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币税 是由财政使用还是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使用

货币政策新框架还是个概念 _ 财经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货币政策新框架还是个概念
  关于货币政策新框架,笔者认为这个词汇还不属于决策层或是央行,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央行已在系统地思考和尝试所谓“新框架”,恐怕其更多还是苦恼于定向操作的工具及政策效果。因此货币政策新框架,基本还属于投行经济学家提出、猜测和填充内容的一个概念。  关于货币政策工具,其起源是古老的费雪方程PY=MV(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然后是凯恩斯和货币主义对其的细化,但费雪方程的可靠性非常小,例如P在短期货币调控中很难运用,此时我们难以区分物价和货币的因果关系,VY的问题同样奇特,它不包含国民财富的时序,似乎货币需求只和当期产出相关,无任何记忆性。M则因金融创新变得不可信,实际央行更多关注的是信用而非货币。V是不可监测的变量,受预期和创新的影响巨大。此外,费雪方程完全没有考虑资产价格的变动。
  基于费雪方程的货币主义而建立的央行,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境,传统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具有数量工具、价格工具和非常规工具三类。  数量工具由于金融创新和货币口径的模糊化,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不得不放弃,价格工具包含汇率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主要国家不公开追求操控汇率,而随着美联储对美国国债价格支持义务的解除,美联储最终也丧失了长期的直接调控能力,变得只能调控短期利率。至于非常规工具,包括通胀预期盯住、量化宽松、资产价格关注等,在次贷危机之前很少提及,在次贷危机前夜,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事实上只包含一个政策工具,即短期利率。任何不过于书呆子的金融学人都会意识到,仅仅依赖短期利率,央行难以对付错综复杂的。  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开始考虑拯救陷入无政策工具可用的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成为新框架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非常粗略地总结美联储量宽操作的内容,大致具有这样的特点:  1。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是一种总量工具,货币政策从未成为结构工具,因为央行无法先验地判断哪些领域应优先获得信用支持,以及获得信用支持的价格;  2。在民主框架下,由政策操纵的货币政策,其攫取铸币税的特性决定了货币宽松比财政赤字更简便易行,国会决定财政,政府操纵货币成为惯例,而财政赤字和货币宽松本身并无差异,因此次贷危机之后,央行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是强化了而是显著弱化了,政府甚至可以对央行提出明显的要求和威胁;  3。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以流动性总量的松紧为手段,以市场利率为中间目标,以物价和就业为最终目标的做法开始流行。这非常接近于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提出的操作框架,美联储的创新在于,它并不事先就判定反危机需要注入多少流动性,它尝试用扭曲操作操纵短期和中长期税率,它甚至也不事先决定如何退出和退出之后自身应该维持的资产负债规模;  4。稳定通货和增长,仍是央行的重要目标,但宏观审慎似乎从来没有成为美联储或西方国家央行尝试调控时必须纳入的因素。以上是以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为主的西方国家次贷危机之后的货币政策新框架。  我对当前央行实施的定向操作存疑。  中国央行的定向操作和美联储的量化宽松的可比性很弱,定向的尝试是十分艰难的:1。没有量宽就没有价宽;2。有调控短期利率的能力,不意味着有调控中长期利率的能力;3。定向操作使无效率部门优先获得资金;4。微刺激难以带来结构改革。因此,为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央行被迫不断加大定向操作,而难以回收定向操作。  现在讨论货币政策新框架的论述较多,笔者认为如果真有新框架,那也是一个两难框架:新框架追求市场风险溢价上行时,以定向操作来引导风险溢价的下行;新框架试图在有限的数量宽松下,追求明显的价格宽松效果;新框架试图迫使作为总量政策的货币政策具有结构政策功能;新框架试图向无效率的部门注入资金,但却达到改善资金运行效率的结果。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1。无风险利率的确有所下行,但这很难归结为定向操作的结果,可能归结为流动性总体有所宽松所致;2。但进入7月份以来,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甚至有所逆转,暗示经济反弹要求更多货币宽松,才能持续压低市场利率水平;3。尽管央行能调控短期利率,但不具备类似美联储扭曲操作的能力,PSL能否帮助央行调控长期利率难以确认;4。从贷款利率和集合信托定价的利率差异看,去年两者接近且大致同步,今年以来银行信贷稳中有落,但集合信托价格向上,显示风险溢价仍有上升压力而不是下降;5。从和同业拆借之间的关系看,短期利率再下行也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笔者不认为中国已有了明确的货币政策新框架,如果央行要降低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无论如何创新,最终都会指向要求货币的数量宽松,最终走向老套路。笔者估计降准降息在2015年很可能发生,毕竟投资的滑坡和消费的疲弱仍将延续较长时间。
(责任编辑:DF145)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6月1日约21时28分,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国债、货币发行收入与铸币税-免费论文
欢迎来到网学网学习,获得大量论文和程序!
