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超发货币为什么贬值会导致货币贬值?

假设2012年单位甲国货币/单位乙国货币购买力之比为1:6。2013年甲国因为超量发行货币而导致该国通货膨胀20%,同时,乙国的货币的购买力贬值2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看,则两国间的汇率应为..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假设2012年单位甲国货币/单位乙国货币购买力之比为1:6。2013年甲国因为超量发行货币而导致该国通货膨胀20%,同时,乙国的货币的购买力贬值2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看,则两国间的汇率应为 A.1:6.25 B.1:6 C.1:5.76 D.1:4.64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A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为什么货币超发会导致物价上涨?_经济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8,483贴子:
为什么货币超发会导致物价上涨?
我不是学经济的,因此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还请大神赐教。这里的货币指的是什么?
基情四射!高颜值刷脸!...
周二美女●双子也可以很...
看两人野地啪啪后,我差...
想get√高冷知识吗?砖家...
更多老师们的经典笑屎人...
生日那天同学送了我一个...
喜欢的朋友可否赞一下以...
快递小哥浪(dou)漫(b...
新交了个从不洗澡的女友...
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份...
如果客官喜欢给个赞吧,...
两性劲爆冷知识,看完你...
那我就给LZ讲的通俗一点。货币指的是市场上流通着的货币,由此看出人们的购买力提高了,也就说明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我的需求比之前大了,以前想买的现在有能力买了。从厂商的角度,既然市场上人们的购买水平提高了,厂商可以提高价格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这只是让你好理解一点,其中还有很复杂的因素。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在某一个时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货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的企业活期存款。M2,则是指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而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因,资源商品化过程加剧,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也是合理的。但过高的货币供给却极易带来通胀。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按照的观点,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其隐含的意思是,只要货币发行超过全部商品的市场价值,那么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对于中国而言,货币过度发行显然是导致当前通货膨胀问题日渐严峻的重要因素之一。
流通中的货币量会相比以前更多,因此你要花更多数量的钞票去换!从而价格上肯定增加了!但是价值还是没变的!物价指的是价格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你可以去看看金价,QE后大跌
哈哈哈哈哈哈,刘明
中国去年到现在m2每月增长速度是20%
超发多少?超发几千还是不会的 超发n亿也可能不会导致物价上涨
假设世面上只有100个面包,两百块钱,你觉得面包应该怎么卖?2元一个。但是现在世面上有四百块钱,你觉得面包应该怎么卖?这是最直接的预测方式。当然,由于世面上的商品很多,即便只多壹块钱,也可能使价格上涨。可以维基货币乘数了解。或者消费者乘数。
