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存钱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呢?这商品定价符合市场规律什么规律

怎样看待5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
[19981219988199811199810—11]
&&&&&&&&&&&&&&&
20%90199112199851993---19951996
&&&&&&&&&&&
209.8%8%2.3%
199719987---8199421.7%10.98%5%
&&&&&&&&&&&&&&&&&&&&&
&701989199735%70%5
&&&&&&&&&&&&
&76%494519971/53/454000500
&600100%1988
&1962196319701988
&&&&&&&&&&&&&&&&&&
[125201030330212510101000.250.70180%10--2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有什么意义?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的回答(270票)】:
谢谢邀请。。由于这项政策目前都还是前瞻性的一些东西,所以就列一些tips来回答一下好了。
目前的版本是缩水版,原版本的构想相对现在要更为宏大一些,克强总理对于部委的阻力,最后拍了桌子,这项魄力还是颇有气度。
那么,我的回答分为两部分,穿插在其中,正好回答你两个问题。
目前的主要内容就这么几个:
1,商务部通报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申报稿中明确提及希望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等创新
3,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
4,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
5,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还将逐步允许海外企业参与。目前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正在筹谋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现上海综合保税区)内设立交割仓库。
6,行政政策上偏向,高端制造、加工、贸易、仓储物流企业在此落户。
那么很显然,自贸区的政策无非就针对的就三个点:
第一,人民币对外业务。
第二,外资落户。
第三,更具国际规则的贸易试点。
(资料引述:
第一,利率市场化。
既然要保证人民币自由兑换,那么其核心必然是利率市场化。在此次的方案中,明确表示在区域内实现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说白了就是对于以前较为封闭的中国羊圈,在这个情况下,将羊圈和整个草原的围栏去掉,你可能会遇到狼,可能遇到饥荒,这样的方式就是希望羊能够跑得更快。其主要冲击的是银行业的利润下滑,
1,商业银行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中小金融机构会面临洗牌。
2,利率市场化可以使不同职能和业务的金融机构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3,贷款价格会因竞争加剧而下降,特别是大客户议价会明显回落。
4,银行利差进一步收窄,特别是存款利率会持续上升,进一步挤压银行利润空间。
5,挑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自主定价能力。
对老百姓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一旦完全实现,普通百姓选择银行存钱的思维和行为必将发生较大的改变。
对于大众客户,会更关注银行基础储蓄产品的稳定性和收益性,以及银行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对于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客户,会在确保存款安全性、金融便捷性的同时,更加关注银行投资类产品的服务;对于富裕阶层的客户,会更关注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验。
第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风险可靠前提下)
1,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在区域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
2,在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先行先试;
3,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
4,(逐步)未来企业法人可在自贸区内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个人则暂不施行。
5,上层(可能)要求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投资融资理财,国家将提供制度性便利。上层要求自贸区建成亚太运营中心,面向亚太中心,而国家亦将提供制度性条件。
那么以上直接导致的就是上海的自贸区:
1,成为人民币业务大本营,并且人民币业务和整个外汇市场的运营模式完全与国际接轨。
2,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以及中国企业对外的扩张和经营环境,扩大引进外资规模的需要。更为公平和市场化的条件,对于外资在华经营会相对宽松。
3,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民对人民币币值稳定。也同时表明了政府对于主导“开放型”有了一揽子配套。
4,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日渐收紧的投资环境,盘活货币存量,这也几乎是整个自贸区的核心观点之一。
对老百姓的影响
这个其实很显而易见嘛,货币的自由兑换首先方便出行,其次,老百姓有那么多的钱,国内投资渠道很少,老百姓把钱放在银行呢,银行利率又低,因此中国老百姓有权利到海外投资,分散投资。
第三,保税区的建立
(请注意是建立,不是新设立)
上海这次不仅仅是普通的保税区,虽然细则并没有出来,挂着特殊海关监督的牌子恐怕不是简简单单的噱头。
保税区的作用无非就这么几点:
1,便利化服务性企业。
2,扩大上海作为港口的港口功能性,尤其是上海不同于香港,上海是一个可以直接对中央政府提供庞大税收的港口。
3,提升转口功能和物流功能,吸引大量的出口工厂和保税仓库。
4,集成口岸,监管职能集中,利于进出口贸易。
所以这次四个新保税区和物流园区的建立(这里的建立是指的新一期投资开发和新规划,不是指新设立,这几个以前就存在)明摆着就是要扩大上海这个直接可以贡献税收的港口以更大的产钱效率以及保护正在趋于疲软的上海港口产业和进出口业务。
对老百姓的影响
这更简单,这个意味着老百姓可以买到一些在中国生产,外国设计的便宜货,购物方面是最直观的影响。比如大家都很关心的进口汽车和电子产品,以及原版引进的一些出版制品。保税区的配套还可能涉及诸如国际学校一类的教育类产品。以及更为廉价和高效的国际物流服务。
