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股票需要把p2p资金第三方托管管的银行卡里的钱转到股市的资金账户吗

往期回顾  
小额理财投资好
我只有一万块钱,定期存款好还是买基金好呢?希望有经验的朋友可以告诉我应该怎样理财,具体怎么做呢? 好,专家给你出招,供你参考:介绍一个好的现货交易,先说说它的几个特点:1投资小:为什么投资小呢?它是百分之二十的保证金,比如现在的马铃薯一手是400元(举个例子)你只要有百分之二十也就是80元就能买一手,相当于把你的现有资产放大了五倍(别闲少,闲少去做黄金,都放大一百倍以上的,可是黄金爆仓太厉害了,爆一次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说它投资小。 2双向交易(T+0模式):做过股票的都知道股票只能买涨,在行情下跌的时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等待下一拨行情的来到。而且股票是T+1模式的(就是今天买的股票必须等一晚上到明天股市开盘才能卖出)就算想止损出来都得等到明天(别不爱听止损,做股票的没有只赚不赔的,要的是最终利益,只要赚的比赔的多就行),而它是T+0模式的,就是买进以后可以立刻卖出。(当然看你的意识,只是让你明白T+0模式) 3利益高:先说说股票就算你天天能抓涨停板能有多少收益,才百分之十的收益(不算新股上市,那个说不准的)而它的涨停是现货实际价格的百分之7(记住是现货实际价格的百分之7不是保证金价格的百分之7) ,举个例子,像上边说的马铃薯400元一手涨8元你就百分之十了(百分之二十的保证金,只要80元就能买一手。不明白的在看看1)一般每天正常都会有十多元的上下浮动,多的时候浮动18.19元,而马铃薯的涨停价格是428元(一天最高暴涨28元,不信自己算算看看)。 4安全性高:到了最关心的了,就算挣的再多,最后拿不到手里一样是废话,为什么说它安全性高呢?先问问你为什么都敢做股票?股票安全不?为什么安全呢?因为股票用的是自己的银行卡,然后把钱转到股市里(就是所谓的第三方托管),而我说的现货交易也是一样用自己的银行卡转到特定的账户里(账户在交易所开通后去银行办理后,就能实现交易)所以说安全性和股市一样都是高的。 5交易时间可选:股票交易时间是上午9点30分到11点30分,下午1点到3点,星期一至星期五交易现货交易时间是上午9点30分到11点30分,下午1点30分到3点30分,晚上7点到9点,星期一到星期五交易(节假日和节日和股市一样休市),聪明人一样就看出里边的商机了。做股票的都要盯盘,怕错过了最佳的买卖点,但是盯盘就与平时上班时间相互矛盾了。但现货交易就不一样了,它晚上也有交易时间(白天上下午交易的是胡萝卜和马铃薯,晚上交易的是辣椒干和南瓜。)它不用怕错过买卖机会的,因为白天和晚上的交易品种不一样,像辣椒干和南瓜白天不交易就只有晚上交易,所以就算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里还可以继续做交易。这样白天上班和晚上做现货两不误。现在就讲究多样化投资,做点什么都比放银行里涨利息效益高。 6技术性:很多人会问:我没做过怕不会,那我问你你没做股票之前会做股票不?不会可以学啊。而且它和股票一样,都有走势图。只要作过股票的不用学就会。而且通过办理交易账户的,你加入讨论群里,群里边会有老师给你一些建议,因为群里有很多人都做很长时间了,不会的可以问问他们,当然里边完全是免费给你提建议,收费的那又是骗子了。主力资金牛市脸谱:保险资金“主动踏空、被动浮盈”
资金“主动踏空、被动浮盈”保险系□内部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开,面对如此疯狂,正在商讨下一步具体怎么办□近半以上大型险企向记者表达了不会追涨的坚定态度□险企“黑马”偏重于“资产驱动负债”战略,故而在投资上往往积极主动甚至不乏冒进与激进⊙记者 黄蕾 卢晓平 ○编辑 颜剑 疾驰而至的牛市,让保险公司始料未及。12月4日,整整一个下午,所有与记者相熟的保险资管负责人的手机,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直至夜深时,一家保险资管公司老总才回电记者。“内部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开,面对如此疯狂行情,我们正在商讨下一步具体怎么办。”波澜不惊的口吻,并不能掩饰保险机构在此轮行情中的复杂心情。