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做z-wave智能家居有哪些的有哪些厂家?

国内有哪些做z-wave智能家居的品牌,我想做代理_百度知道
国内有哪些做z-wave智能家居的品牌,我想做代理
年我在展会上体验了一下Z-wave的智能家居,体验感非常好,要装智能家居,所以来这里问问大家,感觉非常不错,上个月接了个工程
提问者采纳
科联保智能家居等都是国内做的比较不错的品牌,你可以看下他们的产品。我是做装饰工程的,这俩家的产品我都使用过,系统都很稳定丰唐物联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智能家居是个蓝海行业。比ZIGBEE会更加规范一些,总体还是不错的:智能家居的水很深。操作速度等也不错!亏得是很多人只是跳进了那片水里。当然,没有人知道海到底在哪里,不过这些跟技术没有关系智能家居经常听到两句话。就是成员少了一点而已,却没有能到达那片海?但是大家都明白很多找到海的思路和方法
智能家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现在的位置: &
智能家居技术竞争起波澜 Z-Wave面临封杀风险
智能家居技术竞争起波澜 Z-Wave面临封杀风险
  如今,智能家居已经从有线传输升级为无线通讯时代,消费者拿着手持设备随心所欲地进行远程操控。目前有两种无线技术ZigBee和Z-Wave,由市场争夺演化为标准之争,引发了整个行业关注。不过,平心而论,ZigBee的市场推广应用走到了前面,而Z-Wave作为后来者由于使用频段处于国家禁用区域,显得前途未卜。
   两大无线技术均有特点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科技崛起,智能家居迎来的新一轮发展春天,诸多强大的功能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状态,但在使用过程中,有线智能家居的缺点让很多用户叫苦不迭,如布线繁琐复杂,安装施工问题多,系统功能固定,移动性和扩展性能差等弊端逐步暴露,人们希望提升功能,无尘安装,移动灵活,无线智能家居于是应运而生。
新一代智能家居
  新一代的无线智能家居以无需布线和拥有相对自由,建立起人们对无线家居设备的全新体验和享受。它组网灵活,成本低廉,消除穿开槽穿墙等繁琐工作程序,总体费用低,移动性和扩张性强,可摆脱先的限制,在设定的覆盖范围内,用户可轻松接入到家居设备网络系统。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ZigBee作为国际最流行最普及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复杂度、高安全、自动组网等特点,可以任意嵌入各种设备,并支持地理定位功能。国际ZigBee联盟主席鲍勃海利表示,巴塞罗那、哥德堡、拉斯维加斯等国际著名城市都在大规模地应用ZigBee技术,在家居、工业、环境、交通等领域颇有建树。这种技术近年来在中国也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尤其在家居领域表现不俗,其中物联传感推出的ZigBee智能家居占据市场领导地位,在国内主要区域建立销售渠道。
  近年来,国内有企业开始从事Z-Wave智能家居的研发生产,这个由丹麦Zensys公司开发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信号可以穿过墙壁、地板,将家庭中所有的电子产品组建成一个网络,进行集中管理,也可以进行远程控制。该技术系统也具有简单、高可靠性、低功耗的特点。不过,由于在国内刚刚推广,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仍然没有为多数人了解和接受。
  ZigBee比Z-Wave具优势
  物联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ZigBee和Z-Wave两大无线通讯技术,在国际上都有成功的案例,ZigBee联盟影响力巨大,全球400多家会员,诸多全球500强企业已经加入,会员企业加起来每年的产值超万亿美元。在中国境内应用比较早,也出现以物联传感、深圳华为等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在家居、农业、国防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Z-Wave的数据传输速率为9.6 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在室内是30m,室外可超过100m,适合于窄带宽应用场合,目前只局限与家庭自动化方面,对其他领域仍待开发。举例来说,ZigBee比Z-Wave的扩展性更强,能嵌入更多的电子设备。因为ZigBee的节点寻址达16-bit,理论上可以达65536个节点,而Z-Wave的每个网络内最多232个节点,若想与更多节点联系,就必须使用跨网的桥接(Bridge)技术才行。
