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机关国际幼儿园花园村幼儿园还需要合伙人入股吗?

中途怎样加入俩人合伙开的幼儿园?入股资金怎么算?_百度宝宝知道邵钦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一生的追求
浙江东阳花园村党委书记 邵钦祥
&&&&花园村地处浙江中部的东阳市南马镇,2004年10月底前有农户183户,496人,面积0.99平方公里。花园村自然条件很差,凹凸不平的黄土地,地少、水缺,没有什么资源,就连老百姓吃水都要到邻村去挑。花园村的村民祖祖辈辈住在11个不长草木的小山头上,解放前,村民靠打长工、挑盐卖度日;解放后,靠捉鱼鳅、搞副业谋生。"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种田交租难糊口,担盐捉鱼度生涯",花园村村民在凄凉的民歌中倾诉了600多年。197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87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通过创办企业,走"以工富农、以工强村、以工兴村"之路,拿出个人资产8亿多元,投入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福利事业,使村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实现了祖祖辈辈的梦想。花园村的发展成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敢试、敢闯,把经济搞上去,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1979年,我当选为花园村大队长,1986年当选为党支部书记。那时,村民们聚在一起就议论:我们能不能富起来。有的老人拉着我的手说:钦祥,你要带领大家富起来啊!其实,我比谁都想得多:花园人是穷够了,问题是怎样才能摆脱贫穷,走什么路子,思来想去,面对花园的实际,只有一个办法:办工厂,试试看,闯闯看。
&&&&说干就干,1981年5月,我便会同我二哥和老支书筹集1500元,在村祠堂办起了蜡烛厂。说是工厂,其实仅仅是三个人加一台制蜡烛的小机器,六个月时间,就赚了1500元,三人平均分到500元。500元,这在一个劳动日才几毛钱的年代等于一个劳动力五六年的收入。初试办厂的喜人成果,使我增强了办厂致富的信心。1981年10月,我和我二哥会同村老书记,又自筹资金9000元,招收18名村里的年轻人,办起了花园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厂--花园服装厂,穷人办厂,一靠心齐;二靠艰苦;三靠节俭。那时,我是既当厂长,又当推销员,没日没夜地工作,走南闯北开拓市场。饿了买个大饼充饥,累了躺地板。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就实现产值5万多元,获利7000元。第三年10万元,第四年就突破50万元。这对于贫穷的花园村民来说已是个天文数字。"办厂能赚钱!""办厂可致富!"这一铁的事实,让全村人的观念一新,激起全村村民要求入股办厂和自己动手办厂的热情。全村140多户,一下子办起了50多家户办联办企业。
&&&&以工富农的实践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农"字不等于只抓粮食,"村"字并不意味着圈定自己一辈子就刨这一片土地。我在办好服装厂的基础上,相继创办了花园吹塑厂、花园洗衣厂等十多家企业,1991年,以8家企业为骨干,联合46家户办联办企业,成立了金华市首家村级工业公司--花园工业公司。1994年,成立了浙江花园工贸集团公司,1995年11月,国家农业部批准为首批全国乡镇企业集团。
&&&&要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自主创新。从1996年开始,为了做大做强产业,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发展锁定在高科技产品上,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功开发维生素D3项目,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80%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全面升级。如今,花园村已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铜业)、建筑房产业、红木家具产业、商贸产业、机械电子产业、旅游产业、传统及其它产业等,拥有户办、联办及个私企业已达到727家。2010年,花园村实现工业总产值91.98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1600元。今年上半年,花园村个私民营企业上交税收1.1亿元,成为金华首个税收亿元村。
&&&&"困难再大,建设新农村的步伐不能停!"
