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贷款率风险在多大程度上可控

您的位置: >
> 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在多大程度上可控
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在多大程度上可控
发布时间: 21:40:07
来源:卡盟网
浏览次数:0 次
易宪容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在可控范围内的判断,是建立在三个前提基础上的:一,目前各地房地产价格还在持续上升,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的)都可被视作优质资产。即只要房价不跌,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就不会有什么麻烦;二,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正在逐渐化解,不会对银行产生多少冲击;三,未来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速度会远高于不良贷款增长的速度。而事实上,这三个基本前提是否成立是相当不确定的。 随着影子银行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逐渐远离大众的视野,当前沪深A股出现的泡沫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成了市场各方最为关注的主题。不过,尽管沪深股市这几年融资规模快速扩张,企业从股市获得的融资越来越多,占比也在上升,但与银行相比,就不免小巫见大巫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占整个融资的比重在70%以上,比重仍然绝对高,所以银行的任何问题都可能成为市场的聚焦点。卡盟网【】 2014年以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双升,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问题成了市场各方追踪的主题。查阅相关数据,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12年初的5265亿逐渐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9825亿,增幅达87%。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12年三季度开始缓慢上升,升势从2014年起加快。截至今年一季度升至1.39%。2014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按年上升42%,增幅高于总贷款余额的14%,面对这种情形,舆论自然要追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有多高?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制度,有没有抵御这种不良贷款双升的能力? 或许多数人会认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因为,从去年以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虽然双双上升,但无论是不良贷款余额还是不良贷款率都还不高。但是,不该忽略的是,上述判断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前提基础上的:第一,目前国内各地房地产价格还在持续上升,所以,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的)都可被视作优质资产。即只要房价不跌,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就不会有什么麻烦;第二,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正在逐渐化解,不会对银行产生多少冲击;第三,未来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速度会远高于不良贷款增长的速度。而事实上,这三个基本前提是否成立是相当不确定的。 就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而论,5月房地产市场确实有所好转,但主要来自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根本就没有启动,至于未来趋势如何还存在不少变数。有一种估计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数据表现更多的是短期变化,而我国房地产市场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根本就没有解决,政府不出台重大的房地产改革政策,房地产市场要摆脱当前的困境是没有可能的。 再说,一二线城市住房市场的好转,主要得益于去年的“9&30”、今年的“3&30”等住房信贷政策,还有央行的多次降准降息。而从这两个房地产新信贷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看,还是不能让住房市场从根本上转型,回归到消费市场,或以此来消化当前全国严重过剩的住房库存。而如果以投资投机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不转型,那么这样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是断不可持续的。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如此。 当前房地产市场累积的严重矛盾,不仅表现为待售面积巨大,更表现为尽管城市里许多住房已销售出去了,但完全砸在住房投资者手上,空置率相当高。前者表现为许多二线以下城市所打造的新城,很多都成了鬼城,即使大幅降低销售价格,也难以销售出去,而那些销售出去的住房则既不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也无法以合理的租金出租,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投资价值?在沈阳、贵阳、昆明、济南等城市,如此严酷的形势已逼得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退出了这些市场。既然这些借助银行信贷杠杆销售的住房失去了投资价值,那这些城市的房地产随时都面临着泡沫破灭的风险。到时候,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不全都会暴露出来么? 比如,温州本来为我国经济最为活跃与市场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经济发展与繁荣时期,温州银行业的资产都是优质的,温州各银行的效益也领先全国同行。可是,从2011年温州房地产市场价格开始调整一直到现在,温州有些楼盘的房价下跌50%以上了。随着房价下跌,与房地产相关的银行信贷风险全都暴露出来了。目前温州总贷款仅有7000亿左右,而其不良贷款总量就达1600亿。银监会认可的温州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5%,但实际上达到25%以上。足见温州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有多么高!比起温州,目前不少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风险或许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说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说实话,个别地方政府从银行获得贷款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不还款的准备。