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南省采掘业业发展为冶炼加工业属于产业结构调整吗

&|&&|&&|&&|&&|&&|&
川渝产业结构及发展途径比较研究
日 08:56来源:
本文从川渝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入手,并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调整、产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培育等方面对两地产业结构发展途径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四川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为推动四川经济更好发展提出建议。
一、川渝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一)三次产业结构对比
1、三次产业总体结构
(1)川渝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显著降低
1997年四川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27.2%,2009年下降了11.4个百分点;重庆第一产业1997年增加值占GDP比为20.3%,2009年降低幅度为11个百分点。
(2)川渝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四川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较1997年上升了8.4个百分点,为47.4%;而重庆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较1997年上升了9.7个百分点,高达52.7%。
(3)川渝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2009年四川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36.8%,在1997年基础上升高了3个百分点;重庆第三产业2009年增加值占GDP比在1997年基础上提高了1.3个百分点。
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1)第一产业
1四川和重庆均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2009年四川和重庆农业和畜牧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比均高达93.6%。而林业和渔业比重均为6.4%。
2重庆农业占比较高,四川畜牧业发展较快
2009年重庆农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占比仍有58.1%;2009年四川畜牧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比在1997年的基础上提高了6.1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
1四川以重大装备制造业为主,重庆以仪器仪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
2008年,四川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区位商都在1以上。通、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个数和产值都是重庆的3倍多,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个数和产值分别为1034家和868.62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个数和产值分别502家和572.72亿元。
2008年重庆仪器仪表制造业区位商高出四川0.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区位商更是高达4.4,高出四川3.66。截至2008年年底,重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数就高达1330家,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7%,总产值占全国的5.6%。
2四川采掘业优势明显
从区位商来看,2008年四川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区位商分别为1.21、1.45和1.1,分别高出重庆0.94、1.02和1。
从从业人数来看,四川上述三大采掘业平均从业人数为重庆的10倍左右;并且四川三大采掘业的企业数和产值都远远高于重庆。截止2008年底,四川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企业共计20家,工业总产值达432.25亿元,而重庆仅有4家,工业总产值仅为36.69亿元,四川的黑色有色金属采掘业共计255家,总产值达282亿元,重庆仅有49家。
3四川以食品饮料制造业为主,重庆烟草制品业有优势
四川饮料制造业占绝对优势,2008年的区位商高达3.73。同时,食品饮料制造企业数占全国总数的5.5%,总产值达2272亿元。而重庆烟草制品业具有一定优势,2008年的区位商为1.30,高出四川0.43。
4四川以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为主,重庆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为主
四川省拥有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黑色金属矿。2008年,钒矿储量为692.18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54.22%,而原生钛铁矿更是占到全国的97.7%。重庆锰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87%。
四川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8年区位商为0.81,重庆为0.54。四川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数366个,总产值达1215.13亿元,从业人员年平均数13.88万人,分别高出重庆249家、904.81亿元和10.42万人。
而重庆有色金属储量占优势。2008年锌矿储量为3639.1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84.99%,并且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区位商高出重庆0.57,为1.26。
5川渝医药制造业具有互补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从药材类型来看,四川中药材种类齐全,数量众多,种类达4500多种,约占全国的75%;而重庆以生产合成药为主。
从技术水平来看,四川省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突出,2009年医药产业新产品产值达113.1亿元,居全国第四。从销售市场来看,重庆医药制造业的市场占有优势比较突出。
(3)第三产业
1川渝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比重有降低趋势
2008年重庆三类典型传统服务业产值比重为41.7%,2009年则降低为40.6%;2008年四川三类典型传统服务业产值比重为38.3%,2009年则降低为34.5%。
2川渝服务业发展各有特色,重庆服务业优势明显。
从区位商业来看,除住宿餐饮业外,重庆五大类服务业都较四川更有优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优势突出,2008年区位商分别高出四川0.44和0.51,重庆批发零售业2008年发展速度高出四川5个百分点。
(二)产业科技结构对比
1、川渝高新技术产业均迅速发展
自2007年以来,川渝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起来。2009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24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15.6%提高到2009年的20.0%。
