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推广怎么做好本地推广特色产品所举办的交流会

地方政府推广本地特色产品所举办的交流会_百度知道
地方政府推广本地特色产品所举办的交流会
只要是四川境内的县举办的都可以、,交流会等,求这类节日.,双流棠湖海棠花会例如汉源花椒节
名人、请什么人来捧场?确定活动主题?可以先多在网上搜索一下全国各地有哪些地方举办过一些什么样的活动、人无我有,提升知名度、商家等、在什么时间。地方政府推广本地特色产品、对谁举办这样的交流会或推介会、如何宣传报道,人有无优,无法打开知名度,没有必要,否则现在各地都在搞这样的活动。8、记者、活动内容和方式等、游客,要注重差异化。6、活动流程。比如说通过省旅游局。2、提前准备活动方案?7,浪费钱还没多大的效果、驻XX办等,最终流于自娱自乐、通过什么渠道来做推介呢?希望能达到什么效果、预算是多少费用?当地政府希望吸引哪里的人来参加?比如领导。3?51,如何创新,而且是值得自己参考的、在哪里举行、当地在省城的商会组织。4?这个根据当地领导的关系而定,最好先到当地省会城市去做这样的推介活动?一般来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地方政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主办: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海南旅游特色商品网上交流会
访谈时间:日下午15:00访谈嘉宾:罗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民进海南省委旅        游委员会主任)访谈嘉宾:陈水雄(海南省旅游商品研究基地研究员) 访谈嘉宾:李恒(海南海世界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访谈内容:海南如何发展旅游特色商品
&&&&&&&&&&&
[主持人] (15:03:10) 各位南海网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南海网新闻会客厅两会特别节目,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近几年海南迈出的每一个坚实步伐都跟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2013年两会召开前夕,海洋经济必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旅游新探索的话题也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今天我们请到了三位嘉宾,和我们探讨一下如何发展海南旅游特色产品。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他们是: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民进海南省委旅游委主任罗健;海南海世界工艺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恒;还有资深媒体人、海风杂志社和海口经济学院学报主编、台盟海南省委参政议政委员副主任陈水雄。
访谈现场。(南海网记者 颜区骧 摄)
[主持人] (15:03:31) 非常高兴大家能够到我们南海网新闻会客厅做客。说到旅游,现在人们到哪里去都要买点旅游产品,自己留作纪念或者是拿回家送朋友,这已经成为我们旅游的一种习惯了,我想问一下罗处,您觉得现在海南的旅游商品市场情况怎样?
[罗健] (15:04:21)
目前海南的旅游商品市场情况不是很乐观,现在可以提供一个数据,这个数字是我刚刚得到的一个数字,就是海口旅游协会有38家企业会员,38家企业会员去年一年的总销售额才1亿,1亿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全海南去年的旅游收入是300多亿,300多亿传统旅游商品市场,因为这38家企业已经几乎涵盖了海南主要的旅游商品市场,整个的销售只占了1个亿,就是很不容乐观的。
[主持人] (15:04:27) 您觉得咱们海南旅游商品市场应该怎样定位?
[罗健] (15:07:13) 我个人觉得我们海南旅游商品市场应该高中低端都要兼顾。我们的游客中有非常高端的,因为海南是度假胜地,另外我们还有大量的观光客,观光客尤其多,旅游工艺商品如果全走高端路线我们会抛去很大一部分需求游客,这些游客需要什么呢?来到这个地方按照广东人的话说就是带一点礼品回去,比如说要给同事带礼品,不可能都买高端的,像我们有的珍珠,我不可能回去给十几个同事送一个珍珠链,我们可能带一些李总开发的小椰雕和小挂饰,车的挂饰或者手上戴的挂饰。这个高中低端都需要有,这样销量也很好,现在总的来说我们这个市场没有打开,没有打开我们海南的旅游商品市场,尤其是这一个亿只是讲我们海南的旅游特色商品,我们所说的商品市场不包括免税店那些,涵盖那些就比较特殊了。海南特色旅游商品还不仅仅涵盖像李总开发的这些东西,包括海南食品如咖啡,以及一些黎苗族特有的食品,这些土特产品应该涵盖到旅游商品里面。另外就是海南的水果,每到水果上市的季节,进入海南机场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每个人都是成箱打包,这一点都应该纳入整个范围之内。其次就是高中低端我们必须兼顾到,而且产品要多样化。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民进海南省委旅游委员会主任 罗健。(南海网记者 颜区骧 摄)
[主持人] (15:07:41) 罗处给我们的建议是高中低端都要有,然后产品要多样化。您刚才一直提到咱们李总的公司的产品,那我下面这个问题问一下李总,您怎么会对海南的精致工艺品感兴趣呢?
