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4201542打头是哪家银行卡的银行账户

605063是的哪个银行的打头_百度知道
605063是的哪个银行的打头
兴业银行 523
622933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602969卡通过银联中国银联标准卡 银行银联标准卡发行的标准信用卡处理 部分.; 9是国内使用的银联标识卡(非银联标准卡)的开始,分别)中国电子借记卡|银行是.,美国运通: 239中国工商银行中国| 622138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但使用的社区拥有超过622 955 881例如.
BR&gt.,开始 622 异常,大来信用证卡(如35,没有出现过新卡做到这一点,是大师卡(主借记卡),中国招商银行卡| 622580
622669中国光大银行阳光借记卡| 622622中国民生银行普通借记卡| 622690中信实业银行的金融宝地 .银行卡| 4在所有的开始是最VSIA卡| 5开头的万事达卡页3是JCB
其他类似问题
银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JR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 国际金融危机 JR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本章导读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关键词 7.1 汇率制度及其选择 7.2 外汇管制 7.3 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 7.4 我国的外汇管理 复习思考题 JR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
国际金融危机本章导读? 本章涉及以下内容:一是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及特点、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二是国际资本流 动的利益与风险包括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国际资本流动 的风险;三上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包括外债与债务危机概念、 国际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债务危机和债务问题的解决办法、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及对外债的管理;四是投机性冲击与国 际金融危机,包括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投机性冲击、投机性 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投机性冲击与 金融危机回顾、金融全球化与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 JR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类型、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与风险;掌握 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了解投机性冲击及 其策略;了解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了解金 融全球化与投机性冲击的内在联系。 JR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本章教学重点?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及类型,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与风险,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 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投机性冲击及其策 略,金融全球化与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 JR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本章教学难点? 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入、国际收支和资金流动的区别和联系,债务危机的成因及解决 方法,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方式,三代货 币危机理论的评析,国际金融危机与短期投 机资本流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JR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本章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 直 接投资 证券投资 国际贷款 政府贷款 国际 金融机构贷款 国际银行贷款 出口信贷 贸易性 资本流动 金融性资本流动 保值性资本流动 投机 性资本流动 债务危机 国际游资 投机性冲击 货币危机 金融过度 金融全球化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本节主要内容:7.1.1 国际资本流动的涵义 7.1.2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7.1.3 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阶段 7.1.4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7.1.5 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 7.1.6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综述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7.1.1 国际资本流动的涵义(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过 程,即资本跨国界、到别的国家或地区进 行生产方面或金融方面的投资或者投机活 动,有时也称国际资本移动。国际资本流动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的, 其账面反映在资本与金融账户中。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在当今世界中,国际资本流动已成为非常 引人注目,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对全球 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国际资本流动概念的界定? 从广义上讲,国际资本流动是指由于国际 经济交易而引起的货币资金和生产要素在 国际间的转移和流动。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二)国际资本流动概念的界定? 本章所涉及的资本一般是指货币或现金资 本,而不包括纯属贸易往来的商品或实物 资本(但与投资活动相联系的商品资本和 生产资本则包含在内) ? 国际资本流动作为国际间经济交往的一种 基本类型,不同于以所有权的转移为特征 的商品交易,它是从使用权的转让为特征 的,一般以盈利为目的。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三)相关概念的比较1、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的关系? 两概念一般可以通用,但资本输出入通常 是指与投资和借贷与金融活动相联系并以 谋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流动,因而不能涵 盖资本流动的全部内容。2、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资产负债的关系 ? 资本流出反映了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或负债减少)而资本流入则正好相反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作为国际金融活动的组成部 分,其内容被纳入国际收支的考核之列 4、国际资本流动与资金流动的关系 ? 就经济学意义而言,资本流动和资金流动 是互有区分的 ? 资金流动是指一次性的,不可逆转性的资 金款项的流动和转移,相当于国际收支中 的经常项目的收支。资本流动即资本转移, 是可逆转性的流动或转移。3、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的关系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5、国际金融资本流动与国际直接资本流动 的关系 (1)含义: (2)两者的主要区别 ①从资本流动的特性来看: ②从进行资本流动的主体来看 ③从资本流动的形态来看: ④从资本流动的成因来看: ⑤从资本流动的运行规律来看: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三)国际资本流动的条件? 一般而言,国际资本流动的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取消外汇管制或外汇管制轻松 2、必须有健全、完善、发达的国际金融 市场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按照期限来划分,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 短期资本流动;按照资本的来源以及用途 可分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按照资本的 特性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前者以跨国公司为典型形式,后者则以长 期证券投资为主 重点以期限为标准将国际资本流动划分 为长期资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进行分析7.1.2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一)长期资本流动1、概念 长期资本流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是长期 资本流动,它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 2、类型 (1)直接投资 ①概念 直接投资指投资者直接在境外经营企业、开办 工厂或收买当地原有企业,或为当地企业合作取 得各种直接经营企业的权利的投资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②形式 )参与资本,不参与经营,必要时也可 派员担任顾问和指导;)开办独资企业、 合资企业,这种形式下可派遣人员进行管理 和参与经营;)买入现有企业股票,通过 股权获得全部或部分经营权 (2)间接投资 ①概念 证券投资也称为间接投资,指投资者以其 资本购买外国的公债、公司债、金融债券或 公司的股票,以收取利息和红利或获取买卖 差价的一种投资方式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②与直接投资之间的差别 (3)国际贷款 ①概念 国际贷款主要是指1年以上的政府贷款、国 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 ②形式 政府贷款指一国的政府利用国家财政预算收 入的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性贷款,一 般由各国的中央政府经过完备的立法手续批准 后予以实施,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②形式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指联合国下设的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国 际金融公司等机构对会员国提供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 )概念:指一国独家银行或国际贷款银团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借款人或国际机 构提供的贷款,是一种非限制性贷款,采用 货币资本形态,一般不指定用途,借款人可 自主地运用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国际银行贷款 )分类1:国际银行贷款按贷款形式可分为 独家银行贷款和银团贷款?独家银行贷款又称双边贷款:系指由一国的 一家贷款银行对另一国的银行、政府机构、公 司企业提供贷款,并签订书面的贷款协议 ?银团贷款又称为辛迪加贷款、多边贷款或集 团贷款:系指由一家贷款银行牵头,由牵头 银行所在国的或几个国家的多家贷款银行参 加,对另一国的银行、政府机构、公司企业、 提供的一笔长期巨额贷款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国际银行贷款 )分类2:国际银行贷款按保证性不同还可分 为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 )分类3:国际银行贷款按借款期限的长短不 同可以分为短期贷款(一般是1年以内)和中长 期贷款(一般是1年以上) 出口信贷 )概念:属于中长期贸易信贷,是一国为支持 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 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 进口商银行,所提供的利率较低的贷款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出口信贷 )主要特点 :专款专用的限制性贷款; 贷款利率低的优惠性贷款;由国家承担信 贷风险的中长期贷款 )主要形式:卖方信贷、买方信贷、福 费廷、信用安排限额、混合信用贷款、签 订存款便利协议、向对方银行存款等 )主要作用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二)短期资本流动1、概念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 的资本流动是短期资本流动 2、特点大多借助于各种票据等信用工具,以及电 话、电报、电传和传真等现代通讯手段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3、形式按照资本流动的不同动机,可分为贸易性资 本流动、金融性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和 投机性资本流动 (1)贸易性资本流动?