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在变,市值为什么重要持有股份不变

中信证券市值蒸发千亿 减持或致H股融资额剧减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当前位置:
>>>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多个子公司、市值过百亿元的上..
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多个子公司、市值过百亿元的上市公司。该类型公司的特点有
①组织机构有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②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呈现③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④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0117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多个子公司、市值过百亿元的上..”主要考查你对&&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结构与优点&&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结构与优点
有限责任公司含义:
是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含义:
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公司的特点:
依法成立的;由股东组成;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区别:
知识点拨:
1、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股东都负有限责任;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均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公司均有名称、章程等。同时,两种公司又存在明显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是适合于中小型企业的,而股份有限公司是适合于比较大型的企业。
2、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管理科学等优点。我国已经有许多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革,激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家授权的投资公司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当然,除去公司制企业外,我国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公司图谱:
知识拓展: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管理科学等优点。我国已经有许多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革,激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家授权的投资公司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当然,除去公司制企业外,我国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公司制的优点:
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公司的组织机构: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基本都有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其中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发现相似题
与“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多个子公司、市值过百亿元的上..”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748312463110045212954499236101980胡子敬间接持有友阿股份市值约合3.43亿
4月30日,湖南76家上市公司的2013年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在这个资本为王的时代,各路富豪的身家也因此被市场再度关注和度量。尽管市值、财富会随股 价上下沉浮,但每家上市公司背后的致富故事都绝对精彩,也都会催生一批时代的精英和主角。
胡子敬间接持股市值3.43亿
另一位通过改制跻身湖南上市公司富豪榜的是,湖南商业巨头、友阿股份实际控制人胡子敬。
友阿股份能够上市的最大本钱,源于其在长沙百货行业的较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当年,在上海香格里拉,家润多(友阿股份原名)的路演现场,公司董事长 胡子敬面对上投摩根、交银施罗德、太保资产、中信证券这些大机构,敢于放出豪言:&我在长沙打的士,都不用掏钱,大家都认识我&。不可否认,在长沙,胡子 敬确实拥有这样的&江湖&地位。
胡子敬在20世纪90年代末主动争取到了长沙市国企改制的一个名额,终于在2000年成功实现了改制。其中,胡子敬个人以500万的资金投入,成为友阿集 团最大个人股东。不过,胡子敬的持股实际上只是整个&盘子&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普通职工的持股就更微不足道了。
友阿股份2009年7月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目前总股本5.6亿股,4月30日收报10.4元。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资料,胡子敬目前持有湖南友谊阿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4.375%的股权,而湖南友谊阿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又持有友阿股份41%的股份。
因此,胡子敬间接持有友阿股份的市值约合3.43亿。
本文相关阅读小巷出品之继续持有伊利股份深度分析
小巷出品之继续持有伊利股份深度分析
大跌,盘中跌停,虽然身在外地,手机却被响爆了,只好晚上,加班将这篇文章发布。希望能给各位球友带来一些理性的思考。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乳企整体处于弱小期,1998年后,伊利等企业进入中国乳业黄金十年,年均增速10%以上。近年来,伊利也加快国际化步伐,朝着成为世界一流的健康食品集团目标迈进。2012年,伊利在新西兰成立首家海外生产基地,拟建成年产47000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2013年,伊利与美国最大的乳制品公司DFA达成战略合作。2014年,伊利在荷兰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是中国乳业目前为止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 