作为手握万亿资金的“大户”,他们却被戏谑为这次数百点大行情中的最大“踏空”者。不过,这样下定论过于草率。从上证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用“主动踏空、被动浮盈”来形容保险资金当下的投资状态,似乎更为贴切。由于船大难掉头的特性及临近年底这个时点,多数大型保险机构为保证全年绝对收益而并未“主动”加仓,相反还有险企选择了落袋为安。但庆幸因年初以来重仓并坚守股,使其权益仓位及市值“被动”抬高,预计已有百亿投资浮盈。行情已疯狂至此,追还是不追,保险机构分歧尽显。仓位基本没动:保险机构又慢一拍仅仅数月之隔,多数保险机构曾一度引以为豪的“低仓位”战略,转眼竟成为这轮牛市中的失策之举。上证报记者昨日从权威渠道了解到的内部数据显示,相较于今年10月末的权益仓位平均水平(10.14%),整个保险行业目前的权益仓位情况变动不大,仅微增了一个百分点左右。显然,保险资金在这轮牛市行情中未有明显的大动作。一位保险资管业人士向记者证实,“和主流同业交流下来发现,大家的仓位基本上还是在10%左右附近。在这轮行情中,估计大部分大型险企都‘主动’踏空了。”通常而言,临近年底时,恰是保险机构“收山”之际。和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追求相对收益所不同,保险资金的投资诉求更倾斜于绝对收益。这也导致了市场衡量保险机构这一年来投资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就是是否战胜基准,是否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如果不考虑一些“粉饰报表”的动机,保险机构通常会选择在年底落袋为安。但这只是其中一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船大难掉头。有保险机构投资人士私下告诉记者,和基金账户制的投资模式所不同,保险机构是统一账户、专户制管理,资金性质更偏长期。“保险机构的投资决策流程相对较长,往往公司上下达成共识后,才会调整资产配置,投资经理手中的选择权远不如基金经理,这也导致保险机构在投资操作上往往比其他机构投资者慢一拍。”庆幸押对银行股:被动浮盈或超百亿虽然没有主动参与这波行情,但较之“满仓踏空者”,保险机构显然幸运得多。因年初以来重仓银行股,大型保险机构的权益仓位及市值被动上升,投资浮亏转眼变浮盈。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被列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保险资金,共持有逾400亿股银行股。包括、、和安邦保险等都大量持有四大行及招商、民生等商业银行的股票。假设这些保险机构10月份以来对银行股未做大的调仓,那么,此轮行情至少可为保险公司带来逾百亿浮盈。事实上,据记者采访了解,大部分保险公司在银行股上选择了坚守。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今年早前在接受上证报专访时坦言,超配银行股背后的逻辑在于,银行股满足分红稳定、信用评估稳定、盈利增长稳定、有一定流动性等四个条件,对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特性来说是优质品种。如在已持有大量股票的基础上,金融业“新贵”安邦保险在11月再度购入民生银行近350万股,交易的价格区间为7.13元至7.34元,而民生银行最新股价为8.99元/股,涨幅已超20%。截至11月28日,安邦保险集团及旗下子公司持有民生银行共计17.2亿股。另据知情人士向上证报透露,就在两周前宣布降息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保险行业素以投资能力见长的泰康人寿(),便开始大量加仓银行股。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泰康人寿的权益仓位就从不足10%迅速提升至13%。“在大型保险机构中,泰康人寿目前的权益仓位最高。”但除泰康和安邦加仓银行股迹象明显外,据记者了解,其余大型险企基本上都处于被动观望,甚至还有险企不久前选择了减仓、落袋为安,眼下正因决策失误而懊恼不已。追还是不追:险企尽显分歧既然仓位还在低位,那么,在几近疯狂而躁动的市场情绪感染下,下一步保险机构到底追还是不追?“由于决策流程慢,保险机构素有追涨杀跌的习惯。”