国债、货币发行收入与铸币税
&&&&&&&&江西科技师范经济管理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论文&&&&题目:国债、货币发行收入与铸币税&&&&专业、班级:08会计二班&&&&姓&&&&名:胡林红&&&&学&&&&号:&&&&指导&&&&老师:汪晓芳&&&&完成&&&&时间:日&&&& 国债、国债、货币发行收入与铸币税&&&&摘要:摘要:&&&&在金属货币时代货币供给由经济实体内部提供,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是一个等价交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货币的发行收入。但当货币形式发展到不足值货币,特别是到了信用货币时代,从技术上货币发行脱离了实体的束缚,货币发行就成为一种特权,能为发行者带来发行收入。历史上,发行收入应该归谁所有,一直是有争议的。西方政府曾以“铸币税”的形式对私人银行发行现钞课税,作为允许他们拥有货币发行特权的交换。中央银行建立后,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货币的发行收入明白无误地归属政府。&&&&绪论:绪论:&&&&由于国民收入分配向单位和个人倾斜,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下降,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比例也持续下降。由于央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货币发行收入归中央银行一家拥有。但是,如果财政不归还央行的借款,也就是财政赤字货币化,那么财政部将获得‘铸币税’。从理论上说,中国政府可以增加财政赤字,并通过使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征收铸币税。&&&& 正文:正文:1995年之前,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除了一部分依靠发行国债外,其余的都是通过向央行借款来解决。当时的央行基本是财政的“出纳”,独立性问题根本无从谈起,货币政策操作受到极大干扰,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所难免。由于国民收入分配向单位和个人倾斜,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下降,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比例也持续下降;然而,在财权分散时,事权并未同步下放,财政收支结构未能适应经济形势转变而同步转变,财政支出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只好向央行伸手借钱。财政部欠央行的借款,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来偿还。否则,央行只能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弥补这个窟窿,这相当于由全体的货币持有人来分摊这个损失。而央行通过这种方式投放的是威力巨大的基础货币,这样的方式可能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铸币税”是由财政使用还是央行使用,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从形式上看,由于央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货币发行收入归中央银行一家拥有。但是,如果财政不归还央行的借款,也就是财政赤字货币化,那么财政部将获得‘铸币税’。从理论上说,中国政府可以增加财政赤字,&&&&并通过使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征收铸币税。短期来看,这是一种最方便、成本最低的赤字融资方式。然而,这又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游戏。在历史上,这种政策几乎无一例外地给实行这种政策的国家最终造成&&&& 了经济灾难,而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还远未糟到需要使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地步。设铸币税为S,Mt是t期的货币发行量,Mt+1是t+1期的货币发行量,考虑到价格因素,S=(Mt+1-Mt)/Pt,Pt为t期的价格水平。从上述公式中反映出:1、货币发行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比,物价水平越低,中央银行同等数额货币发行的铸币税就越高;2、货币发行收入与新增货币发行量成正比,新增货币发行量越大,铸币税越高。铸币税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税种,只是理论上对货币发行收入性质的界定,是将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收入具体化,使之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实践上实现货币发行收入归政府所有。在明确了货币发行收入的性质后,还要确定货币发行收入的范围,即哪些货币供给和货币创造行为会产生货币收入,在现代货币供给机制中,这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确定货币的发行收入首先要明确货币发行的范围。按照国际货基金组织的划分,货币可1&&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网学网 提供大量原创论文 参考论文 论文资料 源代码 管理及投稿 E_mail:
郑重声明: 本网站论文均来自互联网,由本站会员上传或下载,仅供个人交流、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下载完后24小时之内删除,任何人不得大幅抄录、在期刊上发表或作为商业之用。如涉及版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您的位置:&&&&&&&&&&>&正文
铸币税与央行财务收支的关系
来源:张明艳
  近年来,理论界对铸币税问题的讨论很多,内容涉及铸币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与中央财政的关系等诸方面。笔者拟从铸币税涵义的演变及其与中央银行财务收支关系的角度做进一步探讨。
  一、关于铸币税涵义的演变
  铸币税的英文为Seigniorage,是从法语Seigneur(封建领主、君主、诸侯)演变而来的,又称铸币利差。《美国传统词典》进一步将其解释为“revenue or a profit taken from the minting of coins,usual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lue of the bullion used and the face value of the coin”,意即通过铸造硬币所获得的收益或利润,通常是指所使用的贵金属内含值与硬币面值之差。因此,铸币税并不是国家通过权力征收的一种税赋,而是铸造货币所得到的特殊收益。
  货币金融史上,铸币税的涵义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