  仔细比较二者,Z-WAVE协议简单,Zigbee协议复杂,但却拥有更多的功能。Z-Wave的单信道方式自我修复能力弱,容易受到干扰,安全性较差,而ZigBee跳频扩频(FHSS)技术则表现良好。对于楼宇自动化专家来说,在公寓、写字楼以及其他彼此距离非常接近的场合中,这项能力是关键的,因为很可能隔壁的Z-Wave网络会侵入到你的Z-Wave网络中来。
  目前,市场多数人看好的ZigBee,因为其有国际标准IEEE 802.15.4为其技术根基,且目标市场较广、潜在需求用量较大。而Z-Wave技术不仅没有国际标准为其依靠,应用上也仅止于家庭自动化,不似ZigBee能同时适用在工控、医疗、安全等多项范畴。此外,Z-Wave芯片只能通过Sigma Designs这个唯一来源获取。而ZigBee模块可以通过多个来源获得。包括Ember、飞思卡尔、德州仪器等等,全球多个主要的芯片厂家为ZigBee的大规模发展已经做好准备,但Z-Wave的发展已经开始被限制和萎缩。
  Z-Wave面临政府限制使用风险
  据悉,Z-Wave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射频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适于网络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使用频段在美国为915MHz,而在欧洲地区为868.42MHz,采用FSK(BFSK/G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9.6 kbps。
  对此,中国自动化协会智能专委会主任郭维钧认为,915MHz和 868.42MHz只能在欧美使用,这两个使用频段是属于国际无线划分的一区和二区的ISM频段,而中国属于三区,没有划入ISM频段中,相关的说明已经很清楚这两个频段在国内不是ISM频段。目前,一般微功率、短距离的应用区域最好选择2.4G,全世界都能用,其次是433.92M,这个频道适用国家比较多。
  而国家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有关官员则进一步表示,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两部关于使用频段的规定《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和《无线频段划分》,915MHz和 868.42MHz不在国家明确使用范围之内,意味着这两个频段不能使用。
  换言之,如果有生产企业或经销商销售基于Z-wave的智能家居系统,一旦无线电管理局对此进行查处,他们只能自认倒霉,消费者也会跟着遭殃。因此销售和使用Z-wave智能家居毕竟埋下隐患,不像使用2.4G是国家明确是可以使用的,让人心里踏实。
&&&主编推荐
&&&热门试卷
&&&最新视频
&&&热门阅读
&&&最新问答
&&&&&&&&&&&&&&&
希赛网 版权所有 & &&&&湘教QS2-16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家居的追求不再一味放在装修装饰上,家居的舒适,智能化也成为人们新的追求,智能生活已成为时代发展不可阻挡的新潮流。智能家居市场巨大,商机无限,这已经是所有人的共鸣。但目前智能家居行业水也很深,在市场还没有真正起来的情况下,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但是谁能先占领市场,谁就能在这浪潮中收获帆帆乐趣,不想被拍死在沙滩上,就得看个人的眼光及操作手段。  想做智能家居的经销商一定要选择真正的厂家,第一,货源有保证,第二,价格有优势,第三,技术支持有保证,第四,可以拿到最新的技术产品,第五,具有真正研发实力的厂家在你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好问题。现在有很多做推广的公司在百度等媒体上,挂别人公司的产品,宣称自己就是所谓的真正厂家,忽悠了很多客户。另外,有些真正的厂家产品做得一塌糊涂,然后从价格等其他方面,拼命的忽悠经销商,自己捞到钱了,经销商却死了,这个得自己去发现。  在你未了解智能家居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智能家居厂家?  1.对于智能化产品来说,质量和安全及售后保障,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毕竟智能家居即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份,“后院着火”不但会让您的买家不满,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名誉扫地,商家应最重信誉。  2. 产品的稳定性要好,系统一定要稳定。  3. 安装是否简单,售后是否容易,售后服务是否好。  4. APP软件是否好用,界面是否人性化  选择什么协议下的智能家居做代理呢?  智能家居的技术通信协议种类繁多,不知道哪种技术协议下的智能家居更有优势,更值得长期合作下去,客户反映的问题不无道理,现在各家公司都有各自的通信协议,都在跑马圈地各自为战,都想在智能家居市场启动的时候能分的一大杯羹。