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芬威集团4号是否换了包装

维西县农业信息网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农牧局
&|&&|&&|&&|&&|&&|&&|&&|&&|&&|&&|&&|&&|&&|&&|&&|&&|&&|&&|&&|&&|&
(06-05)&&(08-16)&&(08-16)&&(12-16)&&(12-09)&&
您现在的位置:&&&&&&
页面功能 【字体&&&小】&&【】&&【关闭】
当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及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发稿时间: 10:03:13】
【作 者:梁卫花】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 游美菊
【稿件来源:维西县农牧和科学技术局植保植检站】
【审核发布: 游美菊
进入四月气温增高、雨水增多,适宜的温湿度极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滋生繁殖,对当前农作物和大春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隐患。为搞好病虫害预防和防控工作,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现将当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及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
(一)小麦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
当前小麦病虫害主要发生条锈病、麦蚜、麦蜘蛛,零星面积发生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和地下害虫,现小麦已进入抽穗期,随着雨水增多和气温增高,预计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会逐渐增多,主要发生条锈病,发生程度2级,发生面积0.85万亩;白粉病发生程度2级,发生面积0.55万亩;麦蚜发生程度1级,发生面积0.3万亩;麦蜘蛛发生程度2级,发生面积0.4万亩;地下害虫发生程度1级,面积0.2万亩;纹枯病和全蚀病有零星面积少量发生,发生区域主要在白济汛乡。条锈病、白粉病、蚜虫已在2014年病虫害情报第二期详细介绍了危害症状等及防控技术措施,现将麦蜘蛛、全蚀病的防控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麦蜘蛛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红蜘蛛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小麦红蜘蛛刺吸小麦汁液,并在植株叶片上留下黄白色小斑点,加剧小麦体内水分的散失,轻者叶片失绿黄化,严重时像火烧状,严重影响小麦光合作用,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30%以上。4月中、下旬发生危害最盛,成虫多在中午活动。5月上、中旬气温高于20℃时产卵越夏。10月中旬越夏卵孵化后继续繁殖,部分越夏卵也能直接越冬。麦长腿蜘蛛性喜温暖干燥,发育最适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50%以下。因此,该虫多发生与丘陵、塬区、高燥麦田,尤以干旱之年发生危害严重。第一、农业防治(1)适当结合浇水,振落水中,可杀死大量小麦红蜘蛛。(2)深耕、除草,能消灭土中、草根和枯枝落叶上的小麦红蜘蛛。第二、药剂防治选用20%哒螨灵1000――1500倍液、15%扫螨净乳油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5%甲维盐可溶性颗粒剂每亩3―4克。
2、小麦全蚀病(立枯病)防治技术措施
(1)小麦全蚀病病症及发生发展规律
小麦全蚀病全蚀病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根部和茎秆基部。又叫小麦立枯病和小麦黑脚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菌丝遗留在土壤中,以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未腐熟的粪肥为寄主越夏和越冬。一般在抽穗前后发病明显。主要症状是:茎秆基部及叶鞘变为黑脚症状,根部变黑腐烂,根表可见病菌着生的葡萄菌丝。到抽穗灌浆期,茎基部明显变黑腐烂,形成典型的“黑脚”症状。由于病株根部与茎基部腐烂,病株常早枯死,形成白穗或子粒秕瘦,产量损失10%-20%,重者绝收。&小麦全蚀病也可随水流传播,多雨,高温,地势低洼,麦田发病重。早播、冬春低温、成熟期受干热风侵害以及土质疏松、瘠薄、碱性、有机质少,缺磷、缺氮的麦田发病均重。
(2)小麦全蚀病(立枯病)控制及防治技术措施
第一、合理轮作:重病区轮作倒茬可控制全蚀病危害,零星病区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轮作应因地制宜,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一次,如花生、烟草、蕃茄、绿肥等。