而重庆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28.2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销售收入987.73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利润64.35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增加值347.02亿元,同比增长22.1%,
2、川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较少,但四川高新技术企业规模较重庆更大。
川渝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均偏小。具体来看,2009年四川省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12个,占全国比重仅为2.82%;重庆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仅有520个,占全国比重仅为0.97%。
从实现总产值看,四川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较重庆更高。2009年四川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的4.4%;而重庆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仅占全国比重的1%,而北京为最高,占全国比重为6.86%。
表1:2009年川渝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经济指标比较
总产值(万元)
企业数占全国
总产值占全国
注[1]:四川只统计成都和绵阳。
3、川渝高新技术产业集中行业各异
四川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业、电信信息业、生物医药及生物农业四大行业,而重庆集中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四大行业。
表2:2009年川渝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分布表
增加值(亿元)
占全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
先进制造业
电信信息业
生物医药及生物农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电气机械器材及专用设备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三)招商引资项目结构对比
1.从招商引资的来源看,川渝承接产业转移资金主要向第二、第三产业集中。
就四川来看,2009年,在引进的国内省外资金中,第一产业新签约项目937个,金额272.63亿元,占合同引资总额的4.19%;第二产业新签约项目3549个,金额3693.83亿元,占比56.77%;第三产业新签约项目2256个,金额2540.2亿元,占比39.04%。
而重庆2010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仅196万美元,同比下降69.3%;而第二产业利用外资合同额8.26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实际利用额7.08亿美元,同比增长20.6%;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合同额8.24亿美元,同比增长59.4%,实际利用额16.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
2.从承接转移项目的产业结构看,川渝转移项目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项目比重较低。
由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使得东部加工工业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虽然东部产业转移给予川渝等西部地区一个较好的机遇,但是低端产业的发展并不利于川渝的可持续发展。
二、川渝产业结构发展途径比较分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川渝产业结构调整历程相似,都是从初期发展农业开始,到逐步发展第三、第二产业。一方面是人们需求向更高层次转变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加快了川渝工业化进程。
(二)产业布局调整方面
四川产业布局由五大经济区向现在提出的“天府新区”和高铁经济转变;而重庆的产业布局经历了三大经济区、一圈两翼和两江新区三大发展格局。
一方面,川渝产业布局均因地制宜,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川渝两地在产业布局上又各有特点,四川各大经济区在发展各自优势产业的同时又有一定的衔接,而重庆产业布局更加依赖开发区,先后成立了北部新区和两江新区。
(三)产业园区建设方面
川渝两地的产业园区都经历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并逐步集中,这使两地产业聚集效应更加明显,四川形成了七大产业带,重庆形成了国家级开发区4个,市级工业园区43个。
但川渝两地产业园区分布均较为集中。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和遂宁六市产业园区数量占全省的比例在40%左右。重庆两翼园区产值占全市的比重不超过10%。
(四)企业发展方面
川渝两地在企业发展方面均重视大企业和大集团。截止2009年底,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267家;重庆销售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19家,民营企业销售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52.4%。
两地在企业培育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差异。重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重视工业企业间的对接,重视上中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并培育了新世纪百货和重庆百货两大零售业龙头。而四川培育了大量的钢铁和石化龙头企业,但服务业发展缓慢。
三、四川产业结构发展存在问题
(一)在区域间产业竞争方面统筹考虑不足
自重庆直辖以后,两地各个领域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而合作不足。四川尽管拥有发达的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网络,但与重庆的水运、保税港等相比,四川的交通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物流成本可能相对会更高,其提出建立西部物流中心优势并不突出。
(二)四川争取政策优惠不足,产业结构优化速度过慢。
四川的产业结构升级变动的速度要明显慢于重庆。重庆在积极争取各方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其产业结构迅速优化,第三产业比重加速提升的发展势头非常清晰。四川虽也在提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优化产业结构,但巩固工业大省地位的任务仍很艰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更多重视。
(三)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四川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于发展地区,区域分布均较为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成都市、绵阳市和德阳市。2009年,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65.8%,其中成都市为452.9亿元,绵阳市为245.8亿元,德阳市为118.7亿元。