第四,允许设立外资银行以及民资与外资合办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外资资信公司,并且放开了一些交易以及融资系列的权限(诸如融资租赁与期货交易)。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以及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了解到,外资银行可在保税区开展试点的人民币业务,但不享受国民待遇,可从事各类零售及批发银行业务,包括接受存款、企业融资、贸易融资、财务活动、贵金属买卖及证券交易等。然而,允许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参照《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向人民银行申请并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
其次,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建议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最后,上海自贸区的金融的创新试点主要面向为贸易和投资服务。除上述举措,在试点中,还将对区内注册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及项目子公司,实施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的试点政策。建议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建议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这个影响主要在于:
1,实行开放性的金融政策,将金融市场放开并入国际主流,引起中外资本的直接竞争,并且期待以这种方式来培养企业的更新和竞争力。
2,允许了境内外资本的大进与大出,进一步放宽金融业务审批管制与外汇管制,是上海成为货币离岸港的先决条件。但是这同样可能造成开放性金融的负面效应,故而,这次调研组对于此项的具体执行是非常谨慎地。
3,外资银行一次性获取人民币业务资格,直接促进人民币货币业务无论是在正常交易还是衍生品包装的源动力,跨境放款也变得相对可行。那么这是为离岸业务大开便利,但是金融监管部门对此相当谨慎 ,不过试点政策正在酝酿。
4,有意放宽融资租赁公司资本要求与业务范围,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并且在税收上给与了很大的支持。融资租赁业在上海需求很大,跨境实业投资企业在沪众多,各类融资租赁企业有较强的政策诉求,推出优惠政策,将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5,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在上海自贸区内将建议允许境外期货交易所指定或设立商品期货的交割仓库。最大的直接作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在自贸区内设立交易仓库,也有利于完善上海金融中心的功能性。
对老百姓的影响
首先,对于投资者来说,自贸区提供了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无论对于境外个股还是期货,实际上便利程度要高很多。其次,外资银行的参与,那么在柜台服务方面能够和民资和国资有一些竞争,那么自然老百姓选择余地变多,其服务由于竞争也会变得改善。同时在一些服务产品,比如大家都很关注的住房储备基金方面,更多的竞争者必然诞生更为多元的交易方案。但是,考虑到外资的主要业务和客户群,实际上对老百姓的影响也仅限于这些,还是比较有限的。
第五,允许部分中资银行从事离岸业务;
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同时也需构建离岸金融市场。试验区对国内商业银行离岸业务探索风险管理和制度完善也进行尝试,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从事离岸业务。
前期调研中,离岸业务包含了研究中资银行试点离岸金融业务的操作规范。包括反洗钱,避免双重税,信息交换等细则。
主要影响在于:
1,在06年以来,中国离岸资金业务成倍增长的情况下,一个根正苗红的自贸区的出现无疑是在渠道上更为完善。
2,是对于在内地设厂,资本在境外,并且占据我国投资主流的这群客户来说,旺盛的流动资金需求,这必然是金融界新的掘金点。这一点在深港一体化的各项业务指标来看,已经体现得很明显。
3,中国目前拥有大量需要“走出去”的企业,12年开始,在欧洲本土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无数中国企业通过投资捆绑的方式去抄底欧洲市场,尤其是中小型新兴产业为主的企业,作为海外扩展的第一站,甚至因此挽救了伦敦的商业地产。所以,他们日益迫切要求母国银行能够提供及时、便捷的包括境外融资、集团财务管理、贸易结算、降低财务成本、规避投资风险、投资中转以及参与境内外招投标等在内的比较全面的境外金融服务。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企业的成本,并且同样是国内金融业的新掘金点。
4,对外汇以及大量的库存资金消肿,我说过,“盘活”是这次自贸区的几个主导思想之一,那么这一块政策无非是这个宏观目的的体现。
对老百姓的影响
这个其实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主要是可以提供新开发的人民币产品的投资选择。比如概念股已经有了。不好的方面嘛,就是印钞机又得开了。
第六,自贸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
1,自贸区设立了,自然就涉及到园区的建设,园区的建设就涉及到房地产。而且自贸区更为市场化的政策,给摩拳擦掌的房地产商明显是一针强心剂。
2,随着自贸区金融制度的创新与演进,自贸区内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民间金融和海外资本之间的融合机制将不断出现,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的“供应链金融”,也可能会形成像德国银行业那样的“关系型金融”服务模式。
这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它可以为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带来更宽的渠道、更快的速度、更多的选择和更高的水准,从而有力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3,作为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建设成功的自贸区,无疑将成为上海、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对老百姓的影响