日,荷兰合作银行发布了2014年全球乳业20强报告,伊利迈入全球乳业10强,成为2014年全球乳业10强中唯一的亚洲企业。从全球乳业格局来看,这是亚洲乳业崛起的标志性事件。(2012年与2013年伊利分别位列15名、12名。)
乳制品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必然是国际化的、全球化的,而伊利属于乳制品行业常温液态奶占比较高的企业,而常温液态奶又是现今乳制品行业的主流。
在我们统计的历年数据显示,从伊利在2000年左右的强势布局开始,液态奶的格局逐步由当年的巴氏奶的绝对高占比变成了当今已是常温奶的天下。这超过10年的数据也从另一方面佐证,常温液态奶依旧是未来的主流。而液态奶中,伊利,蒙牛凭借奶源背书,市场集中度迅速走高,两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在80%以上。伊利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一直保持着新品的更新能力,现今伊利主要有4种品类:液态奶,酸奶,奶粉和冷饮。
二、业绩驱动因素
1、产品结构优化带来毛利率提升
由于2013年乳制品的提价(主流公司2013全年提价幅度在7%左右),加上公司持续的产品研发和结构升级。伊利创下05年来最高的中报毛利率(33.12%),其中冷饮和奶粉的毛利率均创下历史新高。同期,蒙牛(不含雅士利)毛利率提升4.4pct至31.1%(含雅士利为32.4%),光明下降2.7pct至35.2%,而行业整体毛利率同期下降3.3pct。这里看出,在快消品行业里,龙头企业通过提价抵御成本压力的优势非常明显。
同时公司通过强大的研发能力,拓展主打明星产品,与常规液体乳产品差异化竞争,进一步拉开与地方性乳企的差距:
2、原奶供应量紧张状况明显缓解
我国乳制品主要用的原料奶一般分为国产和进口两种;国产一般为生鲜乳,进口一般为乳粉,而进口乳粉中,我们一般看用量比较大的全脂奶和脱脂奶两种。去年受一些自然环境的影响,奶源供不应求,原料奶价格一路飙升,保持了连续9个月的高位增长。原料奶价格的大幅增长,极大增加了乳制品企业的成本。而大幅上涨的原料奶收购价格刺激了农民开始加大奶牛的养殖,同时,随着新西兰干旱天气的结束,原料奶的供应量开始逐步增加。国内生鲜乳(原奶)主产区价格从今年2月中旬的最高价
4.27元/公斤,开始进入了下降区间,已经连续下降了近7个月。截止日,生鲜乳(原奶)为3.91元/公斤,已经离最高点下降了8.4%,并且仍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从生鲜乳(原奶)的价格目前处于回落趋势,与历史同期相比还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空间。大型乳企一般与奶源签订较为长期的供应合同,所以原奶价格下跌对于业绩的提升,有一定的滞后性。
3、相对于进口奶的竞争优势
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伊始,由于消费者对于国内的乳制品质量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因此当年开始“尝试性”的进口牛奶,数量为0.83万吨,到了2013年,进口量达到了19.48
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超过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国内牛奶产量为3531.42万吨。
目前,进口奶的优势主要集中在:1、由于国外政府的补贴,以及进口奶在国内市场处于导入期,其主要依靠电商等新兴渠道销售,营销力度较大,产品价格相对较为实惠;2、消费者对于进口品牌的信任度较高。进口奶的劣势主要在:1、由于进口的运输、检疫等环节,导致其推向市场时保质期往往已过半,不够新鲜;2、进口奶较多为大包装,在口感和包装上不适合国内的消费习惯;3、进口经销商得到国外厂家的支持力度较小,国内经销商基本不愿意打品牌,因为仍有怕把品牌做好了,国外厂家又收回去自己做了的担忧。
我们认为,进口奶的低价策略并不能长久,并且消费者对于进口品牌盲从的观念也将逐渐改变。同时进口奶在渠道上相比国内乳企天然处于劣势,又赶上目前国家大力扶持中国企业的政策背景下,进口奶真正对目前国内的乳企造成的实质冲击并不大。同时,国内的乳业巨头也都纷纷采用“走出去”的战略:
在积极布局国外奶源的同时,国内乳企也纷纷与国外巨头达成合作,以自身的渠道优势,分享未来进口奶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比如欧洲乳业巨头欧世Arla
Foods与中国乳业巨头内蒙古蒙牛集团共同投资建成内蒙古欧世蒙牛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由意大利斯嘉达公司生产,全球乳业十强中国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荣誉出品的培兰牛奶等。所以对于国内乳业巨头伊利来说,未来国内乳品市场质量与品质的提升,将是很大的发展机遇。伊利的培兰目前也已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始销售。
综上所述,目前在常温奶领域,我们可以看出伊利等国产常温奶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更加符合国人的口感和包装(进口奶多为1L装,一次喝不完对于存储条件要求较高;据消费者反映进口奶与国产奶在口感上差别较大,国产奶更适合国人口感;伊利在国内渠道上更具优势,营销渠道控制力强,能够进驻未来乳品市场潜力最大的农村地区。
4、未来市场的潜力和容量
发达国家的牛奶消费趋于平稳,而我国作为人口总数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均牛奶的消费水平相对于生活习惯相近的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仍然偏低:
所以,我们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未来十年,牛奶消费将进一步大幅增长。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未来液态奶消费的提升空间更大,伊利的优势在于营销渠道控制力较强,公司渠道不断下沉,渠道扁平化、直接控制终端,进驻农村地区,近几年铺货率持续上升,对销售增长是有力支撑。
按照生活习惯相近的韩国、日本的数据来比照,我国液态奶人均消费量的水平至少还有1倍的增长空间。
5、核心盈利水平超越国内竞争对手
伊利的核心盈利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遥遥领先国内竞争对手。上半年伊利的核心
EBIT利润率已到达8.7%(扣除利息收入影响),而蒙牛和光明分别为4.7%和2.1%,国产奶粉巨头贝因美和雅士利分别为4.5%和13.7%,达能鲜奶业务(Fresh
dairy)(全球乳企第二名,市值2573亿)的主营运营利润率(不含财务费用)约为
7.8%,婴幼儿营养品利润率则有17.4%。总体来看,伊利的核心盈利水平,已处于国内最高,国际一流的水平。经我们与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的电话调研得知,预期下半年公司产品销售状况良好,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高毛利率的明星产品份额进一步提升,业绩表现将好于上半年水平。
6、与巴氏奶相比,常温奶市场空间更大
伊利作为面向全国市场的基地型乳企(主要在靠近原奶产地建立生产基地),相对于光明等城市型乳企,其常温液态奶所占产品比例较高。毋庸讳言,巴氏奶(低温鲜奶)和常温奶,在风味、安全性和营养上存在差异。关键是,这种差异有多大?对于消费者,这些差异又意味着什么?