(四)产业发展呈现空心化现象
近年来,四川努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先后引进了Intel、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但是,引进的跨国企业仍以产品组装或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缺乏核心技术支撑,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对于四川产业的带动作用也不强。
(五)四川产业配套能力弱,现有产业关联度低。
如四川长虹每年原材料、零部件采购量上百亿元,90%以上来自省外企业。此外,本地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竞争恶性化也是产业链不合理的另一表现。缺乏产业配套的社会环境,不利于引进高科技产业,会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六)教育科技等转化力度不够
四川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外流现象,专业设置和专业教育也未完全与产业相符,缺乏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和业务熟练的技术人才。在各类人才中,高层次人才的比例不到4%。同时,四川的企业对人才的利用率不高,省内高校在川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七)企业规模过小,行业覆盖面窄,市场化程度不足
四川企业规模总体较小,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相比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生存空间很容易受到积压,因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风险较大。并且,四川的大企业集团大多为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竞争力也相对较弱。
同时,四川百强企业的行业覆盖面较重庆而言更窄。2009重庆企业100强覆盖行业包括了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房地产、设计和银行保险个类。而四川强企业主要以资源性工业企业为主,覆盖面相对较窄。
四、促进四川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政策建议
(一)立足四川发展实际,明确产业结构定位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稳一促二提三”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四川正处于工业加快发展的中期阶段,难以在短期内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发展仍旧是必然选择,关键是使“二三一”到“三二一”转变的过渡时期尽可能短,所以,应该采取“稳一促二提三”的战略路径:稳步发展农业,在保持工业较高速度增长、加快推进四川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并逐步地提高服务业比重。
(二)三次产业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实现区域经济整体优化
1、农业方面
一是以建立农业产业园的方式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从人才配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是注重农业产业链延伸,以农业带动下游工业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2、工业方面
一是要加大工业研发力度和创新活力,以技术进步带动川渝机械制造、油气化工、制造和金属冶炼加工业的产业升级;二是要结合川渝优势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
3、服务业方面
一是切合川渝实际,及时抓住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机遇,大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二是在完善传统服务业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培育协作型产业链,提升产业配套。
1、装备制造业的多元化发展策略
四川以重大装备制造业为特色,而重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设备制造业为主,两地合作可建立互补的装备制造业格局,实现装备制造业的多元化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2、航空航天业的配套发展策略
四川的整机生产优势明显,是全国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之一,而重庆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发展优势为航天航空工业的零部件生产奠定了基础,两地合作可提高川渝航空航天业的配套生产。
3、医药制造业的产销一体化策略
四川省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突出,形成了以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而重庆医药制造业的销售渠道更加广泛,两地合作可使川渝医药制造业实现产销一体化。
(四)实施以核心区域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布局均衡化
四川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和工业园区的建设都太过集中,应采取核心区域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区域间的产业布局更加均衡。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增强四川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重庆一小时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圈对周边地区的技术扩散度。另一方面是促进四川各市州因地制宜的建立工业园,加大工业的集群化发展。
(五)开拓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首先,要构建我省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要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高技术、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一项根本性和战略性措施,大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第二,加大对我省科技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产学研的合作,发挥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
第三,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依托科技优势,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落户川渝,转移高科技项目,设立研发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六)做大做强企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一是纵向做大企业。集中力量扶持和培育重点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深化产业内部分工,提高产业综合配套能力。