对于主流房产意味不明,高端房产和商业地产却起伏明显的上海来说,自贸区无疑会让房地产市场趋稳且向上,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明显的投资机会。其次,自贸区建设会带动好几个区域的配套建设和商业开发,那么相关方面无论从居住条件还是生活便利都会有明显提升,对于没有买房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地区域选择。最后,魔都房产(住宅)一直处于一种贵而不豪的情况,这次全球房地产商都会参与到自贸区的配套住宅的开发,对于住宅档次的提升还是明显的。不好的方面嘛,房价恐怕又要涨咯。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宏观上大概会有这么几个前瞻性的东西:
1,上海自贸区是顶层设计,自贸区在各国都是通行做法,不过大开大合的开放性经济,是否能够驾驭的了,这是一个考验。
2,上海自贸区有望成为泛亚地区的供应链枢纽,建成世界领先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之一,也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3,是对一种新的监管体系和新的经济政策的尝试,一种开放式的战略。
4,类似保税区的开发可能会代替一部分“新建城区开发”,作为另一种政策主导投资红利形式。
5,人民币全球战略打响了第一战
【卫新的回答(176票)】:
由于生活工作在上海,今天花了一些时间看了一些关于上海自贸区的资料,谈谈初步的看法:
我觉得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是“金融”改革,由此带动贸易自由化、税制改革、外资开放、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变更……
所以,反对最激烈的正是一行三会、财政部等金融监管部委。 但李克强强硬推进。
自贸区涉及金融方面的试点核心是:1、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2、利率市场化;3、汇率自由汇兑;4、金融业的对外开放;5、离岸金融;(由于没有正式文本未公布,只能从领导讲话中揣测)
我们是一个基本封闭的金融体制。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只有贸易等经常项目才能把人民币换成外币,或者把外币换成人民币。只有少量的QFII、QDII,可以做投资。看好中国的投资者难以持有人民币资产,中国人也难以持有外币资产。
银行大多是国有的,利率水平没有市场化。我们老百姓选择很小,导致银行间缺乏竞争,主要靠利差收入。银行把钱更多的贷给国企、政府项目、房产项目、政府担保项目。
由于这个封闭的系统,导致银行对有活力的企业支持不够,老百姓缺乏投资渠道,只能投资房地产,房价暴涨。
若在上海自贸区,试点法人的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开放外资银行,民营银行。无疑是在革现有银行的命。更加市场化、自由的金融机构,无疑可以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老百姓的投资渠道,钱活了,就代表资源配置的优化。目前金融上的影子银行等问题也能解决。
贸易更加自由化,无疑会促进交易,与其让老百姓越洋跨海去扫货,钱一样被外国人赚去了。不如在国内,毕竟可以支持贸易企业、销售企业,减免关税了,还可以收所得税。也拉动的服务业和配套产业。
由此,也推进的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许可、监管,调整为服务、促进。允许上海先暂停一些全国性法律,是为监管松绑,给地方更多的权力……
当然,这只是一个试验区。试验嘛,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有可能大刀阔斧,也有可能举步维艰。目前看来,还是保守的,有阻力的,比如只允许企业法人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关税是否会完全减免,像香港一样?我看未必……
李克强如此快速推进,想必是想看看一个相对自由、减少限制的体制是否会给经济带来新的发展。但是,若畏首畏尾,一定难以成功;若强势冒进,他经得起失败吗?
所以,拭目以待,看正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内容吧。金融的变更和时间表就是关键。
【倪大为的回答(27票)】:
就这么说吧,自贸区是李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能排除万难终于出世,李就会保证它在任内有足够的发展。这是李留给自己盖棺定论的。这是李的重庆、三峡。但是它又不同于前两者,它符合经济社会规律,因而不会昙花一现。
这将是一个成功的自贸区,因为它由上层直接推动,因此政策性的限制会变得不是问题。
至于影响,我觉得就怕你不敢想。自贸区的影响可以是非常深远的。
金融改革不说了,贸易体制改革也可能在这里进行,甚至政治改革也不是不可能。
上海现在离当年的远东中心只差一步,它已经有了让人羡慕的地域、人口、经济发展存量、基础建设,它还坐拥中国最好的腹地,如果自贸区试验能推广并成功,上海成为这个世纪的纽约、东京、伦敦都是可以展望的。
【阿同木的回答(18票)】:
WTO已经过时~~那是上个时代的“武器”
这个境内自贸区是TPP谈判的结果,只能说启动这个自贸区说明TPP谈判结果不乐观,到现在还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谈到意义,那就是在对方约定的时间内和范围内,开放自己的金融,电信等国有民生系统。
自贸区在金融业务上部分取代香港离岸职能
其他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土地增值和减免消费税
至于商业机会,成本太高,不是一般人玩的,便宜当然还是老外占。
对老百姓,除了买东西可以逐步稍微便宜点,其他没什么太多影响。
【知乎用户的回答(18票)】:
会先富一批人。
【Hoosin的回答(25票)】:
所有事情都是因果联系的,今年3月份,李克强总理不是去上海调研过吗?(新政府嘛,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好像记得,他去了外高桥保税区、洋山港保税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他提出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他的原话是:“中国走到了这一步,就该选择一个新的开放试点。上海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实验这件事,要用开放促进改革。”
不过我还是挺佩服李克强总理,能看到中国目前该怎么走,不愧是厉以宁老师带出的学生。
自有贸易试验区,也是中国加入WTO后在更加扩大开放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现在也处于重要的转型期,08年金融危机开始,我过进出口贸易大幅度跌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稍微关心一点政治的人,应该都知道目前中国的处境。主要美国、日本,我说四面楚歌,或许有点夸张,但说兵临城下一点不过。所以才会有金砖国家,这里就不大篇幅说这些,回到问题来:
这次举措,新一届政府也想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看能否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下滑、稳定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至于说能得到什么?
