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上述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如何打造经济玉器升值空间版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208套总数:5019269套专访:2667部会员:5159015位
当前位置:
& 【解析版】2012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P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Word版含解析)
【解析版】2012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P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Word版含解析)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46次
资料类型:真题汇编
文档大小:830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P1寻觅社会的真谛
34.P1、P2[2012·福建卷] 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34.B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作用、价值观及其作用等知识。福建精神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这种精神,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故①③正确。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故②错误。社会意识作为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④说法错误。
35.P1[2012·广东卷]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
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
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
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35.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材料中农村学生观念由“农转非”到“非转农”的转变,说明了社会意识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即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23.P1[2012·课标全国卷]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
①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②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④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3.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能够正确预见和引领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科学发展观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④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不一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也不会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①③说法错误。
30.P1[2012·浙江卷] 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30.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价值判断知识。漫画反映了不同的人对房价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③正确。漫画并没有反映对房价认识的正确与错误,②不选。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社会实践,而不是认识,④说法本身错误。
[2012·北京模拟] “你是弱势群体吗?”在一系列社会调查中,无论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过万的白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不少人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弱势心态”是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紧张、不安等情绪而产生的心态。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 [解析] “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产生了“弱势心态”,这说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012·江西四市联考] 自日起,《社会保险法》正式施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对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了更高的期许,这是立法的经济、社会和群众基础。社会保险制度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和探索,为社会保险立法提供了实践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险法》出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理是(  )
①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人民群众的意愿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D.②④D [解析]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险法》出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体现了②。“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等是立法的经济、社会和群众基础”体现了④。①观点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意识的反作用。③错误,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但不能说是人民群众的意愿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012·江西八所重点高中联考] 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新闻战线开展此项活动是因为(  )
①新闻作品属于意识范畴,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新闻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闻创作必须坚持群众观点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新闻作品源于创作者文风作风的转变
D.③④B [解析] 材料中此项活动体现的是“深入基层”,强调的是实践中获得认识,因此②与题意不符合。④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新闻作品源于创作者的实践活动。
38.[2012·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 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性”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
材料二 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2)P1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面临的新情况,形成了着力解决新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
[解析] 本题是限制型试题,限定知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切不可答非所问,并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切忌出现“两张皮”现象。
37.[2012·江苏卷] 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
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
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
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浓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热闹场景。
当然,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过节方式,比如拜年用电话、短信、视频等表达问候,清明节用植树、献花、赋诗等寄托哀思。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如何才能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节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P1、P2(1)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导致目前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的原因。
[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农耕社会形成的传统节日文化缺乏现代元素,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生产方式下人们的文化诉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由于价值取向的偏差,致使人们对节日文化的价值缺乏全面认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的理解,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的原因,主要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两个角度说明。
40.[2012·浙江卷]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P1(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答案] W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活动的源泉;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比学等方式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
[解析] 解答本题直接从人民群众直接、间接创造精神财富两个角度说明。
[2012·绍兴教学质量调测] A 市市政府根据该市纺织行业经营现状及遇到的“融资难”等困难,及时采取了以下举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为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创造良好环境;努力消除制约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落实中央有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出台了诸如减税免税、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拓宽民间融资渠道等八条帮扶优惠政策。
材料中A 市市政府采取的举措是如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答案] A市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发挥了先进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A市市政府努力消除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落实中央有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A市市政府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出台帮扶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解析] 解答本题要紧扣材料中政府所采取的三个方面的措施进行思考,分别从社会意识的作用、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三个角度作答。28.P2[2012·北京卷] 下图漫画中人的困境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要(  )
A.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B.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C.百折不挠反复实践
D.努力发展自身才能
28.B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点。漫画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个高点”,体现了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来回回许多次”做到了百折不挠反复实践。但人的困境在于“站上高点很困难”,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是主观原因。所以A、C、D不符合题意。
34.P2[2012·广东卷] 对下图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  )