&&&&花园经济发展了,办厂赚钱了,我个人也富了,建设花园村有了物质基础,我一心想改变花园村面貌的愿望也开始实施。从1981年办厂开始,我每年从企业获取的利润里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连年的投入,村子确实开始漂亮起来了,但我的一些合伙人也有想法了,先是感到难以理解,责怪我说:"你是怎么搞的,大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你怎么拿去村里办事了?"仔细想想,他们的责怪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要是赚来的钱都分光,村子拿什么来建设呢?因此,我继续坚持这样做,这就得罪了合伙人,他们开始纷纷退股。这时,我的亲人们也为我担心,我的舅舅劝我说:"钦祥,你现在赚的钱够你用一辈子了,不要去操那份心了"。面对村民的退股和亲人的劝阻,我当时感到非常的不安,也想得很多。俗话说:停顿容易,发展难。这些年来,花园村好不容易有了一些发展,要是停顿下来,岂不前功尽弃?要是大家都只顾自己赚钱发财,谁来建设新花园,谁来改变花园村的面貌。我想:花园村必须要发展,停滞不前就意味着倒退。我对他们说:"花园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虽然我现在有点钱了,但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我办企业的目的就是要让花园村改变落后的面貌,要让花园村民过上好日子,你们不干,我干!"。1986年,与我合伙的人全部退出,就留我一个人干。
&&&&三十年来,不管是企业困难的时候,还是在企业形势好的时候,我都没有停止对花园村新农村建设的投入。80年代开始,我每年投入资金为全村做水泥路、安装自来水、建造影剧院、改造用电线路和建造综合楼。1996年,花园集团确立了开发高科技项目的战略,出资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维生素D3项目,由于前期投入资金较大,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连续几年的大投入,就像个"无底洞",村民们都为我担心,对我说:"要么不搞研发了,要么村里的建设先搁一搁,再说从1981年起就没停过给村里搞建设,大家不会怪你的。"有的劝我慎重行事,有的说我瞎搞一通,说一个农民去搞什么高科技。但我没有退缩,因为我知道,花园村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更大的投入,必须要创新,创新就是要发展高科技产业,依靠高科技产业来带动和提升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也知道,农民最朴实,也最敏感,农村建设停下来,他们的心就全散了;而不拓展高科技产业,农村生产力不提升,建成的新村庄也只能是个"好看的壳子"。我也知道,村民们的劝告既是对我的关心,同时也是一种担心,担心我在高科技项目上投入太多了,没有资金搞新农村建设,花园村又将停止向前。面对村民们的疑惑,我说:高科技,肯定需要高投入,成功了,自然有高回报。难度大,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来克服,我相信中科院的实力,一定会把这个项目搞成的。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带给花园的将是巨大的财富。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全村干群同心,咬咬牙,一定要挺过这一关。我郑重地向村民承诺:不管企业有多困难,我都不会停止对花园村的基础设施投入。那时,我到处以个人名义借钱,压缩集团开支。2001年,维生素D3投料试产成功,2003年开始,维生素D3系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企业。企业走上了崭新的发展道路,村民们欢呼雀跃,建设新农村的劲头更大了。就在最难的1997年,花园村就全部完成了旧村改造,经过几年的努力,花园村的面貌彻底变样了,家家户户住上了别墅与楼房,建立和健全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使花园村民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花园村的老百姓确实富了。
  "我是属马的,我要马不停蹄建设大花园,让更多的村民富起来!"
