币的价值,并且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不过,银行卡作为货币的载体而被收藏,一旦过期进入收藏领域的银行卡,是没有任何支付功能的,因此一路走高的身价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那么作为藏品,它的收藏价值又该如何衡量呢?&&银行卡作为一个新兴的收藏品,决定其市价的主要因素有发行时间、存世量、发行量、题材等。一般来讲,早期发行的不带银联标志的银行卡,由于使用范围小、发行量少、寿命短暂、版本更迭的速度很快等因素,导致存世量十分稀少,在收藏市场上非常看好,其升值潜力也较大。同时,一般银行要更换银行卡版本,都会把以前的报废卡收回,因此很多有纪念意义的银行卡存世量都不多,所以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都相对较高。而普通的储蓄卡,由于保有数量太大,收藏价值并不高。&&卡上签名者如果是名人,&&更有收藏价值&&与市场上的其他收藏品比,目前多数银行卡的价位仍处于低位。像那些几年前常见的龙卡、牡丹卡、长城卡、金穗卡、太平洋卡以及各类信用卡等,目前市价仍在10元至30元之间,与发行成本价基本相当;但一些早期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银行卡,身价却会倍增。&&从1985年发行第一张银行卡至今,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卡种类多达上万种,品种、题材众多,收藏者有丰富的选择余地。然而,许多联名卡、专用卡都只在一定地区或使用领域发行,单靠藏家申办银行卡显然不太现实。目前银行卡收藏最普遍的做法是同行间互相交换,比如通过网络和各地藏家互通有无,或者到市场上去购买。&&银行卡收藏,一定要注意品相,也就是追求卡片的完整性。首选是银行发行的实际使用的卡,因为实卡上具有卡码、原始发行日期等信息,是收藏、研究的最原始资料。而打过孔、划磁条的版卡是收藏的最后选择,因为打孔、划磁条,都是对卡品相的一种破坏。不过对于早期银行卡的品相,只要是没有明显剪角、折痕、划痕、起皮的卡片,基本上都可以作为藏品。许多旧卡在更换时,会被剪角,这些银行卡的收藏意义就不大了。&&至于银行卡背面的签名,是银行卡正常使用不可或缺的要求。许多人固执地认为不要签名是保持品相外观的整洁,其实相反,没有签名的卡恰恰是品相上的缺陷。而如果签名者是名人的话,那无疑更有收藏价值。&&但收藏银行卡也要谨慎,不能盲目跟风。虽然目前银行卡的升值空间很大,但因为银行卡收藏具有货源不稳定和价格不可预测的特点,所以风险也较大,不适合作为投资对象。&&收藏不要贪多求全,&&宜按专题分类&&对于初入门的收藏者,不要见银行卡就收。收藏银行卡切忌贪多求全,最好选择某一个门类专心收藏。&&以银行为专题:可将某一银行发行的所有银行卡作为自己的收藏对象。中、农、工、建等几大商业银行发卡时间早、品种多,特别是早期发的卡,由于使用范围小、普及程度低、发行量少,收藏的难度巨大,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挖掘后才能有所成就。如果选择中信、光大、民生、上海浦东发展、广东发展、兴业等这些发卡时间相对较晚、品种相对较少的银行,则很容易成为这一专题的佼佼者。&&以卡类为专题:可按照卡类性质,如借记卡、信用卡、专用卡或联名借记卡、信用卡中的某一种卡为自己的收藏对象。这一专题中以ICBC卡最为经典。&&以题材为专题:各个银行会发行校园、汽车、航空、医保、体育或卡通等题材相同的银行卡,其中体育、汽车、航空专题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今年,以奥运为题材的银行卡最为热门。&&以地区为专题:确定某一省份、城市或地区所有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为自己的收藏对象。这个专题,一般以自己所处的定居地为范围,对这个范围内的所有银行卡进行收集,是所有银行卡专题中地域气息最浓的。但是这一收藏专题存在区域银行卡数量较少的局限性,而且不易被区域外的收藏者认同。 &&不过,研究与鉴赏才是收藏中永恒的主题。要加强对银行卡概念、制卡流程、办卡发卡等银行卡常识的学习。初入门者很容易进入收藏误区,有的人把银行发行的年历卡、查询卡、印鉴卡、柜员卡、贵宾卡等不具备金融功能的卡片也列入银行卡收藏。又有许多人在收藏中把同一卡版凸字打码、UG打码(即平码)两种不同打码方式作为不同的版本来区分,甚至有人以在卡上打的不同字符、数字或卡码烫金、银字作为区分不同版本的标准,其实,这些并非区分不同版式的依据。只有通过研究学习,才能避免进入收藏误区。
[] [] [] []股票/基金&
定量约束渐松 规范要求趋严―127号文点评
  吴&畏&傅慧芳
  人民、、、、于日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为“127号文”),银监会同时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为“140号文”)。上述两份文件分别对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业务类型划分、核算方法、资本金计提、业务集中度,以及同业业务权限要求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与此前网传《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9号文”)相比,127号文在同业业务定量约束上明显减轻,但对于监管范围、业务形式的规范性要求、资本实质性计量要求以及监管范围均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界定,主要目的仍然在于约束和规范具有信用派生功能的创新/监管套利型同业业务。140号文主要对同业专营部门制进行了说明,涵盖了包括分支机构不得经营同业业务、专营部门不得转授权等具体要求。