  第二、平衡施肥:增施有机底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6000公斤左右。无机肥施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土壤速效磷达0.06%、全氮含量0.07%、有机质含量1%以上,全蚀病发展缓慢;速效磷含量低于0.01%发病重。
  第三、生物防治: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要推行小麦两作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以维持土壤拮抗菌的防病作用。
  第四、药剂防治:用12%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02~0.03%拌种,防病效果较好。2.5%适乐时种衣剂按1:1000包衣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一定防效。苗期每亩可用20-30克12.5%禾果利或50%多菌灵500克,兑水200公斤,沿垄喷茎基部。小麦拔节抽穗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 20%乳油100―150克兑水喷施。
(注:全蚀病主要发生在白济汛乡白济小组,面积30亩左右,小麦全蚀病是属毁灭性病害,该乡技术人员要组织做好该病的防治及明年预防工作)
(二)油菜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
油菜当前主要发生蚜虫、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发生程度2-3级,主要以防治蚜虫和霜霉病为主。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已在2014年农作物病虫情报第三期中详细介绍说明。
(三)其它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
蔬菜病虫害主要发生害虫为蚜虫、白粉虱、菜青虫、斑潜蝇、菜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黄曲跳甲、黄守瓜、红蜘蛛等及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和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白粉病等,为偏重发生态势,发生程度2-3级;青稞病虫害发生锈病发生程度2级,蚜虫发生程度1级,红蜘蛛发生程度2级(青稞病虫害的防治可参考小麦防治技术);豆类病虫害有蚕豆、锈病、白粉病、褐斑病发生程度2-3级,豌豆锈病、霜霉病发生程度2-3级;马铃薯主要发生地下害虫和晚疫病。地老虎、蛴螬(土蚕)、蝼蛄等地下害虫后期将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程度2-3级;预计会影响大春作物的出苗率。
1、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1) 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第一、农业防治。在小范围内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对养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避免将虫带入本田;及时清除田园内残株落叶或立即翻耕,可消灭大量虫源。第二、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30亩菜田设置1盏灭虫灯效果更好。第三、生物防治。使用1.8%阿维菌素倍液或BT粉剂对小菜蛾有很好的防效。第四、化学防治。防治适期: 掌握卵孵化盛期到2龄前用药剂。常用药剂:25%菜喜悬浮剂倍(多杀霉素)、安保1000倍、除尽倍、15%安打倍、1.8%阿维菌素(虫螨光、爱福丁、爱力螨克)倍、BT苏云金杆菌倍液、5%抑太宝2000倍液,或20%灭幼脲1号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500-600倍液,也可用5%锐劲特2500倍或40%丙溴磷乳油 40克 效果更佳。施药方法:圈点法进行叶背和叶心喷雾。
(2)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防治:第一、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虫源。第二、灭虫灯、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很好。还可同时诱杀棉铃虫、地老虎、斜纹夜蛾等。第三、化学防治。田间用药的关键时期是消灭幼虫于3龄以前,在傍晚施药效果最佳。常用药剂:20%杀灭菊酯乳油倍液;20%灭幼脲I号或III 号制剂500~1000倍液;鱼藤精500倍液;50%马拉硫磷8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8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200倍液。
