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金净流入5月29日大东南十转1以后我的资金变多了呢

2014年第1期信息中大及南大东南大河海大等院校辽宁校友会大连联络组
2014年第1期信息
中大及南大东南大河海大等院校辽宁校友会大连联络组
2013年10月联系中大校友获得的信息:
在通讯录中的中大校友有28位,处于五种现状:
一、身体尚好,取得联系的:
1庞懿,青光眼。
56张豪文戴一平,
7王彬,去外地参加兄的追悼会。
8彭声汉,参加了年会。
9马鋆,参加了年会。
11杨勇为,听力减退,儿媳接听。
二、在国外:
12徐绍源,1314郑崇忠钱荔若,27叶淑铭。
三、电话无人接听:
15汤季芳,16陈书霖,17徐兰金,18孙云寿(不与外人来往),19浦金德,20孙敬一。
四、电话不存在:
21王弘立(定居上海),22梁娟,23徐兰屿,24吴寒石,25夏培静,26许开甲,。
五、病逝:
28雷椿,2012年11月27日病逝,肠癌。对他的逝世,校友会表示沉痛哀悼。
王乐群和朱琼瑶代表校友会于2014年2月15日下午和17日下午带着鸡蛋、水果拜访了中大校友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彬校友和中大校友大连医科大学教授梅懋华校友,带去了全体校友们的问候。
一到王彬老师家,就看见室外园内的果树,蔬菜塑料小棚,对他们全家辛勤劳动,运用科技,果蔬丰收,绿色有机食物不断,早已耳闻目睹,一些中大校友还去他家品尝过他们的劳动果实。王老师精神矍铄,充满活力,与我们愉快聊天,他说身体好可能得益于劳动和三十年的野外作业,49至79年在建筑工程设计院工作,长年在工地忙碌,文革中两年直接当工人,做过泥瓦工,铆工,焊工,起重机指挥。而退休后又从事园艺劳动,八十多岁了,经常一天劳动三小时,也不觉得累。校友们要向他学习养生之道,多多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
王彬老师是江西人,出生于北京,后到南京读小学,中学,到四川中央大学上大学,中央大学初搬四川,条件极其艰苦,240人住一大草棚,点煤油灯看书。1949年毕业,由于有复杂的家庭背景、海外关系,内控使用,工作照干,但不能任命正职,在建工部下属的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管人事,指挥生产,工作做得很好,得到领导和群众好评。
文革中他与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再所难免地受到调查,其中调查他两个问题,一个是否是“青年会”会员,另一个是否在美国教会学校上学。前者因为他在上海上学时兄长为他交费到基督教会办的四川路八仙桥游泳馆游泳,后者是因为暑假里兄长为他交两元钱在上海贝当路(即今天的上海市衡山路)的教会学校操场上打篮球。可见“文革”十年浩劫整人时的荒诞、无中生有。
“文革”期间支援三线,设计院搬迁到四川,王老师被调到四川工作,后又调回沈阳,文革结束后,他很想干点工作,要求调到学校教书,南京建工学院,沈阳建工学院都联系过,最后55岁来到大连理工大学从野外工作转到学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我们还聊到化物所的激光试验,我们母校与大连化物所很有缘,化物所先后有四任所长是我们的校友,屈伯川是第一任所长,张大煜(大学时期先入东南大学,后转清华大学)是第三任所长,楼南泉是第五任所长,张存浩是第六任所长。我们的校友大连化物所张存浩院士获今年国家最高科技奖。为祖国科技事业奋斗60余年,86岁高龄的张存浩凭借在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等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赢得了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
17日下午我们来到大连医科大学教授梅懋华校友家,梅老师夫妇是空巢老人,儿子在美国,有一孙子一孙女,女儿在瑞典,有一外孙女,儿子寒假探亲后刚回美国,为老人安装了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相连的设备,方便与海外子女联系和丰富生活内容。他们请了佣工,已经做了五年了,上下午来做家务,外出采购,到单位领取物品,都由佣工代做,每月工资二千元。
梅老师是大连医科大学的元老,1949年夏南大毕业就接到大连医科大学的聘书,与吴襄、孙云寿一起来到大连,直到96年70岁,辛勤工作47年。1969年至1984年因学院搬到遵义,在三线工作了15年。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5月4日,当时称关东医学院,是我党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和未来国家建设对医学人才的急需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医科高校。1949年,关东医学院与大连工学院等一起并入新成立的大连大学,成为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大连大学撤销后独立成立大连医学院,从此正式成为五年制医科高校。文革后1986年夏元洵(或吴功侃)任校长时,动员老教授们申请博导,梅老师带头申请博导获准,全院申请了3、4个博士点,升格为医科大学。梅老被誉为医科大的功臣。
梅老师与王乐群校友回忆起大连的往事,大连化物所的前身是日本侵华期间于1907年建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中央试验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中长铁路局接管,改名为“中长铁路大连科学研究所”。1949年3月移交给大连大学,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50年9月改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1952年归属中国科学院,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1954年6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1961年12月,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49年王乐群的父亲原也要来大连工作,当时大连已是民主政府,王校友的父亲是受国民党委派来大连接收化物所的人员之一,张大煜等一批科技人员从丹东绕道来大连,顺利到达大连,但政府不让他们代表国民党接收,表示如果愿意留下就任命为所长、研究人员,否则就回去。张大煜就留在了大连,成为中国催化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1952年至1968年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另一批科技人员是从沈阳到大连,被阻,回上海了,其中就有王乐群校友的父亲,他在上海参与建造了第一条过黄浦江隧道。王东群校友说,我们都与大连有缘,我父亲没能到大连化物所工作,结果我代父到大连化物所工作。
