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园集团收购资产事项跟沃尔沃公司叫谁收购核材有关联吗

以下是热门股票
金罗盘测评
销售毛利率
智能电网设备
其他(补充)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公司名称: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88496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7.60元
更名历史:长园新材,G长园
注册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科苑中路长园新材料港高科技1号厂房
法人代表:许晓文
总经理:鲁尔兵
董秘:倪昭华
公司网址: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6
长园攻防战:遭对手沃尔核材举牌,引入复星作盟军(组图)
  由传承引发的李嘉诚家族资产再分配与重新布局,不仅涉及超千亿港元资产在全球范围内的腾挪,甚至在相对封闭的A股市场也激起了波澜。曾是A股唯一被李超人控股公司的集团,在李氏旗下长和投资撤出之后,被营收只有自己1/2、市值仅有自己2/3的举牌。此举被集团高管看作不宣而战的敌意收购,但董事长周和平却表示,增持只是希望促进双方协同发展。不同立场导致双方上演了一场攻防大战,而其下一步如何演变,更备受瞩目。  大股东一月内两度易人  自从1995年李嘉诚旗下的深圳长和实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长和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长和投资”)以2400万元出资,入主集团前身深圳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新材”)并持有其51%股权以来,长和投资一直都是集团(600525)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1999年,其还以2000万元接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所持的集团25%股权,以加强对公司的控制(图1)。  长期以来,集团作为A股唯一被李超人控股的公司被人津津乐道。而李氏家族整合资源的能力亦有目共睹,集团营收从2002年上市之初的不到2亿元,飙升至2013年的28亿元,增长约13倍(图2)。  不过,对于A股投资者,这种与李超人一起赚钱的美好愿景似乎随着李嘉诚家族的资产全球再分配发生了改变。近年,李嘉诚动作不断,接连出售上海陆家嘴写字楼、广州西城都荟商场、香港嘉湖银座商场等物业,甚至曾有意出售在香港运营了40年的百佳超市。由此释放的资金,被李超人利用金融危机期间欧美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机会在当地大肆收购,其布局遍及芬兰、爱尔兰、荷兰等多个国家。仅在英国一地,李嘉诚就于年间动用超过千亿港元的巨资,收购了电网、水务以及管道燃气业务资产。  在李嘉诚的“西进”战略下,其在集团的股权也未能幸免被出售。日,集团公告,其控股股东长和投资28日、29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3908.91万股,占总股本的4.53%。自此,长和投资的减持一发不可收拾,持续长达一年半,并最终于日通过股权协议转让,将所剩的5.76%股权,以9.1元/股分别转让给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复星”)和深圳市藏金壹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藏金壹号”)。李氏家族自此不再持有集团股份,彻底淡出(表1)。  与李嘉诚一样撤退的,还有同为集团发起人股东的华润深国投。在日至日的时间段内,身为集团第二大股东的华润深国投合计减持5%股份,持股比例降至6.24%。在长和投资于日再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45%之后,其持股已经低于华润深国投,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宝座首次易主。  不过,华润深国投的第一大股东位置尚未坐稳就被反超。同样在5月27日,及其一致行动人周和平、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代表外贸信托·万博稳健2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易华蓉、邱丽敏宣布,其于日至5月26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竞价交易系统合计买入集团43,175,534股,占其总股本的5%。紧接着的6月4日,及其一致行动人以竞价交易方式又从二级市场合计购买集团1.72%股权,总持股比例达到6.72%,超过华润深国投,成为集团第一大股东。  与此同时,华润深国投在6月20日再次减持集团至持股4.76%,并且公告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退出意愿明显。  不过,集团股权之争,要说尘埃落定,还为时尚早。在日,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人深圳市创东方一号、二号、三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及集团高管许晓文、鲁尔兵、倪昭华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若此次定向增发成功完成,则上述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集团16.19%股份,有可能夺取第一大股东位置。  而7月2日,及其一致行动人又第二次举牌,宣布已经累计持有集团11.72%股权,进一步巩固了持股优势,同时也让集团控制权的归宿蒙上了一层迷雾。  集团为何成为狙击目标?  从某种程度讲,集团被举牌,是受了李氏家族“西进”战略的连带影响。李氏家族退出集团,并非不看好公司的发展,长和投资甚至还在2012年3 月28 日小幅增持其0.35%股份。实际上,过去5年里,集团的业绩保持增势(图3),股价也从长和投资减持初期的6元/股左右,大幅上涨到11元/股附近。  尽管从业绩和股价走势上看,集团似乎没有受到长和投资退出太大的影响,但长和投资全身而退、华润深国投持续减持留下的权力真空,却引得对其虎视眈眈。  在原集团股东中,已经没有哪一家直接或间接持股超过50%,或者能够否决股东大会决议,因此集团已不存在控股股东。而且由于集团股东和管理层在董事安排上比较均衡,原第一、二大股东长和投资、华润深国投在董事会中仅占三席,没有能够支配30%以上表决权或任命半数以上董事的股东,因此其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表2)。这一局面,对集团高管来说,本来是一次难得的“上位”机会。  长久以来,许晓文、鲁尔兵领衔的一众高管持股合计约1562万股,仅占总股本的1.8%。早在2013年长和投资开始减持后不久,集团高管就酝酿通过认购由深圳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筹建和管理的股权投资基金,再由该基金认购集团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法,持有集团不超过4500万股的股份,最终曲线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但A股非公开发行由于需要进行审核,耗时良久。对来说,集团既无控股股东又无实际控制人、非公开发行又尚未成行的时间窗口异常难得。