&&&&正当花园村民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迈进的时候,2004年,东阳市政府进行了行政村区域调整,周边9个行政村并入花园村,组建成新的花园村。一开始,对并村这事,老花园村不少人想不通,他们算了一笔帐:并村后,人口从500不到增加到了4300多,村民人口增加了近10倍。各村发展水平不一样,有的还是困难村,村的区域面积扩大了5倍,花园村民的人均收入从3万6千多元一下子降到了1万6千多元。新并入花园村的村民也满腹疑虑:并入花园村后,福利待遇会统一吗?能过上原花园村人的幸福生活吗?面对村民的种种担心、疑问和猜测,我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感到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虽然,并村意味着花园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新并入的一些村,贫富差距大,矛盾多,纠纷多,宗族势力严重,光姓氏就有10多个。怎样才能建设好这个大花园呢?一些村民对我说:"村子大了,开销大了,矛盾多了,你想过吗?"有的村民很真诚地关心我,对我说:一个企业就够你忙了,现在再管一个几千人的大村,你要累跨的。我笑笑说:"我是属马的,命运注定我一生只能马不停蹄。"
&&&&并村后连续几天,我主持召开村两委会,统一思想认识,讨论发展计划。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全村700多名老人来原花园村参观,老花园村的成就令老人们赞叹不已,让他们感受到了:做个花园人真幸福!在随后几次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上,我说:并村并心,只要大家同心同德,一起努力,大花园村一定能建设好。我还向村民承诺:通过三年的努力,新花园村一定要实现"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
&&&&并村后的几年时间里,花园村坚持以农村住房改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将全村划分为村民生活区、高效生态农业区、三产服务区、高科技工业区四个区。基本完成了全村的旧村改造工作,除花园小区外,我们整体搬迁4个村,整体拆建2个村,旧村改造3个村。几年来,全村至今,花园村全村拆建农户1500多户、拆除民房4500多间,面积40多万平方米,安排新建房屋3500多间,节约耕地700多亩。在旧村改造中,村里给农户的拆除房屋补偿资金达近亿元。总长20公里的水泥路连接十个小区,公共场所、房屋周围的硬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几年来,花园村还建成了四星级的花园大厦、花园剧院、吉祥湖、花园田氏医院、花园老年公寓、南山寺佛教文化园、花园生态农业园、花园粮油商贸城、塑胶体育广场、大型音乐喷泉等各项基础设施,在十个小区内建设10个广场等。通过村庄整治,使花园村民住上了新房,打造了一流的住房环境,极大的提高了花园村的新农村建设品位。
&&&&合并后,花园村全村建立和健全了医保、社保和养老等保障体系,落实了10多项村民福利待遇。目前,花园村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城乡居民保险、电视收视费、电话月租费、特困补助以及奖学金制度等10多项福利事业。如今,全村老年人每月可领到至少200元的生活费;村民子女考上高中、大学分别给予3千元至2万元的奖励;村里的残疾人、困难户、大病患者,都可向村或集团申请补助;村民子女上花园技校和花园幼儿园全部实行50%的学杂费优惠;全村进行单向和双向数字电视整转,每年费用都由村里支付;村民每年享受花园田氏医院免费体检并实行优惠的医疗服务,看病除农医保报销外自费部分的50%还可向村里报销……花园村的一项项的福利政策,使花园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享受到了现代农村的魅力,体会到了并村带来的好处,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使村民真正得到了利益。花园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吸引了一批外来人员在花园购置住房、经商办厂、安家落户。
&&&&合并后花园村的快速发展和各项福利事业,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广大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我也打心眼里感到十分高兴。说实话,并村后的第一年,是我三十年来最忙最累的一年,除了出差以外,我每天早上一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村里看看,看看村里的建设情况,现场解决村里的一些事,村民关心的事。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接待找我办事的村民,常常到深夜。我也清楚地知道,要让更多的人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意味着我要投入更多,付出更多,作更大的奉献。但我认为,有一句歌词说得好:幸福不会从天降。回报社会,回报乡亲,建设新花园,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事业,我无怨无悔,不会改变。
&&&&"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建设新农村,要依靠村党委一班人和广大村民!"
&&&&因企业发展的需要,我常常要外出办事。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建好各党支部,依靠一班人。多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每逢外出前开一次两委会,商量好工作,在外每天与村里联系,回村就开碰头会。2005年5月,我去东北出差半个月,当时正是并村后各项建设最紧张的时候,村一班人按照党委会的决定,各司其职,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建设新农村,要牺牲一代人的个人利益,要辛苦一代人。首先党员干部要牺牲个人利益。南山小区旧村改造,不但拆了前任花园村委主任郭鸣鹿家的老房,还拆了他赚钱的木线棚,一年损失几十万元,新宅基地又是公开投标,村口最好的地他又没拍上。村民们说:干部都带头了支持旧村改造,我们也应拥护呀!