[李恒] (15:09:59) 原来我在大学内地读书时,每次出去要给同学老师送一点小东西,基本上选择了我们的椰妹老椰雕厂做的,还有送一些小贝壳,后来我毕业之后到国企工作了几年,然后又有两三年在广东打工,借这个机会走了全国很多地方,回过头来我发现我们的家乡海南特别漂亮,漂亮不仅风光漂亮,实际上海岛的海洋资源也非常丰富,比如说椰子壳、贝壳之类,后来我经常探亲回家,带来带去内地人特别喜欢,但是总觉得这些礼物好像还是比较低层次,资源没有得到较深的开发。后来2000年的时候我觉得条件差不多成熟,应该回来创业。因为家在海南开始创业时,创业切入点选择时就盯住了海南本土特色资源这一块来进行开发,选择具有我们本土特色并且外地不可复制的一些好的资源来开发一些中低端。接着开始从中低端一直往高端走,特别是我们的海洋工艺品目前做的还算可以,13年一直盯住海南特色一直没有变过。所以我经常跟朋友说,这13年来李恒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利用海南本土的特色资源来开发具有海南特色的个性工艺品,把礼物带出岛外,对我们海南本身也是一个宣传,并且朋友也很开心。
海南海世界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恒。(南海网记者 颜区骧 摄)
[主持人] (15:10:14) 而且您的乡情也融入在里面,刚才李总说到寻找海南特色本土的东西,陈总您觉得海南的特色工艺品的特色和优势在哪里?
[陈水雄] (15:12:36) 在回答你这个问题前,我先提一下,我们海南的旅游商品研究基地,是社科联跟海职院共同创办的一个机构,我们每年都撰写了很多报告并给两会做一些提案,我们毕竟承担了省市的科研项目,还出了一套书就是《旅游商品论丛》。我们做的这些调研里面,刚才提及的几个问题,我们在书中也有论述。我认为我们海南旅游商品产业有4个方面优势,第一就是独特的资源,刚才罗处和李总讲的黄花梨和沉香都是独具海南特色,人无我有,是独一无二的;第二是有独特的文化,黎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黎锦当中表现的是独特的民族文化;第三,有一个相对广阔的市场,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来海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现在不单是旅游,每年来海南开会的也很多,海南的会展经济也不断发展,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礼品或者旅游纪念品;第四,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像李总说的这个砗磲,现在变成海南的四宝,原来有海南三宝,海黄、黎锦、海捞瓷。我们《海风》杂志以这三种旅游商品做了三期专刊,在网上卖得很好。现在又有了海南四宝――砗磲,来自深海的宝贝。这在内地没有。很多人不认识,连“砗磲”两个字都不会念。现在认识了,很多人来海南就买这宝贝,海南送礼品就送这宝贝。这是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出岛送给外地的朋友,他们非常高兴,这个就是海南旅游商品行业的四大优势。
[主持人] (15:12:47) 刚才您说的是优势,但在一开始罗处也说了现在在我们整个行业并不太乐观,那就是说这个产业一定存在瓶颈,您跟我们分析一下旅游商品的瓶颈是什么?