(3)菜螟的防治:第一、农业防治 (a)合理安排蔬菜种植品种;(b)适当调节播种期,使害虫大发生期与蔬菜感虫期错开;(c)收获后及时耕翻菜地,清除残株落叶,以减少虫源。(d)在早晨太阳未出、露水未干前泼水淋菜,可以大大减少菜螟为害。(e)适当灌水,增大田间湿度,既可抑制害虫,又能促进菜苗生长。第二、化学防治:应根据实地调查测报,抓住成虫盛发期和卵盛孵期进行。可供选用的药剂有18%杀虫双水剂800~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倍液;21%增效氰马乳油或氰戊菊酯乳油60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苏云金杆菌制剂B.t乳剂500~700倍液等都有很好的防效。
(4)跳甲、黄守瓜、黑守瓜等的防治:第一、清除田地边杂草,轮作,土壤灌水,增施肥料等农业措施可减轻为害。第二、防治幼虫用药液灌根,土面撒施米乐尔或淋施杀虫双可防治幼虫,防治成虫可在高峰期用叶面喷药,常用药剂:48%乐斯本倍、52.2%农地乐倍、2.5%功夫乳油倍、2.5%敌杀死乳油4000倍、59%跳甲绝1500倍、80%晶体敌百虫l 000~2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 000~2000倍液, 50%马拉硫磷800倍液,50%杀螟腈乳油 800~1200倍液,鱼藤精800~1200倍液, 20%硫丹乳油300~400倍液,或2.5%敌百虫粉,0.5%~1%鱼藤粉。
(5)美洲斑潜蝇(潜叶蝇)的防治:第一、农业措施方面:(a)合理布局,防止高度插花,同时适当调整作物的播植期,错开发生为害高峰。(b)田园清洁,适时摘除老黄脚叶,进行淹埋或销毁处理。(c)加强肥水管理,调节田间的温湿度,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第二、化学防治方面:(a)狠抓虫源田(即嗜食寄主作物),重点掌握:一是防治关键时期,即1~2 龄幼虫盛前期(幼虫为害潜道在 2厘米以下);二是防治指标及为害高峰时段,即早造五月中下旬至六月中旬末,豆、瓜类作物受害叶率15%~20%,虫情指数10以下,晚造八月中旬至十月上旬,瓜豆类作物受害率10%-15%,虫情指数8以上进行施药防治。(b)推广对口农药及安全间隔期。药剂有1.8%爱福丁2000倍、40%绿菜宝1000倍、18%杀虫双150ml+50%乐果50ml/亩、1.8%害极灭3000倍或虫螨克、农哈哈、阿巴丁、螨克、绿保素、农地乐、毒死蜱等,剂量一般倍,药剂应采取轮换使用。在为害高峰时段(特别是晚造),防治指标到达后,每隔七天施药一次,在作物收获前15天应停止用药。
(6)茶黄螨、红蜘蛛的防治: 温暖多湿的条件有利于红蜘蛛、茶黄螨等螨类的发生为害,药剂包括:73%克螨特或20%双甲脒乳剂2000倍液、20%速螨酮或20%灭幼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5%尼索朗或21%灭杀毙乳油2000倍液等喷雾均有高效。药剂必需轮换,以避免害螨产生抗药性。
(7)蚜虫、白粉虱粉虱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药剂可用:20%康复多2000倍、阿克泰倍、.5%扑虱蚜倍、0%蚜虱净1000倍或20%速灭杀丁乳油倍液喷雾,效果均好。
另外可以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黄篮粘虫板诱杀潜叶蝇、白粉虱、蚜虫等个体较小的害虫。
(8)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A.用杀菌剂进行拌种。 B.清洁田园,及时将病叶、病果清出田外,深埋或烧毁。C.轮作换茬,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D.大棚等保护地加强通风,膜下浇小水,降低湿度。E.扑海因、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克露、瑞毒霉锰锌等杀菌剂对绝大多数真菌性病害都具有一定效果,可以酌情使用。
①防治霜霉病、疫病选用药剂:53%金雷多米尔600倍、72%甲霜灵锰锌500-600倍、66.8%霉多克600倍、70%安泰生(富锌)500-700倍、大生600倍及喷克600倍
②白粉病、锈病的防治:仿生性农药-绿帝粉剂或粉锈灵1000倍、40%灭病威悬浮剂300~400倍、25%敌力脱1000倍、仙生800倍、得清2000倍、喷克600倍、
(9)枯萎病的防治:①选种抗病品种。②水旱轮作。③清理病残体。④施用腐熟有机肥。⑤避免串灌漫灌。⑤移苗后及时用药淋根。⑥2.5%适时乐悬浮种衣拌种及适时乐2000倍、枯萎立克500倍、必备500倍、50%甲基托布津400倍等淋根。 (每株灌药液0.3~ 0.5kg )
(10)细菌性病害的防治(青枯病等):①选种抗病品种。②水旱轮作。③清理敏感作物,.清除田间病残体。④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1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后催芽。⑤用DT每平方米 10克 ,加10倍细土育苗前处理苗床。⑥补充叶面肥。⑦发病前药剂淋根。药剂可用77%可杀得600-800倍、72%农用链霉素4000倍、30%氧氯化铜300-400倍以及DT、丰护安、绿乳铜等药剂灌根处理,株/0.3-0.5公斤。