所以各家都说自己的通信协议更有优势,基本上都是王婆卖瓜。当下智能家居领域中有主要的五种:综合布线,433/315,wifi, Z-wave, Zigbee.  综合布线与RF433技术都不太适合智能家居的推广,因为它们都是点对点的设置,有一个节点坏了,所有的系统就瘫痪了。综合布线太麻烦,一年也做不了几个客户, “无线取代有线”已是大势所趋。国内RF433属于信号单向传播,目前大部分公司做不到信号反馈。抗干扰能力差,需要专业人士过来设置,后期维护也相当麻烦。  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其优势在于传输速率快,且产品成本低,生活中也最为普及,对用户来说,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组合最为省事,购买设备直接组网即可。但也存在着自身的技术劣势:其最大的问题要属安全性非常低,无线稳定性弱;功耗大也是其弱点之一,将导致其在家居领域的应用受限,例如智能门锁、红外转发控制器、各种传感器等不适宜使用;此外,WiFi的组网能力也相对较低,目前WiFi网络的实际规模一般不超过16个设备,而实际家居环境中,仅开关、照明、家电的数量就已远远多于16个,显然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ZigBee技术,其研发和应用的门槛相对要高,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驾驭,像施耐德、西门子、索尼、通用电气、松下等一些全球500强企业,都已加入到ZigBee的阵营当中,华为,匡泰等国内企业也在ZigBee阵营之中。  ZigBee技术的安全性很高,其安全性源于其系统性的设计:采用AES加密(高级加密系统),严密程度相当于银行卡加密技术的12倍;其次,Zigbee采用蜂巢结构组网,每个设备均能通过多个方向与网关通信,网络稳定性高;另外,其网络容量理论节点为65300个,足够满足家庭网络覆盖需求,即便是智能小区、智能楼宇等仍能全面覆盖;最后,Zigbee具备双向通讯的能力,不仅能发送命令到设备,同时设备也会把执行状态反馈回来,这对终端使用体验至关重要。Zigbee 的传输速度很快,能达到250kbps, 用的是永久免费的2.4G频段,自动找网,不需要专业人员设置,稳定性强,比较适合做智能家居.  Zwave的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在室内30米(室外大于100米),适于窄带宽应用场合,二是树状组网结构,一旦树枝上端断掉,下端的所有设备将无法与网关通信;三是没有加密方式,安全性差,易受到攻击。(Zwave所用频段在我国是非民用的,国内并不常见Zwave智能家居,更多的还是应用在国外。  Z-wave跟Zigbee相比就像小孩和大人一样,Z-wave的传输速度较慢,只有9.6kbps,节点比较少, 抗干扰性差,因为信号没有加密,楼上跟楼下如果都装了同样的产品就会容易串网。另外Z-WAVE在中国使用的是868的频率,这个频率目前只是临时免费,以后就不得知了。  到目前为止,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公司做了ZIGBEE的智能家居,有些公司改变了电工的布线方式;有些公司的产品需要布置零线才能解决照明问题;部份公司的单火线需要安装电池才能运行,有信号衰竭的现象;有些公司的APP软件比较简单低级,软件技术相对薄弱,系统不稳定。上海匡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IT出身的企业,公司的研发团队由来自美国顶尖软件与硬件工程师们组成,拥有世界上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 目前公司主要致力于智能家居的研发, 用新技术和新概念不断完善简化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 解决了传统智能家居产品技术短板, 完善了智能家居产品, 使之能真正方便进入千家户。  匡泰智能家居的独特优势  1. APP软件优势,操作界面人性化;APP 登陆简单,风格漂亮;  2. 有最近使用管理功能,多种情景模式。  3. 定时功能,设定时间何时开与关,日期选择  4. 资深的技术研发团队,系统稳定性更好  5. 单火线技术控制开关,无需布线,可适用于任何灯具  6. 安防推送功能,发出警报声与信息提醒同时进行  7. 全国唯一的音乐自动同步系统,便捷的用户体验。  8. 安装简单,维护与售后简单,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9. 完善的软件架构设计,无需手动更新升级  10. 企业级安全加密机制,为用户省去后顾之忧。  11. 独特的经销商配置系统, 根据用户需求自行配置组合系统。  12. 全球唯一质保5年无条件更换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兄弟,典型的植入性广告。是匡泰的员工吧!2014年3月阿里巴巴携手美的进军智能家居行业,马帮主都已经参战了,你们就知难而退吧!