大连联合校友会丁林龙同志代表东南大学校友参加了东南大学校友总会会员(理事)代表大会。
会议报到时间:12月6日(周五)下午2:00起 会议报到地点:东南大学榴园宾馆一楼大厅(四牌楼校区西门)
大会议程:
时间:2013年12月7日下午3:30 地点:东南大学榴园宾馆新华厅 主持人:东南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 杨树林
第一阶段(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1、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四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
3、 审议并通过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4、 关于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人选的说明
5、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建议名单
6、 选举产生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第二阶段(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1、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建议名单;名誉理事聘任名单
2、 选举产生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机构
3、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讲话
大连校友会会长江亲瑜当选为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辽宁地区的理事。
大连化物所张存浩院士获今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科学报国 无尽无悔——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存浩(辽宁日报头版)
1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存浩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大红的获奖证书。
为祖国科技事业奋斗60余年,86岁高龄的张存浩凭借在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等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赢得了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
急国家所需,人生多次“转行”
1950年,22岁的张存浩放弃在美国继续深造的机会,拒绝了国外多家单位给予的丰厚待遇,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次年春天,张存浩来到大连化物所,正式开始了他报效祖国的科研人生。
60多年的科研经历,张存浩把它划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他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为了满足国家的需求。
上世纪50年代,国家石油紧缺的形势十分严峻。为解决国家急需,张存浩接受时任所长张大煜交派的任务,积极投身于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
60年代,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地迅速发展前沿技术,张存浩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的研制。
70年代,化学激光成为国家战略需要的前沿课题,此后的20多年间,张存浩的科研主要集中在激光领域。这次转行对张存浩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搞激光比搞火箭推进剂还难。 ”张存浩回忆当年情景时说,“主要是一无所有,资料、仪器、设备样样都缺,光谱仪、示波器什么都没有。
”而这项工作又需要集成多个学科的知识,以当时的中国科技水平和科研条件来搞这项研究难度可想而知。
最终,张存浩率领团队开展了我国第一个重要的化学激光体系的研究,解决了化学激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超音速化学激光器,为我国化学激光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80年代,张存浩开拓了我国短波长化学激光的研究方向,于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的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研制化学激光的同时,张存浩还十分注重化学激光的机理和基础理论研究,开创了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作为“任务带学科”的典范,张存浩在开创我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并取得多项杰出成果的同时,还推动我国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等学科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创建了我国短波长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回首60年的科研路,张存浩从未对自己多次“转行”感到遗憾:“从青年时代起,我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开辟畅通路,让人才脱颖而出
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的科技栋梁。张存浩在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同时,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青年人才。
