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徐老师巡山辛苦,帮看下000725后市怎样

市一小薛新灵老师“合作”教学研讨的前前后后
薛老师在全国会议上第一个上示范课,基本代表了我市的教学水平,也较好体现了北师大专家的思想及我市增量阅读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先是去了北京,然后是北京的专家来灵宝,再后来就是信件往来,相互交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陈铮老师年近七旬,为了这节课,废寝忘食,一直到郑州上课的前一天,还在给新灵鼓励并提出建议。下面是我们交流的部分内容,能看出我们的思想是怎样渐渐融合的,从陈老师的建议中我们也能够明确今后我们的前进方向。
初稿——“合作”单元增量阅读
一、教学内容:以二年级“语文天地”中的《做灯笼》为主,拓展同主题的三篇课外文章:《猴子兄弟盖房子》、《我喜欢》和《合栽桃树》。
二、教学方法:以“三段学习法”为主,辅以听读、诵读、续说故事等形式,通过查字典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来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体课文回顾导入
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合作”单元的两篇主体课文,大家还知道是什么吗?(生说)对,就是《比本领》和《天鹅、大虾和梭鱼》。我们再来仔细观察文中的这两幅插图(课件出示:两幅图),用简短的话说说它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引导孩子尽量用上课文里的词句)生自由说。
师评价:梅花鹿驮着金丝猴过了小河,金丝猴爬上树摘到了又香又甜的果子;而天鹅伸着脖子向云里钻、大虾弓着腰使劲往后靠、梭鱼一心朝水里跳,由于他们不是一条心,所以那辆大车还是未动分毫。可见,合作的力量非常大。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合作”的几篇文章,先来看我们语文书第九单元“语文天地”中的《做灯笼》&&
板书:做灯笼(强调“笼”的读音)
(二)学习《做灯笼》
1、看到题目,你想知道哪些内容?(谁做灯笼、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大家真会学习,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朗读故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你身边的好朋友——字典来帮忙。咱们比一比,看谁能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还能给从字典中把后面六个生字的音节抄写过来。(加横线的要出示)
2、自主读识效果检测
(1)通过朗读,谁能根据课题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生自由说,师评价,引导孩子进一步把话说完整、具体、生动)
(2)谁愿意把这几个生字的音节正确地抄写在黑板上?(三人)
认读,强调“缺”的音节
(3)检测读文。孩子们你们认识了生字,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请看这两句话,谁愿意读?
课件出示:
程诚可不爱画画,但是他的手很巧,会捏泥人,会做飞机模型,还能用草叶编小蚂蚱。
原来程诚做了一个很漂亮的六面纸灯笼,正在发愁白白的灯罩缺少点色彩。
指名读,注意正音。
(4)你们从这两句话中分别知道了什么?为什么呀?
(程诚手很巧,
程诚在发愁)
我们就带着带着高兴、自豪的语气来读第一句话。再带着发愁的心情来读第二句话。
(5)孩子们,程诚手很巧,但是他也有发愁的事,老师指导你们都是热心人,请再看看这个故事,想一个好好办法来帮他解决这个发愁的事。
让兰兰帮他,理由是什么?
(兰兰是班里公认的小画家……)
兰帮帮了吗?读出来。
小结:在这个故事中,兰兰和程诚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一起做灯笼,才把灯笼做得又快又漂亮!
& 过度:孩子们学习这么认真,老师奖励你们来听一个故事。
(三)听故事《猴子兄弟盖房子》
1、初听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孩子一步步说具体)大家很会听,一下子就抓住了主要内容。那么,它们是怎样合作的?
