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服务体系是如何分类的?

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与借鉴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对我国医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如何加强各制度之间衔接?_百度知道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如何加强各制度之间衔接?
需要具体详细点的~谁能帮帮忙啊~万分感谢
提问者采纳
其次、定点零售药店的准入资格。需要强调的是,通过适当的补偿机制转变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常见病在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医院就诊、重病在较大的医院就医、保各方利益、慈善机构;对经营补充医疗保险的公司,也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对于社会保险管辖范围的,扭转药品虚高定价的局面。理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具有“预防、医保和医药在医疗系统中的定位和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齐头并进。对企业和单位? (一)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医疗,大病,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发生十分重要,使其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所以,规范需方,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应切实覆行职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方向。      (二)医保。最后。      (三)发展社区卫生事业、保健、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功能。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提供法律保证   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度。同时、需,特别是加强医疗行为监管。只有这样,如非政府组织。对于需方、供方,至少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医疗,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已经明确了政府出资的标准,各级政府也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健康教育。目前的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大、稳定的来源,一是对医疗服务供方(医院)的投入.真正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并鼓励社会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捐助。同时有义务向社会公示其管理的业绩,中央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此。基金上缴要按时和足额到位,才能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决定了三项改革必须联动,首先应当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保证农民得到医疗保障,如灵活就业群体的医疗保险,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也可以是由区级(一,调整好医疗保险供由四部分组成,各级政府有责任投入资金、康复,将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医疗保障的投入上。      (四)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步伐,政府应考虑适当增加财政资助的比例,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长期。医疗。对出借。首先,进一步完善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冒用医疗保险卡者要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或停用的处罚。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政府对公立医院或其他非盈利医疗机构正确定位,对于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医疗救助制度提倡慈善捐助和多种筹资方式,诊所或医院既可以是新设立的。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的医疗制度改革目标,要尽快对医疗保障进行立法,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医疗服务领域,就是建立由政府和其他多种社会力量,医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定点医院、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和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并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即小病;对于农民合作医疗制度:一是划分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范围,鼓励医生或医生团体在社区开办诊所。对于医疗服务的供方,患者能够得到比较及时和实惠的服务、药店签订合同来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外的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 如何加强各制度之间衔接。比如补充医疗保险费在一定额度内(工资总额的4%)予以税前列支,即地方财政为每个农民每年补助10元,保费收入减免营业税。创造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良好环境   医疗,而不仅仅是靠中央财政拨款、保方三者的责任和行为,严格医保定点医院,应用法律的形式界定社会保险的经营范围,应该有必要的监督,两级政府应该进行合理的分工。通过分类给付,增加个人费用意识;第二,并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社会监督,政府要下决心彻底解决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问题、二级)医院改造的。同时对贫困地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从补偿机制上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政策,将社区医院或诊所视同定点医院、医药“三改联动”,只有三个方面协调运作,二是对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第三,也要用法律来约束其就医行为,确保资金真正用于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服务上面。      (五)扶持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医保和医药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应该是双层或三层机制;第四。对医院,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经验;而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领域。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将承担相应责任、企业和个人等共同编制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也不应干预。当然,补充医疗保险应该交由商业医疗保险经营,才能保障整个医疗系统正常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商业保险不应插手。社区医院的医疗成本比较低,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基金的征缴力度;对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等,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赵云:我国分级医疗体系建构路径比较【2】
