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买卖分级基金有没有新三板股票基金

新三板投资火热参与需谨慎(附投资须知)|新三板|创业板|投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新三板投资火热参与需谨慎(附投资须知)
  文/本刊记者 冯庆汇 刘畅
  尽管有着较高的入市门槛,但依然挡不住新三板的火爆。在鼓励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新三板未来几年或迎来更多战略性的投资机遇。
  新三板几乎一夜爆红。先是一部分新三板公司股价大涨,接着是新三板基金的供不应求――就在春节后,多只新三板基金(私募类)开售,当日售罄毫无悬念。一方面是动辄翻倍的股价,做市商热情高涨;另一方面是各类先知先觉投资者的蜂拥而至,新三板的财富效应瞬间带动了人气。
  但这并不是全部。在鼓励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新三板未来几年或迎来更多战略性的机遇,其走强的基础是新经济和创业之火在燃烧。新三板作为创业者和资本之间的桥梁,意义不凡――对创业公司而言,意味着进入资本大门可以更早,门槛更低;而对投资者而言,则是拥抱早期创业公司的机会(当然风险也是对等的)。这根生态链条一旦打通,故事必定精彩纷呈。
  人气飙升
  就在今年的头两个月,新三板市场已然暗流涌动,仿佛火山即将喷发。截至2 月底,在2015 年最初2 个月的交易日里,已经有6 只股票涨幅超过10 倍,涨幅超过一倍的也已经高达160 只。
  热情迅速蔓延。3 月6 日(周五)这个交易日结束后,九鼎投资(430719)成为市值最高的新三板公司,总市值已经高达278 亿元,当日成交金额5128 万元。成大生物的市值也超过百亿元,达到115 亿元。
  而在2 月27 日当天,新三板首只百元股――麟龙股份(430515)诞生,3月6 日该股收盘价达到113 元。
  今年以来,新三板个股以惊人的爆发力吸引了市场目光。如瓷爵士(831441)在3 月6 日这一天一举上涨353.4%,一天上涨14.03 元。而就在3 月4 日,该股最低价还一度触碰0.01 元。
  3 月6 日当天,5 只新三板个股涨幅超过100%,包括瓷爵士、维恩贝特、冰洋科技、汽牛股份、永继电器。涨幅之巨令人瞩目。
  新三板的正式名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这和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OTCBB 类似,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 年的“股权代办转让系统”。
  2006 年,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被形象地称为“新三板”。2014 年之前,新三板长期处于低迷不振中。
  直到2014 年,新三板才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随着市场大幅扩容(2014 年底挂牌公司增至1572 家)、新交易系统上线及做市商交易制度的推出,各路资金参与新三板的热情大增,成交量由2013 年的8 亿元增至2014 年的130 亿元,2014 年更是产生了71只涨幅超过10 倍的牛股。
  其中的转折点恐怕与“做市商制度”的出炉密切相关。2014 年8 月,证监会正式允许证券公司和符合条件的非券商机构,使用自有资金参与新三板交易,持有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通过自营买卖差价获得收益。新三板流动性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随着做市商制度拓宽了投资渠道,场外资金参与新三板的热情开始攀升。以做市股票为例,做市商制度推出初期每日仅有30 余只股票成交,而今年2 月每日约有百只股票实现成交。成交金额超千万元的大单频频现身,带动做市股票股价不断上涨。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还有不少新三板公司推出重磅的高送转分红方案。麟龙股份拟推出10 转20 派1.08 元的分配方案;2 月11 日金润科技披露10 转25 派10 元的分红方案;仅仅一天之后,金正食品宣布拟推出10 股转增90 股的创纪录分配方案。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披露201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近30 多家新三板公司中,约有半数推出了每10 股送转超过10 股的方案,推动新三板进一步火爆。
  进入股权时代
  当然,若认为新三板的看点只在于市场热度升温便肤浅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宏观经济结构的变化,创业潮的兴起,使得新三板也站到了风口上。如果说过去10 年是房地产投资时代,那么未来10 年可能将是股权投资时代――股权投资(包括公司不同阶段)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热潮,其带来巨额回报的可能性将大大高于房地产。新三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细分领域。
  “若细看纳斯达克的结构,它中间有40%的公司基本上是没有交易活跃度的,另外30%多的公司很一般,还有10%多的公司很优秀,最后有不到5%的公司让你吓一跳,因为它们变成世界巨人了。有些公司,当初大家都看不起,后来渐渐看不懂,再后来就追不上了。那些大家看不起、看不懂的企业,上主板、创业板没戏,但我们有新三板。什么指标统统不要,只要你能说清楚自己是干嘛的就行,这就是我们的新三板。”某业内人士表示。