对于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旅游业繁荣发展,汇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Lookgod的回答(9票)】:
要解释太长了,我只说要点。
--------结论-----------------------------------------------------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为出口贸易。
由于国内政策问题做成一个奇芭问题:RMB在国外升值、在国内贬值。
根本的解决方法,是让RMB自由兑换。
但由于如果自由兑换一下子开放,我们就亏大了。只能慢慢开,看到问题慢慢改。
所以有了试点,好处:
1.可以控制量,有事大不了关了。
2.改革速度,不用调动到各部门的和政策层面的事。
3.跟随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新国际贸易形式的冲击。
--------为什么RMB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1.勤劳的中国制作大量的商品,产生了太量的财富,RMB当然会升值了。
2.RMB升值了,以前1美金换RMB可以买2件衣服,现在1美元只能买1件衣服了。对中国出口会做成打击,怎么办?印RMB啊,出口问题解决了!
3.但在国内RMB是不能自由兑换的,加上市场上多出了一批新印的RMB,对内就贬值罗。
【曹海强的回答(5票)】:
昨天我在复旦听了一个关于自贸区的论坛,下面整理了论坛中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加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分享给大家。
自贸区既不是要把上海变成香港,也不是要让上海和新加坡竞争自由港,更不是要搞一个巨型的免税区或者经济特区。它是改革者撬动现有既得利益集团和现行经济制度的第一步。
1. 自贸区的使命
一句话: 开放倒逼改革。
自贸区的最终使命是推动中国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中国当下面临改革深水区,中等收入陷阱,搞得好变欧美,搞不好变拉美,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已经很多,不再赘言。李克强总理对现在的局面应该也很清楚,所以下定决心搞了上海自贸区,剑锋所指的是比触动人灵魂还要困难的触动既得利益集团。上海自贸区的成败直接决定了改革的下一步能否顺利进行。
2. 自贸区的目的
主要有两方面:
(1)对内,推动政府从审批型向监管服务型的转变,要素价格市场化(包括利率、汇率等),推动央企和国企改革。
(2)对外,尽快完成从2008年开始的中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BIT谈判),促使发达国家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尽快加入到新一波区域资本、贸易和服务的协定谈判中去,包括提问者所说的TPP协议,以及另一个重要的PSA协议。
注释:(1)Tpp 指的是 跨(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2013年底可达13个国家)由美国主导的太平洋区域资本投资和服务业合作的协定。
(2)PSA指的是“诸(多)边服务业协议”(Plurilateral Services Agreement,英文缩写简称PSA),国际服务业游戏规则,目前有美、日等21个国家正参与在谈判中。市场预计 PSA未来的谈判内容主要包括金融、快递、传播、电信、电子商务、运输、观光、物联网、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等等所有服务业领域 。
对内部分已经有很多关于体制改革、国企垄断、利率市场化等方面的论述。我想讲一下对外部分,其实这次的上海自贸区改革和中美双边投资谈判协定渊源很深。从2008年双边谈判启动以来一直进展缓慢,眼看着TPP,TTIP(欧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PSA一个个新的区域协定都不带中国玩,WTO多哈回合又遥遥无期,上层开始意识到情况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BIT谈判之所以缓慢就是中美没有达成共同的谈判基础,这次7月汪洋副总理访美期间向美方做出了庄严的许诺,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开展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中国政府做到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时限是3年。
关于中美BIT谈判,具体参见下文
关于TPP、PSA协定的由来以及它们与中国的关系,推荐大家一篇文章。
所以说,大家这次看新闻里频繁出现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和中美双边谈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确立乃至未来的中国在国际市场游戏中能否占据有利位置息息相关,可以预计,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将会是自贸区的核心改革措施,下面我来详细的讲一下这两点。
3. 自贸区的核心
我认为就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这两个改革措施。
准入前国民待遇:在国际投资法中,国民待遇是一项以条约为基础的义务,其含义是给予外国投资者及投资的待遇不低于在相似情形下给予本国投资者及投资的待遇。
现在外资企业在华实行准入后国民待遇, “准入后国民待遇”适用于投资建立之后的阶段,主要涉及外国投资者拥有或控制的企业在东道国的运营条件,在监管和税收待遇上实现差别待遇。”准入前国民待遇“适用于投资建立之前,它将平等待遇扩大到准入权,并在国家监管和税收待遇等方面给予法律上和实质上的一视同仁。准入前国民待遇是传统投资协定采取的控制模式与开放投资体制中的自由模式最重要的差别。
关于准入前国民待遇,推荐一篇文章
