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理论对我们的启发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与我国的消费和就业机制&&&&张圣兵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与我国的消费和就业机制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具有其两重特性。一方面,它从资本主义制度出发,服务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要使经济摆脱危机而得以顺利增长,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本文试图通过对凯恩斯消费理论的述评,指出其缺陷所在,并揭示其合理的因素,以供我国消费管理借鉴。
一、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概要
为了评述的方便,首先需要对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本身进行概述。纵观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有关逻辑顺序,可将其消费理论简要概述如下:
(一)把消费量(c)与就业量(n)连接起来。认为一定水平的就业量决定一定的消费量。(《通论》第79—80页)。
(二)设一定的收入决定于一定的就业量。即“在本书范围内,真实所得之变动原因,仅限于一特定资本设备上就业人数之增减,故真实所得随就业人数之增减而增减”(《通论》第98页),这样又把收入(y)与就业量(n)联结起来。与第一步相结合,从而把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
(三)讨论消费与收入等因素的关系,定义消费倾向(函数),
c[,w]=x(y[,w])。
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所得数量。
(2)客观环境因素。1)工资单位之改变;2
)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4)时间贴现率;5
)财政政策之改变;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3)主观因素。首先分析影响储蓄动机的因素,包括谨慎、
远虑、计算、改善、独立、企业、自豪与贪婪。然后从其反面概括出直接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为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与奢侈,等等。这些因素取决于制度、传统、资本技术设备等影响,而在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即可看作既定量。这样,再一次证明了消费是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的收入当然是指现期的绝对收入水平。
(四)定义边际消费倾向。dc[,w]/dy[,w]表示增加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例。0〈dc[,w]/dy[,w]〈1,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规律,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当社会之真实所得增减时,其消费量亦随之增减,但后者之增减常小于前者。”(《通论》第98页)。
以上构成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五)由边际消费倾向推出乘数理论,说明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导致失业,这又回到他分析的出发点。
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在其总理论中的地位及其缺陷
凯恩斯指出:《通论》“分析之最终目的,乃在发现何者决定就业量。”“就业量定于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之交点。总供给函数主要系于供给之物质情况,其中道理大都已为人熟知。”但是“一般人却忽视了总需求函数之地位,”(《通论》第79页)。所以,凯恩斯的重点放在总需求如何决定就业量这方面。
凯恩斯通过三大基本规律的揭示来说明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预期边际收益率递减规律和人们的灵活偏好。三者导致人们将收入以货币形态保持在手中,而消费和投资则减少,因而减少了有效需求,结果使经济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
在凯恩斯理论的这三大支柱中,以其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最为根本。他固然把有效需求不足分为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但他认为前者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而后者最终不过是前者引导出来的派生现象。因为“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通论》第90页),“资本不能离开消费而独立存在,反之,如果消费倾向一经减低,便成为永久习惯,则不仅消费需求将减少,资本需求亦将减少。”(《通论》第92页),由此可见消费理论在其理论中独特的基础地位。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揭示,使推翻萨伊定理有了理论基础。萨伊定律认为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即“供给会自行创造其需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增减不如收入增减之甚,从而打破了供给恒等于需求的教条,克服了理论观念上的障碍。承认市场调节会带来盲目失衡,即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从而为他的整个就业理论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同时,几乎所有解决需求不足,增加就业的办法都与消费有关,由此也可见消费理论在其整体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消费理论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通过边际消费倾向的揭示,建立了乘数理论,从而为进一步分析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奠定了基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其波动的幅度比收入的波动幅度较小,从而说明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投资波动引起的。另外,边际消费倾向的提出致使乘数可以计算,乘数:k=1/(1-边际消费倾向),这为进一步分析增长周期理论提供了定量工具。
然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毕竟还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
第一,凯恩斯理论建立在主观的心理分析基础之上,而且逻辑也较不严密。在概括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时,把它称之为“正常心理法则”(《通论》第98页)。虽然也指出尚须若干修正,但也不是难事。但对此却再没有更充分的证明或修正了。只是归结为“人类天性”。作为经济理论的支柱建立在心理分析基础之上难以令人信服。
第二,凯恩斯局限于总量分析,只看到收入影响消费的现象,而不能进一步揭示影响消费的收入背后是收入的分配,进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所以,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揭示收入分配和消费的结构差异及其资本家和工人的阶级差异,而只是笼统地称“公众”、“居民”,虽也提及“富人”与“穷人”但也只是细枝末节。
第三,由其理论得出的许多结论也是不合情理的。如战争、地震之类都可解决失业问题等等。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论断看上去“奇怪荒谬”,但在凯恩斯理论中则是顺理成章的,由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斥之为不近人情,凯恩斯由人之天性为基础,结果推出不合人情的结论,足以促使后来者对其理论本身的反思了。
三、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与我国的消费和就业机制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为证明有效需求不足进而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但通过解剖其理论并抽去阶级利益目的,可以提取许多合理的成份给我们以启发,并合理引导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进而建立起合乎经济运行规律的消费与就业机制。
