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集团职工内退工资如何

&&&&您当前的位置:&&&&&&
柳州投资环境简介
14:26:00&&
一、柳州概况
柳州,又称龙城,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北纬23?54?-24?51?,东经108?50?-109?45?),地处我国亚热带南部向热带过渡的季风地区。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降雨等气候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9.9℃,年降雨量1550毫米,无霜期约290-330天。
柳州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六县四区(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水县、融安县、三江县、城中区、柳北区、鱼峰区、柳南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 131.04 平方公里,总人口367.5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3.83万人),居住有汉、壮、苗、瑶、侗等48个民族成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1%,全市森林覆盖率60.1%。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的严峻形势,柳州经济依然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千亿元,达10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总量位居广西各市第二位,速度位居广西各市第三位。全部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达20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实现了三年翻一番;财政收入157.6亿元,增长12.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1.9亿元,增长58.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7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356元,增长10.1%。工业化水平57.01%。
柳州是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
柳州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广西的1/4,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2009年全市有工业企业2940户,其中大型工业企业10户,规模以上905户,主营业务收入超350亿元2户、上市企业5户(桂柳工、柳化、两面针、优联和柳钢),中国名牌产品3个(两面针牙膏、柳工装载机、网山白砂糖),驰名商标4个(两面针、金嗓子、花红、柳工)。
汽车工业是第一支柱产业。通用、日产和上汽、东风、一汽、重汽等汽车巨头都在柳州投资合作。柳州是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是全国七大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之一,微型客货车、轿车、多用途商务车、轻中重型载货车及专用车、改装车等车型齐全,拥有“五菱”、“乘龙”、“风行(MPV)”等汽车品牌。其中微型车市场份额名列全国同类车型第一位。2009年11月9日,全市汽车年产量突破100万辆,全年汽车产量达119.4万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汽车年产量过百万辆的城市。2009年9月,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表的《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从中遴选出60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代表,柳州名列其中。(入围城市分大中小三类,柳州列入中等城市)
冶金工业以钢材和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为主。钢铁综合生产能力近1000万吨;柳钢集团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351.29亿元、钢材产量792.03万吨,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居第162位。柳州的铟、锌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2003年,柳州被列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目前“高性能ITO靶材”等两个铟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已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加快推进。
机械工业以工程、建筑机械、空压机等产品为代表。柳工是世界工程机械50强、中国机械500强企业,2009年工程机械产量3.13万台,装载机产销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一。欧维姆预应力锚具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技术开发中心在全球同行占有重要地位。
其他行业中,拥有两面针、金嗓子、花红药业、鱼峰水泥、网山白糖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两面针被评为中国公众最喜爱的十大民族品牌之一,两面针中药牙膏连续26年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产销第一。
柳州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柳州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也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四条铁路干线、三条高速公路和三条国道在柳州重叠交汇,已形成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作为国家一类口岸,柳江航运可上溯贵州,下航港澳。柳州白莲机场达到国家4D级标准,已经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成都、昆明等近十条航线。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柳肇铁路和鹿寨至阳朔、三江至桂林、三江至北海三条高速公路建设,以及配合自治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进行柳江航道疏浚和港口建设,柳州的交通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柳州是西南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