负面清单:此前中国实行的是所谓”正面清单“管理,根据现行的外资企业法等法律,在我国的外商投资必须参照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开展。在这份目录中,明确了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负面清单之后,在这份清单上,国家明确开列不予外商投资准入或有限制要求的领域,清单以外领域则充分开放。这种法无禁止即合法的管理思路,无疑会激发企业的主体活力,让市场配置资源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上文所述,可以预见的是在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之后,政府的主要精力将从现在的企业成立前审批转向对企业成立后与经营过程中的审查与监管。同时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可以在负面清单的规定之外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开拓各种新的商业和服务模式。
之前自贸区废除了3部法律,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应该都是为了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做准备。以后自贸区内成立企业,会从原来的审批制转向备案制,大大减小了成立企业的成本。同时企业也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创造新的经营模式和方向,而不再是根据政府的要求来决定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什么。从这次自贸区鼓励的六大服务性行业可以看出,贸易、金融、航运、文化、社会、投资都是比较容易开拓新商业模式和服务的产业。
4 自贸区的结果
自贸区改革如果按照预想的计划顺利实施的话,理想的结果应该有以下几个
(1)外资和民资进入原来垄断或者审批门槛很高的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商机。
(2)降低政府审批权,减小权力寻租的空间,改变政府职能。
(3)摸索出一套可以推向全国的改革模式,从而使得国企和央企面临剧烈的竞争,逼迫既得利益集团放弃垄断权,倒逼国企和央企改革创新。
(1)加快中美双边贸易谈判,获得美国承认的市场经济地位。
(2)获得进入Tpp和Psa谈判的机会,从而获得进入下一轮以服务和资本为主的全球游戏的入场券。
注释:美国判定“市场经济地位国”标准
美国1930年《关税法案》第771节18段规定美国商务部按照以下6项标准判定一国是否可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1)一国货币自由兑换度;2)劳资双方通过自由讨价还价确定工人工资;3)针对合资企业设立或外国投资的限制程度;4)生产方式的国有或国家控制程度;5)国家对资源分配、企业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制程度;6)管理机构认为合适的其它标准。
美国针对某一行业是否市场导向的行业(MPI)有专门的三条标准:1.政府不能干预被调查商品的定价或产量;2.被调查商品所属的行业应以私人企业或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该行业可以有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的大量存在将不利于市场经济地位的判定;3.所有主要的投入,不论是实物或非实物(如劳动力、企业管理费用)以及总投入中占重要比例的那部分投入,应该按照市场价格支付的。
之前我看到很多网友对自贸区内没有免税店、进口奶粉和各种便宜的名牌包包耿耿于怀。我觉得之所以不推出免税商品就是因为第三条,摸索出一套推向全国改革模式的原因。在自贸区内如果有对外资优惠、企业免税等措施的话,就证明了这套办法只是吸引资本的权宜之计,而不是能够推向全国的普适方法。这与汪洋对美国的承诺以及李克强利用自贸区倒逼全国改革的初衷相矛盾,自然不会成立。
试想一下,如果李克强真的做到了降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外资和民资得到了与国资一样的市场待遇,市场空前繁荣,政府真正做到依法监管,那么我们未来的税收还会这么高么,我们的奶粉还会让人不放心么?免税店、进口奶粉等是治标的举措,而李克强希望推动的是治疗根本顽疾的方案,即让所有不同形态的资本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在市场面前一视同仁,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只有公平竞争、依法监管的自贸区改革方案,才是有可能推向全国的普适方案。
当然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很有可能现在的政府看不到新的自贸区体系下他们能够获得多少好处,从而不愿意放弃手中现有的权力。或者政府滥用监管权,越位监管,今天来查查这个,明天查查那个,这样同样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所以在制定新的自贸区游戏规则的同时,希望也能够制定出新的政府激励机制,让现有的政府也能够从自贸区规则中获得之前在旧制度中所不可及的利益,这样的改革才能够真正的推广下去。
改革能不能走得下去,成败或许就在这三年了。
---------------------------------------------------------------------------------------------
上文内容有很多来自于周汉民教授和袁志刚教授在论坛上的发言,叙述如有疏漏,责任在我。
该论坛内容有网络整理版:
周汉民教授推荐了一些关于这次大改革的书和文章,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1.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著
2.朱镕基上海讲话, 尤其是1990年会见记者答记者问的那一篇。
习近平 六大领域改革
李克强 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讲话
同时他提到了四个很成功的自贸区,包括纽约第49号自贸区、德国汉堡港自贸区、阿联酋迪拜自贸区、荷兰鹿特丹自贸区。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它们的具体情况,上海自贸区的法规可能会借鉴它们很多。
【Chan Rock的回答(5票)】:
