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投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化业务,需要对企业做授信吗

27家银行获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 国有大行或跟进
证券时报网()01月13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处得到证实,银监会上周下发《关于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银监复【2015】2号),27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获得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体资格。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文件的下发标志着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的实质性启动,即获得开办资格的机构不再走原有单笔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审批流程,只需在产品发行前进行备案登记即可。
与此同时,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此前监管部门需要逐笔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不仅包括发行主体的资质,更重要的是对入池资产和发行规模等具体内容进行审批;而改为备案制后,产品的具体情况不再过多审查,监管部门只会进行常规性检查,大大提高了发行效率。
&审批制时,银监会和央行审批一单证券化产品一般耗时大半年,最快也要花两三个月;改为备案制后,最快只要两周的时间。&中诚信国际结构融资部总经理钮楠称。
不过,虽然此次已有27家银行获得业务资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发行&大户&国开行在内的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均&缺席&此次资格批复。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按照规定,前期已经发行过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银行会自动获得业务资格,此次27家获得资格的银行中大部分已在去年发行过资产证券化产品,且这27家银行全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是主管上述两类银行的银监会银行二部主导批复的。至于剩下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外资行等机构的相关业务资格,将陆续会由对应的主管部门批复发布。
证券时报记者从所获得的批复文件也了解到,此文件在银监会内部也只发送给办公厅、银行二部、创新监管部。而据了解,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改为备案制后,主要由创新监管部的衍生处负责具体备案业务。这就可以佐证此次批复文件主要有银行二部主导,余下的银行一部、三部、四部会陆续发布批复文件。
&首批获得业务资格的27家银行中,目前只有、恒丰银行、晋商银行和锦州银行尚未公开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但能在资格批复名单,估计应该已有相关产品上报银监会并通过审核。&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说。
按照银监会此前发布的《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证券化产品前需进行备案登记,已备案产品需在三个月内完成发行,三个月内未完成发行的须重新备案。
自2014年后,资产证券化迈入加速发展快车道,去年全年银行间市场共发行65单总规模2770亿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而2013年、2012年分别仅发行了6单共157亿、5单共192.62亿元。进入2015年,业内人士普遍预计,随着监管部门简政放权、金融机构补充资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资产证券化会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中诚信国际近日发布研报预测,2015年全年发行总规模会在4000亿至5000亿元左右,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会在发行单数上占据半壁江山,交易所市场的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将呈爆发式增长。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实时热点专区
&&&&财苑社区()融聚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执业分析师、企业高管、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顾问等专家人士,致力于打造中国资本市场高尚社区。赶快加入吧!。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
24小时快讯排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将扩大 银行券商或最受益(股) _ 财经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将扩大 银行券商或最受益(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议指出,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会议确定,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试点工作。一要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银行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二要在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上,将有效信贷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特别是用于“三农”、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等建设。
  三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产品标准和监管规则,加强证券化业务各环节的审慎监管,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风险较大的资产不纳入试点范围,不搞再证券化,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机构中介费用项目收取标准备注主承销商承销费发行金额的0.3%―0.5%一次性收取担保机构担保费担保金额的0.2%―0.8%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费和跟踪评级费40万―80万评估机构评估费、审计费10万―30万律师律师费20万―50万中证登登记费和兑付派息费一次性收取0.001%,每次派息收取0.005%管理人管理费管理资产总额的0.1%―0.5%/年按年收取托管行托管费30万―50万/年资产证券化相关费用  券商信贷资产证券化前景可期