  (一)在用贝壳等实物当做货币的实物货币时代,铸币税并不存在。因为贝壳这类东西,不是人们可以任意制造的,它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取得。
  (二)金属货币时代早期,货币以等值的黄金或白银铸造,其本身的价值与它所代表的价值是相等的,铸币者得不到额外的差价收入,铸币税实际上就是铸币者向购买铸币的人收取的费用扣除铸造成本后的余额(利润),该利润归铸币者所有。
  (三)到了金属货币时代的中后期,货币铸造权已归属各国统治者所有。统治者逐渐发现,货币本身的实际价值即使低于它的面值,同样可以按照面值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于是,统治者为谋取造币的短期利润,开始降低货币的贵金属含量和成色,超值发行,即所谓的“硬币削边”。这时的铸币税实际上就演变成了货币面值大于其实际价值的差价收入。这种差价越大,铸币税就越多。当然,铸币税不是无限的,因为货币的铸造数量要受到贵金属产量的限制。而且,当货币的面值较大地偏离其实际价值、货币的铸造数量过多时,还会造成货币贬值,从而迫使铸币者提高货币的实际价值。
  (四)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低成本的纸币取代了金属币,而且,随着信用货币的出现,纸币也仅占货币总量中的一部分,因此,铸币税的内涵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笔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铸币税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铸币税应该是泛指政府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收益。这里说的货币发行,不是指现金发行,而是广义的货币创造,属于现代货币银行学和理论经济学中的范畴。它包括:
  1.中央银行所获得并上交中央财政的利润(创造基础货币过程中展开的资产负债利息差减费用)。
  2.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过程中通过购买国债向中央财政提供的资金。购买国债也是商业银行资产运作的一个主要方式。
  3.财政直接发行通货所获得的收益。在一些国家如美国,主币由联邦储备银行发行,硬币及10美元以下纸币等辅币由财政部发行,辅币约占货币发行总额的10%。我国则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主币和辅币。
  从狭义上讲,由于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货币,铸币税仅仅指中央银行所获得井上交中央财政的利润,亦即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创造过程中运作资产负债的利息差减费用,这里的费用包含货币发行费和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所必须开支的业务及管理费用。由于经济运行对通货的需求,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将稳定地运行和扩张,运作资产负债的利润也会不断地增长,即使货币发行额不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存量的运作,同样可以取得收益。
  二、关于铸币税与中央银行财务收克的关系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货币,只是得到对货币资金的一种占用权或使用权,是代表国家对社会的一种负债。对中央银行来说是一种债务收入,而不是无须偿还的收益。但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这笔无需付息的资金来源加以运用或经营,从而获得收入。因此,对于中央银行来说,铸币税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创造过程中运作资产负债的利息差减费用后的差额收益。
  从货币政策角度讲,基础货币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表现为货币发行和金融机构在央行储备等,在资产方是中央银行的资金运用,表现为再贷款、再贴现、外汇金银占款等。
  各国中央银行业务不完全相同,资产、负债结构也略有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中央银行的收入产生于资产,中央银行的部分负债需要支付利息。现以我国中央银行简易资产负债表(见下表)为例,分析中央银行财务收支与铸币税的关系。
  (一)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是向市场提供的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货币、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包括法定准备和超额储备)及邮政储蓄转存款。
  1.流通中货币占各国中央银行负债总额的比重一般都很大,我国中央银行年均占40%左右。由于其不需对外支付利息,属于央行的无息资金来源。
  2.除了流通中货币,我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和邮政储蓄转存款是需要付息的,近几年每年付息约400亿一800亿元。但在国外,准备金存款一般是不付息的,我国中央银行在此部分地履行了财政功能,对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进行补贴。
  3.此外,在我国中央银行的负债总额中,财政存款和机关团体部队存款约占1%左右。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对财政存款暂不付息,但从日起可能开始实行忖息政策。
  (二)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构成是:外汇占款、对金融机构贷款、有价证券、财政借款、金银占款等。其收入方式主要有:
  1.外汇储备经营收益。外汇占款系占用在外汇储备上的人民币资金,是中央银行资产运作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占款约占资产总额的40%左右,每年能获得大量的收益,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2.对金融机构贷款(再贷款和再贴现)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再贷款是中央银行为解决金融机构临时头寸不足,以及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金融机构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入商业银行的贴现票据向其提供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利息收入同样是我国中央银行主要收入来源。