  对创业公司来说,能上新三板,便有了资本的平台。在新三板上,若能把公司做到10 亿元市值,企业就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从起步到10 亿元、50 亿元、100 亿元,以及将来走向1000 亿元的过程当中,资本市场的支持不可或缺。
  所以也有机构投资者说:“我不看好中国的经济数据,但我看好中国千千万万创新创业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年只要有10%的人创业成功了,那么将来伟大的公司就可以慢慢地出来。这就是新三板最大的价值所在。”
  由于新三板公司上市门槛非常低,实际上是给所有具有一定特色的企业打开了资本的大门。只要企业觉得能够找准业务战略,做好业务,就可以跨入这扇大门。
  但值得关注的是,仍有一项不确定因素悬而未决,也是各方探讨的焦点,这便是转板制度。此次“两会”,民建中央在提案中建议“2015 年重点推进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之间的升板和降板制度,以后进一步推动主板与中小板和创业板、中小板与创业板和新三板、甚至跨市场的良性流动。同时,还要为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升板通道”。退出机制完善呼之欲出,市场仍在静观其变。
  最佳时机?
  热闹之中,一些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布局新三板。
  就像前海开源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付柏瑞此前在新三板会议上发言时所说:“这两年是新三板最佳的投资期。如果今年新三板市场有3000 家公司的话,我估计会有30 到50 家公司成为新三板的蓝筹股,就像10 年以前,任何时候你买招行、万科或者买茅台你都会赚钱。”
  “每一个新的交易市场的出现,它在头三五年内,上市公司之间的估值必然产生巨大的差异,可能有的公司长期是两百倍,有些公司长期是两倍或者十倍,香港很多公司都是这样的。纳斯达克市场也是这样。”付柏瑞称。
  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每一个新生事物在最初都是最佳进入时机,A 股市场起步时如此,创业板设立时如此,新三板可能也是如此。
  不过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新三板仍然门槛较高。按照目前规则,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需要满足“证券账户资产在500 万元以上”这一条件。
  而更常见的投资方式则是借道各种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但目前仅有私募类产品(门槛在100 万元以上),如券商、基金公司子公司、私募基金等各类机构都参与其中。随着市场发展,公募基金参与新三板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这可能是普通投资者在现有游戏规则中参与的唯一方式。
  新三板基金遭秒杀
  去年,自从宝盈基金推出第一只新三板产品以来,基金子公司、券商以及私募纷纷涌入这一领域,且新三板产品的发行节奏也在不断提速。据了解,首只新三板产品中铁宝盈-中证资讯新三板系列1 期,截至2 月底浮盈已近60%。
  今年以来,此类产品的热销程度呈白热化。据某券商人士透露,该券商联合某基金子公司推出的一款新三板产品,发行之前便已预约满,5000 万元额度瞬间被秒杀。同时,仍有大量高端投资者前来问询。这类私募产品门槛虽达100 万元,但仍供不应求。
  同类产品的募集规模也在不断突破上限,从最初的几千万元到现在的1 亿元左右。如宝盈基金、前海开源基金、鼎峰资产、理成资产等机构,产品滚动发行速度也越来越快。
  这也形成了一种担忧,新三板股票的估值几乎是以直线速度飙升,市场容量和投资者需求形成反差。热门公司的股价涨幅几乎一步到位。而就像一位业内老总所说:“新三板股票的做庄成本实在太低。”市场的变化已经远远超出此前预期,这恐怕也是新三板的风险所在。
  投资新三板之基础篇:新三板是如何运行的
  一周不到成交量增加两倍,股价一天可以涨五六倍,也可以大跌80%,这就是疯狂的新三板市场。如果你想参与其中,首先要对新三板的性质和交易特点有所了解。
  历史渊源:老树吐新芽
  三板市场起源于2001 年“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最早承接两网(原STAQ、NET系统)公司和退市公司,称为“旧三板”。
  2006 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 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
  2012 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即新三板),首批扩大试点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同年9 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注册成立,这是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也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2013 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国家高新区试点限制,扩容至所有符合新三板条件的企业。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依然是服务于非上市企业股权交易的“场外市场”,服务对象主要是创新型、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