  中信建投表示,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信贷资产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供给者。截至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已达6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37.88万亿元。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可能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放开贷款以外的其他中长期贷款,即放开ABS。截至6月末,房地产贷款13.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扣除掉房地产贷款后,余额约为24.32万亿,这是短期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空间。第二阶段为放开房地产贷款,即放开MBS,截至6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13.56万亿,这是中长期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空间。
  券商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可获得多项收入,其中承销费和管理费相对较为确定。假设承销、管理两项费用率合计为0.5%/年,则第一阶段,券商的承销费和管理费最大可达到每年1216亿元,而在第二阶段可增长至1894亿元。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分享信贷资产证券化蛋糕的不只是券商,还会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券商实际获利多少,还要看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
  中信建投看好下半年券商股的表现。个股方面,重点推荐、、,以及创投股。
  银行:拓宽融资渠道中间业务收入提高
  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相对较窄,除了正常的发行融资渠道相对较窄,除了正常的发行债券、债券、定向等,更多的方式是通过配额股票融资,而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将拓展银行的融资渠道,一方面缓解资本占用压力,另一方面降低资产风险度,改善本充足率降低资产风险度,以便从容面对监管要求。
  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借此转变自身的经营模式,向良性方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资产负债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资产负债管理方式,它既考虑了银行考虑了银行资金的供应量,又考虑了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需求量整的需求量,在不增加在不增加在不增加负债的基础上,实现资产形态产形态的多元化,有利于商业模式的转变。一般情况转变。一般情况转变。一般情况,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 银行充当信贷管理机构和资金保, 资产管理费收入成为重要的其他收入来源,也有利于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提高。
  强推力挺银行股:①目前情况与05年以前相似,对长期增长信心缺失导致银行估值低位徘徊,但政府将通过体制变革让大家重拾信心;②银行底部基本确认,耐心等待价值回归;③未来银行估值与业绩齐飞故事将重演,优秀银行未来三年有望回到2倍PB(翻倍),继续强推、,。
  【名词解释】
  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从广义上讲,是以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贷款、消费信贷、信用卡账款、企业贷款等信贷资产的证券化。
  【背景资料】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经过两轮试点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初始于2005年,建行和国开行分别进行了MBS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2009年后,随着金融危机后各界对资产证券化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增多,银监会宣布叫停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
  2012年5月,央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停滞3年多的资产证券化重新启动。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后已有六单试点:国开行、交行、上汽通用汽车金融、中行、上汽财务、工行分别发行了约101.66亿元、30.34亿元、20亿元、30亿元、9.9亿、35.9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谁将胜出?
  据证券时报报道,种种迹象显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已不再是信托的独角戏,随着券商的加入,这一场角逐将更加激烈。
  “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还是看银行选谁合作,信托和券商面临直接竞争。我个人认为券商在这块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银行系券商。”前述上海某信托公司高管坦言。
  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券商目前更多是扮演财务顾问的身份,相较而言费率更低,一般在万五~万八之间,后续还会按照发行份额的千分之三~千分之五提成。
  汪鹏认为,信托和券商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可谓各有所长,目前都处于摸索阶段。“相对来说,信托公司更熟悉信贷体系,与银行也更为熟悉。而涉及证券化的业务券商则更有优势。”他说。
  此外,券商的产品设计更为灵活,比如可将80%的基础资产作为受益权资产,余下20%可以运用杠杆来对冲风险,相对而言信托的结构则比较单一。
  但另一方面,信托实行的是报备制,整个流程所需时间可以预计,一般2~3个月可以完成整个产品的设计和发行,而券商实行的是报批制,流程相对更长。
  更为关键的是,从目前的制度体系来看,信托提供的解决方案具有风险隔离的作用;而从已发行的券商资产证券化项目实践看,投资者与券商之间多是委托代理法律关系。“这意味着,如果证券公司破产,计划资产将面临被列为破产财产的风险。”上述券商研究员坦言。
  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竞争格局发生转变,信托公司对于该类业务的认识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前述上海某信托公司高管便坦言,“有人认为资产证券化将成为信托未来的主要业务,我倒不这么认为,房地产和基建类业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信托公司的主力业务。”
  兴业信托副总裁司斌认为,在资产证券化领域,信托公司比较看好的两大领域主要还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因为这两块的存量市场规模比较大,而在一般企业的资产证券化领域券商则更有优势。
  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可期券商意欲抢食新蛋糕
  资产证券化是券商创新的核心业务之一,但因存在多重监管的难题,信贷资产证券化一直难以推进。
  虽然今年3月份出台的证监会新规已将信贷资产纳入券商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范围,但银监会当时却未对其业务规则做出相应修改。8月7日有消息称,银监会正在讨论制定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的相关细则。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主要在银行间几家大行和相关信托公司之间展开,券商进入这一领域难度不容小觑。