&&&&依靠广大村民,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正确处理村民的困难、矛盾和纠纷。并村后各种矛盾和纠纷,接连找上门来,我和党委一班人都十分慎重的对待,村民的任何困难和纠纷村里都会帮助解决,一定要相信村党委。并村以来,花园村就解决了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如木线棚租金,违章建房及财务混乱等,共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问题400多件。原南山村分东庄和西庄,几百年来,工作独立、财务独立,就连东庄和西庄的道路都未能做通,多任镇村干部都曾试图将"两庄"融为一体,但终未能如愿。我和村干部连着几天跑东庄和西庄,做干部和群众的工作。村民们说:村干部都为我们着想,我们要维护好"花园"这个大家庭。一致同意:修路连心。几百年不通的路终于通了。
&&&&三十年来,花园村矛盾纠纷不出村,没有一个村民到上级政府部门上访,没有一个村民找市、镇干部帮助解决纠纷。有事找村干部,有矛盾找村干部已成为花园村民的自觉行动。我觉得,村民的事,要由村干部解决,村干部要负起为村民服务、解决困难和矛盾的责任;要有解决困难和矛盾的能力;要把村民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村民的矛盾当成自己的矛盾;这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对村干部是不是真正为民的考验,解决得好,才能放下包袱,身心快乐,村民才能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依靠广大村民,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还要靠民主,不论办什么事,尤其是关系村民切身利益和行使权利的事,一定要公正、公平、公开,使村民真正享受民主。在新村合并后,我发现,原来有些村每逢选举投票都要"发点零花钱",开会也要"开点工资",甚至送钱送东西拉票。并村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范围选举,这是对能否真正发挥民主,保证村民行使民主权力的一次考验。我对村民们说:选举谁是你的权利,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花园村建设负责。我同时"宣布四个不",即不发钱,不发实物,不拉票,不发工资。其实,农民心里都有一杆秤。村民们说:"选举时少拿了几块钱,其他地方的好处大得多。并村后,劳动力可以优先到花园集团就业,各种优惠待遇和原花园村一样,将来我们9个村的农民也能过上原花园村那样的好日子,我们就是要选这样的带头人。在2004年12月并村后的第一次党员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花园村第一届委员会,6名候选人全部高票当选。201名党员参加选举,我以200票当选。之后的每届村两委班子领导都是高票当选。
&&&&我在实践中还体会到,依靠村民建设新农村,必须重视教育,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村民的素质。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说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相继创办了全日制幼儿园和花园技校,编写了村民手册;创办了村级党校,坚持每月一次党课,对上级布置的各种教育和创建活动,我们都认真对待,精心组织。我只要在村里,都带头参加,重要的活动我自己作动员,从不迟到早退,这既是为大家带个头,对自己来说,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坚持不懈的教育和创建活动,潜移默化,陶冶情操,使花园村宁静、安定、和谐,三十年来一直保持"无违章建房、无违反计划生育、无重大刑事案件、无封建迷信、无拖欠上交款、无辍学儿童、无盗窃、无赌博、无民事纠纷"的九无村和矛盾、纠纷不出村的诚信村、文明村。
&&&&近年来,前来花园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有记者问我:你办企业是为了赚钱,但你把赚来的钱大量地投入村里,你是怎样想的?我说:我从小生长在花园村,亲身感受到花园的贫穷和落后,一心想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我办企业,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富有的日子。
&&&&如今,花园村蒸蒸日上、日益繁荣,我感到欣慰。但我知道,花园村的新农村建设事业还需要作更多的努力,花园的事业永无止境。今年是花园创业30周年,这既是对过去的一次总结,又会是今后花园发展的新起点,"把花园村建设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榜样",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景。邵钦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一生的追求