日公告无实际控制人,紧接着的1月24日,方面就开始了增持动作,时机把握可谓精准。  与的深厚渊源  虽然周和平多次表示,的收购行为是出于对辐射改性新材料行业未来发展的看好,战略入股集团是希望共同将行业做大做强,对抗外资企业。但其这番表白,却不被集团认同。  事实上,这两家公司颇有渊源。周和平1991年从长春应化所高分子专业硕士毕业之后,即在新材下属母料厂任厂长达5年之久。而随着1995年新材引进深圳长和实业进行产权重组,周和平也出走创业,于1998年创办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巧合的是,在周和平出走当年,集团现任董事长许晓文成为新材总经理。  更引人注意的是,两家公司还曾有过法律纠纷。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审委2006年第86次会议审议结果,(首发)暂缓表决,而同期的东港股份则闯关成功。据悉,当年IPO险些折戟,与被举报侵犯其知识产权有关。直到日,在将涉嫌侵权一事解释清楚之后,才获得证监会的核准通知。  “旧仇”之外还有“新争”。在周和平带领下快速崛起,已经成为新材的直接对手。目前,国内热缩材料行业已经形成集团与分别占据第一、二位的格局,由于竞争激烈,双方常常开展价格战。因此,方面曾表示,增持股权是希望双方结束价格战,进行良性竞争并共同开发国际市场。但站在集团的角度来看,作为行业第二的,事实上已经成为自己这个行业龙头的大股东,“敌意”明显;在不宣而战之后再说要沟通,也显得诚意不足。  而且,从集团高管方面看,也不乏担心。由于还有进一步增持并获得集团实际控制权的实力,周和平也曾明确表示,希望获得集团董事席位,以对自己的巨额投资负责。如果及其一致行动人取得集团控制权,许晓文等一众现任高管将无力阻止其改组董事会,对自身经营指手划脚,甚至更换管理层。而根据公告,其对集团业务和资产在未来12个月都无改变的计划,但对集团高管团队,仅表示暂无改变上市公司现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计划,却无时间上的承诺。集团高管团队的顾虑不言而喻。  军备竞赛升级  收购股权是需要资金的,举牌上市公司需要的资金量更大。从各种迹象看,举牌集团有充足准备。5月28日,在宣布与一致行动人持有集团5%股权的同时,宣布,将开展不超过3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而投资标的就是集团。这一金额,按照的公司章程,是董事会无需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动用资金对外投资的上限。  方面第一次举牌时,公司仅购买了36万股。根据集团公布的股权变动书,按10.5元/股均价测算,其在进一步增持过程中购买集团约2320万股,使用资金约2.2亿元。  那是不是的弹药即将耗尽呢?显然远远没有。根据公告,其计划向全体股东配股1.7亿股,最多融资不超过8亿元。而这8亿元,并没有特定的投资项目,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贷款。而实际上,的资产负债率仅44%,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和同业相比都并不高。这些配股资金未来在需要的时候用于增持集团股份的可能性很大。  在及一致行动人举牌过程中,周和平一直都是“主力”。7月1日增持过后,其个人所持集团股权已达4.97%。而他个人的资金储备,与公司不相上下。根据公告,周和平通过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累计质押2.38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总数的81.97%。股票质押率一般为40%-60%,如果按照50%估算,周和平可获得融资额约10亿元。除去他承诺全额认购增发股份所需约4亿元和已经增持集团所用的约4亿元,如果按之前增持价格区间10-11元/股计算,他还可以继续增持集团至少2%股权。而周和平手中的股份还有18%可供质押,继续融资。  如果集团高管不作为,放任增持股份,粗略估算,及其一致行动人可以获得集团22%以上的股份。这还只是考虑了公司及其大股东周和平的增持能力,一致行动人当中的万博兄弟、信托计划、易华蓉以及邱丽敏的增持量并未计算在内。因此,方面增持集团股权超过30%并获得实际控制人地位并非不可能,这应该是集团高管最为忌惮的。  股权攻防变数颇多  目前持有集团11.7%股份的,已经拥有不少选项,可谓进可攻退可守:未来如果集团股价上涨,可以坐享投资收益;如果其股价下跌,则可以继续增持,强化控制权;即便不再增持,也可以谋求进入集团董事会,从而对这个最强竞争对手的经营确立一定话语权(表3)。  面对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步步紧逼,集团高管随即展开反收购,一方面通过藏金壹号增持股权,另一方面,鉴于自身资金有限,又引入白衣骑士上海复星作为盟军。  集团在遭到第一次举牌之后紧急停牌,并宣布长和投资剩余股份分别转让给上海复星和藏金壹号。股权转让完成后,上海复星和藏金壹号分别持有集团5%和4.34%股份。藏金壹号由集团董事长许晓文、总裁鲁尔兵等高管出资1.147亿元,占47.26%股权,这一部分持股可以理解为管理层增持。而之前与集团没有什么交集的上海复星,自然就被认为是这场股权争斗中的白衣骑士了。  上海复星,是资本大鳄郭广昌旗下复星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国际”)的全资子公司。郭广昌的复星系在医疗、矿业、钢铁、零售领域四处出击,其本人则以276.9亿元身家,在2014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排行第18名(表4)。得到这样一位有实力的白衣骑士相助,集团抵御的进攻似乎赢面大增。  不过,截至2014年7月中旬,上海复星受让的集团股权早已完成过户登记,但上海复星却迟迟没有宣布与集团高管成为一致行动人。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股权转让之前,上海复星已经在市场上购买了集团2100万股。目前其已经持有集团5%股份,并表示未来12个月可能继续增持。复星系在电网设备和辐射功能材料领域尚未落子,上海复星到底是盟军还是同样觊觎集团控制权的潜在收购者,是这次股权攻防战的一大不确定因素。不过有跟踪过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师表示,从上海复星与集团高管出资近半的藏金壹号同时入场看,复星作为一方白衣骑士的可能性比较大。  集团高管要应对的进攻,还有一步棋就是尽快完成非公开发行。届时,集团高管可以占股16.19%,成为第一大股东;加上上海复星持股,集团高管可以控制公司24.13%的股份,而方面持股将从11.7%稀释到9.97%。  但非公开发行这个本来一举两得的方案,也面临变数。一方面,按照最新方案,集团的非公开发行价为7元/股,而当前集团股价已经在11元/股附近徘徊,发行价较市价有36%的折让,这难免会让其他股东产生被高管占便宜的想法,这一方案能否成功通过股东大会,存在变数。  另一方面,根据《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如果发生对发行定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需要重新召开董事会,并重新确定非公开发行的定价基准日。集团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发布于日,在此之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多次易主,持股5%以上股东也发生变化,算不算是“有重大影响”呢?这恐怕需要由监管部门来认定了。  同时,集团高管的增持能力也存疑。根据集团公告,其高管及核心管理人员出资1.147亿元,占藏金壹号总出资额的47.26%推算,藏金壹号总出资额约为2.43亿元,而承接长和投资减持的3.21%股份,就耗资2.52亿元。