在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中,贸易体系有 WTO(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体系有 IMF(国际货币基金体系),但受阻于多哈回合服务贸易的国别分歧,投资体系至今尚无具有广泛性和约束力的全球投资协定。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多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以美国为主导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双边投资协定212年范本(BIT 2012)”正日益引领全球贸易新规则。在美国主导推动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议(TTIP)”新下,以“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及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跨越两大洋的全球多边投资协定(BIT)正逐渐重塑国际贸易、投资、世界经济格局。
为顺应当前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此次,中国上海自贸区主要任务就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通过自贸区建设探索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从商务部公告指出的内容“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国务院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预计在不久将正式公告的方案中,除了会公布“贸易体系、资本和金融体系开放”等在WTO、IMF治理框架下早已有之的内容外,正式方案还将重点涵盖“以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及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协定规则BIT。
从国务院原则上既已通过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来看,此次自贸实验区将涵盖——货物与服务贸易、国际航运、国际投资、金融服务业、制度保障——“五大领域”的改革、开放。
(1)就“国际投资”开放这部分,方案强调要“通过——FDI准入放权(中央放权至上海)、FDI登记手续优化(简化审批环节)、ODI准入便利化、ODI投资便利——四个方面推动,以期构筑成有效的国际投资促进体系”。不过从已经获批的方案内容看,投资促进以机构法人为主,对于居民个人境外直投仍然趋于谨慎。也即,个人投资者没什么机会。
(2)就“金融服务业”开放而言,方案强调“应政策允许区内——利率汇率资金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自主定价及资本账户审慎开放,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租赁等综合金融的全方位开放,鼓励融资产品、期货产品、衍生产品等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自由化的先行先试”。预计未来通过实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效联动,中国(上海)自贸实验区变革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深化产生革命性深远影响。
(3)具体到金融银行业的发展而言,预计自贸实验区的改革开放有望带来的金融战略发展新机遇。
未来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内包括货物与服务贸易、国际航运、国际投资、金融服务业等在内的经济金融领域改革、放开,受益于园区内利率、汇率、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等多方面管制的逐步放松,以及基于跨国金融交易种类的不断增多,银行将迎来一轮国际化、综合化的战略发展新机遇,区内银行也将在全球批发类业务、全球交易类业务、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迎来全新的业务发展。
1.包括了融资领域、现金管理和清算领域、投资银行领域在内的银行批发类业务将大幅增长。
从国际上已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经验看,受园区内国际贸易投资的迅速发展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推动,日益增长的海外投资和贸易需求将极大地促进银行批发类业务的大幅增长。预计随着中国(上海)自贸区内实施更加开放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促进政策,在跨国公司经济重心纷纷转战亚太的大背景下,未来随着人民币支付结算范围的扩大,中资企业跨境投、融资规模、层次和水平的不断提升,自贸区银行的批发类业务也将获得极大的增长。
具体而言,第一,在融资领域:由于现代国际经贸往来中,90%以上的国际贸易活动都需要贸易融资、担保或保险的支持,预计未来随着自贸区内货物、服务贸易的大幅度增长,与之相关的贸易融资将明显增长;同时受惠于国际投资促进政策的推动,未来随着园区内中资企业对外投资的增加,其外汇贷款需求也将随着增长,这其中将既有营运资金的业务需求也包含了固定投资的资金需求,预计与此相关的公司贷款、银团贷款、项目融资、租赁融资以及本外币贷款需求将大幅增加。第二,在现金管理和清算领域:在园区内中资企业向海外扩张,以及跨国公司供应链向国内上、下游客户产销点对产销点的延伸过程中,衍生了大量的资金调配和相关的跨境配套现金管理需求;同时由于中资银行能够提供的全方面人民币跨境结算服务,以及自贸园区内和国内广泛的物理网络和客户关系,将极大的提升了园区内中资银行跨境支付和结算服务吸引力,预计账户管理全球化、客户转账同步化、全球结算实时化、币种转化自动化等跨境清算服务需求将明显增长。第三,在投资银行领域:随着区内利率、汇率资金要素价格的自由化定价,以及区内深化外债管理方式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等金融市场全方位改革开放,未来园区内企业的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和债券化需求将日益明显,预计包括环球债务及股本集资、杠杆及收购融资、企业融资及顾问服务、与租赁相关的商业保理、再保险等企业境外金融服务需求将大幅增长。由于中国(上海)自贸区实行“境内关外(海关治外法权)、高度自由”的国家监管模式,预计未来中资银行可能以“区内混业、境内分业”的综合化模式,或者沿用境内已有以银行为主的金融集团控股证券、保险、租赁子公司的模式,满足区内快速崛起的投资银行业务需求。