浙江东阳花园村党委书记 邵钦祥
&&&&花园村地处浙江中部的东阳市南马镇,2004年10月底前有农户183户,496人,面积0.99平方公里。花园村自然条件很差,凹凸不平的黄土地,地少、水缺,没有什么资源,就连老百姓吃水都要到邻村去挑。花园村的村民祖祖辈辈住在11个不长草木的小山头上,解放前,村民靠打长工、挑盐卖度日;解放后,靠捉鱼鳅、搞副业谋生。"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种田交租难糊口,担盐捉鱼度生涯",花园村村民在凄凉的民歌中倾诉了600多年。197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87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通过创办企业,走"以工富农、以工强村、以工兴村"之路,拿出个人资产8亿多元,投入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福利事业,使村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实现了祖祖辈辈的梦想。花园村的发展成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敢试、敢闯,把经济搞上去,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1979年,我当选为花园村大队长,1986年当选为党支部书记。那时,村民们聚在一起就议论:我们能不能富起来。有的老人拉着我的手说:钦祥,你要带领大家富起来啊!其实,我比谁都想得多:花园人是穷够了,问题是怎样才能摆脱贫穷,走什么路子,思来想去,面对花园的实际,只有一个办法:办工厂,试试看,闯闯看。
&&&&说干就干,1981年5月,我便会同我二哥和老支书筹集1500元,在村祠堂办起了蜡烛厂。说是工厂,其实仅仅是三个人加一台制蜡烛的小机器,六个月时间,就赚了1500元,三人平均分到500元。500元,这在一个劳动日才几毛钱的年代等于一个劳动力五六年的收入。初试办厂的喜人成果,使我增强了办厂致富的信心。1981年10月,我和我二哥会同村老书记,又自筹资金9000元,招收18名村里的年轻人,办起了花园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厂--花园服装厂,穷人办厂,一靠心齐;二靠艰苦;三靠节俭。那时,我是既当厂长,又当推销员,没日没夜地工作,走南闯北开拓市场。饿了买个大饼充饥,累了躺地板。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就实现产值5万多元,获利7000元。第三年10万元,第四年就突破50万元。这对于贫穷的花园村民来说已是个天文数字。"办厂能赚钱!""办厂可致富!"这一铁的事实,让全村人的观念一新,激起全村村民要求入股办厂和自己动手办厂的热情。全村140多户,一下子办起了50多家户办联办企业。
&&&&以工富农的实践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农"字不等于只抓粮食,"村"字并不意味着圈定自己一辈子就刨这一片土地。我在办好服装厂的基础上,相继创办了花园吹塑厂、花园洗衣厂等十多家企业,1991年,以8家企业为骨干,联合46家户办联办企业,成立了金华市首家村级工业公司--花园工业公司。1994年,成立了浙江花园工贸集团公司,1995年11月,国家农业部批准为首批全国乡镇企业集团。
&&&&要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自主创新。从1996年开始,为了做大做强产业,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发展锁定在高科技产品上,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功开发维生素D3项目,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80%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全面升级。如今,花园村已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铜业)、建筑房产业、红木家具产业、商贸产业、机械电子产业、旅游产业、传统及其它产业等,拥有户办、联办及个私企业已达到727家。2010年,花园村实现工业总产值91.98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1600元。今年上半年,花园村个私民营企业上交税收1.1亿元,成为金华首个税收亿元村。
&&&&"困难再大,建设新农村的步伐不能停!"