  这类小微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因此在准入条件上,申请挂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权结构清晰、经营合法规范、公司治理健全、业务明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经主办券商推荐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未来我国将逐步形成由主板、创业板、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市场为代表)、产权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随着新三板市场一系列配套制度的逐步建立,以及未来“转板”制度的预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猛增,目前已经超过2100 家。成交量方面也出现井喷。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成交量可谓“日新月异”:3月3日破3 亿元,4 日破5 亿元,5 日破7 亿元,6 日破10 亿元,3 月9 日则达到13.2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目前势头正猛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在各地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场外交易市场。例如,天津滨海区的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超500 家)、上海浦东张江的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挂牌企业366 家)。这些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各具特色,天津股权交易所对挂牌企业有政策性补贴,而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挂牌门槛和成本比新三板更低。
  交易方式:做市商交易渐成主流
  按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股票转让可以采取协议方式、做市方式、竞价方式或其他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转让方式,经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同意,挂牌股票可以转换转让方式。
  从目前实际操作来看,挂牌公司转让股票只有“协议方式”和“做市方式”,竞价交易模式有可能在未来时机成熟后推出。其中“做市方式”即做市商制度,这是新三板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就是采用的做市商制度,因此不少业内人士把新三板看成中国未来的纳斯达克。
  在做市商制度(也称“报价驱动交易制度”)下,交易是在投资者和做市商(指定的券商)之间完成的,投资者之间不能成交,做市商作为买者和卖者的中介,持续发布买卖双向报价;更重要的是做市商为交易提供了资金,在交易中做市商先要用自己的资金买进股票,然后再卖出。这些做法使得市场的流通性大大增强,增加了交易的活跃度。
  去年8 月25 日,做市商系统正式上线,做市转让很快成为新三板市场主流交易方式。只占新三板总挂牌数量不到十分之一的做市企业,为新三板带来了超过一半的成交金额。综观今年2 月份市场整体交易情况,挂牌公司日均成交金额为2.39 亿元,其中做市交易的日均成交金额为1.28 亿元,协议转让的日均成交金额为1.11 亿元。
  3 月份以来,随着新三板做市企业家数的增加,以及做市企业交易活跃度的提高,做市交易的日均成交金额也频频创出新高。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数据显示,在3 月6 日总成交额超过10.5 亿元这天,做市转让共成交7.01 亿元,远超当日协议转让2.5 亿元的成交金额;成交笔数方面,做市转让16000 多笔,而协议转让仅3000 多笔;在当天,通过做市转让的维恩贝特(831117)成为大牛股,其股价由6.3元涨到26.98 元,涨幅328%。
  从估值情况看,依据新三板2014 年PE 水平相关数据,采取做市转让公司平均市盈率为34 倍左右,较做市转让初期的平均市盈率25 倍左右有大幅提升。显而易见的是,做市转让已经成为新三板交易的主流方式。
  据观察,一般每家挂牌企业会选择两三家做市商,多的达到5家以上,例如峻岭能源(831417)就有7家做市商。引入券商作为做市商,一方面提供竞争性的连续报价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改善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交易活跃度;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有了公允的市场价格,有助于融资,进而吸引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挂牌新三板。
  交易细节:玩的就是心跳
  新三板在操作细节上与主板还有明显的不同。例如,买卖挂牌公司股票,申报数量应当为1000 股或其整数倍;卖出挂牌公司股票时,余额不足1000 股部分,应当一次性申报卖出。
  而最为显著的不同是,新三板对股票转让不设涨跌幅限制,因此涨跌都让人心惊肉跳。
  在去年8 月25 日采取做市商制度的首个交易日,就有8 家公司涨幅超50%,其中行悦信息涨幅最高为128%。去年11 月27 日,益善生物(430620)的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995.2%。然而,跌起来也很恐怖,3 月2 日,丰泽股份、圣泉集团和亿房信息3只股票的跌幅均达到70%~80%。