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周边省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目前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钢材、建材、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大型批发市场。食糖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食糖实物交易市场,柳州价是全国食糖行业的指导价。2004年,柳州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之一。作为中国内陆走向东盟的重要通道城市和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城市,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柳州将力争成为中国内陆与东盟双向往来的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柳州是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地。五万多年前,柳江人、白莲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柳州正式建制于西汉王朝,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柳州是其最后居留地,柳侯祠、柳侯衣冠冢及历代碑文石刻迄今保存完好。
柳州市区青山环绕,水抱城流,享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柳宗元诗中“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徐霞客笔下“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便是柳州城市风貌最为形象的写照。“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歌仙刘三姐的传歌胜地。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歌、瑶舞、苗节、侗楼”,堪称“四绝”,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鼓楼等民族建筑闻名海内外。
柳州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的中国“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和发展”试点城市,已成为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城市。2007年柳江河在广西河流水体水质位居第一。2009年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8%,柳江饮用水保护河段继续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2006年10月温家宝总理到柳州视察,称赞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认为“柳江河就是广西最大的品牌,在全国找不到第二条”,这是对柳州人居和生态环境的最大肯定。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柳州在“政府推销能力、城市环境舒适度、城市自然环境优美度”三项城市竞争力中位居全国前10名;2008年,在第二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上,柳州被评为“2008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十大活力城市”之一;2009年,我市还获得了“2009年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十佳城市”、“2009年中国最具创新力十佳城市”、“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中国城市新锐城市名片——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 “国家园林城市”、“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一系列荣誉。
未来几年是柳州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柳州将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力争做到“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努力实现“经济升级 城市转型”,切实把柳州打造成为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成为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
二、产业经济
1、工业柳州——汽车工业篇
柳州市汽车工业经过近4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柳州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通用、日产和上汽、东风、一汽、重汽等汽车巨头都在柳州投资合作。柳州还是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微型客货车、轿车、多用途商务车、轻中重型载货车及专用车、改装车等车型齐全,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乘龙”、“东风风行(MPV)”等汽车品牌。
2009年全市汽车产销超过100万辆(全市汽车产量达119.4万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汽车年产量过百万辆的城市。
柳州市现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约450家,总资产360亿,从业人员5万人。其中整车生产企业3家,专用车生产企业4家,低速载货车生产企业2家。已形成年产微型车88万辆、载货车8万辆、多功能乘用车5万辆、专用车8万辆、低速车2万辆、发动机120万台的生产能力,培育出了“五菱”、“乘龙”、“霸龙”、“风行”、“景逸”、“五菱柳机”、“方盛”、“运力”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知名品牌。随着国内四大汽车集团上汽、一汽、东风、重汽及跨国集团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入驻柳州建立生产基地,近年来柳州市汽车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柳州市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了110万辆,分别达到119.36万辆和113.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8.3%和59.8%;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28.3亿元,同比增长48.8%。到2015年,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整车及专用车合计产量达到190万辆,发动机产量达到150万台,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0家。
目前柳州市共有各类整车及专用车企业9家,如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中国一汽集团柳州特种汽车厂、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产品覆盖了从微型汽车、多功能乘用车(MPV)、中重型载货车及特种汽车、专用车在内的数十种车型,是目前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全系列整车制造企业的地级市。                                                                                                                                                                                                                                                                                                                                                                                                                          