贸易性资本流动是最传统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方式,指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通常不要求进口 商立即支付全部贷款,允许进口商有一段时期延 期支付而引起的贸易性融资的短期资本流动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金融性资本流动 ①概念 金融性资本流动也称银行资本流动,是指各 国经营外汇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 融通而引起的国际间资本转移 ②形式 包括套汇、套利、掉期、头寸调拨和同业拆借等 ③作用 主要是为银行和金融机构调剂资金余缺服务, 对利率、汇率的短期变动有一定的影响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保值性资本流动是指金融资产的持有者为了 资金的安全或保持其价值不下降而进行资金调 拨转移而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动(3)保值性资本流动(4)投机性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指投资者在不采取抛补性 交易的情况下,利用汇率、金融资产或商品价 格的变动,伺机买卖,谋求高利而引起的短期 资本流动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7.1.3 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已从严格国别壁垒和分割局面逐渐 走向全面的区域联合和一体化,资本作为经 济发展的要素之一,率先实现了大范围的跨 国流动,而国际资本市场也经历了由分割到 融合,进而走向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国际资 本流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自发时期(第一阶段)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四 十年代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一)自发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金本位制为基 础的,除了英镑曾短暂地充当过世界货币外, 黄金是国际金融资本的唯一形式。当时世界 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加入世界资本流动 体系,而且当时资本跨国流动主要是伴随着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而发生的,间 或有政府间借贷融资安排和战争赔款等引发 的国际资本流动,但规模相当有限。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二)离岸时期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直至1973年其最终崩溃这一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 际金汇兑本位制为基础的,美元取得了“纸黄 金”的特权地位。这一时期的金融资本全球化 实质上是美元金融资本逐步脱离贵金属制约的 全球化。美国由于国际收支长期逆差,于是在 20世纪60年代初期采取了一系列干预主义政策。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二)离岸时期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直至1973年其最终 崩溃以伦敦为主的离岸模式的金融市场开始孕 育发展,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资本全球化的端倪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三)全球化发展时期从1973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统一的构架,固 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发达国家逐步放松或 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大多数限制政策。许多国 家的国内金融市场再度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 部分,跨国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创新蓬勃 发展,使各国金融资本从相互割据到相互渗透, 离岸和在岸金融业务同步发展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四)全球化加速发展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 这一时期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发生了重大 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 国际清算银行(BIS)依据国际收支统计资 料计算的证券跨国境交易数据显示,从1988 年到1998年间,西方国家各类证券在居民与 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总额在GDP中的比重迅速 上升,至1998年已达美国230%、德国334%、 意大利640%、日本91%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四)全球化加速发展时期不仅发达国家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程度不断提 高,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纷纷放松了资本控 制,实施金融自由化措施尤其1988年以后,金融资本流动的规模获得 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进 入一个全速发展的新阶段。国际资本市场的 筹资总额至1995年达8322.43亿美元返回7.1节 JR国际资本市场活动(1988年-1995年) (单位:百万美元)国家市场筹资总额 年度增长率 (%) 21.64 4.31 -6.19 19.66 OECD国家筹资 总额
非OECD国家筹 资总额 05.8 22.790 1991
5.9536.57 7.01 24.27
32960.292.9 82412.0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7.1.4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资本输出多集中在北美洲、拉丁美洲和澳洲(占一半以上)? 资本输出的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私人股票、债券的证券投资,且主要投资受款国的公用 事业部门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美国也加入了资本输出国的行列,资本流向以拉美、加拿大和西欧等国为主? 资本输出方式中政府借贷取代了私人资本借贷 ? 世界长期资本输出的规模不大,地区流向、部门结构和资金流动方式等均较单一 3、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 (1)从量上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空前膨胀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3、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2)从质上看:①资本流向的变化 ②资本输出方式的变化?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资本输出中FDI取代FII成为主要投资方式,而20世纪 80年代以后,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证券化 的趋势,国际证券投资进入繁荣时期③资本结构的变化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新 特点1、发达国家资金需求上升 2、转轨国家与新兴市场和地区资金需求旺盛 3、FDI迅速发展,地区分布有所变化 4、国际资金结构变化私人资本挑战多边机构的贷款和国际援助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 起和服务业的日益兴旺,国际资本流动主要 转向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 等非制造业领域5、国际资本流动部门结构变化6、国际金融资本规模日益膨胀(1)国际游资规模日益膨胀 国际游资又称热钱hot money,或短期投机 资本,是一种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以追 求高额短期利润为主要目的进行投机、期 限在一年以下的短期资本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虚拟化进程加快 20世纪80年代后期,金融资本流动规模的急剧 扩张无论从总量上还是速度上已经日益脱离了 世界贸易和世界总产出等实物经济指标的增长 目前,各国间同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间资本流 动与贸易之外的国际资本流动之比为1:45,每 天近2万亿美元的交易额中只有2%与实物生产、 交换有关,其余98%都可说是金融自身的活动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3)证券化趋势明显 尽管信贷业务和银团贷款等业务仍然是金融机构 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主要运用方式,但是国际债 券、国际股票和欧洲票据等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 在金融机构资产运用中重要性增长得更快 目前证券资本已经取代了国际银行贷款和国际直 接投资,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存在 方式。由图7.1可明显看出,1990年-1996年国际 债券和欧洲票据的净发行额趋势上升最为迅猛, 已成为证券资本的主要形式返回7.1节 JR图7.1各种证券资产的发行趋势120100单位:10亿美元80200 180 160 1406040120 1002080 600 92 95 199640 20年份返回7.1节单位:10亿美元国际股票 ADR/GDR 欧洲股权 其它国际股权 (左坐标)国际债券 欧洲票据 (右坐标)280 260 240 220 JR各种证券资产的净发行额 (单位:10亿美元)证券类别/ 1990 年份 国际债券 欧洲票据 国际股票 ADR/GDR 欧洲股权 其它国际 股权返回7.1节 34.9 23.8 4.6 40.4 25.3 5.3 72.1 36.6 9.5 140.2 58.1 11.0 192.4 78.8 15.0 265.0 106.2 24.7113.2 30.6 14.2 1.73.2 4.011.6 11.810.7 12.830.6 10.137.0 8.026.7 14.334.8 22.9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4)衍生化深化发展 ①动因 金融衍生工具及其相关理论的不断涌现, 极大地促进了金融资本衍生化的深化发展②表现) 金融衍生工具理论的不断成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金融 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金融 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 据估计,1995年国际金融市场上就已经有 1200多种金融衍生工具,到目前为止,已 有2000多种。全球金融衍生交易额,在 1990年为5740.7亿美元,而到1995年增加 到了2.7万亿美元。返回7.1节 JR年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概况 (单位:10亿美元)92 95衍生工具名义余 额 交易所交易工具①利率期货 ②利率期权 ③货币期货 ④货币期权 ⑤股票指数期货 ⑥股票指数期权 场外工具 ①利率掉期2290.4.5 17.0 56.5 69.1 93.7 1.53519.32.6 18.3 62.9 76.0 132.8 5.14634.42.4 26.5 71.1 79.8 158.6 0.87771.12.4 34.7 75.6 110.0 229.7 7.38862.53.6 40.1 55.6 127.3 238.3 5.69185.31.7 37.9 43.2 172.2 326.9 17990.0②货币掉期③其它与掉期有 关的工具577.5561.3807.2577.2860.4634.5899.61397.6914.81572.8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5)流动性上升 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金 融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金融创新的大量 使用,以及各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普 及,极大地提高了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 (6)金融资本市场价格趋同,利率波动具有 明显联动性 金融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使不同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趋于一致,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率差距缩小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7.1.5 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力 因素的考察日趋深入。综合来看,国际资本 流动的动因主要可分为两大类:①拉动因素 (Pull Factors);②推动因素(Push Factors)(一)拉动因素1、含义 主要是指传统的实物经济因素。拉动因素的 实质就是不和金融活动直接相关,但是密切 地影响金融领域活动的因素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类型 总的来说,国际资金流动最主要的拉 动因素有四大类: ①各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及经济实力的相 对变动 ②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 ③跨国公司的发展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二)推动因素1、含义 推动因素主要是指国际金融领域的结构性 变化和周期性发展,这些因素促使投资者 将其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组合。 