[陈水雄] (15:14:47) 简单来说就是四个方面,第一缺乏高端的人才。第二,缺乏一个成熟的市场。第三,体制机制不给力。第四我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这个可以具体展开说,就是我们的认识和重视的程度。我们知道旅游业,刚才讲了是海南的支柱产业,搞研究的人很重视数字,刚才罗处也介绍了,2010年海南接待旅游过夜人数超过三千万,海口市作为省会城市接待的会议达到了9500个,大型的会展将近一百个,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它有一个会议中心,去年12月就接待了中国一汽集团一个采购年会,参会的人数达到1700人,这样来开会的或者来旅游的都是需要购买海南的旅游工艺品,在会议上送给他们。所以海南旅游礼品的市场非常大。第二类,就是旅游购物或旅游商品产业,从我们搞研究的人的角度看,在旅游行业当中是属于旅游业的四大支柱之一。旅游业包括旅游景点、宾馆、旅行社、旅游购物这四大产业。现在的问题,第一是这一块我们海南现在
的旅游酒店业和旅游景区的建设速度发展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档次比较高,但是旅游购物这块我们发展还是比较缓慢。
海南省旅游商品研究基地研究员陈水雄。(南海网记者 颜区骧 摄)
[陈水雄] (15:17:10) 这里有一个数字,按照国际市场,发达国家旅游购物的收入一般占到旅游收入的40%到60%,中国大概有20%,我们海南可能更低,所以这个跟海南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一个省份地位不太相称,所以就是认识上面我们可能还没有重视,或者没有真正的提到议事日程加以重视;第二,就是旅游购物的特点,游客的行程非常短,受时间的限制。第三是机制体制不给力,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行业协会的服务,还有一个跟我们的高校的教育。如何做到“产研学管”四个方面结为一体,形成合力。这个方面我们做的不够,也可以说是资源整合不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海南旅游商品缺乏一个成熟的市场。我在广州读大学,也在广州工作过,李总也是在广州创业回来的,我们在广州发现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很大的旅游商品市场,比如说茶叶茶具市场,那个规模非常大,而且辐射到国内外,然后把国内外的一些茶叶、茶具都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集散地。你到浙江的义乌更不用说了,那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像菲律宾这个国家都有一个国际性的贝壳交易市场,而海南就一直缺乏这样运作成熟的市场。
[陈水雄] (15:17:48) 我们新港那里搞了旅游商品批发市场,那个档次比较低,环境质量比较差,后来有人提议在骑楼老街做一个商品市场,那有一个问题就是设施停车场有限,不能容纳太多的车辆。我前两年跟海南花卉大世界策划了一个琼洲文化风情街,这个风情街刚好机场和市区中间,占地70亩,分有园艺、旅游、生态和琼州文化四个主题。那里有停车场将近三千个,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目前已有黎锦、黄花梨、沉香、砗磲以及海南土特产商品等展销馆。项目位于机场和市区之间,交通非常便利。该景区去年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还成功承办了第十届中国(海口)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会。现在关键是把文化、风情和旅游购物的文章做足,同时抓紧招商,充实旅游商品的品种和数量,以吸引人气。
[主持人] (15:18:17) 就是您希望有一个专业的市场。那这里有几个问题了,第一我们的岛外游客来旅游,最讨厌的就是我们导游把我们带去购物,那这样的市场会不会让游客的旅游体验变差?第二个问题我们做这个市场是否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支撑它?
[罗健] (15:20:51) 这种专业的市场,尤其游客凭着旅行社带往的这些景点,现在旅游市场购物特别多,大家这个一讲起来,尤其是游客,说起带他去购物点都很反感。感觉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李总现在是商家讲诚信,有一些利益分配的问题商家必须把这些东西和商品拔高价格,这个价格上一定程度上虚高。比如说春光生产的椰子糖、椰子粉,他们超市里面卖和专业旅游购物点这个价格相差很大,这一点引起游客的反感很正常的。如果我们做这样一个专业的,我想如果去过丽江的人就会想到,在街上可以买到一些当地的特色工艺品,不一定要非常专业,像陈总说的在滨江路那条街,原来的花卉大世界,其中一块有它的好处,但是将来要靠什么支撑,就是刚才你提到的,他要怎么样支撑维持下去是一个问题。你想一下就是建这个花卉大世界的老板他完全免费提供商铺这个可能性不大的,因为有投入必须要有回报;其次这些商家他最终又转进一个怪圈必须拉旅游团队进入,旅游团队能不能进入,这个成了问题,旅游团队进入购买力达到什么程度?