  出台背景
  最近几个季度以来,银行投向非标资产的自营资金无论是记在买入返售下的“票据”、“受益权”,还是记在应收账款项类投资,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这部分类信贷业务通过类似的产品创设和会计核算,达到规避监管资本要求、降低拨备成本、绕开存贷比等硬性规定的效果。
  由于不受表外对非标规模的限制,商业银行通过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配合,对信贷额度进行表内表外挪腾,使得2013年年初针对理财产品监管的8号文的效果大幅度削弱。而同业渠道在货币创造中占比上升,间接推动了M2增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效果,进而催生了本次127号文的最终出台。
  监管要求
  此次监管新规(127号文和140号文)提出了多项规范性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监管范围包括商业银行同业融资业务和同业投资业务,特定项目载体(包括银行理财、信托、基金、资管、资管等)之间以及特定目的载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业务。
  第二,三方及以上业务不得纳入买入返售或卖出回购业务管理和核算,导致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等类似业务将无法在同业项下续做,只能到期结清或转入投资项下。
  第三,同业投资业务必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根据所投资基础资产的性质,准确计量风险并计提相应资本与拨备,使得未来受益权业务需视同贷款折算权重,并计提相应拨备,资本与拨备节约效果消失。
  第四,相关业务新老划断,目前续存业务续存期内向监管部门报告,到期后结清。
  第五,对单一法人金融机构同业融出资金(不含结算性同业存款,扣除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小于或等于该行一级资本的50%。
  第六,同业融入资金余额小于或等于该行负债总额的1/3,但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省内二级法人社及村镇银行暂不执行。单家商业银行对所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出资金余额小于或等于该行资本净额的25%。
  表内非标现状
  业务总量预计超4万亿元
  从全行业来看,2013年年末上市银行表内非标业务总量约3.5万亿元,其中投资大类2.1万亿元,同业大类1.4万亿元(如表1所示)。考虑到2014年一季度应收款项类投资环比约5000亿元(预计大部分为非标),以及同业中买入返售类业务环比超过9000亿元的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截至127号文发文前,上市银行表内非标业务总量大概率超过4万亿元。
  由于三方及以上业务不得纳入同业业务核算,导致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等类似业务将无法在同业项下续做,只能到期结清或转入投资项下。
  如果按照1.5万亿~2万亿元同业项下非标,9个月到1年左右的平均久期考虑,则上市银行未来平均每个月需要置换的同业非标在1300亿~2200亿元之间。假设全部同业非标逐步置换为投资项下非标资产,而总量年内保持平稳,则加权风险资产余额由于这一会计科目影响将上行1.13万亿~1.5万亿元,拖累一级资本充足率下行约0.21~0.28个百分点。
  此外,由于4万亿元左右的非标资产目前拨备计提非常有限,未来仍需进行一定的减值计提来补充相应拨备。如果比照2.5的拨贷比要求,分3年计提,则静态来看每年需多计提约330亿元减值,相当于年信用成本多提升0.07个百分点(2013年信用成本0.55%),或2013年税前利润的2.2%。
  股份制银行承压
  大行目前的非标业务表内续做较少,但对股份制银行的影响明显,3家股份行的表内非标/贷款比接近或超过30%。总量上,兴业(9300亿元)、浦发(5000亿元)、招行(3700亿元)和平安(3000亿元)的体量较大;其中浦发、兴业、光大的投资项下非标较多;而(,)的同业项下未来置换压力明显(如表2所示)。
  参照我们对总量匡算部分包括“同业项下非标全部置换至投资项下”,以及“非标拨备参照贷款2.5拨贷比执行并分X年提足”的假设,我们以2013年末的数据测算了由于127号文对资本及拨备计提的要求给商业银行充足率及利润带来的影响。从测算结果来看,部分银行由于非标体量较大,75%权重的上行以及非标拨备补提将会对充足率及利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排除上述银行通过结清、表内转表外等方式缓解相应的压力(如表3所示)。
  同业业务规模定量指标上限影响有限,部分上市银行面临压缩需要
  定量指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商业银行对单一金融机构法人的融出资金不超过一级资本的50%,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分散交易对手规避这一监管,整体影响有限,主要影响在第二部分,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总负债的三分之一,从上市银行2014年一季报的情况看,兴业和(,)小幅超标,同业负债占比分别为37.3%和35.1%,高出约4%和2%,其余银行均达标。但是占比较高(超过25%)的有(,)、(,)和(,),今后同业负债的进一步扩张也面临一定限制,存款压力在短期内恐怕将边际上行,而依靠做大同业业务推动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这一模式的天花板也已然出现。