解金春是张存浩的学生,至今他还对获得首届吴健雄物理奖的那篇论文念念不忘:“作为导师,论文发表时张先生排在第一位是理所当然的,但张先生却排我为第一完成人,把自己排在最后。
为了让年轻人收获成功与自信尽快成长,无论是担任课题组长还是室主任,张存浩提出的许多科学理论和思想在取得成果和获得重大奖励时,他总是把最大的功劳归于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和合作者。
张存浩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和在香港等地讲学所得的酬金全部捐赠给大连化物所设立奖学金,以此激励更多的青年学者发奋学习,献身科研。
1986年到1990年,张存浩担任大连化物所所长,开始 “科研管理一肩挑”。在领导的岗位上,他致力引进并培养一大批杰出的青年人才,对于有才干的中青年科技人才,他敢于大胆提拔并委以重任,竭力为其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何国钟、沙国河、杨柏龄、朱清时、桑凤亭、杨学明……如今,他的团队中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和学生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为大连化物所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991年到1999年,张存浩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当时,中国的科技投入还比较少,国内和刚回国不久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缺乏基本的科研条件和研究经费,科研工作常常因此而受到影响,这期间张存浩竭尽全力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曾感激地说:“张存浩先生对我们的坚决支持,时时激励着我、温暖着我,使我在回国一年多时间内,就和同事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为了通过基础研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担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期间,张存浩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培养青年人才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他倡议设立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目前已资助了3000多名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其中近200位获得资助的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科技研究领域中的将帅型人才。这项措施的实施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科技领军人才的基础。
追梦不停步,报国精神薪火相传
尽管已经86岁高龄,但张存浩仍活跃在科学研究的前沿。每天早上7点起床读报之后,张存浩都会先给大连化物所打个电话,详细询问课题的进展情况,然后再给试验场打电话询问激光实验的进展。随后,他会上网查阅国外的科技进展情况,批阅学生的文章。
令张存浩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他的强国富民、科学报国追求,在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员身上得以传承和延续。
世界领先的煤经甲醇制烯烃技术,就是几代大连化物所人以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为我国“以煤代油”战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烯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基本原料,其下游的聚烯烃塑料制品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研究利用非石油资源生产烯烃的技术。当时石油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严重,但大连化物所人敏锐地意识到用煤替代石油生产烯烃的重要战略意义。面对许多人的不解和质疑,他们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与国际同步开始了“煤-甲醇-烯烃”的技术研发之路。尽管困难重重,但大连化物所始终没有中断对煤制烯烃的研究,在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同时积极开展产业化推广。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国内许可19套商业装置,投产后将形成超过千万吨烯烃生产规模,这意味着我国一半以上的乙烯可以从煤转化而来,对解决当前石油短缺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过程中,大连化物所积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近5年共承担辽宁省项目34项、大连市项目13项,获17项省科技奖励,在我省转移转化项目168项。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大连化物所发挥科研国家队的作用,努力为创新驱动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依托多年积累的学科优势和创新能力,大连化物所凝练出“一三五”战略规划的科研方向。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告诉记者:“我们将集全所之力,稳步推进‘一三五’战略,并始终保持上升态势,实现建设一流研究所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以下是该媒体网址:.cn/lnrb//index.htm
母校信息:
王郁琦在南京大学演讲 题目出自南大校歌(全文)
演讲题目:一诚天下动
主讲人:王郁琦