日13:36&&&
E-mail推荐:
(二)双向转诊的政府主导路线
政府主导路线主张通过医疗机构的职能化分工、医务人员的专业化分工和医疗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双向转诊。
1.从医疗机构的职能化分工看,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赋予公共卫生、初级诊治和康复保健的功能,即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负责医疗卫生服务的前端(“预”)和后端(“疗”);政府对高层医疗卫生机构赋予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研究、诊治和咨询功能,即让高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负责医疗卫生服务的中端(“治”)和上端(“研”)。基层和高层的功能定位是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前提。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功能缺陷,在于基层和高层医疗卫生机构都以中端的疾病诊治为中心任务,此功能模式,一方面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诊治功能的越位及疾病防控功能的不到位和康复保健功能的缺位;一方面导致高层医疗卫生机构忙于小病诊治、疏于大病研究、弱于重病治疗;另一方面导致基层和高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分工合作关系转变为业务竞争关系,在竞争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越来越弱、高层医疗卫生机构越来越累。因此,基层和高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的错位导致患者的无序就医和医方的无序诊治。
2.从医务人员的专业化分工看,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主体,专科医生是高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主体。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中属于不同系列的“兵种”,分工不同但是没有地位差别。全科医生在重病患者的“向上转诊”中发挥“把门”作用,非大病不能往上转诊;专科医生在康复患者的“向下转诊”中承担“把关”责任,非治愈不能往下转诊。在双向转诊过程中,什么病人需要往上转诊,完全由全科医生依据专业知识做出判断;什么时候需要往下转诊,完全由专科医生依据专业知识做出判断,所以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执业范围和专业水平至关重要。因此,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化分工是推行基层和高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关键。在全科医生尚未“全”,而专科医生尚未“专”的时候,贸然推行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极易导致基层和高层医疗卫生机构陷入新一轮无序诊治,所以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并提升专科医生的服务能力是建构双向转诊体系的当务之急。
3. 从医疗服务的规范化管理看,诊疗规程以及围绕诊疗规程设计的管理制度是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体系的保障。分级医疗的前提是疾病的分类、分级以及诊治的分期、分程,简称诊疗规程。诊疗规程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可以防范基层的全科医生或高层的专科医生基于知识局限或道德风险而引发的无序诊治,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乱往上转诊”,高层医疗卫生机构“乱往下转诊”。因此,要顺利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体系,政府必先借助专家资源制定完整、合理的诊疗规程。当然,分级医疗体系光靠诊疗规程是不够的,还需要配置相关的制度安排。按照政府主导路线的观点,诊疗规程的配套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医德教化、物质保障、奖惩制度。医德教化是为了保障不同层级医务人员“不愿”无序诊治,物质条件是为了保障不同层级医务人员“不必”无序诊治,奖惩制度是为了保障不同层级医务人员“不敢”无序诊治。外加上诊疗规程可以保障不同层级医务人员“不能”无序诊治,诊疗规程及配套制度安排就可以保障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顺利实施。
四、主要结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国分级医疗体系的健全提供了正确方向和不竭动力,但是通向目标的道路仍需探索。政府主导路线主张通过行政化手段建构分级医疗体系:垄断性首诊制度、层级化医疗体系以及由职能化分工、专业化分类和规范化管理推动的有序转诊格局。市场主导路线主张通过市场化手段建构分级医疗体系:开放性首诊制度、集团化医疗体系以及由医疗保险的基层按人头预付方式、高层按病种预付方式和体系按总额预付方式推动的有序转诊格局。到底哪种路线更符合中国的实际?笔者有三点建议供参考:
(1)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选择何种路线,而在于是否将所选择的路线走到底、走彻底。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怕选错路,更怕的是上路后动摇、懈怠和折腾。
(2) 政府主导路线和市场主导路线存在相互冲突。例如,人保部力推医疗保险的付费制度改革,遵循的是市场主导路线;卫生部力推基层医疗机构的收支两条线制度,遵循的是政府主导路线。医疗保险的付费制度改革和医疗机构的收支两条线制度不是政府和市场的“手牵手”,而是政府和市场的“手压手”。因此,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取得最终成功,必须选择一条路线,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3) 探索政府主导路线和市场主导路线的“权变版”,将政府无形手和市场有形手的“手压手”抓变为“手牵手”。以市场主导路线建构分级医疗体系,根本原因,一是我国已经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险体制,而且正在探索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综合改革。二是作为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分级医疗体系的制度安排及建设路径必须以医疗服务需求方(包括患者和医保)的意愿和要求为指挥棒,而不能自作主张或另起炉灶。三是综观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实行全民医疗服务的国家,还是实行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多以市场主导路线的思维推动分级医疗体系建设[8]:对首诊医疗机构进行民营化改革,对转诊的公立医院进行法人化改造,首诊医疗机构和转诊医疗机构在分类付费方式下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因此,我们主张通过市场化手段建构分级医疗体系。
[1] 陈文贤,李蕾,王霞.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981-983.
[2] 顾昕.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J]. 河北学刊,2012(2):99-105.
[3] 姚宏.事关医改全局的两件大事――推进门诊统筹和付费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J].中国医疗保险,2011(7):24-27.
[4] 熊茂友.社区卫生服务“四一三”医保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卫生经济,2004(4):18-20.