供需问题,钱多了,就不值钱了,但是东西并没有相应地增长,所以,要用更多的钱来买原来的甚至更少的东西。要注意的是,钞票是央行印制发行投入市场的,钱多的是社会,不是你个人,没有分摊到民众身上,普通人经济的增长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社会上超发的货币会稀释你自己口袋里的钱,因为钱是与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挂钩的,国家就是根据,社会里的东西决定发行的货币的。东西在一定的时间里是一定的,东西需要被卖,需要消费,与之相对应的,购买力在一定的时间里也是被固定的,购买力就是钱,但是,货币超发了,也就是说,购买力变多了,但是最初的物却依然不变,所以,无形的购买力导致了有型的钞票贬值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除式,我记得好像费雪方程式能解释这个问题。不过如果你不是经济学专业的,只要知道货币总量=商品*价格,商品比较稳定,其余两者波动性很强,正常的经济状态,应该是一个平衡状态,最重要的是货币发行量,过多或过少会导致通胀、和通缩,实际上还要再加一个周转时间,也就是货币流通速度,但你知道就好了,关键还是在货币的发行量。虽然说,市场有一支无形的手,但是,由于,国家直接掌握了货币发行权,国家会因为,国家战略、经济政策,人为地,也就是故意地多发或少发货币。像我们国家就一直是高通胀。通胀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有利于经济发展,而通胀也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菲利普斯曲线有体现这个,不过,当超过了一定的界限,直接承受通胀恶果的,受伤最严重的,只会是普通老百姓。
凯恩斯主义~~~~~~十大经济学原理之一~~~~~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摘自经济学原理
初学者飘过。
东西还那么多钱多了不就涨了吗 但真实价格没变吧
我通俗的说吧,我是这么理解的:原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对应一定的货币流通量,现在凭空又增发了一些用来对应原来的价值,每一元所买到的价值就比以前少了,钱不值钱了,要买到以前相应的价值就需要比以前更多的钱。就是通货膨胀,当然现实中还得考虑货币流通速度
现在是纸币时代!经济活动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无法统计、计算!政府多印钞票,是为了解决财政赤字钱不够花,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多买商品、服务,调节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市场上本来只需要100块钱,政府却发行了200块钱!这钱的购买力只有原来的一半!自然货币贬值
如果发行货币不会带来通胀,那么可以每个人每天多发一点钱,市场上不会产生通胀,每个人都可以提升购买力。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发行一毛钱的硬币会带来一毛钱的通胀,否则违背了规律。通胀大致3种情况,楼住意思是货币发行带来的通胀。货币发行经过市场传导,市场产生泡沫,泡沫破裂,最终价格高于通胀前。08年发行4万亿到如今市场价格的波动曲线应该是低高中的趋势。由于成本不变,所以货币增多,经过泡沫后,价格提高。市场传导过程,我在效率经济学的帖子里有写一些。一杯水倒进了水盆里,水盆里产生了波澜,逐渐恢复平静,水位提高。这应该是通胀对于市场的影响。
过多的货币,追求有限的商品,必然会引起物价上涨
中央银行超发货币回购债券,商业银行卖出债券,得到钞票,发贷款,商人利用贷款扩大规模,但是这时候生产资料有限,生产力也没提高,所以到后来物价上涨
就这么说吧!你一月发200愿意去买50一双的耐克还是说你一月20000去买500一双的耐克鞋!
楼上的人说的太专业了,你可能听不懂。钱就像商品一样,比如钻石非常多,那就不值钱了
经济学不是物理学,不存在“必然”。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货币也是秦朝灭亡的推手
除却最常见的那几个,秦朝灭亡的原因还有什么?
张英锋,好答案不在对错,在于让心智获得更多自由!
毁灭一个社会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毁灭其货币&&列宁
一国人民不懂本国之银行和货币系统是极好的。因为他们若是懂,我相信不出明晚,必有革命。&- 亨利.福特
货币是经济的基础,但因为货币的间接性,隐蔽在诸多经济现象背后,人们很难发觉货币其实在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我认同朱嘉明先生的观点,秦朝灭亡是因为废除六国货币,强行推行&秦半两&的货币政策,因为货币的供应不足,导致严重的经济萧条。
中国大多数朝代,不是亡于通货膨胀,而是亡于经济萧条。因为,只要在金属货币形态下,不会发生现代人所熟悉的那种通货膨胀。其实,秦朝不是亡于苛政,而是亡于经济萧条。秦末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秦始皇驾崩前一年统一货币的币制改革,推行&秦半两&,彻底消灭六国货币的残余影响,摧毁了传统的多元货币制度,于是,货币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出现&物贱钱贵&的局面,于是农民受到伤害,手工业者受到伤害。
这个观点颇具启发和颠覆性,乍一看很难被我们接受。
因为两千年来我们的思维定势都是按照儒家的思路,归咎为苛政,导致官逼民反,并把统一货币简单的看成是好事。
但我相信,很多人内心中一直有个疑惑:
秦国的苛政不是一年两年的短期政策,为什么同样的苛政能使秦国 100年内崛起,统一六国?却又在秦始皇死后 2 年内让帝国全面崩溃?
是不是我们遗漏了什么关键问题?