2009年柳州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到19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56.8亿元,同比增长37.1%,占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5%。其中,发动机产量达到96.7万台。
未来,柳州将在整车方面,向高档次、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多元化产品发展,整车形成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多元化产品结构;零部件方面,向专业化、规模化、研发型发展,着力完善产业链,提高配套能力;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向纵深发展,打造面向东盟市场的出口基地;研发、检测中心向公共化发展,建设服务全市的研发、检测体系;汽车服务业向现代化发展,全力打造中国西南汽车城。
2、工业柳州——机械工业篇
机械产业是柳州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以工程、建筑机械、空压机等产品为代表。柳工是世界工程机械50强、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去年工程机械产量3.37万台,装载机产销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欧维姆预应力锚具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技术开发中心在全球同行占有重要地位。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85亿元。柳州市现有机械工业生产企业127家,其中工程机械企业29家,建筑机械企业10家,通用机械企业28家,电工电气企业20家,其他企业32家。形成了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在内的多个产业,已形成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压缩机、千斤顶、油泵、预应力锚具、注塑机、起重机等共30多个大类200多个品种。拥有柳工、欧维姆、柳州富达机械公司、柳州空压机总厂、西江造船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力争到2015年,机械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工程机械生产规模10万台,将柳工集团打造成为世界级企业。
在整机企业发展的带动下,我市机械零部件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零部件制造企业。抓住柳工主机产品产量持续大幅增长的机遇,我市一批工程机械配套企业加大投入,增加设备,上规模、上产能,大幅增加轮毂、结构件、板焊件等配套产品产量, 2009年规模以上工程机械零部件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50亿元,增长40%。
3、工业柳州——冶金工业篇
柳州冶金工业以钢材和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为主。钢铁综合生产能力近1000万吨。柳钢集团2009年钢产量突破800万吨。柳州的铟、锌、锡、锑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立德粉和铟的产量世界第一,氧化锌产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金海”牌锡锭是中国名牌产品。2002年,柳州被列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试点基地。目前“高性能ITO靶材”等两个铟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已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加快推进。
&主要品牌产品有柳钢中板厂生产的中板钢材、柳州锌品集团生产的“芭蕉牌”氧化锌和华锡集团、柳州有色冶炼厂生产的金属铟等。其中,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中板产品1999年即获得国家冶金部的质量认证(全国冶金企业中首批获此证书),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均居全国前列,2001年产量近60万吨。柳州锌品集团生产的“芭蕉牌”氧化锌,年产量10多万吨,占全国的25%左右,电解锌年生产能力8万吨,占全国12%左右。华锡集团锡的产量占全国15%左右;柳州冶金企业生产的铟金属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华锡集团的铟生产能力可达40吨,占世界铟金属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强。
柳州冶金工业的发展,将把产品的差异化和高度化摆在核心位置,优化产品结构。有色金属产业将通过引进技术、资金等,发展锌合金、超细锌粉、无汞锌粉、纳米氧化锌、超细氧化锌、彩管玻壳氧化锌、氧化锌晶须、有机锡及纳米级氧化锡及铟产品系列深加工,以拓宽产品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向纵深发展。
4、工业柳州——&轻化工业篇
轻化工业是我市经济效益比较好的行业。主要包括化工、化肥、制糖、制药、造纸、牙膏、食品等行业。&重要企业有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威奇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柳江 造纸厂、柳州东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柳州造漆厂、广西磷酸盐化工厂、广西金嗓子集团、广西花红制药厂、柳州鱼峰啤酒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等。
 主要产品有白砂糖、化肥、油漆、无机盐、烧碱,各类药品、牙膏、药物含片、印刷纸、啤酒、白酒等。
其中,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两面针药物牙膏”已连续15年占据全国药物牙膏产销第一位;两面针被评为中国公众最喜爱的十大民族品牌之一。广西金嗓子集团生产的“金嗓子喉宝”已成为 驰誉市场的名牌产品;柳州市花红制药厂生产的花红系列产品等产品也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
糖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5%左右,并占有区外商品糖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柳州地市年糖产量约为广西总量的1/3。其中柳州市2001年甘蔗种植面积达69万亩,总产量350万吨。其中柳州凤山糖业集团,2000-2001年榨季,销售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40.6%,实现利税1.7亿元 ,增长76.9%,利润1.08亿元,占广西糖业行业利润的18.10%,排第一。集团公司生产的“网山”牌白砂糖和“网山”牌食用酒精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5、工业柳州—— 其他工业篇
柳州其他行业中&纺织工业是柳州市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多年以来坚持以出口为导向,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 狠抓技术改造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行业有企业20多家,2001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0亿元,工业增加值3.5亿元,销售收入近 10亿元,产品产销率达97.5%。其中,柳州立宇集团的产销量均占行业的三分之一。