[5] 郑大喜.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难点及其突破[J].现代医院管理,2011(1):21-24.
[6] 刘朝杰.双向转诊机制的实现[J].中国全科医学,2006(6):.
[7] 卢杨,张鹭鹭,欧崇阳.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7(11):939-941.
[8] 周凌志,刘俊,罗利刚.国外卫生服务“守门人”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2):116-1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KS029)
[作者简介]赵云,右江民族医学院管理系讲师、管理学硕士、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伦理中心研究员,医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2期
(责任编辑:秦华、赵晶)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公款"剩宴"浪费不减 宴请单位成谜&& &&&& &|& &&&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朱恒鹏:医疗体制行政等级使我国分级诊疗非常失败_医疗_产经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朱恒鹏:医疗体制行政等级使我国分级诊疗非常失败
本文来源于朱恒鹏新浪博客 
大规模增加财政投入的根本目标是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目标未能实现。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在这五年多的时间中,三级医院高速膨胀,形成了对医生、患者和医疗费用的三大虹吸效应,加剧了城乡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困境。
朱恒鹏/文(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超过四万亿元,其中一部分投入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意在强基层以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一部分投入城乡居民医保以降低居民自费负担。大规模增加财政投入的根本目标是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目标未能实现。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在这五年多的时间中,三级医院高速膨胀,形成了对医生、患者和医疗费用的三大虹吸效应,加剧了城乡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困境。
习总书记2014年12月视察镇江世业镇卫生院时指出,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的状况需要改观,一语点中要点。
以北京为例,2013年医院诊疗人次占比为67%,其中三级医院占比高达4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不足22%。2013年北京市医保统筹基金支出中65%用于门诊补偿支出,其中只有12%流向了社区医疗机构,88%流向了医院。在流向三级医院的医保资金中,高达58%用于门诊。
与之类似的还有上海。2013年,上海的医院诊疗人次占比为56.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占比为33.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量占比同样表现不佳。值得指出的是,上海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量巨大,其医生和病床规模基本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县级医院,实际上并非基层医疗机构。
我们再看看国际上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在英国,90%的门急诊由家庭医生首诊,其中90%以上的病例没有进行转诊,由全科医师完成治疗,98%的门诊处方药由全科医生开出。美国每年12亿人次的就诊量,其中81%发生在医院外的医生诊所(Physician offices)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我们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个比重也均超过80%。
毋庸讳言,我们的分级诊疗做得非常失败。
一、既有政策无助分级诊疗
目前控制三级医院规模、试图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措施均不成功,还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1)目前的供给格局下,医保无法有效管控三级医院
医保是引导分级诊疗体制形成的重要一环,发挥着引导医疗资源配置和医患诊疗行为的关键作用。但是面对如此强势的三级医院,目前医保所能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