  楼上,马云和美的还不过是画了个饼而已。。。实际产品呢? 2个不专业的公司抱个团钻到一个专业领域去。。。 完全不看好。
智能家居要跟国外那些产品竞争,估计还得看腾讯百度这些技术实力强的, 当然国内专注智能家居的创业公司打拼出头几家也是很有可能的
  这次去广州光亚展展会看后的感觉就是,智能家居是这几年的主流,不过好坏,还真不好评价。现在处于一种,外行看热门,内行看门道的局面。期待楼主,能给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讲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智能家居企业是否靠谱不能只看公司的名声,也不能以公司以前其他行业的成就来判断,还是从实际出发,多看多比较。支持一下楼主,期待楼主能多写些正能量的文章。
  割肉只是手段,赚钱才是王道  教你如何反亏为盈,扭转乾坤  低点潜伏牛股,效果立竿见影  2-5个交易日,收益最低5个点  让主力裸奔,让散户赚钱  加牛群:验证:918  加牛群:验证:918  加牛群:验证:918  加牛群:验证:918  加牛群:验证:918
  几天没上线,感谢大家对我的错爱!  智能家居从2008年起,就像在中国丢下了一颗原子弹。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智能家居企业像雨后春笋般的油然而生!然而,智能家居的高门槛进入成为所有厂家的困惑。物联网统计数据显示,线上销售的产品最能被人接受的价格是在RMB50-100元之间的产品,线下销售的产品就拼品牌、拼服务、拼价格的血拼到底。普通的家庭装上一套智能家居最少1、2万元,多则好几万元。成为普通家庭一笔不小的支出。然而智能家居打着物联网的招牌,线下操作(因为所有智能家居必须牵涉到安装和维护问题)。如何敲开普通家庭的钱袋子,是智能家居营销、发展的关键。
  智能家居这个项目的前景很大,找个好的生产厂家,无论从行业前景看还是操作流程看,应该都是个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关键厂商的软件硬件和技术支持一定要跟上,并且要操作简单,简学易懂,那就不错了!
  物联传感智能家居感觉有点问题,产品方面我们不懂,但是不知道他们怎么做的营销策划?同样的产品、同一个地区6家代理商,而且还是不同的价格?我最初也想做他们的代理商,但是市场调研后发现巨大的问题。现在很多已经签约的代理商正在要求退出。
  中国物联网别像中国足球那样才好!
  怎么可能?如果这些所谓的大公司都进军物联网,最终只是炒作的话。那就证明中国经济体制存在问题。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智能家居领域Z-Wave与ZigBee能否共存?_物联网新闻_新闻中心_RFID世界网
智能家居领域Z-Wave与ZigBee能否共存?
作者:本站采编
来源:慧聪安防网
摘要:随着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引入,围绕争夺智能家居市场的战火再次被点燃,RF射频、ZigBee、WiFi、蓝牙、Z-Wave以及红外等技术相互之间硝烟不散、口水横飞。这其中,又以ZigBee和Z-Wave关系最为复杂,一直以来二者相爱相杀,恩怨情仇“剪不断,理还乱”。那么,在智能家居领域,Z-Wave与ZigBee的故事将会走向怎样的结局呢?