2.自贸区银行的全球交易类业务有望明显增长。未来随着自贸区内逐步建立起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及加快推进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商品期货交易等金融市场产品创新,预计区内银行的全球外汇、固定收益、商品市场交易类业务将大幅增长。
由于在外汇管制放松上,区内银行将不必持有准备金、不受利率上限约束,还可享受免征利息税等金融优惠,因而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区内银行可以依托强大的电子交易平台实现连续报价,保持外汇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以24小时全天候的满足客户需求。在全球固定收益市场,中国(上海)自贸区内银行将能够以与人民币相关的固定收益业务为突破口,在掉期交易、期权交易上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定息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在商品交易市场,受惠于中国作为世界大宗商品主要消费国带来的需求空间和衍生品金融商品的快速发展机遇,自贸区内银行有望在金融交易中拥有多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随着跨市场报价和跨市场运作能力的增强,自贸区内银行有望成长为全球市场及商品交易的重要金融服务商。
3.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未来通过有效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分析和客户关系管理(CRM)、客户价值管理(CVM)等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区内银行有望实现自由贸易区内、境内的金融业务协同联动,从而相应的推动园区内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资产托管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大幅增长。 从获批方案中通过的“鼓励设立专业从事境外股权直投的项目公司,支持有条件的投资者设立境外投资股权投资母基金FOF”的投资促进政策看,未来随着大型投资基金(如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零售基金(主要是一些共同基金)、另类投资基金等逐渐入驻自贸易园区,预计区内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的基金业务增长将尤为强劲。
【知乎用户的回答(4票)】:
对上海,对在上海从事贸易、金融行业的人都有很大的好处呀。普通老百姓?可能受惠远少于这两个相关比较高的行业
【严同的回答(5票)】:
香港跌倒,上海吃饱。。
以后,香港的优势就只剩下服务业软实力(包括官员的水平)、法制自由了,这方面大陆一时半会还赶不上来,但单纯依靠这个保住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不可能的。。
【铁山的回答(3票)】:
看了自由贸易区的评论,一直困惑它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没有细则只有猜测。
我怎么看都感觉只是一个国家级的招商引资项目,从法律层面为外资开绿灯,为经济发展摸石头,对现有居民及居民企业来说影响甚微。
从金融角度来说便于外资金融进驻,我们的银行感兴趣吗?不感兴趣!自由兑换是方便外资来兑换。我们能兑换出去的还要看水龙头开多大,到自贸区这个境内关外还是被控的,不然就是自贸国了,息差少了内资银行还来?但这个息差一定比境外高,老外感兴趣。
从贸易角度来说,允许区内无关税零售吗?不允许零售的话和保税库有区别吗?如果允许的话区外居民去购买后带出在哪个环节征税?物理落地设进出海关?所以贸易上招商现货交割库而已,不用自己花钱,海量的物资就入境了,好事!
加工业?加工业可是土地需求大户!这点土地产生的新增经济体量还是有限的。上海的人力成本有优势吗?
地产应该是大机会,上海腹地双概念:自贸区、国际旅游度假区,未来十年大好机会!
自贸区对经济发展是好事,但对百姓影响是在10年以后。
我期待的是:在这国家级招商引资成功后,能把政策法规拷贝到大江南北,惠及国民。
其实个人还是希望物理扩围落地,打造一个全方位自由贸易区新城,物理区域内居民及企业就地转换,对未来做一个全方位探讨。
【bobby yao的回答(3票)】:
都在瞎纠结,请看清楚政府的公开的说法,实际是金融的改革,便宜货什么的,想都不要想,货物在自贸区内自由流动,又不是在上海可以自由流动,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带动消费这个命题实在是搞笑,目前除了外高桥保税区进出比较自由,机场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洋山你看你可以随便进去么,说实话我到现在都没搞懂,为什么选择这几个地方,相互之间距离相当的远,外高桥物流园区和洋山,是一个上海的最北,一个在上海的最南,综合保税区在浦东机场,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地图,这个方便相互之间的货物流转?还有个疑问,浦东还有两个有规模的保税区(金桥、张江),没有圈进,为什么?
【余能军的回答(2票)】:
会进一步提升上海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建设,应该也能给金融、财务和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带来更多工作机会吧 。
【知乎用户的回答(3票)】: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会使你买东西便宜,货物离开自由贸易区,即出了海关,还是要征税的;由于物流、仓储、人流(境外人士、国内企业人力需求等)的增加,房屋租金以及房价会大幅攀升。
由于货物在自由贸易区内可以免缴税,所以国外出口商和国内进口商可以减轻资金压力,可以适当在区内囤货,采取批量报税出关的方法,消化存货,促进贸易。电商加入这一行列,堪称完美衔接,并且又比传统商业拥有更大优势,因此,进口商和国内电商将是首先获益的领域,而充分竞争下,能提升百姓的消费水平,促进国内制造业升级。
