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总站有湖南人吗

头条信息:
各位领导、各相关单位: 奉贤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自日起搬迁至新址办公。新址:奉贤区南桥镇航南公路1847号(环城西路航南公路路口往东约500米,新民旺苑南侧) 邮编:201499 电邮: ...
&&&&上海市奉贤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设4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 主要职能: 1、组织拟定、修订站内有关规章制度,...
&&&&各位领导、各相关单位: 奉贤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自日起搬迁至新址办公。新址:奉贤区南桥镇航南公...
&&&&2010 年 10 月 11 日 ,市农委副主任邵林初,市水产办副主任唐中文一行来奉进行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区农委副...
&&&&8月28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张根玉站长、史建华副站长等一行4人来我站进行上半年工作中期考核,并送来了防暑慰...
&&&&8月18日,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上海海洋大学与我站共同主持的上海市科技兴...
&&&&8月3日,新疆兴渔科技服务中心吐鲁番水产良种场场长潘新平等一行冒着高温酷暑,千里迢迢赶赴奉贤区农委,对长...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奉贤农委系统网站群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奉贤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21- Email: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 您当前的位置:&&& 病防与质检
全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会议情况汇报<input type="hidden" name="title" value='全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会议情况汇报'>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日
  8月17日至20日,农业部渔业局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了全国水产养殖疫病测报和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会议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孙喜模主持,农业部渔业局助理巡视员刘美华作工作报告。来自全国30个省市渔业行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70多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我省局渔业处、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佛山南海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共4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总结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和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分析当前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形势,理清下一步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思路,并就新《兽药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进行部署。现将会议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会议主要精神
  (一)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力度
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是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业管理部门尤其是渔业管理部门一些同志对水生动物疫情的危害程度估计不足,对疫病防治的信心不足,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开拓力度还不够大,致使这项公益性工作仍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起来。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在大农业中所占比重稳步增长,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渔、农民增收的一个重点。但疫病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每年造成过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而且,水产养殖疫病及药物残留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极大地阻碍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疫病防治等生产保障措施已落后生产需要太远太多,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相去甚远,可以说,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已经到了不能再拖、非实施不可的地步。中央在增加农民收入措施上提出了减负就是增收的思路,做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降低病害造成损失,就是增加渔(农)民收入。各级渔业行政管理、执法和技术部门要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想方设法增大投入,争取在实验室建设、人员培训、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制订等各方面有新的突破。
  (二)提高认识,树立信心,开创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新局面
非典疫情的发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蔓延,极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的食品质量、卫生与安全意识,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动物防疫工作,水生动物防疫工作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施重点地区动物疫病应急防治工程”,国家也加大了对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二是《动物防疫法》将进行修改,修改后将会更有利于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三是渔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稳步增长,水产品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出口额连续四年高居农产品首位,其贸易顺差占全国总量的10%,渔业生产和贸易成为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必将推动作为渔业生产和贸易保障措施的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实施起来。四是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已经起步,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和基础。如果说,非典疫情、禽流感分别使人和动物卫生防疫体系得到了大力加强,那么,渔业生产和贸易的强烈需要也将使水生动物防疫体系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三)尽快制订出地方水生动物防疫应急方案,提高对渔业生产发展的保障水平
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要求,农业部制定了《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各地要吸取非典、禽流感及江苏鲤春病毒病爆发的教训和防疫经验,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尽快制订出地方水生动物防疫应急方案,使渔业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一旦发生水生动物疫情,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控制和减少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将病害损失降到最低点,发挥对渔业生产的保驾护航作用。
  (四)要大力宣传贯彻新《兽药管理条例》
长期以来水产养殖用药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致使养殖生产中滥用药物现象较严重,直接影响了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农业部加强了对渔药的管理,印发了《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药管理工作的通知》,出台了《渔药使用方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多部规范和标准。此次修改后的新《兽药管理条例》更是从法规上规定了渔业部门参与管理渔药的职能。各级渔业机构都要珍惜这个发展机遇,不仅要认真学习新《兽药管理条例》,还要组织养殖户学习。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水产养殖用药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用药执法检查、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水产养殖用药管理试点、水产药物药理药效等基础研究等。
二、全国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进展情况
  农业部渔业局十分重视和支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自2000年以来,全国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逐年有所进步,在人员培训、配套法规标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试点等方面都有所作为。各地也积极行动,使这项工作从零起步,快速推进。
  (一)制订了部分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的法规和标准