中国三级医院的规模之大,全球罕见。美国著名的大医院,例如麻省总医院病床不到1000张,梅奥诊所不到1500张,而中国三级医院的病床数平均达到905张,其中三甲综合医院病床数更高,国内一二线城市很多三甲医院病床数超过3000张,目前全国最大的公立医院郑大一附院的床位数更是预计将达到惊人的一万张。这些大医院在区域内占据垄断地位,老百姓就医几乎别无他选,医保部门既无法以取消医保定点为威慑要求其规范诊疗及收费行为,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参照样本对其进行监督考核。而且这些大医院内部运行状况复杂,不同的医疗服务适合于不同的付费方式,医院内部能通过交叉补贴、转移成本等方式应对医保部门,所以复杂的医保付费方式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面对巨无霸式的三级医院,仅仅就技术层面而言,医保就严重缺乏管控手段,而从这些三级医院在当地的市场地位和政治地位看,医保更是缺乏有效的谈判能力,所以医保并没有能力管控三级医院,说实话,目前三甲医院已经养成挟患者以令医保和政府的局面。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消耗了大部分医保资金的三级医院,医保毫无管控能力,我们在调研和研究中发现,对于现在的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来说,哪一种新型付费方式都起不到计划中的效果,在现有供方格局不改变的情况下,只有总额控制方式有效,且由于医保在区域内缺乏合理的参照系对医院的绩效进行比较管控,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基本没有可能。
换句话说,现在能够制约三级医院的唯一硬约束是医保资金总额和患者自费能力。通俗地讲,当地医保基金的筹资水平和患者的自费能力决定了当地三级医院的收费上限,目前三级医院的普遍做法就是用尽医保分配给自己的基金总盘子且年年超支,同时尽可能增加患者的自费支出。所以一个看似反常实则很正常的现象是,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实际补偿率越低,比如上海市城镇职工三甲医院住院的实际补偿率仅为60%左右,而贫困地区毕节市参合农民的这一数据却能超过75%。看似反常是因为发达地区医保筹资水平高,因此住院实际补偿率应该更高才对;实则很正常是因为发达地区患者收入高自费能力强所以医院可以更多地诱导其使用自费项目,从而最终导致其实际补偿率反而低于欠发达地区。
由此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患者对三级医院如此低的医保补偿率强烈不满,而三甲医院给患者的解释是医保给其的额度太低,从而形成挟患者以令医保提高额度的局面。
实际上,医保不仅无法通过停止医保资格来惩处三级医院的违规行为,即便罚款这种力度有限的手段也很难使用,因为一旦罚款数额较大,这些在区域内拥有垄断地位的三级医院往往以退出医保定点、不接受医保病人等方式要挟迫使政府和医保放弃惩罚,这就是典型的利用垄断地位挟患者以令政府(医保)的现象。例如,2014年浙江医保开展反欺诈行动,查处了一批套取医保资金的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但从公布的查处名单来看,大部分定点机构只是被责令整改,只有少数药店和极少数的医疗机构被剥夺了定点资格,且这大部分是不知名的小药店和门诊部。目前国内住院率平均超过14%,存在明显的过度住院现象,业内均知道这是医院通过挂床或虚报住院人数等方法套取医保资金,医保一方也明明知道实情,却对医院无能为力。
另外,医保本身管理能力较差,支付方式落后也是事实,也制约了其对医院的管控能力。
(2)医保引导患者基层首诊的效果有限
有人提出,可以通过限制医保补偿资格和补偿比例的办法把患者留在基层,通过拉开基层与医院的医保报销比例,引导患者留在基层首诊,或者不在社区首诊、自行到医院门诊的费用不予报销,但这种方法的效果很有限。
首先,通过医保引导患者到社区首诊,不能改变社区就是没有好医生的事实。认为只要把患者留在基层,基层医生看的病人多了,经验丰富了,就能够成为好大夫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好大夫是通过的竞争带来的自我提升压力和优胜劣汰逐渐训练形成的,没有优胜劣汰机制,一个天资不足者就是看一辈子病人也成不了好大夫,没有竞争压力,即便是一个高材生也未必有足够动力成为好大夫。
其次,在患者支付能力普遍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患者很可能直接放弃医保报销,全额自费去质量有保障的大医院看病,基层即使再怎么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也很难留住大部分患者。另外一部分人可能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转诊单到医院看病,转诊成了走过场,这样的操作只是给打定主意要去医院看病的患者徒增麻烦。
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实施了医保门诊统筹制度的地区,都或多或少地拉开了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门诊报销比例,基层报销比例高、医院报销比例低,或辅以提高经社区转诊的医院报销比例等措施。例如,北京职工医保的社区报销比例为90%,医院报销在职职工70%、退休职工85%;佛山职工医保在一级医疗机构报销75%,二级报销60%,三级不报销。尽管基层的医保报销比例已经拉得非常高,部分地区甚至近乎免费,与上级医疗机构形成了一定的报销比例级差,但并未因此扭转患者蜂拥三级医院的局面。
部分地区的做法则更为激进一些,以社区首诊为获得医院门诊报销的条件,可以说是医保方面的&强制社区首诊&。以东莞为例,职工医保在社区报销70%,经过社区转诊的医院门诊报销70%,不经社区转诊、直接到医院看病的不予报销。但从东莞的数据看来,2013年医院门诊量占比为55.1%,高于全国和广东平均水平;医院门诊和与住院比高达43.2: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也超过广东平均水平。按道理说,经过社区首诊的筛选后,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平均病情更严重,其中需要住院治疗的比例也更高,因此社区首诊较成功的地区医院的&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比例应该更低。东莞外来人口多、人均门急诊次数高,分级诊疗做得差与其他诸多原因有关,但上述两个数据至少说明了强制社区首诊的做法完全没有扭转这一局面。
有人提出,包括医保强制转诊在内,更强硬的转诊要求能促使患者形成&有序就诊&,他们给出的佐证是计划经济时代已经通过&强制基层首诊&制度形成了分级诊疗体系,当时即便是城市居民也没有蜂拥到高等级医院看门诊,农民更是少有进城看病的现象。因此,继续通过计划手段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恢复&强制基层首诊&制度才能有效恢复分级诊疗制度,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种观点无疑忽视了社会经济体制的时代变迁。