推动因素的实质就是直接影响金融资本扩 张和流动的因素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资金流动 出现的新特征来看,应着重从推动机制来 探讨国际资金流动的动因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类型总的来说,国际资金流动最主要的推动 因素有四大类: ①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 金融管制的放松(Deregulation)已成为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金融实践中 的重大举措,消除了各国金融市场的界限, 加强了国内外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从而 加快了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步伐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①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概念金融管制的放松(Deregulation)又可称之 为“金融自由化”,是指政府或金融当局取 消或放松限制金融活动的法令、规则、条例 及行政管制,从而形成一个宽松、自由、更 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新金融体制的过程)管制放松的过程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管制放松的过程 发达国家 二战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各国对国际 资金流动进行了严厉的管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兴起了放 松资本管制的浪潮尤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主要工业国 家开始了资本帐户的可兑换过程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管制放松的过程 发展中国家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严格限制着资本外流。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在国内金融体系逐 步自由化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在资本项目可 兑换方面开始取得进展 IMF经过调查分析后,得出了发展中国家对 资本控制不断放松,国际资本流动不断增 加的结论,金融管制的放松极大地促进了 国际资金的流动。(如图7.2所示)返回7.1节 JR图7.2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控制和资本流动变化趋势图0.68资本控制曲线3.0线0.66 2.50.642.0资 本 控 制 指 数0.620.60资本流动曲线0.58资 1.5 本 流 1.0 动 指 0.5 数1 9920.56198219841986199419960.0年返回7.1节份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发展中国家 1991年-1993年,部分拉美和亚洲国家相继 实现完全的货币可兑换,而更多的发展中国 家正在逐步放松对长期和短期证券投资流入 的限制,并对商业银行和居民的外汇业务管 制实行自由化 东南亚地区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以其高速 的经济增长和高资本收益率,吸引了世界上 最多的外国证券资本,其中,债券成为外国 证券投资的主要方式返回7.1节 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的情况年份 债券发行 股票发行51 1478 4233 5133 3061 1701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②金融创新的发展 金融创新是当代金融史上的革命,其意义在 于降低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促 进了国际间的资本流动。金融创新始于欧洲 货币市场,现今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新颖 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大大加速了金融资本全 球化的进程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金融创新的内涵 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的内 涵不断扩大,包括金融观念的创新、金融体 系的创新、金融组织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 新、支付清算系统的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创新, 其中最为核心的是金融工具的创新 )金融创新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③大型混业金融机构的兴起 大型混业金融机构是指同属一个集团的金 融机构,能提供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金融 服务,不仅打破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 的界限,而且无国界之分,形成了跨国界、 跨行业经营、大型化的全能金融机构 ④金融理论的发展 金融理论的发展也对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发 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资产组合 理论的发展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7.1.6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综述在现代国际金融学说中,国际资本流动虽 然没有被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进行系统的 理论研究,但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论述却 贯穿于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国际通货膨胀理论之中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一)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从重商主义到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的国际金融 问题通常和货币问题结合在一起,因此当时的 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重在研究贵金属货币是否 作为一种国际间流通的手段及其对国际收支产 生的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大 卫? 休谟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理论和大 卫? 李嘉图的现金移动论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1、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大卫?休谟把货币数量说运用到国际资本 (货币)流动和国际收支分析中,认为在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Price-SpecieFlow Mechanism)的作用下,一个国家国际 收支发生差额时,可以通过黄金的自由输出 入自动取得平衡返回7.1节 金本位下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黄金 外流 货币供 给下降 价格 下降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国际收 支赤字国际收 支赢余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返回7.1节价格 上升货币供 给上升黄金 内流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现金移动理论 由大卫?李嘉图1809年在其著作《金块的高 价》中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黄金作为一 般等价物,在各国具有同一价值,而各国之 间进出口商品的价值不同,势必引起现金在 各国间的流动,且流动的数量应恰好是调节 进出口贸易所必须的数量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3、其它理论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际金 融学说在继承休谟、李嘉图等人理论的基础 上进一步发展,资本的国际流动成为金融学 说的重要研究对象。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 论有:费雪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金德伯格 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理论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1)费雪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①提出 由I?费雪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的基础上于 20世纪初提出的 ②主要观点 假定国际资本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资本的流入 国和流出国均是资本价格即利率的接受者,因 而没有能力决定资本的价格水平,这样资本便 从拥有生产现时商品优势的国家流向拥有生产 未来商品优势的国家,于是引发了资本在国际 间的流动及银行经营业务的国际化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金德伯格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理论 ①提出由查尔斯?普尔?金德伯格于1937年在其著 作《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中提出的 ②主要观点 黄金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在金本位和固定汇 率制度下,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地位是相当的。 通过引起借款国的膨胀和贷款国的收缩,国 际短期资本流动能够使借贷双方的国际收支 恢复平衡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0世纪30年代以来,尤其二战后,国际资本 流动理论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流派,其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曼德尔的国际资本 流动论、马克拉普的国际投资乘数理论、麦 克杜格尔的国际资本流动论、钱纳里的两缺 口资本流动论、索洛的经济增长型资本流动 论、俄林的购买力转移型资本流动理论、国 际资本流量理论、托宾―马克维茨的资本流 动理论和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二)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1、曼德尔的国际资本流动论(1)主要观点若两国生产函数相同,则国际资本流动与 国际贸易是完全替代的关系,国际间的资 本流动势必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缩减; 一般来说,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起因于国际 间的贸易障碍,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 间的资本流动本身并无多大益处,因而至 少不会大规模地发生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曼德尔的国际资本流动论所得出的国际间资 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具有相互替代关系的结论, 对于逆贸易导向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具有较 强的解释力。但该理论的分析具有极大的局 限性,即只分析了生产函数完全相同情形下 的国际间资本流动的问题,从而使该理论的 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主要评析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马克拉普的国际投资乘数理论 (1)代表人物20世纪40年代由马克拉普(Machlap)根据 凯恩斯的乘数原理提出的 (2)主要观点国际投资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均有 利,尤其对一些国内潜在盈利机会较多但 缺乏资本的国家,以及一些国内投资机会 较少而又拥有大量储备的国家,更是如此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3)主要评析 马克拉普的国际投资乘数理论认为国际投资 对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两利”的观点,解 除了原有的对资本输出的顾虑,对国家资本 输出入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麦克杜格尔的国际资本流动论 (1)代表人物 由G?D?A?麦克杜格尔在其著作《外国私 人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理论分析》中提出的, 此后得到了M?C?肯普、R?W?