再计算公告中其总共持有集团4.34%股权判断,藏金壹号在集团股权上已经投入3.5-4亿元。集团高管仅认缴出资1.147亿元,藏金壹号的杠杆率着实不小,考虑到融资成本,进一步加杠杆风险不小。  提升股价或成最可控选择  无论营收规模、净利润还是市值,集团都远大于,那是不是可以反向收购,来个大反转呢?尽管集团理论上也可以使用未来非公开发行获得的约10亿元加上自有资金对进行反向收购,但由于由周和平个人持股约51%,这一可能几乎没有。  现阶段,留给集团高管的选择并不多,其能够把控的,恐怕就是提高市场对公司的预期,拉升股价,抬高进一步增持的成本。  日,集团发出公告,拟投资3900万元收购拟IPO企业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源材质”)2.43%股权。星源材质成立于2003年9月,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是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当前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热情高涨,如果星源材质获准发行,集团将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甚至这一消息本身就可能带动集团被市场炒作,从而达到提升股价、阻止进一步增持的目的。  并购高发,企业要学习反收购  如今,中国并购市场日趋活跃(图4),最近5年资本市场每年完成的并购案例都在500起以上,2014年仅上半年就完成948起。尽管多数并购案的发生都是基于双方友好协商的,但一些市值偏低的公司也让敌意收购者看到了机会。茂业系对深国商(000056)、豫园集团对东方银星(600753)的举牌,都是如此,且事发突然,上市公司只能被动招架。与此同时,VC/PE在所投公司上市后逐步获利退出,也容易在上市公司中留下股权真空。  对于那些没有绝对控制权的企业股东和高管们,如何守住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成果,成为新的课题。集团在这场股权攻防战中陷入被动,给了大家一个警醒,如果不甘愿被收购,就需要未雨绸缪,设置好反收购防线。  不过,诸如“毒丸”、“焦土”以及“黄金降落伞”等常见的反并购策略,都只有事先准备才容易获得通过并阻碍敌意收购方。因为“毒丸”、“焦土”计划将会大幅损害公司资产负债表,让股东权益受损,在被举牌之后很难在股东大会获得通过。另外,敌意收购往往伴随着高层管理人员的更迭,“黄金降落伞”意在对高管的这种利益损失提供保险,但对高管的巨额补偿会显著增加收购成本,已经握有股权的收购方显然不会轻易同意这一方案。如何成功反并购,仍然值得研究。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长园集团股权之战正酣 沃尔核材频举牌受质疑.doc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长园集团股权之战正酣 沃尔核材频举牌受质疑.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1:36:3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长园集团股权之战正酣 沃尔核材频举牌受质疑.doc.DOC
官方公共微信一周公司要闻回顾:沃尔核材长园集团争不休
日 15:38  来源:
作者:和讯
&股权之争硝烟再起 (,)抗议(,)驳斥
&&& 股权之争硝烟再起 沃尔核材抗议长园集团驳斥
  最近A股火药味有点重。继(,)、(,)之后,(,)又与举牌方(,)就设置职工董事问题展开了一场对垒公开信的论战,其背后是退出后,管理层、复星系等与沃尔核材之间的权力之争。
  沃尔核材抗议
  小心职工董事制度成治理漏洞
  本次纷争缘起长园集团有意修改章程并设置两名职工董事。10月10日,长园集团召开董事会,会议同意在10月20日的201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关于对公司章程进行修订的议案》。
  此次对章程的修改包括多处,其中重要的部分即是引入职工董事,即章程第107条拟修改为“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职工代表董事2名。董事会设董事长1名,副董事长1名”。同时,章程也注明,非职工代表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或更换,职工代表董事通过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或更换,任期三年。
  对此,举牌方沃尔核材不干了。10月17日,沃尔核材发表致长园集团全体投资者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称,长园集团拟以修改章程方式对公司的现行治理结构进行重大改变。如果本次章程修改获得通过,非股东董事5名,超过全体董事50%。
  “请问您听说过股东无论持有多少股份,股东派出的代表也不可能超过半数的董事会吗?如果这样的章程修改成功,长园集团董事会将无法代表股东利益,成为一个完全被内部人控制的公司,这不仅会使其收购举牌溢价迅速消失,长期有可能沦为管理层掏空上市公司的工具,这对短期股价和长期股价都将造成巨大压力。”沃尔核材如此诘问。
  沃尔核材进一步在信中表示:“无论您是基金公司,还是中小投资者,您一定理解独立董事设立的初衷,也一定理解部分国有企业设立职工董事的原因,也一定不希望看到国有企业独有的推荐职工董事的制度被扭曲滥用,成为不受监督的治理漏洞。”
  长园集团回应
  引入职工董事有助完善治理结构
  对此,长园集团今日发布做出回应,认为《公开信》部分内容不准确或不完整,可能对投资者形成误导。
  长园集团表示,目前现行法规并无“非股东董事”的概念,在独立董事制度基础上引入职工代表董事制度,将更有利于完善治理结构。
  《公司法》第108条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显示,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公司章程中应明确董事会是否可以由职工代表担任董事,以及职工代表担任董事的名额。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方式民主选举产生后,直接进入董事会。
  长园集团进一步指出,职工代表董事制度已为诸多非国有上市公司采用,通过职工代表董事制度,上市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长园集团并非引入此制度的首例非国有上市公司。“《公开信》中"国有企业独有的推荐职工董事的制度"的表述,可能对投资者理解职工代表董事制度形成误导。”
  同时,长园集团还指出,章程还进行了如下修订:“……兼任总裁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职务的董事以及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总计不得超过公司董事总数的1/2。”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董事的情况有可能会进一步减少,职工代表董事制度不会倾向于形成高级管理人员可以控制公司的治理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章程修订案由深圳藏金壹号提出。此前,方面将部分长园集团持股转让给复星系及深圳藏金壹号。假若长园集团定向增发成功,联盟的一方——管理层加上复星系、深圳藏金一号的持股将攀升至23%左右。而7月初的公告显示,沃尔核材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长园集团股权的比例为11.716%。东方银星股东“交战”陷无解之局?
