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各市人口社保统一归什么单位管辖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辽宁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意见的通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8期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辽宁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意见的通知
【摘要】:正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11]4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辽宁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49.24;D625【正文快照】: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辽宁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O一一年八月十八日辽宁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35期
;[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18期
;[J];开心老年;2010年02期
;[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8期
战旭英;;[J];东岳论丛;2007年04期
;[J];湖南政报;1958年16期
;[J];职业;2009年28期
杜峻晓;;[J];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08期
;[J];山西政报;2011年Z3期
;[J];今日浙江;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瑞灼;[N];中国信息报;2009年
王慧慧;[N];安徽日报;2010年
周静 实习生
刘恒志;[N];凉山日报(汉);2009年
李斌;[N];人民日报;2009年
记者 秦松;[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新华社记者
李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本章撰文 罗淑婷;[N];东莞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马彦铭 );[N];河北日报;2009年
记者 吕文婷;[N];阿勒泰日报;2009年
实习记者 孙海岩;[N];通辽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朝阳劳动保障网-政策法规
发文机关:辽宁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发文时间:
发文字号:辽社险发[2003]28号
关于印发《辽宁省城镇企业职工和个体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
FONT style=FONT-SIZE:9p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根据劳动和社保障部、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关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保障体系试点工作中个人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辽宁省城镇企业职工和个体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业务操作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若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 辽宁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 二三年七月一日
辽宁省城镇企业职工和个体从业人员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业务操作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省城镇企业职工和个体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管理,规范和统一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以下简称个人帐户)的业务操作,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及我省有关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试点和个人账户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是参加我省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企业职工和个体从业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建立和管理标准、个人缴费的核定征收、个人账户的记录和转移、个人账户基金的支付、个人账户的对账和查询等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操作办法。