琼斯等人的 进一步发展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主要观点 假定世界是由投资国(甲国)和东道国(乙国) 组成,甲国资本充足,而乙国资本相对短缺,资 本便由甲国流向乙国,甲国的资本边际生产力高 于乙国,并且两国国内市场完全竞争,资本的价 格对应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则资本在各国间的 自由流动可使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在国际上得到平 均化,从而可以提高世界资本的利用效率,增加 世界的财富总量,提高各国的经济效益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主要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该理论讨论了全球资本流动的效 应,而后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最佳对外投资 课税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从各国政府的角度出 发,与其让资本大量地自由流动,倒不如实行 一些必要的限制,如增加税收等,则更加有利 于投资国与东道国增加其国民产出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麦克杜格尔的国际资本流动论及此后的最佳 对外投资课税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 重大的借鉴意义 这是因为有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大规模地吸引 外资,往往对外国投资者给予过多的税收等 优惠,虽然外资引进了,但却为此付出了沉 重的代价。因此,在如何确定国际间资本流 动的最佳经济效果,包括确定最佳税率的问 题上,该理论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3)主要评析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4、两缺口资本流动论 (1)代表人物钱纳里(Chenery,H.)和斯特劳特 (Strout,A.N.)于1966年提出的 (2)主要观点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 两大难题,即储蓄缺口(投资的有限增长) 和外汇缺口(贸易的有限增长)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主要观点两大缺口的存在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 要素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遏制了经济 发展的进程。正因为发展中国家两缺口的存在, 利用外资来填补两个缺口,缓解经济发展中的 瓶颈约束以加速经济发展是极为必要的 (3)主要评析 指出了利用外资在填补两缺口中的重要作用, 这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指 导意义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5、索洛的经济增长型资本流动论 (1)代表人物 由索洛(Solow,R.)提出的,此后得到了波 茨(Borts,G.H.)、勒西(Negishi)和肯 普(Kemp,M.C.)等人的进一步发展 (2)主要观点 假定一国国内储蓄率相对不变,则外资的流 入能提高该国的经济增长率,从而使闲置的 生产要素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3)主要评析 索洛的经济增长型资本流动论较两缺口理 论更能充分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国内 储蓄与资本密集程度之间的关系,但是该 理论认为国内储蓄率在分析期内相对不变, 这一假定不仅与期间行为分析不相一致, 而且也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 现实,应对此进行补充与发展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6、俄林的购买力转移型资本流动理论 (1)主要观点国际贸易是引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之一, 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关系密切;短期 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的, 即汇率的变动和利率的变动;从货币购买 力的角度看,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意味着 购买力在各国间的转移,即一国的资本流 出则减少其购买力,一国的资本流入则增 加其购买力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主要评析 从货币购买力角度来探讨国际间资本流动问 题,对于认识资本流动、货币购买力与物价 变化这三者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该理论忽视了资本与货币购买力的区别, 把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的分析思路是不可取 的;而且该理论也未能从理论上论证资本流 动的过程及金融全球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7、国际资本流量理论(1)代表人物 主要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早期 是认为利率是影响国际资金流动主要因素 的各流派思想的综合 (2)主要观点 一国一次性提高利率会带来持续的资金流入; 国际资金流动对利率因素的变动非常敏感, 并且其调整非常迅速,极易带来国际收支的 失衡并进而导致其它经济变量的调整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3)主要评析国际资本流量理论认为利率是影响国际资本 流动的最主要因素。在资本流动性很强的情 况下,几乎所有的经常帐户赤字都可以通过 资本流入来弥补,这就使得经常帐户的逆差 易于被忽视。实际上,经常帐户的变动对宏 观经济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该理论得出的 一国一次性提高利率会带来持续的资金流入 的结论也与现实差距非常大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8、托宾―马克维茨的资本流动理论(1)代表人物 由托宾(J.Tobin)和马克维茨(Harry M.Markowitz)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资 产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经多 次发展后逐步形成的这一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用到国际资金 流动的分析中,形成了国际资本存量理论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2)主要观点投资者的投资愿望主要是追求高的预期收益, 但又希望能承担尽可能小的风险,即投资者 的目的是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组合;资金 的流动除了受利率影响外,风险以及资产总 量等存量因素也决定着资金的流动,本国一 次提高利率只能一次性通过对投资者资产组 合的影响来吸引有限的资金流入。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3)主要评析 托宾―马克维茨的资本流动理论认为投资者 的目的是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组合,这也 是该理论对资本流动动因的最大贡献,即将 风险因素引入了资本流动的分析之中。由于 该理论能较好地解释许多现实问题,从而逐 步成为解释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理论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9、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1)代表人物 由哈里约翰逊(Herry Johnson)和雅各 布?弗兰科(Jacob Frenkel)提出的 (2)分析思路运用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来 分析影响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3)主要观点 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原因和商品、劳务在 国际间流动的原因一样,都是为了对一国 的货币存量进行自发调整 (4)主要评析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对开放经济的运行作 了独特的描述,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如其 分析的前提,如价格弹性等,在短期内是不 成立的。然而,这并不影响国际收支货币分 析法占据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重要地位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4)主要评析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重新突出了被长期 遗忘的货币因素在开放经济运行中所发挥 的作用,尤其它对于长时期内国际资金流 动的分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0、其它理论 如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小岛清的协议分工 理论、邓宁的内部化理论等均没能摆脱将 金融资本流动原因仅归结为贸易、国民经 济增长等实物经济现象的局限返回7.1节 JR7.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三)国际资本流动前沿理论1、补充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1)小规模技术理论 (2)技术地方化理论 (3)规模经济理论 (4)市场控制理论2、风险分散说3、国际金融中心说返回7.1节 JR7.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 风险? 本节主要内容:7.2.1 长期资本流动的利益与风险 7.2.2 短期资本流动的利益与风险 JR7.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 风险7.2.1 长期资本流动的利益与风险 (一)长期资本流动的利益1、资本输出国的利益 (1)提高资本的边际收益 (2)有利于占领世界市场,促进商品 和劳务的输出 (3)有助于克服贸易保护壁垒 (4)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返回7.2节 JR7.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 风险2、资本输入国的利益 (1)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2)提高工业化水平 (3)扩大产品出口数量,提高产品的 国际竞争能力 (4)增加了新兴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 门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返回7.2节 JR7.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 风险(二)长期资本流动的风险1、资本输出国的风险 (1)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国内经济的发展(2)增加潜在的竞争对手 2、资本输入国的风险 (1)可能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 (2)可能危及民族经济发展和 经济政策的自主性返回7.2节 JR7.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 风险7.2.2 短期资本流动的利益与风险 (一)短期资本流动的利益1、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短期资本流动能调节暂时性国际的收支平衡 (2)对汇率的影响短期资本流动在一定条件下有助于外汇汇率 恢复均衡,尤其在固定汇率制下返回7.2节 JR7.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 风险(3)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国际游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货币政策 更有效的执行 (4)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国际游资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培育 和繁荣金融市场的效果 2、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1)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返回7.2节 JR7.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 风险2、对国际经济的影响(2)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3)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4)对资金在国际间配Z的影响(二)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1、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短期资本流动会加剧持久性国际收支不平衡返回7.2节 JR7.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 风险(2)对汇率的影响 一般认为国际游资对一国汇率的影响主要 是造成汇价扭曲,引起汇价的大起大落 (3)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国际游资的流动影响一国的货币政策的自 主性,并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削弱或 超过制定政策时的预期目标效果 (4)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国际游资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 的隐患,甚至引发金融危机返回7.2节 JR7.