陈校长(骏)、国台办陈副主任(元丰)、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及在场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午安,大家好!
一、我与南京大学的渊源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到南京大学,和各位南大的同学们见面,有很多媒体说我这次来大陆访问是历史性的,问我为什么第一站选择来南京?而有各种的揣测,我要在这里告诉在座的各位,其实是因为我和南京大学有一段特殊的缘分,所以我希望到南大和各位同学们见见面、说说话,这就是我选择第一站到南京最主要的原因。
看到各位同学,我不禁回想起1990年,也就是24年前,在那两岸交流刚刚起步的时代中,我曾经是台湾大学辩论队的一员,当时我代表学校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大专辩论赛,有机会与南京大学一群优秀的青年朋友结识,其中有大地海洋系、法律系、文献情报系和哲学系的同学。
我一直珍藏着当时南大同学赠送给我的雨花石,这些石头有着斑斓的色彩,我想它们的售价或许不高,但是对我来说就像是无价之宝。虽然包装的盒子已经随着岁月而泛黄破损了,但是小石头都还光泽温润,好像蕴藏着永恒的友谊与记忆。每每把玩着这些小石头,都会让我想起那一段充满热情的青春岁月。
当年的亚洲大专辩论赛,我们台湾大学打入决赛,对手正是你们的学长姊,决赛的辩论题目是: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我们台大站在反方,否定这一个命题,力主人类和平共处是不可能的。我还记得当时说过:“在我们谈论‘可能’这个字眼的时候,请大家注意,我们要用现实的证据来推论可能性,不能用一种空想。”那是一场双方激烈交锋的比赛,当时你来我往的场景,至今仍鲜活地停留在我的记忆中。
环顾两岸互动的历史,在1990年依旧是剑拔弩张,和平可以说是难以企及的现实。作为一个大学生,辩论无非是一场斗智的竞赛,当时的我从没有想过,会将促进和平作为我的职业或是志业。但24年后,就是这么因缘际会,当我在前年接任陆委会主委后,我的任务,就在寻找海峡两岸和平相处的可能。能够访问大陆,能够拜访南京大学,就是希望以更实际的行动,来证明“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还记得当年代表队晚上有门禁管制,可是再强大的门禁也挡不住年轻人想要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热诚。台大和南大的同学虽然彼此陌生,但却一见如故,对彼此的校园、社会与文化充满好奇,话匣子一打开,总是停不下来。
在那时,我第一次知道,“土豆”在大陆一般指的是台湾所称的“马铃薯”,可是“土豆”在台湾指的是“花生”。我们和南大的同学花了一点时间,才搞清楚彼此讲的“土豆”原来是不同的东西。
那次交流经验让我深深体会:两岸文化、社会与教育有太多隔阂,但只要怀抱热情与善意,一定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只要能够务实地面对差异,必定能够创造更多共识与合作的机会。
二、我步入政坛的因缘
我过去在学校里研究科技法律,当我还是大学生时,就立志要当一个大学教授,从没有想过要从政。2007年,我加入马萧竞选团队,协助策划青年政策白皮书。我们有一批学者专家彼此激发创意,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政策建议,其中以“青年壮游台湾计划”,最受到青年朋友的欢迎。
“壮游”是指自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欧洲人在教育青年上,都希望借由一趟旅程,开阔视野,壮大心志,将旅行视为成年礼。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当想方设法,让书房里的宅男宅女有机会深入台湾的高山、海滨与社区,认识台湾人情之美,进而投身志愿服务的工作。这个计划很受到年轻朋友的欢迎,台湾的民意代表也很关切,有位立委在立法院中就半开玩笑地质问官员,她说:“请问,要多‘壮’才可以去旅游?”事实上,这个计划想充实与壮大的是青年的视野与胸怀,绝对不是体重!
这一系列的青年政策兼具人道关怀与改革创新,让我有很大的成就感,后来我受邀进入政府服务,历经多个职务,我始终关心青年的议题。
三、两岸青年交流的权益保障
两岸青年交流规模最大的开放,莫过于2009年台湾开放陆生来台就学的政策,我们开放陆生的目的是:
第一,让两岸年轻人,在步入社会前就有机会做朋友,长期下来,一定会有利于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
第二、大陆的同学都十分优秀,一起学习,彼此砥砺,可以让台湾学生多一些竞争及合作的经验;
第三,台湾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可以和大陆分享,协助培养大陆青年。两岸青年如果能够真心交朋友,两岸如果都能善待彼此的学生,长远来看,我相信友谊必将跨越差异,和平终将永存。
台湾在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就学后,有一些配套的措施,一时之间还没有立即配合修正,其中争议比较大的就是,大陆同学是否纳入台湾的全民健康保险。
我的想法很单纯,从人权观点来看,不管任何海外来的学生生病,如果因为付不起庞大的医疗费用,因而没有办法获得妥善的照顾,这绝对不是台湾社会所乐见的事情。让病者有所医,是人道思考,也是普世价值。两岸或许在制度上都会对外来的学生有所限制,但我总觉得,只要台湾善待来台的大陆学生,中国大陆也应当会给予台湾在大陆就读的学生同等待遇。
诚如北京一位80后的工程师刘霄在自行车环台后所说,台湾是充满人情味的。2012年9月,就读台湾淡江大学的一名大陆同学,因身体不适住院检查,发现得了“紫斑症”,情势危急,淡江大学的师生为了帮助她筹措医疗费用,发动募款。同时,20余位台湾和大陆的同学自发性地组织24小时看护排班,轮流照顾;在出院后,同学依旧轮流到住处陪伴她。这位同学表示:“很感谢师生及朋友的帮助,生病后多了很多家人!”有位素昧平生的女士看到报纸,还亲自带来鸡汤,让她深深感受到台湾社会的人情温暖。
我相信人情只能救急,制度才能治本,要从根本上保障陆生,还是必须从立法的角度入手。陆生纳入健保的议题,经过许多次与其他政党的沟通后,台湾出现了越来越多支持的声音。最近民进党在讨论两岸政策的会议结论纪要中,特别强调要善待陆生,这个说法与国民党长期的主张不谋而合。我相信,“善待、不歧视”的观念会成为台湾的主流意见,一旦立法完成,就可以为两岸共同增进人权保障尽一份心力。
四、两岸青年血液中的侠义精神
在政府服务的同时,我现在也在大学里开一门课,台湾的研究生都非常关心政治与社会改革,看到媒体对政务官穷追不舍,以及立法委员对政府官员不假辞色、钜细靡遗的监督,经常感到好奇。之前有位同学很同情地问我:“老师,你离开学校去担任陆委会主委,会不会觉得压力很大?会不会感觉很委屈?”