直到看到货币论,心中的疑惑才迎刃而解,甚至找了规律性。
秦国因为无节制的货币政策,而出现全国性的经济剧烈动荡,这是快速瓦解的关键诱因。
在统一货币之前,六国市场中的货币供应主要来自本国的铸币商(官、私皆有),虽然种类繁多,但已经流通了数百年,而且供应充足。六国民间百姓可能其毕生的财富积累,都是用本地货币来计算和储存。
秦始皇死后不久,胡亥强行推行秦国的&半两&,把六国的货币收集、销毁,强制退出市场流通。
《史记 六国年表》
三十七年十月,帝之会稽、琅邪,还至沙丘崩。子胡亥立,为二世皇帝。杀蒙恬,道九原入。复行钱。
强行推行秦半两会马上带来以下影响:
强令废除旧币,会使各国原来用旧货币计算的民间财富迅速贬值,不分贵贱所有人的财富都会缩水,引发大范围的恐慌。
民间为了获得合法货币进行交易,不得已快速、低价的抛售财产,导致&物贱钱贵&。
相对于民间财富贬值,秦半两的购买力会大幅度升值,民间为保值增值,会囤积秦半两,而不是拿出来消费流通。
当市场流通需要大量的货币时,不仅政府无法铸造出足够的货币,更可恶的是秦二世后来铸造了大量质量低下的劣币。
本地交易靠人们互相熟悉尚可勉强进行,但是跨区域的陌生人贸易却难以开展,只能以物换物。
严重的通货紧缩,使买的人买不到,卖的人卖不出去,商家关门裁员,出现大量失业人口,导致经济短时间内进入大萧条,爆发经济大范围动荡。
大量的民众破产失业,为旧贵族的造反提供了足够的民众基础。
为什么政府无法铸造出足够的货币。
因为政府是行政指令驱动,而不是市场指令驱动。
铸币商逐利,当发现货币购买力增加,有利可图的市场指令会驱动他们迅速的大量铸造新币,获得利润的同时,满足了市场对货币供应的需求,货币购买力保持在正常范围。
政府把铸币权强行从民间收缴,货币供应量由政府指令决定,需要层层批准,不能擅自铸币,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远远慢于市场变化。
当合法货币只有一种完全垄断的货币时,缺少不同币种的竞争,政府就会对货币上下其手,偷工减料。
货币统一后的仅一年,秦二世又发行了大量重量减半的劣币,强行让百姓使用,导致严重的通货贬值。
上图来自《》,最大的是标准半两,后面是秦政府后期发行的劣币。
毁弃&半两&旧模,另铸新的钱范,将原来的标准半两减半重量,铸成&轻钱&,仍然按照原来&半两&的面值投放市场。老百姓不愿意接受这种减重的半两钱,致使其流通困难。秦二世就重申行钱的法令,将这种不足重的轻钱规定为国家的法定铸币,用严刑峻法强迫百姓接受和使用。重量不足半两的铜钱却仍强迫百姓按照半两的面值使用,这实际上是以通货贬值的方式,变相掠夺百姓的财富。半两钱的信用从此大坏,变成了所谓的&恶钱&。
强令推行的货币统一政策和超发劣币,引发全国性、不分贵贱阶层的全面经济动荡,是导致秦始皇死后帝国就快速瓦解的关键诱因。
但是这并不否认苛政是秦亡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苛政,就不会制定这样不合理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伤害也不会这么巨大。
同时也不否认货币统一是好事,但是政府无节制的货币政策,反而给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真正有能力抵抗政府政策的,洽洽是六国残存的旧贵族,这为他们造反提供了充分的经济和民众基础。
同样历史的重演
在知乎的类似问题《》中,摘录我的回答
规律就是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好坏。昏君都透支财政,与民争利,推行错误的货币政策,引发经济大萧条,贵族趁势造反。明君都会轻徭薄赋,开放民营和自由贸易,经济繁荣促进财政盈余,政府钱多的花不出去。昏君导致王朝覆灭的规律是穷兵黩武&&&透支财政&&&没收国营&&&超发劣币&&&经济萧条&&&贵族起义例如:秦始皇(包括秦二世)、隋炀帝明君开创盛世的规律是休养生息&&&开放民营&&&自由贸易&&&规范良币&&&经济繁荣&&&财政盈余例如:汉文帝、隋文帝
为什么汉武帝推行五铢钱没有导致造反
来自维基百科的《》
上图是汉武帝发行的五铢钱,注意外边缘和内边缘隆起的郭,这是防止盗铸者刮铜的技术手段,对照一下&半两&,是没有郭的。
个人分析是因为在汉武帝之前汉朝的货币已经统一,五铢钱要解决的是私造假币问题,而不是货币统一问题。汉武帝是为提高货币的成色和防伪能力,让足够份量的政府良币,把民间劣币挤出市场,这样做比强行废除旧货币要温和的多,但即使这样,因为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而死亡的民众也在数十万以上,不亚于大规模战争!