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 风险2、对国际经济的影响(1)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极大地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对资金在国际间配Z的影响国际游资的盲目投机性,会干扰市场的 发展,误导有限的经济资源的配置,从 而相应提高了国际经济平衡运行的成本, 不利于资金在国际间有效配置返回7.2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 本节主要内容:7.3.1 外债与债务危机的涵义 7.3.2 20世纪80年代国际债务危 机及解决 7.3.3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及对 外债的管理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7.3.1 外债与债务危机的涵义 (一)外债的涵义1、外债的概念 外债是指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对非居民 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 全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的本金及需支付的利息 2、概念的理解 (1)必须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债务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概念的理解(2)必须是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 (3)必须是某一时点上的存量 (4)“全部债务”既包括外部表示的债务,又 包括本币表示的债务,还可以是以实物形态构成 的债务,如补偿贸易下以实物来清偿的债务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1、债务危机的概念 债务危机是指债务国不再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 2、指标(二)债务危机的涵义(1)外债的总量指标是对外债承受能力的估计,反映外债 余额和国民经济实力的关系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1)外债的总量指标 主要总量指标有负债率、债务率和外汇储 备与外债余额的比率 ①负债率 ?负债率是指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率,一般不得超过10% ②债务率 ?债务率是指外债余额与出口商品和劳务的 外汇收入额的比率,一般不得超过1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③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率分析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之比反映的是当一国 偿还外债的其它支付手段不足时,可动用国 际储备资产来偿还外债的能力 当这一比率大于1时,则表明偿债能力较强。 当一国外汇储备过多,机会成本提高,影响 经济发展速度;一国外汇储备过少,则容易 发生债务危机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外债的负担指标 是对外偿债能力的估计,反映当年还本 付息额与经济实力的关系主要负担指标是偿债率和当年外债还本 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一般不 得高于10% ) ?偿债率是指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出口商品、 劳务的外汇收入额的比率,一般参照系 数是20%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3)外债的结构指标主要指标有种类结构、利率结构、期限 结构和币种结构 主要负担指标是偿债率和当年外债还本 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一般不 得高于10% ) ?偿债率是指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出口商品、 劳务的外汇收入额的比率,一般参照系 数是20%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它不能按期履 行偿还外债义务。随后,一系列国家相继宣 布其无力清偿外债,世界性的债务危机就此 爆发了,并从急性危机演变为持续于整个20 世纪80年代的慢性债务危机7.3.2 20世纪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及解决(一)国际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应 从债务国国内的政策失误和世界经济外部环 境的冲击两方面加以分析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1、国际债务危机的内部原因(1)发展中国家政策失误 ①总的来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 盲目地追求工业化和高速度,盲目地举借 外债扩大投资规模,过高地估计了本国的 生产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整个发展中国 家的对外债务,在70年代初约为500亿美 元,而到了80年代末已突破1000亿美元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②具体而言: 许多债务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采取 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 的超量增长来弥补财政赤字,再加上不适 当的汇率和外汇管制措施,造成了一系列 的不良后果(如币值过高,资金外逃) 在1981年前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处于居 高不下的状况下,债务国没有及时调高国 内利率,致使国内储蓄减少、投资效率下 降,助长了资金外逃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所借外债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 陷入债务危机的主要国家都在国际资金市场 蓬勃发展之时,借入了超出自身偿还能力的 大量贷款,而且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 ①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 世界银行公布的17个重债国均出现债务短期 化趋势,即短期债务比重迅速上升。如阿根 廷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短期债务(借 款期不超过1年)占所有外债的比重在30% 左右,有的国家甚至高达40%以上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②债务利率结构不合理 债务以浮动利率负债为主 17个重债国的浮动利率债务的平均比重多在 40%以上 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债务结构,意味着它极易 受世界利率的改变而导致债务负担加重 由于国际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1982年 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利率比1975年上浮了5 个百分点,使债务国的利息支出迅速膨胀返回7.3节 部分国家1980年至1981年的浮动利率负债比率 国巴家西浮动利率负债比率 58阿根廷6439 58 73 28哥伦比亚 智 墨西哥 秘 鲁 利委内瑞拉整个拉美返回7.3节8164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③债务来源结构不合理 债务以向私人贷款者借款为主,主要是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国际商业银行借款, 官方贷款比重较小,这一特点在70年代 中呈强化趋势1982年,各重债国所借商业银行贷款比 重比1975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私人 债务的利率比官方贷款平均高出约5个百 分点,期限却短12年~14年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债务种类 官方债务 1970发展中国家债务组成:私人及官方的债务百分比私人债务 53.669.1 71.946.430.9 28.1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3)对所借外债未有效地加以运用 ①表现 重债务国的外债资金利用效率低,未能 把外债资金有效地用于生产性和创汇盈 利性项目,不能保证外债资金投资项目 的收益率高于偿债付息率 ②原因 )经济发展战略失误:一种以墨西哥为 代表;另一种则以阿根廷等国家为代表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②原因 )严重的资金外逃据统计,在年间,阿根廷、 墨西哥、委内瑞拉三国的资金外逃额 占同期所借外债总额的比率分别高达 64%、40%、137% )管理不善、经营效率低下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国际债务危机的外部条件(1)发达国家的经济“滞涨” ①发达工业国经济衰退②8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紧缩政策 ③美元汇率上升返回7.3节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利率变动情况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两次石油提价使非产油发展中国家进口支出扩大1973年一1974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价格暴涨使 非产油发展中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一些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委 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借取大量的国际商业银 行贷款来增加国内投资。然而1985年以后的石 油跌价使这些国家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3)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至8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 主义国家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大量美元流向 欧洲货币市场,加上第一次石油提价的影响, 欧洲美元市场的资金迅速膨胀,国际金融市场 以较低利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 在1982年以后,国际贷款风险增大,国际商业 银行随即大幅度减少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 这又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周转困难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二)国际债务危机解决方案与前景1、国际金融论坛提出的解决办法 (1)“缓” 债权国不逼债,由债权国、国际金融机 构、商业银行与债务国协商,妥善安排 延长还债期,在促进而不是损害债务国 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偿还债务 (2)“减” 主要是降低利率,减轻债务国的负担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1、国际金融论坛的四种解决办法 (3)“免 ” 取消最不发达国家所欠债务 (4)“转 ” 将债务转为直接投资 2、国际社会的实际反映 (1)发达国家 (2)国际金融机构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3、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从80年代初开始,对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历经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对债务危机的解 决方案的变化,是同对债务危机性质认识 的不断深化相联系的 (1)最初解决方案(年) 债务危机爆发后,美国等国家与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共同制定了紧急援助计划。这 一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将债务危机视为发展 中国家暂时出现的流动性困难,因此只是 采取措施使它们克服这一资金紧缺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贝克计划(年) ①提出 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 提出了反映这一思想的新方案 ②对债务危机的认识 债务危机不仅仅是一个暂时的流动性困难 问题,而是由于债务国现有的经济状况不具 有清偿能力,债务危机的解决必须与发展中 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相结合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③解决的重点 通过安排对债务的新增贷款,将原有债务的期限 延长等措施来促进债务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要求 债务国调整其国内政策 (3)布雷迪计划(1989年以后) ①提出 1989年,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制定了新的债务对策 ②对债务危机的认识 认为国际债务问题是债务国偿付能力的危机,而 非暂时的资金周转不灵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③解决的重点 “布雷迪计划”强调外债本金和利息的减免, 并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必要在 现有资金中拨出一部分专门用于解决债务问题 ④方案 IMF和世界银行制定的实施方案: 在IMF等国际组织的主持下,债务国与债权银 行磋商减免债务的具体方案,债权国政府和债 务国对债务减免后剩余的债务偿还作出担保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⑤实践 “布雷迪计划”首先在墨西哥进行了尝试, 后来,又在菲律宾、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 等国进行了减免实施。