①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②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 ③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 ④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34.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漫画《以大为荣》没有体现创新精神,故①不符合题意。漫画《以大为荣》中的创作者一味追求作品的大,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故②符合题意。创作者是在错误价值观的指导下所进行创作,不管正确的价值观还是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都具有导向作用,故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
33.P2[2012·江苏卷]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学到。”这句话说明,学习雷锋同志更加需要(  )
A.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
B.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
33.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解答本题要紧紧抓住题干中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任何人都要努力学到”,这说明学习雷锋同志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正确。
20.P2[2012·课标全国卷] 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20.C [解析] 匡衡成了大学问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客观条件,①符合题意。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匡衡的成功也离不开他人的努力,④符合题意。主观能动性和正确的价值观不能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②③说法错误。故选C项。
25.P2[2012·山东卷]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表达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B.优秀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5.C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光未然、冼星海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进行艺术创造,获得了成功,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C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错误,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B项夸大了优秀艺术作品的作用。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012·哈六中期末] 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D.③④B [解析] 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具有阶级性,排除②。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不同社会的价值观的主导者也不同,故③错误。①④表达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项。
[2012·宜昌调研] 扶起跌倒老人,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今年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某高校就此开展了民意调查,下图调查显示的信息说明(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之上的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不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④社会信用状况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D.③④C [解析] ②错误,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之上的。③错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2012·北京西城期末]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乔布斯的名言,他领导下的苹果公司先后推出了Macintosh计算机、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人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成为了时代的传奇。由此可见(  )
A.人的价值要通过创新来实现
B.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人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
D.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乔布斯在对人们的贡献中实现了自身价值,D体现了这一点。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人的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A观点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B的意思是,人能够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社会和他人,并且能够从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满足,与题意不符合。C体现的是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与题意不符合。
[2012·武昌调研]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居民董明是一名残疾人,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她成立了“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和“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长期免费为那些因失业、下岗、落选以及失恋等因素而痛苦的人提供心理帮助。日,董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董明的事迹说明(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D.②④A [解析] 董明奉献社会当选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说明她的事迹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满足,实现了人生价值。因此①②入选。③强调的是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的主观努力,④强调的是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备的客观条件,均与题意不符合。
[2012·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 江苏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一时间,人们对这位父亲议论纷纷,毁誉并举。这说明(  )
A.价值观的相对独立性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评判不可能一致
B.导致主体活动达到预期结果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是正确的
C.社会意识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D.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D [解析]
A项错误,只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那么对事物的评价就能达到一致。B项错误,只有符合客观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是正确的。C项错误,社会意识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的影响是第二性的。人们对这位父亲议论纷纷,表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应选D项。
39.[2012·安徽卷]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直面道德困惑 引领价值选择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鲜明的回答。
(2)P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
[答案] (2)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考生若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正确价值选择”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首先要明确价值观的作用,其次要回答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结合教材知识点,本题不难回答。38.[2012·四川卷] 就业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不恰当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
P2 (3)结合材料三,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
[答案] (3)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实际选择职业,树立正确就业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②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把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③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立足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奋斗中实现职业理想。④坚持贡献与索取的统一,竞争就业、自主创业,在为社会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 本题是限制型试题,注意限定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切不可答非所问。另外一定要结合材料分析,不可脱离材料。
14.[2012·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P2(2)雷锋和鹦歌岭大学生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乐。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他们为何以助人、奉献为乐。(答出两点理由即可)
[答案] (2)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以得到社会承认、实现自身价值为乐。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实践,以奉献社会为乐。以服务人民、辛勤劳动为荣为乐。以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为乐。
[解析] 本题探寻他们为何以助人、奉献为乐,没有限定答题角度,围绕“助人、奉献”可以从哲学和文化角度思考作答。从《生活与哲学》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首先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从《文化生活》角度,可以回答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内容,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自觉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012·襄阳调研] 毕业于某知名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小董,梦想成为一名大公司的时装设计师。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竞争压力,谋职中的小董屡屡碰壁。
痛定思痛,2011年春,小董在朋友的建议下,结合自身特长,在淘宝上开办了服装定做小店“布衣不舍”。开始,他专门定制礼服、大衣,问津者甚寥。后来,他虚心学习营销学、心理学知识,并请教网上知名店家,决心打造特色小店。她从定制个性文化衫开始,逐步扩展到绣花、印字、烫画、定做学生班服、亲子装、情侣装、舞台装等多种定制业务。由于款式新颖、价格便宜、发货及时、售后完善,目前,小店在淘宝中已小有名气。回顾创业的经历,小董不无感慨:创业者有成功的一面,更有背后的艰辛。不要盲目选择,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把信念揉进每件小事,成功便增加一份坚实。
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评析小董的创业经历。[答案] ①小董的就业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她的就业观随社会的变化而调整,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就业观的转变对小董的人生选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说明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③小董结合自身特长,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实现创业,说明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小董虚心向书本和群众学习,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小董经营网店,诚实劳动,说明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解析] 本题是评析类试题,一是要分析小董的做法是不是正确的,二是分析她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升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