[罗健] (15:22:50) 做一个比喻,如果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东西便宜,何苦跟旅行社到这个地方买,因为毕竟我们海南有几个比较专业的购物点,比如说京润珍珠他就是做珍珠的,那么他这个比较专业,别的是不是把他们都放到一起,如果说整个街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甚至包括国内的旅游商品都在这边可以采购的话,这个是一个好的办法,但是如果远离城市,因为水巷口毕竟接待本地人,、我盯住这个旅游商品这么长时间也就去过一趟,因为海口旅游商品协会办了一期,就是去年底借着欢乐节搞了第十届商品交易会,我也是借着那个时候到水巷口看看,平时我们不怎么关心这类事物的人基本上不会到那个地方去,因为位置比较偏。比如说到机场才顺路看看,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商场的位置比较重要,水巷口海口市政府这个骑楼老街就是要做产业化的。
[主持人] (15:23:00) 罗处的意思就是怎么样把旅游和商品巧妙的润物细无声的融合起来,这非常重要。
[罗健] (15:23:56) 比如说到义乌没有感觉到哪个旅行社,旅行社也不管你,你高兴在那里逛一天都有,就是给人一种感觉不是非得执行这一项任务,旅游购物跟当地人融合,就是当地人也在购物,不单单是说我们有一些购物点当地人是不能进去的。过去早期的海口出现了几家专做海南土特产的店,早期我不知道,我去人家不让进,他说必须是旅游团队,这样的话也没有什么意思。
[主持人] (15:24:20) 刚才陈总分析了优势和弊端,咱们来说说开发海洋产品。李总你们公司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其中很多产品跟海洋和海南特色有关,陈总是学者,在这方面比较有发言权,您给我们说说您对开发海洋产品有什么建议,李总您听听这些建议能不能执行?
[陈水雄] (15:27:03) 首先一点明确海南的优势所在,我们就是要更新观念。我开玩笑问一下外地朋友,我说你知道海南姓什么?他们说海南还有姓啊。我说海南姓“海”啊。所以我们的产业发展战略方面,第一要靠绿色崛起,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第二,我们要依海兴省,大力发展热带海洋产业,我们可以称之为一个蓝色产业,这个或者说是蓝色经济。我认为海南的希望是在海洋,海南要从绿色崛起走向蔚蓝。蓝绿相应,海南前途无量。你刚才讲到发展岛屿经济,开发海洋产品,这个题目可能有一点大,比如说,要讲如何发展岛屿经济,开发海洋产品,那就要讲到如何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发展海洋交通、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方面。我认为海南的海洋旅游产品或者旅游商品有很大的市场,把这个文章做足了,对于旅游的推动非常有利。刚才我们的李总把他的一些说法讲出来,第一就是要真正具有海南特点,所以海南发展海洋旅游产品方面一定突出特色。第二,要品牌至上。突出什么样的特色?第一是地域特色。第二是民族特色,越是地域越是民族,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我们要打造品牌,品牌包含着文化创新,包括你的产品质量,包含着整个的服务,因时间有限,所以我这里就想提出这样几点。
[陈水雄] (15:27:50) 另外,在品牌打造上面,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一是如何保证旅游商品质量和艺术的品质,如何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包括它的材质、设计、工艺服务等等方面。第二,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也是旅游商品的灵魂。没有文化的话,我们的旅游商品产业也无法发展不起来。一些商品,虽然有地方特色,但是品质很差。比如我到三亚搞调研,到天涯海角,有些当地居民拿贝壳珊瑚来卖,在贝壳珊瑚上染色,这个糟蹋了原材料和资源。所以我希望海南的旅游商品能注重文化内涵。这个我只能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观点。
[主持人] (15:28:02) 李总刚才说到品牌和产业产品的开发,我看您带来一本书,给我们看看有哪些产品?
[李恒] (15:31:20) 我很赞同陈总的意见,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在做这样的事情,海南它是一个岛屿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地方,所以自然有一个很浓郁的地方特色,这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所以现在做那么多年一直在做这个。一个是绿色,一个是海洋,海洋实际上是我们的大头,我们可以用一些沉积在海床底下很老的旧贝壳,打捞上来之后可以做很精美的纪念品和高端工艺品,在产品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并且当作迎来送往的礼品非常精致,这个是海洋这一块。另外我们还有陆地上的,比如说黄花梨,还有就是沉香都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海南的沉香是世界上公认最好的,沉香也是可以雕刻做工艺品,这个是沉香木,这个可以做蚊香也可以做药用,我们现在把它开发出来作为旅游纪念品。另外我们还有一些顶级珠宝所用的一些材料,虽然海南已经不多了,但是也是属于海洋主题这一块,好好开发起来也是市场前景非常好;另外还有一个黄花梨工艺品,我们做成珠子、手串,黄花梨已经是国宝了,我们海南推出了国宝,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国宝出来。毕竟海南有些资源比较有限的,所以要挖掘以前沉积下来的,特别是像我们的贝壳,我们贝壳也是有一定的年龄和生长周期,自然死亡之后沉积在我们的海床里面沉积很多年,甚至几千年上亿年,这个就像我们和田玉做出来的工艺品非常好,你看我这个也是贝壳做的。我们用一些平常不起眼的东西,开发出来更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并且很有文化,很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的一些纪念品。
[主持人] (15:31:24) 这是你们品牌打造的一步吗?
