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薄膜发电价格加盟

汉能薄膜发电股价四天暴涨61% 李河君重夺内地首富
关键字:&汉能李河君首富汉能薄膜发电股价汉能股价暴涨
受益于环保概念股的大热,在香港上市的汉能薄膜发电连续四天大涨。截至今天收盘,该公司股价报7.3港元,较本周一开盘暴涨61.1%。观察者网发现,仅按股票市值一项,汉能实际控制人李河君的身家就已经高达2460亿港元(约合317亿美元),重新成为内地首富。
现年48岁的李河君是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港交所最新数据显示,李河君持有汉能薄膜发电80.89%的股份。
今日开盘,汉能薄膜发电一路走高,盘中一度涨至9.07元。如果按最高价格计算,汉能的市值高达3778亿港元,超越3548亿港元市值的长江实业。
汉能股价走势
对于此次股价大涨,汉能方面今天中午发布公告称,“并不知悉有任何原因导致该等价格及成交量变动,或有任何资料须予公布以避免本公司证券出现虚假市场,或有任何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IVA部须予披露之内幕消息。”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李河君也没有回应记者对股价异动的提问,仅称对国家新能源发展有信心。
在最新的2015年福布斯富豪榜上,王健林、马云和李河君占据内地富豪前三,其个人财富分别为242亿美元、227亿美元和211亿美元。亚洲地区首富依然为李嘉诚,个人财富333亿美元。因此,从最主要的资产变动情况看,李河君已经超越了王健林和马云,重新成为内地首富。
李河君是全国政协委员。他今年的两会提案是,建议政府扶持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李河君建议,在新建筑规划中,强制性采用光伏一体化产品,或者强制性规定新建筑耗能必须实现15%能源自给。
汉能控股集团号称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提供商,业务横跨水电、光伏、风电等领域。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主营太阳能光伏业务。
去年7月起,汉能系列广告片陆续亮相央视和凤凰卫视。广告打出的口号是“汉能大了,雾霾就少了”。而就在上周,一部雾霾纪录片引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也让相关公司股价持续走强。
李河君(资料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王杨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史上最快查港股方法:直接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00566.hk”
00:00(新浪)
13:59(腾讯网)
14:22(新浪)
19:08(腾讯网)
19:06(腾讯网)
00:00(麦格理证券)
00:00(新鸿基投资)
00:00(东英亚洲证券)
00:00(UOB Kay Hian)
00:00(新鸿基投资)
22:10(千金散尽)
相关微信公号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17:38
【新财富500富人榜出炉:李河君居首 平均身家逾百亿】又一份“新财富500富人榜”出炉了。今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各项财富指标创出新高,上榜门槛比去年提高两亿元(人民币)。随着环保及新能源板块崛起,太阳能股创办人兼主席李河君以1655亿元的身家蝉联首富。更多详情:
中国新能源网官方 15:24
【颠覆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今年,汉能控股的李河君再次以1655亿元的身家登顶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其旗下汉能薄膜发电股价飞涨,加之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水电业务重估,带动其财富在一年之内近乎翻番。与此同时,汉能也遭遇了薄膜太阳能技术非主流、汉能薄膜发..
新财富杂志 12:36
【李河君首次公开回应:质疑的都是没来过汉能的人】今年,李河君旗下股价飞涨,加之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水电业务重估,带动其财富在一年之内近乎翻番。与此同时,汉能也遭遇了薄膜太阳能技术非主流、汉能薄膜发电关联交易及股价存在操纵可能等质疑
中国新能源网官方 10:50
【汉能联手泰安长安推出薄膜供电餐车】国内新能源巨头(00566.HK)联手泰安长安,力求为民众提供便捷、多样化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推出全球首款太阳能全工作用电餐车。车顶、车身集成薄膜发电组件,在正常日照条件下,每天可以发6度电,支持餐车所有工作用电..