东方银星股东“交战”陷无解之局?
  当去年6月豫商集团首次举牌(,)时,不会有人想到,其与银星智业的控股权之争会走到如今这种极端局面:双方持股都濒临要约收购红线,且均表示未来不排除通过要约收购方式继续增持。
  另据(,)今日披露,银星智业阵营10月16日再度增持3.05万股,其持股比例由此与豫商集团完全一致,同为29.9999%,双方再次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暂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在中小投资者眼中,其看中的则是股东争权背后的潜在投资机会。在豫商集团、银星智业同时表露后续增持预期后,东方银星昨日股价再度大涨9.93%。由于未来可能出现竞争要约,有投资者戏谑称“两大股东争抢股权互相抬价,未来会不会出现一方报价每股50元、另一方报价60元收购的情形呢?”
  客观而言,未来会否出现竞争要约,还要看豫商集团、银星智业之间的博弈。由于双方前期都已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财力,且各自持股比例都已逼近30%,都不想在最后冲刺阶段“掉队”,因此一旦一方宣布实施部分要约收购,另一方极有可能跟进实施,进而出现竞争要约。
  不得不提的是,东方银星目前总股本为1.28亿股,而参照相关规定,公司社会公众持股比例不足公司股份总数25%时将构成强制,这意味着豫商集团、银星智业即便未来实施要约收购,最多也只能合计收购15%股权。因此一方要约收购7.5%以上股权便可坐稳大股东之位,但另一方显然不会“坐视不管”。
  当前的东方银星连连亏损、主业毫无起色,豫商集团、银星智业之所以互不相让、竞相吸筹,无非都看中了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都想参与甚至主导上市公司的后续运作,而股权无疑是最有力的筹码。仅看短期利益角逐,豫商集团目前正在筹划改选上市公司董事会,握有尽可能多的股权有助于其争夺董事席位,进而参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反观银星智业也需以股权为后盾来确保自身的主导权。
  从长期博弈格局来看,无论哪一方通过要约收购继续增持,一旦持股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其在东方银星未来重大资本运作中都将拥有“绝对话语权”。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对资产重组、增发等事项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而从具体操作实践来看,考虑到股东参与投票情况,异议股东持股比例达到30%,便足以左右上市公司重组、增发等的成败。这意味着,只要豫商集团和银星智业一直保持“敌对”态势,未来无论哪一方掌控上市公司董事会,其所筹划的重组、增发等运作事项都将因对方的反对而举步维艰。
  从这一角度而言,尽管目前在控股权争夺上“火药味十足”,但未来若想充分利用东方银星这一平台实施大规模资本运作,双方势必要在利益博弈方面达成某种平衡。泸州老窖1.5亿存款离奇失踪 揭开“存款卖酒”迷局一角
泸州老窖1.5亿存款离奇失踪 揭开“存款卖酒”迷局一角
  (,)远在长沙的1.5亿元银行协议存款失踪,引发市场一片惊愕与哗然。令人感到离奇的是:泸州老窖为何异地存款?
  某酒业经销商对记者表示,泸州老窖之所以异地存款可能是为了帮助经销商卖酒。“存款卖酒”这一创新营销模式,正在被业内酒企争相采用。
  然而,“存款卖酒”模式存在先天性缺陷:市场向好时,易被各参与方忽视;市场下滑时,“馅饼”必然变身“陷阱”,造成少数人铤而走险,把钱挪用投向高利贷市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一不小心,无法在到期前将款项收回,从而造成酒企的存款不翼而飞。
  白酒业再现巨额存款离奇失踪案!时隔不到一年,继(,)活期存款被盗后,四川酒企泸州老窖又曝出远在长沙的1.5亿元银行协议存款纠纷。
  面对市场的惊愕与哗然,截至10月16日凌晨,涉案双方泸州老窖及中国(,)长沙迎新支行均以沉默拒绝答复上证报记者的所有疑问。
  白酒企业异地巨额存款是否正常?“酒企给银行存款、银行则承诺协助卖酒,这种存款换销售的营销模式已在业内通行。(,)已吃了苦头,泸州老窖这次有可能也是类似情况。”多位白酒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以财务视角观之,应呼吁监管部门严查“存款卖酒”——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白酒企业通过隐蔽手段向非关联方“低价让渡”资金使用权,换取掺假的主业收入、利润或人情,实质已滑入财务粉饰、造假甚至利益输送的边缘。
  诸多案例一再证明,通过金融手段进行脱离实业本质的营销创新,终将自尝苦果。但是,该反思与负责的又何止企业?