  第三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要按照本规程科学设置管理环节,合理配置管理岗位,规范操作程序,统一操作办法,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第二章& 个人账户的建立
  第四条& 新参保的单位和个体从业人员在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后首次缴费的同时提供参保人员的相关信息,社保机构经确认后为其建立个人账户;已参保缴费的单位和个体从业人员尚未建立个人账户的,须按规定时间提供参保人员的相关信息,社保机构经确认后为其及时补建个人账户;企业新参保人员首次参保缴费时,社保机构依据其经确认的相关信息为其建立个人帐户。
  第五条& 1995年底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从日起建立个人帐户;日后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从开始缴费的当月建立个人帐户。参保人员从实行个人缴费至1995年底按规定缴纳的个人缴费并入个人帐户。
  合同制职工在当地职工全部实行个人缴费前按规定缴纳的个人缴费不并入个人账户,其缴费年限经核定后,记为视同缴费年限。
  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移交地方前已建立个人账户的按各行业文件规定执行,移交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从日起建立个人账户。
  第六条& 从业人员个人账户规模日至日为个人缴费基数的12%,日至日为个人缴费基数的11%,日起为个人缴费基数的8%。
  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的个人账户规模,移交地方前已建立个人账户的按原规定记入,移交后(即从日起)至日为企业职工个人缴费基数的11%,日起为个人缴费基数的8%。
  第七条& 社保机构要按规定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管理数据库,将日前与日后的个人账户信息分别列项,分别记录。
  第八条& 各级社保机构须按规定设立个人账户记录项目(参保的从业人员、退休人员个人账户信息项目和一次性支付、对账查询个人账户信息项目分别见附件1、2、3、4),并按统一要求记录。
第三章& 个人账户的管理标准
  第九条& 社保机构按照省统一开发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在对参保人员的基础信息和实际记录情况核实后,及时建立个人账户,按规定项目记录。
  尚未使用省统一开发软件的须按省统一数据库标准完善本地数据库。
  第十条& 执行省数据整理的统一标准,在日常管理中随时进行数据清理,保证个人账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十一条& 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按照办理过程中的相关政策规定,即时处理变动情况。
  第十二条& 为参保人员提供个人账户查询方式,及时公布个人账户情况,按规定保存其个人账户信息。
第四章& 个人缴费的核定征收
  第十三条& 在每年3至4月社会保险登记证年检的同时,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向社保机构提供其从业人员上年实际工资收入,然后社保机构于6月30日前按照当地公布的上年职工平均工资和缴费基数上、下限的规定,核定其下一社保年度的月平均缴费基数,并通知征收机构和缴费单位、缴费个人。每个社保年度的月个人缴费基数一经核定,不得变动。
  第十四条& 个体从业人员可每年7月份到社保机构在缴费之前申报核定本社保年度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缴费基数的,以本市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作为本社保年度的缴费基数。
  第十五条& 从业人员发生劳动关系和参保状态变化时,社保机构要及时为其做变动处理。企业每月向社保机构申报个人缴费情况,如果缴费人数发生增减变动,须首先办理人员增减变动申报,社保机构按照年度核定的缴费基数和当月核定的缴费人数确定当月应缴费总额。
  第十六条& 对于因并轨、企业改制或关闭停产、转出、退休等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和因新参保、转入等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参保人员,社保机构要及时与企业和职工核实养老保险关系,核对个人账户信息,为其办理相关变动手续。
  第十七条& 对于因参军、流动到未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被判刑、劳教等暂停缴费人员,要加以特殊标识,保存其个人账户信息,为其继续记息,并办理相关变动手续。
  第十八条& 对于从业人员办理退休、在职死亡、跨统筹范围转出、出国定居、农民工返还、缴费年限不满15年一次性支付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其账户处理及相关变动手续办结后,所有相关信息继续保留,具体期限以国家出台的后续文件为准。
  第十九条& 企业每月按社保机构核定的个人应缴总额到征收机构缴费。
  第二十条& 个体从业人员可采取社保年度内1次或2次到征收机构缴费的方式,也可由金融机构按月代扣缴费。
第五章& 个人账户的记录
  第二十一条& 每年的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为一个“社会保险年度”。从日起按社保年度记录和管理个人账户;日前仍按自然年度记录和管理,其中月的帐户采用2000年上半年公布的利率办理相关业务。
  第二十二条& 从2001年7月起全部按“月积数计算法”计息,按省统一开发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程序设置进行操作。