  “相比而言,信托公司在这块业务上更为灵活,而券商也会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在客户资源等方面,而且,如果是做定向的项目,项目推进速度可能还会比信托公司要快。”前述北京投行人士称。
  在该人士的理解中,在各类银行中,城商行,农商行应会更有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但风险也高。理论上说,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券商都是一个机会,但实际上机会更多存在于中金、中信等极少数大型券商手上,普通券商要抢食这块蛋糕难度很大。
  近期,在其研报中分析,国内券商的现实选择是,结合投行的优势资源,在企业资产证券化领域进行尝试,以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丰富投行融资服务方式,以资产支持证券丰富资管产品系列,等待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突破。
  信托公司全面备战
  据证券时报报道,“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但眼下实行的额度管理制度令相关业务很难大面积开展。尽管如此,信托公司还在积极地争取,我们一直在跟很多商业银行商谈相关的合作机会。”某东部地区信托公司高管称。
  除了与商业银行紧密接触外,不少信托公司还聘请专业人士在内部举办关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培训活动,以增强相关人才的竞争力。
  某中字头信托公司内部人士称,许多家信托公司正在申请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资质,即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格(SPV),此外在人才、机制和风控等方面也在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据了解,在SPV资格的批复上,监管部门非常慎重,对信托公司的产品设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自动化系统等均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获得该资格的信托公司并不算多。
  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信托公司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主要职能包括从发行金融机构处接受待证券化的信贷资产,组建隔离资产池,与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证券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签订相关合同。此外,信托公司还要完成证券化信贷资产的尽职调查、证券分层、评级、会计、税收等相关工作,同时负责对外持续披露证券化信贷资产的信息。
  “证券化不仅包括单纯的通道,还包括设计、包装以及流通等,目前一些公司参与其中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未来若要大面积展开必定要走向市场化。”上海某券商研究员如是认为。
  英大信托内部人士表示,信托公司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可以获取较为丰厚的佣金回报,增强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信托公司创新业务占比,有利于信托公司的转型与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DF056)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改革重塑估值中枢(混业改革、业务分拆、员工持股)[]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信贷资产证券化不用审批 银行股迎利好
  领先于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ABS)率先实现了注册制。
  4月3日对外发布〔2015〕第7号明确,已经取得监管部门相关业务资格、发行过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且能够按规定披露信息的受托机构和发起机构,可以向央行申请注册,并在注册有效期内自主分期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简单说,银行可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卖信贷资产,以及卖多少,不用再审批了。分析指出,此举将大大利好银行股,一方面可减少资本压力,另一方面可腾挪出资金发展新业务。
  上述公告的落款日期为日,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施行。
  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银行把信贷资产打包,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现金。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腾挪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更多业务。如果仿效国外的做法,甚至一些坏帐也可通过打包证券化来处理,也就是常说的次级债券。
  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当时,国开行和建行分别进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ABS一度叫停,随后在2012年再度启动相关试点。当时,金融机构想要发行ABS,需要分别向和央行取得“资格审批”和“项目审批”,并获批相应的发行额度。
  日,国务院第22次常务会议批准了央行《关于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工作的汇报》,明确了淡化审批、银行自主发行的原则。2014年11月,银监会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发布资产证券化业务规则,银监会对已经取得资质的银行取消资格审批,发行产品“事前实施备案登记”。此次则是央行在落实细化该原则。
  综合监管层的规定,银行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程是,先从银监会取得发行资格,然后在央行注册额度,最后可自主选在银行间市场或交易所发行。今年1月,银监会已发文核准了 27 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格。
  “央行此番放行,意味着信贷资产证券化需要央行与银监会双审批的情况正式成为过去,银监会已经放行部分银行,不再对ABS进行逐笔审批,央行今日的举动,则是对相关备案和发行细节的补充,对银行来说是利好。” 一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上述分析师认为,对银行来说,可以通过发行ABS将资产中期限较长、资本占用较多的信贷资产转移出表,通过出售资产而获得现金,直接缓解自身资本补充的压力;同时,这也是银行主动调整资产端的期限结构的一种方式,从宏观层面来说,也可腾挪出新的信贷额度,支持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HF027)
04/04 07:5004/03 17:1904/03 16:2303/30 14:4203/26 03:3902/15 22:0202/06 16:45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建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商银行 资产证券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