  农业部渔业局于2000年制定了《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确定了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由渔业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编写了水生动物防疫专业标准体系表,制订了淡水鱼类检疫方法、水生动物检疫实验规范、水生动物疾病名词术语及命名规则、水生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标准等急需法规和标准。江苏省由省府公布了《江苏省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意见》,四川、天津也出台了地方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法规指导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二)大力推进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全国共举办了33期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员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888人,初步形成了以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为主体,水产科研和渔政人员参加的水生动物防疫检疫队伍。
  (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从1998年到2003年,中央共投入2.42亿元建设53个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实验室,其中,国家级4个,区域性5个,省级34个,地级10个。现正组织600个县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和检疫实验室的申报、建设工作,对于建设省、县两级水生动物防疫和病害防治体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浙江省动作较大,由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农业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起草了《浙江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自2003年开始用4年时间建成全省动物防疫体系六大系统。其中,省级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中心按2500万元标准建设,市级中心11个,各按200万元标准建设,县级中心40个,各按150万元标准建设。省级水生动物重大病害预警与指挥中心按100万元标准建设,市级中心11个各按50万元标准建设,县级中心40个各按20万元标准建设。
  (四)疫情测报体系初步建成
  自2000年至今全国31个省市建立了3000个测报点,组织了3万名测报员对主要养殖种类进行病害测报,测报面积达372万亩,约占养殖面积的7,92%,基本摸清了主要养殖病情种类、发生和流行趋势,为开展检疫防疫提供了基础资料。目前我国开展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得到了国际水产组织NACA的赞许,认为在中国这个养殖大国开展水生动物病情测报工作很不容易,也很有必要。
  (五)积极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
  2001年部渔业局选择在江苏、湖南、重庆、天津四省市开展水生动物检疫试点。其中,天津自1997年开始对进出天津的水产种苗进行检疫,重庆在机场和车站码头进行种苗检疫,成都市对23家大型超市和大型经销商所经销的水产品进行检疫。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徐州市、无锡市暴发了鲤春病毒病,属国家动物防疫法规定二类、国际兽医局列入的必报疫病之一,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当地渔业行政管理与技术推广部门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前往疫区查明原因后,报请当地市政府,按照法律规定程序组织公安、交通等多个职能部门成功地进行有效防疫,控制扑灭了疫病,并由两地市政府对被销毁的水生动物进行了适当补偿,使养殖户能继续再生产,为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开了一个好头,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大会上专门进行了介绍,供各地借鉴。
三、我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和渔药管理的建议
(一)加快水生动物检疫体系建设步伐 
  近年来部渔业局加大了对全国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步伐: 一是加大建设省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项目的力度。如去年我省承担了国债项目:“广东省水产病害检测中心”;二是从今年起开始在各省安排县级病害防治中心项目。三是据了解随着形势的需要,国家计划在重点省份建立水生动物疾控中心。
  为了适应目前的形势的需要,抓住机遇,争取国家对我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的工作更大的支持,我们应首先做好几项工作:一是尽快争取在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加挂广东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总站牌子。把我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内水产防疫检疫先进水平的实验和检疫检验中心,为市、县开展防疫检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与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争取将我省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纳入广东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三是组织人员研究、修改我省水生动物防疫实施意见,并努力争取以省政府名义颁布实施。四是在加强地级市区域性推广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每年为10个重点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配备检疫仪器,同时积极争取农业部县级病害防治站建设立项,把重点县站都配备起来,逐步建立我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技术支撑体系。
  (二)逐步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试点工作
  我们今年在南海、湛江等地已开展了鳜鱼和对虾苗种检疫试点工作,明年将扩大对跨区域流通的水产种苗如对虾、鳜鱼等苗种和罗非鱼、鲮鱼、虾类、贝类冷冻水产品实施检疫;二是配合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启动,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在一些大中城市对上市的大宗养殖水产品进行产地检疫。
  (三)、制订我省水生动物重大疫病应急方案
  我省是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及水生动物贸易大省,疫病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在《动物防疫法》所列5种疫病中,对虾杆状病毒病已在我省传播开来,鳃霉病在我省养鳗区已有报道发生,据有关专家推测鲤春病毒病(SVC)和锦鲤疱疹病毒等OIE(国际兽医局)必报疫病也极有可能在国内发生与传播。在国际兽医局列为必需检疫的29种水生动物疫病中,对虾的白斑病、托拉病、黄头病已在我省各地养虾地区广为流传,并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因此,尽快建立水生动物防疫应急机制,可以提前作好科学预防措施,预防疫病的发生,并且作出快速反应,对初次发病的养殖场或养殖池塘,及时采取控制和扑灭疫病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继续做好病害测报工作,提高病害诊断水平。
  一是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将定期培训一批市、县级测报技术人员,并要求有条件的部分市、县培训本地基层测报员,全面提高骨干测报员的业务能力;二是为基层测报点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增加具备检测能力的测报点数量和监测种类、监测范围;三是各级推广站和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积极开展对暴发病、主要病害的现场检测、病原鉴定及药敏实验等工作,指导养殖户对症下药有效防治病害,控制疫病传播;四是继续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病害病因病理与防治方法研究,努力降低病害的危害程度。
  (五)、积极做好新《兽药管理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处方制,拟组织人员制订我省《无公害水产品处方药、非处方药名录》、《鱼病门诊处方单》、《渔用药物处方员资格上岗认定条件》等标准,并集中培训一批病害防治员(测报员)和渔药经销人员。二是在主产区举办安全渔药使用知识讲座,培训指导养殖户正确用药,宣传新《兽药管理条例》,将新条例的主要内容、条款及关于水产养殖用药管理的条文和精神宣传到每一位水产养殖户。三是与有关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利用中草药防治对虾病毒病的药理药效方面的研究,以期指导养殖生产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渔药,促进我省对虾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省 局 渔 业 处   黄伟建
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陈文、颜远义
佛山南海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黄伟平
          二零零四年九月一日
→ 水产论坛登陆
病防与质检
培训与鉴定
版权所有: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设计、开发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南村路10号四楼 邮编:510222
电话:(办)46210 传真:(020)
网址: Email: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当前位置:
关于印发《2014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人才培训工作要点》的通知
日期:&&&&&&& 发布单位:培训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心)、各渔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工作站):
  为加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和渔业社会化服务技能人员的培训工作,推进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站制定了《2014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人才培训工作要点》,现予以印发,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并于年底将本地区人才培训情况和人才培训后使用评价情况报我站。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日