  同业业务重新划分和操作规范,对现行三方买入返售非标资产的操作模式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127号文规定,在开展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和同业投资业务,不得接受和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现有的三方买入返售非标业务主要由丙方承担隐性或显性的担保承诺,乙方出资而不承担风险,将资产计入同业买入返售资产。未来出资行需提高拨备和资本上的消耗,等同于原投资项下的非标业务;且丙方不能再提供任何担保,将显著降低现有的三方买入返售的盈利性,同时127号文还规定,要求同业业务实行专营部门制,由总部对同业业务统一管理,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不得经营同业业务。权限的上收一方面有利于风险控制,对未来走向大资管,独立核算风险铺平道路。但短期来看,上述的规范基本堵死了现有同业类信贷非标业务的操作模式,只能作为同业投资承担相应的拨备和资本计提成本。最后127号文进一步规定,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的资产必须是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于以信托受益权为代表的非标资产的买入返售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在拨备和资本计提上的不利影响最大
  127号文规定,银行根据同业基础资产的性质,计提相应资本与拨备。此项要求对银行的影响较大,因为按照此前的资本管理规定,同业资产只有25%的风险权重,如果按照对应基础资产的性质,则最低要上升到100%的风险权重,如果严格执行的话,商业银行面临补提资本的压力。在拨备计提方面,由于上市银行整体拨备水平较为充分,组合拨备计提的水平平均为2.1%,而且据我们和银行同业沟通,同业业务占比较高的银行前期已经对新增非标进行计提,拨备计提对利润影响有限。
  补提资本影响。由于127号文给予了银行一定的宽限期,存量部分如果不续作和不新增不需要补提资本,因此在计算127号文对补提资本影响方面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无法确定整体银行业在存量业务到期后有多少会续作和新增,因此整体量化影响时无法特别准确,我们目前只能根据2013年年末的情况进行静态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对上市银行2013年年末资本充足率的负面影响在60个基本点左右,受到不利影响较大的是兴业、南京、浦发和(,)(如表4所示)。
  拨备计提影响。如前文所示,整体拨备计提对上市银行的影响较为有限,同时由于127号文实施新老划断,所以静态的测算依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部分存量的类信贷同业非标资产将逐步到期结清,剩下的同业买入返售非标资产到期后续作或新增部分计入同业投资项下,逐步计提拨备,我们假设类信贷非标资产比对公司类贷款,按照1.5%~2%的部分计提拨备,则上市银行平均的信贷成本将提高5个基本点,对上市银行合计利润的负面影响在0.6%左右,受到影响较大的是兴业、南京、浦发和宁波银行(如表5所示)。
  从基本面上看,16家上市银行2013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平均增速为12.78%,除了由于加大了拨备的计提力度和人为降低了生息资产的扩张速度,导致净利润增速只有6.73%,其余上市银行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14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平均增速为11.81%,其中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和(,)4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为个位数,其余12家上市银行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虽然同业监管办法对于银行未来同业业务的开展有所影响,银行对于通过用同业资金对接类信贷非标资产的动力将下降,但是考虑到新老划断和商业银行自下而上的自主创新,我们预计实际影响可能将远远小于我们前期的静态计算,目前我们依旧维持上市银行2014年净利润增长在1%~12%左右的判断。
  但是,不考虑同业业务监管对银行经营的不利影响,我们分析在2014年中期以前整体银行板块的投资环境依旧较难出现很大的改善,主要的压制因素在于:首先,宏观经济增长难有实质改善,反映在银行层面上,银行的信用风险在集聚,资产质量的压力仍在,短期内难以看到反转的迹象;其次,时间周期上逐渐临近中期资金大考,银行间资金面难有实质放松(除非有全面降准的政策对冲);再次,非标增速的下滑将影响存款派生,同时考虑到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银行的负债成本还在上升的过程中,净息差预计还将维持下降趋势。
  (作者单位:(,))
07/11 02:0307/04 02:2506/25 01:5906/24 20:0906/24 03:0006/24 01:1906/24 01:1906/20 23:47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网银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