二是横向培育企业的多元化生产。通过前面的分析可见,重庆的百强企业覆盖行业面广泛,而四川的百强企业覆盖面却较窄,四川应注重培育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三是有选择地引进相关企业,形成以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为纽带的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带,打造四川名品名牌,带动四川产业链整体升级和发展。
(七)合理选资用资,充分利用资金支持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一方面要根据四川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适时将“招商引资”的观念,转变为“合理引资”,建立一套引资指标体系,针对性地进行选资。在选资时,不能仅根据资源、能源的富集而选择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需同时考虑四川的环境容量和生态责任。
另一方面,要研究转移企业的技术水平、环境治理、就业容量、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发展前景、发展潜力、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的附加值、税收等,要看转移产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占的比例,要看转移的产业能否提升我省产业层次,能否对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1]由于只有成都和绵阳的数据,且两地是高新技术企业比较汇集地区,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
用手机登录
随时随地看新闻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论文)管理科学与工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贵州省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探索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贵州邻近省份的煤价为贵州的数倍,邻省如广东与四川用火力发电,导致其电价也为贵州的数倍,而能源工业正是贵州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倘若贵州能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大力发展自己的能源工业,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能源大省,一方面能为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解决其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为其经济增长提供应有的贡献,增加其国内生产总值。
  (二)以铝及铝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贵州铝土矿集中分布在黔中、黔北两大片区,现已探明储量4.13亿吨,保有储量3.95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居第二位。铝的延深加工可以是用铝土矿生产出铝矾土熟料,然后生产出耐火材料。也可以用铝土矿生产出氧化铝,然后电解出铝材,最后制成各种铝制品。还可以用铝土矿生产出氧化铝,再生产出刚玉,最后制成各种磨具。由此可见,利用贵州丰富的各种矿产资源,不仅可以发展具有绝对优势的采掘业,还可以发展各种利用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制成品工业。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贵州具有绝对优势的采掘业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这里面的原因较多,有外部的原因,但内部的原因更为严重,许多这方面的产业,全民经营时,明明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却总是亏损,转变经营机制后,却马上转亏为盈,可见,人的因素很重要,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管理很重要,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加强管理。
  (三)以磷化工为主的工业
  贵州是中国磷矿最多的省,占全国总量的43%,探明储量26.87亿吨,保有储量25.61亿吨,占全国的16.8%,居第二位,其中一级品富矿储量5.27亿吨,占全国富磷矿储量的45%。贵州的开阳磷矿、瓮福磷矿都是国内外知名的特大富矿区,其中开阳磷矿的富矿总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磷的延深加工可以是用磷矿生产出黄磷,再用黄磷制造磷酸,用磷酸生产出五纳,用五纳可生产各种洗涤剂。也可用磷矿生产普钙、重钙、钙镁磷肥。煤磷结合还可进行深加工:合成氨与磷酸结合可生产磷氨。开发磷矿的同时发展与之相关矿产品的深加工业,提高矿产资源的加工深度,增加矿产品附加值可以成为贵州工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进行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四)旅游业
  贵州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贵州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高,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的“公园”。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区和铜仁梵挣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锣、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令人留连忘返。以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让人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2007年全省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43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29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6219.8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04.04亿元;全省旅游收入净增124亿元,比上年增长47%。
  (五)烟草加工业
  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2007年末,有总
资产114.58亿元,固定资产24.91亿元,流动资产81.97亿元,资产负债率36.89%。2007年,全省商业完成卷烟销售513.5亿支,销售烟叶459.04万担,实现销售收入33.88亿元。2007年全省种植烟叶257.7万亩,收购烟叶总值28.8亿元,实现烟叶税6,3亿元,实现烟农收入28.81亿元,烟农户均收入8842.5元,同比增加2078.2元。实现烟叶税6.3亿元。
  贵州中烟工业公司主要职责是承担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任务。2007年公司总资产98.96亿元,总负债为61.9亿元,所有者权益37.06亿元,固定资产原值45.68亿元(净值20.15亿元),流动资产73.81亿元,资产负债率62.55%。全年生产卷烟1103.5亿支,实现销售收入138.99亿元,实现税利90.16亿元,实现利润17.28亿元。
摘自:   
更多关于“贵州省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探索”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泉州采掘业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