  “存款卖酒”或成祸因
  某酒业经销商表示,泸州老窖之所以在湖南长沙异地存款可能是为了帮助经销商卖酒。“存款卖酒”这一创新营销模式,正在被业内酒企争相采用
  泸州老窖10月15日称,9月25日,公司在中国(,)长沙迎新支行的2亿存款中,有1.5亿到期后不能按期转回。经多方协调多次磋商无果后,公司将于近日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则公告令人感到离奇:泸州老窖为何异地存款?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人士分析,泸州老窖此次无法转回的1.5亿元存款,地点为长沙,而泸州老窖所在地为四川泸州,存款种类又是协定存款,说明泸州老窖在长沙某农行存款不是以结算为目的,而是可能存在着某种人情关系或利益关系。
  某酒业经销商对记者表示,之所以泸州老窖在湖南长沙异地存款2亿元,有可能是为了帮助经销商卖酒。“存款卖酒”这一创新营销模式,正在被业内酒企争相采用。
  所谓“存款卖酒”模式,其演进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酒企直接存款给银行,银行自身用酒全部指定该酒企;第二阶段,随着银行用酒量的饱和,酒企开始做银行工作,由银行向酒企介绍客户买酒,酒企依然按额度存款给银行。
  在上述酒业经销商看来,银行之所以能够向客户推荐酒品,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强势地位,通常买酒的企业不愿意得罪银行,同时自身也有用酒需求,于半推半就中达成合作。
  按湖南某银行支行行长的说法,近年来常有酒企登门寻求合作,希望银行按存款比例的6%-12%左右承担销酒任务,双方签订协议后,酒企便会把资金转入银行,同时签订不提前支取的承诺书,酒最终由银行自身或推荐的客户提货实现销售。
  据该行长向记者介绍,两年前这种模式较受欢迎,银行利用自身消费与客户资源招揽大额存款,酒企实现动销,银行客户用相对实惠价格购买酒水,还维护了银企关系,合作方各得其所、实现共赢。
  然而,最近一年多来,有意愿合作的银行越来越少,销酒比例也逐步下降。据酒鬼酒某经销商透露,限制“三公”消费与经济下滑导致企业用酒量下降,银行内部管控三令五申,跟进酒企越来越多,成为“存钱卖酒”模式推广难度增大的主要原因。
  由此,“存款卖酒”模式进入到第三阶段,即酒类经销商要求酒企向银行巨额存款,以此获得银行贷款经销酒产品。随着经销商的加入,其风险渐现。
  据记者调查,有少数经销商,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面对销售不力起了金融投机的念头,不惜铤而走险,盗取盗刻公章转移酒企的巨额存款用于高利借贷,试图盈利后完璧归赵。期间,一旦利益链出现问题,酒企存款可能血本无归。
  酒鬼酒巨款被盗则是该阶段的标志性案例。据酒鬼酒公告,2013年12月,犯罪嫌疑人贾某、陈某等人利用南京金亚尊酒业与酒鬼酒供销公司签订的协议,将金亚尊酒业在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华丰路分行为酒鬼酒供销公司招揽的1亿元存款转走,案件最终被定为特大合同诈骗犯罪案,被盗取的1亿元公司存款仅被警方追回3699万元。
  “馅饼”抑或“陷阱”?
  “存款卖酒”模式出生便有先天性缺陷:市场向好时,易被各参与方忽视;而市场下滑时,“馅饼”必然变身“陷阱”,引发重重矛盾
  “存款卖酒”这一业界创新营销模式,在灰色地带运行近十年后,缘何在2014年相继爆发风险?
  某资深酒业经销商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卖酒”这一模式出生便有先天性缺陷:市场向好时,易被各参与方忽视;而市场下滑时,“馅饼”必然变身“陷阱”,引发重重矛盾。
  这位酒业经销商曾分别代理过酒鬼酒与泸州老窖,目前还有大量货品在手。塑化剂事件后,他曾花了近两年时间游走于全国各大银行分支机构,希望能借助“存款卖酒”模式快速解套。然而,近距离看到的风险却让他望而却步,开始回归传统。
  在这位经销商看来,在市场向好时,这种模式是你情我愿的一种默契,但在行业下滑时,盲目和片面追求利润和销售,造成少数人铤而走险,而银行追求存款的增长给了他们机会。“比如他们的初衷可能只是要把钱挪用,进入高利贷市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存款到期日之前再回到酒企账户,只不过他们运气比较差,钱回不来了。”
  至于如何绕开酒企与银行的监管,该经销商人士称有各种办法,比如直接印鉴造假或买通酒企或银行工作人员。“若钱能还回来,自然神不知鬼不觉,参与各方也会睁只眼闭只眼;若还不回来,操作人就只能认命坐牢。”
  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律师汪银平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泸州老窖称将于近日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没有涉及检察院,也就是说并没有触犯刑法,仅仅是经济合同纠纷,说明在钱的转移过程中并没有不合规现象发生,没有发生盗窃。从这一点看,尚属民事纠纷范畴,与酒鬼酒直接报警完全不同。”
  营销创新背后的财务操纵术
  “存款卖酒”模式被诸多上市酒企追捧的背后,其本质是一个利润转移科目。目前,酒企对高管的考核重点基本上是销售收入,导致职业经理人转移利润涉嫌制造泡沫收入
  白酒企业是否知道上述营销模式隐藏巨大财务风险?