一位保险投资界人士回忆说,以上一波大牛市为例,2007年3月末,整个保险行业的权益投资占比为18.3%;同年6月末,升至19.47%;10月末,继续上升到26%。那么,历史上疯狂追涨的这一幕,会不会再度上演。关于这一点,保险机构之间分歧尽显。在昨日面向分析师的策略会上,之前仓位一直处于行业较低位的,有了正式表态。其相关负责人称,“长期来看,在改革红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驱动下,我们应该站在了牛市起点。目前在中国版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下,股票市场蕴含着向上的动力。但当前上涨与实体经济、企业利润背离,与政策同步。因此,为应对风险,在形势呈明确向好转向前,我们总体上采取审慎思路,将寻找确定性投资贯穿资产配置管理的全过程,重点防范尾部风险冲击。”近半以上大型险企向记者表达了不会追涨的坚定态度。“如今,保险资金所处的投资环境,与2007年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当时,投资渠道非常有限,除银行存款、国债等品种外,只有投向股市。但现在投资渠道全面放开,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品种不在少数,没必要冒风险去追涨。”不过,亦有例外者。激进派代表安邦保险近日再度举牌,截至12月3日,安邦保险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金融街股权已超15%。有别于传统的大型险企,以安邦为代表的一批险企“黑马”偏重于“资产驱动负债”战略,故而在投资上往往积极主动甚至不乏冒进与激进。此外,投资决策较为灵活的中小型险企可能会加入追涨行列。一家规模较小的保险机构投资人士透露,其正考虑将新流入的保费收入投入到股市,但基于银证保等板块涨幅已在50%以上,他们目前瞄准的是指数基金及地产板块。资金受迫急求“曲线”入市银行系□储户已经瞧不上产品5%左右的年化收益□如果照着这个行情涨下去,大叔大妈们估计会按捺不住,对银行存款会有影响□目前发行最多的是挂钩股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近期申请信用贷款的客户激增,贷款理由写的是“”,但据跟踪,很多贷款资金都投向了股市⊙记者 金苹苹 张苧月 高翔 时娜 ○编辑 于勇 颜剑 A股正以不断上涨挑战投资者的想象力。而在这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背后,财富效应使得各类资金对于股市趋之若鹜,各家银行的理财资金正通过各种渠道进入A股市场。储户瞧不起5%的连续翻红,成交量不断创出天量新高,毋庸置疑,投资者的热情被彻底点燃。相比起高人气的股市,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略显平淡。银行理财经理大呼银行理财产品不好卖,储户已经瞧不上5%左右的年化收益。晚上6点15分,证券公司营业部客户经理小何还在感叹:“今天开户的人太多,系统瘫痪了,目前通道还堵着,总部客服人员根本不够用。而已经开户的客户却在抱怨,理财产品中的资金还未到期,看着节节上涨的行情只能干着急。”“最近一个月,前来银行咨询的储户多为瞄准二级市场,偏股型基金比银行理财产品受欢迎多了。就拿上个月来说,我在销售银行理财产品方面的工资绩效大幅下降。就连我之前服务的客户,近日都纷纷提出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不再续购的要求。”一位高级客户经理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据该客户经理介绍,选择不再续购的理财客户称会将资金放入股市,以博取股市的高收益。“一些老客户告诉我,他们已经等不及了。哪怕闭着眼睛买了例如银行类的大盘股,也比放在银行里开心。”该客户经理称。小刘也是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师,她坦言,和以往专职“叫卖”本行理财产品不同,随着股市的不断升温,她目前的营销重点已经彻底转到了股票基金的销售上。“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很难卖。”小刘对于目前的情况直言不讳,“看到指数不断上涨,客户肯定也都想从中赚钱,所以最近股票基金卖得不错。”