其中,墨西哥政府与 债权银行达成的减债协议规模最大 ⑥墨西哥政府与债权银行的债务减免方案 )将贷款交换为30年债券,债务本金不变但 支付低于原利率大约1/3的固定利率 )交换为折扣债券,消减本金35%,利率为 LIBOR+13/16%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⑥墨西哥政府与债权银行的债务减免方案 )提供新贷款,即保留全部原有债权,但在 今后四年内每年提供原来风险债权25%的新贷 款,这一选择是没有担保的 最终,约有10%的银行选择了),41%的银 行同意消减),40%的银行选择了),这使 得墨西哥削减了它对商业银行的债务额的35% ⑦效果 据统计,通过布雷迪计划共使债务国对商业银 行的债务削减了32%返回7.3节 JR⑦效果 布雷迪计划不仅减轻了债务国的债务负担, 更为重要的是,它提高了债务国的信用,增强 了市场对这些国家的信心 在1990年后,美国利率显著下降,这减轻了 债务国的负担,也促使国际资金寻求能获得更 高收益的场所,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原债务危 机发生国的资金流入恢复了。与此同时,债务 国进行的以贸易自由化、私有化、降低通胀等 措施为特征的政策调整也初见成效。到了1992 年,债务危机已基本宣告结束返回7.3节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4、国际债务危机解决的前景 (1)总的指导思想 以上方案和计划只能说是解决债务危机的短 期对策,增加贷款、重新安排债务、调整债 务国经济等,对缓解债务问题确能起到积极 作用,但债务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从债务问题的形成与发展状况来看,发展中 国家的债务问题是“长期化”的问题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长期化”的含义 发展中国家债务总规模不断扩大,短期 内削减债务是极为困难的 贸易保护主义、初级产品价格疲软限制 了债务国的出口偿债,债务国的偿债能 力不足将长期存在一些债务国的紧缩政策造成经济萎缩、 物价上涨、失业增加,大大削弱了债务 国的经济实力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3)债务危机“长期化”的解决条件: 能否有一个长期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债务国能否成功地执行国内的经济调整计划能否有充足的外部资金流入以支持债 务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真正恢复债务国 的清偿能力,从而使债务危机得到彻底解决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7.3.3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及对外债的管理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根据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目标,应使外资与 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实现“四个结合” 即吸引外资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 级,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与建立和完善市场 经济体制,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相结合;与扩 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相结合;与促进地区 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相结合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二)我国对外债的管理 1、我国外债的定义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 位、金融机构或者其它机构对中国境外的 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 业或者其它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 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我国外债的主要存在形式 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 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买方信贷、外 国企业贷款、发行外币债券、国际金融租 赁、延期付款、补偿贸易中直接以现汇偿 还的债务、其他形式的对外债务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3、我国外债管理概述 (1)我国外债管理的涵义 ?外债管理是指我国政府机构对外债的借入、 使用、归还的系统运行加以协调、监督和控制 (2)我国外债管理的目标 ?将外债总量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平上 ?实现外债结构的最佳配置返回7.3节 2、我国外债的总量指标年份 外债余额 外债余额占 短期外债 (亿美元) 上年(%) (亿美元) 短期外债 比重(%) 外汇储备 (亿美元)199093 96 1997525.45605.61 693.21 835.73 928.06 2.80 1309.60127.2115.3 114.5 120.6 111.0 114.8 109.1 112.667.66103.04 108.46 135.46 104.15 119.16 141.08 181.4012.917.0 15.6 16.2 11.2 11.2 12.1 13.9110.93217.12 194.43 211.99 516.20 735.97 8.9019981460.40111.5104.0173.40151.8011.910.01449.601546.75 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3)我国现行的外债管理体制 ①计划管理 ?指借用外资项目均纳入国家计划,由国家统 一制定中长期和年度利用外资计划,统筹安排, 综合平衡。中长期计划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 展战略目标、对外方针政策等制订的 ②归口管理 ?指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按有关部门的相关管 理职能,实行外债归口管理,分别对利用国外贷 款的规模、外债资金来源和投向实行宏观指导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③登记管理 ?指从1987年起我国实行外债登记制度,登 记方式有两种:定期登记和逐笔登记 ?国家外汇管理局每年4月和10月以新闻稿 形式对外公布上年末和当年6月底的外债数 据,包括外债余额、长短期比例(按债务剩 余期限划分)、期间变动数据和按债务人分 类的余额情况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4、我国外债的总量管理(1)总量管理的重要性?一国举借外债的规模受制于该国的偿债能 力。如果一国所借外债超过本国实际偿还能 力,非但不能加快经济发展,反而会削弱国 家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只有如约偿还,才 能促进国内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我国外债的总量指标国家外汇管理局 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 至2002年底,我国外债余额折合美元1685.38 亿(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 对外负债),比上年末减少15.72亿美元,下 降0.92% 从详细的情况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555.62 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39.68亿美元;短期外债 余额529.7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3.96亿美元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我国外债的总量指标 2002年我国外汇收入3653.96亿美元计算, 偿债率为7.89%;债务率为46.12%;负债率 为13.62%;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为18.5 %,各主要外债指标均在国际安全线之内 (3)我国外债总量管理的评价 我国利用外债发展国民经济是比较成功的。 但我国外债增长速度过快,外债资金利用率 不高、经济效益偏低,外债风险管理中存在 许多问题,中国的外债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外债风险管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返回7.3节 我国外债的总量指标年份
外债余额 外债余额占 短期外债 (亿美元) 上年(%) (亿美元) 525.45 605.61 127.2 115.3 67.66 103.04 短期外债 比重(%) 12.9 17.0 外汇储备 (亿美元) 110.93 217.12199295 693.21835.73 928.06 2.80 1309.60114.5120.6 111.0 114.8 109.1 112.6108.46135.46 104.15 119.16 141.08 181.4015.616.2 11.2 11.2 12.1 13.9194.43211.99 516.20 735.97 8.9019981999 返回7.3节1460.401518.30111.5104.0173.40151.8011.910.01449.601546.75 国际通用的外债风险监控的主要指标年份
负债率 (%) 13.5 14.9 偿债率 (%) 8.7 8.5 债务率 (%) 91.6 91.9 外汇储备/ 外债余额 0.21 0.36199295 98 1999 返回7.3节14.413.9 17.1 15.2 14.2 14.5 15.2 15.37.110.2 9.1 7.6 6.0 7.3 10.9 11.387.996.5 78.0 72.4 67.7 63.2 70.4 69.50.280.25 0.56 0.69 1.91 1.07 0.99 1.02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5、我国外债的结构管理 (1)外债结构的涵义 ?外债结构是指某个时期外债总量的各个因素 的构成比例,主要包括外债期限结构、外债类 型结构、外债币种结构和外债利率结构等方面 (2)外债结构管理的目标 ?我国的外债结构管理是在外债规模基本确定 的前提下,对外债的结构要素的构成比例合理 配置,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 的目的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3)结构管理的重要性 ?只有建立合理的外债结构,才能降低借债 成本,控制和规避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平 缓偿债高峰期,以减轻财政负担,提高用债 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4)外债期限结构管理 ①外债期限结构的涵义 外债期限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负债总额中, 短期债务(偿还期在一年以内)与中长期债 务(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构成比例返回7.3节 长期与短期外债的结构与增长项目/年度 外债余额(亿美元) 余额(亿美元)19951996199719981999 .9 91.0 .32.8 0.4 .8 8.2 6.5 7.9 87.9 10.4 86.1 14.1 88.1 6.2 90.0中长 期外 债比上年增长(%) 占总余额的比 例(%)14.9 88.8余额(亿美元) 119.1 比上年增长(%) 短期 外债 占总余额的比 例(%)141.118.5 12.1 13.4181.428.6 13.9 13.0173.4-4.4 11.9 12.0151.8-12.5 10.0 9.8130.8-13.8 9.0 7.9505.8-29.7 23.814.3 11.2 16.2与外汇储备的 比例(%)返回7.3节 短期外债占国际储备总额的比重 (单位:%)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墨西哥外汇储备与短期债 务之比(%)731868414710920外汇储备可供进口 4.4 时间(月) 外债与GDP的比例 (%) 返回7.3节3.7 393.43.26.61.04754174635 JR②中长期外债与短期外债的比较 一般来说,中长期外债便于国家根据国民 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出统筹安排,有利于 管理,不像短期债务那样变动不定 短期债务虽然利率较低,但容易受国际经 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风险较大 ③中长期外债与短期外债的适度比例 世界银行认为,短期外债的适当水平一 般不应超过三个月的进口额,长期贷款的 偿还期应与项目回收期一致返回7.3节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③中长期外债与短期外债的适度比例 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的短期债务 占全部外债比率的警戒线为25%(5)外债类型结构管理①外债类型结构的涵义 外债类型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负债总额 中各种不同类型外债的构成比例返回7.3节 JR②外债类型 从债务类型看,外债有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和 其他形式的借款四大类 ③适度的外债类型比例 一般认为,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占外债总 额的比重以低于60%为宜 在对外借款中,我国应更多地争取外国 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尽量少 借用国际商业贷款,以降低借债成本返回7.3节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 我国外债类型结构指标外国政府 贷款 国际金融组 国际商业银 行贷款 织贷款 其他 16.5 20.5 20.1 21.2 13.9 16.0 17.5 20.0 22.219909316.015.7 16.6 17.112.011.7 12.1 12.555.552.1 51.2 49.219949721.120.7 19.1 15.914.013.9 14.4 14.751.049.4 49.0 49.4返回7.3节15.4 17.515.7 16.546.7 43.122.9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6)外债币种结构管理 ①外债币种结构的涵义 外债币种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负债总额中 货币币种的构成比例②外债币种结构管理的涵义外债币种结构管理是指合理搭配币种比例, 使债务币种多样化,以避免债务集中于某一 种货币或少数几种货币,而承担较大的汇率 风险,增加还本付息额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③外债币种结构管理的措施 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应使对外借款的币种结 构和本国出口创汇的币种结构保持相对一致 为了减少和避免对外借款由于汇率变化而引 起的损失,应使主要通货保持一定比例,这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汇率变化引起的盈亏 ④我国的外债币种结构管理 1985年以前,我国借用外债的币种只有日元、 美元、德国马克和港币几种,目前已发展到20 多种货币,呈现多样化债务币种结构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7)利率结构管理 ①外债利率结构的涵义 外债利率结构指一国对外负债总额中, 浮动利率债务与固定利率债务的构成比例 ②外债利率结构管理的措施 要合理安排并适时调整债务利率结构, 以限低或稳定外债成本 ③我国外债利率结构管理 目前,我国外债以固定利率债务为主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8)我国外债的结构指标 2002年末,在登记的1422.15亿美元外债余额 中,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为505.22 亿美元,占35.53%。