我笑了一笑,回答他:“在台湾,从事公众服务虽然压力很大,但还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老实说,在台湾,记者无所不在、媒体无所不报和名嘴无所不知的环境中,再加上立法委员在‘国会’的充分监督,在台湾担任政府官员的确相当辛苦,但我认为这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民主政治虽然不完美,实行上也不是没有缺点,但让官员因为受到监督而不敢滥权舞弊,这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政治人物感受到压力,正是民主的价值。我在中学时代就读过罗家伦先生的《新人生观》一书,罗家伦在1932年到1941年间担任南大前身的中央大学校长,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奠定了“诚、朴、雄、伟”的学风,创造全国名校联考三分之二的学生,都以贵校为第的辉煌纪录。他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侠出于伟大的同情”,两岸年轻人共同的语言是武侠小说与线上游戏,或许可以一起重新聆听一下罗家伦的高见。他主张:
中山先生说“革命是打抱不平”。他打抱不平的方法,也和墨子一样,不是为私人报复的,更不是快意恩仇的,是要以大仁、大义、大勇的精神,去改革政治,解决民生的。……必定大家充分培养推广这种伟大的同情,政治才有改革的希望!
我很赞同他用侠义与同情的精神谈改革,尤其是在台湾民众所生活的自由与民主的社会,这是在经济发展之外,大家共同的期待。所以不仅仅陆生的人权要一视同仁,其他包含大陆配偶权益的保障、人道探视议题的优先研议,都代表着台湾社会所重视的价值。
以两岸最近正积极讨论的相互设置办事机构为例,就显现出双方必须在异中求同。两岸互设办事机构的目的,纯粹就是服务两岸人民,虽然互设办事机构在政治上有些敏感,但性质上应是中性的。我们一直主张,海基会派驻人员应当可以探视在中国大陆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台湾民众,这是基于人道的关怀,符合普世的价值,更是台湾社会共同的期待。
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也会支持,当亚洲崛起,当两岸都更为富强的时刻到来,罗家伦说过:“弱是罪恶,强而不暴是美。”两岸都有责任为周边区域的和平来努力,共同承担国际社会的责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台湾也愿意承担有意义的任务,在国际社会奉献力量。例如:当国际上有重大灾难时,我们期许两岸会一起并肩,一起投身到救灾与抗灾的人道救援工作上。
五、两岸青年应当共同振兴民族文化
两岸近年来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对于南京大学的同学来说,一定特别有感受,因为在存续中华文化上,你们的校友唐君毅先生贡献不小,故事也最为动人。唐君毅是新儒家的大师,在1940年任教于中央大学哲学系,共计六年的时间。1949年他迁居香港,与钱穆、张丕介等人创办亚洲文商学院,后来更名为新亚书院,在经济状况捉襟见肘的贫困时代,依旧坚持办学,坚持传承中华固有文化。
在大陆轻忽中华传统文化的1960年代,他感到十分悲愤与伤痛,以一个飘流异地的中华子孙发出了“花果飘零”的悲叹,形容自己家园中的大树倾倒了,只能委身在他人的园林之下,找一片树荫遮蔽,以求苟全。但是他在中华文化陷入黑暗长夜时,依旧坚强地相信“灵根自植”,呼吁中华儿女重视生命所依所存的历史及本源,只要凭藉着一瓣馨香,把文化理想与道德生命的种子种植在学子的心灵中,中华文化就会根植在世界,传承下去,中华民族也才能得以复兴。这种“花果飘零,灵根自植”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中华儿女,追本溯源,我们要向培养出唐君毅的南京大学致敬。
台湾一直保存着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珍惜正(繁)体字与传统的典籍,传统的民俗活动像是祭孔、读经、中元普渡、放天灯、蜂炮等等,在融入台湾日常的市民生活中。在民主、科学与自由的现代价值薰染下,我们开展出一套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它的核心价值就是多元进取、勤奋朴实与诚信包容。