[李恒] (15:32:36) 我们一直走了几个阶段,刚开始回来的时候从低端产品做起,就是椰雕什么的,慢慢的渗透到始做黄花梨、沉香、珊瑚之类的高端产品,因为刚才罗处长也说了,中高低端都要有,那个低端市场就是我们做那么久总结出来,低端市场竞争最激烈,因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没有特别好的创意,所以做出来整个市场同质化,只要有钱挣大家一哄而上都来,做了一下没有钱赚了谁都不赚了。
[罗健] (15:32:47) 我们最早岛服出现的时候市场挺好,但是一旦市场打开之后一些低端产品出来了。
[李恒] (15:34:10) 所以最近酝酿写一个文章就是《个性与特色是海南旅游商品必由之路》,因为我们建设的国际旅游岛,那我们旅游商品怎么样发展,怎么样打造品牌,这个不光这样说说而已,而是说你首先要打造出来一个本身要有一个属于你的特色和文化的内涵。说到个性,你看我们去很多景点购物,这个景点看得到下个景点也可以买得到,等于要有个性,能不能做到一个景点做这个产品只在这个景点卖。我的朋友在欧洲旅游,在景点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东西,他要匆匆忙忙没有买成,以为下一个站还有,到了下一个站准备再买就买不到了。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旅游景点应该跟这个旅游商品开发这一块的企业密切合作,打造出有自己的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有纪念意义好的旅游商品。
[主持人] (15:34:26) 这种产品目前为止我知道的只有呀诺达森林公园,它里面有个特有的产品是热带雨林里的青蛙玩偶,很可爱。
[罗健] (15:34:34) 猴岛也有专属的旅游商品,就是一个绒布的猴子。
[李恒] (15:35:39) 这个问题主要是景点和旅游商品开发企业的沟通不足,因为旅游景点这一块基本上做的商铺、购物点,基本上租给了别人,所以可以自由经营,没有约定的限制。比如说在这里只能买本区或者我们的专利产品。我觉得这个市场很大的,所以我觉得景点应该改变观念,不要打造一个景点,有一个漂流就十个漂流,要打造不同的特色包括旅游商品参与其中提高文化的品牌内涵,这样我们的旅游商品开发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我们的旅游景点才有可看、可玩、可乐的东西。
[主持人] (15:35:57) 刚才我们学者说了学者的想法和意见,企业家说了企业家在做的,那接下来我想问一下罗处,作为政府层面是否应该有一些引导和支持。
[罗健] (15:37:13) 我们省政府这一块在引导上,政策支持上算比较大的,现在旅游商品这一块到底是谁管?现在这个是多头管理,有一段时间李总跟着我跑了好几个省参加展会,但是这个展会很多都是商务厅办的,旅游部门如果是进入了一个作为接待旅游团队的,这个就归旅游委管了,但是其实好几个部门在管,现在我想工信马上涉及到管理了,就是原来轻工业这一块,商品就是商务厅在管,这个涉及到多头管理,这个多头管理的今后,政府怎样在上面支持和扶持,这个是一个问题。像李总,反正就是单打独斗。
[李恒] (15:41:04) 七八年前,当时我说提议创办一个海口旅游商品协会作为一个平台跟政府对接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还在,但是基本上没有达到我们旅游生产企业想期求的愿望,刚才提出来关于我们的海南旅游商品做不大,做不大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市场,毕竟我们海南岛孤悬海外一样,本地的市场比较窄,靠旅游购物这个面更是窄,那个时候内地来采购我们的海南特色,海南的商品在外有很好听的名声,但是真正在海南采购的时候,整整呆一个月的时间没有找全,所以我觉得一个企业是做不到的,一定政府做一个规划,或者做一个来协调打造一个集散地之类的。因为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第一,我们要把我们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商品推向市场,不能光光靠我们海南这个地方,我们内地也有需求,我们可以运输到内地甚至出口。我们要打造这样一个平台,让企业这个平台包括采购商这个平台可以得到一个便捷或者发展,到一个地方采购就可以一网打尽,到一个地方可以把海南旅游商品采购完了,企业所有生产旅游商品都可以进入一个场地来,所有各个门类东西在这里,你又有一个好的平台,从开发生产根据市场的信息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和科学,更加准确的,企业慢慢拉动起来了。