另外,所有外债中贸易 信贷余额为263.23亿美元 我国境内机构去年新借入外债608.74亿美元, 偿还外债本金655.32亿美元。其中境内外资金 融机构新借入额、还本额分别为430.64亿美元 和428.05亿美元,占全额的70.74%和65.32%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6、我国外债管理的发展 (1)我国外债管理的总况 据国家计委提供的信息,目前,中国外债总量、 结构均保持在合理水平,外债偿债率、负债率等 安全性指标均控制在安全线以内 虽然我国目前外债风险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合理 的范围之内,但随着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原 来通过指标监控的静态管理方式已不足以控制金 融资本的快速流动所带来的高风险,而且我国政 府已承诺加入WTO后五年内将开放金融市场, 我国的外债风险会变得更加突出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2)我国外债管理的发展方向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对外 开放要求的外债风险管理体系,来重新审视我 国经济发展战略,合理控制外债规模与结构, 并建立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以尽量避免 高速流动的金融资本可能造成的危害,保证我 国的独立自主和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新举措: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 局联合发布的《外债管理暂行办法》,已于 日起实施返回7.3节 JR7.3 国际中长期资本 流动与债务危机(3)今后我国外债管理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研究并完善外债总量和结构管理进一步加强外债效益和偿还管理 建立健全外债偿还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外债管理法规制度返回7.3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 本节主要内容:7.4.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投机性冲击 7.4.2 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 7.4.3 货币危机的理论概述 7.4.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投机性冲击 与金融危机回顾 7.4.5 金融全球化与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7.4.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投机性冲击 (一)国际游资的涵义1、国际游资的定义 国际游资又称热钱hot money,或短期投机 资本,是一种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以追 求高额短期利润为主要目的进行投机、期 限在一年以下的短期资本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2、国际游资的特点 (1)从期限上看国际投机资本首先是指“短期资本”, 但国际短期资本并一定就是国际投机资 本 (2)从动机上看 国际投机资本追求的是短期高额利润, 而不是长期利润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2、国际游资的特点(3)从活动范围上看 国际投机资本并无固定投资领域,是在 各金融市场上迅速移动的,甚至可以在 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艺术品市场以 及其他投机性较强的市场上频繁转移 (4)从市场上看 国际投机资本特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 动的短期资本,而不是国内游资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1、投机性冲击的涵义 突发性的扰乱市场行为即投机性冲击 投机性冲击是指投机者根据对金融市场的预 期,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规模进行买空卖空 等交易,并通过羊群效应,导致市场价格实 际大幅变动或面临更大的变动压力,以创造 获取短期高额利润的机会(二)投机性冲击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3、投机性冲击的特点 国际投机性资本对固定汇率制度或有管理的 汇率制度进行的投机性冲击或货币投机性冲 击是最常见的7.4.2 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 (一)立体投机策略的涵义投机者利用各类金融工具的交易(如短期交易、 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互换交易等) 同时在各类市场(如外汇市场、证券市场以及 各类衍生品市场)做全方位的投机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二)对冲基金概述投机性冲击策略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是对冲基金 1、对冲基金的涵义 对冲基金是指投机性的投资公司,其目的是 利用各种金融和衍生工具来建立激进获利的 资产组合 2、对冲基金的特点 (1)经常脱离本土在境外活动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2、对冲基金的特点 (2)在市场交易中的负债比率非常高,往往从 银行借入大大超过 其资本数量的资金 进行投机活动 (3)大量从事衍 生金融工具交易 (4)多为私募 (5)属于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投资基金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三)对冲基金典型的投机性冲击1、利用即期外汇交易在现货市场的投机 性冲击(图7.3)2、利用远期外汇交易在远期外汇市场的投 机性冲击(图7.4)3、利用外汇期货、期权交易在期货期权市 场的投机性冲击 (图7.5) 4、利用货币当局干预措施的投机(图7.6) 5、利用股票市场的投机(图7.7)返回7.4节 JR ④股票托管机构 ③离岸市场归还 出售 融资 借 入 偿 还 抛售对冲基金回购 卖出 回购⑥外汇现货市场②本币资产还贷①当地银行贷款⑤股票市场(图7.3)返回7.4节 代表资金筹措路线 代表资金归还路线 JR购买远期空头合约对冲基金当地银行购买远期多头合约抛 售 本 币 头 寸即期卖外币、买本币外汇现货币市场图7.4返回7.4节利用远期外汇的投机操作 JR购买本币空头期货 看跌期权 对冲对冲基金外汇期货、期权市 场期期 权货 溢价 价格 下 跌抛售本币外汇现货、远期市 场图7.5 利用外汇期货、期权的投机操作返回7.4节 JR购买利率互换合约对冲基金获取利差收益互换市场抛利 率售本 币上升外汇市场提高利率 维护本币中央银行图7.6 利用货币当局干预的投机操作返回7.4节 JR购入空头股指期货 对冲 抛售股票 补回股票股指期货市场 股票现货市场高利率使股指 期 货 下 跌 高利率使股 票 价 格 下 跌借入股票对冲基金归还股票股票托管机构 中央银行本币贬值压力外汇市场抛售本币 提高利率,维护本币图7.7 利用股票市场的投机操作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7.4.3 货币危机的理论概述 (一)货币危机的界定1、货币危机的概念 ?货币危机(currency crisis),又称国际收 支危机(balance of payments crisis) (1)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79 ) 的定义 对货币危机的研究至少可追溯到1979年 Paul Krugman发表的重要论文《一种国际 收支危机的模型》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1)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79 )的 定义 在该论文中,Paul Krugman将货币危机 视为一种国际收支危机 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制的国家, 为防止货币贬值而消耗国际储备或提高 国内利率而付出国内通货膨胀上升的成 本,当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 制时,本币就会大幅度贬值,出现货币 危机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对一国货币的投机导致该种货币贬值或迫 使货币当局通过急剧提高利率或耗费大量 储备保卫货币的情况 (3)一般的理解 一般认为有广义与狭义两种(2)IMF(IMF,1998)的定义①广义的理解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 度(有的学者认为该幅度为重5%-20%)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3)一般的理解②狭义的理解货币危机是与对汇率波动采取某种限制的 汇率制度相联系的,主要发生于固定汇率 制下,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 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 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 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2、货币危机的判定标准 (1)货币危机通常表现 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或被迫调整(如 法定贬值、汇率浮动区间的扩大等)、 国际储备的急剧减少、以及本币利率 的大幅上升等 (2)货币危机的常用判定标准①仅仅是汇率的急剧大幅度变动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②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加权平均大幅度变动?是货币危机判定最常用标准 由格雷西拉?卡明斯基等人(GracielaKaminsky,Saul Lizondo,Carmen M.Reinhart,1998)在论文《货币危机的先导指标》中提出的 可用外汇市场压力指数(EMP:Exchange Market Pressure)对货币危机进行事后确认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②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加权平均大幅度变动EMP指数随货币的贬值和国际储备的损失 而增加,该指数的大幅度增加反映了本币 面临的强大卖出压力 ③加权平均的汇率、外汇储备和利率的大 幅度变动④进口的大幅度下降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3、金融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关系(1)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1 )的论 述 认为金融危机主要有两种类型: 由于投机者对一国货币丧失信心使资本外逃而引 起的,此即货币危机。