第一,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很低,负担不起自费去医院看病的负担,当时所谓的&有效的分级诊疗体系&绝非政策安排的结果,而是城乡居民收入低下的自然结果。建国前没有什么转诊制度,也没有出现全国人民蜂拥北京看协和的局面。时至今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费能力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到三级医院看门诊多是全额自费,异地三甲医院住院医保实际补偿率也很低,自费率一般在70%以上,即便如此,城乡居民还是蜂拥到三级医院看门诊,蜂拥到三级医院住院。这意味着,企图凭借计划手段将患者强留在所谓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企图通过降低高等级医院医保补偿率的方式来建立&强制社区首诊&制度,是不可能的。
第二,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疾病谱的变化,当时的门诊主要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痢疾等,这类疾病来得快治得也快,技术要求不高,基层卫生室的医生就足以诊治,的确也不需要去医院,而今天的大部分门诊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这些慢性病的诊断更为复杂,初诊确诊往往需要到高水平医生,诊断和治疗所需技术水平已经大大高于计划经济时代诊断感染性疾病的要求。
(3)通过行政手段强令遏制三级医院扩张无法奏效
2014年6月,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审批、建设标准和大型设备,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事实上通过直接发文这种行政手段遏制公立医院扩张基本没有什么效果:第一,三级医院普遍财力充足,不需要财政投入也足够自行扩张。第二,卫生行政部门和三级医院管办不分,本就是一家人,三级医院规模扩张对卫生行政部门尤其是主管领导是好事而非坏事,怎有积极性自断臂膀?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只要不用财政多投入,公立医院规模扩张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自然也没有严格控制的积极性。
从中国改革历史实践来看,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遏制公立机构规模扩张的做法基本是屡战屡败。同样的手段在医疗卫生行业不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4)通过行政手段组建医联体
通过建立公立医疗机构联合体的方式促进形成分级诊疗制度,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这是组建医联体的政策初衷。但实际上,通过行政力量组建医联体的做法有两点错误之处:
第一,公有制占主体的前提下,行政分级管理和财政分灶吃饭的格局难以突破,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医疗联合体。&分级管理、分灶吃饭&是公立主导体制下维持基本的激励和效率的必然选择。从建国至今,中国体制改革的大趋势是分权,县区公立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由县区政府管理和财政补贴,不可能将其人财物交给三甲医院来管理和调配。
第二,即便个别地区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中心能够通过经济纽带建立紧密型联合体,这个医联体也弊大于利。医联体的寡头垄断地位,使其可以高技术、高质量为诱饵,挟患者以令医保,使其能够和医保索取更高的额度。简言之,医联体的寡头垄断地位,事实上减弱了竞争、削弱了医保对医疗机构的控费和引导职能。其次,医联体主导方是三甲医院,主要由专科医生组成,专科医生的职业特征是技术至上和质量至上,其职业偏好是用最好的技术实现最好的质量。所以,三甲医院领导康复医院和社区,倾向于高技术、高质量,自然高成本,而且缺乏宏观效率。这种从上而下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很容易把社区机构变成病患抽水机。国际上的经验亦表明,专科医生主导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费用高,而质量却并不一定高;以家庭医生为主导的医疗服务体系,由家庭医生引导患者和医保资金流向的医疗服务体系,总体医疗费用低,医疗质量高。这表明,即便我们建成了由三级医院统领的医联体体系,也无助于降低医疗费用。
二、没有形成分级诊疗体系原因:医疗体制行政等级制
形成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在于,社区有患者信任的好医生坐诊,常见病、多发病不需要去三级医院门诊排队解决。但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基本没有这样的可能。阻碍好医生流向并留在社区,根源在于医疗体系的行政垄断以及与之配套的行政等级制。
众所周知,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由公立机构主导,时至今日90%的医疗服务还是由公立机构提供。行政部门通过一整套行政手段维持公立医疗机构垄断医疗服务供给的格局迄今未变。公立主导体制下医疗资源配置的核心手段是行政等级制度。同一区域的医疗机构,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每级又分甲乙丙等,对应着不同的行政级别。级别越高,政府分配给的资源越多,财政投入越多,占地越大,设备越高端,政府确定的医生工资水平越高。同等水平的医学毕业生,进入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发展空间差距巨大,退休后退休金差距巨大。这种情况下,越高水平的医生,就会向越高级别的医院集聚,患者就医当然随之集聚,分级诊疗如何可能?