特别是我做了十几年,我一直努力,包括我的同行很多在努力,前边已经很多人倒下了,但是我在坚持要做一个品牌谈何容易,没有支持这个市场靠自己摸爬滚打难度很大,所以希望政府给予我们重视,可以真正的对旅游商品开发重视,因为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块,购物肯定免不了,你看看免税商店里面有几件东西是我们海南本土的产品,我们海南那么多好的特色资源,那么丰富的东西,有那么有文化没有挖掘出来的东西,那么要走向世界的话肯定很受欢迎,我们做十几年多少商品运到内地送人,他们都很开心的,特别是他们进入海南看到那么多漂亮带有海洋气息的东西特别开心,所以我想打造一个平台,并且对一个企业和市场都比较好的一个平台,来助力我们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对外的一个全国或者世界的一个窗口,我觉得是一个很有好处的。
[罗健] (15:42:20) 海南的椰派投资公司,最近在南大桥边上就是做一个旅游商品的集散地,初衷是这样,因为现在没有开业,还没有看到里面的情况还在装修,前一段时间他们也派人跟我们去天津招商,这个目的想法就是想做成一个我们海口这边旅游商品的集散地,就是说在这边不单单买到我们的海南旅游特色商品,还可以买到国外的,我看到他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的一些产品非常漂亮,我们不一定有这种机会到那些国家去,但是我们可以在这里采购到这些东西,这个集散地我想它的这个运作它的开业,我想会对这个状况有一定的改变。
[李恒] (15:43:20) 现在他们在做购物点也好,集散地也好,旅游商城之类的也好,他们没有考虑到我们海南本土企业的一些实际的情况。实际上我们海南的整个生产企业的旅游工艺品的生产企业有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小和散,没有几家真正有实力的,打造商城考虑到我们本土企业进去的门槛多高,因为有些人孕育一个市场有一个阶段,没有开始挣钱已经倒下了,所以也要考虑到,为什么要求政府来出面协调或者要有一些扶持政策,真正的为商家可以起到一个作用,这样让企业有一个成长、发展的机会和时间。
[罗健] (15:45:55) 部分海南旅游商品的生产企业他们自身都存在着很多缺陷,一个是缺乏人才,这个肯定的,像李总它的雕刻师傅都是内地请来的,缺乏创意,还有就是对市场、产品的研究。其次,缺乏平台,销售的平台,销售平台都比较窄,因为一个公司本身甚至有一些就是“夫妻店”,就是非常小的几个人做的东西,这种店你想让他一下子投入很大的资金去做销售,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印象非常深的就是这几年省旅游委出去招商或者参加义乌每年一届的国家旅游局举办的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那个是永久设在义乌了,今年已经好几届了,而且这个是省旅游委做的这件事情,就是省旅游委出展台请你们商家去,请你们商家去到那里设展和销售,因为义乌小商品市场会引起比较大的关注。如果说,让一个企业自己去设展,展台费和花销一算成本高了,在那里有订单算了,搞不好一个订单没有拿到,自己权衡一下不愿意参加了,其实我们海南同样可以打造这样类型的东西,就是说中国博览会这样的一些吸引商家进入,但是最好的是打造一个永远不谢幕的博览会,这个是最好的了,因为我们的今年三千多万人次的游客,三千多万的人次他们往回走的时候不带一点礼品回去,这个挺可惜的。
[主持人] (15:46:04) 而且现在游客带的礼品多数是水果这些低端产品,还比较少有这些高端的旅游商品。
[罗健] (15:46:14) 高端商品像李总也有遇到自己的瓶颈,他要知道有人带去。
[主持人] (15:46:20) 品牌和宣传很重要,而且比如砗磲,这个产品的文化氛围更强。
[李恒] (15:46:53) 现在贝雕、贝壳这个装饰品需求也很强,特别是近一两年很多人对于收藏这一块很有兴趣,有的甚至从北京专门听到消息来海南找我,上次参加了一个展销会,北京一对夫妻看到网上一个信息,他们马上订飞机票,飞到展会上来了,他们很喜欢收藏这类东西。
[主持人] (15:47:22) 今天咱们刚好是南海网新闻会客厅两会特别节目,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把各位的声音带进两会,刚才各位谈了我们的优势和现状,最后,请每一位都说一说咱们现在的旅游商品产业,对于政府的一些期望。或者是意见和建议,跟我们说一说。先从陈总开始。
[陈水雄] (15:48:04) 我给政府的建议,就是重视刚才说的,除了规划和打造平台,再一个就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海南的人才培养有一个问题,现在政府要帮助这些工艺雕刻人员、制作人员申请职称。海南高级的美术工艺师屈指可数,现在不如浙江东阳的一个小地方。我们似乎连续十几年没有评过民间工艺大师了。