  第二十三条& 各级社保机构按照省公布的记账利率和运营利益率,在社保年度末对日前和日后的个人帐户分别结算,并按生成信息进行记录。
  第二十四条& 社保年度内个人账户实行按月记录个人缴费情况,社保年度末按月一次性计息;历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实行社保年度末按年一次性结息。
  第二十五条& 在社保年度末,社保机构根据缴费人员在该社保年度的个人缴费额度和缴费月数,按规定进行个人账户利息计算,同时结转历年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
  第二十六条& 在社保年度末,社保机构对退休人员的个人帐户养老金余额按日前和日后分别进行计息和结转。
  第二十七条& 社保年度内办理退休、在职死亡和出国定居、一次性返还等业务时,社保机构按上一社保年度公布的运营收益率为社保年度内的缴费按月计息,并按上一社保年度公布的记账利率和运营收益率分别为社保年度内日前和日后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按月计息。
  第二十八条& 社保机构业务部门每月按规定核实个人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实际缴费情况,与每个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申报核定的缴费明细及缴费总额核实,对于实际缴费额与核定的缴费明细、缴费总额相符的,社保机构为其及时记录个人帐户,并将日后部分作为应上解基金。对于票据本身及票据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保机构要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认真核对,并及时记账。
  第二十九条& 如果企业缴纳的总额与社保机构年度核定的不同,企业须向社保机构提供实际缴费人员明细,社保机构对符合年度申报应缴费额度的缴费人员记录个人账户;未提供缴费人员明细的或提供缴费人员明细但不符合年度申报应缴费额度的,不为其记录个人账户,基金做挂账处理(财务作为“待转收入”),但统计为实缴金额,日后部分实缴额作为应上解基金,待补足全部应维持秩序部分后社保机构为其补记个人账户。
  第三十条& 从业人员社保年度内一次性缴费的,社保机构在其缴费当月为其记录个人账户,其缴费人数在其费款所属期内全部统计为实际缴费人数,日后一次性实缴额作为缴费当月应上解基金。
  第三十一条& 补缴历年欠费的须按规定补缴个人账户利息,社保机构对于日前与日后的个人账户分别记账,在补缴当月为其记录个人账户本金及利息,并标注其费款所属期,其中所属期为日后部分在补缴当月向省上解。
  第三十二条& 日前办理的一次性缴费中,费款所属期为日之后的个人缴费部分,按规定的缴费比例补缴并上解,社保机构为其改记个人账户,按做实后个人账户基金进行管理和支付;未足额补缴、上解的,省不予支付这部分个人账户基金,各市按日前个人账户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每月各市按按规定时间向省社保局报送截止上月底的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情况,按照省统一项目和格式上报个人账户记录明细。
第六章& 个人账户的转移
  第三十四条& 社保机构要严格按照省统一的企业职工和个体从业人员在省内企业间、省内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间以及跨省转移的政策规定办理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基金的转移。
  第三十五条& 各县(区)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关系(基金)的跨统筹范围转移情况须报所属市社保机构备案。
  第三十六条& 转出人员所在单位在转移单上确认签章后,社保机构业务部门先行为转出人员开具转移单的商调联,按其参保及缴费的实际情况核实转移单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同时提供其个人账户记录表,并在转移单商调联和账户记录表上签章。
  第三十七条& 转入单位在转移单各联上确认签章后,转入地社保机构业务部门按照转移单商调联和个人账户记录表的相关内容核实转入信息,在转移单各联上确认签章。如果转移信息和数据有出入,需转出、转入地社保机构进一步核实。
  第三十八条& 核实转移单信息及账户记录的数据后,转出地社保机构业务部门为其办理正式的转出手续,在转移单的其他四联上确认签章后,由财务部门复核签章,依此确认其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基金正式转出(商调联由社保机构业务部门留存)。转出人员个人账户记录的截止时间为转出月 。
  第三十九条& 转出地社保机构在办理人员正式转出的次月,须按省规定的时间和统一格式上报跨统筹范围转出明细表。
  第四十条& 对于办理向机关事业单位转移的人员,其转出基金中属于日前部分,由转出地用于当地统筹的个人账户基金支付;属于日后部分,由各市先行以个人账户基金的周转金支付,然后按月向省上报支付明细,由省社保局拔付。
  第四十一条& 公务员及参照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转入参保企业后再次转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原给予的一次性补贴的本金和利息要上缴同级财政。
  第四十二条& 在办理跨省转出时,社保机构须为转出人员按11%的规模重新记录日后的个人账户情况,其中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的个人账户中的8%为个人缴费部分,3%为单位划转部分,其他个体从业人员的个人账户中11%全部为个人缴费。