和小刘有同感的还有的理财师李吉。在他看来,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部分在4.8%-5.1%之间浮动,“面对金融板块等个股动辄涨停的情况,银行理财产品对于客户的吸引力确实在下降。”李吉告诉记者,A股近乎“疯狂”地上涨,让客户入市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是李吉直观地感受到,目前的行情下入市的资金正在不断增多。“就我们行的第三方托管账户资金来看,每天都有很多客户将存款转成入市资金,净流入情况非常明显。”与此同时,李吉介绍称新基金在银行的发行也受到了追捧。“目前一只募集规模在20-30亿的新基金,仅仅在一个银行的发行额度就是5-6个亿,而在今年年初,这一数据只能达到1亿。”银行很焦虑某国有大行一家二级支行的行长对上证报记者表示:“这几天即使提高了理财产品的收益,还是卖不动。”根据普益财富监测到的数据,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由前期的5.25%小幅上涨至目前的5.28%。与股市走好前相比,发行数量并无太大变化。一家城商行的支行行长表示:“我们网点的客户还是以老年人为主。股市走好,对我们的存款和理财产品已经有了部分影响,但还不是特别明显。但如果照着这个行情涨下去,大叔大妈们估计会按捺不住,对我们的存款就会有影响了。”一家国有银行地方分行的经济师对记者表示:“从存款情况看,个人储蓄存款已经不增长了,对公存款也在往下走。从我们市的情况看,四大行里只有一家对公存款还在正增长,其余三家都在下降,有一家银行相比年初的缺口还挺大。这些存款不能全部到国外去,我的判断是有一部分进入了股市。”总部在深圳的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近期申请信用贷款的客户激增,虽然贷款理由写的是“消费”,但据其跟踪,很多贷款资金都投向了股市。“相比融资融券,我们的信用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门槛低,由于近期好,即使资金使用成本高达17、18%,客户贷款热情仍然高涨。”据了解,10月、11月建行广东分行的证券账户净流入额较之前环比倍增。“9月份以前,我们行广东全省的证券保证金每个月净流入额不到20亿,近两个月净流入均超过50亿。”有建行相关人士表示。变相入市事实上,尽管市场对于体量庞大的银行理财资金觊觎已久,但是由于银监会规定,银行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其他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相对保守的银行在此前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也都宣称以稳健投资为主,并不愿意涉足股市。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节节攀升的股指不仅让银行的客户们坐不住了,连银行也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间接地把理财资金投入股市。“目前股市涨得那么好,我们银行也在考虑设计发行相关产品,以便投资者分享牛市收益。”某股份制银行产品设计经理告诉上证报记者。该人士表示,目前银行发行最多的是挂钩股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比如那些挂钩指数的结构性产品,便是银行理财资金偏好的投资方式之一。”此外,另一部分银行还通过向券商提供融资资金的方式,使得理财资金间接入市分享相关收益。某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这种业务模式中,银行通过发行银行理财产品而募集到的资金,与券商的融资融券收益权相对接,相当于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债权人,持有融资业务的债权收益权,而券商在获得资金开展融资业务后,固定在一定期限内向银行支付回购溢价。“因为有券商的信用在里面,因此银行比较喜欢这一业务模式,现在有很多银行都在开展这一业务。”而在本轮行情中,融资资金一直被认为是重要推动力量之一,银行通过该业务相当于为A股间接输送了不少“弹药”。