贵校原址南京四牌楼的六朝松,历经一千四百多年淬链而屹立不摇,以及台湾的中央大学迄今依旧以“松”为象征,都是体现中华文化不畏霜雪的永恒精神。两岸青年应当可以从历史文化传统的大生命、大根源中汲取养分,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提出更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与思想。同时,更应当一起共同努力振兴民生实力,这应当也是两岸民众共同的梦想。
回首台湾经济奇迹的发展过程中,也要感谢另一位南京大学培养的人才,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的李国鼎先生,他从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国投笔从戎,后来参与了台湾的工业建设、财经政策乃至于扶植尖端科技。在资讯产业还在起步的1979年,李国鼎就高瞻远瞩地在台湾规划设立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奠定台湾成为资讯科技之岛。可以说南京大学培养了李国鼎,而李国鼎培养了台湾的资讯产业。
传统儒家文化重视“五伦”,也就是“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许多不属于五伦所界定的关系。因此,李国鼎先生在晚年提出了“第六伦”的观念,提倡在现代社会之中,更需要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大众的“群己关系”,期盼能藉此重建工业化社会中的道德伦理以及社会规范。
最近我注意到中国大陆有许多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讨论,对于向来重视与珍惜传统文化的台湾民众来说,自然会感到关心。事实上,从唐君毅和李国鼎两人的身上,台湾得到最大的启发莫过于,在迎向现代化与工业文明的同时,应当也要重视精神文明,进而大步迈向公民社会。因此,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努力过程中,台湾民众希望看到的是:
要发展的不只是军事强权,而是以王道精神,促进周边区域的和平;
要增进的不只是经济发展,而是以人本精神,创造富而好礼的社会;
要让中华文化发挥崭新的创意,以软实力影响全世界。
六、结语:一诚天下动
各位同学,我很喜欢南京大学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期待学院中的青年人要能弯下腰、贴近土地,进而实践知识。同样在研究上,我相信两岸的青年都会认同“嚼得菜根”中那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同面对一甲子以来,举凡对日抗战以及两岸互动交流等阶段的事实。这样的精神,希望能够由南京大学开始,健全各个学科的发展,让我们一同正确理解两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能没有隔阂地面对现实,迎向明天。
两岸交流在2008年之后,进入了半世纪以来最为和平与繁荣的一段时光。从事两岸交流工作日久,我要坦白地说,两岸无论在文化、观念与制度上,依旧有相当大的差异,两岸的发展有赖于青年一代共同思索、研究并寻找对策与方向。
南京大学校歌中有这么一句话:“大哉,一诚天下动!”诚实与诚恳不仅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但是,究竟要投注多少的诚意才能改变世界?究竟要秉持多少的诚心才能开创局势?
我不禁回想起24年前,当我和南京大学的同学在新加坡相遇与相识,我们大家一起认真思辩“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在有限的时间、陌生而又紧张的场域中,双方既是竞争对手,却又想成为至交好友的心情,正是我现在诚挚的心意:相信只要我们投入更多的诚意去抚平历史的隔阂,面对现实的差异,才能真正去异求同,开创出未来崭新的格局。
两岸文化、经济与贸易的开放速度,已经不是问题,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关键因素在于两岸交流的宽度与深度能否再加强。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有勇气在自己生活中尝试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正是那些使社会臻于伟大的人!”