由于货币危机往往会导致 政府实行资本管制、干预外债的偿付,因而通常 伴随着以外币标明面值的放款活动的崩溃 由于对实际资产或这些实际资产所支持的股票的 信心的丧失,与货币信心的丧失无关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2)IMF的论述 广义的金融危机包括了四种金融危机 (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系 统性金融危机) 其中系统性金融危机可能与货币危机的 内涵有一定的重合,但是货币危机并不 必然导致国内支付系统的严重破坏,因 而货币危机并不等同于系统性金融危机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3)从金融危机与货币危机的表现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金融危机大 多表现出明显的货币危机的特点货币危机可以看作是广义的金融危机 的表现形式之一,也可以看作是金融 危机的狭义定义货币危机可以诱发金融危机,而由一 国国内因素引起的金融危机常常也会 导致该国货币危机的发生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二)三代货币危机理论1、“第一代”投机性货币冲击模型 (1)提出 克鲁格曼于1979年提出的国际收支危机模 型(Krugman,1979) 通常被称作第一代货币 危机模型 之后弗诺德和伽伯(Flood,Garber,1984) 对其做了线形扩展 该模型合称为克鲁格曼―弗拉德―戈德模型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2)基本结论与固定汇率制度相矛盾的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最终将不可避 免地导致外汇储备的耗尽并不是一个平稳 的、渐进的过程,而是有一个临界点,在 这个临界点上,投机者会突然将政府手中 的所有外汇储备全部买光,从而使固定汇 率提前崩溃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货币投机性冲击模型是西方关于金融危机 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型 第一代货币危机的缺陷在于其理论假定与 实际偏离太大,对政府在内、外均衡的取 舍与政策制定问题论述上存在着很大的不 足;而且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可能并不是维 持汇率稳定的充分条件,单纯依靠基本经 济变量来预测与解释危机与现实不符(3)主要评析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2、第二代“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理论(1)提出 奥伯斯特菲尔德(Obstfeld,) 等人提出了货币危机的第二代模型―“自我 实现”(Self-Fulfilling)的货币危机模型(2)基本结论“自我实现”的模型特别强调预期在货币危机 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2)基本结论 与不同的预期相对应,经济中存在着不同的均 衡结果,即使政府并没有执行与固定汇率相抵 触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一种本来可以永 远延续下去的固定汇率制度,有可能因为大家 都预期它将崩溃而崩溃,即货币危机具有自我 实现的性质 只有当攻击行为迫使政府政策出现变化才会使 投机者获利,即事后证实投机者攻击的正确性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3)主要评析 与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相比,第二代货 币危机模型更完善,特别是更为合理地 解释了固定汇率政策不可维持性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能较好地解释1992 年-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3、第三代“道德风险”货币危机模型(1)产生的原因 原有的货币危机理论解释能力不足 亚洲金融危机在传染的广度与深度、转 移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与之前的货币 危机均有显著的区别 第一、二代货币危机模型都无法对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做出满意的解释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克鲁格曼(Krugman) 1998年撰写的”What Happened to Asia?”提出了第三代货币危 机模型―“道德风险”货币危机模型(2)提出(3)基本结论 指出亚洲国家的货币危机只是这些国家国内金 融危机的一个外在表现,而不是其原因。因为 早在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之前,这些国家就经 历了一个资产价格急剧攀升和跌落的过程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提出“金融过度”(Financial Excess)的概念 在金融机构无法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时,过度 的投资需求并不导致大规模的过度投资,而 是市场利率的升高;当金融机构可以自由进 出国际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 会转化成为证券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等的过度 积累,这一过程就是金融过度 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金融中介机构而言的(3)基本结论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3)基本结论 金融体系在货币危机中发生崩溃是由于金融 体系的脆弱性。导致金融体系可能发生崩溃 的因素有:高债务因素,低边际进口倾向和 相对出口而言大规模的外币债务 货币危机是危机发生国制度扭曲的必然结果, 只能依靠危机国自身的结构调整,外界的援 助只会使国际层面的道德风险问题更加严重。 同时,危机的预防也只能通过取消政府担保 和加强金融监管来实现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4)主要评析“道德风险”模型从理论上能较好地解 释亚洲金融危机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道德风险因素所起 的作用难以量化评估 “道德风险”模型还只是一种理论上的 假说,有待用实证分析来证明其正确性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7.4.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投机性 冲击与金融危机回顾 (一)三大金融危机历程简要回顾1、1992年-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1)原因 由德国和欧盟其它成员国之间的实际利率 差别引发的 (参见下表) (2)历程返回7.4节 JR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发生前夕的德国经济状况1989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 消费物价水平上涨 率(%)2.73.51992(6月)6.52.8n.a4.5?财政赤字(亿马克) 36.0 ?与前一年度同期相比返回7.4节395.5667.3n.a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2、墨西哥金融危机 (1)历程墨西哥金融危机于1994年爆发 日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宣布比索贬 值。然而贬值后的新汇率立即受到投机性冲击, 墨西哥政府不得不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 (2)后果危机给墨西哥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据墨西哥官 方统计,金融危机造成了约700亿美元的损失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3、亚洲金融危机 日,泰国政府和金融当局宣布放 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 随后泰铢贬值高达48%,泰国的危机波及菲 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韩国,甚 至日本、俄罗斯等国的金融市场,造成一场 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风暴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二)货币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关系分析1、从资本流动角度分析三大货币危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欧洲货币危机、 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由于是在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现 的,具有比以往金融危机更为明显的资金 流动性特征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1、从资本流动角度分析三大货币危机 这些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与国际资金流动有关在危机发生之前,尤其后两次发生金融危机 中,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都曾被 誉为“新兴市场的典范”。由于国际资本市 场的发展的客观需要及这些国家改革开放的 努力,外国资本对其预期较好。并且,为了 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这些国家都采取了许 多措施开放了资本市场。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2、资本流动对货币危机的作用过程一般来说,资本流动对金融危机的作用过 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⑴危机爆发前的大量资本流入 在危机爆发前,危机国家普遍出现了资本 大量流入、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迅速攀 升以及本币升值的过程返回7.4节 墨西哥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主要资本流动性指标印尼外汇储备与短期债 务之比% 外汇储备可供进口 时间(月) 外债与GDP的比例%返回7.4节马来 菲律宾 韩国 西亚泰国 墨西哥7318684147109204.4 473.7 393.4 543.2 176.6 461.0 35 短期外债占国际储备总额的比重 (单位:%)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墨西哥外汇储备与短期债 务之比(%)731868414710920外汇储备可供进口 4.4 时间(月) 外债与GDP的比例 (%) 返回7.4节3.7 393.43.26.61.04754174635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⑴危机爆发前的大量资本流入 如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韩国, 1994年和1995年资金流入进入高峰期,总额 接近800亿美元,约占各国GDP的6%-8%,到 199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资金净外流,总额 接近200亿美元,约占各国GDP的2% ⑵巨额资本流入导致的内外经济失衡 巨额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后,刺激其经济的发 展,资本随之急剧增殖,而良好的示范效应 则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⑵巨额资本流入导致的内外经济失衡相对于资金流入的规模而言,新兴市场容量 过于狭小,国内工业体系多不完善,金融监 管手段不完备,所以巨额资金就大量地流向 证券、房地产等非生产和贸易部门,形成大 量经济泡沫,损害经济基础 本币升值等因素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和经 常项目失衡加剧,实质经济因素逐渐逆转, 在此基础上,金融市场出现货币贬值预期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⑶资本大量抽逃导致货币危机的总爆发 在市场恐慌情绪逐渐积累并达到危机触发 点后,投机商对该国货币发动攻击,投资 者开始抛售本币,资本市场出现逆向流动, 本币急剧贬值 据华盛顿的国际金融研究所估计,印尼、 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菲律宾五国私人 资本流入额由1996年的净流入938亿美元转 为1998年的净流出246亿美元,资金逆转超 过1000亿美元,大规模的资金抽逃使亚洲 各国金融市场一蹶不振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7.4.5 金融全球化与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一)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1、汇率体制趋于一致 2、各类金融市场的界限逐渐消失,金 融产品价格趋于一致 3、国际金融统一规则不断产生 4、金融市场动荡会更加频繁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二)80年代以来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 1、投机性冲击的规模和势力日益庞大⑴国际投机资本的规模日益庞大 (2)国际投机资本日益形成“集体化”倾向 (3)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为投机者提供了杠杆化 的交易方式 ? 投机者只要用较少的资金就可以买卖几十倍 甚至上百倍于投资金额的金融产品,从而牵 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返回7.4节 JR7.4 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二)80年代以来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2、投机性冲击策略日益立体化3、投机冲击面日益区域化4、投机性冲击活动日益公开化 5、投机者越来越注重利用贬值的预 期和市场的信心危机返回7.4节 JR本章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2、试述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特点。3、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4、试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 本输入国以及国际经济形式的影响 。5、简述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6、简述“贝克方案”和“布雷迪”计划的区 别。 JR本章复习思考题7、简述我国利用外资的概况以及利用外资 时应主要的问题。 8、试评述我国外债管理体制。 9、简述当代国际投机者实施投机性冲击 的立体投机策略。 10、简述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11、试述金融国际化的特点。 12、试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机性冲击 的新特点。
第七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冻结银行账户的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