  3.证券买卖收益,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收入。系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断或回购方式持有的国库券、金融债券等有价证券获得的净收益。据统计,美联储1999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有价证券所获得收入达122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91%,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但目前我行公开市场业务规模不大,每年约有30亿-40亿元人民币的收益。
  4.财政借款利息收入。在世界上多数国家,中央银行不向政府直接提供贷款和透支。我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中央银行不得向政府财政提供借款。上述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财政借款系我国中央财政1995年以前所借未归还部分,央行按照规定利率收取利息。
  5.金银储备经营收益。世界上各国中央银行都有金银储备。如果中央银行纯粹将金银作为储备,不加以运营,则不能产生收入;如果将其用作买卖交易,则会有收益产生。目前,我国央行金银储备经营规模不大,收益相对较小。
  综上,铸币税与中央银行财务收支的关系可概述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并不直接产生铸币税,而是先作为负债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并发生利息支出,再由中央银行以资产运用方式获得收入,所获收入抵减利息支出、扣除中央银行履行职责必须开支的各项费用后形成利润,此利润即属于铸币税。用公式表示如下:
  铸币税=中央银行各项财务收入-中央银行各项财务支出=(对金融机构贷款利息收入+外汇储备经营收益+证券买卖收益+财政借款利息收入+金银储备经营收益)-(金融机构存款利息支出+邮政储蓄转存款利息支出+其他存款利息支出+各项费用支出)。
编辑推荐: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资讯:
岗位实操课程
税务筹划课程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电话:010-0
Copyright & 2000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节假日不休息)
建议邮箱:
客服邮箱: 投诉电话:010-
咨询电话:010- /
传真:010- / 人工转传真
  /   京公网安备66 
  人民大学金融学课件__第六章 中央银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人民大学金融学课件__第六章 中央银行
人​民​大​学​金​融​学​课​件​P​P​T​3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58.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逛经济论坛一段时间了,发现很多牛逼的马甲,都持一种观点:国内的通货膨胀起源于央行的强制结汇和和结汇时的印钞买汇。
虽然我学工科的,对经济学一知半解,不过也能看出各位大牛的推论过程都很严密,没有问题。
但他们都没有提到这些推论所用的“论据”是如何得到的。  
最重要的是:如何知道央行是印钞买汇,还是用现有货币买汇。  
这是所有推论的基础,请各位大牛给与解答。  
我不是五毛,只是想更透彻的了解真相。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央行印钞的钱流入社会总要有一个渠道。  而二楼的说法,将央行和央行从业人员混淆。让我误解为央行员工印完了前后自己就发工资了,这显然不对,请解释。  备注:二楼也是我在文中所说的大牛之一。
  请大家不吝赐教,或者说真诚讨论。  
  为什么我无法回复了这个帖子了。
  4楼大牛请看:  你的回复还是没有解释我的问题,可能是我表达的不太清楚。  你只是说央行在进行以上四个行为时会印钞,但实际上央行还是有可能用现存货币进行以上行为。  请解答:如何分辨央行在进行以上四个行为时,是否使用的是现存货币。
  看看银行取的新钞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of
Monetary Authority
   单位:亿元人民币
Unit: 100 Million Yuan
                           
  报表时间 2009年02月                          
  国外资产
Foreign Assets
                 
Foreign Exchange
(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是外国政府或者公司欠中国人民银行的钱)                 
Monetary Gold
(央行的黄金也是资产)   
其他国外资产
Other Foreign Assets
12606.17 (这部分可能是中投公司在国外的投资)                  
  对政府债权
Claims on Government
16195.99 (财政部欠央行的欠,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规定,财政部不能随便到中国人民银行透支,通俗地说,财政部不能到人民银行领取新印刷的,印刷成本不到票面价值1%,甚至千分之一的人民币  其中:中央政府
Of which: Central Government 16195.99
(1.6万亿都是中央财政部欠的钱)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Claims on Other Depository Corporations 8384.18
(其他银行欠中国人民银行的钱)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Claims on Other Financial Corporations 11852.74
                 
  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Claims on Non-financial Corporations 44.12
(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欠人民银行的钱)                 
  其他资产
Other Assets 8039.51 (房子,汽车,印钞机等资产)            总资产
Total Assets
(总资产20.9万亿人民币)                    
  负债  储备货币
Reserve Money
(工农中建等各个商业银行存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钱)  而工农中建等各个商业银行欠居民和公司存款人60万亿;  贷款的公司和贷款的个人欠各个商业银行40万亿;            商业银行里留着几万亿做周转的头寸。       货币发行
Currency Issue 38285.28 (这是人民银行承认的印的人民币,3.8万亿人民币的印刷成本可能只要100亿或者200亿;所以3.8万亿是人民银行的负债,外资企业一旦要求撤资,拿人民币到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去换美元,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美元,只有拿人民币到中国人民银行去换美元,人民银行只好把自己印的人民币收回来烧掉,拿人民银行的资产---美元换给商业银行)      金融性公司存款
