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有没有谁有迪博公司2014年的内控制度数据?

> 中国上市公司内控“挣扎”及格线
中国上市公司内控“挣扎”及格线
核心提示:“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14)发布会”昨日在京召开,这是迪博公司第四次发布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姚问
&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14)发布会&昨日在京召开,这是迪博公司第四次发布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该指数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内控水平普遍处于基本合格状态,内控评级为A以上的公司数量仍然偏少,整体内控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上市部、会计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设逐年趋好,但无论在市场环境还是上市公司内控实施过程中,都存在一些不应忽略的问题。下一步,监管部门还将继续加强上市公司内控管理监管,进一步提升内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整体内控水平仍待提高
迪博公司将上市公司内控水平划分为四级八档,分别为AAA、AA、A、BBB、BB、B、C和D级。其中,A级以上为内控优秀,BBB级和BB级为内控良好, B级为内控合格, C级为内控不合格,D级为内控无效。
内控指数(2014)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A股上市公司共2463家,其中评级为AA的公司共11家,占比0.45%;评级为A的公司36家,占比1.46%;评级为BBB的公司103家,占比4.18%;评级为BB的公司548家,占比22.25%;评级为B的公司1295家,占比52.58%;评级为C的公司412家,占比16.73%;评级为D的公司58家,占比2.35%。
综合而言,指数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中内控评级为A以上的公司数量偏少,上市公司内控水平普遍处于基本合格的状态,整体的内控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内控存在三方面问题
迪博公司董事长胡为民在发布会上表示,总体看,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内控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完整性和严谨性有待加强,内控缺陷信息含量不足、可用性差,内控审计费用和咨询机构信息披露较少,内控审计意见与内控评价结论、财务报表意见不一致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内控缺陷整改情况须进一步完善。2014年上市公司披露了具体内容的缺陷中,34.34%的缺陷未开始整改,且无整改计划;在已整改缺陷中,4.11%未完成整改,39.48%的缺陷未披露具体整改情况。
三是中小板、创业板内控规范建设有待加强。中小板、创业板相比主板上市公司内控规范建设比较薄弱。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发生违规事件的比率高达6.75%,比主板上市公司高出近1倍。
对此,迪博公司建议,应当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性研究和执行力度、加强内部控制法制建设、完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和整改监管、加强内部控制咨询信息和审计费用信息的披露、逐步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等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水平。
证监会将继续加强内控管理监管
证监会上市部、会计部有关负责人在会提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管理水平总体趋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应忽视的问题,未来将继续加强上市公司内控管理的监管,提升内控信息披露有效性。
证监会上市部有关负责人评价,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设总体已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主动性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内控实施与企业实际结合不紧密、实施成果未得到有效落实、实施成本给企业造成一定负担、评价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不同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不一等问题。
他表示,今后证监会还将继续加强内控管理监管,上市公司内控建设应全员参与,重在落实,加强执行力;所实施的内控体系应与现行管理制度相融合,以风险管理为核心进行深化拓展,防止&两张皮&;同时,应做好内控实施成本和效益平衡,强化内控信息披露。
证监会会计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提出,影响上市公司内控水平的因素众多,包括资本市场构建有利于内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部分市场人士对内控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公司在披露内控缺陷时存在顾虑;中介机构帮助上市公司进行内控建设的专业性水平不够;上市公司更多将内控认知为适应外部监管要求的被动而为等。
对此,她表示,推进上市公司内控建设,应进一步规范内控信息披露标准,注重披露质量。同时,在企业规范运作体系实施的基础上,通过会计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审计,促进上市公司内控建设水平提升。
下一步,监管部门将以侧重信息披露为核心,增强内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同时,从中介机构,内控审计角度加强内控规程建设,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真正履行责任。
[责任编辑:穆皓]A02版 评论
A05版 视点
A08版 焦点
B01版 法规与实务
B02版 法规解读
B03版 实务精解
B04版 实务精解
B05版 税务
B06版 税务
B07版 管理
C02版 税筹节支
C03版 银企互动
C04版 新财道
C05版 财物管理
C06版 行业观察
C07版 个人理财
D01版 财会人物
D03版 教育与职场
D04版 读书咨询电话:400 166 6968
新闻中心&/&News
您现在的位置:&&&
迪博发布2014年采矿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数据
时间: 9:42:07
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IB”)日前发布一系列统计数据,分别从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审计三个方面,将采矿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与A股所有行业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相关报告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DIB所提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来看,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所有行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为92.99%,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整体有效的比例为98.93%。而采矿业的66家上市公司中,5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为84.85%,其中54家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整体有效,占比96.43%,采矿业上市公司的内控评价报告披露比例低于整体水平,内控评价结论为整体有效的比例也稍低于所有行业。
      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格式的规范性来看,所有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格式规范的比例为75.43%,采矿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规范比例略高于平均水平。数据显示,采矿业的5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44家上市公司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披露,占比78.57%。
      依DIB统计,2014年,A股所有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比例为76.58%,采矿业5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4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比例为83.93%,高于整体水平。
在采矿业的5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1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占比21.43%,披露比例高于整体水平的13.66%。在披露的44项内部控制缺陷中披露了28项具体的缺陷内容。其中9项内部控制缺陷已开始整改,仅占32.14%,而A股所有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比例为65.66%。
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方面看,采矿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比例远高于整体水平,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平均值也远高于所有行业总体水平。2014年,采矿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50家上市公司中,39家在年报中披露其支付了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占比78.00%。其中37家单独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数额,总额为3000万元,平均每家公司花费811351元。针对这37家单独披露了费用数额的公司,DIB计算出每家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占审计费用总额的比例,结果显示,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占比的平均值为28.33%。而A股所有行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为52.99%,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平均值为475690元。
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可以综合反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与风险管理能力的量化指数体系。迪博依据内部控制指数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级划分为四级八档,分别为:AAA、AA、A、BBB、BB、B、C和D级。2013年,采矿业上市公司中A级上市公司1家,占比1.54%;BBB级上市公司5家,占比7.69%;BB级上市公司8家,占比12.31%;B级上市公司32家,占比49.23%;C级上市公司17家,占比26.15%;D级上市公司2家,占比3.08%。
媒体报道.网络
国土资源部:
中国铝业网:
Copyright &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标题名称:
*请输入您想要说内容
*请输入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
*请输入您的邮箱
留言内容:
*请输入您想要说的留言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内控合规心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