此外,还有媒体报道称,有银行正开始推广此前被“雪藏”的“伞形结构信托”等产品入市。此前,这类产品在市场向好的时候也曾面向银行的高净值客户发售。据悉,“伞形结构信托”是指由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按照约定分层比例,由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认购信托计划优先级受益权,获取优先固定收益;其他客户认购劣后受益权,然后根据证券投资信托的投资表现,剔除各项支出后,获取剩余部分收益。超九成主动管理型基金近期跑输基金□10月底以来的行情,从主动型管理基金表现看,跑赢大盘的仅有5%□被动管理型基金表现抢眼,有三成跑赢大盘,超20只杠杆基金涨幅超过40%□有机构表示要重新思考市场逻辑⊙记者 赵明超 ○编辑 于勇 从10月底启动的飙涨行情,在不足40天时间内,上证综指暴涨26.59%。统计数据显示,在这波疯狂拉升行情中,公募基金大幅跑输上证指数,从主动型管理基金表现看,跑赢大盘的仅有5%。与此相对应的是,部分被动管理型基金的表现抢眼,有三成跑赢大盘,超20只杠杆基金涨幅超过40%。从公募基金的表现看,超九成主动管理型基金跑输大盘。Wind资讯统计显示,以截至12月3日的涨幅计算,大盘上涨了21.35%。在581只可统计的主动管理基金中,仅有31只跑赢上证指数。从涨幅较高的基金看,基本是重仓了板块,其中涨幅最高的是工银瑞信金融地产,期间涨幅为34%;优选上涨33.5%;海富通国策导向上涨33.4%。汇丰晋信大盘、汇丰晋信龙腾、金元惠理核心动力等涨幅均超过29%。而在业绩较差的基金中,主要是基金和重仓新兴产业的主题基金。在上述统计期间,共有9只偏股基金下跌,包括5只医药主题基金,跌幅最多的保健行业基金,期间下跌1.98%,与同期的医药板块疲弱表现相比基本一致。除了医药基金表现疲软以外,最近两年表现良好的新兴产业主题基金,最近一个多月来遭遇滑铁卢,在同期涨幅低于10%的268只基金中,大部分属于新兴产业主题基金,其中包括年内的业绩冠军新兴产业基金,该基金期间增长7.35%,不仅跑输大盘指数,也跑输了同期指数两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杠杆基金的表现可谓惊艳,尤其是对应蓝筹的杠杆基金,有25只分级基金期间涨幅超过40%。数据显示,申万菱信证券B基金期间涨幅高达134%,涨幅也超过100%,鹏华非银行B也接近100%。如果算上12月4日的涨停,期间涨幅还会更大。业内人士分析,在大盘飙涨的行情中,投资者很难战胜市场,作为专业投资管理人的基金经理也不例外,在此次市场风格转换极为“粗暴”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几乎没有时间调仓换股,此前业绩表现不错的新兴产业主题基金表现不佳也在情理之中。在某基金公司从业人员看来,如果从近期基金的表现看,大部分基金确实跑输了大盘,但是从长期来看,尤其是最近两年的整体表现看,公募基金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基金投资不能看短期业绩,关键是要看长期稳定的回报,最近飙涨的股市,很多投资者不也是赚了指数不赚钱吗?满仓踏空的也不少见。”沪上某基金研究人员表示,此次大盘飙升行情中,最大的亮点在于杠杆基金的绝佳表现,持续不断的涨停潮,让杠杆基金迅速深入人心,“不玩杠杆基金,出门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投资。”巨大的赚钱效应,让普通投资者也纷纷参与其中,火爆异常的市场带来成交量的激增,没有尾随佣金的杠杆基金,也给基金公司开发新产品带来了动力。在业内人士看来,蓝筹的疯狂上攻,让不少基金经理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尽管从长远看依然是新兴产业行情,但是短期内低估值更受市场热捧,有基金表示要重新思考市场逻辑,例如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部分国有企业的效率会得到明显提升,而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国企限薪令等政策的实施,也会让财务状况随之得到改善,对基金经理的吸引力会有所提升。添加腾讯新闻客户端股票频道,从此不求人:进入腾讯新闻客户端,点击右上角“+”号,添加股票频道即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katezhao]