Deposits of Financial Corporations
      其他存款性公司
Other Depository Corporations
                 
      其他金融性公司
Other Financial Corporations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Deposits of financial corporations excluded from Reserve Money 580.93
                 
  发行债券
Bond Issue 42238.11
                 
  国外负债
Foreign Liabilities
                 
  政府存款
Deposits of Government
17099.31 (政府存在人民银行的钱)                     自有资金
Own Capital
(这个才是人民银行的开业的本金,200亿人民币的本金,做的是20.9万亿的资产和20.9万亿的负债)    (如果你有200万的本金,能不能做20亿的生意而不担心的?)              其他负债
Other Liabilities
                 
  总负债
Liabilities
209616.  
  仔细看看上面的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从印钞机里才印了3.8万亿人民币的钱,为什么有了价值15万亿人民币的外汇资产呢?  这3.8万亿人民币,为什么是人民银行的负债呢? 因为他的取得成本和个人,和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的取得渠道不一样,个人的钱是劳动或有价值的东西换来的,商业银行的钱,是存款人存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人随时要来提取的。而人民银行的人民币,是印钞机里印出来的,印3.8万亿,成本可能只要100亿,或者300亿人民币。  仔细看看上面的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从印钞机里才印了3.8万亿人民币的钱,为什么有了价值15万亿人民币的外汇资产呢?  因为它挪用了商业银行存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如果把存款准备金从17%降到5%,而各个商业银行 来提取他们的存款准备金的话,人民银行只好开动印钞机,印出来给他们提了。  说得有趣点,就是个人和公司存款人把60万亿人民币存到工农中建各个商业银行,工农中建各个商业银行除了发放40多万亿的贷款外,还存了15万亿在人民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人民银行在这个15万亿人民币里,合法“挪用”了12万亿去买了个人和公司手中的美元等外汇。  所以,周某,吴晓灵等头脑清楚的人,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碰这个外汇储备的,因为人民币的持有人,理论上随时可以来换美元,到时候你拿不出来可咋办??  
  玛瑞克
  这也就是为什么瑞士法郎那么牛B的原因。  因为每一元瑞士法郎,对应着瑞士中央银行金库里很多数量的黄金,大概是40%左右。(每一元瑞士法郎,背后都有价值0.4瑞士法郎的黄金做储备)    1960年代,美国国库里黄金数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大量印美元用来打仗,和提高民众福利。  法国戴高乐不听话,一看,哇,你TNND印“假币”,我们法国存在美国的美元,按35美元换一盎司,换成黄金给我运回来。    后来,美国在大量要求把兑换成黄金的压力下,放弃金本位,美元兑黄金贬值。  法国的财富逃过美元贬值这一劫。  
  这个问题很复杂。你应该先了解一点最基本的财政学,为简单起见,我把央行和财政作为中央政府一体来谈(因为谈的是国家债务问题)。    国家的收入只来自两个渠道:税收和发债。    所以,出口并不是国家收入的来源。出口收到的外汇也不是中央政府的财富,如果中央政府通过强制结汇持有了外汇,那么只能来自他用中央政府的钱来换来的,或者从其它地方“借款”买来的。    前一种情况就是中央政府用税收一部分安排用于购汇。  第二种情况就是发债用于购汇。这个债包括国债,也包括央行票据,本质都是借钱。    好了。如果你能看到,中央政府即没有安排税收用于购汇(关于我国税收的规模和支出可以去财政部网站查,我国历年财政赤字,无钱用于购汇),也没有发债用于购汇(关于国债发行和央票发行的规模和用途也可以去官方网站查,并没有用于购汇借款的债务安排和利息支出)。那么这个钱来自何方呢?    如果你作为一般市场主体,肯定没办法去“强制购汇”了,因为你没钱,也没借到钱。    但作为中央政府,有产生国家收入的第三条路径。这个路径国内的财政学教科书不告诉你,但是全世界的教科书都会写,那就是“印钞票”。    印钞票购汇这个后果就很严重了,严重到什么程度,国家大收铸币税,我国资源外流,国内通胀高企就这么来的。      
  如果把存款准备金从17%降到5%,而各个商业银行 来提取他们的存款准备金的话,人民银行只好开动印钞机,印出来给他们提了  -------------------------------------------------  这逻辑不对,银行要拿那么多的现钞有毛用。商业银行显然是选择多放贷款,不浪费储备金。  把储备金换成现钞,理论上对M0,M1,M2都没影响。    印钞票购汇这个后果就很严重了,严重到什么程度,国家大收铸币税,我国资源外流,国内通胀高企就这么来的。  ---------------------------------------------------  中国的铸币税不算很多,看央行每年上缴财政部的钱就知道了。
  老天,搞的那么复杂,你看一下GDP增速和M2增速是否合理就知道了,当然并不一定全部拿去结汇
  我觉得通货膨胀是出口企业外汇占款太多的原因,这个是超大头,外资热钱能进来,但也不是说进就进,说能走就走的!    (1)为了保就业和维持沿海企业的低竞争力产业,改革开放给了沿海很多政策和资源,支持沿海办工厂,实行了不合理的固定的人民币汇率,沿海商人利用这种汇率差和税收优惠(比如很多企业专吃出口退税的钱,利用包装一下变外资企业),回国后拿美元赚取了大量的人民币货币!    然而,那些无良的商人(在中国没有信仰约束,也没有道义约束,更没法律约束),在赚完钱后,要么炒楼,炒股市,要么全家移民去国外享福!    本来这些企业家,全国先“捧”他们富裕起来(如果按正常的竞争,这些工厂根本竞争不过西方的,那么多的低成本电力,矿产,人力,基础设施等等,世界上其他国家根本整不过中国的),要么,这些人应该产业升级,把事业做大,要么进口些东西,平衡国内的“货物”缺少!要么多发点工资,让更多的人有钱消费..........    要么国家就应征税,要么一起死,要么一起活!不能承担责任时,全跑了!        (2)人民币这种汇率,国内真正需要的人,拿自己手上的人民币去换美元,去进口货物和设备,又会觉得太“贵”,就很少人愿意用!    汇率只是肥了沿海的企业主而已!        (3)楼主的问题是问:有什么证据说明是央行疯狂印钞的了!这点是不会有人知道的,说知道那些就是“瞎扯”!    这你都知道和看见了,你可以去当..........    就像有人说:我知道中国有多少多少核武器等等,很多人还真信啊!        
  顶一个!
  记号,这点很关键哦
  请不要复制广告内容,以免误杀,欢迎举报/一身有泥-- tghsjx-- 操作时间: 22:11:19 --