&&&&花园经济发展了,办厂赚钱了,我个人也富了,建设花园村有了物质基础,我一心想改变花园村面貌的愿望也开始实施。从1981年办厂开始,我每年从企业获取的利润里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连年的投入,村子确实开始漂亮起来了,但我的一些合伙人也有想法了,先是感到难以理解,责怪我说:"你是怎么搞的,大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你怎么拿去村里办事了?"仔细想想,他们的责怪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要是赚来的钱都分光,村子拿什么来建设呢?因此,我继续坚持这样做,这就得罪了合伙人,他们开始纷纷退股。这时,我的亲人们也为我担心,我的舅舅劝我说:"钦祥,你现在赚的钱够你用一辈子了,不要去操那份心了"。面对村民的退股和亲人的劝阻,我当时感到非常的不安,也想得很多。俗话说:停顿容易,发展难。这些年来,花园村好不容易有了一些发展,要是停顿下来,岂不前功尽弃?要是大家都只顾自己赚钱发财,谁来建设新花园,谁来改变花园村的面貌。我想:花园村必须要发展,停滞不前就意味着倒退。我对他们说:"花园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虽然我现在有点钱了,但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我办企业的目的就是要让花园村改变落后的面貌,要让花园村民过上好日子,你们不干,我干!"。1986年,与我合伙的人全部退出,就留我一个人干。
&&&&三十年来,不管是企业困难的时候,还是在企业形势好的时候,我都没有停止对花园村新农村建设的投入。80年代开始,我每年投入资金为全村做水泥路、安装自来水、建造影剧院、改造用电线路和建造综合楼。1996年,花园集团确立了开发高科技项目的战略,出资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维生素D3项目,由于前期投入资金较大,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连续几年的大投入,就像个"无底洞",村民们都为我担心,对我说:"要么不搞研发了,要么村里的建设先搁一搁,再说从1981年起就没停过给村里搞建设,大家不会怪你的。"有的劝我慎重行事,有的说我瞎搞一通,说一个农民去搞什么高科技。但我没有退缩,因为我知道,花园村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更大的投入,必须要创新,创新就是要发展高科技产业,依靠高科技产业来带动和提升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也知道,农民最朴实,也最敏感,农村建设停下来,他们的心就全散了;而不拓展高科技产业,农村生产力不提升,建成的新村庄也只能是个"好看的壳子"。我也知道,村民们的劝告既是对我的关心,同时也是一种担心,担心我在高科技项目上投入太多了,没有资金搞新农村建设,花园村又将停止向前。面对村民们的疑惑,我说:高科技,肯定需要高投入,成功了,自然有高回报。难度大,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来克服,我相信中科院的实力,一定会把这个项目搞成的。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带给花园的将是巨大的财富。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全村干群同心,咬咬牙,一定要挺过这一关。我郑重地向村民承诺:不管企业有多困难,我都不会停止对花园村的基础设施投入。那时,我到处以个人名义借钱,压缩集团开支。2001年,维生素D3投料试产成功,2003年开始,维生素D3系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企业。企业走上了崭新的发展道路,村民们欢呼雀跃,建设新农村的劲头更大了。就在最难的1997年,花园村就全部完成了旧村改造,经过几年的努力,花园村的面貌彻底变样了,家家户户住上了别墅与楼房,建立和健全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使花园村民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花园村的老百姓确实富了。
  "我是属马的,我要马不停蹄建设大花园,让更多的村民富起来!"