这些贷款管理不善、信息透明度低,而且盈利较弱。这自然给银行积累巨大的潜在风险。国务院在去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剥离融资平台为地方政府融资的职能,并帮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转换。这些政策举措对防止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继续扩张,对银行清理有关债务的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问题在于,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到底有多少,其债务转换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应该是不确定的。 测量当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还有两个重要指标: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前者是指贷款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这反映了银行对银行损失的弥补能力以及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后者是银行的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反映了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的损失能力。我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由2007年的41.4%升至2012年的295.5%峰值,今年一季度又回到了212.0%的水平。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2007年的8.7%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3.13%。所以,从这两项指标来看,眼下商业银行应有足够能力抵御不良贷款风险。但是,这些都是静态指标,而市场流动性的突然变化与风险,是无法用这两项指标来测算的。 还有一点更不能忽略,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大大改变我国银行业的生态环境,正在加速改变银行业的运作机制、行为方式及竞争方式。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得不到提升,其盈利空间持续压缩,将会对贷款产生巨大的质的影响。仅从这一点上来观察,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就不容低估,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在多大程度上可控”内容由卡盟网搜集整理,如转载请请注明出处并加入出处链接,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卡盟网此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中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作参考。
“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在多大程度上可控”其他相关文章
郑重声明:卡盟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卡盟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信用卡申请推荐
1农业银行中国旅游IC信用卡
2农业银行红太狼信用卡金卡
3光大银行轻松及时贷乐惠金卡
4光大银行mc足球刀把卡
5光大银行VISA阳光商旅信用卡金卡
6光大银行“福”信用卡金卡
7光大银行阳光信用卡
8光大银行嘉人香水信用卡
9光大时尚联名信用卡金卡
10光大旅游主题卡
信用卡贷款攻略
如有意见、反馈或投诉等情况,请!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卡盟网微信二维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在可控范围内的判断,是建立在三个前提基础上的:一、目前各地房地产价格还在持续上升,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的)都可被视作优质资产。即只要房价不跌,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就不会有什么麻烦;二、地方政...
11天4小时前发布
还可以输入150字
标题已超出10个字
您发布过于频繁,请2分钟后重新发布
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哦!可以选择
赶紧当第一个评论者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新闻:
24小时42区 TOP 10
主要是对女孩的心理伤害特别巨大
公然调戏我抽大红!太过分了!所以要顶你!
很可爱。如果是偶然邂逅一面人还不至于这么失控,突然在这么密闭的空间长时间相处会让人的心态发生急剧的转变,感觉自己成为上天眷顾者。她以前也许不是黄磊的粉丝,但以后一定是了。
大叔是一位地产董事长。。。
没血了,把砖打掉看看有没有血瓶
文笔不错,下一任撸迅。
大胆猜测一下,接下来关于专车的负面新闻会多起来
夏日葛天冬日娜!
让国家先跑银行不良贷款普遍持续上升 专家:整体风险可控
专家们普遍认为,受经济下行周期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实体经济承压,也给银行业带来了一定风险,但整体的风险依然可控。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两年,银行不良资产的总体变化将较为温和、可控,即使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小幅上升,不良贷款率也不会明显提高。
记者杜金在8月份上市银行公布今年半年报时,人们就有了逾期贷款增加或将导致后续不良贷款反弹的隐忧。
现实情况也印证了这种猜测。上周,5家国有上市银行三季报悉数披露完毕。数据显示,相比于二季度末,5大行中仅工行和农行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其余几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都较年中有所增加。不过,对于银行的资产质量,专家分析认为三季度不良贷款的持续上升在情理之中,风险总体可控。随着经济稳步回暖,不良贷款增加的态势将逐步缓解。
 不良贷款普遍持续上升
三季度,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反弹,5大国有上市银行也未能幸免。
上半年,5家银行中农行、建行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其余3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反弹。到三季度末,仅农行一家保持了“双降”成果,其他4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都有增加,其中交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该行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余额248.73亿元,较年初增加28.87亿元;不良贷款率0.87%,比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