巴氏灭菌的目标是把细菌数降低到十万分之一,用专业术语来说是5个“log
reduction”。在某一温度下,加热时间是该温度下细菌D值的5倍。经过巴氏消毒,牛奶中的细菌并没有被全部杀灭。在灭菌之后依然需要冷藏。即使在冷藏条件下,残存的细菌也还是会缓慢生长。所谓巴氏奶的保质期,其实是这些细菌长到某个量之前的时间。国外的巴氏奶灭菌以及后续的处理保存要求严格,这一个“变质期”可以长达3周,一般把保质期定位两周。而国内目前的巴氏奶,因为种种原因,保质期一般只有几天。灭菌之后需要冷藏,保质期也只有几天,对于产销链的要求的确要高许多。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基本上只能依靠当地产当地销。而异地企业,基本上也就无法涉足。
常温奶是在超高温(通常高于135摄氏度)下保持一两秒钟,简称为UHT,其灭菌目标是12个“log
reduction”。也就是说,其加热时间至少是该温度下D值的12倍。经过UHT,基本上不可能还有细菌存活。在密封条件下,经过这样处理的牛奶不用冷藏,也可以保持几个月甚至更长。如果生奶中具有大量的致病细菌,它们分泌的某些毒素不能被巴氏奶破坏。因为毒素往往是蛋白质,经过UHT处理,其破坏程度会大一些。从细菌和毒素的角度来说,常温奶的安全性确实要高一点。因为不需要冷藏而且保质期长,异地产销就成为了可能,使得厂家更容易实现市场扩张。
在世界整体范围来看,常温奶与巴氏奶各具特色,是可以共存的。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是以巴氏奶为主,而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则是常温奶为主。目前我国乳业发展的趋势是常温奶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受制于地域、冷链运输等条件所限制的巴氏奶,目前的市场份额为20%左右。我们认为未来两种形式的液态奶会共存,但是常温奶由于其存储及运输的便利性,市场空间要远远大于受到诸多限制的巴氏奶。
7、高管增持彰显信心
据上交所网站信息披露,伊利股份四位高管于7月29日-30日分别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4488.7万股,共耗资约12亿元,占公司总股本约1.6%。分析人士指出,伊利股份公司高管近几日集中增持,体现出管理层对公司发展的强大信心。作为乳制品行业A股的唯一的龙头,伊利股份完善的全国渠道布局及完备的产品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增持金额规模为近两年全A股第一。)
管理层二级市场增持的成本价位在24.25-25.37元/股,国庆节前伊利股份的收盘价为25.9元/股,目前的股价接近管理层的增持价格。
按照相关规定,公司最早可以在15年1月底开始减持。总体来看,乳业费用率高而利润率低,中短期可控制空间较大,管理层增持显示信心充足,净利率下半年维持高位的概率很大。此外公司期末账面现金高,未来有并购预期。
三、估值对比
我们对比了国内外乳制品生产企业,伊利的市盈率TTM低于光明、蒙牛、雀巢、达能等企业。而从截至2013年的净利润5年复合增长率来看,伊利的利润增速要高于蒙牛和光明。一个最高增速的企业却享受着最低的估值,说明伊利的股价确实处于低估。
四、风险因素
1、原奶价格的大幅波动;
2、食品安全黑天鹅事件;
五、持有理由
我国液态奶人均消费量仍然偏低,未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发展尚有一定潜力,进口奶对于国内乳制品巨头的冲击有限。
伊利作为国内乳制品的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消费升级的浪潮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对比全球前两大乳业巨头的市值水平(第一的雀巢14203亿市值,第二的达能2573亿市值。),伊利股份目前的市值为793.67亿,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占有全球1/5的人口,随着进一步的消费升级,伊利的成长速度将值得期待)。
目前公司股价遭无理由杀跌,高管集体增持12亿元,基本面和未来的发展情况并无太大变化,我们认为这种股价表现与公司实际经营发生背离时往往是买入的最好时机。同时,通过我们持续的场内跟踪,前期基金大幅减持的资金在目前小市值公司已经普遍大涨的情况下,在未来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有重新回归的可能性。
最后,我们再次声明,我们不会因为短期波动影响我们的持股信心,将继续坚定持有伊利股份,我们依然坚信伊利股份将会是组合中消费行业股标的的优质选择。同时,如果伊利继续下跌,我们会在下跌到500亿市值,对应股价16.31元/股之前,不断择机加仓,直至将现有仓位14.6%提高至70%-80%。 , , , ,