关键词:[1312篇]&&[5篇]&&[260篇]&&
  随着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引入,围绕争夺智能家居市场的战火再次被点燃,RF射频、ZigBee、WiFi、蓝牙、Z-Wave以及红外等技术相互之间硝烟不散、口水横飞。这其中,又以ZigBee和Z-Wave关系最为复杂,一直以来二者相爱相杀,恩怨情仇“剪不断,理还乱”。那么,在智能家居领域,Z-Wave与ZigBee的故事将会走向怎样的结局呢?
  Zigbee技术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规定的一种近距离、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等特点,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嵌入各种设备。该技术创建于九十年代,当时作为WiFi和蓝牙之外的另一个选择用于某些场合。ZigBee联盟成立于2004年,目的是维护该技术,同时继续开发并提供互操作性测试。ZigBee联盟影响力巨大,全球400多家会员,诸多全球500强企业先后加入,会员企业每年的总产值超万亿美元。在国内,Zigbee在家居、农业、国防等多个领域同样应用广泛。另外,国内的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是亚洲唯一一个成为ZigBee联盟董事会成员的企业。
  Z-Wave技术是由丹麦公司Zensys一手主导的无线组网标准,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射频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住宅、照明商业控制以及状态读取应用,例如抄表、照明及家电控制、HVAC、接入控制、防盗及火灾检测等。Z-wave联盟(Z-waveAlliance)虽然没有ZigBee联盟强大,但是Z-wave联盟的成员均是已经在智能家居领域有现行产品的厂商,该联盟已经具有160多家国际知名公司,范围基本覆盖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Z-Wave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远不如ZigBee。但是,请不要小看Z-Wave!
  技术之争
  ZigBee与Z-Wave到底哪种更胜一筹?双方的采纳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但不得不承认,同为近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ZigBee与Z-Wave有不少共同之处,而通过差异性对比却不难发现,相对而言ZigBee比Z-Wave更具优势。
  适用范围:Z-Wave的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在室内是30m,室外可超过100m,适合于窄带宽应用场合,主要局限于家庭自动化方面,其他领域仍有待开发,而ZigBee虽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但目前已延伸至家庭自动化、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灌溉等等领域。
  稳定性和安全性:虽然Zigbee比Z-Wave更复杂,但却拥有Z-Wave相以相提并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Z-Wave的单信道方式,自我修复能力弱,容易受到干扰,安全性较差,而ZigBee采用跳频扩频(FHSS)技术和AES高级加密技术,稳定性和安全性更有保障。对于楼宇自动化来说,在公寓、写字楼以及其他彼此近距离的场合中,这项能力是关键的,因为不同Z-Wave网络有可能“窜网”。
  不过,平心而论,Z-Wave在订立之初就以家庭自动化应用为目标,而ZigBee则是追求更广泛应用,两者最初指导思想就有不同的考虑,自然在规格上也有诸多落差,故不能单就规格数据来妄加论断。特别是Z-Wave获得Cisco、Intel、Microsoft等企业的支持后,Z-Wave已从单纯的家庭自动化应用,开始扩展延伸到数字家庭领域,甚至是家庭自动化与数字家庭的接轨整合等,加上Z-Wave技术的不断修正,着实给ZigBee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气焰大涨的Z-Wave
  虽然Z-WaveAlliance已有100多家业者加入成会员,但缺乏IT、通讯、消费性电子等领域的重量级业者来支持,而相对的国际级的半导体业者更是几乎都支持及参与ZigBee,所以Z-Wave在业者阵容、机构气势等方面也一样不如ZigBee。
  然而,Z-Wave的气势低落是2006年1月以前的事,在此之后风云变幻,Z-Wave迅速崛起。首先是通讯设备大厂思科(Cisco)宣布投资Zensys公司并加入Z-WaveAlliance机构。之后在同年6月,Intel的创投单位IntelCapital宣布投资Zensys,同样加入Z-WaveAlliance。顿时Zensys、Z-Wave获得IT、通讯两大领域的重量级业者的力挺,气势大增。2007年1月,软件巨头Microsoft也呼应Z-Wave技术,在其NETMicroFramework上加入对Z-Wave的支持,并宣布与Z-WaveAlliance中的会员业者Leviton、ControlThink等共同研发Z-Wave应用。而种种迹象来看,Z-Wave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悲观,且已从单纯的家庭自动化应用延伸到数字家庭的领域。
  此外,Z-Wave标准与Z-Wave功效技术等在近年来也在持续进步,许多技术细节与支持芯片也都有所强化和提升。
  ZigBee地位岌岌可危?