  与此同时,新三板整体的流动性还很低。虽然每日有交易的股票数越来越多(3 月9 日达到350 家),但目前依然几乎有85%的挂牌股票是没有任何交易的。
  投资门槛:未来有望降低
  新三板的赚钱效应,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跃跃欲试,但鉴于新三板市场的高风险性,注定现阶段还只能是少数人的游戏。
  据2013 年2 月8 日发布、当年12 月30 日修改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试行)》,注册资本5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法人机构、实缴出资总额5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合伙企业、集合信托计划、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以及由金融机构或者相关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机构管理的金融产品或资产,可以申请参与挂牌公司股票公开转让。
  对于自然人投资者,投资者本人名下证券类资产市值要在500 万元人民币以上,方可以申请参与挂牌公司股票公开转让。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门槛设定得和机构投资者一样高,意在将大部分人挡在门外。这主要是考虑到新三板市场初期企业质量参差不齐、投资风险太大,监管层担心散户冲进去会进行过度炒作。
  据了解,根据证监会的部署,今年新三板将在市场分层方面有实质性的进展。预计最快从今年下半年起,开始对现有的新三板进行分层,共分为A、B、C 三层结构:A 层为竞价交易层,B层为做市商交易层,C层为协议转让交易层。
  华鑫证券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如果未来能推出实行竞价交易的A层,则在交易层面与现有的创业板和主板基本没什么大的区别;而有望与新三板分层机制配套推出的,便是新三板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的降低;未来,在新三板分层实施后,投入新三板的账户资格或会降低到100万元,甚至50万元。
  事实上,监管层对降低新三板投资门槛的态度亦早有松动的苗头。证监会新闻办于今年1 月12 日表示,目前新三板对合格投资者的要求过高,下一步可能要修改合格投资者的标准。&
  投资新三板之选股篇:投资新三板选什么股
  新三板实际上遵循着和A 股二级市场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玩转新三板有其一套独特的投资逻辑。
  核心:公司的成长
  新三板公司中有部分公司,身处新兴行业(比如互联网),具备高成长性,这恐怕是新三板里最敏感的部分。以互联网企业为例,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可能在发展早期并没有盈利,但也不妨碍它们市值的高速成长(比如用户数等指标的增长),这类公司的投资价值显而易见。在新三板的大池子里,可能有各种各样有潜力的公司等待挖掘,这点让很多机构投资者备感兴奋。
  前海开源基金子公司联席总经理付柏瑞比喻称:“传统行业的池子已越来越少,而新三板的池子正在疯狂往里倒水。我们自然也要进去,因为赚钱相对容易。”
  付柏瑞认为,新三板的机会在于三个存量,即市值存量、经济存量和投资者存量,这三个存量都需要转型。存量就是水,而转型就是一个池子注向另一个池子的过程。当然创业板也代表了一些新兴行业,但新三板代表了更新兴的行业以及更先导性的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整体分布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中小微企业占比高;二是科技含量高,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5%。挂牌公司主要是创新性、创业型、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新三板剔除金融业后的净利润增速为18.86%,高于中小板的6.38%以及创业板的15.17%。
  短期来看,新三板的收益可能还主要来自流动性改善和制度性溢价,但这些都不是本质问题,核心恐怕仍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不同投资标的估值,以及可能带来的收益差距甚远,因而选择个股的能力也就成为投资收益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从去年底开始已经是新三板投资的较好时机,主要归功于流动性的迅速改善。随着交易方式的多样化,包括已经推出的做市商制度和即将推出的新三板分层和竞价交易制度,未来投资新三板的退出方式也更加丰富了,主要包括交易退出(协议转让、做市交易、竞价交易)、转板退出、并购退出。近期悄然盛行的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就让PE 和VC 等机构投资者看到了快速退出的通道。入场资金对退出方式形成了充分的心理预期。
  尽管资金涌入,但新三板的整体估值从绝对水平看仍较低。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表示,新三板大发展,第一步是挂牌数量居各板块第一,预计今年底5000 家,明年底10000 家,后年增加到15000 家;第二步,挂牌股本逐步增加;第三步,总市值逐步增长,新三板目前平均股价为7.68 元,为各板最低,远远低于创业板的26.56 元,甚至低于上海主板的9.32 元。总体看,市场仍有上升空间。
  选股标准
  那么对涉足新三板的机构投资者来说,选股的标准是什么?