汉初经济复苏和繁荣汉初的铸币权曾经回归民间,解决了货币供应不足问题。
汉初采取了与秦末不同的货币政策,政府只对货币的标准做规范,但是铸币放权放给民间,一方面做到了货币统一,同时又解决货币供应量不足的问题。
汉初政府的干预减少,不仅是铸币权,盐铁也可以私营,自由的市场经济诞生了大量的富商,造就了的文景之治的经济繁荣局面。
汉武帝透支财政、没收国营汉武帝因为连年征战,导致政府财政紧张,为了扩充财政收入,其思路就是与民夺利,把民间经济中&来钱多、来钱快&的领域(盐、铁、铸币)进行国有化,并严禁民间涉足。
民间劣币盛行、严刑峻法收缴了民间铸币权,政府获得了铸币的垄断利润。但是政府货币的铸币效率和供应量,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催生出大规模的地下私铸、仿制官方货币,当然仿制中也出现大量劣币。
原来铸币商之间有竞争,大家是重视信誉的,减低质量或超发货币就是自毁商誉,获得利润是有节制的。
但现在大家都是地下非法私铸,再好的币也是非法假币,铸币不需要商誉,这时候获得利润就无节制了,可以不断挑战下限。
有的刮去货币边缘的铜,把刮下来的铜重新铸币,导致官方货币的重量不断减少。
有的干脆把官方货币重新融化变成更薄、更小的假币。
有的掺入低价金属、降低货币铜的含量,导致低成色的劣币充斥民间。
大量劣币流入市场,人们越来越不喜欢官方货币,而是追求各种货币替代品。
汉武帝针对不断涌现的货币问题,先后进行了 6 次币制改革,不断提高防伪技术,并实施严刑峻法,参见维基百科《》。
《汉书&食货志》载,&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而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者百余万人。&&
仅仅因为铸币问题,政府就杀掉这么多的民众,不亚于与匈奴的战争中战死的人数。就是放到民国,也和南京大屠杀一个数量级,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总人口只有 3000 多万。
汉武帝完全透支了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大好局面,到了后期出现经济动荡、民怨沸腾,各地起义不断。直到后来的汉宣帝才恢复了经济稳定。唐志军:中国货币超发“恶果”“潜因”-财经网
当前位置: &
个股查询:
唐志军:中国货币超发“恶果”“潜因”
本文来源于 日 15:13
我国货币供给“倒逼机制”的产生源头在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勾结中;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的经济职能就是保持币值稳定,避免货币的购买力受损。如果不能保持货币的稳定性,社会信用体系就会遭到破坏,政府、企业和个人行为就会受到扭曲
  中国货币超发的“盛况”
  当前,货币超发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和热点话题。
  货币超发是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即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过去二十年,M2和M1都维持着18%左右的年均增速,远远超过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1990年,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和流通中现金M0的余额分别为1.53万亿、6950亿和2644亿,到2012年将分别超过100万亿、32万亿和5.5万亿,短短20多年,分别增长了65倍、46倍和21倍。因此,有文章说中国已成为了世界上钱最多的国家。截至2012年10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93.64万亿元。而同期的美国,其M2折合人民币则不超过60万亿元人民币,比中国少很多。就M2与GDP之比来说,中国恐怕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相比美国和日本而言,中国的M2/GDP将达到2.5,美国只有0.6到0.7,日本只有1。
  中国货币超发的恶果
  货币长时间里超发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货币超发会引发较严重通货膨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是货币数量的增加。”因此,货币超发必然会带来通货膨胀。2003年-2011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2%、3.90%、1.8%、1.5%、4.80%、5.90%、-0.7%、3.3%、5.4%。平均值远高于美国同期。尤其是,年,为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推出了大规模的信贷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超发程度快速提高。结果就是2010年、2011年,中国陷入了通货膨胀漩涡。而且,考虑到中国的统计数据,中国的真实通货膨胀率要比公布的数据高的多!更重要的是,由于货币连年超发,多数经济学家预测未来中国很可能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第二,会导致严重的资产泡沫。货币如流水,水多了,就会引起“流动性泛滥”,带来涝灾——即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泡沫。当货币超发时,钱变得不再值钱,为保值增值,人们就会用剩余的钱来购买资产产品。超发的货币流到房地产市场引发房地产泡沫;超发的货币流到资产市场导致股市泡沫,投机盛行,把市场变赌场;流到艺术品投资市场引发天价的艺术品拍卖。于是,我们看到,中国的房地产和艺术品市场自2000年以后就进入到了一个疯狂上涨的阶段。房地产价格在10年间翻了5倍以上,而艺术品价格则翻倍更多。对中国股市而言,如果不是其制度和定位出现了根本性错误,中国股市也会像1980年代中末期的日本股市那样疯涨。