  acornow 回复日期: 11:41:06 
    这个问题很复杂。你应该先了解一点最基本的财政学,为简单起见,我把央行和财政作为中央政府一体来谈(因为谈的是国家债务问题)。        国家的收入只来自两个渠道:税收和发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你的解答,你的解释是我能看的最懂的,因为最简单。  然而我觉得,将央行和财政作为一体来谈不正确。  如果你把央行视为国家,那么他只能有两个渠道得到钱,即你说的税收和发债。然后你说明了这两个渠道的钱都没有用于结汇,最后得出结论央行印钞了。    但实际上,央行是一家银行,它可以向商业银行借款,然后用于买汇。    海宁的马甲有谈到这个问题。但我还没完全看懂他的话。    谢谢大家的解答。另外,真诚的希望大家不要把我当成5毛。
  都是货币专家~    把人民币一层层解剖。    受教了
  总结一下,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  假设央行所有结汇的钱都来自印钞,只要它在每次换出美金的时候把收上来的人民币再销毁,就不会因为印钞而新增流通货币。印钞和毁钞之间有个时间差,于是造成暂时的通货膨胀。而且,在贸易顺差和外来投资涌入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也会造成较长期的通货膨胀。这种贸易顺差造成的通胀责任不在央行。但我不知道央行有多少结汇的钱是印出来的,也不确定央行是否会做销毁钞票这种事。所以本段完全是废话,什么也说明不了。    央行有可能转用居民存款来结汇,这样“基础货币”可以认为没有增加,但流通的货币增加了。这一作用和贷款出去差不多。我们可以认为央行的强制结汇使得它的银根天然的较松。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结论就是:只要央行坚持强制结汇,就总会造成通货膨胀。即便在最好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也高于贸易顺差造成的通胀。
  你了解了一些,但认识还是非常模糊。  &印钞和毁钞之间有个时间差,于是造成暂时的通货膨胀。&  人民银行在印钞买美元的时候,如果印得很多,买了很多美元,是会造成了通货膨胀(这些印出来的钱去买房子,房价就涨,买什么,什么就涨),造成资产泡沫或者通货膨胀。  但是当人民银行大量卖出美元收回人民币的时候,就会造成剧烈的通货紧缩,股市房价暴跌,大量企业破产,大量的人无法正常地贷到款,    “央行坚持强制结汇”,人民银行很早就已经不强制结汇了,只是随时拿着印钞机准备印钱,在市场上购买有人抛出来的美元,以维持6.83的汇率,不然6.83的汇率要升值到6.7,6.3等,依市场情况而定,就变成真正的浮动汇率了。    “央行有可能转用居民存款来结汇”,人民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居民存款,央行的存款要么是政府存款,要么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法律上)。    ----------------------------------  正确的做法是,财政部发行3万亿人民币的国债,到市场上筹集3万亿人民币,交给央行作为“外汇稳定基金”,购买相当于3到6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剩下的交给市场去解决,美元多了,没有人买,自然人民币就升值到6.5或者6.0. 买美元的人多了,人民币自然就贬值了,市场变动并不完全符合人们的要求,但大多数时候比猪脑子拍脑袋决定强。  也算是计划经济势力的伟大残余之一吧。他们总是非常忧虑,老百姓会被市场欺负的,所以要管管。当然,最靠得住的还是“子弟兵”,就让子弟兵出马管吧。  
  先mark
    正确的做法是,财政部发行3万亿人民币的国债,到市场上筹集3万亿人民币,交给央行作为“外汇稳定基金”,购买相当于3到6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剩下的交给市场去解决,美元多了,没有人买,自然人民币就升值到6.5或者6.0. 买美元的人多了,人民币自然就贬值了,市场变动并不完全符合人们的要求,但大多数时候比猪脑子拍脑袋决定强。    也算是计划经济势力的伟大残余之一吧。他们总是非常忧虑,老百姓会被市场欺负的,所以要管管。当然,最靠得住的还是“子弟兵”,就让子弟兵出马管吧。  =======================================================  不太同意你得说法,自由市场造成的伤害有时候比猪脑袋还要严重的多,当然不能永远由猪脑袋决定,但是现阶段我认为完全市场化的危害要远远高于计划管理。
  海宁的马甲讲到央行已经不再强制结汇,后面你的解释是不是说央行通过操纵市场来保持汇率。  当然,你在解释的过程中用使用了本贴正在寻求验证的那个事实基础。    再总结各位大牛的观点,可不可以这样说:    A:国家如果想印钞,不一定要通过结汇这个途径。  B:国家如果认为由市场决定汇率会使老百姓被欺负,甚至整个国家金融体系被那些古老的金融集团所袭击,那么他就会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操纵汇率。  C:央行结汇的钱除了商业银行的借款外,只能来自印钞。两者的比例我们草民还没法确定。或者确定了但我没看懂以上大牛的话。  D:在C的情况下,操纵汇率会带来通货膨胀,必然是不好的。但如果不强制结汇,是否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也就是rank0001所说的“自由市场造成的伤害有时候比猪脑袋还要严重的多”。  E:央行明显持和rank0001同样的观点,所以才操纵汇率。进而被指责印钞。    在这其中,我看不到央行有很明显的恶意。    我的理解是否有误,请各位大牛继续斧正。
  另外,谢谢“地*产*dang*马*ke*思”的讲解,你的名字好像是敏感词,每次引用你的发言都不能成功。
  央行有职责的,稳定币值,促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购汇来源大家已经分析过了,我认为,除了使用商业银行的存款外,还有政府的存款,在央行开户的存款央行都可以使用,不够的话再印钞,印钞过多了,当央行判断市面上人民币过多了,造成通贷膨胀了,需要调整时,它可上调准备金率、发行央票、卖出国债、减少票据贴现、卖出黄金、卖出外汇、收回再贷款等等途径,收回过多的人民币的,zcwd1986 ,你的担心是多余的!结汇是必须的,否则主经济自主权没有了,人民币汇率就失控了。  
  作者:银海飞流   &zcwd1986 ,你的担心是多余的!&结汇是必须的,否则主经济自主权没有了,人民币汇率就失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知道你说的“担心”是指哪方面。  不过我也认为控制汇率有可能是应该的,理由如你所说。但对于应该怎样控制,我不懂,也就不清楚现在政府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