  上海微帝网络CEO覃文华跨界游走于酒界、互联网与资本圈,曾创立操盘过多家知名酒类品牌,谙熟资本市场及市场营销的规则和潜规则。
  在他看来,“存款卖酒”模式被诸多上市酒企追捧的背后,其深层次原因是企业高层在压力考核下的选择性路径迷失。
  “对上市公司而言,"存款卖酒"的本质是利润转移科目。”他说,资金是有市场的,酒企拥有的巨额流动资金完全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回报,对上市公司股东而言,这部分收益属于投资性收益,但现在酒企对高管的考核重点基本上是销售收入,导致职业经理人转移利润涉嫌制造泡沫收入。
  据记者统计,截至10月15日,14家上市白酒企业中已有4家发布2014年三季度:(,)略减,实现净利润约万元-万元,下降0%-15%;泸州老窖预减,实现净利润约121502万元-135002万元,同比下降50%-55%;酒鬼酒甚至出现首亏,实现净利润约-8000万元至-6500万元,下降419.47%-493.19%;(,)亦预告将出现首亏。
  再查14家白酒企业2014年半,业绩下滑与经营压力触目惊心:14家酒企业绩悉数下滑,下降幅度最低的为(,)的0.25%,最高的是酒鬼酒的244.78%。同时,去年上半年白酒企业整体营业收入为576.3亿元,今年为486.88亿元,同比下降15.52%;去年上半年整体净利润为208.58亿元,今年为164.44亿元,下降幅度为21.16%。净利润降幅远高于营收降幅,表明白酒企业业绩仍处于量价齐跌的下降通道。
  上述折射的是白酒行业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与困局。据覃文华介绍,最近十年,中国知名白酒品牌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在各大媒体投放巨额广告,树立核心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此基础上频推新品招商,路径选择是全力抢占渠道资源,相对弱化与忽视核心消费人群的培育。
  因此,各大酒企扩产规模也是基于所谓的渠道需求来引领的,当终端市场转型,传统渠道商再也无法承受产能之重时,行业的崩塌与转型才被迫开始。从这一点看,白酒行业的下滑还远未到终点。
  白酒业转型中的阵痛与困局
  “存款卖酒”模式的出现,是白酒产业由巅峰走向衰落、由“强势”走向“式微”的典型象征;而相关酒企“盗款”事件的频发,亦可视为白酒行业转型困局中的必经之坎
  自2012年底开始的中国白酒业第三次深度调整,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根据目前公布的诸多看来,白酒行业的弱势仍未得到改观,酒企未能走出低谷。
  可以作为观察的是:“存款卖酒”模式的出现,是白酒产业由巅峰走向衰落、由“强势”走向“式微”的典型象征;而相关酒企“盗款”事件的频发,亦可视为白酒行业转型困局中的必经之坎。
  从14家上市酒企财务报表的统计与对比,可以检视白酒产业的发展过程与现状,进而为“存款卖酒”模式及其纠纷爆发做出独特注脚。例如,从预收账款大幅减少,到承兑汇票增加,再到应收账款增加,其背后是白酒企业产业链地位由盛而衰的残酷现实。
  回溯历史,21世纪初,(,)大规模开启酒类包销商制度;以金六福、浏阳河为代表的包销商们,在全国攻城略地,塑造了一个个酒类营销的奇迹。
  此举一发不可收拾,以(,)、(,)、剑南春、洋河等为代表的八大名酒在市场上炙手可热,若要成为他们的经销商,必须事先打款千万级以上,然后再等上数月,才有可能拿到酒品。
  这种趋势逐步演变为全行业的狂欢,稍微有些名气的酒企均能大额收到预付账款。
  据统计,2002年-2011年是中国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行业总体营收从500多亿元增加至3746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3%;2008年“四万亿刺激方案”的出台,更是将这种现象推到了高潮。
  但从2012年开始,在陆续遭遇了“塑化剂危机”、“勾兑门”、“虚假年份酒”、“限酒令”等一系列事件后,一路高歌猛进的白酒行业突然陷入了停滞,多家知名酒企爆出了库存高企、量价齐跌的噩耗。
  除了(,)还一如既往地挺价保量外,包括五粮液在内的其他酒企纷纷降低身段,合作开发品牌的门槛也逐步下降。数据显示,上市酒企的预收账款数量逐年递减,取而代之的是承兑汇票急剧上涨,甚至有的酒企开始出现了应收账款。
  查阅14家上市白酒企业2014年半,有11家的应收账款较去年同期数据出现增加,其中增幅最大者为(,)、(,),分别从101万增加至3178万元、93万增加至222万元;应收账款最高者为五粮液,从7547万元增加至1.33亿元。
  拉长一些周期看,自2011年至2013年,3年间14家上市酒企的预收账款直线下滑,总额从258亿元下降到不足8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14家酒企总共才收获54.5亿元的预收账款,较2013年同期下滑34%。
  纵观主流白酒企业的脱困之道,多元化曾经有所选择,但基本以失败告终。传统酒企只能回归到依靠品牌资源、沉淀的资金、关系资源,继续参与挤压与争夺渠道的低级竞争。“存款卖酒”就是上述诸多手段之一!
  “中国白酒已经进入L形底部,但是底部时间会很漫长。” 资深白酒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未来酒企的转型阵痛期将有三到五年,营销格局将由渠道驱动变为消费驱动。
  对于白酒业何时能见底回升、产业生态如何修复与优化等命题,众说纷纭。但变则通,不变则壅,其产业链上的众生,应该反思与努力的,何止是企业?中科云网定增未果遭立案 “12湘鄂债”5亿回售留悬念
中科云网定增未果遭立案 “12湘鄂债”5亿回售留悬念
  10月14日,(,)(002306.SZ)披露的一则立案调查消息给一度寄望公司定增还债的“12湘鄂债”投资者当头一棒。当天,公司发布称,“因涉嫌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不仅如此,公司当天还收到了北京证监局的一纸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北京证监局表示,在该局日常监管发现的3个问题中,其中之一就是,公司在增信房产上设定在先抵押违反了公司承诺。公司于日将列入增信资产池中的陕西房产(增信公告初步估值2.2亿元)抵押给北京国际有限公司,抵押金额为1.3亿元。
  “目前,公司唯一的希望是在明年4月之前完成定向增发。如果没有定增的资金救急还债的话,就"12湘鄂债"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要违约。鉴于公司已被立案调查,公司定向增发一事很有可能会黄了。”当天,一位债市投资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10月8日,公司收到的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鹏元资信)最新出具的跟踪信用评级报告也显示,本次不定期跟踪评级结果为:公司债券信用等级下调为BBB,发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下调为BBB,评级展望为负面。也因此债券将被更名为“ST湘鄂债”,成为深交所第三只ST债券。
  对此,中金员姬江帆直言,鹏元资信本次评级下调主要理由为,公司经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以及超过5亿公司债本息即将在2015年4月进入回售期。届时,公司将面临较大的集中偿付压力。