2、再听故事。做一个小练习,连一连
& 课件出示:
老大&&&&&&&&&&
老二&&&&&&&&&&&
老三&&&&&&&&&&
老四&&&&&&&&&&&
故事听完了,谁来说说。看看自己连得对不对,全对的请举手。
夸孩子,你们真是会倾听的好孩子!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诗歌。
(四)读诗歌 《我喜欢》
1、初读。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能在短时间里读正确。(注意繁星、军舰、航行等字的读音)
2、接读诗歌。让学生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3、感情读。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小节?带着你的喜欢再读一读。
4、老师也非常喜欢这首诗,我们一起合作读这首诗。除了动听的声音,咱们还可以带上优美的动作。
过渡:读的真好!你们好听的声音把猴子兄弟都吸引过来了,他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合栽桃树》
(五)读故事 《合栽桃树》
& &1、读故事,想一想,看谁也能根据题目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2、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
&3、续说故事。猴哥和猴弟怎样才能栽好桃树呢?发挥你们的想象续讲这个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六)小结:我们围绕“合作”这个主题一共阅读了六篇文章。
1、内容知识树
&《比本领》&&&&&&&&&&
《天鹅、大虾和梭鱼》
&《做灯笼》&&&
《猴子兄弟盖房子》
&《合栽桃树》&&&&&&&&&
《我喜欢》
2、读了这些好文章,你对“合作”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3、师小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经常和别人合作,这样不但能节约时间,还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还能感受到合作带给我们的快乐!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句关于合作的名言:学生自读,齐读。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人心齐,泰山移。
陈老师的第一个建议稿——“合作”主题增量阅读
一、教学内容:以二年级“语文天地”中的《做灯笼》为主,拓展同主题的两篇课外文章:《猴子兄弟盖房子》、《我喜欢》。
二、教学目标:1、巩固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三篇文章,提升对合作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以朗读、听读、诵读、默读等形式进行阅读增量,通过查字典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来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导入
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合作”单元的两篇主体课文,还记得课题是什么吗?课文内容还记得吗?这是文中的两幅插图,请仔细观察,看谁能简单说说图画背后的故事。(引导孩子尽量用上课文里的词句)生自由说。
师评价: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相互合作就能获取丰硕的成果,不合作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几篇关于“合作”的文章。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60页,先来看这篇文章——《做灯笼》(指名读课题,板书:做灯笼,强调“笼”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学习《做灯笼》
1、查字典识字 我在灵宝评课时忘说了:应先自读一遍,标出不认识的字;然后查字典(指定的六个字),认读;再向同学请教其他不认识的字。
(1)这篇课文中有六个生字,编者给我们集中列放在课后了。,前面已经学过了部首查字典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速度,薛老师想让你们自己来解决。按一般要求需要4分钟才能完成任务,但我听说咱们郑州师大附小的孩子特别聪明,就临时改变了主意,想只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来试一试。你们说,是用三分钟还是四分钟?好,尊重大家的意见,就用三分钟。我给你们计时,开展一次比赛,查到的就把音节抄写在生字后面的括号里,好吗?
大家做好准备,开始!(屏幕上计时条启动)
时间到,停!我和会场的老师都看到了,大家查字典的速度真的很快。六个字都查完的请举手。大部分孩子在三分钟完成了任务,如果再延长一分钟,所有的人一定会完成的。熟能生巧,只要坚持练习,我们的速度还会加快。
(2)屏幕出示答案,同桌互相检查。(生对改,师统计全对人数)
(3)自读生字。这个过程写得过细,不必!
评价:你们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不用老师教就会自己认字了,真了不起!我想,下面读故事肯定会顺利很多。
2、学习课文
(1)自己出声朗读课文,看能不能正确地读下来。★
(2)同桌互相读,每人读一段,读得好你就夸夸他,有问题你就帮帮他。
(3)会读书的孩子是一边读文字,一边想故事,你们读得时候动脑筋了没有?我们来检测一下,连一连。
手很巧&&&&&&
扎了个灯笼
小画家&&&&&&
在灯笼上画画
老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这样连,谁能说一说?(这个问题问什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指名2-3人说,师指导孩子说完整。(程诚手很巧,扎了个灯笼,兰兰是小画家,在灯笼上上画画,他们俩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
连得对,说得好!让我们把鼓励的掌声送给自己。
(4)看到咱郑师附小孩子的精彩表现,薛老师心里非常高兴,我还是想给大家增加点难度,如果把他们的工作调整一下,让程诚画画,让兰兰扎灯笼,你们觉得行不行?(不行!)