  作者:zcwd1986 回复日期: 09:00:33  在这其中,我看不到央行有很明显的恶意。  ABCDE      我的理解是否有误,请各位大牛继续斧正。  ------------------------------------  你说的ABDE基本都正确。  C理解有误。人民银行用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去买外汇100%等于印钞。因为这些本来该被锁死的钱,又流到社会上去了。好好理解一下。人民银行用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去买外汇,跟财政部发行国债,商业银行购买国债,财政部拿到钱后交给人民银行去买外汇。一样效果。    (印钞只是形象的说法,专业点说,就是从无到有发行基础货币)    具有该国唯一印钞权的中央银行的功能,中国教科书上写的是4大功能:1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2促进经济增长和3充分就业,还有4保持外汇收支平衡。    稳定的物价是世界大多数经济发展平衡,贫富差距小的国家的共性。  资产泡沫(股市房市)也是一种通货膨胀。    首先要澄清一点,的中央银行无权独自决定加息减息,泪shen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最大的权力属于总yang金融工作ling导小组,其次是国务会议。    2002年,2003年有过zzj集体学习,学的是世界各国是如何发展经济崛起的途径,其中一个途径是重商注意,重商主义通俗地将,就是老财主,要求各个老婆和儿女们努力工作再努力,吃得差点再少点,生产了东西,卖了拿到钱(真金白银)储藏起来,而不是消费掉,能不花的话,这些金银到死也不花。  
  作者:名字是敏感字,汗! 回复日期: 09:51:08 
     没什么复杂, 坚持印钞购汇的原因是, 出口部门,外国人,房地产利益集团,在中国领导层占有上风,它们三者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 印钞购汇是损害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  ——————————————————————————  鲁迅曾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可能你也是这样看待执政者的。    我不知道你是对是错。但是,我觉得,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应该只用简单的“判断”。以你在天涯的名气,你表达的“判断”的方式约简单,反而越容易被人认为是正确的。    或许你所下的那些“判断”已经在别的帖子中被证实过了,那样的话,就是我错怪了你。  
  2000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联储降息,导致美联储把利率在低位保留很长时间,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迫使美国发行国债,也就是印美钞,问题是美钞是世界普遍接受的货币。  美钞多印了3,4万亿美元,一方面造成大部分发达国家房价泡沫(6,7年共涨了100%),而方面造成部分资金流向新兴发展中国家,在那些国家造成房市和股市的牛市。  年的金融危机,导致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增长而大印相当于2万美元的各色钞票,他们的泡沫更大了,泡沫大了,就越来越不值得投资了,资本里面的恐惧慢慢取代了原来的贪婪。  2010年下半年,新兴发展中国家印钞告一段落,在通货膨胀下不敢再印太多了,泡沫也到快顶了。  同时美元相对升值了。因为房价大跌,各种投资品种大跌的美国,其投资收益率越来越有吸引力。当然很多人说有人搞阴谋了。  如果加上各地的动荡,对比美国作为资金停留国的相对安全,这些历年流到新兴发展中的国家就有相当部分会回流到美国。  2000年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泡沫就要各自先后破灭了,有些国家为了转移国民注意力,需要制造国家关系的紧张,使其国民感到需要国家的保护。  
  有人说美国人是不是疯了,经济这么困难(其实刚刚走出大衰退),失业率这么高,还任由市场上美元这么快速升值。美国是不是想玩自杀式攻击啊?  美元升值,美国产品对于其他国家就越来越贵了,美国人的出口问题大了。  可另一方面,美国人手里的美元购买力强了,教授,科研人员的收入在世界各地送来的产品面前“值钱”了,购买力强了,房子经过,2009连续3年跌跌,也便宜了,他们也可以安心教书,做研究了。其他各个行业,特别是美国有优势的行业的人,甚至吃低保的人,其生活水平提高了。苦的是美国出口竞争力不强的行业和失业者。(美国制造业10年里已经流失了2,3千万个工作了)。  
  长期战略思维与短期救火思维在美元和人民币问题上的巨大差异    长期战略思维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想到是的,从1983年美元以来坚挺了那么久的美元,每过30年狠狠贬值一次的美元,估计又要找收藏美元的“冤大头”了,用以帮衬着抹平互联网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    日,伴随着阿富汗战争的战火,美军战士踏入伊拉克领土的那一刻起,长期战略思维者马上想到的是,打仗要花钱,打两场战争花钱就更多了,如果国家税收连日常支出都不够,那就只好发国债,印美钞,透支未来的税收。    因为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这注定是一场全世界的通货膨胀(或者资产泡沫)。美元贬值这次不会是小贬,而是要狠狠地海贬了。黄金白银,房产,石油,矿产,粮食等等真实的财富,按美元计价要暴涨了。收藏美元的国家的房价要暴涨了(美元大本营的房价也要飞涨了,后来证明美元大本营的房价5,6年大概涨了100%,2007年次贷危机开始爆发)。    现在看,因果关系是这么明显,但在2001年,2003年就能看到这一点的人也不多。    这应该跟阴谋没有什么关系,发国债印美钞打仗,也是美国政府迫不得已的事情。    而短期思维者,看到的是黄金从80年代初的800多美元一盎司,价格总体跌了将近20年了,也没有什么“迹象”表明它要涨上去,“智库”经济学家也没有建议把美元换成黄金白银。在短期思维者眼里,“居然还让我拿多少年千盼万盼,好不容易攒到的美元去世界各地接手那些举步维艰濒临破产的破矿?”,就更可笑了。    道理太简单了,同时打两场战争,难道要有选票的本国选民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或者承受通货膨胀去支援两场战争? 这不开玩笑吗? 2004年还想不想连任了?  当然是发国债到美联储换美钞,而且不能让这些美元留太多在美国本土以制造通货膨胀,一定要找到收藏美元的爱好者。  要是能找到一个能不断拉低服装鞋子等价格的供应商,那就更好了,服装鞋子价格5,6年里一共降了30%左右,真是有效拉低了CPI指数,雪中送炭,功臣啊功臣。    打仗还真贵啊,7,8年,3,4万亿美元哗哗哗的就花出去了。还好,有人大量收藏美元。    2009年初,仗打得差不多,到了该撤军时候了(控制权还是牢牢捏住的),打仗的旧人也该走了,留下一屁股债,次贷危机,和一个石油出口大国的控制权。  次贷危机先于其它国家爆掉。  2010年4月,美国在次贷危机后疗伤2,3年了,经济学家说历时2年多的萧条过去了,投资界偶像巴菲特也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了。美元再继续贬值也都快要被开除球籍了,再继续贬下去也没有太多人再愿意继续收藏美元了。一定要给他们一个继续收藏美元的理由。  2010年,美元快速升值了,加上次贷爆发后,美国的资产价格降低了很多。资金有动力东资产泡沫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撤往投资收益率较高,泡沫已经基本消除的美国。资金有动力东资产泡沫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股市房市要向下走了。    
  是不是说:美国在印钞的情况下还能让美金升值,相当于不靠生产而靠金融加进口来给公民提供生活物资。    这是对全世界的变相抢劫吧?