新财富杂志 09:05
【李河君身家1655亿,蝉联首富】今年,汉能控股的李河君再次以1655亿元的身家登顶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其旗下股价飞涨,加之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水电业务重估,带动其财富在一年之内近乎翻番。榜单详见:汉能 彩色硅胶USB腕带8GB
汉能 薄膜太阳能折叠充电包8W
汉能 全球多功能转化插头带双USB插口
汉能 薄膜太阳能充电纸7W
汉能 薄膜太阳能折叠充电包97W
汉能 薄膜太阳能折叠充电包48W
汉能 户用系统 太阳能薄膜发电 经典系列 1.5kW /¥17888
汉能 户用系统 太阳能薄膜发电 雅致系列 1.5kW /¥18999
汉能 户用系统 太阳能薄膜发电 旗舰系列 1.5kW /¥24666汉能大股东李河君身价或超马云王健林成新首富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图/CFP  有人比马云还有钱?1月27日,随着股价大涨,汉能薄膜发电成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大股东李河君也被认为取代马云或王健林成为中国新首富。  这位从水电起家、进而进入光伏产业的富豪,在被媒体报道成为中国新首富的第二天,便被海外知名财经媒体质疑其旗下的汉能薄膜发电过度依赖母公司,存在激进扩张的行为。  进入光伏领域之后,李河君频繁出现在公众面前,或参加会议,或接受媒体采访,向外界宣传薄膜发电技术的广阔前景。2013年底,李河君著书《中国领先一把》,提出以光伏革命解决中国的能源瓶颈、助推经济转型。李河君认为,太阳能是最符合21世纪发展需求的新能源。  2014年,汉能薄膜发电股价成倍地上涨,最终让李河君的关注度从行业内扩大至公众。  李河君是谁?他的公司到底有没有海外媒体报道的那些问题?  □新京报记者 朱星 实习生 李宇航 北京报道  因“新首富”彻底出名  1月27日,一个“新首富”诞生了。当日,汉能薄膜发电上涨10.36%,报收3.73港元。在这前一天,汉能薄膜发电上涨13%。  得益于汉能薄膜发电股价的上涨,加上水电、地产等非上市公司资产,汉能薄膜发电大股东李河君的身价“有可能”达到2000亿元,取代马云或者王健林成为中国的新首富。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统计,截至1月29日美股收盘,马云身价为263亿美元(约合1644亿元人民币),王健林身价为267亿美元(约合1669亿元人民币)。  之所以是“有可能”,原因在于李河君到底持有多少股份,对于外界而言仍是一个谜团,一说超过50%,一说超过90%。  不论李河君是否真的成为了内地财富“一哥”,他都因此成为了舆论焦点。  在李河君成为“新首富”的次日,海外某知名财经媒体刊发报道,质疑汉能薄膜发电的营收过度依赖于控股公司汉能集团,同时汉能集团本身也存在产能激进扩张,产量却不足产能十分之一的问题。该报道称,汉能薄膜发电股价暴涨的背后,存在一些特别的做法。  李河君与汉能集团,一下子站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成为“新首富”之前,汉能集团总裁李河君虽然也曾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但却鲜受行业外关注。  李河君生于广东省河源市,今年48岁,正当壮年。20年前,李河君创立汉能集团,主要从事水电、光伏等能源产业。  李河君进入公众视野始于2013年,当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李河君异军突起,以665亿元的身价,超过了马化腾和马云,位列第四。  2014年,李河君以1250亿元的身价首次进入胡润中国大陆百富榜的前三,成为当年最大的“黑马”。  李河君身价的暴涨,源于汉能薄膜发电股价过去一年的强势表现。  从日至日,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累计上涨了165.09%。  进入2015年,汉能薄膜发电涨势不减,截至1月30日收盘,其股价一个月上涨了28.47%。  曾因水电项目状告发改委  在进入太阳能产业之前,李河君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水电上。  1988年,大学刚毕业的李河君靠着从大学老师手中借来的5万元,通过卖电子产品、玩具等,到1994年底,和17个伙伴积累了七八千万的资本。  此时,有人建议李河君收购上市公司坐庄,于是李河君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水电站资源。在调研过程中,李河君放弃了收购上市公司的想法,转而进入能源行业。  1994年,李河君以1000多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河源东江上一座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  之后,通过并购,李河君旗下电站的装机量从几万千瓦扩大到几十万千瓦,旗下水电项目覆盖浙江、广东、宁夏、云南、广西等地。  因为这些并购,李河君被评为了“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  2002年,云南省规划建设8座百万级千瓦水电站,李河君签下其中的6座,总装机规模达2300多万千瓦。  然而,李河君的这一庞大的水电计划遇到了险阻。  李河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所有的部委都批了,只剩发改委不同意”,因为发改委“不相信民营企业有能力干成”。于是,李河君选择起诉发改委。最终,李河君拿到了金沙江上“一库八级”中资源最好的金安桥水电站,该电站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  汉能集团官网介绍,金安桥水电站是目前全球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最大水电站,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度。