  7亿增信或成空
  此前,公司于2012年4月发行了4.8亿元的5Y3P期限无担保公司债。根据“12湘鄂债”债券发行文件的约定,在该债券存续期的第3年末,投资者可选择将其持有的部分或全部债券回售给公司,其回售部分债券的兑付日为日。
  今年7月14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审议通过对“12湘鄂债”拟增加增信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偿债专项资产池”和“公司实际控制人对保证公司债券兑付作出承诺”两个方面。其专项资产池包括三处房产和三项股份进行抵质押,评估值不低于7.2亿元。
  不过,如今看来,公司抛出的逾7亿增信措施或落空。当天,北京证监局在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中提到,公司陕西房产在先抵押的程序和披露违反法规。公司陕西房产日账面净值6558万元,占公司日经审计净资产6.02亿元的10.89%。上述抵押行为未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也未进行临时公告。
  对此,北京证监局还认为,该抵押行为违反了公司7月16日《关于在公司转型过程中为公司债提供增信措施的公告》的承诺,导致公司债增信资产价位大幅减少,不能覆盖“12湘鄂债”本息金额,严重损害了“12湘鄂债”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姬江帆也称,截至目前,在逾7亿增信措施中,仅股权质押已完成(评估值2亿),而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仍在办理中(评估值5.2亿)。
  此外,公司用于增信抵押的三家公司股权都不是上市公司股权,而且其中有两家公司经营亏损,评估值已出现较大变动。
  对此,(,)表示,公司近期拟将通过追加质押的方式为公司债券提供担保。
  但姬江帆认为,目前,公司净资产规模仅7亿元,债务资本比高达71%,进一步债务融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偿债资金来源高度依赖定向增发或者增信措施,增信效果可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公司债回售悬念
  不仅如此,对于“12湘鄂债”在明年4月回售时公司能否如期履行回售义务,姬江帆也表示怀疑。
  姬江帆称,公司4.8亿元公司债将于2015年4月进入回售期,债券本息达5.13亿元,而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1亿元,还有1.2亿元短期债务,考虑到后续内部现金流产生能力弱而投资压力巨大,公司债回售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此前,中科云网在增信公告中表示,如债券回售日公司不能履行回售义务,实际控制人承诺采取受让本期债券、向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等方式,确保公司按期、足额履行本期债券的回售义务。
  “截至目前,孟凯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1156万股,占比26.45%,但持有股权均已悉数质押,此外大股东还通过股份减持方式获取资金,自身流动性可能已较紧张,能否履行承诺具有不确定性。”姬江帆如是说。
  截至目前,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仍是餐饮服务收入,不过餐饮业务均处于亏损状态。而公司在新媒体及大领域上尚处于起步阶段。2013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2014年上半年净利润也在0附近,而经营现金流均为净流出。
  姬江帆表示,公司转型投资带来较大资金压力,而定向增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公司转型计划投资额高达17亿-27亿元,虽然计划通过餐饮资产出售及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但处置资产预计收回资金总额仅3亿元左右。
  此外,公司5月份提出的36亿元非公开增发计划在放弃之后,公司9月10日又公告了新的定向增发预案,计划向7家机构投资者进行增发,大股东不参与,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24.8亿元。但新计划至今尚未向证监会提交申请材料,加上已被立案调查,后续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大股东欲改选董事长遭阻 (,)六董事求助上交所
大股东欲改选董事长遭阻 西藏药业六董事求助上交所
  历经两次股东大会的博弈,(,)(600211.SH)两大阵营在董事会中的席位之争已初步落定:大股东西藏华西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西药业”)推选的两位独董当选,双方在董事会的席位之比由此前4:5,扭转为6:5。
  这可谓是双方争夺战的一个分水岭,但并不意味着结束。大股东为首的一方(以下简称“A阵营”)还向二股东新凤凰城为首的另一方(以下简称“B阵营”)逼宫,试图改变B阵营成员石林担任董事长的局面,且希望能解聘B阵营成员张虹的总经理职务。但遭到对方阻拦。而大股东方面则选择向上交所方面求助。
  新独董未收到董事会通知
  据上交所10月14日向西藏药业出具的监管工作函,西藏药业等六位董事向上交所递交了一份名为《西藏药业六名董事关于董事会会议相关事宜的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称,公司董事、周裕程、王英实、饶洁以书面的形式,于9月30日向董事长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而这四人正是A阵营的四位老将,目前A阵营还新增了两名独董。
  根据《公司法》要求,董事长应当自接到提议后十日内,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10月9日是最后期限。10月9日,西藏药业董秘办发出了会议将定于10月15日召开的通知。
  但是在会议召开前夜,10月14日晚,新当选独立董事的吕先锫、刘小进仍未能收到董事会会议通知。这两位独董正是A阵营提名的两位董事。
  “的确未收到。”刘小进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未收到的原因见上交所。据上交所官方援引《报告》说,这两位独董未收到通知是因为董事长石林强行命令董秘办不得向他们发布会议通知。记者多次拨打董秘办电话欲求证此事,但一直无人接听。
  目前,上交所已通过监管函的形式,要求公司向此次董事会召集人核实未将会议通知送达两位新当选独董的具体原因。
  要求改选董事长
  据《报告》,陈达彬等董事提议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是希望审议关于改选董事长、解聘张虹总经理职务的议案。A阵营的四位老董事还推举了一位总经理人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四位董事是A阵营的代表人物,而可能失去董事长职务的石林及张虹则是B阵营的代表人物,双方之间的斗争十分明显。