  付柏瑞称:“我不怕买贵,就怕买错。”相比较于市盈率这类估值而言,选公司是重中之重。
  “我觉得一个公司比如贵10%买和贵20%买,在新三板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它的成长性非常好,它的估值也非常低,关键是我会不会买错。贵和便宜目前并不是新三板市场上选股的主要原因,重点是这个公司的未来是否前途无量,这是我首先要判断的。”
  付柏瑞表示,在其投资标的中,首先选的是行业。“我现在有一个想法,我希望我的投资组合中有些公司是A 股市场没有的。如果A 股市场有,就算市盈率70 倍或80 倍估值也能比较。我认为最好只有在纳斯达克能找到同样盈利模式的公司。可能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它是200 倍估值或者没有估值,比如说亏损的互联网公司。所以投资标的的选择就是要独特――行业前景大,但是处于导入期,公司还非常小。”
  “另一个,我会判断有哪些公司在未来三五年会成为新三板市场的蓝筹。也就是说未来任何一个投资者,当它对新三板这些公司做出理性研究以后,它有80%以上的概率都会投我这个组合里的公司,这些公司的估值我认为在未来两三年以后会明显高于其他新三板公司的估值。”
  财通基金研究部副总监向禹辰则表示,新三板应重点关注两类公司。第一类是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创新型公司,“通常最好的创新类公司要么在A 股上市,要么到海外上市,在新三板里没有任何瑕疵的公司是没有的。但有的公司我仔细分析它为什么在新三板上市,它的特点是它的行业非常新,因为只有在新行业里面,大家都看不懂,所以它没有去纳斯达克或者在主板上市,只有这种可能性”。
  “所以这是我找这类公司的标准,就是找行业里面的龙头公司,它是最有可能到最后成长起来的公司。”向禹辰表示。
  第二类公司是看公司的掌舵人,是否具有优秀的企业家精神,也就是选人。向禹辰说:“有些企业1999 年成立,你会发现企业底子好,技术好,是一个金矿,大家没有发现。很多这类企业的老板,文化水平非常高,他有时候不以股东目的最大化去经营企业。我举一个例子,一位老板要求他的客户至少达到他心目中最低标准之上的水平,所以他的客户是依云,农夫山泉给他订单他也不做,你给多少钱我也不做。我很尊重这类人,随着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他很多观念也在转变,因为这个企业的底蕴很好,所以有望升级。”
  风险在何处
  不过在新三板爆红之后,其背后暗藏的风险却被淡忘了。首先是其拾级而上的估值水平。尽管平均估值较低,但热门股的估值显然并不低,有些甚至很高。随着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个人陆续进入这个市场,做市商越来越多,热门公司股价扶摇直上。按照向禹辰的话来说,“和企业今天谈好4.8 元,明天就变成4.9 元了”。
  “新三板很热闹,但乐观一点最多只有10%的企业在未来会比较有交易量。其余的会和香港H 股一样,变成仙股。”向禹辰表示。
  某业内人士则认为,从目前新三板产品的热卖来看,预计会有更多资金进入新三板市场。但显而易见新三板的市场容量相对较小,这可能导致整个市场估值水平的快速上涨,相应的收益率空间也在减小,投资者需择时而入。
  另一个风险是流动性。尽管有做市商制度,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仍非常低。一般单个公司的投资期限较长,而投资于新三板的基金产品锁定期也比较长。目前,大多数产品的期限都在3 年左右。从产品设计上看,现有的新三板产品,一般以3 年期或3+1 年期居多,且基本全部封闭,有的产品规定投资者可中途赎回,但需支付赎回费。这也意味着投资者自身需要承担一定的流动性风险。而机构在投资新三板公司时,单个项目的退出也可能在一年左右。所以,个人投资新三板产品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是双重的。
  另外,目前不少热门公司的估值已经一步到位,甚至接近创业板,市场未来预期便是“转板”。但转板的游戏规则目前还没有明确,也是另一大隐含的政策风险。
  估值、流动性,加上透明度较低,公司成长可能达不到预期,退出存在意外,这些都是投资新三板的风险点所在。不过总体看来,目前仍是潜在收益大于风险,早进入的投资者更有优势。
  新三板潜力牛股
  1、金达莱(830777):
  主营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为污水排放单位及专业污水处理企业提供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总股本7500 万股,每股净资产3.19 元。2014年中期营业收入13997 万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4424万元,同比增长87%。太平洋证券丰盈11号持有500万股。&
  2、海鑫科金(430021):