  第四十三条& 对于办理跨省转出的人员,其转出基金中属于日前部分由转出地用于当地统筹的个人账户基金支付。属于日后部分,其中的原个人账户基金部分(个人缴费基数的8%)由各市先行以个人账户的基金的周转金支付,然后按月向省上报支付明细,由省社保局拨付;其中的个人账户放大部分按运营收益率记息,由转出地统筹基金支付。
  第四十四条& 转入地社保机构业务部门在财务部门接收转入人员个人账户基金后,为其从转出的次月起续建个人账户,并开始据实记录相关信息。
  第四十五条& 对于跨省转入和由机关事业单位转入的人员,其转入基金中属于日后至转出月部分也据实并入当地用于统筹的个人账户基金,按日前的管理办法执行,转入后按日后的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转入人员的缴费基数高于或低于转入地对应年度缴费基数上、下限的,社保机构按原信息记录并管理。转入人员办理退休或一次性支付业务时,社保机构按转入前对应年份的个人账户的实际记录情况计算相关待遇。
  第四十七条& 公务员及参照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转入参保企业后,按规定办理个人账户一次性补贴划转手续,并提供划转凭证。社保机构确认其个人账户一次性补贴到账后,为其追记个人账户。
  第四十八条& 转入地社保机构在办理人员正式转入的次月,须按省规定的时间和统一格式上报跨统筹范围转入明细表。
第七章& 个人账户基金的支付
  第四十九条& 社保机构要明确划分日前与日后的个人账户基金支出,按相关政策分别记账,分别列支。
  第五十条& 各市社保机构按规定时间向省社保局上报本年度个人账户基金支付计划报告和个人账户基金支付计划审批表。省社保局在审核批准后,预拨年度周转金。
  第五十一条& 各市社保机构于每月的规定时间向省社保局上报上月个人账户基金实际支付情况及支付明细,省社保局审核批准后确定下次预拨金额。下年度的年初省社保局根据上报的全年个人账户支付明细,在审核汇总的基础上确认全省上年个人账户基金支出。
  第五十二条& 退休人员、一次性支付人员的个人账户基金支付完毕后,封存其个人账户,其信息加注标识,单独管理,待国家出台统一规定后再行处理。
  第五十三条& 各市错上解到省个人账户基金中需退库的资金,经核实后,由省社保局按规定渠道拨回各市 。
第八章& 个人账户的对账和查询
  第五十四条& 社保机构要妥善保存参保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和个人账户的记录情况,确保数据安全。
  第五十五条& 社保机构要建立每年与参保人员的对账制度,对于参保人员提出的异议要及时核实,及时更正。
  第五十六条& 社保机构要建立个人账户查询制度,通过印发对账单、提供语音查询系统和触摸屏查询系统、建立社会保险网站等形式,按规定公布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情况,保证其及时了解个人账户情况。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本规程由省社保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八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操作程序和操作办法与本规程不符的,按本规程调整并执行。
  附件:1、从业人员个人账户信息项目
     2、退休人员个人账户信息项目
     3、一次性支付个人账户信息项目
     4、对账和查询个人账户信息项目
从业人员个人账户信息项目
  1、基础信息
  (1)姓名
  (2)公民身份号码
  (3)性别
  (4)民族
  (5)出生日期
  (6)户口性质
  (7)参加工作时间
  (8)首次缴费日期
  (9)建立账户日期
  (10)人员状态
  2、动态信息
  (11)单位名称
  (12)单位登记证编码
  (13)单位参保日期
  (14)个人社会保险编号
  (15)个人电脑编号
  (16)个人身份
  (17)参保变更情况
  (18)联系电话
  (19)邮寄地址
  (20)邮政编码
  (21)个人缴费状态
  (22)中断或终止缴费时间
  (23)中断或终止缴费原因
  (24)缴费年限总计(月)
     视同缴费年限&&&&&& 实际缴费年限
  (25)工种变更情况
     是否特殊工种&&&&&& 从事特殊工种月数
     现工种
  3、账户记录
  (26)社保年度
  (27)年个人应缴费基数
  (28)年个人实际缴费基数
  (29)年实际缴费月数
  (30)补缴历年欠费月数
  (31)年职工平均工资
  (32)账户规模
     个人缴费比例&&&&& 单位划转比例
  (33)上年结转部分记账利率
  (34)年记账利率
  (35)年运营收益率
  (36)日前个人账户记录
     月实缴金额合计
  年单位缴费划拨部分本息(本金、利息)
  年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部分本息(本金、利息)
  个体从业人员年个人实缴统筹部分本金
  截止上年末单位划拨部分累计本息(本金、利息)
  截止上年末个人缴纳部分累计本息(本金、利息)
  截止上年末个人缴纳部分累计本息在本年产生的利息
  截止上年末单位划拨部分累计本息在本年产生的利息
  本年补缴历年单位划拨部分累计本息(本金、利息)
  本年补缴历年个人缴纳部分累计本息(本金、利息)
  (37)日后个人账户记录
  月个人应缴金额&&& 月个人实缴金额
  月补缴金额合计
  单位补缴个人账户本息&&& 个人补缴个人账户本息
  年单位缴费划拨部分本息(本金、利息)
  年账户个人缴费部分本息(本金、利息)
  个体从业人员年个人实缴统筹部分本金
  截止上年末单位划拨部分累计本息(本金、利息)
  截止上年末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本金、利息)
  截止上年末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在本年产生的利息
  截止上年末单位划拨部分累计本息在本年产生的利息
  本年补缴历年单位划入部分累计本息(本金、利息)
  本年补缴历年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本金、利息)
