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人社养老辽住建 2011 380号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养老保险制度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5〕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我省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二、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代缴。个人工资超过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凡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工资和津贴补贴项目,均应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精神文明奖等只适用于部分单位工作人员的项目,不纳入缴费工资基数。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具体项目,按照与纳入统筹的养老保险待遇项目相对应的原则确定。  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账户储存额(含本息,下同)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三、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自本意见实施之日起,实行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一)本意见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详见附件。  (二)本意见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一定比例的过渡性养老金。  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自改革之日起,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按改革后计发办法(简称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改革前退休费计发办法(简称原办法)计发的待遇的,按照原办法计发的待遇发给基本养老金;按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高于按原办法计发的待遇的,高出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封顶限制。  具体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并指导实施。  (三)本意见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  (四)本意见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其中,符合规定的待遇项目,经审核确认后,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其他待遇项目,仍从原渠道列支。  (五)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不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范围,继续按照国家和省统一规定发给离休费,并调整相关待遇。所需资金从原渠道列支,可由原所在单位负责发放,或委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代发。  四、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工资增长等因素,省政府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合理确定调整办法和调整水平。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五、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  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现阶段,我省暂实行省级基金调剂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征收、管理和支付的责任;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有关政策,统一缴费基数和比例,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统一编制和实施基本养老保险预算,统一信息系统平台和相关业务流程。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基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依法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六、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指设区的市,含省直,下同)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改革后本人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七、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职业年金的具体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根据国家规定制定。  八、建立健全确保养老金发放的筹资机制  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切实加强基金征缴,做到应收尽收。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要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确有困难的非财政供款单位,经审核确认后,可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九、做好与现行开展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政策的衔接  各地现行开展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要按照新制度即行并轨。改革前,各地已积累的统筹基金并入新制度统一使用,应收未收的养老保险费要确保征缴到位。对于各地统筹期间的个人缴费部分,除由财政代缴的外,原则上,改革前已退休人员自改革之月、未退休人员自退休之月一次性发放给本人。具体发放方式,由各设区的市结合实际确定。  十、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普遍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继续加强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加快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十一、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水平  各地要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适当充实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服务设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关系转移、待遇核定和支付等工作。要按照国家统一制订的业务经办流程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由省级统一集中管理数据资源,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驻鲁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属地化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在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保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工作,同时集中受托管理其职业年金基金。  本意见自日起实施,我省已有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附件:  山东省人民政府  日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印发
(责任编辑:李鼎)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渭南新闻网(渭南日报社)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 邮箱:wnrb.|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导读]:在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清河区承德路新村村民王玉林,正在帮66周岁的老母亲丁慧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手续。“这么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现在终于可以解决了。我们6名子女凑齐53590元,这个月帮我妈一次性补交完相关费用。
社保&全面保障
免费获取保险计划
为您人生全面&体检&
给谁投保:
出生年月: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selected="true"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淮安市进入人人享有时代
  在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清河区承德路新村村民王玉林,正在帮66周岁的老母亲丁慧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手续。&这么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现在终于可以解决了。我们6名子女凑齐53590元,这个月帮我妈一次性补交完相关费用。下个月开始,她每月就可以领到804元的退休金了。我妈说,有了这笔工资,不需要增加子女负担,也可以好好地享受晚年生活了。&
  丁慧老人曾于1980年至1990年在清江新都砖瓦厂工作,因没到退休年龄就离开了集体企业,其间又遇企业改制等问题,一直无法参加养老保险,到了退休年龄后,也不能享受养老待遇,仅靠儿女的赡养费度日。丁慧老人的养老问题能解决,得益于去年10月底由市人社局和财政局颁发的《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实施方案》。这次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对参保条件、缴费、待遇享受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妥善解决了之前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遗留问题,得到了广大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热烈欢迎。
  这次的惠民政策,是对原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和完善,让一部分未参保集体企业的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而在日,由市政府出台的《淮安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则填补了我市养老保险制度的最后空白。由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组成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全面建成。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我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于1986年出台,其间经过不断补充和完善,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工作呈现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扩面力度加大,至2011年底,全市参保人数59.2956万人,参保单位7691家,享受离退休待遇人数15.1237万人。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逐步提高,15余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全部进入社区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得到提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从1994年开始执行。我市在市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体职工和市级机关、其他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制工人、从非在职人员中招收的聘用制干部和县以上劳动部门批准招收的城镇户口临时工(简称三种对象)中实行了养老保险。1996年,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范围扩大到差额预算事业单位的全体职工。&十一五&期间,我市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社会化发放和结算方式&差改全&取得重大进展。到2011年底,全市参保单位为2069家,参保在职职工65531人、离退休职工26365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普惠农民
  涟水县南集镇的朱大妈,前几天从邮政储蓄所领取了上个月的&新农保&养老金60元。朱大妈今年64岁,&虽然只有60元,但我没缴纳一分钱,就能像人家城里人一样每月领到工资,知足了。&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解决了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所有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具有我市户籍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农保。对于超过参保年龄的农村60岁以上老人,不用缴费,就可以每月领取政府发放的60元基础养老金。为了让农民缴费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我市新农保在国家设立6个档次的基础上,新增加了2个缴费档次,并对农民缴费给予财政补贴。政府按缴费档次给予最高限额为60元的政府补贴,连同农民缴费共同计入由政府为参保人建立的、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通过增档递补,使农民切身感受到真正的实惠。
  &新农保&是一项重大惠农工程,2010年4月开始,陆续在淮安实施,当年,全市用于新农保的地方财政资金达1.87亿元。去年,我市比全国提前11年实现了新农保制度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144.84万名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居民,已参保144.84万人,收取保费27824万元,参保率达到100%;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56.43万人,已发放56.28万人,发放基础养老金4.16万元,发放率为99.74%,让200万农民养老无虞。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
  职工有基本养老保险,农民有&新农保&,还有一部分没有工作或是自由职业者的城镇居民,成了&夹心层&,没有任何制度上的养老保障。去年底我市出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从日起正式实施,解决了&夹心层&的养老难题,填补了之前的空白。
住院津贴保险金日额*(实际住院天数-3)
住院津贴保险金日额*2*实际住院天数
实际支付费用
实际支付医疗费用
特定重疾(轻症)保障
特定重疾(轻症)保障
所交保险费
更多精彩尽在社会保险频道
的更多内容
本周精彩推荐
·准备要小孩的两口之家的保险计划
·女儿8岁了,想为女儿买份教育保
·女儿9个月了,想给宝宝买份教育
·重庆市民防医保卡余额年底清零持
·幼儿平安意外读书险
·给刚出生的小宝宝上医疗保险
·石家庄33岁的女人买什么保险合
·白血病儿童呼唤医保
·尿毒症、儿童白血病等8种病纳入
·如何给家里的小孩买教育保险
·我咨询孩子买什么保险好?
·“现付现支”解释不了深圳医保陷
·不知道如何为孩子买保险
·大连15个医保中心可补办医保卡
·全省年内实现医保城乡统筹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完善?
·事业单位加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个错误选择?
·养老金并轨事业单位先探路暂不涉及公务员
·养老保险可在机关和企业互转不影响个人的养老待遇
·机关养老保险计算和企业一样吗?
·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机关事业单位离职人员可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有多大差别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pdf4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号:座机电话号码14
姓名:周颖
联系电话:1座机电话号码66
Email:1座机电话号码
所在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2 0 0 9 0 5 0 0 1 4
C 9 1 3 . 7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学科专业名称
申 请人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曹立前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4 月10
独 创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
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住建发 2011 5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