行政等级制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当时,一切资源都掌握在公立机构,财政拨款维持机构运营。为有序分配包括财政经费在内相当有限的公共资源,政府必然也只能通过行政措施将公立机构划分级别,严格按行政层级分配,即采取&分级管理、分灶吃饭&体制,以此保证预算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减少大锅饭的无效率,以及公有制天然存在的预算软约束。由此维持公有制的基本效率,防止该体制崩溃。
就可支配的资源和发展空间而言,城市医院、县域医院和乡镇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不奇怪,各国皆然,因为资源向城市积聚,城市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收入水平是客观规律。但在同一个城市内部,医疗机构所能得到的资源完全由其行政级别决定,高水平医生积聚高级别医院,高级别医院医生发展空间大、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高,基层医疗机构只能分到低水平和低年资医生,其医生发展空间小,收入水平、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低,却是公立主导体制形成的行政等级制的必然结果,为中国大陆所独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并非如此。
高水平医生积聚高级别医院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自然也就形成了基层医生水平低的社会信念,且日益根深蒂固并形成恶性循环,患者也越来越不信任社区医生。
这是我们无法形成分级诊疗体系的根本原因。
国际比较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其他国家和地区,优秀医生并不集中在大型医院,而是分散在社区医疗机构。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普通的现象是,医学生毕业进入医院做住院医培训,通过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一般继续留在医院工作若干年,待医术和声誉俱佳时,离开医院到社区自办诊所,开始独立或合伙执业,他们通常和医院保持着合作关系,或者在自家诊所和医院间多点执业。这样的医生在社区开诊所,自然会得到患者认可。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很自然地形成分级诊疗格局,社区居民看病,很自然地首选诊所而非医院。
相应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医院基本没有多少普通门诊业务。数据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我们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超过80%的门急诊由诊所完成,英国90%的门急诊在全科医师诊所首诊,其中90%以上的病例没有进行转诊。
有一个关键点需要指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社区医疗机构主要是由单个医生私人开办或多位医生合伙开办的私营诊所,比如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社区门诊机构90%以上是私立诊所,日本这一比例是99.4%,台湾地区是97.8%,香港私营诊所比重也超过90%。英国承担社区首诊业务的全科医师诊所80%以上都是私立的。环顾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国家鲜见社区门诊机构以公立为主能够形成分级诊疗格局的案例。毫无疑问,其他国家和地区医生都是自由执业者,自由执业是最符合医疗行业特征的执业方式,在医生自由执业的条件下,分级诊疗是医疗服务体系的自然结果,无须刻意追求。因为自由执业的医生很自然地根据社区居民的方便开办诊所,很自然地根据疾病谱的特征形成分工合作体系。中国之所以未能形成分级诊疗格局,是公立主导体制必需的行政等级制扭曲了医疗行业自然特征的结果。
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医生均为自由执业者截然不同,中国的医生迄今都不是自由执业者,绝大多数还是拥有所谓国有事业编制身份的国有事业单位职工,通俗说法是&单位人&而非&社会人&&。获得事业编制身份就意味着获得了&铁饭碗&&,这一&铁饭碗&的好处是,除非本人自愿离职或因违规而被开除公职,终身无失业和离职之忧。但与之捆绑的约束是,执业完全听取单位安排,无法也不可能在医疗机构间自由流动,甚至不能在公立医疗机构间自由流动。而放弃事业编制又存在巨大的职业风险,这一编制身份代表的是事业单位与企业间无法衔接的社会保障待遇和巨大的待遇差距。事实上,我们也正是通过事业单位体制和事业编制身份制度实现和维持行政等级制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等级体制,形成了与之配套的人事薪酬制度&。我们这里无需一一详列高等级医院的各种优势,仅仅列举其工资和养老金的优势已经足矣,而这个优势,正是医生最为看重、尽管不是唯一看重的一点,这个优势正是优秀医生积聚在高等级医院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现行事业单位的工资和养老制度具有明显的行政等级制特征:&其一,事业编制身份的职工工资和养老金比企业身份员工高。因此,同样是医生,工龄、学历、职称、岗位相同,在政府办医院拥有事业编制身份退休,在岗薪酬和退休金明显高于企业医院和民营医院医生。其二,事业编制身份和单位行政级别决定了个人的工资和养老金待遇。行政级别越高的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金越高。这是典型的行政等级身份制度,通俗讲就是&单位人&制度而不是&社会人&制度,完全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按劳取酬原则,也完全违背医疗行业的职业特征。医者,应该是靠医术和医德而非编制及单位行政级别吃饭。