&柳州市的建材工业主要以水泥生产为主,水泥是我市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年产量达170万吨。 除水泥外,该行业还生产水泥包装袋、外墙砖、PVC型材等产品。2001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工业增加值1.24亿元,销售收入4亿元,产品 产销率100.75%。目前国内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柳泥集团年生产能力超过160万吨,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干、湿法并存的水泥生产企业,也是全国500家最 大的工业企业和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
6、农业经济
柳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寒冷干燥少雨,雨热同季,季风环流作用很明显。柳州市光、温、水气候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北部各县呈现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年平均气温北部为18.1℃,南部为20.4℃;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北部7℃,南部11℃。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29℃。年降雨量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平原,年总降雨量:北部1962.8毫米,南部1334.3毫米,贝江流域年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为柳州市的多雨中心。雨季开始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结束于8月下旬。汛期为4-9月,汛期雨量占年总雨量的76%左右。11月至次年2月为旱季,12月降雨量最少。
根据柳州市()土地规划大纲的数据,柳州市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公顷(496.80万亩)和公顷(493.65万亩)。规划期内,全市划定基本农田公顷(412.5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不低于82.66%。
甘蔗、粮食、桑蚕、蔬菜、水果、茶叶等六大优势产业稳步向集群优势发展,优势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粮食产业稳定发展。2008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38.92万亩,比上年增0.57%,全年粮食产量76.57万吨,同比基本持平。蔗、桑、果、菜、茶等产业稳步向集群优势发展,量效齐增。其中:
甘蔗种植面积163.39万亩,同比增加13.65万亩,增幅9.12%,甘蔗总产量820.38万吨,同比增产31.30万吨,增幅3.97%,创历史最高水平;蔬菜种植面积115.49万亩,产量153.90万吨;水果果园面积51.32万亩;水果产量36.90万吨;桑园面积43.33万亩、全年养蚕114.4万张、产鲜茧3.18万吨;茶园面积达13.39万亩,产茶0.49万吨。
柳州森林面积为109.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9.7%),活立木蓄积2837万立方米,其中杉木蓄积居广西之首,毛竹居广西第二,油茶、油桐居广西前列。茂密的森林,栖息繁衍着各类生物,被誉为生物的自然基因库和第二个“西双版纳”。
丰富的林业资源,为生物制药、竹木加工、林(竹)浆纸一体化等优势资源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柳州农业的发展,将利用柳州与东盟国家在气候等资源的差异性,发展与东盟国家互补性较强的农产品,促进柳州市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出口。通过发展畜牧水产优势产业和培植龙头企业,进行瘦肉型猪、牛奶、牛羊肉、放养家禽等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以标准化生产创建品牌,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培植竹木和林产品龙头企业,组织林业生产和林竹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服务,创建品牌,提高林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7、旅游经济
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独特的山水景观,神秘的原始森林,独具神韵的少数民族风情,积淀丰厚的史前文化,与著名旅游城市—桂林相毗邻等因素,奠定了柳州良好的旅游基础。
根据柳州市经济发展特征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柳州旅游产业将发展成为推动柳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柳州投资环境、人居环境,促进市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发展成为柳州市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支柱。
柳州将重点开发包括以“柳州风情港”为代表的百里柳江景观开发、大龙潭白莲洞景观连片开发,以三江程阳八寨、融水元宝山、贝江、融安融江为重点的“百里风情”旅游开发,建设环都市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构建一个以民族风情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以山水观光和休闲度假为辅助的特色文化旅游区。力争到2010年,实现国内外游客达1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2亿元。
8、商贸流通
柳州市商贸流通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拥有一批大型商贸、餐饮和服务设施及骨干企业,形成了以大型百货店为核心的商业零售业态架构和覆盖面较广的商品市场体系
柳州市具有通达的交通网络、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产业优势,城市综合经济发展和消费能级不断提升,城区布局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发展空间向外拓展,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柳州市商贸流通业将根据城市中心城区逐步东移的规划,完善河东商业设施,建设5大专业批发市场,培育提升河北、河南商圈,逐步调整和完善整个城市商贸等级网络体系,形成覆盖市区和各个县城的商贸流通网络,合理布局城市商贸业空间。建立完善的生活服务、流通辐射、产业服务的功能体系,形成有序合理的商贸流通内部结构。做强做大一批重点商贸业企业,力争到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0亿元。
&9、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
柳州市作为广西的第二大城市,已形成城市内环路与中心骨架道路组成的城市交通“田”字型路网。柳东新区的启动和发展,将使柳州市由只有城中半岛“单中心”的局面扩展为“多中心”大城市格局。
今后,柳州市城市建设将坚持按照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以及“一心两城、完善老城、建设新城、扩大两翼、重点向东”的城市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柳东新区建设及旧城改造为重点,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灵活政策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加快推进现代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投资与生活环境,促进柳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0、物流经济