&&&&正当花园村民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迈进的时候,2004年,东阳市政府进行了行政村区域调整,周边9个行政村并入花园村,组建成新的花园村。一开始,对并村这事,老花园村不少人想不通,他们算了一笔帐:并村后,人口从500不到增加到了4300多,村民人口增加了近10倍。各村发展水平不一样,有的还是困难村,村的区域面积扩大了5倍,花园村民的人均收入从3万6千多元一下子降到了1万6千多元。新并入花园村的村民也满腹疑虑:并入花园村后,福利待遇会统一吗?能过上原花园村人的幸福生活吗?面对村民的种种担心、疑问和猜测,我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感到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虽然,并村意味着花园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新并入的一些村,贫富差距大,矛盾多,纠纷多,宗族势力严重,光姓氏就有10多个。怎样才能建设好这个大花园呢?一些村民对我说:"村子大了,开销大了,矛盾多了,你想过吗?"有的村民很真诚地关心我,对我说:一个企业就够你忙了,现在再管一个几千人的大村,你要累跨的。我笑笑说:"我是属马的,命运注定我一生只能马不停蹄。"
&&&&并村后连续几天,我主持召开村两委会,统一思想认识,讨论发展计划。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全村700多名老人来原花园村参观,老花园村的成就令老人们赞叹不已,让他们感受到了:做个花园人真幸福!在随后几次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上,我说:并村并心,只要大家同心同德,一起努力,大花园村一定能建设好。我还向村民承诺:通过三年的努力,新花园村一定要实现"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
&&&&并村后的几年时间里,花园村坚持以农村住房改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将全村划分为村民生活区、高效生态农业区、三产服务区、高科技工业区四个区。基本完成了全村的旧村改造工作,除花园小区外,我们整体搬迁4个村,整体拆建2个村,旧村改造3个村。几年来,全村至今,花园村全村拆建农户1500多户、拆除民房4500多间,面积40多万平方米,安排新建房屋3500多间,节约耕地700多亩。在旧村改造中,村里给农户的拆除房屋补偿资金达近亿元。总长20公里的水泥路连接十个小区,公共场所、房屋周围的硬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几年来,花园村还建成了四星级的花园大厦、花园剧院、吉祥湖、花园田氏医院、花园老年公寓、南山寺佛教文化园、花园生态农业园、花园粮油商贸城、塑胶体育广场、大型音乐喷泉等各项基础设施,在十个小区内建设10个广场等。通过村庄整治,使花园村民住上了新房,打造了一流的住房环境,极大的提高了花园村的新农村建设品位。
&&&&合并后,花园村全村建立和健全了医保、社保和养老等保障体系,落实了10多项村民福利待遇。目前,花园村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城乡居民保险、电视收视费、电话月租费、特困补助以及奖学金制度等10多项福利事业。如今,全村老年人每月可领到至少200元的生活费;村民子女考上高中、大学分别给予3千元至2万元的奖励;村里的残疾人、困难户、大病患者,都可向村或集团申请补助;村民子女上花园技校和花园幼儿园全部实行50%的学杂费优惠;全村进行单向和双向数字电视整转,每年费用都由村里支付;村民每年享受花园田氏医院免费体检并实行优惠的医疗服务,看病除农医保报销外自费部分的50%还可向村里报销……花园村的一项项的福利政策,使花园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享受到了现代农村的魅力,体会到了并村带来的好处,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使村民真正得到了利益。花园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吸引了一批外来人员在花园购置住房、经商办厂、安家落户。
&&&&合并后花园村的快速发展和各项福利事业,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广大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我也打心眼里感到十分高兴。说实话,并村后的第一年,是我三十年来最忙最累的一年,除了出差以外,我每天早上一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村里看看,看看村里的建设情况,现场解决村里的一些事,村民关心的事。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接待找我办事的村民,常常到深夜。我也清楚地知道,要让更多的人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意味着我要投入更多,付出更多,作更大的奉献。但我认为,有一句歌词说得好:幸福不会从天降。回报社会,回报乡亲,建设新花园,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事业,我无怨无悔,不会改变。
&&&&"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建设新农村,要依靠村党委一班人和广大村民!"
&&&&因企业发展的需要,我常常要外出办事。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建好各党支部,依靠一班人。多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每逢外出前开一次两委会,商量好工作,在外每天与村里联系,回村就开碰头会。2005年5月,我去东北出差半个月,当时正是并村后各项建设最紧张的时候,村一班人按照党委会的决定,各司其职,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建设新农村,要牺牲一代人的个人利益,要辛苦一代人。首先党员干部要牺牲个人利益。南山小区旧村改造,不但拆了前任花园村委主任郭鸣鹿家的老房,还拆了他赚钱的木线棚,一年损失几十万元,新宅基地又是公开投标,村口最好的地他又没拍上。村民们说:干部都带头了支持旧村改造,我们也应拥护呀!