孩子们都说不行,但咱要以理服人。再读课文,从中找找理由来。
怎么读呢?咱这次尝试默读。(出示“金钥匙”),不出声,不指读,看能不能完成任务。(生默读)学习“金钥匙”的环节,最好提到前面画★处,以避免破坏当前的学习情境。
师:如果咱们班的女孩子就是兰兰,男孩子就是程诚,谁愿意说说不行的理由。(指名两个女孩,两个男孩说)
(兰兰:我画画画得好,但程诚比我手巧,他扎的灯笼一定比我扎得漂亮。程诚:虽然我的手很巧,但是我画画不如兰兰,一定没有兰兰画得好看。)
同学们评价一下,他们谁说的最有道理。(生评议)
师:对呀,五个指头有长短,有特长的就该做更适合的事情。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故事中的程诚是怎样想?(课文中没写,学生回答什么?)又是怎样做的呢?请把课文中的话读给大家听。
师小结:是啊,合作,不光是两个人共同做一件事,就像故事中的程诚,他知道自己的短处,又发现了兰兰的长处,并主动邀请兰兰能合作,最后那就把这个漂亮的灯笼做成了。合作给他们带来了快乐。
老师说得太多了,又很像思品课
齐读最后一段话。
“合作”的道理你们懂了吗?下面,咱们听一个故事,考考大家。
(三)听故事《猴子兄弟盖房子》
1、初听故事。孩子们听得这么专注,一定有收获。这个故事写了什么?(引导孩子一步步说具体)大家很会听,只听了一遍就知道的主要内容。为了节约时间,听第一遍后不要提问,给半分钟让学生回忆猴子兄弟盖房子的过程,老师可有简要提示。
2、再听故事。再听一遍,看看猴子五兄弟在盖房子的过程中,是怎·合作的?(生根据听的自由说,分工、合作、商议。把合作抬石板的文字再适时出示,大家读议)
小结:大家为了盖房子,都出主意,想办法,分工合作,克服困难。猴子五兄弟团结合作,盖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四)读诗歌《我喜欢》
通过上面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基本懂得了合作得道理,下面,我们就来合作学习一首诗歌《我喜欢》。
四个人一小组,互帮互学,一会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合作学习得好。
要求笼统,学生不好执行。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个人小声读一遍。
第二步,分工查字典(每人只查一个生字),再教大家。
第三步,同桌(不宜小组学,有诸多问题)互读,正音。
1、各小组学习
老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借鉴了猴子兄弟的做法,先是商量着怎么学,然后进行了分工,最后在合作中完成了任务。下面就来展示你们的合作成果。
2、小组展示读(一小组展示一小节,读两遍八个小组展示)
评价:从你们的读书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老师也想和大家来进行合作,来分享学习的快乐,你们愿意吗?因不是本节课重点学习篇目,不能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建议齐读,用集体的声音带差生,这也是一种“合作”。
2、师生合作读
过渡:读得真好!你们合作的精神也感染了另外一群人,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也不能少》。改为合作朗诵,以第一节为例:
我喜欢繁星,&&&&&&&&&&&&&&&&&
一个人领读
一颗星星不明亮,&&&&&&&&&&&&&
满天星星亮晶晶。&&&&&&
&&&&&&&全班齐读
师:读得真好!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五)推荐《一个也不能少》
1、看到这个故事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和谁合栽桃树?结果怎么样?)
2、这个故事就在我们同步阅读书第( 119
)页,自己下去读一读,读后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一个也不能少》所用时间不宜超过两分钟,可以和《我喜欢》一起推荐给学生,老师说明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尝试读一读《我喜欢》,大家底下自己阅读《一个也不能少》,体会合作的必要性,不合作不好。这样,本节课就可以在集体朗诵《我喜欢》的高潮中结束。
&&&&&&&&&&&&
合理分工&&&&
合作真快乐!
不要老是“咱”呀“咱”的,“咱”代“我”是方言用法。
&&&&&&&&&&&&&&&
陈老师的二稿建议-&“合作”主题
二上第9单元自读
&&&&一、教学内容:以二年级“语文天地”中的《做灯笼》为主,拓展同主题的两篇文章:《猴子兄弟盖房子》和《我喜欢》。
&二、教学目标:
1、巩固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三篇文章,提升对合作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以朗读、听读、诵读、默读等形式进行阅读增量,通过查字典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来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导入
出示主体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用简单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孩子尽量用上课文里的词句)
师小结: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合作很重要,相互合作就能完成艰巨的任务,不合作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二)学习《做灯笼》
1、带着自己的问题,自己出声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2、查字典识字。
(1)同桌两个人为一组,每人三个,开展一次查字典比赛,时间为三分钟,查到的就把音节抄写在生字后面的括号里。&&&&&
(2)屏幕出示答案,同桌互相检查。这里要有个统计。可交流或复习怎么才能查得快。
自读生字。
(3)向同学请教其他不认识的字。
<font COLOR="#、学习课文 标题不大合适,因为此前此后都是“学习”,&&
(1)同桌互相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2)默读课文,看看是谁做灯笼,怎样做的?