与二季度末数据相比,环比情况略有改善,但不良贷款总体持续上升的状况并未改变。在5家银行中,有两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环比下降。其中,工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747.52亿元,比二季度末下降3.7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7%,较二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农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39.51亿元,比二季度末减少5.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4%,比二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三季度末,中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40.99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5.3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3%,下降0.01个百分点。建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29.45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25.28亿元;不良贷款率与二季度末持平。交行不良贷款余额248.73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2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7%,上升0.05个百分点。
其实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银行不良贷款反弹苗头就已初显。尽管今年以来,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的防范,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的不良贷款仍然持续“抬头”,资产质量继续承压。
“不良贷款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受大环境影响。”面对“双升”的现状,交行首席风险官杨东平()解释道。“这在意料之中,也是符合经济和金融之间规律的”;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认为:“当经济增速出现放缓的时候,银行的不良贷款往往也是会增加的,这个是世界性的规律,发达国家也是这样的。”
从总体上看,资产质量仍然是局部性问题。对于一些银行来说,整体的资产质量受到了江浙地区不良贷款的拖累。杨东平就透露,交行不良贷款发生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浙,主要是批发业和零售业的中小企业,目前该行在浙江不良率约2%。
不过,三季报显示,5大行三季度的拨备覆盖率也进一步提高,显示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工、农、中、建、交拨备覆盖率分别达到288.33%、311.2%、237.19%、262.92%和263.26%比上年末分别提高21.41、48.1、16.44、21.48和6.89个百分点。
  上半年逾期贷款大幅增长现滞后效应
根据5家银行中报数据,上半年5大行虽然不良贷款率均下降,但逾期贷款共增加876.32亿元。市场当时就普遍担心,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逾期贷款随时都有可能变成不良贷款。
中金公司相关分析就预计,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环比增速将略有增加,预计全行业三季度新增不良贷款300亿元左右,不良贷款余额季度环比增速由一季度的2.4%、二季度的4.2%加速上升至6.6%。
从5大行的实际情况看,三季度当季有3家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合计超过50多亿元,其中有两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在20亿元及以上,反映出上半年逾期贷款大幅增长的滞后效应明显,不良贷款仍处于持续暴露当中,风险防范不容放松。
但业内专家也表示,三季度当季不良贷款的增加相对于银行自身来说,增加的幅度不算大,此外由于不同银行的客户结构和资产配置不同,不良贷款的暴露也会有所差异。
对于三季度银行关注类贷款与逾期贷款的变化情况,三季报中只有交行披露了相关的数据。数据显示,9月末该行关注类贷款6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8亿元;关注类贷款的占比为2.41%,较上年末提高了0.14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余额为197.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45.61亿元。
面对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各家银行加大了应对力度。据有关媒体报道,进入四季度以来,建行、交行等几家银行再次对重点行业贷款风险进行了集中摸底。排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燃气及水供应生产业等六大行业。中行的三季报也显示,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总量较上年末进一步下降,上述三个行业贷款总额在中行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为13.5%,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28%、0.36%和0.99%。
 经济回暖未来风险仍可控
专家们普遍认为,受经济下行周期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实体经济承压,也给银行业带来了一定风险,但整体的风险依然可控。
经济增速的放缓,对不良贷款势必会有一定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成为隐忧,这也是目前市场普遍担心的问题,杨东平也强调,如果经济情况没有改善,预计银行不良贷款还会继续攀升,不过增幅有限。
赵庆明预计四季度几大行的不良贷款还是会有所增加,增加的态势有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一季度,但是由于这几年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都很到位,所以不良贷款即使增加,也还在可控范围内。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两年,银行不良资产的总体变化将较为温和、可控,即使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小幅上升,不良贷款率也不会明显提高。
不过随着经济的稳步回暖,未来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的态势也将逐步缓解。赵庆明表示,现在来看经济已经触底反弹,在月度经济指标上,9月份多数指标都要比8月份好。但同时我们应注意到,目前经济的反弹还是比较温和的,力度不大,从国内外的经济规律来说,在经济反弹的初期,银行的不良贷款往往还是处于一个暴露的过程中,还是会有所增加,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在复苏一段时间以后,银行的不良贷款就会减少。杜金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921条
评论2217条
评论2075条
评论1875条
评论1425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良贷款率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