  梳理发现,石林是在今年5月8日成为西藏药业董事长的,而且是全票通过。他来自小股东西藏通盈投资,属于B阵营,但A阵营的董事也投了赞成票。据了解,这是因为那时内讧尚未开始。
  当时投赞成票的A阵营代表董事陈达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当时是为了公司发展心甘情愿放弃了董事长职务,希望石林带领大家做强西藏药业,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愿望太过美好了。
  陈达彬的话有一定依据。据西藏药业201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意见书,陈达彬获得的投票比石林多一千多万股。
  而双方闹翻后,陈达彬开始联手自身阵营的其他董事,希望改写B阵营成员担任董事长的局面。
  除了给监管函下发监管部门发函,陈达彬领衔的A阵营自身也有所行动。他们在向上交所递交《报告》的当天发布了《董事联合声明函》,并认为事项重大,交由董事会秘书披露。不过公司未能及时公告这一信息。
  “请你公司就是否收到《董事会联合声明函》的情况予以核实。”上交所督促西藏药业说,如果确实收到此函,应说明未披露的原因。
  据上交所官方微博公开的《董事会联合声明函》,这份由A阵营陈达彬等董事出具的函件火药味十足。他们表示,如果董事长石林仍阻挠两位新任独董参加会议,相关董事将不得不拒绝参加此次董事会会议。
  而据公司章程规定,如果在A阵营六位董事缺席的情况下,董事长石林率领B阵营其他四位董事强行通过的董事会决议也是无效的。
  “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履行职务。”A阵营的四位董事表示,如果因董事长石林阻挠董事吕先锫、刘小进行使职权而导致六名董事无法参加本次董事会会议,他们可以根据西藏药业《公司章程》相关规定做出上述决定。
  截至发稿,还无法获知A阵营新当选的两位独董能否在10月15日顺利参加董事会。但目前A阵营的董事席位已有6人,已经超出董事会成员的一半,A阵营极有可能以“半数以上董事集体推举”的形式将石林拉下台,改变B阵营成员担任董事长的局面。请继续关注本报后续跟踪报道。顶新集团三陷“黑心油”事件 旗下多品牌在台遭抵制
顶新集团三陷“黑心油”事件 旗下多品牌在台遭抵制
  随着众多消费者对顶新集团失去信心,在台湾已经发起了一场抵制顶新集团的运动,顶新集团旗下、、康师傅等多个品牌恐将遭受重大冲击
  台湾顶新集团三陷“黑心油”事件并未因为顶新集团控制人魏氏四兄弟之一魏应充的辞职而平息。随着众多消费者对顶新集团失去信心,在台湾已经发起了一场抵制顶新集团的运动,顶新集团旗下、、康师傅等多个品牌恐将遭受重大冲击。不仅台湾,目前内地、香港等地也对顶新集团相关产品进行封杀。
  近日,中国台湾检方发现,顶新旗下的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根据调查,正义公司向鑫好公司采购动物饲料油混掺入食用猪油,制成“维力清香油”、“维力香猪油”、“正义香猪油”、15公斤桶装猪油等产品,销往下游烘焙厂商、摊商及连锁店等。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对比了台湾饲料用油与食用油标准发现,食用油有很多更详尽、更为严格的标准,其中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在原料的差别,食用油原料必须要由健康的没有病的猪肉熬制,而且不能用某些器官诸如皮、尾部、骨头等熬制,对熬制采用的猪肉部位来源有清晰的界定,饲料用油就没有这么严格的规定限制,此外,饲料用油对重金属检测也没有标准。从危害角度来说,如果只是少量掺入,量就微乎其微,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危害,如果食用过多会产生危害。虽然这个危害是潜在的,并且对身体的危害风险还是很低,但是政府以及消费者对于这个做法必须是零容忍的。
  事件发生后,顶新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此次“饲料油”事件主要涉事者顶新集团旗下正义公司在官网上发布称,已经停止使用问题原料生产相关产品,并对相关猪油产品预防性下架及回收。魏应充也辞去了味全公司、顶新制油公司、正义公司董事长职务。魏应充还表示,关闭顶新制油、正义油厂,直到改善食安为止。讽刺的是,台湾检方表示,检方早已责令涉事工厂关停,而并非顶新集团主动关闭。
  顶新集团的一系列措施并未获得民众同情,相反已经引发了台湾乃至大陆其他地区对顶新集团的抵制。要知道,短短一年内,顶新集团已经连续三次爆发黑心油事件。在上个月曝光的强冠香猪油风波时,公司旗下味全卷入其中,但因主动通报并提前下架相关产品而免罚。而在去年年底,大统长基食品公司被查出多款产品添加铜叶绿素、假冒纯油,而大统长基的客户名单中,顶新赫然在列。
  饲料油事件发生后最先在台湾发生大规模抵制顶新产品运动。台湾最大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台湾消基会呼吁消费者抵制顶新集团所有产品及服务,给业者最严厉的警告。消基会董事长张智刚表示,顶新在大统油风波后,又在馊水油及这次的饲料油中沦陷,已经连续3次都榜上有名,毫无自省能力。
  随后,台湾地区多次爆发罕见的集体抵制顶新集团相关产品的行动。目前,包括多地政府部门、政界人士及社会团体皆参与其中,对顶新集团旗下所有产品进行抵制。例如,10月10日,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长林奕华发布声明称,鉴于顶新集团及味全公司屡发食品安全重大违法事件,自10月13日起,台北市小学全面暂停供应味全乳品,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所属学校、社教机构及学校合作社,均暂停贩卖顶新、味全所有产品。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日前表示,中心经风险评估后,已禁止台湾生产的所有动物源性食油进口和在香港出售,持有相关产品的商户应立即停用和停售。从8日至今,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已经封存自台湾进口的动物源性食油共约200吨。
  国家11日也发布通知表示,2013年以来,大陆方面未从台湾进口过食用猪油脂,已暂停台湾“正义公司”其他食用油进口。而在昨日,厦门也把一批货物退运回台湾。记者了解到,这批被退运的涉事企业产品总共有13个货柜,19750箱,一共重达256吨,全部是来自台湾味全公司的饮料和酱油等产品。
  顶新集团餐饮事业群开发本部副总经理谷尚武表示,据他所知,大陆地区所采用的油脂原料并不是来自台湾,由于台湾德克士涉嫌使用正义饲料油而给大陆门店带来的冲击尚不清楚。
  顶新集团官网显示,顶新集团旗下有德克士、味全、全家、康师傅等众多公众耳熟能详的品牌,虽然出问题的主要是食用油企业,但在兄弟企业跟着遭殃也给食品企业特别是大型食品集团敲了一记警钟。朱毅告诉记者:“虽然大陆退回的顶新集团产品并不是涉油产品,但是这些产品都是顶新集团下属公司生产或者监制的,因此这种做法也是为了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2&
【作者:和讯独家】【了解详情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沃尔核材收购长园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