(11)病毒病的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叶、病果,保持田间湿度,防止高温干旱。b、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再催芽。c、挂银灰色膜条与株高相平避蚜。d、防病毒病主要是消灭传毒介体质,早期可采用药剂加治蚜药剂混合喷洒,同时补充叶面肥。药剂可用1.5%植病灵500倍、20%病毒A500倍、2%宁南霉素200倍或菌毒清、磷酸三钠、绿芬威1号等。也可用配方:万丰露2000倍+菌克毒克500倍+阿克泰倍;新动力1500倍+菌克毒克500倍+10%蚜虱净1000倍;果蔬动力1500倍+菌克毒克500倍+康复多2000倍等混配使用。
总之,农作物病虫害在防控技术上要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四月份气温回升较快,雨水频繁,是病虫害滋生繁殖的重要时期,故也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维西县农科局植保植检站定期已在农业信息网站上发布有各阶段各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发生趋势预报及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望各乡镇政府及农科人员及时上网浏览并督促和指导好辖区内群众农业生产及病虫害预防和防控工作。即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指导,贯彻好“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科学理念,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并注意用药的科学性(适时、适量)和安全性;在农作物病虫害药剂防治上建议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同一类农药在一个生长季节内使用次数不得超过3次以上;果树、蔬菜上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慎用对鱼类、蜜蜂等有害的农药;注意保护环境,使用后的药袋、瓶子等包装物不乱丢、乱弃。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主办:维西县农业局 承办:维西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维西农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未经维西农业信息网书面特别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滇ICP备号] 地址:维西县农业局& 联系电话: 邮编:674600&& E-mail: 技术支持:您的位置: &
绿芬威对苹果品质性状的影响
摘 要:在苹果初花期,幼果期和生长膨大期,用绿芬威直接喷洒叶片和果实,可使果实的含糖量较对照增加0.21%~5.7%,可溶性固形物增加了2.4%-6.9%,且能增加果实的着色面积,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绿芬威在烟草生产试验中使用效果概述
绿芬威曾是美国有利来路公司产品,曾用“绿旺”、“绿旺钾”等名称。以后有利来路公司并入美国太平洋化学公司,“绿旺”更名为“绿芬威”。该产品分粉剂和液剂,各有12个剂型。可湿性粉剂系列,有12种配方,为各种作物提供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绿芬威由澳洲新澳农化公司在亚洲地区总代理,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绿芬威系列产品,是一类优质叶面肥料,适用于烟草、果树、蔬菜、园艺和大田粮食等多种作物,能提高各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我国烟草生产试验中,使用较多的是绿芬威1号(即前绿旺钾或绿旺1号)和绿芬威2号(即前绿旺氮或绿旺2号)。绿芬威1号含钾特别丰富(含氮7%、磷13%、钾34%、锌12?5%),绿芬威2号含氮较多(氮16%、磷12%、钙4%、镁1?5%、锌2%、铁1%、硼1%)。经过10余个省烟草公司和科研单位在烟草上生产试验,绿芬威1号具有提高烟叶含钾量,增强烟草抗病性,促使烟叶适时成熟,协调化学成分,提高烟叶质量、产量、产值的作用。绿...&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1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福建烟草种植源远流长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万历年间到吕宋(今菲律宾群岛)经商的漳州商人把烟种带回月港(今龙海县海澄镇),莆田人姚旅在其所著《露书》中记载,“吕宋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草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避瘴气。有人携漳州种植之”①。烟草因此传入漳州并开始在石码镇种植。“因烟草有“避瘴气,毒头虱”之功用,于是一时被传为良药而引种开来。不久长泰、龙溪、平和等邻县便广为种植。