  本年补缴历年缴费月数
  4、欠费记录
  (38)年个人欠缴月数
  (39)年单位划转欠缴总金额
     年单位划转欠缴本金&&& 年单位划转欠缴利息
  (40)年个人欠缴金额
     年个人欠缴本金&&& 年个人欠缴利息
  (41)历年个人欠缴总月数
  (42)历年单位划转欠缴总金额
     历年单位划转欠缴本金&&& 历年单位划转欠缴利息
  (43)历年个人欠缴金额
  日前个人欠缴本息
  日后个人欠缴本息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信息项目
  1、基础信息
  (1)姓名
  (2)公民身份号码
  (3)性别
  (4)民族
  (5)出生日期
  (6)参加工作日期
  (7)个人电脑编号
  (8)建立个人账户日期
  (9)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日前&&& 日后
  (10)账户储存额中个人缴费本息所占比例
  日前&&& 日后
  (11)退休前个人身份
  (12)退休时间(年月)
  (13)原单位名称
  (14)原单位类型
  (15)原单位登记证编号
  (16)离退休类别
  (17)人员状况
  2、动态信息
  (18)停发养老金时间
  (19)停发养老金原因
  (20)本人长期生活地
  (21)养老金发放形式
  (22)银行账号
  (23)联系电话
  (24)邮寄地址
  (25)邮政编码
  3、账户支付记录
  (26)年月
  (27)月应发养老金合计
  (28)月实发养老金合计
  (29)月应发个人账户养老金
  日前&&& 日后
  (30)月实发个人账户养老金
  日前&&& 日后
  (31)月末个人账户余额
  日前&&& 日后
  (32)记账利率
  (33)运营收益率
一次性支付个人账户信息项目
  1、基础信息
  (1)姓名
  (2)公民身份号码
  (3)性别
  (4)民族
  (5)出生日期
  (6)个人电脑编号
  (7)原单位名称
  (8)原单位类型
  (9)原单位登记证编码
  (10)一次性支付前身份
  (11)人员状态
  (12)个体从业人员账户外个人缴费本金
  (13)一次性支付前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日前合计
     日后合计
     其中个人缴费本息&&& 其中个人缴费本息
  2、账户一次性支付记录
  (14)年月
  (15)日前金额
  从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缴费不足15年一次性返还
  从业人员死亡后一次性支付
  从业人员出国定居一次性返还
  农民合同工一次性返还
  退休人员死亡时的丧葬补助费
  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供养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救济费
  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供养直系亲属按月领取的救济费
  退休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储存额继承
  从业人员转移(跨省转出或转入机关事业单位)
  国家、省规定的从个人账户基金中一次性支付的其它项目
  (16)日后金额
  从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缴费不足15年一次性返还
  从业人员死亡后一次性支付
  从业人员出国定居一次性返还
  农民合同工一次性返还
  退休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储存额继承
  从业人员转移(跨省转出或转入机关事业单位)
  国家、省规定的从个人账户基金中一次性支付的其它项目
对账和查询个人账户信息项目
  1、基础信息
  (1)姓名
  (2)公民身份号码
  (3)性别
  (4)民族
  (5)出生日期
  (6)个人电脑编号
  (7)人员状态
  2、记录信息
  (8)对账记录
    最后一次对账时间
  (9)个人查询记录
    最后一次查询时间
版权所有:朝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页制作:朝阳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
部分图片由朝阳旅游网提供2014年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公告按照《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所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要求,“有效报名人数与岗位招聘人数比例不足3:1时,调整或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省人事考试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岗位取消,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一)”岗位招聘计划调整为1名。
根据招聘岗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经过现场报名、资格审查和资历评价等三个环节,综合考虑考生综合素质,最终确定12名同志进入面试环节,名单如下:
注:此表按姓氏笔画排序
请参加面试的考生于5月29日早7:30点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16楼多功能会议室报到并参加面试,届时不到场,视为自动放弃,后果由考生自负。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法进行,满分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面试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和报名登记表原件。