  从近几年的动作和发展来看,一直扮演追赶者的Z-Wave似乎的确有“翻身做主人”之势,ZigBee的江湖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否意味着在智能家居领域,ZigBee地位岌岌可危?答案是否定的。
  目前,市场多数人看好的ZigBee,是因为其有国际标准IEEE802.15.4为技术根基,且目标市场较广、潜在需求较大。而Z-Wave技术不仅没有国际标准为其依靠,应用局限性也有待突破。此外,Z-Wave芯片只能通过SigmaDesigns这个唯一来源获取,而ZigBee模块可以通过多个来源获得。包括Ember、飞思卡尔、德州仪器等全球多个主要芯片厂家,为ZigBee的大规模发展已经做好准备,而Z-Wave的发展已经开始被限制和萎缩。特别是在2013年,Z-Wave在国内应用再遭瓶颈。
  Z-Wave虽为一种新兴的基于射频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适于网络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但其使用频段较为“碎片化”,在美国为915MHz,而在欧洲地区为868.42MHz。对此,中国自动化协会智能专委会主任郭维均认为,915MHz和868.42MHz只能在欧美使用,这两个使用频段是属于国际无线划分的一区和二区的ISM频段,而中国属于三区,没有划入ISM频段中。而国家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有关负责人则进一步表示,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两部关于使用频道的规定《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和《无线频段划分》,915MHz和868.42MHz不在国家明确使用范围之内,意味着这两个频段难以使用。换言之,一旦无线电管理局对此限制,Z-Wave就将在国内走投无路。
  智能家居领域的较量
  Z-Wave和ZigBee在智能家居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正如前面所说,Z-Wave始终专注于家庭控制应用市场,在这一点上,它比ZigBee的应用领域更加明确。但是,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ZigBee面向多种应用,涉及领域则要广泛得多,所以它比Z-Wave适用的场合更多也在意料之中。
  此外,在智能家居领域,Z-Wave的兼容性是个大问题。由于Z-Wave协议不公开,企业只有取得SigmaDesigns许可才能生产支持Z-wave的设备。因此,Z-wave几乎就谈不到兼容性。相反,ZigBee是一个开放的工业标准,允许任何符合ZigBee标准的设备运行,所以ZigBee智慧家居标准兼容基于ZigBee技术的各种门锁、感应器、报警器、烟雾探测器、百叶窗、电机等设备。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里的强大基础可见一斑。
  回过头来看,ZigBee凭借领先的技术和性能水平成为这一新兴市场上的佼佼者,不过Z-Wave的出现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尽管ZigBee技术的传输速率更快,可容纳的节点数更多,开放性更强,但Z-Wave似乎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接收灵敏度更高。在未来的发展中,ZigBee与Z-Wave是继续水火不相容,还是化干戈为玉帛,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科技领域瞬息万变,一切都有可能,我们拭目以待!
&已有条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5-185-115-85-85-6
关键字搜索:技术文章:[53篇]&&[0篇]&&[132篇]&&成功应用:[16篇]&&[0篇]&&[42篇]&&解决方案:[29篇]&&[1篇]&&[69篇]&&
图片新闻:
最新发布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家居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