(一)建立消费函数,把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虽然由此函数加上心理因素后进行的延伸推论存在很不合理的成份,但这一函数本身却引导出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制约和导向作用。从而提示我们必须从分配角度研究消费的调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在收入分配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以致误导了消费方式与消费档次。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理应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我国却出现一定程度的收入超分配现象,许多垄断性部门和企业虽然出现亏损,但个人收入仍大幅度增加。这本身就背离了效率原则。部分垄断性行业收入过高增长的同时,又有许多企业只能发放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工资,还有不少工人甚至遭遇失业,收入在贫困线以下。据有关方面估计,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收入悬殊已达如此地步,
致使我国消费出现许多不合理的态势,部分高收入者把消费档次及生产结构普遍拉上很高的水平,而作为我国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的消费者又很不成熟,他们在消费示范的影响下,盲目攀比,使消费品的购买不完全取决于“收入”和“必需”两个因素,更谈不上效用最大化,而是考虑到“别人有的我也应有”、“总不能被别人比下来”等等,如此形成非理性的消费风气和消费结构。家庭影院的较快出现以及住宅宾馆式的豪华装修,即是例证。
此外,企业单位内部的实物福利分配,行政干部按级别配给的电话、轿车等实物用品都不受货币收入的制约,公款请客、公费旅游、公费送礼等更被隐藏在各种货币开支帐目的背后,所有这些都削弱了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制约,严重纽曲了消费机制,进而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各环节的正常运转。我们必须通过合理的财税制度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合理规范消费行为,使消费者逐步理性化地参与市场购买,使消费习性、消费结构适应并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凯恩斯将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的同时,客观上把消费与就业和生产联系起来了。这可引导我们在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即建立起合理的消费与就业机制。凯恩斯的消费理论,通过强调就业的作用,进而强调有效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决定作用。在就业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突出问题的今天,对我们更是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应充分利用其有利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挖掘潜在市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多种服务的专门化,引发出更多的社会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此切实实施好再就业工程,解决好失业和贫穷的问题。例如进行多种形式的零售与批发商业乃至旧货市场经营与开发,家庭服务的深入细化和社会化以及适应多样化个性需求的服务与加工等等,都是解决再就业问题,提高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现实证明,日新月异的社会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需要,但这决不是象萨伊定律所讲的那样由现存供给自行创造出来的。它既要以经济和科技发展为前提,又确实需要我们去开发和挖掘,使更多的人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推动经济走向更高水平的均衡。
不同的就业方式与就业水平,决定着居民不同的收入结构、收入水平和收入流量的循环形式,从而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方式、水平和结构,由此又以不同的需求形式引导着经济的发展方向。所以,无论是居民个人还是就整个国民经济整体而言,就业始终是消费的前提和依据,我们应着力塑造一个合理的就业与消费机制,引导国民经济顺利健康地发展。
(三)生产离不开消费,如果说上面强调消费必须考虑生产发展与就业收入的可能性制约,那么,在这里,由于凯恩斯粉碎了所谓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理,从而强调生产必须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方面,这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基本经济规律的体现;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又会直接影响着生产。马克思曾指出过“消费者花费自己收入的方式以及收入的多少,会使经济生活过程特别是资本流通和再生产过程发生极大变化”(《马恩全集》第26卷,第2册,第562页)。所以我们要根据人们的实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安排投资方向。这个需求一方面建立在一定收入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应通过适当的消费政策加以引导,由此来引导社会再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目前市场上出现不少单价为数百乃至数千元的皮鞋、衬衫之类的高档商品,以及儿童文具等商品的普遍高档化,显然与我国居民的普通收入水平和普遍需求结构很不适应,于是展出一阵之后只得甩卖了之。这明显体现出投资和生产方向决策没有考虑市场有效需求的根本性失误。
(四)凯恩斯对消费、储蓄等行为动机作了首创的系统性的分析。人的心理及社会伦理因素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和作用,虽不能构成根本性的决定因素,但由于现实的消费者处在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之中,确实存在这些因素的影响。有时,在许多市场购买行为中还存在相当大的制约作用。所以,这些因素的分析,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调查、预测和决策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此外,我国股票、债券市场业务方兴未艾,而这方面的业务指导理论却仍比较薄弱。所以,凯恩斯的分析可给人们提供一种思路,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共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正如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建树远远超过其缺陷,他的消费函数理论也确实具有不少合理的因素。它启示我们审视和重塑就业与消费的运行机制,在“产业发展→就业→收入→消费→需求→产业演进”的大经济循环中,研究消费与就业问题,探索其规律,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孤立地取其一个环节,机械地观察其一个现象。这对我们制定就业与消费政策,进一步完善再就业工程,具有现实而深远的借鉴意义。
【原文出处】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混凝土 低碳建筑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论文关键词】 建筑工程 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质量控制
  【论文摘...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且数...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职责分配
  论文摘 要: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建筑施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娱乐的追求进一步提升,对国家行政事...凯恩斯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凯恩斯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绝​对​有​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