其后随着漳州人外迁或外出经商,烟草也由闽南迅速向闽中、闽西、闽东、闽北等地传播。到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福建种烟地区“上自白叟,下至黄童,乃至闺帏妇女,无不吸之”①,至明天启四年(1624年),福建晒烟丝色微黄、质细而闻名天下,尽管这时福建各地皆有种植,但还是以闽中最为出名。据明朝,张介宾记载“此物(指烟)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种植之矣,然总不若闽中者,色...&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广昌县是著名的晒烟种植地,“黑老虎”晒烟久享盛名。因此,广昌被列为全国出口烟草生产基地之一。ig89年,全县烟草生产实现了总面积、单产、总产、收购量、财政税收“五超”历史的好现象。与19 8 8年相比,烟草面积增长34弧达 1.6 2
6万亩。平均亩产增长
70公斤;总产量增长41 qo,达11450屯 收购量增长87.5畅,达二.7 3万担;仅此一项,上缴县财政税收增长50在俩.达4 9.2 4万元。烟草生产所以能取得“五超”的好成绩,主要是该皋认真地t不折不扣地执行兑现烟草生产的各项政策和改进耕作方式、种植技...&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苏联国内各地区、各地带烟草生产的发展和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为了正确组织制烟工业的原料生产,必须改善地带专业化的工作,在不同地带安排不同品种烟草生产,使自然条件与优质高产达到最佳匹配。农业上生产的制烟原料有两种,一种是骨干型烟草,另一种是芳香型烟草。骨干型原料有很好的不同程度的吸食质量,吸食时具有单纯的香味,而没有怪味。制造卷烟时,在烟叶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芳香型原料,有微妙的香味(鸿别克型和萨慕松型),用以改善香烟产品的香味。 另外,还区分出一种中间性跳源利,女骨干一夯香型原料,即带有轻微的鸿别克型香味或萨慕松型香味的原料。在苏联南起亚热带地区,北至北极圈内均有烟草种植,但优质烟草仅产于北纬55℃以南地区。苏联选育种工作者创造了大量烟草品种,以适应本国不同的自然条件,使骨干型和芳香型的烟草均有可能达得优质高产。 按国内不同地带和地区的品种布局,尽管自然条件是适宜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的烟草都得到了高产,也不是各...&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受农机情报总网的委托,由河南省机械局农机所主持的全国烟草生产机械情报网会议于19了日年6月30日至7月3日在河南省许昌市召开,来白全国10个省(区)的3。多个单位的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烟草全国烟草生产机...&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近红外光谱技术因其具有绿色快速、制样简单、信息量大、非破坏性检测等优点,在工业、农业、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烟草科学研究及烟草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烟草常规化学分析、烟叶不同产地模式识别、真假烟的鉴别、卷烟生产过程中。1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近红外(Near Infrared,简称NIR)谱区是指界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区之间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780nm~2526nm。近红外谱区的信息主要是分子内部原子间振动的倍频与全频的信息,几乎包括有机物中所有含氢基团(如C-H、O-H、N-H和C=O等)的信息,信息量极为丰富。当检测光源投向烟叶粉末时,将在其表面和内部产生漫反向,经检测器即得到该烟样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由于不同烟叶的成分不同,对近红外吸收作用不同,近红外反射光谱也不会完全相同。光谱经一阶导数预处理后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即可从近红外光谱来计算同类型烟叶的相关化...&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谈绿芬威1号在烤烟生产中的功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0
&&¥2.00
&&¥0.50
&&¥3.00
&&¥2.00
&&¥3.00
&&¥2.00
&&¥1.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谈绿芬威1号在烤烟生产中的功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芬威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