【灌水的回答(2票)】:
感觉不少回复想太多了。
自由贸易区,特区,这些本质上是什么?本质上是原有既得利益和原有的体制没法动,也没法改变。触底既得利益,比触底灵魂还难。
那么怎么办呢?结果就是折中,各退一步,好的制度不能直接学,那就搞个小块试验田吧,慢慢玩,一边吊着大家胃口,给各方一个希望以拖时间,另一边放个口子,画个圈圈,让大家随意操作,随意试,摸石头,如果结果好,既得利益都能在里面搞到好处,那么自然就会愿意放手模仿,之后就可以大面积推开。
但反过来,如果既得利益没有好处,但损失也控制在很小的范围,这种情况下,大家也都很满意。
对老百姓而言,浑水也是机会,当然大部分不是老百姓的机会,但偶尔也会有极少数能力运气好的能赶上。
对多数老百姓而言,可能直接面临的是生活成本上涨,房租,人工,交通等压力,当然一些进口产品会比较便宜。
【陈榜的回答(2票)】:
知道为什么自贸区试验期限是3年不?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件事情:香港2017年实现普选。
所以这次李总理强力推出上海自贸区,主要是针对香港2017年普选。大家可以看出来上海自贸区的很多政策其实是以香港自由港为蓝本的。如果普选选出来的特首不听中央的话,中央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上海自贸区的范围,上海迪斯尼,上海与内地更紧密联系的区位优势,相信可以把香港的资金以及准备到香港投资的资金都吸引到上海来吧?到时候,香港房价下跌,吸引外资不力,经济不振,其自由港的称号势必旁落,导致民怨沸腾,这时候中央就会有抓手了。
【郭德順的回答(2票)】:
增加工作就業,促進地方繁榮。
【沈俊的回答(2票)】:
买到便宜的外国东西简直就是瞎扯,仅仅在自贸区内不收取关税,出了自贸区还是要收。顶多比原先的临时进出口少了个时间限制,其余的都是一样的。
【匿名用户的回答(1票)】:
“大的背景是,全球贸易再平衡后,中国旧有出口主导增长模式遇到挑战,同时美国接受WTO教训,启动建立全新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具体体现在美国主导并推动两个谈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这两个协定的市场开放水平和对成员经济体约束力,都高于WTO,若完成谈判,将建立一个以美国为轴心,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全球两大自由贸易区,其经济总量将占全球GDP六成以上。虽然TPP谈判呈开放原则,但中国至今未被邀请,因而中国在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中,处于被边缘化局面。”
【匿名用户的回答(1票)】:
相对于人民没影响,对国家 是有点影响而已.
【Renee的回答(2票)】:
多少人担心的是,自己无法受益,房价的新的飙升又开始了
【李伟的回答(0票)】:
类似清朝五口通商
五口通商以前只有一口有限通商,广州亦比一口有限通商后繁荣而且贸易量大增,五大商埠则成为中国由清末到民国末年,中国和西方主要贸易而且是中国最繁荣的城市,大量的商贸往来使五大商埠非常繁盛,与内陆以农立国重视农业的城市在经济上有很大的差距。维基百科:
【liton的回答(1票)】:
那里没有防火墙
【卢锋的回答(1票)】:
在自贸区可以上youtube facebook twitter了..
【张宏德的回答(0票)】:
预期的意义就是进一步搞经济 然而金融和贸易不是传统的大佬们玩得转的 这也许是更年轻的精英大佬们崛起的序幕
进一步的两极分化 有些人能上船 有些只能看着船起航 最后这些船会不会把载回来的货分给不能上船的人 不得而知
智商和道德或者说良心也许愈发逆相关
我们都想知道何去何从 但愈发觉得人生只是赌一把
【王一的回答(0票)】:
会不会试点试个2 3年,慢慢就偃旗息鼓了。估计全面推广很难,但真心希望这次改革能有结果, 说实在话,改革重点在金融上面,虽然利率汇率开放看起来很美好,但只要在国外呆过的人就知道,对大部分中小企业以及中低收入的自然人来说,利率放开后,正面影响有限,反倒是负面影响会多一些,日本早些年就出过很有名的信用卡事件。目测办证的今后几年会更火,祝福李总理改革一路走好,希望能建立起理想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经济制度。 真是该改了, 改革是没有尽头的,再完善的制度,一直不变 也会被自废武功的。话说金融危机过后,应该没几个国家银行体系没出问题的吧,那可是号称西方社会最发达最完善最值得学习的模式啊。。。
【徐朋志的回答(0票)】:
好多专家的言论,但是还是看得半懂?是不是作为平民老百姓的我们也可以去兑换美元了,而且可以将美元收藏?
【miriamhoo的回答(1票)】:
主要逻辑是通过金融改革--提升经济实力(包括优化结构)--最终推动政府职能改革。可期。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以后办理银行业务可以不去国有银行了
【肖邦的回答(0票)】:
最想看到的是金融改革,人民币自由兑换会产生什么影响
【Jason DU的回答(0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中环走一圈就知道上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了利好政策,就看当地政府表现了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补充一下,上海市经信委拟申请在自贸区建设信息自由区,也就是不经过防火墙。
【周捷的回答(0票)】:
房价翻翻…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买东西需要交税不? 可以带无毒奶粉了不? 不会像香港那样被判刑吧? 自贸区的人会不会骂大陆人说普通话, 像蝗虫? 需要护照/通行证/户口不?
【江南刀客的回答(0票)】:
以后买水货比深圳还方便,对淘宝卖家买家利好。大经济层面上怎么样说不清楚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下面两年里,这事如果被媒体热炒,那么恐怕对百姓生活多半没啥影响。相反如果就此堰旗息鼓,那么3-5年后,上海房价要拉平北京了。
【大尾巴狼的回答(2票)】:
首先是关税,将取消绝大部分商品的关税。简单的讲,以后上海各种进口商品(奢侈品、数码产品)的价格和香港就几乎一样了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88股符合这五大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