柳州市地居西南、华南和中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我国西南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区位优势突出。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柳州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的基础地位将日益显现。随着“省际外向型”经济和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全市物流需求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形成了发展现代物流的内在经济需求和动力。
柳州物流行业特别是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正处在初期阶段。良好的发展条件,为柳州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2010年,柳州物流服务产业增加值将达到72亿元,其中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完成的增加值占整个物流业增加值的10%。
三、园区经济
1、柳州市园区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柳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2008年,自治区A类以上产业园区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了23.4%。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工业园发展规划,强化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产业布局,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接纳能力,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是加快柳州工业园区发展的首要任务。
“十一五”期以来,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工业总量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750亿元,增长25.9%。全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对工业园区的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园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首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和工业新区、鹿寨经济开发区、河西工业区、柳北工业区、柳江县新兴工业园等6个产业定位明确,基础设施较完善的自治区A类以上产业园区。2008年,6个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341亿元,同比增长131.51%。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由2005年的4.4%上升到2008年的24.81%。全市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共13780公顷,已经开发面积为2866.7公顷。工业园区成为我市工业存量发展、增量引进的重要承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主要工业园基本情况见表一。
2、柳州市主要园区情况简介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开发官塘片区,根据土地使用规模和区位特点,整个片区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各自包含相应的主导功能。
(1)官塘核心建设区:内部主要功能区包括商业服务区、高教研发区、工业生产区、生活居住区。官塘核心建设区是高新区的行政、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城市中心。
(2)滨江生活区:利用柳江东岸天然的生态环境,开发绿色、生态、高尚的居住社区和服务于整个柳州的滨江休闲度假区。
(3)物流园区:包括货物的储藏、运输、加工、批发等功能,并配套相应的居住、工业等功能。
(4)雒容建设区:依托雒容镇的现有发展基础,发展工业和相应的居住和配套设施,形成功能相对完整的片区。
(5)会展服务区:建设工业展览馆及其配套功能,发展酒店、会议、会展、娱乐、休闲等设施,形成具备对外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
●阳和工业新区:规划分为两个区域,即阳和汽车机械园、古亭综合配套服务区。
(1)阳和工业新区阳和片区规划区域北起古亭南路,南侧和西侧紧邻柳江,东到桂海高速公路,总面积约1190公顷。
(2)阳和工业新区古亭山片区规划区域北起古亭山森林公园南侧,南至古亭南路,西邻柳江,东到桂海高速公路,总面积约347公顷。
●柳北工业区:位于市区内西北部,由沙塘工业片区、白露工业片区、香兰工业片区组成。
 & (1)沙塘工业片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为839.62公顷,其中建设用地总面积约为812.35公顷,位于沙塘镇区南面,规划湘桂高铁及规划主干道以南,邻近柳北重化工业片区。规划工业区靠近柳州市区北外环高速路,区内有湘桂高铁(规划有支线站场)及209国道穿越,交通优势明显。
(2)白露工业片区位于柳钢西面,东至柳钢、南至电厂明渠、西至柳江河、北至新湘桂铁路线,规划用地总面积约为653.33公顷,目前已开发建设近100公顷。四周均为规划城市道路,东部靠近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北部和西部为农田、菜地、林地及弃置地。
●河西工业区:位于市区西南面,与柳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二基地等主机厂相邻,总规划面积756.06公顷,分一、二、三区分别进行建设,其中,一区规划面积295.49公顷(其中柳工国际工业园占地248.35公顷)、二区规划面积104.67公顷、三区规划面积310.18公顷。工业区已开发面积达104.67公顷,其中一区开发57.33公顷,二区开发47.33公顷。
●洛维工业集中区:工业集中区总用地946.5公顷,总建设用地728公顷。规划建成六大功能区:工业区、创意研发核心区、仓储物流区、自然山体景观区、旅游观光区、休闲居住区。以工业区、创意研发核心区、仓储物流区三大功能区为主。其中,工业区位于集中区的北部,部分向东跨过了柳南高速公路,用地规划261.5公顷。创意研发核心区位于集中区的南面,集商业、会展、办公、研发于一体,主入口以原生景观林公园作为主要景观,沿基地大道两侧布置商业、会展和办公,规划用地77公顷。仓储物流区位于集中区的东南角,以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为支撑,建设现代交通物流网络体系,用地规划122.1公顷。
●柳江县新兴工业园: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2626公顷, 2008年已启动进德、穿山片区66.67公顷工业用地的开发建设和企业引进安置工作。2009年,启动并完成新兴四方塘一带133.33公顷工业用地的开发建设和企业引进安置工作。2010年,启动并完成新兴工业园新增66.67公顷工业用地的开发建设和企业引进安置工作。
●鹿寨县经济开发区:位于鹿寨县城西南面,总规划面积1675公顷,下辖鹿寨工业园、鹿雒经济带。
(1)鹿寨工业园分为一区和二区两个部分,规划总面积为570公顷。一区位于县城西南,规划面积320公顷,现已开发利用土地260公顷, 60公顷土地已报到区国土厅待批。二区规划面积250公顷,现开发利用土地55.6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目前正在报批70公顷土地。