热门产品推荐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股市走牛银行存款大搬家 比比怎样转账最省钱
作者:陈春林
  本票转账40万元 成本只要6角钱
  随着股市开始走牛,不少市民都想把存在的资金转到股市,在网银转账、跨行ATM机取款和到银行窗口排队存取款等诸多跨行转账方式中,有没有一种既方便、又省钱的转账方式呢?记者就此昨天对南京多家银行展开了调查,发现利用银行本票转账最省钱,比如南京一家银行开本票,转账金额高达40万元,银行却只收6角钱的手续费。
  股市走牛,市民忙着存款搬家
  每逢股市走好的时候,银行储蓄存款都要来一次大搬家,这次也不例外。随着10月初股市新的一轮上涨开始,不少市民又开始忙着到银行去转账了,把原来存在甲银行的钱转存到自己证券资金账户所在乙银行。“最近来银行取款的人特别多,是以前的好几倍。”新街口一银行网点大堂经理告诉记者,不少人的取款金额都还比较大,10万、20万都很常见,问他们为什么取这么多钱,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去炒股,也是,现在房子不给炒,股市却走好了,看着别人在股市赚了钱,谁不想把资金投进股市啊。
  开40万元本票,银行仅收6角
  南京股民吴先生是众多转账者之一,他的证券资金账户是由(,)托管的,但他主要的储蓄资金都放在(,)和(,),因为之前股市不好,他就把资金放在银行,不敢投到股市里。为了转账,昨天他分别去了工行和农行网点,在新街口工行一网点,他看到很多客户在排队等待,头都大了,正犹豫着要不要撤退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像他这样的跨行转账业务,可以通过开银行本票来解决,拿开好的银行本票到其他行一入账,钱就转成功了,而且银行收费很低,只要6角钱的手续费。于是他顺利地开了40万元的本票。有了在工行开本票的经验,吴先生在农行如法炮制,又开了20万元的本票,只交了8角钱的手续费。
  周末和平时中午,银行不开本票
  昨天,记者顺着汉中路咨询了多家银行网点,随后又拨打了其他银行客服电话,摸清了南京各家银行开本票的收费情况,总体而言,各家银行的收费都在0.6元~1.7元之间。招行汉中路大街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票是见票即付的,客户在别的银行开好本票后,可直接拿本票到该行,只要银行收下本票,资金就算到账了。
  不过,(,)工作人员则提醒记者,银行本票业务的办理时间一般与对公业务相同,周六周日不办理,平常工作日的中午时间也不办,下午4:30之后也不办,所以,如果客户要在该行开本票,或到其他行办理本票入账,都要遵守这个时间,否则就办不了。
  与网银、ATM机取款比,本票最省
  记者简单比较了一下,与网银转账、ATM机跨行取款等相比,银行本票确实是最省钱的转账方式。比如目前南京各家银行的网银跨行转账业务,低的每笔手续费收2元,最高的每笔要收50元,远比银行本票费用高。而ATM机跨行取款则费时费钱,因为目前ATM机单笔取款限额是2万元,如果要取40万元,得分多次取,取完后还要存,前后要10多分钟时间,而且跨行取款要收手续费,一般每笔2元,即使个别银行前三笔免费,另外数笔也还是要收的,按每笔最少2元算,也比银行开本票费用收得多。
  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在银行有存款的市民,可持身份证及存折等资金账户凭证,到银行办理相关手续,然后持银行本票到其他行入账,这样资金就转账成功了。
  南京各银行
  开本票费用
  (部分银行的收费包含手续费和工本费)
  工行:0.6元
  农行:0.8元
  (,):1.2元
  建行:1.2元
  交行:0.6元
  招行:1.7元
  兴业:1.2元
  中信:0.6元
  华夏:0.8元
  浦发:1.25元
  光大:1.2元
  民生:1.5元左右
  (,):1.2元
将本文分享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0/15 08:00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方托管账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