2014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人才培训工作要点
  2014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人才培训工作指导思想是: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服务产业、创新政策,健全机制、强化统筹,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的总体要求,以全面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和《2014年农业部人才工作要点》为主线,大力推进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和渔业社会化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发展渔业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一)实施“水产技术推广骨干培养计划”。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和农业部“万名农技推广骨干培养计划(年)”,对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骨干人员进行培养,组织他们到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渔业科研教学单位等进行参观研修,把他们培养成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首席专家,成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与国家现代化渔业产业技术体系对接的有效纽带,提升水产技术推广水平。
  (二)开展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组织开展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现场实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分层分类分批开展培训,以服务当地主导产业、解决渔业生产关键环节为导向,强化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业务技能培训,创新技术推广思路,逐步建立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升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和技术推广效率,推动现代渔业发展。
  二、加强农村渔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三)履行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责,构建农村渔业实用人才培养体系。履行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的“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之公益性职责,以开展普及性培训提高生产水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标准化职业能力、开展文化水平提升行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构建“三位一体”的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完善评价标准,严格认定程序,强化后续管理,配套扶持政策,构建实用人才认定体系。以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开发为主要内容,以吸引青年渔民为重点,积极推动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四)大力培育新型职业渔民。依托相关项目做好新型职业渔民培育工作,以渔业社会化服务技能人员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从放到捕全过程培训,引导一定数量的人员参加渔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为持续推进渔民职业化进程夯实基础。
  三、加强渔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五)贯彻落实渔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规划。围绕现代渔业发展需求,细化制定年度渔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要点。完善重大政策、重要工作和重点项目与渔业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质量,创新模式,加大急需紧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鉴定。
  (六)强化渔业技能人才工作基础。继续做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渔业行业职业修订工作,着力抓好新职业的研究和论证。创新渔业行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培训教材和鉴定试题库的开发模式,不断提升开发质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着力提升工作人员队伍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鉴定质量和管理水平。
  (七)推进涉渔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配合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原良种场建设等工作,推进涉渔企业人才评价试点,指导鉴定站围绕企业生产实际,建立注重业绩贡献、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企业职工鉴定评价模式。
  四、紧密结合渔业产业项目培养人才
  (八)加强推广体系实用人才建设。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开展基层水产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专项培训,培养渔业技术指导员和水产养殖能手。继续开展养殖渔情采集、病情测报、检验检疫等人员培训工作,拓展培训内容,有效提高采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数据准确性,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九)加快渔业社会化服务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依托相关项目,创新模式,加快渔业社会化服务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员、水产品质量检验员、水生生物检疫检验员和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的培养鉴定力度。
  五、加强体系人才基础性工作
  (十)推进各类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建设。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立健全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渔民培养制度,制定中长期人员培养规划和管理平台,促进人才培养的科学化、规范化。
  (十一)加强体系人才工作研究力度。针对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特点,认真总结各地在推广队伍人才建设、渔业社会化服务技能人才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研究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密切联系,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着力研究人才培养后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科学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主办单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信息维护: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技术支持:农业部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
邮编:100125您现在的位置: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日期: 16:32
来源:全国水产推广总站
下载文件:&&
  本网讯& 3月14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崔利锋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魏宝振作了工作报告,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惠民与会并致辞。
  崔利锋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深化改革中努力推进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分类改革,继续落实“一衔接两覆盖”政策以及依法履职尽责服务现代渔业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魏宝振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3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分析了在新的一年里水产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今年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积极主动地参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在会上,河南、辽宁、福建、广东等4省代表还分别从贯彻落实《推广法》、“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积极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以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4个方面作了典型发言。围绕贯彻落实《推广法》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议题,会议还组织了分组讨论,就下一步工作开展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
  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和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字体:&&&&
您最近浏览的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