凭借金安桥水电站,汉能集团得以跻身于建设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企业的行列。  拐点时进军光伏产业  2009年,李河君进入了光伏产业。对于进入的原因,李河君在媒体采访时称,水电行业的周期漫长,对于他这个民营企业来说,已经很难再有突飞猛进,所以希望进行产业升级。  当时,正是光伏行业的“拐点”。此前,得益于欧洲市场的巨大需求,光伏产业飞速发展,2008年光伏全球安装量增长了1倍以上。此后,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的光伏产业迅速进入了衰退期,由于产能过剩,一些知名光伏企业甚至破产。例如无锡尚德,2006年其创始人施正荣曾一度成为中国首富,到了2008年便陷入危机,直至破产重整。  李河君进入光伏行业选择的是薄膜太阳能领域。2011年,“光伏寒冬年”到来之际,李河君旗下的汉能广东河源光伏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正式投产。2012年,李河君宣布,汉能集团已投产的8大光伏基地总产能已经达到3GW,超越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  不过,薄膜太阳能远不如晶硅体发展成熟:光伏行业中晶硅占据着9成的市场,薄膜的比例还不到1成。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相比较晶硅发电技术,薄膜发电制造工艺更简单,有大范围运用的优势,但转化率要底。”  此前,光伏产业中的“大公司”,包括曾风光无限的无锡尚德等,均为晶硅。然而李河君却在公司内部力排众议、大举投资薄膜太阳能。  李河君在多个场合推崇薄膜发电技术的前景,甚至表示“薄膜发电引领终极能源革命”。  不过,相较于晶硅技术,薄膜发电还需要走更长的路。孟宪淦介绍说,晶硅发电技术发展的时间更长,目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在未来一二十年会成为主流。而薄膜发电技术依旧处于不断发展中,而且具体采用何种类型的技术,目前业界还存在争议。薄膜发电技术的转换率也比较低,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所以近几年薄膜发电所占的市场比例在不断降低,不到10%。”孟宪淦称。  对于薄膜发电技术取得突破的预期,“有的预测可能到2030年以后了”,孟宪淦说,目前争议较大,还不好说时间表。  孟宪淦称,薄膜发电技术的普及速度,需要产品自身在市场上证明自己,例如能否在建筑上取得好的效果,并大规模的使用,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市场培育。  被指过度依赖母公司  除了光伏发展路线上存在争议之外,李河君的汉能薄膜发电还被诟病“过度依赖母公司”。  在李河君计划中,其光伏产业布局是“打通全产业链做出规模”。即从原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池片生产到太阳能电站建设,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  这个模式,在汉能薄膜发电的体现,就是其98%以上的营收都来自控股股东汉能集团,这也是前文海外媒体质疑李河君和他的汉能集团的根源。  2013年2月,汉能集团及其一直行动人持有的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份从20.28%增加至50.56%,成为控股股东。  此后,汉能薄膜发电向控股股东汉能集团发起了多项收购。  2013年9月至12月间,汉能薄膜发电总计花费6亿多元,连续收购了汉能集团旗下的多项知识产权及技术研究公司。  除了向控股股东收购知识产权外,汉能薄膜发电的营收,超过95%都来自汉能集团。  2013年年报显示,汉能集团是其唯一客户。这种情况在2014年上半年并未有多大好转,2014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的来自汉能集团方面的营收达到31.6亿港元,占其总营收的98%。2014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的应收账款为62.4亿港元,其中,最大头的是应收合同工程款项,为41.57亿港元。  这些应收账款中,和汉能集团有关的金额为60.9亿港元,占比达97.6%。  汉能薄膜发电在2014年半年报中称,公司的流动资金十分依赖汉能集团联属公司是否能及时结清进度款项。  不过,对于来自于汉能集团的应收账款,汉能薄膜发电方面“无抵押款或其他加强信贷措施”,仅凭借汉能集团的信誉,汉能薄膜发电董事会认为,汉能集团“能够按时结清所有进度款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seanhou]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成交额:--
成交量:--
所属行业:
总市值:--
流通市值:--
市盈率(动):--
市净率:--
请登录同花顺
实时港股-免费版,只提供基本市场信息作参考用途,投资者应考虑是否需要更详细的市场信息以协助投资决策!
免费试用,申请热线:
相关涡轮/牛熊证
换股比例(%)
最后交易日
汉能麦银五乙购A
汉能麦银五甲购A
汉能麦银五九购A
汉能摩通五九购A
汉能野村五六购A
同投行上次评级
目标价变化
东英金融投资
单位:亿港元
单位:亿港元
市场表现排行
成交量排行
市盈率排行
417.13亿股
普通股股数:
417.13亿股
每股收益:
33.08亿港元
营业收入:
96.15亿港元
每股现金流:
每股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添加自选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能薄膜发电如何加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