请同学们提问,有没有不懂的地方?交流,自主解决问题。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教师检查自读效果:
(1)用短线把人物、各自的特点以及做什么连起来。
手很巧&&&&&&
扎了个灯笼
小画家&&&&&&
在灯笼上画画
(3) 不要序号,可再加一两道简单的题,如:
(2)兰兰和程诚合作,做了一个怎样的灯笼,在(&
)中选择合适的词语。( A画着蝴蝶的灯笼&&
B漂亮的灯笼&
C 很大的灯笼&
D 六面纸灯笼&
E 圆灯笼)
根据学生检测的情况,做出整体的评价。无论学生做得如何,都应引到“再读”/进一步阅读的环节中。
合作,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试着再一次默读课文(要解释一下,默读就是不出声地再读)。
&#9312;用&&&&
画出兰兰和程诚互相表达合作愿望的句子。
&#9313;要想合作得好,光有合作的愿望还不行,还需要怎样?
出示词语“分工合作”,带学生认读。若时间充裕,可再读一遍。
(4)如果把他们的分工调整一下,让程诚画画,让兰兰扎灯笼,你们觉得行不行?
小结:是啊,合作,不光是两个人共同做一件事,还要合理分工。这样,合作就给他们带来了快乐。
齐读最后一段话。
(三)听故事《猴子兄弟盖房子》
1、初听故事。想一想,这个故事写了什么?。 太难,学生会说得很零碎,而且不准确。这一遍听,只留回想的时间,不必让学生说。老师可提示:故事里几只猴子呀?猴子兄弟盖房子做了哪些事呀?
2、再看字幕听故事。看看猴子五兄弟在盖房子的过程中,是怎样合作的?
一段一段地显示字屏,放录音:&
师:这一段说猴子兄弟一起商量盖什么样的房子。
师:谁能用学过的词语说说这一段说什么?(“分工”)
师:我觉得这一段写得很好,你们觉得呢?说说为什么好。(同桌或小组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老师复述时强调两个“怕”,结合第一段引出“齐心合力”一词,带学生读。
猴子兄弟分工合作,同心合力,盖了一间又结实、又方便、又漂亮的房子,所以老大说——(学生齐读最后一句话。)
这节课,我们自读了《做灯笼》,听读了《猴子兄弟盖房子》,它们和两篇主体课文都讲了合作的重要性。
体会到合作非常重要,也知道了要想合作,就要多看别人的优点,要分工合作,齐心合力。最后,让我们一起合作,朗读一首小诗《我喜欢》。
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合作呢?同桌互相讨论。
班级交流。
(四)读诗歌《我喜欢》
我们来合作学习一首诗歌《我喜欢》。
1、同桌互帮互学。&&&
2、展示。按桌逐句接读。&&&
3、师生合作读。第三遍齐读。
第一遍读看屏幕,教师用教鞭一行行指,只在生字处停下来,带学生读字音。
第二遍学生小声自读。
第三遍 齐读。
第四遍我们试着分工合作读第一段,(指定一个小组起立,指名小组中一个学生读第一句),小组同学读这一段第二行,全班一起齐读第三行。(读)
大家觉得怎么样?不错吧!好,&组第二节,
&组第三节,&组第四节,注意,全体同学一起读每一节最后一句。(注意小组内分工不相让的情况发生,结合前面的阅读进行指导)(读)
结束语。(短而精,鼓动性强)
陈老师的建议三稿——二上第9单元自读
张老师:您好!
昨天发来的教案我又做了修改补充,与前一份文用同一个文件名发给你们。有两三个问题需要讨论一下,都用红笔写在上面了。教案后面还附了两条意见。
你们很努力,也很辛苦。教育的事就是这样,没有刚性的标准,上课前,任课教师、指导人都想好上加好。咱们到15日就别再大改了,免得给老师增加心理压力。
我最近要外出,你们若还有什么事情要商榷,可找张红玲老师、张元老师。
15日以后,多给薛老师以肯定和鼓励啊!