(2)鹿雒经济带位于柳东大道延长线两侧,东邻鹿寨工业园,西靠雒容工业园,南至马步水库北侧,北到洛清江,规划面积1105公顷(其中工业用地745.4公顷),规划结构为“一轴一组团”。“一轴”即柳东大道延长线鹿寨县城至雒容镇路段,湘桂铁路与桂柳高速路之间,西邻雒容工业园东区,东接鹿寨工业园物流中心,是经济带的发展轴,也是交通、景观轴线。“一组团”位于桂柳高速路南面,目前已启动50公顷,计划2010年柳东大道延长线动工建设后逐步实施。
●柳城县工业区:总规划面积3792公顷,下辖4个工业集中区及1个经济开发区。
(1)河西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400公顷, 目前已征土地面积80公顷。
(2)六塘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227.6公顷, 目前已征土地面积101.6公顷。
(3)沙埔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333.3公顷,其中一期45.7公顷。
(4)马山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33.33公顷,逐步形成以承接大产业集团为主的专业生产基地。
(5)华侨经济开发区已完成总体规划的编制,规划总面积为2698公顷,努力打造成为柳州市工业延续发展集中区和承载地。
●融安县工业区: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实现一园多区工业发展布局,由北向南具体规划为:
(1)石其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位于长安镇石其屯,规划面积66.67公顷,重点规划发展食品加工产业。
(2)红卫竹木深加工集中区,位于长安镇红卫村,规划总面积为133.33公顷,重点规划发展竹木深加工产业。
(3)高泽中草药加工集中区,位于长安镇高泽,规划面积100公顷,重点规划发展中草药加工项目。
(4)浮石工业集中区,位于浮石镇,规划面积233.33公顷,规划发展重化工业。
●融水县康田竹木加工基地:选址在县城总体规划的工业用地范围内,位于融水镇西面的古鼎村康田屯,交通便利,枝柳铁路从基地南面穿过,省道融水至罗城二级公路从康田基地南面通过。项目规划总用地310公顷,主要布置三类工业和二类工业。以纱帽山为界,三类工业布局在该区的东边,二类工业主要布局在该区的西边,分区之间以纱帽山及周边的防护绿地相隔离。
四、投资环境
1.突出的区位优势,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柳州地处中国广西的中部,区位优势突出。东北距桂林约150公里,西南距南宁约250公里,距北海港、防城港、钦州港约400公里。
柳州东临粤港澳台等经济发达地区,南接北部湾东南亚等高速发展地区,西靠云贵川,北抵长江中下游,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处于我国南方开发区(华南经济圈)与大西南待开发区(西南经济圈)的交汇带,是经济高梯度地区和经济低梯度地区的连接地带。公路或铁路经东兴、凭祥友谊关可直达越南河内及其它主要城市,海运经北海、钦州、防城三大港口可直达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主要国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柳州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
柳州是沟通大西南与华东、中南、华南地区的铁路枢纽,湘桂、黔桂、枝柳等国家铁路干线交汇于柳州。已经开工建设的贵广高速铁路经过我市的三江县,建成以后从三江至广州只需4小时;目前,正在积极筹建柳州至肇庆的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柳州至珠三角的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
柳州是中国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209、322及323国道在柳州交汇,贯穿桂林、柳州、南宁、北海的桂海高速和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在柳州交汇,环城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即将开工建设的鹿寨至阳朔高速公路、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与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分别构成柳州通往广州的北线、南线高速公路通道。
柳州是国家一级口岸,柳江航运上溯可至贵州,下航可达港澳,正在积极推进的、将于2009年开工的西南出海大通道柳江黔江整治工程将使柳黔江航道等级提高,常年通航500吨级船舶。在下游大藤峡水利枢纽建成以后航道的通行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柳州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约90分钟车程,柳州白莲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昆明、厦门等航线。
2、现代化的邮电通讯设施
柳州市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已形成以光缆为主,微波、卫星为辅的数字化传输网络,信息交流畅通快捷。
全市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20G以上;广电光纤城域网拥有地下管道200多公里,覆盖用户20多万户,是国家广电总局认定的全国广电三大先进网络之一(上海、广州、柳州),依托广电光纤城域网柳州市还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内网;柳州市数字电视网络是覆盖柳州市区的电视传输网络,可传输108套电视节目,6套视频点播节目,23套广播,目前可用3个频点,传输144Mbit/秒的图文信息,2007年底已完成市区范围20.03万用户的整体数字转换工作。
电信业务方面,固定电话总容量达到120万门,用户数为110多万户;移动电话总容量达200多万门,用户数为160万户,网络覆盖柳州市区、市郊及六县100%的乡镇及90%以上的行政村,市区所有二星级以上酒店、大型商场、住宅小区、高速公路100%覆盖,二级公路97%覆盖,与全国31个省、自治区所有大中城市和绝大部分乡镇联网。
3、方便快捷的口岸通关服务
柳州口岸坚持 “依法行政、注重协调、服务企业、注重发展”的工作方针,柳州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防检查站协调配合,24小时提供通关服务。商品通关方便快速,年平均通关速度2.66天。
柳州海关,从2005年8月开始,推行“多点报关,口岸验放”业务办理措施。柳州市进出口企业可在广西区内任一海关办理报关手续,货物实际进出口地海关将对货物实施快速验放,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
4、充足的水、电、气资源
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45.5万吨/日,水质综合合格率99.96%,充分保证了柳州市的工业与居民生活用水。
柳州市现有500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7座,110kv变电站28座,年可供电量85.4亿千瓦时,充分保障目前约82亿千瓦时的用电需求。
燃气供应充足,全年城市煤气供应总量3706万立方米,管道煤气覆盖全市建成区,全市的气化率将达到85%以上。
5、有力的科技和教育支持
柳州市作为国家首批“科教兴市”试点城市,曾多次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荣誉称号。2003年,柳州市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2007年,柳州被列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2009年,柳州市第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并成为广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城市。