  第三,会恶化收入分配、扩大贫富差距。货币超发会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则是一种变相的税收,即所谓的通货膨胀税。因此,货币超发首先会将国民财富从国民手上转移到政府手里,使政府成为通货膨胀的最大赢家。由于货币超发,居民财富会由于通货膨胀而遭受严重的价值损失,33年里人民币贬值6倍多,1980年存100万到今天只值15万!另外,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富人也是货币超发的受益者,而穷人则成为货币超发的受伤害者。在我国的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享受完全不同的国民待遇,最先也容易得到贷款的是国有企业。货币发行越多,国有企业得到的贷款就越多,他们就越有钱用于自身发展或用于挥霍腐败。地方政府呢?也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受益者。在我国的政治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发展GDP的强烈愿望。货币发行越多,地方政府得到信贷就越容易,就越有钱用于扩大投资,搞政绩工程和项目建设,并顺便享受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各种好处(如大肆收受贿赂)。对于富人而言,他们具有多种投资渠道和方式,由货币超发所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的收益会超过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然而,对穷人和固定工资者而言,货币超发就如个吸血虫,会把他们在银行里的存款和工资慢慢的吸食掉。
  第四,会挫伤社会各阶层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下投机盛行,受资产泡沫化的影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回报率远远超过商品市场的回报率。这导致超发的货币很容易流向股市、房市和期市。当人们看到炒股、炒房会很快发家致富时,谁还有心思去经营实业、去努力工作呢?于是,企业家不愿做实业,工人不愿意按部就班地上班、学生不安心上学,科学家不安心搞科研,人人都想去挣快钱,梦想一夜暴富。
  第五,会损害政府信用。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的经济职能就是保持币值稳定,避免货币的购买力受损。如果不能保持货币的稳定性,社会信用体系就会遭到破坏,政府、企业和个人行为就会受到扭曲,最终伤害的是政府的信誉。货币超发除了让老百姓被动地缴纳铸币税之外,还拉大贫富差距,使穷人过得更加辛酸,使他们有被剥夺和上当受骗的感觉,从而严重影响他们对政府的信心和社会的稳定。
  按照经济的普遍规律,如此大的货币超发,在一个已经市场化的国家必然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然而庆幸的是,中国处于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商品货币化、住宅货币化以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育,加之中国人不得不储蓄等承担了蓄水池的作用,将可能带来“流动性泛滥”的洪灾拦截了很大一部分,避免了中国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中国货币超发的真实原因
  既然货币超发会带来这么多的负面效应,为什么中国的货币还会在长时间里保持超发状态呢?难道中国的决策者们不知道货币超发所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吗?
  有的学者认为是中国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造成的。在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中,大部门商品需要货币化,此过程会需要大量的远远超出GDP总量货币。而1998年房改启动,则开启了中国资产货币化的进程,同时启动了土地的货币化进程。例如住房市场开放后,需要大量货币;中国债市,主要是金融债有近30万亿,中国股市也需要大量资金,股市市值与GDP差不多。而美国经济很早就货币化了。
  有人认为是中国汇率制度惹的祸。中国是一个外汇管制国家,按规定企业在外管局核定的外汇保留额度之上的外汇必须卖给国家,企业需要用汇必须向国家购买。比如说,如果美元兑人民币的汇价是1:8,此时,中国的外汇储备每多一美元,就迫使央行释放出8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即M0)。如果中国一年的外汇储备增加2000亿美元,就会迫使央行被迫发行1.6万亿的巨额基础货币,经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这1.6万亿基础货币将放大为5万亿以上(即M2增加5万亿以上)。即便央行采取一些反向操作,回笼一部分基础货币,但也无力回笼如此巨大的数量。
  有人认为是金融改革的副产品。为了改革金融系统,央行实际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2003年,中央汇金公司正式向和各注资225亿美元,拉开了新一轮银行改革。这两家银行拿了450亿美元以后转手向国家结汇,等于人民银行又把450亿美元拿回来了,这就是相当于直接投放了450*8=3600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此外,为了处理这两家银行的不良资产(次级和损失类贷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两家银行购买了本金大约1289亿(建设银行)+1500亿(中国银行)=2789亿不良资产,央行按照贷款本金50%发行专项票据约1400亿协助银行处理不良资产,这实际上也是货币投放。其实这还没有完,央行发行票据210亿元偿付建设银行因托管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产生的代垫款项,央行发行181亿票据置换中国银行的一些特殊资产。这样央行为了帮助这两家银行共支付了5391亿,相当于间接投放了这么多货币。而后来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同样遵循此逻辑展开,又释放高达15000亿元左右的基础货币。也就是说,为了国家的金融改革,央行实际上大概发行了约2万亿的基础货币。
  然而,在我看来,以上解释还存在待商榷之处,引发中国出现货币超发的真正原因还在于权力失衡。