[李恒] (15:48:23) 民间工艺大师是中国美术工艺美术总公司,每年北京一个大的展会可以拿作品参加,这个连续很多年没有了。
[陈水雄] (15:49:33) 政府应当首先帮助企业,帮助民间美术工艺人才获得这个资质,以前还评了不少椰雕美术艺人,现在好像没有了。所以李总非常缺这样的人才,都是到外地找。找来害怕人家挖走,给的报酬也不低。第二,政府在资金上面要给一些支持,特别是龙头企业,有些做出贡献还要给予奖励。当然政府还有一个管理,就是对假冒伪劣加大打击力度,假水晶、假珠宝、假珍珠,包括海南黄花梨也有假的,这个单靠政府不行,要和行业协会配合,行业协会要制定标准,有关部门可根据这个标准来认定。总之,这个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这是我提的几点意见。若从企业的角度讲还是要注重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尤其是文化创新,这个是最重要的。
[李恒] (15:50:49) 作为企业,经营企业的方面来说,我们觉得就是提一个建议,我觉得我们既然是建设国际旅游岛,那么除了旅游,旅游商品是必不可少的,购物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我觉得我很需要政府的重视可以打造一个能够方便我们企业发展或者有那样的一个好平台,我们真正需要一个集散地,我认为条件我们比较成熟了,希望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对于我们的旅游商品开发企业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扶持。所以,未来我的愿望是可以希望通过政府的扶持和我们企业自身的努力,能够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海南特色资源的高端工艺礼品、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可以进入我们的免税城,里面有越来越多的海南商品,这是我的希望。谢谢!
[罗健] (15:52:07)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我想更多的就是政府要尽快制定政策上旅游商品企业的倾斜,这种倾斜包括财力、政策、甚至包括规划,我们看到了省旅游委对于2013年工作任务里面,其中就有关于这个旅游商品的打造问题,其中有规划,还有一些扶持的政策,都提到了希望政府在这个方面给予支持,另外一个就是政府要在人才培养上面拿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甚至在一些学校尤其一些大学,或者职业学校,我不知道海经院有没有开设这个专业。
[陈水雄] (15:52:27) 现在准备开,原来好几个学校开,我们的教育和市场企业需求相脱节,脱节表现在我们的教材和老师,教材大多是通用的,偏重理论,缺乏地域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的教材,我们缺少这个双师型的老师和实训基地。这亟需改变。要做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艺术专业进行多方面、深层次合作,使产、学、研紧密结合。
最后一点,也就是关键的一点,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海南并非是文化的沙漠。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有不少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是我们要有发现的眼光,善于挖掘和创新。
[罗健] (15:54:18) 从我知道的反正对于涉足这一块领域主要的还是理论上讲,但是真正走上市场的不多,这个人才培养上,包括引进像李总他们非常希望引进人才没有办法,甚至包括一些管理人才,管理人才包括销售人才,现在我们在这个方面非常缺乏,这个也希望政府在这个方面给予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扶持。另外一个政府要有一个很关键的,在管理上面一定要。海南好不容易出现一些品牌,政府要好好的保护他们,这些品牌你看刚才我们提到的岛服,甚至早期的一些椰雕产品,出来了一些因为他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出来的谁都会做,做的以次充好什么都出现了,甚至包括了一些食品的东西,对于一些品牌像春光这种,除了支持它还得保护他,像李总的海世界产品这一块,有没有什么创意和注册之类的东西,因为你这个我真想不通就是怎么样一种,你这个产品人家同样可以请人做,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李恒] (15:55:09) 我们现在能够做的,一个好的工艺师给的待遇很高,我们的工艺师一个月收入可以达到两三万,就是做功的精细上,要求品质上的提升,包括工艺和内涵上面,我们也是打造一种有海南文化印记的东西,目前正在推出,本来想做一个成果的汇报,今年计划准备出一本书,可能马上出来了,还有一个做工艺精品的艺术展,现在正在联系场地。