  主营业务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智能系统的研发及推广。国家已发布并实施了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生物识别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信息安全领域应用主力军,生物识别产业迎来政策利好后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公司对指纹、人脸等技术进行改进,获两项专利。有4 家基金公司参股,包括赢富创投持有1875万股,复星基金持有932万股。
  3、中科软(430002):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旗下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研发、应用、服务的智能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2008 年到2013 年这5 年间,公司营收和净利复合增长率都接近达到30%。以3 月5 日的收盘价计算,中科软市值达到53.36 亿元,高居新三板2000 余家挂牌企业总市值排行榜第六位。虽然在新三板市值偏大,但与上海主板上市的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下属的180 亿元的市值,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此外,中科软于去年11 月10 日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具体事宜的议案,但具体发行时机、数量、对象、方式和定价尚未敲定。可以说中科软已经做好转板上市的准备,只待东风。&&
  4、德鑫物联(430074):
  主营非接触智能卡、电子标签、双界面卡及射频识别产品的制造设备、检测设备及读写设备。总股本6650万股,每股净资产4.74元。2014年中期营业收入5095万元,同比增长143%;净利润649 万元,同比增长2535%。启迪创投、信辉创投、东海投资等6家投资公司已经埋伏其中。&
  5、中科招商(832168)
  继九鼎投资后,第二家登陆新三板的中科招商2 月28日刚刚发布公开转让说明书就博得了很多投资者的眼球。公司拟向不超过30 名投资者定向发行不超过5 亿股普通股,募集资金额不超过90 亿元,这将创出新三板单次融资规模的新纪录。未来其正式挂牌后,股价值得关注。
  投资新三板之实践篇:如何分享新三板盛宴
  新三板是今年以来最热的投资话题,其风头已超过今年表现出色的创业板。机构投资者一边蜂拥抢夺新三板资源,一边竞相推出挂钩新三板的金融产品。可以预见,未来参与新三板的渠道将更加多样。
  直接参与:牛散出没
  根据新三板现行交易规则,符合条件的自然人直接参与挂牌公司的投资介入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挂牌后在做市交易之前这一时间段内,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买挂牌公司股票,即投资者必须委托代理其买卖股票的主办券商办理,如需委托另一家主办券商买股票,则须办理股票转托管手续。
  第二种,当挂牌公司转为做市交易后,投资者从做市商发出的连续报价中购买股票。
  第三种,通过定增方式入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新三板企业股票融资的主要方式,新三板的定增有很多制度方面的创新。包括:对于符合豁免条件的企业,进行定向发行无须审核;投资者可以与企业协商谈判确定发行价格;定向发行新增的股份不设立锁定期。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新三板定增融资日益火热。根据股转系统发布的数据,今年2 月有86 家新三板公司公布增发预案,累计拟定募资19.62 亿元。拟融资企业主要分布在计算机、电子制造、专业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其中2 月完成的新三板定增52 次,包括46 次已挂牌公司股票定增和6 次“挂牌即定增”模式,发行融资总额13.81 亿元。
  在这些定增方案中,自然人频频上榜。以东电创新为例,公司2013 年12 月上市时推出的定增方案中,以每股2元的价格,向11 名自然人定向发行股票350 万股;而建工华创(430020)的定增,多达21 名自然人投资者参与(机构、自然人合计最多不能超过35名)。
  不过,企业可并不是有钱就收。企业选择自然人参与定增,都是考虑对企业未来发展是否有推动作用。这些自然人投资者要么是在行业上下游可以为企业提供产业资源,要么是金融、资本领域的牛人。其中包括不少曾经在A股主板或创业板露过脸的牛散,例如3 月初超级牛散彭杏妮,以现金1200 万元认购信达智能( 万股增发股份;在2 月份,牛散姚剑定以每股4.6 元的价格认购652.17万股御食园(430733),金额高达3000 万元。
  间接参与:借道投资产品
  500 万元的入市门槛将很多个人投资者挡在了新三板的门外,但通过各类金融产品曲线入市,门槛大为降低。