面试结果请各位考生关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或省人事考试网。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中山路377号(沈阳市内乘坐295、125、环路、129路公交车,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下车,楼下是农业银行)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二日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事考试局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事考试局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二号综合楼B座 &邮编:110001
ICP 备案:
技术支持:您当前位置:
法律咨询热线:400-676-8333
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省直参保企业生育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
  【 】(辽劳社发z2008{76号)
  省直各参保单位:
  为保障省直参保企业女职工在生育期间获得必要的医疗保健和经济补偿,根据国家和省生育保险有关规定,结合省直生育保险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生育保险基金&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决定对省直参保企业生育保险待遇进行调整。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参保人员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生育、流产(包括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等,下同)、引产的,按照上年度全省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折合为日工资标准,享受下列期限的生育津贴:
  (一)妊娠7个月以上生产的或者妊娠不满7个月早产的女职工,享受90天的生育津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女职工,还可按下列规定增加生育津贴:
  1、难产或剖宫产的,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
  2、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
  3、符合计划生育晚育条件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增加60天的生育生活津贴。
  (二)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引产或者流产的女职工,享受30天的生育津贴。
  (三)妊娠3个月以下流产的女职工,享受15天的生育津贴。
  (四)符合计划生育晚育政策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男职工,享受15天的护理假工资。
  二、参保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享受生育医疗费补贴。
  (一)流产、引产
  1、参保人员妊娠3个月(12周)以下流产的,生育医疗费人次限额补贴标准调整为300元;
  2、参保人员妊娠3个月(12周)及以上, 7个月(28周)以下流产、引产的,生育医疗费人次限额补贴标准调整为600元。
  (二)计划生育手术
  ⒈ 放置或者取出子宫内节育器的,人次限额补贴标准120元。
  ⒉ 放置或者取出皮下埋植避孕剂术的,人次限额补贴标准120元。
  ⒊ 双侧输卵管结扎或者复通术的,人次限额补贴标准400元。
  ⒋ 输精管结扎或者复通术的,人次限额补贴标准630元。
  (三)妊娠及分娩
  ⒈ 正常产的,人次限额补贴标准2300元(含产前检查)。
  ⒉ 难产及剖宫产的,人次限额补贴标准3200元内(含产前检查)。
  享受难产生育待遇的仅限于:臀位牵引术;产钳助产术;胎头吸引术。剖宫产手术中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包括卵巢囊肿)等手术的,生育医疗费人次限额补贴标准分别增加500元。
  ⒊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限额补贴增加300元。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已有条评论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关联热词:
杰出律师推荐
社会保障法频道
(人)|(个)|(条)
共有个相关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热门搜索: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专家面对面
网友关注排行榜
按地区找社会保障法律师
社会保障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 找法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宁省社保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