[罗健] (15:55:43) 这个展会也是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做这样一个展会其实很有好处,为什么你看义乌会把中国旅游博览会拉到他那里做,拉到那里做来参加博览会本身也是旅游者来到这里住房和吃饭,把省会经济带动起来了,另外做这个展会也是企业相互交流的一个机会。
[李恒] (15:56:40) 这两年得到一个经验,特别是2012年,通过我们打造品牌龙头的这种企业,这种带动作用非常强,原来那个不论雕出什么东西都可以卖,最近雕的差的问都没有人问,送人人家也不要,我们工艺水平往上提高一点,下面的很多企业跟着上来了,所以我们旅游商品必须打造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这样才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竞争也是好事不一定是坏事,所以这两年我们得到的经验,尝到的甜头比较多,一件精品出来我们可以卖十几万,他们一看不可思议。
[主持人] (15:57:17) 其实消费者的需求是这样的,一方面有了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在需求当中做对比,最终选择做工精良质量好、物美价廉的那一个。今天在这里几位提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了咱们的旅游商品的未来走势以及发展方向。在这里我们衷心的希望咱们海南的旅游商品今后可以发展的更好,因为毕竟旅游产品是海南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祝李总的公司,这个龙头企业,可以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谢谢三位!
[罗健] (15:57:27) 谢谢!
[陈水雄] (15:57:30) 谢谢!
[李恒] (15:57:32) 谢谢!
[爱海南] (01-24 10:45) 旅游商品,文化传承很重要
[熊仔] (01-24 10:33) 海南旅游商品如何在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全方位创新经营理念,提高国际旅游岛旅游商品的影响力呢?
[南海网网友] (01-24 10:28) 海南人自己都看腻了的东西,求创新,如果能搞到连本地人看了都觉得很新奇有趣,那就好啦。要不断推陈出新嘛,老三样真的不大好。
[南海网网友] (01-24 10:27) 我觉得特色旅游服务也算是旅游商品的一种吧,但是海南好像这方面只算中下水平,搞好特色服务,让游客带走美好的回忆也不错啊。
[南海网网友] (01-24 10:25) 好像海南说起来除了什么贝壳雕啊, 街头一堆的廉价工艺品啊,黄花梨啊,咖啡椰子啥的,就没有特别让人想买的东西了吧?特别是景区的廉价工艺品还搞很特别似的卖出了高价,真的很丢脸,想个办法创新不行吗。
[莫非] (01-23 23:25) 为何海南有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但没有带来应有的收益?发展迟缓的症结在哪里?未来如何转型升级?旅游商品这座富矿,海南该怎么“挖”?
[一+一] (01-23 23:18) 到一个城市旅游,都要买点东西带回家,去西安买铜车马,去云南买普洱茶,去苏州买刺绣……到海南来了买什么?除了耳熟能详的椰子糖、兴隆咖啡、贝壳工艺等外,很多游客不知道还有哪些选择。嘉宾们能否推荐一二?
[老猫] (01-23 23:06) 小小旅游商品,一生旅游记忆。除了椰雕、贝壳、岛服以及黎锦,海南还可以让游客带走什么?
[迷途] (01-23 22:00) 海南最后代表性的特色旅游商品是什么?椰子壳?椰子糖?还是椰子粉?泛滥了的东西,怎么谈得上是特色?不知道嘉宾们是如何看待这些已经没有新意的海南旅游商品。
策划:频道中心
规划/编辑:月满
设计:王尹 技术:王志敏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海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地商城推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