各位年轻的朋友们,两岸隔阂有历史的纠葛,有现实的差异,你我的长辈过去在两岸交流上有许多贡献,但是也有他们的局限,而新世代青年身上是没有历史包袱的。两岸要能增进了解,携手振兴民族,需要更具创意的青春力量,需要更伟大的宽容智慧,才能够打开一个个难解的心结。
我期待青年世代,能够从学术、研究、文化与经济上的合作互动开始,能培养出更务实的认识与政治互信,才能寻求出真正的共识,承继民族的文化,富裕民众的生活,共同迎向一个更为和谐的两岸关系,这是我衷心的期望。谢谢!(编者注:文稿局部有改动)
附:南京大学校歌
作者:李叔同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来源:凤凰卫视)
(编者注:王郁琦(1969年-)曾任台湾马英九执政团队的核心幕僚。2008年马英九当选后至2010年3月1日曾任“总统府”内部发言人、2010年后担任“国安会”安全咨询委员。2012年9月19日起担任“陆委会”主委。过去曾担任国民党籍“立法委员”丁守中之助理。2014年2月11日至14日,王郁琦率团访问南京、上海。主要行程包括: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张王会”)、拜谒中山陵、在南京大学发表演讲、与上海学者智库座谈、前往上海广播电视台参访、探访上海台商子女学校等。)
学科内涵得到新提升。进入ESI的7个学科排名均大幅提升,其中工程学上升至第83位。
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增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3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为历史最好成绩。
&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新增“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2人,“青年千人计划”3人;新增“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新增“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7人,其中具有海外博士学位45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74.7%。
科技工作保持良好势头。获“973项目”(青年科学家专题)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84项,经费达1.75亿元。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项,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6项,获资助数再创新高。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9项。申请发明专利1611件,获发明专利授权668件,PCT(国际专利)32件。SCI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16位,较去年提升1位;EI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12位。
& 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派出赴国(境)外攻读学位、短期学习、交流的学生1575名,较去年增长50%。派出赴国(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合作的教师905人次。聘请来校讲学、合作研究的外国专家900余名,聘请来校开设全英文授课专业课程的外国教授近百名。召开国际学术会议23个。在校海外留学生达1622人,较去年增长了17.6%,其中学历生1201人,占总人数的74%。
此外,《东南大学章程》正式颁布,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核准的高校章程。和谐校园建设成效显著,校园文化蓬勃发展,举办了精品人文讲座和文艺演出活动数十场。各校区、各院系、各直属单位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
河海大学: 
启动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学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学科以优异成绩再次蝉联全国第一;围绕“2011计划”,我校牵头的“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和“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首批立项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学研究成绩显著。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创新引智基地;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其他纵向项目38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01项;英文期刊WSE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目录。
整合资源打造“一流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获准建设3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11项;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新增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水利、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中心。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0项;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学校就业工作获评“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暨全国“就业50强”。
营造良好人才培育环境,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今年新增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在团队构建方面,新增教育部创新团队2支、江苏省创新团队1支、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支;王沛芳教授入选“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
学校内部管理、民主管理不断加强。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齐头并进,服务与保障工作水平切实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欣欣向荣。学校被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荣获“江苏省首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首届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河海大学工会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目前,学校正着力建设“综合性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并为今后建成“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徐悲鸿、高觉敷、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53697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5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26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11人,副高级职称624人;专任教师183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2人。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6406人,其中师范生3318人。在校研究生共1006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65人,硕士研究生9004人(学术型5323人,专业型3681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5141人。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39105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20.76万册,电子数据库87个。校园里拥有2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211工程”建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2011年获批成为研究生院试点建设单位,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覆盖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覆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9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本科专业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
南京师范大学不断推进“厚生育才”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特色专业8个,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8本,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各1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被列为江苏省内本科自主招生试点单位;学生在“挑战杯”等全国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3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重点研究基地、全国妇联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近些年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5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第一单位),7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各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研究中心5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4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在地方建设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一贯重视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大学,是国家设立的对外汉语教学基地、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和港澳台地区幼儿教育培训基地;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及南京法语培训中心、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等国际性研究和教学组织。