秋安! & & &
& & & 陈老师
一、教学内容:以二年级“语文天地”中的《做灯笼》为主,拓展同主题的两篇文章:《猴子兄弟盖房子》和《我喜欢》。
二、教学目标:1、巩固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三篇文章,提升对合作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以朗读、听读、诵读、默读等形式进行阅读,通过查字典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来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主体课文,导入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导入
出示主体课文的两幅插图,请同学们观察,然后用简单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结: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相互合作就能完成艰巨的任务,不合作什么事情也做不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几篇关于“合作”的文章,进一步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二)学习《做灯笼》
1、个人试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2、查字典识字。
(1)三分钟查字典比赛,同桌两个人为一组,每人三个,查到后就把音节抄写在生字后面的括号里。。
交流查字典的经验。
(2)向同学请教其他不认识的字。
3、理解课文。
(1)同桌互相读课文,每人读一段,读得好你就夸夸他,有问题你就帮帮他。把这个环节调至上一环节,都属于初读,或曰“认读”。
下面的内容试“再读”,说“理解地读”也行,为了区别平时的讲读课,最好用“再读”。
(2)读了课文后,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提问,交流解决。
(3)检测:
手很巧&&&&&&
扎了个灯笼
小画家&&&&&&
在灯笼上画画
B、选一选:
兰兰和程诚合作,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灯笼?在正确答案的下面画横线。(
A画着蝴蝶的灯笼&&
B漂亮的灯笼& C
很大的灯笼& D
六面纸灯笼& E
检测,评价检测结果(希望有统计显示在课堂。)
这里有个问题:若先向学生提问“有什么”问题,加入学生问得很好可以顺学而导到(4),老师却按下不管去检测,教学就脱节了,是否先检测再让学生发问,即使学生没问题,老师也可以直接说出“你们掌握了主要课文内容,很好,但我认为咱们再读一读,还可以有更大的收获”。
(4)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任务:
&#9312;用“&&&&
”画出兰兰和程诚想合作的句子。
&#9313;要想合作得好,光有合作的愿望还不行,还需要怎样?
出示词语“分工合作”,带学生认读。
齐读最后一段话。
(三)听故事《猴子兄弟盖房子》
1、初听故事。想一想,故事里几只猴子呀?它们是怎样盖房子的?
2、看字幕听故事。说一说猴子五兄弟在盖房子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呀?
(一段一段放,放一段就议一议,然后引导学生用“先……接着……又……最后”的句式说话
这个练习有些难,占用时间稍一长,不但冲了重点课文《做灯笼》,而且冲淡了“合作”的主题。建议前三节理出“出主意”“分工”“抬石板”的脉络,板书。后面“出主意”引出“齐心”,“抬石板”引出“合力”,整合一下,猴子“分工合作”“齐心合力”盖起了一座既结实又漂亮、既安全又方便的房子。)
3、出示词语“齐心合力”,带学生认读。
4、小结:这节课,我们自读了《做灯笼》,听读了《猴子兄弟盖房子》,体会到了合作非常重要,也知道了要想合作,就要多看别人的优点,要分工合作,齐心合力。最后,让我们一起合作,朗读一首小诗《我喜欢》。
(四)读诗歌《我喜欢》
第一遍:认读生字。
第二遍:学生小声自读。
第三遍:齐读。
第四遍:分工合作读。
结束语:读得真好!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呀!
两点注意:
本课时共涉及读4篇课文,建议课时分配大致是:
《比本领》《天鹅、梭鱼和大虾》&&&&&
《做灯笼》&&&&&&&&&&&&&&&&&&&&&&&&&
15~ 20分钟
《猴子兄弟盖房子》&&&&&&&
&&&&&&&&&&8分钟
《我喜欢》&&&&&&&&&&&&&&&&&&&&&&&&&
教案修改到15日左右,就要成型,不要大改了。实际上现在也行了,只不过都想精益求精而已。
北京黄志军老师的建议——二上第9单元自读
灵宝市第一小学&
一、教学内容:以二年级“语文天地”中的《做灯笼》为主,拓展同主题的两篇文章:《猴子兄弟盖房子》和《我喜欢》。
二、教学目标:1、巩固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三篇文章,提升对合作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以朗读、听读、诵读、默读等形式进行阅读,通过查字典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来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导入
出示主体课文的两幅插图,请同学们观察,然后用简单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结: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相互合作就能完成艰巨的任务,不合作什么事情也做不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几篇关于“合作”的文章,进一步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简评:这个导语契合了单元主题,但是太正式,而且没有新意,容易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树立起隔阂,能不能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用儿童的语言,让导语变得轻松些,愉快些,甚至换一个更具有吸引力的开头?)