柳州市已拥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0家,自治区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自治区级技术中心13家,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16家,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6个。
柳州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城市,教育体系完善。全市有本科院校1所,高职高专院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37所(其中国家级重点学校7所、自治区级重点学校3所),技工学校11所(其中国家级重点学校2所)。围绕柳州区域的特点,以机电、汽车、冶金行业、动漫、现代服务业等为主攻专业,为柳州市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
6、丰富的人力资源
柳州作为广西工业重镇,多年来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工人,技能人才资源非常丰富。柳州市企业在岗职工约33万人,其中,我市获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26.02万人,其中初级12.47万人,中级10.5万人,高级工2.48万人,技师4698人,高级技师988人。高技能人才占持证技术工人总数的12.4%。
柳州市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人才市场和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全面提供各层次人才交流、培训服务。
7、现代化的金融保险服务
柳州市金融保险机构齐全,金融服务全面实现现代化。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和柳州市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农业合作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为来柳投资者全面提供包括网上银行等各种现代化融资、结算、咨询等金融服务。
以广西国海证券、北京证券为代表的多家证券公司、以柳州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代表的各种担保、租赁公司和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柳州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柳州市分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柳州分公司为主的保险机构,为来柳投资者提供融资担保、租赁服务和财产、人寿、运输等方面的优质保险服务。
8、舒适的酒店服务和独具特色餐饮文化
柳州市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拥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24家。柳州饭店、丽晶大酒店、京都宾馆等多次获得 “广西十佳饭店”、“广西优秀星级饭店”等荣誉,饭店设有完善的商务中心、各种风格的中西式餐厅、24小时提供服务健身、休闲等旅游餐饮服务设施及文化娱乐设施。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的翻译和导游人员。
9、完善的医疗健康和文化体育服务
柳州市是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目前已建立完整的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形成了城乡三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以“全国百佳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为代表的8家三级医院技术力量雄厚、设施先进,随时提供一流的医疗健康服务。
柳州市文化设施完善,文艺创作繁荣,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活动健康活跃。文化产业强劲启动,文艺演出、歌舞娱乐、影视、文化旅游、艺术培训、动漫制作等行业初具规模。
全市有各种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包括柳州市歌舞团、桂剧团、彩调团和粤剧团,以及6个县(柳城、柳江、鹿寨、融水、融安和三江)的文工团。大型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获得国家“文华大奖”、“国家舞台技术十大精品剧目”和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喜爱的剧目”三项国家舞台艺术最高荣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创办和策划了“龙城金秋”、“柳江之夏”、“农村文艺汇演”和“元宵花灯展”等文化品牌活动,丰富了柳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柳州市图书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地市级藏书最多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 是广西首个建成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图书馆”、国家文化部“读者喜爱的图书馆”、“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届保持“国家一级图书馆”荣誉称号。
柳州体育基础设施完善,现已建成占地400多亩的市体育中心以及占地近200亩的体育中心露天运动广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综合训练馆、广雅体育场、市射击场、华丰湾游泳场等一批市属体育设施。2008年12月8日李宁体育馆和市游泳馆正式开工建设。通过“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的模式,规划了一批体育园区和场馆设施项目。
柳州涌现了 “体操王子”李宁、乒乓球世界冠军谢赛克、篮球明星朱芳雨以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勇夺奥运金牌的举重世界冠军陆勇和体操世界冠军江钰源等一大批体育明星。
10、舒适的生活环境
柳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四季常绿。柳州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11%,绿地面积率达32.06%,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0.35平方米。柳州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7.5%,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继续保持国家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
柳州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有模范城”、“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柳州社会治安“打、防、控”一体化防控体系,有效维护全市社会治安的稳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2004年7月,广西区党委、区政府授予柳州市“自治区文明城市”称号。
五、投资成本
1、劳动力成本
&(1)柳州市2009年劳动力市场部分职业(工种) 工资指导价位表
职工(工种)名称
企业董事长
企业经理(厂长)
生产或经营经理
销售和营销经理
研究和开发经理
(2)不同学历层次新员工上岗工资价位(不分工种、参加工作1-2年)
职工(工种)名称
本科及以上新员工
大专新员工
中专、职校新员工
技校新员工
普通高中新员工
初中及以下新员工
注: 2008年8月起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市区670元/月/人,市辖各县460元/月/人。