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佩斯大学和法国阿尔萨斯大区建有3所孔子学院(学堂)。与13所海外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学校37所。与世界上3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外国专家400余人,其中长期专家56人。有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留学生(学历生)1300余人,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1700余人。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整体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学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和“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留学回国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师范大学将深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为江苏省早日实现“两个率先”,为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截止日期: 2013年11月15日)
周光宏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对2013年全校的工作进行总结。他指出,2013年,学校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目标,扎实推进“1235”发展战略,各项事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他从三个方面对学校2013年工作进行了总结。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整体活力。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全校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师生员工的作风得到进一步加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的信心得到进一步激发;严格自律、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全校上下风清气正、昂扬向上、努力进取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扬。
周光宏指出,集民智、促发展,就是问计于民,就学校发展重大问题进行敞开式讨论,学校先后召开了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实行路径与措施、学风建设、学科团队建设、大学国际化、经费统筹等五个学习研讨会。治四风、聚力量,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调服务理念。敬业爱岗、按章办事、热情服务。
二是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周光宏指出,2013年,学校启动了学校章程修订工作,完善了以学术委员会和大学部的学术治理结构,为教授治学提供了保障,学术权力在学术评价方面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周光宏对2013年职称评聘工作、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果、职称评审改革以及中层干部任期考核和换届聘任工作进行了详细梳理。
周光宏指出,人才队伍方面,近两年引进人才约为前10年总和。首批聘任了2位钟山特聘教授,首席教授和学术骨干两个层次的建设思路逐步明确为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建设。新增2名杰青和1名长江学者,首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实现长江学者的突破。在职称评审方面提高了聘任条件,增设了“推广研究员”和“教授级高级实验师”岗位。
干部聘任方面,修定了《中层干部管理条例》,现已基本完成了中层干部任期考核和换届聘任工作。截止目前,共新提任处级正职16人, 46位同志轮岗交流,一批年轻有为的被委以重任。一批德高望重老同志主动提出退居二线,积极推荐年轻同志,一批因任期、年龄和身体原因改任调研员,他们为南农事业发展做出了主要贡献。
三是以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目标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周光宏指出,2013年世界大学科研论文质量排名中,我校农业领域排名较去年上升32名,居世界109位, QS大学排行榜上,我校排名农科113位,两个排行榜的数据基本一致,比较客观地反应了我校在世界高等农业教育中的地位,以及我校在迈向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进程中实现了跨越式进步。周光宏从科学研究、学科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办学资源等方面总结了2013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亮点。&
周光宏指出,2013年作为“十二五”承上启下之年。在科学研究方面,首次以Article Research(研究报告)形式在《Nature》上发表科研成果,这是我校继2002年在《Nature》上以letter形式发表论文后,科研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获得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4年获得5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励。在人文社科方面,继1995年首届之后,再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经费首次突破亿元。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整改顺利通过了验收,同时学校还新增2个国家级的科研平台和1个国际参考实验室,为学校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科与队伍建设方面,继续有新进展。第三轮学科评估农业资源与环境排名第一,这是我校首次在农学门类实现一级学科排名第一。3个ESI学科排名稳步提升,农业科学排名第104位,植物学与动物学排名143位,环境生态学排名389位。
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实施“教学年”活动,学校把人才质量和学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教育成为标兵,2013年再获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十二五”以来累计获得6篇优博,位居农业高校第一位。
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我校倡议设立的世界农业奖,在校庆日成功举办首届颁奖典礼,提升了我校在世界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中的影响力。首个农业特色的孔子学院在中肯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正式揭牌。
办学资源方面。卫岗青年教师公寓和体育馆即将竣工,同时获教育部批准立项了第三实验楼和牌楼青年教师公寓,新校区建设在曲折中不断推进。在经费筹措方面,学校获批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发展长效机制专项、内涵发展专项等。
2013年,全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要求,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校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为切入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年活动,着力推进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认真落实方山会议确定的七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2014年学校总体工作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关键,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内涵发展,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保障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大力推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
南师附中:
喜报:截止今天(2014年1月16日),南师附中本部2014届高三出国班目前已有20多位同学拿到了国外大学的offer,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录取情况。
南师附中推行“无人监考”考试制度
“诚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当今社会关心的重点问题。我校今年在期末考试中推行“无人监考”考试制度,重点在于考察培养学生“诚信”的基本素养。经过之前的宣传,既有整班的报名申请,也有同学个体的申报,最终在高一高二年级设置了10个“无人监考”考场。在这些特殊的考场中,主要由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维护考试秩序。“监考老师”只负责考试试卷的收发、试卷印刷不清的问题的解答和考场情况填写等工作。学生提前到达考场,按照编排好的座位就座,考试过程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维持考场秩序。诚信考试是一名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更是一名附中学生应具有的道德素质。孟子有云:“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附中的学生们在无人监考考场中践行着“诚朴做人,诚信考试”的作风。用他们良好的考风考纪交出了一份优秀附中学子一点儿
诚信答卷。
第四届“熊博士”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中我校学生荣获二等奖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熊博士”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中,我校金堇惠同学的作品《运动对人体乳酸生成量的影响》,周若楠、赵笛、王梓涵同学的作品《当代女性美甲健康状况的分析与调研》均获得全国二等奖。这是我校首次参加全国比赛,也是江苏学生参加此项比赛获得的最好成绩。向参赛同学表示祝贺,向指导老师表示感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o为什么会冻结资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