  作者:zcwd1986 回复日期: 11:19:36 
    是不是说:美国在印钞的情况下还能让美金升值,相当于不靠生产而靠金融加进口来给公民提供生活物资。        这是对全世界的变相抢劫吧?  ------------------------------------  2000年,世界各国储备了大概2万亿美元,世界各地(比如毒品区和政府信用和本国货币币值不稳定的各个国家)还有很多其他美元在流通。  2009年,世界各国的储备了大概5,6万亿美元。    这些美元,都是美国政府签发的欠条,谁不相信美元,可以抛掉美元换成黄金或者其他物资。但是美元是国家结算货币,特别是石油,哪个中东国家卖石油敢收欧元日元,美国就要通过各种渠道敲打它。  更有意思的是,中东国家卖石油的美元,除了少部分给国民提供福利和一些供上层挥霍外,余下的大部分还是投资到了美国。这就是石油美元。  更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国家,没有石油,也没有矿产,但是有大量吃苦耐劳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辛苦工作,10年让美国的服装和鞋子价格下降了30%外,攒到的美元,也被负责任的“父母”拿到美国去投资了,大部分买了美国国债,也变相支持美国发国债打仗。      
  谢谢诸位
  作者:zcwd1986 回复日期: 11:19:36 
    是不是说:美国在印钞的情况下还能让美金升值,相当于不靠生产而靠金融加进口来给公民提供生活物资。        这是对全世界的变相抢劫吧?      ----------------------------------------------------------      经济学上,任何国家的央行都有在特殊情况下:印刷钞票的权利,可以视情况而定的,不是说一定不可以的,很多人都理解错了!只不过“美联储”临时印刷钞票,它的账目是:公开的,全世界都知道的,以后是要还的,除非美国全部倒闭!      “美联储”这个机构要是“悄悄”的印刷钞票流通出去,美国人民 也不会饶过它的,它的政府会被“那个”掉的!美国是私有制的,美国这个国家是按“契约”建国的,人人生而平等!悄悄印刷钞票(过量的)首先更损害了美国自己公民的利益!        美国敢于这么自信,是因为它的货币属于全球性的交易货币,可以在全世界通行!而它又是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还有,美国的信息公开和透明,以及人民对权力的制衡!你如果去投资的话,你是愿意买一个透明国家的“货币”,还是愿意买一个,比如缅甸军政府发行了的货币,你敢投资吗,缅甸军政府给你多印无数货币出来,你连知道的权利都没有,只能感觉出来而已!    不知道的东西,人类的内心都是“恐惧”的和“不确定的”,或制衡不了的东西,人们都不会去投资的,顶多是去“投机”一下而已!                              
  俺专业术语搞不懂,但能搞懂的是,一美元进来需要6.82人民币去换,中间的差额就是那些没换成人民币的外汇
  学习。
  负平生
  曾经有人想在中东建立欧元交易的石油交易所,已经被敲打了。  如果全世界不用美元交易,美国就完蛋了。一方面是建立自己的信用让全世界人民喜欢美元,一方面要保持军事实力来敲打那些偶而不听话的主。
  值得学习,多看看帖子
    打扰了朋友们,办理股票超低佣金,详情联系:QQ:
全国各地均可办理
另诚招兼职经纪人,高提成
  作者:zcwd1986 回复日期: 10:55:17 
    作者:名字是敏感字,汗! 回复日期: 09:51:08         没什么复杂, 坚持印钞购汇的原因是, 出口部门,外国人,房地产利益集团,在中国领导层占有上风,它们三者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 印钞购汇是损害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    ——————————————————————————    鲁迅曾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  从你这个回帖看出,你基本上还是没有理解印钞的来龙去脉。  换个角度,如果每年人民银行购买外汇的钱,都必需来自财政部,而不是印钞机。那么情况会怎样?  情况会是,财政部7,8年里一共需要发行15万亿甚至更多的国债用于购汇。这样,人民就非常明白外汇储备是如何来的,是从国债购买人那里借了钱用于购买外汇的。那么,外汇跟国债购买者以外的人关系不大。  而现实是,ZG不想做得那么露骨,发行15万亿的国债。改而采用隐蔽的,大部分百姓无法弄清楚的方式来购汇。所以,人民银行印钞代替了财政部发行国债去购买外汇。  所以,你拿出钱包里的钱来看,4张人民币百元大钞里,其中3张看上去是人民币,其实质是央行发行的用于购买了外汇的国债。  
  http://www./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10S04.htm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3/current/h3.htm      日,美联储基础货币供应量余额(M0)是2万亿美元(美国GDP大概14万亿美元)。占比2万亿美元/14万亿美元   (2万亿美元里,1.1万亿只是银行电脑里的数字,美元美钞纸张是9000亿美元,3000亿美钞在美国流通,6000亿美钞纸张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流通,如南美,前苏联地区,索马里海盗手里等)    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供应量在2010年3月余额是19.28万亿人民币,其中15万亿是外汇储备占款,4.28万亿是存粹的凭空印钞(这个4.28万亿是经济体所需要的,应该印),GDP 30多万亿,占比19.28万亿人民币/30多万亿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用于购买外汇而发出去的15万亿人民币是基础货币(其他基础货币约为5万亿人民币)  如果没有外汇储备,中国的占比是4.28万亿人民币/30多万亿人民币      外汇储备只是让中国人民银行代为保管,其所有权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而属于全体人民币持有者。    为什么?    因为当今世界,纸币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法币。(黄金是劳动和资源消耗的结晶,而纸币印刷费很低,现代电脑社会,存款只是银行里的一个数字)  所以,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负债,人民币的持有人之所以愿意为人民币而劳动,是因为人民币能换来粮食,住房,服务及其他东西。  而美元欧元日元,是外国政府的央行的欠债。    美国欧洲等欠中国人民银行2万多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在欠了凭空印出来的4.28万亿人民币外,还因为外汇储备而欠人民币持有人15万亿。    中国人民银行本身自有资金只有219亿人民币的本金。(印的钱是人民银行的负债,人民银行自己都不把印的钱算在自由资金里)    
  http://www./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10S04.htm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3/current/h3.htm  
  印成冥币就好了,那样随便你每年因多少!!!!
  多印钞票去购汇其实是拿老百姓的血汗钱送给拥有美元的人!!!!
  同意楼主观点,国内的通货膨胀并非起源于央行的强制结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铸币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