  公募基金无疑是最早嗅到了新三板巨大商机的机构。2014 年4 月,宝盈基金通过子公司设立了“中铁宝盈―中证资讯新三板系列(1 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该基金成为国内基金行业首只新三板产品,其规模为3100 万元,成功抢得先机。目前该基金浮动盈利已达到64%。
  其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招商基金、华夏基金、海富通基金、兴业全球等公募基金也通过子公司或是专户渠道在新三板布局了各自的首只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政策并未对公募基金放开新三板投资,目前公募基金公司的新三板产品主要是通过基金子公司设立。除此之外,专户也成为基金公司的另一渠道,如国寿安保基金专户的相关新三板产品也是通过这一渠道发行,目前正在募集之中。
  相比而言,当前公募基金公司推出的单只新三板资管产品规模普遍不大,主要集中在3000 万~5000 万元左右。相比公募基金的谨慎,嗅觉灵敏的私募基金则准备大干一场。由于新三板市场超预期的快速发展,不少私募机构已经设立了关于新三板的主题基金。例如,鼎锋投资、理成资产均已经有多个新三板产品,募集规模都在亿元以上,今年年初朱雀投资也成功发行了第一支新三板基金产品。进入3 月份以来,随着新三板成交量的与日俱增,私募新三板产品呈现发行加速态势。
  其中,上海老牌私募鼎锋投资在新三板资管规模已达10 亿元左右,产品达到8 只,在业内排名前列,投资方向主要为TMT、大消费、大健康、高端装备。
  一般来说,通过基金投资新三板的门槛在100 万元,比直接投资新三板500 万元的入市门槛大大降低。
  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券商资管业务以及信托渠道参与新三板盛宴。例如,今年2 月5 日全国信托行业首只新三板投资集合信托计划――“中信道域1 号”问世。这些金融产品的投资门槛也在百万元左右。
  此外,通过股权众筹的方式,门槛还可以降得更低。2月11 日,新三板公司华人天地(830898)推出一份募资总额为2760 万元的增发方案,除了增发对象包括著名导演张纪中外,其中部分资金采用众筹模式募集成为一大亮点。据披露的信息,其增发对象之一为深圳市“众投一邦投资”,这是一家采取股权众筹方式进行投资的企业,在该定增产品中,个人投资者最低跟投金额为20 万元。
  退出路径:方式多样
  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投资了新三板股票,退出的路径方式很多。
  首先,可以通过每天的市场交易方式退出,包括协议转让或在交易所通过做市商卖出股权。
  其次,新三板企业的特点就是高成长性,因此很容易进入上市公司并购的视野。去年新三板市场因并购终止挂牌的已有9 家公司,分别为新冠亿碳、瑞翼信息、金豪制药、屹通信息、捷虹股份、福格森、嘉宝华、阿姆斯和铂亚信息。另有湘财证券、易事达、激光装备也发布了并购公告。
  这些公司被上市公司并购后,股票转换成上市公司股票,进而获得更大的流动性,并伴有股价的上涨。其中,湘财证券被收购,今年1 月23 日大智慧复牌,截至3 月9 日,股价从停牌前的5.98 元飙涨到24.8 元,涨幅314%。
  第三,通过转板退出。今年“两会”期间,关于转板机制,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多层次市场间转板机制是个较复杂的问题,今年将进行调研和试点,不会全面推开。目前考虑先从新三板跟创业板之间的转板机制进行试点,制定该转板方案是今年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
  他还提到,目前证监会正对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进行调研,区域性市场的情况也很复杂,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当下区域性市场的发展方案仍在制定当中,争取今年内形成区域性市场规范发展的意见。
  目前,在天津、上海等地都有一些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场所(天津股权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理论上这些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的企业,在完成摘牌手续后也可以申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新三板市场的热度都是出于对政策的良好预期,而新三板挂牌公司成熟度不够、企业规模小、信息披露不完善等先天性缺陷容易被忽略。
  尤其是今年以来,随着热点公司水涨船高,不少基金的投资成本也在提高。去年机构去拿未挂牌企业的股票还能以10 倍市盈率的价格拿到,但很快就涨到20 倍、30倍,现在好的公司必须给出40~50 倍的价格,投资风险正在逐步增加。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级市场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