(二)学习《做灯笼》
1、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2、查字典识字。
(1)三分钟查字典比赛,同桌两个人为一组,每人三个,查到后就把音节抄写在生字后面的括号里
交流查字典的经验。
(2)向同学请教其他不认识的字。
3、理解课文。
(1)同桌互相读课文,每人读一段,读得好你就夸夸他,有问题你就帮帮他。
(2)读了课文后,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提问,交流解决。
(3)检测:
手很巧&&&&&&
扎了个灯笼
小画家&&&&&&
在灯笼上画画
B、选一选:
兰兰和程诚合作,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灯笼?在正确答案的下面画横线。(
A画着蝴蝶的灯笼&&
B漂亮的灯笼&
C 很大的灯笼&
D 六面纸灯笼&
检测,评价。
(4)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任务:
&#9312;用“&&&&
”画出兰兰和程诚想合作的句子。
&#9313;要想合作得好,光有合作的愿望还不行,还需要怎样?
出示词语“分工合作”,带学生认读。
齐读最后一段话。
(简评:本环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巩固查字典,交流经验;二是从短文中理解“合作需要分工”这一意识。建议:教师要多做引导者,尽量让学生表述,同时思考后续时间是否足够?)
(三)听故事《猴子兄弟盖房子》
1、初听故事。想一想,故事里几只猴子呀?它们是怎样盖房子的?
2、看字幕听故事。说一说猴子五兄弟在盖房子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呀?
(一段一段放,放一段就议一议,然后引导学生用“先
3、小结:这节课,我们自读了《做灯笼》,听读了《猴子兄弟盖房子》,体会到了合作非常重要,也知道了要想合作,就要多看别人的优点,要分工合作,齐心合力。最后,让我们一起合作,朗读一首小诗《我喜欢》。
(这个小结很有必要,能不能启发孩子们,咱们一起来合作朗读一首小诗《我喜欢》,谁来做做主持人,说说我们该怎样做?这样也检测了孩子们对合作的理解)
(四)读诗歌《我喜欢》
第一遍:认读生字。
第二遍:学生小声自读。
第三遍:齐读。
第四遍:分工合作读。
结束语:读得真好!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呀!
仔细读完这堂课的设计,我突然有了这么一个想法,说出来供参考。
一般来说,孩子在上课之前,心思都比较分散,这时候听故事能考验孩子们的注意力,以便集中精神。何况本身《猴子兄弟盖房子》这个故事比较长,孩子们难以记清楚,如果单独教,也会费不少时间,何不作为正式教学之间的一个热身,在抓住关键信息之后,让学生先来说说对“合作”的理解。建议让孩子听两遍,第一遍就听清楚有几只猴子,他们的房子盖好了吗?第二遍再让孩子看字幕仔细听,他们是如何合作盖房子的?每个小朋友记住一只猴子即可,可出示连线题帮助孩子们记忆。在交流完之后,让孩子们对故事中最喜欢的猴子说上一句话。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加深对合作的理解。
接下来的重点就落在《做灯笼》上,按照教师的既有思路,先是查字典方法的交流,其次是对在自读背景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合作”更深层次的领悟。这一环节的第一部分查字典体现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初读理解课文也体现了自主性,同时还有教师的随时检测。第四个环节,给学生出示任务单时,我也希望教师创造出学生自主合作的氛围,重点引导孩子通过讨论加深对合作的认识。如果孩子们讨论不出,教师是否要提供思考题,这个也需要考虑。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朗读诗歌。孩子们既然已经对合作有了不少认识,为什么不放手让他们自己组织,讨论出合作的方式?建议教师退居幕后,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参与者,包括评价也交给学生,鼓励孩子们养成合作成长,共同进步的意识。
还有一个亮点,可以引导孩子们在本节课结束之前,对照课本61页的提示,反思今天课堂上的讨论情况,给自己或者同学一句提醒的话,从而加深孩子们对“合作”的理解。
&最后又有一点想法:
能不能把本节课设置成一个充满情趣的故事场景,例如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么多关于合作的课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最会合作的小孩。接下来的活动一是凸显“自学”课文的性质,二是亲身实践“合作”(合作查字典,合作读课文,合作讨论等),凸显学生对“合作”的理解,加深对合作的认识。而教师在本堂课里要做的,最主要的是学习方法上的指引和学生思路上的点拨。每个环节的小结尽量让孩子们来做,教师就不要包办太多了,相信他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先生集结大神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