2、社会保险
总量(以上年工资总额为基数)
单位承担比例(以上年工资总额为基数)
个人承担比例(以上年工资总额为基数)
柳州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管理所
柳州市失业保险管理处
柳州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女工生育保险
柳州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随医疗保险交纳)
3、土地成本(下列基准地价待市政府批复后公布执行)
(1)商业用地基准地价
基准地价(元/㎡)
(2)住宅用地基准地价
基准地价(元/㎡)
(3)工业用地基准地价
基准地价(元/㎡)
4、能源成本
(1)广西壮族自治区电网销售电价(广西电网销售电价表桂价格(〔2009〕436号文))
(2)柳州市自来水收费标准(09年元月1日起)
水费(含水资源费)
污水处理费
经营服务性用水
行政事业用水
(3)柳州市燃气价格&
燃气种类 (元/立方米)
管道焦炉气
实行价格联动
管道天燃气
实行价格联动
管道空混气
实行价格联动
5、场地租赁成本
(1)商业铺面租赁成本(按商铺热点分类)
每月租赁参考价(元/㎡)
(2)工业场地租用价格根据地段、地面配套设施情况而定。
6、土建成本
(1)住宅建筑成本(按07年消耗量定额计算)
多层砖混结构(6层无架空层)
小高层框架结构(12层有地下室)
高层框架结构(22层不含基础地下室)
单价(元/㎡)
(2)标准厂房建筑成本(按造价信息的材料价格测算如下)
工业厂房加工车间
钢结构10米以上高度可安吊车(二层
钢结构6米以上高度不安吊车车间
单价(元/㎡)
7、运输成本
公路货物运费
运费标准(元/吨公里)
普通货物(10吨左右)
大件货物(20吨以上)
铁路运输价格表
柳州-防城港、北海
零散货物(元吨公里)
0.081-0.152
集装箱(元/箱/公里)
柳州地方铁路 零散货物(元/吨公里)
0.122-0.264
上海以北港口
20英尺集装箱
40英尺集装箱
20英尺集装箱
40英尺集装箱
柳州机场货运价格表
&注:M为最低运费;没见货物加收1.00元/件的操作费,最高收费50元/票;以上运费不含燃油附加费、保险费、装卸费及包装费。
六、办事指南
申请办理外商投资企业流程图
七、服务机构
1、柳州市招商促进局
柳州市招商促进局是柳州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机构。全面承办柳州市招商引资中的各项具体事宜,建立和管理全市招商项目数据库,牵头组织全市重大对外招商引资活动。牵头拟订全市招商引资的政策、规定,协调柳州市投资软环境建设。
2、柳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柳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7年7月初正式挂牌,其前身为2001年9月成立的行政审批办证大厅(下设车辆管理、房产、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三个分厅)。中心由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管理。
中心于面积6900平方米,共设三层。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有51个部门在中心设立服务窗口,180多名工作人员在中心集中开展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实行9:00至16:00连班工作制。柳州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承诺办结时限平均比法定办结时限压缩50%以上,每一个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按照《审批操作规范》办理,并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推行集中、联合、滚动式年审年检,推进“审管分离”改革,推行并联审批制,服务质量电子即时评价制,逐步开展网上审批。
3、柳州市人民政府投资投诉中心 &
柳州市人民政府投资投诉中心是柳州市政府授权的处理外来投资者投诉的专门机构。主要职能是受理外来投资者的投诉、举报和建议,并对投诉、举报事项进行交办、催办和查处;公正、有效地依法处理投诉案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柳州市招商促进局招商引资服务窗口
为全面深入优化我市投资与发展环境,为投资商创造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以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投资企业在柳顺利发展,柳州市招商促进局在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招商引资服务窗口。该窗口的主要职能是负责为投资者提供柳州市投资环境介绍、有关政策咨询及柳州市年度重大项目咨询等服务;负责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的企业或相关部门进行初审;责受理外地来柳设立非经营性办事机构的备案;责受理招商引资奖励登记、申请等。
5、 招商引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
部门或机构(网址)
服务科室(电话)
各部门在服务中心窗口电话
柳州市招商促进局
http://www.
柳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Liuzhou Administration Service Center
http://lzsp.
柳州市人民政府投资投诉中心
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固定资产投资科:
重大项目建设科 :
柳州市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
工业装备科:
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http://jswyh.
城市建设管理科:
柳州市财政局
http://www.
柳州市城市规划局
http://lzghj./
用地及市政管理科:
规划管理科:
柳州市国土资源局
http://gtj.
土地利用科 :
柳州市商务委员会
柳州市环境保护局
http://www.
监管生态科 :
柳州市柳东新区
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
柳州市国税局
http://gjswj.
征收管理科
柳州市地税局
http://www.gx.xinhua.org/dtzx/lzds/index.htm
柳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http://gsj.
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http://www.
标准化科:
通关管理科 :
====全国政协====
中国政协新闻网
北京市政协
天津市政协
四川省政协
重庆市政协
吉林省政协
黑龙江省政协
山东省政协
安徽省政协
江苏省政协
浙江省政协
福建省政协
广州市政协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
成都市政协
青岛市政协
济南市政协
南京市政协
常州市政协
扬州市政协
江西省政协
辽宁省政协
====广西政协====
广西政协网
南宁市政协
桂林市政协
北海市政协
河池市政协
====市级党派团体====
民建柳州市委
民进柳州市委
民革柳州市委
柳州市工商联合会
====综合网站====
柳州新闻网
柳州广播电视网
桂龙新闻网
广西电视台新闻
广西广播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中新社广西网
新浪网广西新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社
中国地方领导在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电话:
版权所有:(C)200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锡集团来宾冶炼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