  第一,货币的发行权掌握在中央决策层和央行手中,央行是货币的供给方。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商品和资产的货币化只是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是作为需求的一方而存在的。基本货币化会对央行产生一种需求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使央行释放出货币。然而,其一,是否真正发行货币、发行多少货币却是由央行决定的,也就是说,央行才是货币超发的最终决定者。其二,商品和资产的货币化,恰恰犹如一个蓄水池,会吸容大量由央行释放出来的货币洪水;如果没有这个蓄水池,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会高到天上去!其实,就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在以“发展是硬道理”、“增长中心主义”为执政第一要务之下,决策者一直是以货币政策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为推动经济增长,使GDP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决策者只好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和支付改革的巨大成本。而权力失衡,则赋予了决策者控制货币政策的权力和自由。
  第二,对于中国的外汇占款来说,为什么中国会形成如此大的外汇储备、并导致巨额的货币被动超发呢?其原因也在于权力失衡。首先,正如我在《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如此之多》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从国民收入恒等式中可以看出,一国外汇储备是否增加取决于其产出与内需之间的差额,如果产出大于需求,就会导致出口和外汇流入。而需求则取决于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收入分配失衡就会导致经济失衡,进而影响到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均衡。而收入分配由取决于权力结构,如果权力结构失衡,则收入分配必然失衡。其次,外汇占款还与中国的汇率制度息息相关。长期以来,中国都坚守固定汇率制度、搞外汇管制,强制居民将外汇兑给央行。那么,为什么能推行这样的制度呢?这显然也与权力失衡息息相关。在中国,由于权力失衡,一项制度的生成基本上是由最高领导层决定的,民众鲜有参与制度制定的机会,也基本上没有能力去影响制度的生成。也就是说,搞外汇管制和推行外汇结算制度,都是权力失衡的产物。
  第三,金融改革为什么要国家来买单呢?为什么民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家却可以置之身外、不用为其买单呢?这也是由中国的权力结构所决定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除了一个中央银行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金融机构。1980年代开始设立各种经营性银行。然而,由于权力失衡,一则是这些银行主要是国有银行,二则这些银行主要以服务于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为主。正是因为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和国有银行不得不承担的政策性贷款,加之国有银行本身的经营不善,使其背负了巨额的负债。如此巨额的负债从某种程度上挟持了中国经济,一旦国有银行发生支付危机,中国经济之船就会在风雨中飘摇动荡。为此,国家不得不为国有银行支付巨额的改革成本,从而释放出巨额的基础货币。而民营企业呢?一则是其规模较小,其倒闭破产也不会引起系统性风险;二是由于其分散性,民营企业主在政治上,不像国有企业尤其是银行那样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因此,民营企业常常成为各级政府和国企忽视、限制,甚至是打压的对象(从1980年代开始,民营企业就曾遭受过许多不公正的对待,直到今天,还有各种壁垒限制其进入和发展)。
  第四,中国货币超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倒逼效应。可以说,我国货币供给“倒逼机制”的产生源头在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勾结中。在我国,由于政治上的晋升制度和财政上的分税制度,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为做大GDP而努力。而且,由于改革的不到位,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状况同传统计划体制下相比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因此,它们总是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相融合,在货币资金获取上向国有银行不断施加压力。国有银行在存在对国有企业实行所谓倾斜政策的大背景下,通常总是要在一定程度对国有企业的借款要求让步。当这种现象普遍化时,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地方政府向属地国有企业施压,要求其更快发展和承担政策性任务;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的基层行施加压力,突破了基层银行的信贷配额防线,国有银行的基层行又层层向自己的上级行乃至总行提出扩张要求迫使总行增加额度甚至资金,各国有银行总行最后又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扩张规模。这种起源于国有企业借款要求的自下而上的货币供给扩张过程,就是所谓的“倒逼机制”。而倒逼效应之所以会出现,也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权力紧密相连。如果没有权力结构的支撑,这种“倒逼机制”是无法形成的。试问,民营企业能产生货币供给的“倒逼效应”吗?
  由此,我们看出,央行缺乏独立性、外汇管制和对外经济失衡、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生成都会导致中国货币超发,而这些因素都是中国权力失衡的产物!因此,要解决中国的货币超发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解决中国的权力失衡问题。
  唐志军为经济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经济学教师  
【作者: 】
(编辑:陈君)
财经网微评论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经网观点。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41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为什么会贬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