如果非公立医疗机构得以充分发展,可以很大程度撼动这一行政等级化的医疗服务体系。问题是,现行政策又通过区域卫生规划、医生执业地点限制、医保定点资格授予等种种政策,打造了抑制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一扇扇&玻璃门&,大大减少了医生的执业选择。
《执业医师法》要求医生执业必须与固定的机构相绑定,缺乏成熟发展的非公立医院,同时无法自己开设诊所执业的情况下,医生执业资质与所在公立医院完全捆绑,离开公立医院也就失去了执业资格。
医保定点资格方面,尽管医保政策明确,符合医保相关规定的医疗机构均可以成为定点医疗机构,但实际操作中,许多地区基于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歧视,大量满足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不能纳入医保定点范围。这就挡住了医保患者在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就医之路,从而也就大大限制了医生的执业选择。
区域卫生规划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疗资源行政配置方式,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完全没有存在价值而且暴露出非常大的弊端。实际上,从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角度考虑,在对医生执业实施了执业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后,医生的执业资质已经得到了保障,且拥有合法执业资格的医生数量业已由这一准入制度进行了规范和限制,从而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经由这一制度得到了保障和控制。此种情况下,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再通过对医疗机构的数量设置规划来限制医生的执业地点、执业机构和执业方式。换言之,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无论是在公立医院、还是到民营医院执业,或者自办诊所,总的医疗资源数量已经经由上述准入制度得以控制。选择何种执业方式和地点更方便患者就诊,显然还是医生们更了解,也只能是通过他们的逐渐摸索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坐在办公室中的官员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通过规划进行最优配置。
上述种种制约,剥夺了医生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执业方式和执业地点的自由,使得医生不能根据患者的就医需求自由选择执业地点和执业方式,从而使得以医生为主体的医疗资源无法和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实现最佳匹配,分级诊疗体系当然无从形成。
前述三级医院日益膨胀,虹吸基层正是上述体制的必然结果。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高等级医院,在整个社会已经是市场经济体制,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城乡居民具备了不可剥夺的自由择医权的情况下,患者必然携带其越来越强的自费能力和医保待遇向高等级医院集中,从而使得高等级医院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和可以自己配置的资源,这又使得优秀医生进一步向高等级医院流动,从而&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本应该在社区(诊所)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家庭医生服务)的优秀医生、在二级医院提供常见病住院服务的优秀医生,以及在社区或康复护理机构提供康复护理的优秀医生,都被吸引到大医院工作。而垄断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三级医院,把本应该在基层解决的小病、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慢病业务也都一把揽过来,形成了三级医院上下游通吃的格局。随着患者向上集中,本应用于看小病、防大病、慢病管理的医保资金,也被吸入三级医院,整体医疗费用大幅上涨,各地医保资金捉襟见肘。
而近年来的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又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9年以来,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数量和硬件上都得到很大发展。但因为恢复事业单位编制制度,实施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率等计划经济体制安排,在&定岗定编定工资标准&和&收支两条线&的人事薪酬制度下,基层医生严重缺乏工作积极性。
与此同时,一刀切的行政指令下,脱离实际的公卫任务尽管花费了大量财政投入,亦耗费了社区医卫人员大量精力,却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基本陷于了&财政真掏钱、社区假干活&的局面。这种业务模式的另一个恶果是,社区吸引不到、留不住拥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好医生,因为这些医生不愿意陷身于形式主义的公卫业务,荒废了自己的临床能力。
(编辑:shenxuezhou)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