, , , , , , ,
,加了个油的跌喔。
已有37人赞助了这篇帖子84雪球币:
插入表情插入股票代码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
再次声明,帖子和评论是用来沟通和讨论的,不是用来恶意喷人和辱骂的,以后遇到此类回复,一律删除,拉黑。
10-14 13:22
我是这么思考的,就是,把伊利纳入组合里时,一定是充分考虑过他的利和弊了,不管跌和涨,都没必要放大利或者弊,除非是发生我不知道的事了,我一定会仔细分析,然后重新作出决策。像这次伊利的大跌,上午直接聊天窗口爆掉,所有人全部在问伊利是不是完了,所以我就很有必要发一个文章表明我自己的观点。至于我说,如果到了500亿的市值,就重仓到7成,这个思考的逻辑也很简单,就是我也不清楚伊利会涨会跌,但是我能大致了解伊利的企业经营状况是会成长还是下降。那么,就很简单了,既然我对伊利的企业经营的成长性是看好的,那么便可作出一个判断就是,当二级市场的股价继续下跌,使市值到达500亿,发生和企业实际经营的严重背离时(至于为什么是500亿,我们是经过计算得出,在这样的背离值数据下,买入的安全性是我们认为足够可靠的),自然我会继续买入。因为企业的不断的成长势必会促使二级市场的股价最终跟上步伐,然后我需要做的只是等待而已啊。当然,这只是我们自己的投资思考。不一定对。
有没思考过大跌的原因?错杀?不利因素有没考虑过?如果你重仓到七成,再来一个跌停,怎么办?有没考虑过。
10-14 20:54
确切的说,应该是以目前伊利的发展状况来看,龙头地位能更好的帮助他未来通过并购来丰富品类,从而更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雀巢”,再加上本来伊利的账面现金就存在并购预期。以国外的乳企发展历史来看,这个行业是个强者恒强的局面,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伊利做一个3亿的广告,因为他的销量大,折合到每个单品的成本就非常的低廉。而小一点的乳企,则往往不能这样。这样就方便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护城河。
目前牛奶已经炒成奢侈品了,泡沫不比房价小。国外没有小包装的利乐奶,是因为那样包装比奶还贵了。
没有政府的保护政策,这是会一个被外企打的一塌糊涂的企业,不过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民族奶企崛起。就像一汽二汽倒掉才会有汽车业的雄起。
有点不明,你与雀巢对比的时候,是光与它的乳业部门还是整个公司的营收对比吗?
10-14 23:06
市值200亿以上,我都懒得自己做分析了,拿几份研究报告看看就可以了。人家研究员建模型做调研,肯定比我随便看看做得仔细。对于那些市值几十亿的,没有什么分析师cover的,公司业务一眼看得到底的才是我们个人投资者可以去挖掘的。
对这种白马股,你怎么努力,也比不上机构的专业水准,
10-14 21:28
七成仓位确实过多,我到目前持有伊利两年,跟踪伊利4年,也仅仅持仓38%左右,而且是因为盈利超过90%后的仓位自动提升,以及低位时候的补仓。虽然这样让收益明显下滑了,但是净值的波动就没有那么剧烈了,如果单一伊利,最高时候的回撤是要超过40%的,这是任何资管人员都无法承受的。
5成仓位我个人觉得是极限,小伙伴确实要做好风控,宁愿少赚点
三聚氰胺,伊利股份躺着中枪,当然那是黑天鹅,但如果那时有融资,一个投资者融资全仓买入这个股票,后果会如何呢?作为一个资产管理人,如果我把钱交给你,你告诉我要伊利股份越跌越买,要买够七成,我肯定会好恐惧,风控体系何在?如果去超市走走会发现进口牛奶越来越多,占据的位置越来越明显。我一直都有观察你的研报,你们很努力,很认真,但通篇对风险一笔而过,这也是伊利股份大跌你们措手不及给打爆电话缘故,但市场就是那么的无情,伊利股份目前的价大幅跑输大盘。作为买方研报可以用词鼓动点,但作为自己投资指南,我认为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像我在和佳的失败,即使三季报业绩复合预期,但走势实在反应了自己的不足,大幅跑输大盘,我要做的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得罪了,呵呵
10-14 21:28
全部评论(557)
长期空间依然很大,但由于埋伏其中的基金实在太多,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多杀多。单日巨量大跌发生在伊利身上好多次,事后看都是加仓的良机。
11-16 13:16
11-12 22:15
呵呵,买了一点。正好是按14年预估业绩给20PE打八折的位置。
这两天入了多少货?