&&&&依靠广大村民,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正确处理村民的困难、矛盾和纠纷。并村后各种矛盾和纠纷,接连找上门来,我和党委一班人都十分慎重的对待,村民的任何困难和纠纷村里都会帮助解决,一定要相信村党委。并村以来,花园村就解决了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如木线棚租金,违章建房及财务混乱等,共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问题400多件。原南山村分东庄和西庄,几百年来,工作独立、财务独立,就连东庄和西庄的道路都未能做通,多任镇村干部都曾试图将"两庄"融为一体,但终未能如愿。我和村干部连着几天跑东庄和西庄,做干部和群众的工作。村民们说:村干部都为我们着想,我们要维护好"花园"这个大家庭。一致同意:修路连心。几百年不通的路终于通了。
&&&&三十年来,花园村矛盾纠纷不出村,没有一个村民到上级政府部门上访,没有一个村民找市、镇干部帮助解决纠纷。有事找村干部,有矛盾找村干部已成为花园村民的自觉行动。我觉得,村民的事,要由村干部解决,村干部要负起为村民服务、解决困难和矛盾的责任;要有解决困难和矛盾的能力;要把村民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村民的矛盾当成自己的矛盾;这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对村干部是不是真正为民的考验,解决得好,才能放下包袱,身心快乐,村民才能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依靠广大村民,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还要靠民主,不论办什么事,尤其是关系村民切身利益和行使权利的事,一定要公正、公平、公开,使村民真正享受民主。在新村合并后,我发现,原来有些村每逢选举投票都要"发点零花钱",开会也要"开点工资",甚至送钱送东西拉票。并村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范围选举,这是对能否真正发挥民主,保证村民行使民主权力的一次考验。我对村民们说:选举谁是你的权利,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花园村建设负责。我同时"宣布四个不",即不发钱,不发实物,不拉票,不发工资。其实,农民心里都有一杆秤。村民们说:"选举时少拿了几块钱,其他地方的好处大得多。并村后,劳动力可以优先到花园集团就业,各种优惠待遇和原花园村一样,将来我们9个村的农民也能过上原花园村那样的好日子,我们就是要选这样的带头人。在2004年12月并村后的第一次党员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花园村第一届委员会,6名候选人全部高票当选。201名党员参加选举,我以200票当选。之后的每届村两委班子领导都是高票当选。
&&&&我在实践中还体会到,依靠村民建设新农村,必须重视教育,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村民的素质。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说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相继创办了全日制幼儿园和花园技校,编写了村民手册;创办了村级党校,坚持每月一次党课,对上级布置的各种教育和创建活动,我们都认真对待,精心组织。我只要在村里,都带头参加,重要的活动我自己作动员,从不迟到早退,这既是为大家带个头,对自己来说,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坚持不懈的教育和创建活动,潜移默化,陶冶情操,使花园村宁静、安定、和谐,三十年来一直保持"无违章建房、无违反计划生育、无重大刑事案件、无封建迷信、无拖欠上交款、无辍学儿童、无盗窃、无赌博、无民事纠纷"的九无村和矛盾、纠纷不出村的诚信村、文明村。
&&&&近年来,前来花园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有记者问我:你办企业是为了赚钱,但你把赚来的钱大量地投入村里,你是怎样想的?我说:我从小生长在花园村,亲身感受到花园的贫穷和落后,一心想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我办企业,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富有的日子。
&&&&如今,花园村蒸蒸日上、日益繁荣,我感到欣慰。但我知道,花园村的新农村建设事业还需要作更多的努力,花园的事业永无止境。今年是花园创业30周年,这既是对过去的一次总结,又会是今后花园发展的新起点,"把花园村建设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榜样",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桂林市机关幼儿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