10-31 20:21
其实市场反应有点过度,基本面不变,继续持有
好吧,适当时候出来支持一下小伙伴,观察了一段时间,伊利似乎除了那个损害股东利益的“激励”计划好像也没什么利空,既然基本面没有变化,目前价格还是值得持有的,那个“激励”计划就当是给管理层发一笔奖金吧,而且管理层要兑现奖金也要从二级市场上买股票不是?明年业绩做得太差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10-31 20:16
我这个小散三天就买了66000股,何况人家大户?
这两天入了多少货?
10-31 20:10
这两天入了多少货?
好吧,适当时候出来支持一下小伙伴,观察了一段时间,伊利似乎除了那个损害股东利益的“激励”计划好像也没什么利空,既然基本面没有变化,目前价格还是值得持有的,那个“激励”计划就当是给管理层发一笔奖金吧,而且管理层要兑现奖金也要从二级市场上买股票不是?明年业绩做得太差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10-31 19:49
已经悄悄建好仓了吧
好吧,适当时候出来支持一下小伙伴,观察了一段时间,伊利似乎除了那个损害股东利益的“激励”计划好像也没什么利空,既然基本面没有变化,目前价格还是值得持有的,那个“激励”计划就当是给管理层发一笔奖金吧,而且管理层要兑现奖金也要从二级市场上买股票不是?明年业绩做得太差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10-31 19:33
好吧,适当时候出来支持一下小伙伴,观察了一段时间,伊利似乎除了那个损害股东利益的“激励”计划好像也没什么利空,既然基本面没有变化,目前价格还是值得持有的,那个“激励”计划就当是给管理层发一笔奖金吧,而且管理层要兑现奖金也要从二级市场上买股票不是?明年业绩做得太差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10-31 19:24
好吧,适当时候出来支持一下小伙伴,观察了一段时间,伊利似乎除了那个损害股东利益的“激励”计划好像也没什么利空,既然基本面没有变化,目前价格还是值得持有的,那个“激励”计划就当是给管理层发一笔奖金吧,而且管理层要兑现奖金也要从二级市场上买股票不是?明年业绩做得太差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10-31 18:48
不破21不要买,基金都快跑光光啦,起码还要熬半年啊.短线你随意,套上了别怪我没提醒你,涨了你快走,早晚破21
楼主有鼓吹的成份,但俺这两天重仓了伊利。
10-30 16:50
楼主有鼓吹的成份,但俺这两天重仓了伊利。
楼猪还推荐不
早就说了,敢抄基金的底,人家就敢让你输掉裤衩
10-30 16:48
文章不错,不过多看见了乐观,并为过多指出负面因素考虑,当作一个普及知识材料来阅读。
10-28 12:39
不管怎么说有理邮局,通俗易懂,多头的心思又被作者沟动了
10-24 23:06
仔细看了一遍
10-24 23:05
敢啊,我这仓位果断敢补啊。
楼猪还推荐不
早就说了,敢抄基金的底,人家就敢让你输掉裤衩
10-23 12:54
楼猪还推荐不
早就说了,敢抄基金的底,人家就敢让你输掉裤衩
10-23 12:23
怎么能完呢,我们留了那么多仓位不就是等机会吗
玩完了伊利。。。
10-23 11:14
玩完了伊利。。。
10-23 09:53
争议多的票,少碰为妙,看起来便宜,可估值杀个不停。进口奶价比国产奶便宜是不需要争论的,百姓喜欢便宜,而且进口奶形象好。房地产搞得中国各类成本都高。
10-22 22:03
持有伊利,看好伊利。
10-22 20:4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均持有市值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